第一篇:大学生的迷茫
大一学生:在梦想中“迷路”
(2010-03-05 10:19:02)
转载
标签:分类:呓★悦读
考研
雪山无尘
90后
蚁族
校园
大一学生回首话“迷茫”
大学是每一个学生心中的梦想,因为怀揣这个梦想,学子才会有奋斗不息的精神;因为追求这个梦想,学子才会有昂扬向上的斗志;因为坚持这个梦想,学子才会有愈挫愈勇的气魄。然而,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已经匆匆而过,新的学期即将开始,对于大一的新生来说没有了实现梦想时喜悦的欢笑,换来的是悲怆无奈的呐喊!
一大学对5000余名“90后”新生进行调查后显示:在学习方面,有25.10%的学生感到“不太适应”,选
择“非常不适应”的占到3.70%,其中大多数同学是对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不适应。更有近四成学生用“郁
闷”、“失望”、“迷茫”等字眼来概括自己的大一生活。
质疑:大学到底学什么的?
“我是来大学学习的,不是来混日子的。”来自电气学院的新生汪同学愤慨的说,“我心中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学习氛围很浓的地方,学校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学者的身影,每天的生活也应该是忙碌的,但我现在却像是在虚度光阴,经过一个学期,除了能说一些高深的词语,我没有任何进步。”
多数同学抱怨称,大学有太多的空余时间,不知道该干什么。他们想学几门过硬的技术,但一个学期下来并没有学到什么。每天都过着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用他们的话来说,生活平淡到了极致。
梦想与现实的差异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失去了兴趣,最终陷入了我们所称的“迷茫”状态,致使学习和课外活动都落下了。而学习和活动的失利,又导致了一轮新的“迷茫”。这也正是新生们,甚至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感到迷茫的症结所在。
现状:“没有网络我怎么活?”
“刚来大学时,还有点新鲜感,几个月过去了,对大学生活越来越失望了,总感觉整天没事可干,看到参加社团和学生会的舍友,更觉得没参加是一个相当明智的选择。对于我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生活。”电气学院的张同学告说。
而这种现象在大学非常多见,很多新生把大量的空闲时间用来上网聊天、玩游戏。悠悠网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每天晚上都是爆满,而且基本上都是大一的新生,直到熄灯时他们才会回去。”抗议:“我要的是提高的是能力,不是体力!”
大学里的环境、活动已让部分人失去了兴趣。没有参加学生会、社团的羡慕参加了各种活动的同学,而参加了的人又觉得学不到东西,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正如《围城》里,“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土建学院的新生蔡同学告诉记者:“来大学我希望通过各种途径锻炼自己,因此我竞选了班长、进入了学生会。但经过一个学期,我的梦想完全破灭了,班长每天要写着无聊的报表,学生会只是干着每天打杂扫地的工作,能力没提高,体力倒是增强了不少。”
“每天都忙得要死,却不知道从中得到了什么,参加这些活动完全打乱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更没心情去听课了。到头来,学习和工作两头都耽误了。”一位电气学院的新生无奈的说。
解读:迷茫是正常现象学生要找准奋斗方向
“迷茫是正常现象,理想和现实肯定会有落差,如果没有落差这个理想就没有意义了。”采访时,石初军这样对记者说。
他认为,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放任自己、虚度光阴,还有许多学生始终也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有的人上了大学就认为到了人生的收获期,理所当然的享受生活虚度光阴,可他们却觉得更加空虚无助。这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缺乏原则没有建立一个正确的判断体系。
石初军建议,大学生一定要静下心来多读一些书,尤其是古代圣贤的书,并从中感悟道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专家: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大学的成败影响人生
专家称,大学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都在大学里形成,大学的成败决定着以后人生的成败,大一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他们刚经历过高考的洗礼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
首先,同学应该确立目标:想想自己到底缺少哪方面的能力?大学里到底学什么?其次,改变人生观:不要认为付出就一定有回报,我们需要的时能力不是名誉,享受过程不要看重结果。再次,基础是关键:只有把基础做好才有机会站的更高,从点滴开始,从小事做起。
第二篇:大学生迷茫网
本分像泥土一样实在“一个人要成功,要靠天分、勤奋、缘分、本分。其中,勤奋和本分最重要。我是空军最年长的现役老兵,只有守着本分更加勤奋,才能践行我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之间的永远的约定,同时也让我的人生多一些精彩。少一些遗憾。”本分,像泥土一样实在,常被人忽视。然而。它却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本分,也如泥土一样。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恪守本分,就是始终不忘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踏踏实实做事。杨善洲就是一个坚守本分的做。他原是云南保山地委书记,2010年10月病逝。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忘我工作,为当地經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度晚年的机会,许下了“退休后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他白手起家,捡果核做树种。一干就是22年,硬是在荒山野岭建起了面积几万亩、价值达数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杨善洲的“本分”就是永远鲜明的公仆本色和强烈的百姓情怀。
“本分”是与浮躁偷懒、投机取巧水火不容的。2009年9月8日,87岁高龄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杨振宁应邀为重庆八中题词“宁拙毋巧”。他说:“这句话还有四个字叫做‘宁朴毋华’。把这八个字送给你们,因为做学问不能取巧。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脚踏实地做出一番成就来。”诚哉斯言,不是本分之人能取得成功吗?
安于本分,就是安于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对自己有正确的估价。不久前去世的鲁迅的儿子周海婴作为名人之后一生淡泊名利。他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不愿在鲁迅的光环下生活。他从不向外人炫耀自己是谁的后代,他反对靠父母的余荫生活。虚度人生。鲁迅在遗嘱中“希望后代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的教诲始终贯穿于周海婴的一生。他作为一个无线电专家长期默默无闻地从事广播规划工作,同时一生致力于鲁迅精神的传播和作品的整理。他和蔼可亲、为人敦厚,虽贵为名人后代又是政协常委,但待人处事平易近人。这是一个很“本分”的可敬的老人。
本分是一种可贵的品格。它正像泥土一样,以丰厚的养分和坚实的基础支撑起人格的参天大树。温家宝总理有一次在一所大学的座谈会上对同学们说了一段话:“我希望同学们记住六个字——此时、此地、此身。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刻做起来,不要拖延到以后;此地,就是从你们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不要等到别的地方;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给别人。”记住并践行总理提出的这六个字,不就是要做一个本分的人吗?
花木扶疏。离不开泥土:事业有成。离不开本分。摒弃偏见与误解,还本分以本色。做一个真正的本分人,于己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于人海纳百川。和谐共赢。
本文由大学生迷茫网编辑
第三篇:大学生到底迷茫什么
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大学生都会感到迷茫,那他们为什么迷茫?又到底迷茫什么呢?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制度,就如同龙门一样,只让那些成绩优异的“鲤鱼”通过。而要想考上好的大学,非得埋头苦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可,这样一来两脚书橱自然就比比皆是了。因此许多考进大学的学生依旧停留在一种高强度,纯书本,纯习题的状态下,然而现在的大学与以前的中学截然不同。大学追求的是自由化学习,课程少,给学生自由安排的时间却很多,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获取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支配时间的习惯,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可是,我们初来乍到的大学生们怎能一下子适应过来呢?这就好比一位戎马半生的将军突然退了休,进入了养休所整天没事可干,他能受得了吗?!每天都好像无数只蚂蚁叮咬一样,难受啊!总觉得心里老是空荡荡的。同样的,突然给了大学生许多时间由其自己支配,他准会一下子就傻啦!不停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我该干什么?”更痛苦的是中学的啃书本本领在大学都没什么用,两脚书橱们面对大学的许多社团活动都无所适从,高分低能让他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交际能力严重不足,更别说有什么特长了!
跨入了大学的校园应该做什么?虽然大学中活动相当多,但他们没勇气,甚至没有能力去参加,自己唯一擅长的学习课本在大学都没啥用,因为大多数人以后就业的方向都与其所学专业不符,许多企业压根就不看重奖学金证书,他们看的是你的技能,你的能力。而这些我们许多大学生又不会,因此许多人就选择了上网来打发时间,网络又逐渐使其泥足深陷,无法自拔。当然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谈恋爱来消磨光阴,可是到了大
三、大四快就业时,不少人就会无比懊恼地说:“我后悔呀!”综上所述,大学生是因为空闲时间太多,而自己驾驭空闲的能力又不够,才对前途迷茫,对于该做什么更加疑惑,迷茫的是脚下的路该走向何方。
第四篇:大学生的迷茫
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50%的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没有目标;41.7%的大学生表示目前没考虑太多;只有8.3%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充满信心。很明显,就业已经是每个大学生一进校门就要考虑的事情了。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测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500~2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大。
素质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综合业务素质,三是文化素质,四是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人生有两件事要做。第一是学做人,第二是学做事。一是“文明行为习惯”教育,二是“责任感”教育,三是“道德品质”教育。
第二,业务素质是核心。二张通行证:一是英语,二是计算机,第三,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第四,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处事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大学生为何迷茫
大学生为何迷茫
1新的伙伴来自天南海北,无论是衣着、仪表、风度还是生活习惯、内心世界,彼此之间都呈现出极大的反差,仰慕与鄙视、骄傲与自卑、亲和与游离……起床、吃饭、上课、自习、就寝、熄灯,日复一日地单调循环。置身于这样的群体中,顿然失去告别高中时的高大与荣耀,逐渐跌入“一介布衣” 的平庸中,少经风雨的精神世界受到了强烈撞击,使我们从美好的梦境中又坠入新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