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教师不再体面悠闲(范文模版)
大学教师不再体面悠闲
未来大学教师将面临海外经历、科研能力和职业准入三大挑战
大学教师是一项具有高吸引力的职业吗?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沈红教授率队对1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一项国际比较调查显示:每个国家均有超过7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继续选择在大学做教师。
尽管人们对大学教师这个职业仍然是心向往之,但是靠着一本讲义、在校园里平平稳稳、悠然自得地做一辈子教书先生的好日子,早已成为一个“历史的传说”。今天大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任务与从前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11月11日~14日,一个与大学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国际会议——“影响学术职业变革的力量——多国比较的视角”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学者专家以及中国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术职业变革的前沿问题。
海外经历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资本
如今,不管你是在美国的哈佛、耶鲁的校园徜徉,还是在中国的北大、清华的校园漫步,你都会发现,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由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联合国”当中。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正在迅速改变大学校园。
这一变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学术职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总协调员、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教育及国际事务教授康明斯(William k.cummings)这次在他的题为《学术的国际化:辞令、最新趋势与展望》的演讲中阐述了他的发现: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国的学术职业不再独立存在: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学术的国际联系和合作日益加强;争取的外来经费有所增加;国外课程的比例不断提高„„
他甚至注意到发生在中国的变化:大学规模迅速扩张,大学教师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已相当于巴西的三倍;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队伍迅速扩大;在外 文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教师越来越多,2000年还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独立撰写论文,而到了2007年,中国学者在全球发表的论文总数已在世界上占到了第二位。
“你们可以看到:目前在高校中最活跃的学者,往往是那些新来的海外人才。全球性的人才流动对大学教学、研究和传播三方面都在产生积极的影 响。”意大利帕维亚大学高等教育系统学习语言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社会学副教授
Michele Rostan在他的《国际学术流动:全球视野下的学者》中对 人才流动产生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全球性的人才流动,彻底打破了传统大学相对封闭和近亲繁殖的生态环境,给大学教师直接带来的一个信号是:不管你是生活在别处或是学习在别处,海外学习的经历十分重要,已经成为参与人才竞争中最具实力的资本。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千人计划”及各地纷纷推出的人才引进项目,无疑都证明了这一点。
SCI让部分大学教师焦头烂额
2010年冬天,台湾学术界曾发生一起名为“反对独尊SCI、SSCI,找回大学精神”的集体行动,近2000余位学界人士包括部分学生联 合签名,呼吁政府必须正视SCI、SSCI对于高等教育产生的严重影响,扩大学术评价认定指标,重视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著与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发表方 式,避免让台湾继续沦为西方学术的代工,改变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风气。
为了追求所谓的“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光环,政府部门以及许多大学的管理者都把论文发表数与教师的薪酬待遇、绩效评估、晋级提升等 紧紧地挂靠在一起。SCI指挥棒让很多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不由自主地向天平的另一头严重倾斜,甚至背离了教师这个职业原本应尽的职责。
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周祝瑛在谈到“当全球化遭遇本地化:SCI、SSCI对台湾学术界产生富有争议的影响”这一问题时说:“照理,学 者著书,天经地义,也是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但是SCI的考核导向是一本书还顶不了几页纸的论文,这就难免会让一些学者不能安心去做艰苦深入的研究,转向 去做短、平、快的碎片化论文,这样做的结果将影响学术的品质,不利于学者职业的发展。”
这绝不是台湾一地出现的现象。有资料显示,40%的亚洲国家教育机构采用SCI、SSCI作为大学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
这也不是只有重点大学才有的现象。在学校“升格热”的大潮中,一些专升本的大学通常也会拿SCI作为刚性的考量指标,甚至连一些民办学校也难以幸免。而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让教师无心从教,直接受到利益损害的不仅是学生,给刚入职场的年轻教师也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沈红教授领衔就大学教师工作时间对全国11省68所大学420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有一个结果值得注意:“985”大学的助教在服务与管理 上占用的时间太多,其科研时间甚至比一般大学的正教授还要长。在“985”大学工作的助教比在一般大学工作的助教一周要多工作13.3个小时,这差不多是 一般大学助教周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
沈红认为,有关部门和学校从政策上要给青年教师创造条件,使潜力显著的顶尖大学初入职者稚嫩的翅膀不至于被压力折断。
SCI让部分大学教师焦头烂额
2010年冬天,台湾学术界曾发生一起名为“反对独尊SCI、SSCI,找回大学精神”的集体行动,近2000余位学界人士包括部分学生联 合签名,呼吁政府必须正视SCI、SSCI对于高等教育产生的严重影响,扩大学术评价认定指标,重视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著与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发表方 式,避免让台湾继续沦为西方学术的代工,改变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风气。
为了追求所谓的“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光环,政府部门以及许多大学的管理者都把论文发表数与教师的薪酬待遇、绩效评估、晋级提升等 紧紧地挂靠在一起。SCI指挥棒让很多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不由自主地向天平的另一头严重倾斜,甚至背离了教师这个职业原本应尽的职责。
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周祝瑛在谈到“当全球化遭遇本地化:SCI、SSCI对台湾学术界产生富有争议的影响”这一问题时说:“照理,学 者著书,天经地义,也是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但是SCI的考核导向是一本书还顶不了几页纸的论文,这就难免会让一些学者不能安心去做艰苦深入的研究,转向 去做短、平、快的碎片化论文,这样做的结果将影响学术的品质,不利于学者职业的发展。”
这绝不是台湾一地出现的现象。有资料显示,40%的亚洲国家教育机构采用SCI、SSCI作为大学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
这也不是只有重点大学才有的现象。在学校“升格热”的大潮中,一些专升本的大学通常也会拿SCI作为刚性的考量指标,甚至连一些民办学校也难以幸免。而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让教师无心从教,直接受到利益损害的不仅是学生,给刚入职场的年轻教师也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沈红教授领衔就大学教师工作时间对全国11省68所大学420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有一个结果值得注意:“985”大学的助教在服务与管理 上占用的时间太多,其科研时间甚至比一般大学的正教授还要长。在“985”大学工作的助教比在一般大学工作的助教一周要多工作13.3个小时,这差不多是 一般大学助教周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
沈红认为,有关部门和学校从政策上要给青年教师创造条件,使潜力显著的顶尖大学初入职者稚嫩的翅膀不至于被压力折断。
戴上了博士帽≠获得职业准入
俯瞰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级各类大学的从教门槛都在逐年提高,博士学位几乎成了一条硬杠杠,没有就甭想端上大学教师这个饭碗。
但是,但凡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吗?回答是:未必。武汉大学原校长顾海良早些时候就曾大声呼吁过,“我不主张大学博士化。”他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胜任的教师这个职业,它既要求你天生具 备当教师的某些条件,譬如性格开放、善于表达,又需要从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接受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专业训练。不然,有些短时间内直接从博士生转到教授职位 却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很有可能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学生难以受益。这是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由此可见,获得博士学位应该只是从事大学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
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刘献君教授提出,我国和美国等西方高校在教师聘任上的最大差异是缺乏 “职业准入”。在美国,要成为一名高校教师至少要有5~7年的“准入期”。他认为“设置一个‘准入期’,既有利于求职者看清自己是否适合在高校做老师,也 有利于高校考察其是否适合在学校工作。
另外一个新出现的现象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校方对人力资本需要加强严格核算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 兼职教授——如医生、律师、新闻记者、工程技术人员等替代了部分具有博士学位的全职教授的位子直接进入校园,出现在不同的讲台上。这是不是意味大学的围墙 将被打通,大学教师的来源会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呢?
大学教师体面而悠闲的工作状态已经被打破,将处于一个新的变革之中。而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 艰巨任务:如何从国际学术界吸引顶尖人才来华工作?如何在本土学术环境中培养高质量的学
者和教师?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和国际竞争中提高学术职业的竞争力、吸 引力和满意度,无疑都是亟待探索的全新课题。
链接
什么是“学术职业”
“学术职业”是一个外来词,英文为academicprofession。在美国,该 定义相对简单,直指大学教师所从事的职业。2004年加入该国际项目的中国研究组对其给予了中文语境下的定义:具有“以学术为生,学术为业,学术的存在和 发展使从业者得以生存和发展”特征的职业。
迄今为止,关于学术职业调查的大型国际调查研究有两次。第一次是14个国家 1991~1993年合作进行的;第二次于2004年底启动至今,由遍布亚洲、非洲、南美、北美、欧洲、大洋洲的26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合作。其中含中 国在内的18个国家和香港地区于2008年~2010年间在本国、本地区完成了问卷调查,3.05万名大学教师接受了调查访问。在德国建立了国际数据库。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代表于2004年底参加了这个项目。在教育部人事司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07年秋完成了对全国11省70所大学4200名大学教师的调查。
该项目研究的学术职业指的是四年制以上学制的大学的全日制教师所从事的工作。(记者 谢湘)
第二篇:大学教师不再是体面悠闲职业,未来面临三大挑战
大学教师不再是体面悠闲职业 未来面临三大挑战
2011-11-22中国青年报(本报记者 谢湘)
大学教师不再是体面悠闲的职业了!
未来大学教师将面临海外经历、科研能力和职业准入三大挑战
大学教师是一项具有高吸引力的职业吗?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沈红教授率队对1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一项国际比较调查显示:每个国家均有超过7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继续选择在大学做教师。尽管人们对大学教师这个职业仍然是心向往之,但是靠着一本讲义、在校园里平平稳稳、悠然自得地做一辈子教书先生的好日子,早已成为一个“历史的传说”。今天大学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任务与从前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11月11日~14日,一个与大学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国际会议——“影响学术职业变革的力量——多国比较的视角”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学者专家以及中国的百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术职业变革的前沿问题。
海外经历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资本
如今,不管你是在美国的哈佛、耶鲁的校园徜徉,还是在中国的北大、清华的校园漫步,你都会发现,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由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联合国”当中。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正在迅速改变大学校园。
这一变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学术职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总协调员、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教育及国际事务教授康明斯(William k.cummings)这次在他的题为《学术的国际化:辞令、最新趋势与展望》的演讲中阐述了他的发现: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国的学术职业不再独立存在: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学术的国际联系和合作日益加强;争取的外来经费有所增加;国外课程的比例不断提高„„他甚至注意到发生在中国的变化:大学规模迅速扩张,大学教师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已相当于巴西的三倍;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队伍迅速扩大;在外文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教师越来越多,2000年还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独立撰写论文,而到了2007年,中国学者在全球发表的论文总数已在世界上占到了第二位。
“你们可以看到:目前在高校中最活跃的学者,往往是那些新来的海外人才。全球性的人才流动对大学教学、研究和传播三方面都在产生积极的影响。”意大利帕维亚大学高等教育系统学习语言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社会学副教授Michele Rostan在他的《国际学术流动:全球视野下的学者》中对人才流动产生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全球性的人才流动,彻底打破了传统大学相对封闭和近亲繁殖的生态环境,给大学教师直接带来的一个信号是:不管你是生活在别处或是学习在别处,海外学习的经历十分重要,已经成为参与人才竞争中最具实力的资本。
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千人计划”及各地纷纷推出的人才引进项目,无疑都证明了这点。SCI让部分大学教师焦头烂额
2010年冬天,台湾学术界曾发生一起名为“反对独尊SCI、SSCI,找回大学精神”的集体行动,近2000余位学界人士包括部分学生联合签名,呼吁政府必须正视SCI、SSCI对于高等教育产生的严重影响,扩大学术评价认定指标,重视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著与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发表方式,避免让台湾继续沦为西方学术的代工,改变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风气。
为了追求所谓的“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光环,政府部门以及许多大学的管理 1
者都把论文发表数与教师的薪酬待遇、绩效评估、晋级提升等紧紧地挂靠在一起。SCI指挥棒让很多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不由自主地向天平的另一头严重倾斜,甚至背离了教师这个职业原本应尽的职责。
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周祝瑛在谈到“当全球化遭遇本地化:SCI、SSCI对台湾学术界产生富有争议的影响”这一问题时说:“照理,学者著书,天经地义,也是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但是SCI的考核导向是一本书还顶不了几页纸的论文,这就难免会让一些学者不能安心去做艰苦深入的研究,转向去做短、平、快的碎片化论文,这样做的结果将影响学术的品质,不利于学者职业的发展。”
这绝不是台湾一地出现的现象。有资料显示,40%的亚洲国家教育机构采用SCI、SSCI作为大学学术水平的评价标准。
这也不是只有重点大学才有的现象。在学校“升格热”的大潮中,一些专升本的大学通常也会拿SCI作为刚性的考量指标,甚至连一些民办学校也难以幸免。
而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让教师无心从教,直接受到利益损害的不仅是学生,给刚入职场的年轻教师也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沈红教授领衔就大学教师工作时间对全国11省68所大学420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中有一个结果值得注意:“985”大学的助教在服务与管理上占用的时间太多,其科研时间甚至比一般大学的正教授还要长。在“985”大学工作的助教比在一般大学工作的助教一周要多工作13.3个小时,这差不多是一般大学助教周工作时间的三分之一。
沈红认为,有关部门和学校从政策上要给青年教师创造条件,使潜力显著的顶尖大学初入职者稚嫩的翅膀不至于被压力折断。
戴上了博士帽≠获得职业准入
俯瞰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级各类大学的从教门槛都在逐年提高,博士学位几乎成了一条硬杠杠,没有就甭想端上大学教师这个饭碗。
但是,但凡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吗?回答是:未必。
武汉大学原校长顾海良早些时候就曾大声呼吁过,“我不主张大学博士化。”他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胜任的教师这个职业,它既要求你天生具备当教师的某些条件,譬如性格开放、善于表达,又需要从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接受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专业训练。不然,有些短时间内直接从博士生转到教授职位却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很有可能就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学生难以受益。这是直接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由此可见,获得博士学位应该只是从事大学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为此,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刘献君教授提出,我国和美国等西方高校在教师聘任上的最大差异是缺乏“职业准入”。在美国,要成为一名高校教师至少要有5~7年的“准入期”。他认为“设置一个‘准入期’,既有利于求职者看清自己是否适合在高校做老师,也有利于高校考察其是否适合在学校工作。
另外一个新出现的现象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热烈讨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校方对人力资本需要加强严格核算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兼职教授——如医生、律师、新闻记者、工程技术人员等替代了部分具有博士学位的全职教授的位子直接进入校园,出现在不同的讲台上。这是不是意味大学的围墙将被打通,大学教师的来源会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呢?
大学教师体面而悠闲的工作状态已经被打破,将处于一个新的变革之中。而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艰巨任务:如何从国际学术界吸引顶尖人才来华工作?如何在本土学术环境中培养高质量的学者和教师?如何在全国范围内和国际竞争中提高学术职业的竞争力、吸引力和满意度,无疑都是亟待探索的全新课题。
链接:什么是“学术职业”
“学术职业”是一个外来词,英文为academic profession。在美国,该定义相对简单,直指大学教师所从事的职业。2004年加入该国际项目的中国研究组对其给予了中文语境下的定义:具有“以学术为生,学术为业,学术的存在和发展使从业者得以生存和发展”特征的职业。
迄今为止,关于学术职业调查的大型国际调查研究有两次。第一次是14个国家1991~1993年合作进行的;第二次于2004年底启动至今,由遍布亚洲、非洲、南美、北美、欧洲、大洋洲的26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合作。其中含中国在内的18个国家和香港地区于2008年~2010年间在本国、本地区完成了问卷调查,3.05万名大学教师接受了调查访问。在德国建立了国际数据库。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代表于2004年底参加了这个项目。在教育部人事司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07年秋完成了对全国11省70所大学4200名大学教师的调查。
该项目研究的学术职业指的是四年制以上学制的大学的全日制教师所从事的工作。
第三篇:出国留学不再刷盘子,当对外汉语教师体面家长放心
出国留学不用再刷盘子,当对外汉语教师体面家长放心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第一波留学移民潮。现在2010年开始兴起的第二波留学移民潮正流行在中国。
第一波留学生出国后,由于经济所限,经常会选择比较初级的体力劳动来赚取生活费和学费。比如在餐馆打工,超市理货,送外卖等,可谓遍尝人间百味。随着国家的富强,新一代的留学生出国前经济水平普遍比上一代留学生要好,有条件过更滋润的生活。但出国留学,仅仅在学校体验异域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学习当地文化和语言一定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因此,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也会选择打工作为体验生活的活动。
留学生的家长普遍存在着“人离乡贱”的传统观念,孩子孤身在外,很为生活担心。所以留学生普遍不会让家长知道自己去餐馆刷盘子打工。
因此很多即将出国留学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到陕西师范大学City&Guilds考试中心,想要在孩子出国前经过陕师大的专业对外汉语课程培训,同时取得符合IVQ国际职业资格的英国City&Guilds国际教师资格。这样孩子就可以在国外寻求到一份合法的兼职工作。并且毕业后若能取得全职雇佣合同,还会有更大的可能获得雇主担保留在所在国工作。
第四篇:想去国外工作?当对外汉语教师更体面!
想去国外工作?当对外汉语教师更体面!
现在的年轻人与长辈有着不同的职业规划和价值观,他们更愿意走出家乡,选择外面的生活,体验不同的人生。除了选择去北上广等大城市漂泊,还有一些人更想走的更远,在国外工作和生活,感受这个多姿多彩广阔无垠的世界。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10年开始,西安对外劳务输出人数逐年增长,每年数以万计的西安人愿意走出去工作。同时,出国务工的大部分人从事的都属于机械操作,服装制造,商店销售等低端工作领域,而鱼龙混杂的出国务工中介市场也让许多有出国梦的人困扰不知如何选择。
随着海外汉语热的逐年增长,一种高端的出国工作形式逐渐在西北流行起来——出国当中文外教。与海外劳务输出不同,在国外当中文外教要求更高,收益也更高。据陕西师范大学City&Guilds考试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国人想要出国当外教必须通过高校交流渠道,申请教师交流签证出国,在出国前一定已经签订好了海外雇主合约。与低端的劳务外派不同。教师交流签证的工作必须是在各大中小学和语言培训机构任教,享受工作国的所有教师福利和保险待遇。申请条件按照申请国家的不同有不同的要求,基本上大专以上学历均有机会。但申请前必须拥有海外认可的职业资格,才可能得到合法的雇主合约申请教师交流工作签证。City & Guilds中心依托陕西师范大学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及科学的师范体系,以及经City & Guilds 专业评审注册的考评教师为每位考生进行1对1的诊断性面谈,并严格按照国际通用标准对考生进行系统教学,包含对外汉语短期 理论课程及大量实践课程,考试及认证。使学生能够达到国际教师及培训师职业标准,获得Inter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国际职业资格(IVQ)认可的执教资格。
第五篇:让孩子不再唱反调教师随笔
一位妈妈来信道:我的孩子四周岁了,最近发现他有了逆反心理,不再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对他说的话他有时根本不听,老爱唱反调,看着大人着急,他好象更高兴,脾气也比小时侯大多了,要是不依他就胡闹。有时我们大人就和他拗,他居然变本加厉。我怎么办?对这么大的小孩子,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我如何引导?
你是否也经常遇到孩子爱唱反调而令你烦恼不已呢?若有一种新的管教技巧,可让你毋须多发火,就能令孩子自动听话,你可有兴趣一试?这套方法就是“潜意识教子法”。简单来说,“潜意识教子法”就是利用子女的潜意识本能,让他们不作任何分析,自自然然顺从父母的要求。要明白个中原理,就需先了解“意识”的影响。
大部分父母习惯用命令式说话,当子女听到“一定要”、“应该”及“不可能”这些字眼,意识便会增强,即精神处于非常集中状态,并理性地分析和选择:“究竟做,还是不做呢?”而在没有自由选择之下,子女通常会出现反弹、抗拒等自然反应。换言之,只要减少这本能反应出现,孩子接受的机会自然大增。
很多时候,家长都想控制小朋友,却欠缺技巧。其实绝对可以,方法之一就是从潜意识入手。“潜意识”是人的本能,只要父母能够好好掌握孩子一些潜意识的自我本能反应,应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策略,就能成功引导他们顺从自己。以下就传授大家四种策略:
事实策略:废话其实好有用
情况:妈妈希望孩子放学回家后,好好安排自己的工作。
针对本性:思维被导向一段时间后,就会随着对方的方向思考。
方法:先多说一些孩子相信的事实,再把要求或期望说出,引导他们认同。如:“孩子,你放学了!”(对呀!)“在换鞋吗?”(是啊!)“冰箱里有饮料喝一点吧”(唔!)“喝完饮料,不如把你的书法再练一练,好吗?”(也好!)
专家策略:借偶像的嘴说教
情况:妈妈希望孩子改善自己的不足,例如坏习惯
针对本性:人倾向于相信或听从专家或自己崇拜的人所说的话。
方法:可借助孩子崇拜的人的“嘴”来说教。如果孩子年纪小,不妨假借他们喜欢的英雄人物之名义,灌输一些观念,例如:“超人也说过,糖吃得多会蛀牙呢!”
正义感策略:赞完后再讲道理
情况:妈妈要向孩子说一些做人道理,但孩子总是不耐烦
针对本性:人都有正义感及英雄感,希望锄强扶弱。
方法:例如小朋友在非吸烟区指出人家吸烟,别怕麻烦而阻止他们,反过来要肯定其行为,建立孩子的英雄感,并趁机启发:“他们错在哪里?他们的做法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放大缩小策略:开高价先有位退
情况:妈妈希望孩子完成某任务,例如把功课做好
针对本性:人爱开天索价,落地还钱
方法:先刻意把要求提高,再作出妥协。例如妈妈说:“你在一小时内,必须把语文数学两门功课完成。”小朋友必定满口牢骚。这时妈妈再说:“就做一门,可以了吗?”小朋友比较“顺气”,自然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