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3 13:1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品三国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品三国读书笔记》。

第一篇:品三国读书笔记

《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教授《品三国前传之汉代风云人物》一书中谈的第三个人物是窦婴,名字是《窦婴与外戚》。为了读懂这篇文章,我详细阅读了《史记》中的《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还仔细读完了王立群教授《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一书。读完这些资料后,掩卷长思,一个问题总在脑子中困扰着我,怎样评价这个人,从他的身上又能汲取些什么样的做人的经验与教训呢?

先说说外戚是怎么回事儿吧。一个人,他一般这样几门亲戚,父族、母族和妻族。父族,即兄弟、叔、伯辈及其亲属,母族则是母亲的娘家人,如舅、外公等,妻族则是自己的妻子的娘家人,如岳父、小舅子,乃至于连襟(妻的秭妹的丈夫)。需要解释一下的是,在古代,一个男人是可以有三妻四妾的,但妾的娘家与自己是不存在亲戚关系的,这就看出来,古代的妾的身份是很低的。其原因可能是,古代讲究嫡庶之分的缘故,即夫人生的孩子与妾生的孩子的待遇是不同的,大家可以想想,《红楼梦》中的王夫人、贾宝玉与赵姨娘、贾环的境况,就很明了。只有一种情况例外,即妾的娘家人与夫家也算亲戚,那就是皇家,即皇帝的嫔妃的娘家人仍然是国戚。

现在,我们具体分析一下皇家的亲戚。父族,都有着皇族的血统,都是龙子凤孙,千金之躯,生下来就享受荣华富贵,但他们的政治待遇却不高。为什么?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血统,因为他们都有着做皇帝的可能,他们的心里或多或少地也会这样想。譬如,汉惠帝死后,却无后,在平定了诸吕后,周勃和陈平就迎立了刘邦的另外一个儿子代王刘恒做了皇帝,也就后来的汉文帝。又譬如,明成祖朱棣,本来他是燕王,但在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位时,朱棣就反了,自己做了皇帝。这一点,历代皇帝都明白,所以他们一旦继位,对自己的兄弟、堂兄弟们都会有所顾忌的,必要的时候,皇帝们是会大义灭亲的,会痛下杀手,以维护皇权不会旁落。母族,是与自己是有着血缘关系,妻族,则与自己仅有姻缘关系,虽然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却不会对自己的皇权构成威胁。为什么呢?因为,母族、妻族他们没有做皇帝的资格,不是皇族血统,他们一旦篡位,譬如,王莽篡柆,那是属于谋反,是大逆不道,会遭到众人群起而攻之的。因此,父族可以叫做皇亲,而母族和妻族则可以叫做国戚,历史上一般称之为外戚。弄清这个关系后,我们就会明白了,皇族的人只能享受荣华富贵,在政治上是不能抱有任何非分之想的,一旦让皇帝感觉到你对他的皇权构成的威胁,哪怕是潜在的威胁,那么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遇。而对于母族与妻族()来说,反而会在政治上享受较高的待遇。一则,他们一般不会对皇权构成致命的威胁;二则,毕竟是亲戚关系,用起来还是比较放心的,知根知底,而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嘛;三则,汉代有着重用外戚的传统,其起因是吕后,因为,汉代的江山的建立,吕雉在其中功不可没,刘邦和吕雉实际上开的是夫妻店,一统江山后,吕氏的娘家人得到了重用。但,有一点必须要认识清楚的是,外戚重用的前提是,自己的靠山,也就是皇帝的祖母、母亲或者妻妾,必须得到皇帝的尊敬和恩庞,一旦成为历史或过时黄花,那么,外戚就会跟着失势、败落。他们的关系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外戚受庞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再回过头去看看窦婴。《魏其武安侯列传》告诉我们,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的堂兄的儿子,窦皇后是汉景帝的太后,汉武帝的太皇太后,由此可知,窦婴的靠山是非常厉害的。但纵观窦婴的生平,他的显贵却不单单是因为外戚的关系,他有着大量的功劳。其一,忠贞。当汉景帝假意向窦太后提出,自己要将

皇位传给其弟梁孝王时,窦婴立即据理力争,坚决要求皇位只能父子相传,从而与姑姑窦太后一度交恶;其二,与周亚夫一起平定七国之乱;其三,做过太子太傅。汉景帝一开始立长子刘荣为太子,令婴窦为太子太傅,即太子的老师。后来,种种原因,太子被废,窦婴据理力争,认为没有重大的特殊原因不能废掉太子(当时,力挺太子还有周亚夫)。从这点来看,起码窦婴的观点有道理的,是忠于皇家的。也正因为如此,汉武帝即位后,选择了窦婴做为自己的第一任丞相。窦婴上任后,忠心辅佐幼主,推行以儒治国、处罚权贵、改革等措施,终因触犯权贵的既得利益,被自己的姑姑——窦太后免职。

闲居在家的窦婴,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其最后却惨遭杀害了呢?这件事的起因很小,就是大家熟知的历史上的“灌夫骂坐、祢衡击鼓”的故事之一——灌夫骂坐。

灌夫是谁?灌夫的父亲是汉代名将灌婴的家臣。七国之乱时,灌夫父子同时从军平叛,其父战死,按汉代规定,灌夫是可以送其父灵柩回家的,但灌夫却回绝了,领着十来个家奴,向敌人阵地冲锋,最后,九死一生。他却因此一战成名,受到重用。无奈灌夫终为一介武夫,没有什么涵养,屡屡喝酒犯法,终致被贬。在窦婴被贬后,其门客作鸟兽散之时,只有灌夫走进了窦婴的生活,两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形如父子。二千多年前,司马迁就在《史记》中明确告诉我们,这两人的真实目的是,“灌夫家居虽富,然失势,卿相侍中宾客益衰。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这样看来,两个是存在利益上的相互利用的。一个想借灌夫教训那些始从后弃的宾客,一个想倚重窦婴的身份交结诸侯、宗室。

但两人却一再得罪当朝丞相田蚡,终致双双走上了不归路。田蚡是谁?田蚡是汉武帝母后的异父同母的弟弟,论辈分是汉武帝的舅舅。田蚡当丞相后,窦婴赋闲在家。一天,田蚡路遇灌夫,和他开玩笑说,本来想和灌夫一起找窦婴喝酒,但灌夫却是有孝在身。别人一句玩笑话,灌夫和窦婴却当真了,准备了一宿,田蚡却忘了。于是灌夫非常不满。但田蚡却因此嗅到了窦婴有求于已的气息,便向窦婴要一块地,却遭到了窦婴的严词拒绝。两个从此结怨。田蚡便想借灌夫来扳倒窦婴,便找了很多灌夫鱼肉乡里、欺压百姓的证据,要惩治灌夫。灌夫也不示弱,说自己手中握有田蚡谋反的证据,表面上,虽然两派暂时罢兵,实际上残酷的斗争却是一触即发。因为,田蚡是不可能让政敌手中握有自己谋反的证据的。后来,田蚡奉太后懿旨完婚,当灌夫看到大家曲意逢迎田蚡,而有意冷落窦婴时,便借酒发疯,大闹婚礼,殊不知这正好陷入了田蚡的圈套中,田蚡便以大不敬的罪名将灌夫下狱。窦婴认为,灌夫借酒闹事是因为为自己维护面子而起,便极力去解救灌夫,甚至动用了汉景帝给自己的遗诏。最后,却因为遗诏查无实据,因矫诏罪而得罪下狱,终致双双送命。

简单叙述了窦婴、田蚡和灌夫三人的事情,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窦婴和灌夫的死因。

1、未认清形势。首先,没有认清自己靠山——窦大后已经不在了,这时,窦氏家族如果还为所欲为,无异于自投罗网。在前文,我们分析到,外戚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前提是,自已所依赖的靠山必须得宠。外戚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外戚的重用只是暂时的。一旦,自己成了昨日黄花,这时就应该夹起尾巴做人,讲究些韬光隐晦,和光同尘,这个最起码的做人的道理,窦婴却没弄清楚。从后来的史实看,窦婴不是最后一个失势的外戚,后来者还有鼎鼎有名的抗匈名将卫青。窦婴如此行事,还可能与其信奉儒学有关,没有学些黄老之术,做事情喜欢直道

而行。这一点,几百年后的唐代中兴名臣郭子仪做得太好了,郭氏做到了用之则行,不用则藏,富贵荣华一生。其次,没有认清武帝的终极政治目标。用易教授的话来说,终武帝一生,他只做了一件,加强中央集权。设内朝,夺相权为皇权;实行推恩制,削弱诸侯的实力,使之无法与中央政府抗衡;对匈奴、四夷用兵,特别是对匈奴用兵44年,说到底也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中央集权,就不会允许地方豪强的强势存在。所谓地方豪强,就是家中养士,经济上强大,为霸一方,这样的势力必定会对中央政府构成潜在的威胁的,是中央政府打击的对象。而灌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朝中大臣或诸侯与这样的人往来密切,肯定会引起皇帝的高度关注的。其实,易教授认为,正是这一点,导致了窦婴的被杀。最后,窦婴太低估了对手的实力了。窦婴的对手是田蚡,实际上还有一个背后的对手是王太后。从《史记》的记载来看,汉武帝从一开始就同情着窦婴的,并没有一定要杀窦婴。但,田蚡动用了一切手段,包括后来的造谣中伤、动用王太后,而正是迫于王太后的压力,才使得胜利的天平向田蚡这一方倾斜的。

2、性格上有缺陷。窦婴义气,灌夫冲动。灌夫的冲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反复地因酒误事,一事不合,即大打出手。而其之所以受重用,虽然有自身能力的因素,更重要也是因为其不要命的脾气。而窦婴则是义薄云天,在灌夫入狱后,家人劝窦婴别再插手灌夫的事儿,窦婴却说,我的侯爵是自己挣来的,大不了我自己再丢掉它(“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窦婴作为一个大臣,贬职后,又想巴结权贵(请田蚡喝酒),又想端架子(拒绝田蚡求地的要求)。我认为,讲义气,是一个好事,但也要有一个前提,那就看清讲义气的对象,否则,对谁都讲义气,那就成了义气用事。灌夫的确是为了窦婴打抱不平而获罪的,但,他也是有所图的,即取得窦婴的信任,目的不是那么纯,而且灌夫太容易坏事了,窦婴做为一个大臣,难道看不清,为什么不及早抽身而退呢?事实上,窦婴是一步步陷进去的。

3、田蚡和王太后的步步紧逼。田蚡这个人,从史料来看,十足的小人,心胸极其狭窄,并且贪得无厌。因为一场酒而起了怨恨,竟而欺凌一个大势已去的大臣,首先从道德上来看,这个人就根本不配做一个丞相。其次,灌夫手中握有田蚡的谋反的证据,使得田蚡不扳倒灌夫及其靠山窦婴,就不会轻易罢休的。因为,谋反是死罪啊。而做为当今皇帝的母后的王太后,为了维护娘家人的所谓的尊严,不惜助纣为虐,推波助澜,终于致汉武帝的首任丞相屈死。好在,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逭。就在窦婴被杀四个月后,田蚡得了一种怪病身亡。

4、汉武帝的冷酷。这里,不得不提到汉武帝。因为,窦婴最终的生杀大权还是握在皇帝手中的,如果,皇帝一定不想杀他,谁也不能杀了窦婴。从史料来看,这件事一开始的时候,汉武帝是同情窦婴的,甚至,灌夫被杀后,都已经议定了不杀窦婴了,但最终却是因为谣言,而选择了杀窦婴。这个谣言的内容,始作俑者是谁,无从考证,我想,无外乎田蚡一伙所为吧。另外,根据易教授的分析,窦婴与地方豪强的勾结,也是汉武帝要杀他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的皇帝的冷酷无情,一旦,一个人对其的统治构成了威胁时,他会豪不留情地痛下杀手的,甚至对自己的兄弟、儿子都不会有所顾忌。譬如,清代的雍正皇帝就是其中的代表。

俱往矣,只留下这些史料还在由着后来的人在一年年、一代代的评说着,感叹着。

第二篇:《品三国》读书笔记

《品三国》读书笔记

为积极响应学校的读书活动,久不曾碰书和享受安静阅读的自己,遂决心回到纸质书中,虽不能像周作人先生所言的“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纸轻墨香,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般怡然自得,却也希翼自己能在书中安静思考和体味出人生的一些真谛,能于夜间宽怀就枕。而经世致用的人生哲学也让自己难逃实用主义的桎梏,三国时代及其这一时代的英雄背后有着太多关乎成功与失败的法则,为系统了解,故而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品三国》丛书,通过对乱世和英雄的解读,多多体会和感悟,借用书中易先生的开场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品三国》让我看到了一种对三国历史的全新解读,看到了历史人物洗尽铅华之后最真实的人性光辉。

一:《品三国》内容梗概及风格特色

该书分上下两册,减少了书本厚重不易便携的弊病,整个框架又分四部四十八集,四部分别是魏武挥鞭,孙刘联盟,三国鼎立,重归统一,不同于罗贯中版的《三国演义》,以演义型式进行了文学上的虚拟和夸张,比如过分神话诸葛亮的个人才能,以致诸葛亮成了一个脱离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半仙儿,而《品三国》在探究和还原历史人物

真相时,借助了大量的史料考证,比如成书于西晋的《三国志》,作者陈寿治学态度严谨,可信度远远大于民间流传版的《三国演义》,以及考证钱锺书老先生的《管锥编》。二是易中天先生对三国的解读引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历史可以严肃如《史记》,也可以幽默诙谐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我们在或严肃或轻松的阅读中体会到了不同风格的对于历史的解说,易老师以近代视角,以故事说历史,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实现了全方位的解读。比如将曹魏政权,蜀汉政权,东吴政权看成了三个利益共同体,曹操、刘备、孙权比成了现代版的CEO,而杨修、诸葛亮和周瑜比成了职业经理人,还有两个漂亮草包袁绍和刘表。易中天对沉闷的历史的轻松调侃无疑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评判标准,这或许是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能独领风骚和大受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精彩品评

易中天在书中开场白中讲到,“历史有三种读法,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谓‘历史意见’;一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钱先生所谓‘时代意见’;还有一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个人意见’”,仔细揣摩也不觉得有醍醐灌顶之意,我们生为万物之灵长,看问题难免偏颇,可当我们被告诉自己偏颇的缘由和原先的狭隘之处时,我们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提高,也理解了自己看事看物的不足之处。再者,易中天对旧有的民间解说的否定,我们虽不能对任何论断都全盘接受,却也接受了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如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都是不

符合历史真相的,后人杜撰较多;而诸葛亮也没有小说中那样足智多谋,他其实并不善于打仗,而是善于治军和外交。《品三国》不光纠正了许多历史错误,还揭开了许多历史疑案,比如刘禅乐不思蜀的原因并不是他傻,这是他装出来的,只是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曹操之所以杀杨修是因为曹操忌恨杨修喜欢摆弄自己的小聪明。三:经世致用

曹操的一生可谓深谋远虑、精明至极,放着现成的皇帝不当,从公元189年起兵开始,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征袁绍、平乌桓、灭刘表、孙权、定关中、击刘备,一直都是以所谓的“兴义兵,诛**,朝天子,佐王室”为经营发展战略的。

当公元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于官渡,袁绍的大量辎重、图书和珍宝都落到了曹操的手上,其中就包括自己手下一些平日里的管理层干部暗地里写给袁绍的书信。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但凡与袁绍有过书信来往的人,无不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然而曹操却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付之一炬。曹操之所以这样做,应该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和权衡:首先,当初官渡之战之前,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袁绍一方,连曹操自己都自身难保,何况手下的其他人呢!其次,要肃清“阶级敌人”,又何等容易,明哲保身的想法究竟牵扯了多少人?又要处理多少人?再者,执法措施一旦出台,必将挑战和打破法不责众的世俗框架;最后,自己目前是创业阶段,需要保存实力,不如卖个人情,统统不予追究好了。这样一来,让那些心中有鬼的人,就会感激涕零;而其他旁观者则更会死心塌地地效命。

同样是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由于不听谋士田丰的进谏和建议而导致战争失利,居然不认真分析总结失利的原因和思考时局,而简单任性为了挽回面子,竟然杀害了谋士田丰。像袁绍这样只会用新的错误去掩盖旧的错误,而绝不会认错,更不会公开认错。孙子兵法曰:“善奕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对比曹操和袁绍两位操盘手在管理的危机面前却表现迥异:一个虚怀若谷、处事谨慎;一个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在关键时刻的危机化解和困难面前,曹操始终能够着眼于全局,而袁绍却始终过分计较“谋子失利”的心结,由于无法理解、运用正确的危机化解和管理的手段,所以最终也不能摆脱颓势局面和心理阴影的束缚和困扰。即便是时空逆转,如果有机会安排两位

操盘手(曹操和袁绍)坐下来对弈一局,相信袁绍可能也不会取胜!诸葛亮除了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休养生息,还在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且努力营造和经营自身的行业口碑、职业条件和职业资源,比如诸葛亮首先得益于荆州名流司马徽和庞德公的赏识(司马徽还送给了诸葛亮“卧龙”的“荣誉称号”),诸葛亮能够认识刘备,更是好友徐庶客串“猎头顾问”的极力推荐。经过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漫长积累后,诸葛亮拥有了个人品牌和“猎头顾问”的推荐。但是在“三顾茅庐”的时候,作为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和成功案例的“待岗青年”诸葛亮时年26岁,而“资本方老板” 46岁的刘备还是相当谨慎的,一则,他想不通诸葛亮作为刘表的外甥,诸葛亮为何不去到比自己强大的刘表的企业去应征上岗?二则,当时荆州的人才市场严重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三则,由于刘备阅人无数,所以根本没有把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四则,诸葛亮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和个人成功案例。至此,诸葛亮的第一次面试理所当然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一次面试完,诸葛亮并没有以“绝对的优势”从扎堆的候选人当中立即脱颖而出。

究其原因,虽说刘备企业当时急需经营管理人才,但在遇到诸葛亮之前,他需要的是一个管理层团队,并不是要借引进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毕其功于一役,以待扭转乾坤。而诸葛亮却是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和成功案例的候选对象,他更需要刘备企业给予他的这个平台,释放自己的才能,相比之下,诸葛亮的选择空间更小,甚至别无选择。历史的玩笑,带我们回到现实中,无论历史上的“三顾茅庐”是纯属子虚乌有,还是刻意杜撰的或是根本不存在的,在今天这样的争议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不妨借古于今,对于我们今天的职业经理人还是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即便是职业经理人自己认为自己是价值不菲的千里马,但是更应该想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则不常有”的客观事实。人力资源的绝对价值是不存在的,人力资源价值和资本在天平的两端是永远不可能对称和平衡的,无论是在理想还是现实中,也很难做到形成绝对的卖方市场。

在易中天教授的笔下,通过还原历史的手法,隐约间我们仿佛也真正明白了“读书明理做人不作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的文人情怀。《品三国》中易中天还归纳了曹操用人的政策:1名至实归,更重实际。2德才兼备,唯才是举,3重用清官,不避小贪。4抓大放小,不拘小节。这些政策时隔2000多年仍被许多专业人士所采用,《品三国》让我认识到三国的历史价值。《品三国》还让我明白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曹操的奸诈狡猾,刘备的仁义,关羽的刚愎自用,赵云的英勇善战。

有限的时光年华,说不尽的三国故事,只言片言,雪泥鸿爪,作为此次读书活动的一段简单记录,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学习中不断总结前人经验教训,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三篇:易中天品三国读书笔记

读《易中天品三国》的一些想法

洪泽外国语中学丁家海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三国,经常听爷爷讲三国的故事,三国里的英雄。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已经读完了整本三国演义,在我的脑海里一直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

自从06年易中天品三国开始,出现了很多的争论,一开始我对他没什么好感,只看了很少的一部分,不喜欢他在央视上面的做作,所以也只是很少的看了一点点。今年暑假曾经坐过两次长途火车,为了消磨时间就简单的拿来看看,突然发现他讲得很对我的胃口.虽然骂他的人很多,说他好的人也不少.一时板砖四处飞.好歹也是厦大出了个这么风云人物啊。

在看《品三国》的时候首先在我的心里思考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该不该把历史通俗化?

学者们不屑他的论三国.咱们不过也是老百姓,文学造诣很一般。坛子上关于易中天我比较赞许这种说法.转贴:你可以批评易中天 绝不能说他没文化

天价版权《品三国》出版之际,成为各路人马讨伐易中天之时。一时间,博客和BBS上唾沫四溅,板砖横飞,大有把这位年近六旬一炮走红的教授批臭、批倒的气势。

讨伐大军里多是作家和学者。他们的“批易”文章或不屑一 1

顾,或义正严辞,或鞭辟入里,或头头是道。言外之意却大多只有一个:易中天品读历史系列的火爆,不是他学问有多高,讲得有多好,而是听他的讲座读他的书的老百姓太俗太无知,欣赏水平太低。易中天以堂堂教授之尊,居然向这样的老百姓抛媚眼,媚他们的俗,迎合他们低人一等的欣赏水平,实在不应该!他这是在把严肃的历史“娱乐化、庸俗化、粗鄙化”!

初中就看过《三国演义》,至今没有什么大众熟悉的作品的丁天丁大作家,更是在博客上义愤填膺地表示“易中天的偷机是你们的耻辱”,“看《易中天品三国》的时候,我就有种强烈感觉,此人毫无文化”。

按理说,易中天如今是公众人物,刚拿了140万元的版税,被人说三道四,甚至被人骂几句都是他应该付出的代价。但是,你批他什么都可以,绝对不能说他没文化!因为,按这样的逻辑来推断,深受群众喜欢的大学教授易中天都被你说成“毫无文化”,我等普通老百姓在你眼中还不成了文盲?

《疯狂的石头》里,道哥骂谢小萌:“你先侮辱了我的人格,现在还来侮辱我的智商!”在这里,我认为,丁天丁大作家先是侮辱了易教授的人格,现在还来侮辱大众的智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对于一名教授来说,没有什么比说他“毫无文化”更耻辱的了。丁大作家公开批评易中天“毫无文化”,无疑算是在侮

辱易教授的人格。其次,对大众而言,连他们眼中的饱学之士、堂堂大学教授易中天都“毫无文化”,言外之意,不是在侮辱大众的智商是什么?更别说丁大作家还狠狠地掷出过“易中天的偷机是你们的耻辱”这样的话。

易中天的走红难道真是大众的耻辱?鄙人虽然不才,但对这样的荒谬论断却万万不能认同。作为一名观众、一名读者你可以不喜欢他,可以批评他的讲学风格,但绝不能说他没文化。大众喜欢的历史讲述方式难道就是没文化?没有这个道理。

这些天来,一直在读易先生的的《品三国》刚刚读完,许多都已经不太记得了,我写的是我记得的部分,就算全记得了也不敢妄加断言历史上的一些事情和人物,因为任何断言都是极其无知和武断的表现,但是我还是说出某些自己的喜恶,纵然,我将说的将是我完全主观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说出来。因为我相信会有和我抱有同样看法的人存在。

还是先说说易先生的《品三国》吧!我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能让人正确的认识历史,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的一本好书 这么评价这本书自己感觉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内心实在很喜欢这本书,并且本人从书中受益匪浅,但是所能概括和想起的就是上面两句话,也许是词语贫乏吧!但我更愿归结为内心的感情 比重占据的太大反而在语言表达中不那么自然,这有为自己辩

解之嫌疑,不管怎样,我都很欣赏,这部书的语言文字.不光让人在认知历史上得到教育,同时可以完全当作文学著作体会语言的精辟和简洁.以前我本人对于三国这段历史完全是建立在“演义”“演说”上的,也就是说我看了很几遍《三国演义》和听了很多关于“三国”的评书.也接触不少包括现在看来很让人恼火的“戏说”。当时,也并不怎么感觉反感,相反还很津津乐道。当然在“戏说”的人当中,也有好的和纯无聊的,这个很难说清楚。况且只是我个人的感觉 不做评论只能建议大家,要多多看看 “正史”不要被“演义演说戏说”所迷惑,里面所说的东西90%和实际情况没什么联系或者说有极大的出入。易先生的《品三国》完全可以成为您了解三国这段历史的最好书籍。因为里面他很少断言,或者是凭借他主观的想法做出论断,而是把很多史料上的记载列出来,供读者了解并作出自己的推测。而且作者本人也有自己的看法,就我本人来说,我很赞同,他的绝大部分的看法,不敢苟同的也是最有争议的地方和自己主观的想法。没有什么根据,这样好象在给这本书做广告。哈哈,如果能起到效果,也不枉我写这么多废话了。

第四篇:三国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的开头这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诗,说出了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的这个含义。可是看完三国,我却觉得,很多英雄在我的心中着没有消逝,而是通过三国让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而书中的故事,更是随着三国,千古流传。三国是一段包含着七分历史的名著,一个刻画了如此多的让人印象深刻人物的书。合上书本,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曹操的奸,刘备的仁,关羽的忠义,诸葛亮的智,张飞的勇猛,赵云的有勇有谋,周瑜的英年早逝,鲁肃的忠厚诚实,黄忠的老当益壮,黄盖的苦肉计等,再如夏侯兄弟,五虎上将,“槽中三马”(马家三人和司马家三人),留下印象的人竟然是如此之多。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更是一段段堪称经典。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三国的开始,这一拜,报国安邦志慷慨,建功立业展雄才,患难相随誓死不分开。应该说是至今都影响很多男人之间关系的故事。而且他们也真的做到了。

王允的美人计,除了让貂婵的美貌被读者感慨外,更体现了吕布的好色,及反复无常,对自已的义父也能下的了手。不忠不义,当然这方面在以后的王允被杀,及刘备的徐州被夺也被作者反复呈现出来。也难怪最后的白门楼殒命。关羽的温酒斩华雄,所展示出关羽的傲。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展出的忠义,加上斩颜良,诛文丑等展其勇猛。华容道放曹操展现的知恩图报。而和庞德对战时,用计水淹七军展现了关羽的智等。使他成为一个被作者神化的人,至今被很多人拜祭的关二哥。

曹操的误杀吕伯奢一家,“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对曹操的真实写照。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曹操占在正义的一面,对别的诸候都在言论上占有优势,体现了曹操的智。对关羽的封赏,招贤,长坂坡对赵云不许放冷箭等,展现了他的爱才之心。他胸怀大志,目标明确,他手下猛将及智将都是最多的,最后司马也是因为他的班底,才能最后一统天下。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体现出的爱才,礼贤下士。对刘表的荆州,一直都没有动手,败退时百姓的跟从用自己很少的部队博望、长坂坡阻击曹军等,体现了刘备的仁义。长坂坡后怒摔阿斗,体现出对赵云的惜才之心,及政治手段。而举国之兵伐吴,虽然有些不理智,而更让我看到他对关羽及张飞的兄弟情谊。而白帝城托孤,能看出对人的信任,尤其是对诸葛亮。

博望火攻,是诸葛亮出山后,第一战,就展示出这个人物的智。如书中做的诗所说:“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而在整个小说中的高潮赤壁之战里,更是将诸葛亮的智展现的淋漓尽致,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借东风,使曹操败走华容道。三国中,诸葛亮的故事是最多的,三气周瑜,使吴国陪了夫人又折兵,用八阵图困陆逊,用木牛流马运粮草,六出祁山,智取汉中,七擒孟获,用空城计等等,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在,好像就有数不清的办法,就能指挥如意笑谈中,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甚至死后,都能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他的智已经超越常人,书中说的是“卧龙凤雏得一者就可得天下”。凤雏庞统在落凤坡被乱箭射死,除了连环计外,未能展示出多少才能。而这个被神化的卧龙,才是三国中的智者,虽然出师未捷身先死,最终没有统一天下,但也不防碍他成为三国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人。三国演义通过一个个故事去刻画了一个个人物的形象,而这些人物,又因为自己的性格形象去做了一件件事,或成功,或失败,为所有的读者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他们所做的事,很多就是我们现在的很多人的真实的生活写照。如吕布哪种见钱,见色就眼开,不顾道义,反复无常的人,会被所有的人所唾弃;而关羽这样智勇、忠义的人,所有的人都会去喜欢等等。这些人及所做的事,就如同我们现在身边的一些人和事一样。有的义薄云天,有的反复无常,有的忠肝义胆,而有的奸诈狡猾。

三国演义中也教了人很多的谋略。三十六计中基本上所有的计在三国中都有体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考虑周全的人,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就如下棋一样,同样的力量,拼命三郎式的人,可以逞一时之勇,可能有短暂的胜利,却不能笑到最后,只有考虑更多的人,才能赢得胜利。现在生活中做事也是一样的,如果做事什么不想,不计后果,只为一时痛快,得到的结果很多只会是很苦涩的。读完三国演义,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以史为鉴,让我以后会更好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第五篇:《品三国》演讲稿

好书推荐演讲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大岭小学四年级一班的杨蒙恩,我演讲的题目是 《论英雄 品三国》(伴奏

春江花月夜)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能不懂寂寞?”一首《曹操》掀起了三国热。这时,一位学者跳了出来,在《百家讲坛》他用独特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他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欢迎,这个人就是易中天。

因为易中天,我终于抵不住诱惑,买下了这本目前最畅销的《品三国》,再次对这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前读《三国演义》时,“三国”中的人物给我的感觉是“智勇忠义”交织而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周瑜是何等英姿焕发,刘备桃园三结义是何等重情重义。我会为

张翼德单骑

伫立长坂坡,“身张翼德也,谁来共处决”吓破敌胆而拍案叫绝;会为

关羽败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被孙权所害而破涕大哭;会为

周瑜久不得胜,吐血身亡而深感惋惜。。.当时感到陌生是不知易中天教授对我熟悉的人物是何等的评价,当我一口气读完了《品三国》,百感交集,千丝万缕的感慨,犹如喷发的火山,是那么强烈,合拢了书本,平静了心情。在易中天教授的引领下,我犹如梦回三国,曹操的奸雄,孙权的深谋远虑,刘备的深情重义,不但让人触手可及,而且古老的历史已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音乐停止)

古语说:“勿以好恶论断之”。《品三国》中的曹操这个“奸雄”不再是“坏蛋”的代名词,易中天让我更理性的认识到这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耽四州,曹操运筹帷幄,鞭挞宇内,拥百万雄师,挟天子以令诸侯,为统一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势造英雄,这顺应了历史潮流。看事物要一分为二,辩证统一,“勿以好恶论断之”,《品三国》让我更加理性地去认识这段历史,认识这个世界。

周瑜原本在我心中是小气的。他处处为难诸葛亮,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长叹,结果却被诸葛亮活活气死了(也就是所谓的“三气周瑜”)。可是,易中天为什么说周瑜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呢?看来那只是小说,那么真正的周瑜才是如此。我不禁改变对他以往的看法,反而多了一些敬佩之情。他不仅风神俊朗,而且文武双全,把仗打的十分漂亮,用易中天教授的话说就是“把战争变成艺术”。我想当时他一定是意气风发,叱咤风云的在战场上指挥着千军万马!真的,周瑜不愧为江东名将!(三国演义 从40秒开始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历史的车辙已经碾过千年的光阴,那些立马横枪,驰骋沙场的英雄们也异化为点点繁星,点缀着浩瀚的历史苍穹,千年之前的是非对错,谁又能说得清楚。(伴奏停止)

静静的秋色,微微地江风,看繁星点点,思索着书中的收获,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再看到当年金戈铁马的场景,但你不能让灰尘蒙蔽了双眼。

读一本好书会让你更为理性的认识事物,了解生活,感悟人生。同学们,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离开阅读书籍,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让我们一起快乐读书吧!

下载品三国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品三国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三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三国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留给......

    品三国读后感

    一千多年来,有多少豪情志士对三国风云津津乐道。又有多少智者谋士把三国中的计策视为经典。一本《三国演义》将三国时期争雄的场面刻画的淋漓尽致,令后来者爱不释手。我想这应......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刚刚翻开《品三国》,就被它开场白——大江东去的第一段话吸引住了: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

    《品三国》读后感(汇编)

    空闲之余,久闻易中天之《品三国》一书。阅之,作者用现代的眼光解读三国的历史,且让我对三国这段历史更加产生了兴趣。易老师用通俗幽默的词语,认真的历史态度,公正的对每个历史人......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 刚刚翻开《品三国》,就被它开场白——大江东去的第一段话吸引住了: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刚刚翻开《品三国》,就被它开场白——大江东去的第一段话吸引住了: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1 经常好奇,为什么经常同一个故事,会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后来,学习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懵懵懂懂的了解一些。后来,读完了《品三国》,我才知道,......

    品三国语录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 叱咤风云的英雄,反抗传统的叛逆,文采风流的才士,权诈忌刻的奸臣——田余庆对曹操的评价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