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大赛word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所谓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对恋爱、婚姻和性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恋爱与婚姻关系、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婚恋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幸福。
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们小组的主要目标是本校的学生共计调查100人,其中调查的年级及男女比例相近。
其中我校学生恋爱状况调查为:调查中62%的同学是都是谈过恋爱的,20%也想谈恋爱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只有18%没有考虑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还是健康的,因为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都能都顺利的和别人交往。在考虑选择恋人的条件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更愿意去考虑人的内在因素和互相之间的性格爱好是否共同等方面。
在调查恋爱期间是否考虑以后的婚姻中,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有爱情才可以谈婚姻,还有恋爱的时候都会考虑到以后的婚姻问题。婚恋的功能和实现婚恋的方式反映了婚恋对于人生的意义以及其重要性,概括而言,婚恋的个体实现完整人生的必要形式,没有婚恋,就没有两性的结合,人生就不完整。
没有感情的婚姻就如人体内没有了鲜血,犹如一具死尸,没有任何生气,这样的婚姻确实是坟墓。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性相当高,对一些敏感的问题也并不回避,可见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还是相当开放而前卫的,大部分人都对婚前性行为可以理解,并觉得奉子成婚很正常。
调查总结: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就是为了结婚做准备,正所谓“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可见大学生对婚姻的态度都是积极向上的,并不认为婚姻是儿戏的,但是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逐步开放,婚姻观念已趋淡薄。在择偶对象上大家还是要慎重,想要被人爱,首先要先爱自己,只有彼此互相的理解和信任,感情才能长久,婚姻才会幸福,大家才会快乐。小组建议:
为使大学生的爱情观更趋成熟,更富责任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大学生加强教育指导。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性观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恋爱的层次和品位。三,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恋爱心理。四,加强对大学生的软文化教育,帮助大学生营造优雅的恋爱环境。
第二篇:心理调研大赛
心理调研大赛
一、活动名称
心理调研大赛
二、活动目的为深入了解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收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同时引导学生从自身群体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更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三、活动主题
关爱身心健康。
四、活动对象
广东省全体大学学生
五、活动时间
2013年3月20日-5月24日
六、活动流程
1、必选部分:
学院须指派院学生心理队伍组成的一支调研小组完成必选部分的调研,必选部分采用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问卷》(附件一),随机抽取本学院不少于200名学生进行调查,要求包括各个年级学生,并且数量分布平衡。调研结束后将调研数据录入EXCEL表格报送心理中心。
2、自选部分:
可以以学院、社团、班级等为单位或者学生自行组成调研小组,紧扣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题选择调研题目,选题要求积极向上,调研数据切实可信。调研结束后应将调研工具(包括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等)电子版、正式调研报告电子版一并发到负责人邮箱。
自选参考主题
(1)大学生价值取向
(2)宿舍文化与人际关系
(3)逃课心理分析
(4)贫困生心理状况
(5)大学生压力源调查
(6)恋爱价值观
(7)网络成瘾的现状与应对
(8)幸福感状况
(9)挫折应对方式
(10)大学生生命观
七、活动形式
1、实地调研。调研小组可针对某个心理问题进行精细分析,采取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有关问题进行调查。
2、座谈访谈。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的形式,到学生宿舍、班级或者饭堂等地对学生进行访谈。
3、个案分析。针对某个有代表性个案进行详细的研究。
八、调研要求
(一)调研报告书写要规范,要阐明选题的意义、本调研拟解决问题等。包括调研报告题目、关键词、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等部分。对结果要进行描述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附上调研数据,分析采用的方法等。包括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语句要恰当、准确,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在正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二)各学院要充分认识本次调研工作对做好我校大学生心理工作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围绕本次调研活动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注重调研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心理指导老师应对本学院必选部分调研活动进行指导,组织学生整理问卷和录入数据。通过在开展心理调研活动,对本院学生心理现状进行真实细致的了解、分析,并对今后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对策及建议。
第三篇:法学院调研大赛简介
2012年中山大学法学院“活着”调研大赛简介
生易,活不易。活着,发现不一样的自己,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由法学院本科生团总支调研部举办的中山大学法学院第四届“活着”调研大赛即将拉开帷幕!
法学院本科生团总支调研部自2009年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调研大赛,调研大赛逐渐成长为法学院的品牌活动,从“谁在期待幸福”调研(策划)大赛到“活着”调研大赛,调研部一直致力于以调研大赛为载体,为同学们普及调研知识,提供交流调研心得、锻炼调研能力的平台。
调研大赛历经报名、培训、寒假实地调研、初赛、决赛五个阶段。赛事为选手提供免费的调研培训,选手不仅可以聆听专业老师传授经验,还有与精于调研的学长面对面交流掉调研的机会。寒假期间选手自主开展调研活动,走进社会,关注民生。初赛及决赛在下学期伊始举行,选手们同场竞技,分享调研路上的故事,展现各自小组的风采。同学们在合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在竞争中共同进步,在思考中激荡灵感的火花,在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本届大赛主题为“活着。”活着,是一种态度,可以积极面对,也可以消极回应;活着,是一种状态,可以代表艰辛,也可以反映幸福;活着,是一种价值,可以独居自守,也可以奉献社会。活着的不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藏在深处的精神„„不同的人对“活着”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与加入调研人的行列,调之以情,研之以心。“活着”调研大赛为您一个走近更多人的机会,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感受他们的幸福、忧伤。走近普通人的世界,品尝幸福苦涩,感受百态人生——
今天,我们一起“活着”。
第四篇:人大首届调研大赛
韶关学院首届“调研报告”大赛活动策划
一、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国家级重点大学,其全体师生始终秉持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勇于实践的革命精神,并以此精神指导着学术研究踏实进取、突破创新。跨入21世纪,我们更提出了“为创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口号。而一流的大学不仅包括一流的硬件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更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学术创新精神,敢于献身,勇于实践的优秀学子!时值母校70周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的“学以致用,勇于实践,服务社会”的号召,鼓励广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也使我们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国情、增长见识、提高才干,校研究生会将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首届“调研报告”大赛,为七十周年校庆献礼。该活动旨在在校学生间倡导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弘扬实事求是的人大精神,促进在校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不断提高,将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校训的发扬光大。
因此,我们将本次活动的宗旨定位在“学以致用,勇于实践,服务社会”。秉承这一宗旨,本次活动将为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在校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学术、展示自我,共同进步的全新的舞台,激发其钻研热情、启发其科学思维、拓宽其学术视野、鼓励其大胆实践,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人大学生的智力优势,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活动意义
1、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本次“调研报告”大赛是继“学术新星”评选活动之后又一个校内大型学术评比活动,势必进一步增强我校的学术氛围,促进广大青年学子学以致用,回报社会。
2、完善体制,勇于实践
本次“调研报告”大赛的举办,是在传统教育培养方式之外,对在校大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又一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了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精神。
3、增强使命,勇于担纲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作为人大学子,理应站在时代的潮头,做担纲民族的栋梁之材。数以万计的在校学生是何等的能量,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平台,释放出的能量将是无可估量的。
三、活动主题:中国人民大学首届“调研报告”大赛
四、活动宗旨:学以致用,勇于实践,服务社会
五、活动时间及评选对象
活动时间:9月17日-11月30日
评选对象:所有中国人民大学在校生(本科、硕士、博士)
六、参赛方式与说明
1、大赛鼓励参赛选手以调研小组形式参赛,小组成员以三至五人为宜。单个选手报名参赛也可。
2、参赛小组应该通过对现实社会现象或问题的亲身调查实践,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知识,经过缜密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及建议。
3、参赛作品应以调研报告为最终形式。调研报告的结构要完整,内容要丰实,有一定的统计数据,格式规范,有自己的见解,反映社会真实,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①社会调研报告内容必须结合社会现实,内容真实、有研究意义;
②成果上报时须附有相关原始资料数据(图片、报表、问卷等);
③参赛人员须参照参赛报告范围;
④调研报告字数一般应在5000字以上;
4、参赛报告范围分三部分:
①2006-2007学年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②2006-2007学年相关课题内容的调研报告
③2006-2007学年构建和谐校园调研报告
5、咨询电话:
咨询地点:
七、大赛流程:
(一)筹备与宣传阶段(9月17日-9月24日)
(二)集中报名阶段(9月24日-10月19日)
(三)初赛阶段(10月22日-10月26日)
(四)复赛阶段(10月29日-11月9日)
(五)颁奖(11月12日-11月16日)
(六)11月17日-11月30日评选后期
八、获奖选手的奖项设置、奖励政策。
1、奖项设置:
前三名:一等奖(3名)
第四名至第六名:二等奖(3名)
第七名至第十名:三等奖(4名)
2、奖励政策(略)
九、后期成果集锦
十、评选组织架构
监督指导委员会:主任:王新清(校党委副书记)
副主任:校研究生院、校科研处、校团委相关领导
顾问委员会: 主任:王新清(校党委副书记)
委员:各个院系专家学者
组织委员会: 秘书长:宋雪飞(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主席)
副秘书长:周 望(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
策划:蒋伟(中国人民大学校研究生会社会调研部部长)
李健斌(中国人民大学校研究生会社会调研部副部长)
郑婧(中国人民大学校研究生会社会调研部副部长)
王倩(中国人民大学校研究生会社会调研部副部长)
刘金鑫(中国人民大学校研究生会社会调研部副部长)
张鸿鹏(中国人民大学校研究生会社会调研部副部长)
李岩(中国人民大学校研究生会社会调研部副部长)
执行小组:中国人民大学校研究生会社会调研部全体成员
十一、主办、承办、协办单位及合作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中国人民大学团委
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会
协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各院分团委 中国人民大学各院研究生会 中国人民大学各院学生会
媒体合作机构:新浪网,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
友情邀请:各兄弟院校相关单位负责人
十二、经费预算(略)
第五篇:器乐大赛调研报告(范文)
“勿忘经典”东华大学校园艺术节暨器乐类表演大赛满意度
调研报告
管理学院学生会 调研中心
2013年4月22日
一、调研目的
为了切实了解同学们对“‘勿忘经典’东华大学校园艺术节暨乐器类表演大赛”(以下简称器乐大赛)的满意度及对于这个活动日后发展的建议,以便我们能根据反馈,及时对活动进行调整,管理学院学生会调研中心特作此调研。希望通过总结、改进,日后带给同学们更加精彩、有意义的艺术节活动,给同学们带去更多的欢乐。
二、调研背景
2012年12月4日,由管理学院学生会文艺部所举办的器乐大赛在三主二楼报告厅拉开了帷幕。大赛以表演汇形式进行一场古典器乐类的比赛,结合西洋乐和中国风民乐,现场邀请艺术团的老师担任评委,吸引所有专长于音乐、喜好音乐、对音乐感兴趣的同学观摩参与,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旨在为古典音乐的爱好者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通过经典音乐诠释轻音乐的美妙呼吁大家重拾经典,感受古典乐器的久盛不衰独特美感,接受高雅的艺术熏陶,提升校园中的艺术气息。
因为专业的原因,管理学院的同学多参加一些经管类的活动。但是,对于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尤其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艺术类的活动不可或缺,于是器乐大赛应运而生,它能让同学们回顾经典,展示自我,接受艺术气息。大赛于2012年底第一次举办,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但同时有些方面仍有待完善,因此我们希望借此调研对器乐大赛在同学心目中的满意度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三、调研内容
1.同学们对于器乐大赛内容的满意度
器乐大赛的目标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使同学们能够参与充满艺术特色的活动。因此同学们对器乐大赛的满意度直接反映了器乐大赛对于同学们的价值所在及举办方的成功与否,同学们的反馈信息可以使我们及时对器乐大赛进行调整,使器乐大赛更符合同学们的期望,更受欢迎。2.同学们对于器乐大赛意义的满意度
能够吸引广大同学参加大赛,我们才做到了第一步;能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
活、接触到艺术特色氛围是大赛的根本目的所在。此次调研我们主要从同学们参加器乐大赛的目的以及所希望的形式来了解器乐大赛是否对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有意义。另外,为了了解同学们对于器乐大赛整体的看法,我们设置了一个提意见的主观题。意义、价值是乐器大赛的重点,更是此次调研的重心。
四、调研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12、13级学生。2.抽样方式:随机抽样。
3.回收方式:在发出问卷后,会等待受调查者完成问卷,再回收问卷。4.调查样本:本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45份,其中有效问卷138份,无效问卷7份,回收有效率为69%。问卷结果采用Excel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客观有效地反映调查结果。
五、器乐大赛满意度调查分析
为调查同学们对于器乐大赛的满意程度,我们分别调查了器乐大赛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及对器乐大赛改进的建议。针对同学们觉得不错的地方进行发扬和提升,而对于同学们提出不足的地方进行弥补和改进,从而在各方面不断完善器乐大赛。
1.数据表述统计分析
1.1样本分析
本次调研样本分布如图中所示,涉及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服装学院和管理学院的学生,其中以大一同学人数居多。考虑到东华大学延安西路校区各年级同学对活动的参与度和男女比例现状,我们认为本次调研的样本是合理的,其中男女比例如图中所示,大致比例为2:1。1.2 参与度分析
1.2.1同学们了解器乐大赛的方式:
由图表可知,大部分同学通过海报、传单和同学告知方式了解到器乐大赛这个活动,共有154人,只有少部分同学是通过网络和辅导员的途径了解到器乐大赛这个活动的,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同学没有听说过这个活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器乐大赛的宣传度还不是很高,而宣传的方式应该在海报和传单方面加强。1.2.2同学们对器乐大赛的兴趣:
在同学们对器乐大赛感兴趣方面,只有12%的同学对器乐大赛表现出较强的兴趣,27%的同学对器乐大赛完全没有兴趣,61%的同学只是愿意观看器乐大赛。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器乐大赛还是持观众的态度,参与兴趣不高。所以器乐大赛在参与度方面还有待提高。1.3 兴趣度分析
1.3.1同学们喜欢的音乐类型:
由图可以看出,有103名同学对西洋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其人数为民乐的三倍,所以在举办器乐大赛或做宣传时可以着重宣传西洋乐方向。1.3.2同学们喜欢的乐器种类:
根据图表可知,同学喜欢的乐器类型各不相同。大多数同学喜欢钢琴、小提琴、吉他和古筝,少数同学喜欢二胡和葫芦丝乐器。由此可见,同学大多倾向于
钢琴、小提琴、吉他、古筝等现代化的乐器,追求潮流;只有少数同学喜欢二胡和葫芦丝等比较传统的乐器。综上所述,同学们对乐器喜好不一,难以统筹。1.3.3同学们乐器的学习程度:
据图表所示,极大多数的同学学过一段时间的乐器,但没有考级证书,占调查人数的44%;其次有大部分的同学没有学过任何乐器,占调查人数的36%;另外有少数同学擅长一种乐器且有考级证书和擅长两种及以上乐器且有考级证书,分别占15%和5%。可见同学对于乐器的擅长程度不同,从而也影响了同学对于此器乐大赛的参与度。
1.3.4同学们认为最佳赛前准备时间:
根据上图所示,对于最佳的赛前准备时间的问题,有58名同学认为两周至四周赛前准备时间最佳,占据比例最大;有31名同学认为四周至八周的赛前准
备时间最佳;分别有25及23名同学认为八周以上和两周及两周以内的赛前准备时间最佳,占据比例较少。可见,大多数同学对于该比赛只愿意分配较少时间,可见同学们对于器乐大赛的重视度不是很高。1.3.5同学们参加比赛的原因:
根据上述图表可知,同学们参加比赛的原因各不相同。由图表各原因的比例反映,大多数同学参加比赛是爱好音乐,想锻炼自己的能力,共占47%;其次多数同学是因为奖品或礼品丰富,并且想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占13%;还有少数同学是因为想请专业老师点评一下;另外有少部分同学是想消磨时间。由此分析可知,同学们对于参赛的兴趣不高,只有少数同学是想通过此比赛得到器乐方面的锻炼。1.4 意义分析
1.4.1同学们认为成功的比赛需要具备的因素:
从数据分析结果相比而言,选手的专业度占的比重较大,奖品占的比重较小,但几个因素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差别并不是很明显。这说明同学们评价一场比赛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从整体来看,专业的选手、权威的评委、足够大的宣传力度、新颖好玩的主题都做得足够好才能成就一场辉煌的音乐盛宴。1.4.2同学们认为乐器大赛的意义:
从图表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器乐大赛是有意义的,其中同学们普遍认为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另外一部分同学认为器乐大赛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提高大学生涵养与气质、丰富大学课余生活都有积极作用;还有一部分同学却持有完全相反的意见,认为活动浪费时间没有意义。由此看来,器乐大赛的举办于同学们而言意义不尽相同。1.4.3同学们对大赛的整体评价
图表显示多数同学对器乐大赛给出了好评,认为该活动提供了同学们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引领同学们品味经典。然而还有相当数量的同学认为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甚至有同学没有听说过或不是很感兴趣。这说明,大赛的宣传还不够到位且影响力有限,没有在同学中得到引起广泛的反响和得到普遍的认同。1.4.4建议:
由于本届器乐大赛主打管弦类乐器形式不免有些单一,一些同学希望比赛的
形式更加丰富,给同学们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另外本届比赛需要自带乐器,这就使得一些没带乐器来学校的同学无法参加比赛,所以同学们希望比赛可以提供乐器;大多数同学认为本届比赛举办得比较好,并且参加比赛的同学也希望能有一份纪念品,比如主办方可以提供比赛专辑等;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反映比赛的宣传力度不够。器乐大赛不仅是一个竞技的平台,更是一个让广大师陶冶情操的平台,因此同学们希望大赛能增加趣味性,让才艺与欢乐并盛,也许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2.结果说明与分析
一、大赛的活动参与度不是很高。从普及度来看,大部分同学通过海报或者传单的方式了解到器乐大赛这个活动,也有部分同学是通过网络和辅导员的途径了解,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未及时了解到活动的相关信息,导致活动的普及率不是很高。从参与度来看,愿意参加比赛的同学只占少数,大部分同学选择观看比赛,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对活动没有兴趣,这致使活动的参与度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活动的宣传力度、完善宣传方式,动员更多的同学关注、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活动的普及率和参与度。
二、同学们对器乐大赛的兴趣度和乐器的了解掌握能力有限。同学们喜欢的音乐类型和乐器种类虽不尽相同,却明显偏向西洋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学们对音乐知识和乐器知识了解甚少。且从是否具备音乐考级证书上看,同学们的乐器水平和音乐知识有限,只有少部分同学熟练掌握一项及以上乐器,大部分同学对乐器只是略有些了解,还有一部分同学完全没有学习过乐器。这一情况也直接缩小了本次活动参与者的范围、降低了活动的参与度。在参与到活动的同学中间,真正是因为兴趣所在和想要锻炼自己的在总参与人数中不到一半,还有一些参与者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和获得奖品而参加比赛,大部分参加比赛的同学希望赛前准备时间在两周左右,愿意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活动的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参与的同学未对器乐大赛有正确的认识,这也或多或少对活动影响力产生负面作用。
三、同学们对比赛意义的认同程度不一。大部分同学认识到成功的比赛需要的因素很多,且最重要的是专业的选手和评委及良好的前期宣传,然而大赛在具备一定乐器知识和技能的参与者这一方面有一定缺乏,这样对活动的成功举办造
成了一定影响。而且,在比赛意义的认定上,有近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比赛是没有意义的。但得到大部分同学认同的是,此次器乐大赛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乐器交流与表现的舞台,对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与内涵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附:调查问卷
“勿忘经典”东华大学校园艺术节暨乐器类表演大赛
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感谢您参加此次关于校园艺术节暨乐器类表演大赛调研。为了更好了解同学们对于器乐大赛的满意度,以便为今后器乐大赛开展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我们特组织了这次调研,十分感谢您能积极配合我们填写该调查问卷。学院: 年级: 性别: 1.您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到器乐大赛这个活动的?(可多选)
A.海报 B.传单 C.网络 D.同学告知 E.辅导员通知 F.没听过 2.您对器乐比赛的兴趣如何?
A.完全没有兴趣,也不想参加 B.有兴趣观看,但是不想参加 C.很感兴趣,也想参加
3.请问您喜欢什么类型的乐曲? A.民乐 B.西洋乐 4.您喜欢什么类型的乐器?(可多选)
A.钢琴 B.二胡 C.小提琴 D.葫芦丝
E.吉他 F.古筝 G.大提琴 H.其他 5.请问您学过乐器吗?
A.擅长两种及以上乐器,且有考级证书 B.擅长一种乐器,且有考级证书 C.学过一段时间的乐器,但没有考级证书 D.没有学过任何乐器 6.假如您即将参加器乐比赛,您认为最佳的赛前准备时间是多久?
A.两周及两周以内 B.两周-四周 C.四周-八周 D.八周以上 7.您愿意参加比赛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爱好音乐 B.锻炼自己的能力 C.奖品或礼品丰厚
D.消磨时间 E.请专业老师点评一下 F.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G.其他
8.您觉得一个成功的音乐比赛需要以下哪些因素。(可多选)
A.选手的专业度 B.宣传的力度 C.丰厚的奖品 D.新颖好玩的主题 E.权威的嘉宾评委 9.您觉得器乐大赛的意义如何?(可多选)
A.可提高大学生涵养与气质 B.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C.可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 D.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互相交流的平台 E.浪费时间,没有举办的意义 10.您对器乐大赛的评价是什么?
A.非常好的一个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展示自我,而且引领同学们品味经典 B.总体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活动,举办较为成功
C.宣传力度不够大,虽然主题值得赞扬,但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 D.不是很感兴趣,也没有什么评价 E.没有听说过
11.请问您对于举办此类型活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