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四届“求是”调研大赛参考选题
第四届“求是”调研大赛参考选题
1.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途径研究
2.大学生典型选树、宣传工作模式研究
3.新“读书无用论”成因及对策研究
4.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5.新形势下NGO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6.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缺失成因及对策研究
7.高校共青团工作项目化管理研究
8.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参与度与管理模式研究
9.高校青年学生对学校认同感调查研究
10.时尚元素与大学生的价值认知研究
11.新时期青年学生爱国思想及表达形式研究
12.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创意设计研究
13.关于当前大学生“创业热”的调查研究
14.高校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模式研究
15.关于撤并后的农村中小学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16.从市民交通行为看南昌市交通之“乱”
说明:选题不拘泥于校园,鼓励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基层。
第二篇:第五届“求是”调研大赛参考选题
第五届“求是”调研大赛参考选题
1.关于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模式及途径的调查研究
2.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网络化转型研究
3.增强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及其评价体系研究
4.关于“青年屌丝文化”的调查研究
5.关于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培育及引导的调查研究
6.和谐视野下的高校师生关系建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7.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研究
8.关于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构的调查研究
9.关于大学生思想分类引导的路径载体的调查研究
10.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1.关于华东交通大学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
12.关于高校学生“第七学期现象”的调查研究
13.关于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问题的调查研究
14.关于高校学生组织动员模式创新的调查研究
15.关于华东交通大学学生干部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研究
16.关于南昌市民交通规则意识的调查研究
17.关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罗商圈”建设的调查研究
说明:选题不拘泥于校园,鼓励面向社会、面向实践、面向基层。
第三篇:求是调研收获和遗憾
求是调研收获和遗憾
第二届“求是调研”大赛落下帷幕,求是调研收获和遗憾。收获了开心和一丝丝的遗憾。
长达一个月的求是调研大赛在北区15-116进行最后的答辩环节,入选的十个团队争分夺秒,描述着调研的收获和结果,评委老师独具慧眼,将一个个存在的问题提出,团队成员使出浑身解数解答,悉心接受老师的建议和批评。最后,历时两个半小时的答辩落下帷幕,每个团队都收获良多。而作为组织者之一的我,也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学到了许多。
求是调研五月八号开始,六月八号正式结束。从开始的前期宣传,中期的总结还有后期的安排,我都参与其中。因为求是调研的性质,中心安排了将近二十名中心成员成为驻队联络员,负责参赛团队的联系。我和中心另一个成员许兰成为三个团队的驻队联络员。很开心,因为我身处其中。
和三个团队的接触,怎么说呢,收获颇多,但也有些遗憾。三个团队,其中有一个团队从没有联系过我,而我联系他们呢,只接过我一次电话,后来联系他们都不接我电话。而第二个团队呢,虽然有过联系,但不是很多,而见面有只有一次。感觉似乎他们一点时间都没有,因为他们已经大三。令人开心的是,第三个团队和我接触很多,像设计的问卷,撰写报告,处理数据等等我都参与其中,给了他们很多建议。
在和第三个团队——求是先锋队的接触中,我学到很多,也得到了友谊,调查报告《求是调研收获和遗憾》。团队负责人徐中友,一个具有很强责任心的男人,团队的灵魂所在;黎修日,团队的第二把手,一个逻辑思维很强的人;韩春龙,高大威猛的帅哥,团队成员之一;金研,主力军,团队成员三美女之一;万政,美丽才女,团队成员之一;吴佳燕,团队的开心果,一个喜欢装深沉的美女。和他们团队接触,跟他们交流,学到了许多说话的技巧,学到了努力的精神,看到了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团队。问卷的设计,报告的撰写,每次开会我都有参加,会上畅所欲言,我听到了很多新奇的思想,不同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最后统一意见定稿。在选入决赛后,要求要做好ppt,而内容不限,要求符合调研课题。而在确定ppt内容和参赛答辩成员的会上,我再次感受到团体的凝聚力。
答辩环节,激动人心。两个半小时,每个团队都收获颇多。而我负责的求是先锋队也获得了三等奖。虽然很有理想想拿一等奖,但是由于报告内容的问题,最后经过努力,拿了一个三等奖。不管是什么奖,因为我们努力了,我们参与了,就是高兴的,开心的。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和我负责的那个队伍合影留念。
求是调研大赛在6月8号落下帷幕,我收获很多,相信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收获。期待下次的大赛,相信将会变得更好。
第四篇:求是学院广电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贵州师范大学求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系
2008级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选题说明
(一)本选题仅供参考。毕业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可选择、修改相关选题,也可以自拟新题。
(二)选题须与所学专业有较密切的关系,不提倡跨专业的选题,如“考古研究”、“中国古代炼丹术研究”、“《诗经》中的植物分类问题”、“苗族历史研究”等等。
(三)自选论题应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探讨价值,不是某一作品的读后感或赏析,也不是有感而发的文学作品创作。
(四)鼓励毕业生结合所学专业,围绕贵州本土新闻、传媒、文化、教育、语言等方面进行选题,对该类选题的毕业生,在论文成绩评定时将优先考虑优良等级。
(五)选定的毕业论文题目于2011年6月11日前由各班学习委员以电子表格和书面文本形式交到系办公室。
二、广播电视新闻学参考选题
1.中国的新生代导演研究
2.近年来喜剧电影的复兴与前景
3.从《断臂山》到《色戒》――谈李安的创作转向
4.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过去与未来
5.把目光转向弱势群体――中国当代电影一瞥
6.韩国家庭电视剧的魅力与启示
7.从《百家讲坛》看文化消费走向
8.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勃兴与存在问题
9.电视剧的“红色经典”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10.电视“湘军”的崛起对中国电视生态的影响
11.电视晚会与社会生活
12.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伟人形象的塑造
13.家庭伦理电视剧与中国传统道德
14.台湾娱乐节目对大陆电视节目的影响
15.公共频道发展设想
16.县市电视台的功用与发展现状
17.试论电视新闻画面与解说词的关系
18.电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分析
19.DV与个人隐私
20.不同电视节目形态的解说词比较研究
21.论电视记录片的真实性
22.论电视收视率对电视节目的影响
23.选秀节目热播现象透析
24.试论故事性原则对当代新闻报道的影响
25.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当代性研究
26.贵州电视栏目研究(以某一栏目为例)
27.试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特征
28.民生电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9.试论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30.电视节目现场直播研究
31.台湾电视娱乐节目对大陆电视节目的影响
32.当代电视娱乐化倾向研究
33.韩剧在中国热播现象研究
34.DV创作研究
35.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36.影视作品中的种族国别主义现象分析
37.东西方通过影视达到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分析
38.影视作品中的政宣手段变迁
39.中国儿童电影现状研究
40.战争电影中的细节因子作用论
41.交流中的闽台宗教文化现状研究
42.摄影技艺中文化的增幅器作用
43.新闻摄影的社会监督力量
44.对台统战宣传活动中的民俗文化因子的作用
45.选秀节目(东方卫视的《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央视的《梦想中国》,北京卫视的《红楼梦中人》„„)的传播学评析
46.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麻辣天后宫》《超级星光大道》《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传播学评析
47.真人秀节目的传播学评析
48.香港综艺节目的传播学评析
49.电视法制节目的传播学评析
50.电视大型晚会的传播学评析
51.电视谈话节目(新闻类、娱乐类、信息类)的传播学评析
52.电视商业纪录片的特点
53.电视美食节目的特点
54.电视节目的嘉宾选择
55.商业电影在中国
56.中国电影类型研究
57.香港与韩国电影比较研究
58.台湾电影现象研究
59.中外“主旋律电影”比较研究
60.DV与新纪录片运动
61.DV现象的传播学分析
62.DV传播与网络
63.DV美学研究
64.新兴网络传播现象(博客、播客等)研究
65.网络与公共领域
66.从《黑客帝国》看网络世界的真与假
67.网络传播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68.大众传播中的心理现象研究
69.心理学在大众传播中的运用
70.科幻片研究
71.黑帮片研究
72.华语武侠片研究
73.动画片研究
74.韩国电影研究
75.韩剧研究
76.《无间道》系列研究(港美电影之比较)
77.《色戒》:从小说到电影
78.《侠盗魅影》:类型超越与商业运作
79.近十年的华语电影研究
80.香港电影研究
81.吴宇森的电影研究
82.从《夜宴》《集结号》看冯小刚的转型
83.韩国青春电影研究
84.某一类型电影研究
85.当代优秀电影作品研究
86.当代优秀电视剧研究
87.网络对媒介事件有何影响?
88.BBS、博客对媒介事件传播生态有何影响?
89.颠覆性媒介事件的另类结果?
90.媒介事件中的议程设置?
91.媒介事件中的把关人角色?
92.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
93.《越狱》与《肖申克的救赎》的比较
94.“海岩剧”的观众接受研究
95.中国大陆青春偶像剧研究
96.红色经典影片的改编探讨
97.反特剧的心理模式特征
98.方言影视剧的文化启示性
99.方言影视剧的观众阶层分析
100.论李安电影导演风格
第五篇:第四届摄影大赛
第四届摄影大赛
由院团委学团部镜像社镜像社主办的第四届摄影大赛将于即日起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旨在利用摄影艺术独有的表现力,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大学校园积极阳光的丰富课余生活。
本次摄影大赛面向全院征集人物、风景、纪实等不同题材,内容积极向上的摄影作品,大赛通过合作媒体发布赛事信息,并在院内多处张贴宣传海报,大赛参赛名额不限,参赛者准备的作品需一式两份,分为电子版及打印版。活动期间全程接受摄影作品稿件,投稿作品汇总后,井进行审核评比作品,最终结果将在六月份进行公布并由影视学院王福战院长及嘉宾领导老师前来为获奖者颁奖,同时择期举办摄影作品展。
希望通过本次摄影比赛,使众多对摄影有兴趣爱好的同学用他们的个性及风格创作出更具代表性的图片,将身边最具有魅力风采的景观、人物变成永久的留念,将最美丽的大学青春得到精彩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