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备考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医药价格)
备考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医药价格)
1.药品价格过高,超出群众的承受能力。自从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多数商品的可比价格不断下降,但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却连年攀升,这就是医药价格。
2.诊疗行为不规范,滥检查、大处方、开贵药、收红包、开单提成的现象屡禁不止。医疗卫生产品并非纯公共产品,有外部性、也有内部性,最大特点在于信息不对称。
3.医疗服务收费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
(2)擅自提高标准收费。
(3)肢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有的医院仅从床位费中就分解出收费项目达11项之多。变相提高收费标准和扩大收费范围等现象也普遍存在。
4.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缓慢。不少地方还没有实行医疗保障改革,除极少数实行医疗保健的领导外,普通干部、职工仍然实行原先的公费医疗制度,看病很不方便。
5.农民群众看病难。据统计,我国的医疗资源80%在城市,20%在农村,卫生分配极不合理。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居第188位,列全球倒数第4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不少病人长途跋涉,异地就医,增加了就医困难和经济负担。
6.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严重。目前我国化学制药企业有6000多家,药品经营流通企业17000多家,而作为世界制药大国的美国,才分别为200多家和50多家。药品生产低水平重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使整个医药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导致竞争无序。
公务员资讯网
第二篇:公务员考试 如何备考申论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总分一直较低(四档最低合格分数线中总分最高的只有105分)。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一般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科目,笔试总分偏低主要由于申论科目得分偏低。就公务员考试入围面试情况来看,申论科目达到
60分就是高分了。因此,考好申论,对于笔试极其重要。
分析 “失利”原因 把握备考方向
申论得分偏低,笔者认为,一方面是近年来的申论难度进一步加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难度加大,阅读量有所增加,2010年A卷字数达到6200字,而2000年只有1500字;给定的资料越来越趋于“原生态”,资料直接取材于网络、媒体等,材料没有初加工,就汇编在一起,增加了阅读难度;二是申论作答要求越来越灵活,从传统的概括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进行论证说明“三段式”走向多样形式,如归纳概括题就出现了概括主要内容、概括目的和意义、概括争议焦点及理由等10多种形式,应试者不容易把握;三是申论作答要求越来越贴近工作实际,而很多应试者无相应工作经历,不能准确审题并作答。如2010年B卷中,第三题是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这道试题在审题过程就给应试者造成了很多麻烦,如什么是纲要?什么是宣传纲要?宣传纲要和
宣传材料有何区别?宣传纲要和宣传提纲有何区别?审题不清,作答必受影响。另一方面在于很多应试者不了解申论题型设计特点,答题时角色定位出现偏差;不熟悉申论“能力”测试特点,将申论当做“写作文”来备考;没有掌握申论答题要求、分析方
法、解题思路以及应对技巧,语言贫乏、逻辑混乱,“跑题”现象比较普遍。
明确角色定位 分两个阶段、四个环节进行备考
申论这类试题是模拟公务员日常管理工作设计出来。一名优秀的公务员,除了做好事务性工作外,还应当能通过调查、调研、统计资料等方式及时发现工作领域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对策,最终解决好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申论答题时,就是一名公务员在履行“公务”,在解决给定资料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要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申论,明确答题时的角色定位。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2010年开始,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两类试卷在综合分析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两个方面有所侧重,但最核心的仍是测试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申论是“能力”测试,备考
时应当根据“能力”测试的要求进行备考。
针对“能力”测试的特点,应试者备考时应当分两个阶段来进行。第一个阶段做到“知己知彼”,能从命题人和应试者两个角度来进行思考。一方面熟悉命题人是如何“出招”来设计这种题型的;另一方面,从应试者的角度,思考如何“拆招”和“接招”。第二阶段就
是强化训练。利用历年试题进行分类强化训练,内化实战技巧,丰富实战经验。
具体来说,做到“知己知彼”,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来备考,即“如何阅读并使用给定资料”、“如何进行归纳概括”、“如何进行对策建议”、“如何进行论证说明”。申论作答要求虽然越来越灵活,但始终不变的是申论答题的四个环节。搞好四个环节的复习备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读懂读透材料是申论答题的基础环节和关键。如何快速掌握给定资料的有效信息,解决读什么以及怎么读的问题,可分四个步骤进行:首先是略读,通过1分钟~2分钟,结合作答要求,找出材料主题。其次是精读,在某一主题下,读出每一段的关键信息或关键句,以及命题人的“真意”,即命题人将这一段放在材料中的作用是什么?再次是分类阅读,根据给定资料的分类,将材料提供的信息,如问题、影响、原因、对策等段落分类进行阅读。最后,进行查找式阅读,在分类阅读基础上,查找相关内容,合并同类项,由“案”升类,边阅读,边答题。读懂读透材料,读出材料的弦外之音,并能使用好案例、数字、观点等,申论答题就能迎刃而解。
归纳概括、对策建议、论证说明三个环节的复习,要关注细节。掌握这三个环节的答题要求、基本类型、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如论证说明题,要思考如何拟标题,如何写开头,如何行文,如何结尾等。
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 拓宽答题思路
申论的主题具有热门性、易谈性、广泛性、非专业性、公共性、中观性等特点。热门性是指主题多为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易谈性是指话题不生僻,都有话可说;广泛性是指涉及面广,多来自互联网、主流媒体;非专业性是指尽可能体现专业公平,反对专业歧视;公共性是指从政府自身工作出发,非公不谈;中观性是指主题避免抽象宏观,或具体琐碎。
申论的核心是测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命题热点应当是政府当前面对的,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有可能解决或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应试者可以通过阅读近一年来的《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等时政刊物的方式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必须强调的是,通过对热点的关注,应试者需要训练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答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政策水平和能力。寄希望于“押题”来备考申论,是不值得提倡的。(中国
人民大学 王甫银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如何学习申论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已经结束了,大家也开始投入到紧张的省考备考阶段,很多考生对于申论的复习还是有很大的抵触心理,虽然可能早早的就开始着手省考的学习,但是多数都选择从行测着手,而暂时搁浅申论。原因在于,申论的材料字数较多,阅读起来工作量很大。再者,题目虽然少,但是答题的字数较多,写起来比较费时间,或是根本写不到字数要求,没有那么多要说的,而且考生往往写完之后,对照参考答案,发现要点踩上的很少,几套卷子下来之后,都如此的话,就会打击考生复习的积极性。
所以,综合上述情况,考生往往不会优先选择申论的复习,然后,在后期就会慢慢发现申论提分并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程,她需要在做题之中慢慢地积累,而此时离考试也已经不远了,这也是现在申论面临的尴尬境地。
如何正确面对申论的复习?黑龙江中公教育认为认为分为三个阶段。
要想学好申论,必须要认识它,了解它,掌握它,并热爱它。爱看
材料,喜欢写字,客服自身的为难情绪,不要讲它看成是考试,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要抱着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态度去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投身到申论的复习之中。第一个阶段是端正心态。
无论再好的心态,也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所以只有勤奋努力,认真好学才能真正取得复习的效果,不断地做真题及模拟试题,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第二个阶段是埋头苦学。
经过大量的习题之后,就是查缺补漏环节了,学习的时候一定要空
杯心态,避免骄傲自满,将自己不擅长得题型进行专项训练,直至可以在答题的过程中柔韧有余,很好地摸清答题思路,进行作答。第三阶段是拔高训练。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三阶段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很多考生对申论复习有抵触心理,虽然早早就着手公务员考试复习,但是多数都会选择从行测入手,而暂时搁置申论。原因如下:申论材料的字数较多,阅读的工作量很大;申论题目虽少,但答题的字数较多,写完需要大量时间或是根本达不到字数要求;考生在答完题目后对照参考答案,往往发现回答上的要点很少。几套卷子做下来,情况都如此的话,考生复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综合上述情况,考生往往不会优先选择复习申论。
然而在备考后期,考生就会慢慢发现,申论提分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程,是需要在做题之中慢慢积累的。那么如何正确地复习申论呢?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端正心态,提高认识。要想学好申论,必须先认识它,了解它,并热爱它。考生要培养爱看材料的习惯,学会用文字表达观点。同时克服自身的畏难情绪,不要将申论看成考试,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要抱着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态度去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投身到申论的复习之中中公教育版权。
第二阶段是“埋头苦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所以只有勤奋努力,做到“埋头苦读”,才能真正地做好申论复习。历年真题是各位考生熟悉申论的最佳载体,各位考生要做到熟练掌握并能分析其中的逻辑。同时关注社会热点,做好理论政策学习。
第三阶段是拔高训练。大量的习题练习之后,就是查漏补缺环节了。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有空杯心态,避免骄傲自满,要善于总结自己不擅长的题型并进行专项训练,直至可以在答题的过程中游刃有余,熟练摸清答题思路。
申论的复习是一项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不要畏惧,要敢于正视困难,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阶段的申论复习!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如何学习理论政策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大多数考生都知道在复习申论时应该学习一些理论政策,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学习这些理论政策呢?下面本文中公教育专家主要为各位考生讲解这个问题。
一、针对性、条理性学习
有针对性、条理性地学习与申论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到有备无患。哪些理论知识是与申论相关的呢?申论考试的材料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知识综合组合而成,其中案例型的材料占80%,而这些案例型的材料大部分是理论政策的具象化表述,所以考生在复习申论时就要学习最前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方面的理论。
二、熟练掌握政策性的文件
一般而言,这些政策性文件都会带有实例表述,例如养老规划方面的文件里具体谈到了国家养老规划方面的一些表述,如“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这些是申论比较常考的知识点,所以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可以在政务信息网上进行查阅、学习、阅读,熟练掌握政策性的文件。
三、深入理解政治词语
如考生在学习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时,对于“发展方式”的定义就一定要弄明白,要有格物的学习精神;又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考生就要把“集约”“粗放”的意思弄明白。这样下去,理论的知识积累也就越来越丰富了中公教育版权。
理论政策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踏踏实实,将理论政策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热点,逐步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