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外包方向)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外包方向)专业介绍
一、政府扶持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鲁政发
[2007]78号)的文件精神,2007年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率先提出了高校软件外包专业方向校企合作的理念并得到了青岛市外经贸局、山东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2009年秋季,经山东省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审核一致同意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高校合作开展《高校软件外包专业方向校企合作项目》,是全省、全国首家获得正式批准的计划内本科招生项目。
二、培养目标
1.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法;
2.通过第二外语(日语)、对日软件外包接发包流程、开发规范等内容的学习,具备对日软件外包工程师的水准;
3.通过案例操作和项目实训,拥有坚实的技术基础、优秀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和使用当前流行的企业级开发框架;
4.通过企业的顶岗实习,能够深入的了解并体验企业项目开发的流程和管理模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开发能力、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和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上述四个层面的学习,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的转变,完全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管理体制,最短时间内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应用技术型软件外包人才。
三、专业特色
1.日语课改课程
本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日语教材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语言学习,还将学习由企业自主研发的最适合程序开发人员学习的IT日语、日系技术规范、日系式样书读写、编码和日文注释、日系开发过程管理、日本企业文化、日本沟通与交流、日本风俗等教材。通过日语课改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一毕业就省去了大量日语学习时间,第一时间投入到项目开发中去。
2.技术课改课程
本专业学习的技术课程也与以往的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大有不同,技术类课改课程均是由企业资深技术专家、软件与服务外包领域专家及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编制完成,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及权威性。
本专业在重视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培养其动手及思考能力,项目实验贯穿于教学中。其中包括教学案例、课程内容等在内的产品年平均更新率在10%以上。
3.项目实习实训
我们拥有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几百例,其中包括:NEC项目、日立项目、三菱项目、HHS项目等均可作为学生实习实训的案例。
学生的第七、第八学期的学习将由高校配合合作企业完成,提早适应企业生活,锻炼团队合作能力、缩短磨合期,届时企业将派出具有5年以上开发经验及在日企研发经验的项目经理、技术骨干亲自带
领本专业学生进行全真案例研发,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全程体验项目开发流程,同时还将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对日软件开发项目最为实训的一部分,学生将真正运用所学,独立完成研发任务。
4.UISB服务总线
UISB即高校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是企业为本专业提供的特有的远程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在线考试、在线培训、在线实训、题库资源共享、实训项目共享、就业信息共享等功能。同时该平台还能对学生学习流进行监控和管理,以及过程预警,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上网学习补充遗漏,并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教师也可根据平台数据分析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该平台将实现师生与企业的无缝连接。
5.双师培养
所谓“双师型”是指在业务素质上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师。本专业教师均需参加企业的封闭式集中培训及企业顶岗实训,让教师完全投入到企业的项目研发中去,全程体验项目研发过程,克服以往只有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的缺点,培养教师的研发能力及团队领导能力。
6.专职研发团队
本专业的课程研发团队是一支有着丰富的开发经验及对日软件外包经验的50人左右专职团队,其中项目经理5人,技术研发人员20人,日语专职研发人员15人,专职服务人员10人。他们建立了长期、深厚的对日外包客户群、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知识积累,还
具备长期实践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专业的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团队,积累了大量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生学习外包技术及业务的案例和体系,并与省内外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实质性合作。
四、合作企业
目前该项目从事管理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和IT技术服务的专业化高新技术的友好合作企业已达100多家。如: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大手海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软脑离岸资源(青岛)有限公司、青岛日松数码信息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大都是国内知名软件外包企业,在面向日本市场的软件外包方面均占有一定地位,无论是在开发经验、外包口碑、公司管理等方面在业内都属上层水平。
五、就业方向
1.就业指导
针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职业规划讲座、职业化素质训练、求职问题答疑与指导、模拟面试、合作企业招聘信息发布、就业或实习单位推荐等。
2.就业推荐
按照课改目标,对于正常获得毕业证、学位证、英语四级证、并通过中国软件协会《软件外包工程师》等相关认证,日语考试达到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2级以上水平,毕业设计成绩75分以上的优秀毕业生,将他们推荐到国内外软件外包及相关IT企业就业。
3.就业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在各类专业的软件外包公司和相关的IT企业担任软件设计师、软件工程师、对日外包工程师;能够承担国内外,特别是对日外包的多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工作。
4.薪金水平
达到课改标准的毕业生——企业软件外包工程师,目前在一线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起薪薪金水平在5000元/月左右,二线城市(例如:济南、青岛等)起薪薪金水平在3000元/月左右。
六、价值优势
本专业课程均是校企合作双方针对最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课改课程,全面提升了整体的教学水平及质量;
本专业教师均是为有经验、重实战、完全掌握外包特色的专职讲师;
本专业学生均是满足企业要求、懂流程、会技术、外语好的优秀员工,拥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第二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方向)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方向)介绍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
1.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应用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必须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技术资料。
4.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2.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3.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
4. 选修课由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但专科阶段已选的选修课,本科阶段不得重复选用。选修课由省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5.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凡没做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中央电大将对实验(含大作业)及平时作业进行必要的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6.集中实践环节由省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具体组织实施。毕业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题要尽量选择与现实任务相联系的题目。中央电大对毕业设计答辩情况和毕业设计说明书进行抽查。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7.省电大负责组织教学,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提供的文字、音像、电视直播课、CAI课件、计算机网络、电子邮件、电话答疑等各种学习媒体和手段自主学习。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
学计划。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3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四、教学计划进程表
五、课程说明
1.计算机数学基础
计算机数学基础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学习专业理论课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本课程主要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图论、代数系统和数值分析等内容,是一门理论性较强,应用性较广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1)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2)熟悉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常见的数值计算方法,提高数值计算能力。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是吸收了软件工程领域有益的概念和有效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它集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于一体,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出模块化、数据抽象程度高的,体现信息隐蔽、可复用、易修改、易扩充等特性的程序。
本课程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和C++语言的基本概念。以C++语言中的面向对象机制为主。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大量的程序实例和相关练习,逐步掌握C++的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功能,从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本课程中,作为一种编程环境,简要介绍了VISUAL C++5.0中最基本的编程工具。
3.数据结构
本课程介绍如何组织各种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传递和转换。内容包括:数组、链接表、栈和队列、递归、树与森林、图、堆与优先级队列、集合与搜索结构、排序、索引与散列结构等。课程采用面向对象的观点讨论数据结构技术,并以兼有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双重特色的C++语言作为算法的描述工具,强化数据结构基本知识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为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微计算机技术(原微机接口技术)
本课程以当今主流微处理器80X86为结合点,分析它的结构特点、操作原理、指令系统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重点讲解80X86外围主要支援芯片的功能、结构、编程方法以及接口技术。在此基础上,对键盘、LED数码显示器、打印机、AD与DA转换器等基本外部设备的原理与接口技术进行讨论。此外对微计算机系统总线、先进的微处理器结构也给以介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微机接口的基本设计原理和技术。
5.信号处理原理
本课程是本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目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使学生掌握信号处理,尤其是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要内容有:介绍信号的基本概念,以及信号的基本运算,包括信号与消息,卷积与相
关等。信号的傅里叶分析:包括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析,一般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分析,抽样定理,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拉氏变换:介绍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概念、定义、性质,以及其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离散信号的Z变换:包括Z变换基本概念和性质,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方法(如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稳定性、因果性等)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设计等。简介信号处理方法的最新技术:如小波变换,时频表示等。实验: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课程知识。
6.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课程是本专业必修的硬件课程中重要核心课程之一。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懂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学习计算机设计中的入门性知识,掌握维护、使用计算机的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常用的组合逻辑器件,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编码器、ALU原理;常用的同步时序电路,如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可编程逻辑阵列:ROM,PLA,PAL及门阵列的原理与使用。数字化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数据表示,检错纠错码;数据的算术与逻辑运算,运算器的功能、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运算器实例。计算机指令系统综述,指令格式与寻址方式;教学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控制器的功能、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控制器实例。多级结构的存储系统综述,主存储器的组成与设计,教学机的内存储器实例,CACHE存储器的运行原理,虚拟存储器的概念与实现,磁盘设备的组成与运行原理,磁盘阵列技术;光盘机的组成与运行原理,磁带机的组成与运行原理。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与输入/输出系统综述,显示器设备,针式打印机设备,激光印字机设备;计算机总线的功能与组成,输入/输出系统的功能与组成;教学机的总线与输入/输出系统实例。几种常用的输入/输出方式,中断与DMA的请求、响应和处理。
7.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本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和广域网一般特性,典型网络的结构特点及具体实现,计算机网络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涉及的术语、概念及新技术,掌握典型计算机网络结构及实现技术。
8.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本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基本原理及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的新概念、名词及术语;了解计算机操 作系统的发展特点和设计技巧和方法;对常用计算机操作系统(Dos、Windows和UNIX或linu x)会进行基本的操作使用。
具体内容有:操作系统概念:操作系统定义及发展、五大类型五大功能、操作系统属性、“生成”概念。(人机交互)界面管理:人机交互的特点;第一、二、三代界面;基本的 键盘命令和系统调用;作业调度算法。文件管理:文件的结构与分类;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目录结构;存取控制和安全机制;文件系统。存储管理:分区、分页、分段管理;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扩充”技术;分配算法。输入输出设备管理:功能与分类;独享、共享、虚拟设备的管理;管理策略。处理机管理:操作系统核心功能;“进程”概念;并发与并行;进程的基本状态与转换;进程调度算法;同步与互斥;P-V操作;死锁概念。操作系统程序结构:层次、模块结构;设计与检测。
9.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本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软件素质,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与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介绍软件的基本概念和软件工程的目标,通过对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开发高质量软件的方法;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和过程管理技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软件度量和管理,怎样进行质量保证活动,从而能够有效地策划和管理软件开发活动。
10.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是支持软件开发的一些工具软件的集成系统,是协助开发人员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和程序编制、测试的有效手段。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从实用角度出发,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当前最流行的软件开发工具,掌握典型的软件开发工具环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提高使用这类软件工具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11.数据库系统概论
该课程主要讨论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有关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关系数据库、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保护等,同时讲解一种重要的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知识,初步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并能用数据库系统建立数据库及简单的应用。
12.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其应用课程从研究、开发和应用角度出发,综合讲述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开发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视频和音频获取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结构、多媒体数据库与基于内容检索、多媒体著作工具与同步方法以及多媒体通讯和分布式多媒体系统。
13.计算机系统结构
本课程通过具体介绍指令系统、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流水线和并行处理技术,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100、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
法。具体内容为:计算机系统结构基本概念,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系统结构定义、分类、设计技术、评价标准和系统结构的发展;指令集的系统结构,包括CISC指令系统和RI SC指令系统;存储系统原理、虚拟存储器和CACHE存储器;标量处理机、包括流水线、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和超标量超流水线处理机;并行处理技术、包括向量处理机、互连网络、SIMD计算机和多处理机。
14.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应用在管理领域的一门实用技术。它综合运用了管理科学、数学和计算机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在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下,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学体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学、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与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的进展等。
第三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一、什么样的一门学科——研究计算机理论,应用和发展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科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怎样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任务(如气象预测,核爆模拟,生化反应模拟等),怎样使得计算机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如语音识别,人像识别,虚拟现实,机器人),怎样用计算机加速人们的信息交流,改进信息交流方式(如网络技术),这些都是计算机科技人员孜孜以求的内容。学习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要求有较好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数学和英语是学好计算机学科的两门重要基础课。
二、授课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主要的专业课程包括离散数学,计算机原理,数字电路,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等。主要基础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物理,英语等。专业课程主要授课形式是课堂讲授和上机练习(或课后实习)相结合,一般都有课程实习工程或实验任务。比如,操作系统课程可能要求分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作为课程实习工程。一般来讲,实习工程(或实验)的成绩和笔试成绩在最后课程成绩中占的比重相当。
基础课程:电路原理、计算机原理、通信原理概论等。
专业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信号处理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系统分析与控制等。
三、毕业后干什么——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间内都将是国内最有前景的专业之一
目前,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还处于相对短缺状态,因此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相对而言,大学毕业时最需要这个专业的有几类工作:
技术支持人员工程师教师科研人员
软件开发工程师
信息技术咨询专家
软件工程管理人员
企业信息技术顾问
企事业单位信息部门管理人员
硬件开发设计人员
IT人员
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
计算机技术支持人员
学校老师
四、什么样的人相对不适合?
研究众多的从业人员,相对而言,逻辑思维能力或使用工具的兴趣较低者最不适合。
第四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
报考方向有:
1、计算机系统结构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计算机应用技术
4、计算机软件工程
最佳答案
1、计算机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实时计算机应用、CIMS、计算机图形学、并行计算、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库、情感计算、数据挖掘、分布式计算、知识工程、计算机视觉、自动推理、机器学习、草图理解、网络性能分析与协议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信息可视化、基于GPU的高性能计算、复杂系统(应急、物流、海洋)领域工程、基于SOA的空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语义搜索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搜索引擎、空中交通信息系统与控制、民航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理论与技术等。
专业特点: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针对社会与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需求,通过对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技术的选择、应用和集成,对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规划和设计,提供与实施技术与解决方案,创建优化的信息系统,并对其运行实行有效的技术维护和管理的学科。
培养这方面人才所涉及的知识面包括:数学与信息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系统平台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安全、人机交互、集成程序开发、系统架构与集成、Web与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施、职业操守等。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提供首席信息官及承担信息化建设核心任务的人才,并提供为IT企业提供系统分析人才。
科研状况:本专业是天津市第一个计算机类博士点,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在其它领域应用中核心技术问题研究及相关信息系统开发。近年来在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计算机辅助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计算机工业控制、电子商务等方向承担国家
863项目及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余项。承担省部级及横向科研课题近百项。为国家和天津市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30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高等计算机网络、计算理论、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在各领域应用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
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理论和工程方法,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研究方向:计算理论、算法理论; 软件工程、中间件、智能软件、计算环境;并行计算、网格计算、普及计算;密码学、信息安全、数据理论;图形图象算法、可视化方法;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其他方向
专业特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强调计算、算法、软件、设计等概念,主要的领域包括计算理论、算法与复杂性、程序设计语言、软件设计与理论、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与编译理论、信息安全理论与方法、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等。
科研状况: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是我院重点发展,进步较快的专业。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网络信息安全、中间件技术、并行计算、网格计算、计算机图形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前沿性成果。
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96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计算理论、应用组合数学、软件体系结构、面向对象方法学、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并行计算、高级计算机图形学、高级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统一建模语言。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软件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软件的理论方法,以及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并行计算、普及计算等等的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3、计算机系统结构
研究方向: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真实感图形生成与虚拟现实技术
专业特点:计算机系统结构(原名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全面研究各种类型的计算机系统(从单机到网络)的构成、硬件与软件的联系与功能匹配、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与改进等。该专业的研究课题涉及高性能处理机系统结构、多机系统、并行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系统、计算机系统性能评价、VLSL设计、容错计算技术、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系统与通信系统、移动计算、全球个人计算系统等。
科研状况:本专业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及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有多项科研获奖。其中G.T9112计算机解密系统获北京市公安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表面高度复杂实体的CAM获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ASIC的真实感图形算法和系统结构的研究”、国家高科技863项目“用于建筑环境仿真设计的分布式多用户虚拟现实系统”、天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分布式多用户VR开发系统平台的研究”和一大批为企事业单位开发的横向科研项目。近几年报考简况:本专业从80年代初开始招生,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出硕士学位研究生50多名。近年来,报考人数和录取名额逐年同步增加。
硕士期间主要课程及论文要求:主要课程:应用数学、外语、高等计算机网络、排队论及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计算理论、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综合实验、计算机控制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研究热点问题、计算机系统仿真、量子计算、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面向对象方法学、嵌入式系统设计、统一建模语言、图象/模式识别与理解、机器学习、软件体系结构。
论文要求:论文选题涉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理论研究、尖端技术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应能全面反映本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于理论研究课题,要求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对于系统设计、系统开发及系统应用课题,要求指导理论正确,实现技术先进,设计新颖,所设计的系统应能付诸实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全面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等的应用开发技术、能很好地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产业等的教学、科研、系统设计、产品开发、应用系统集成等工作。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多核软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及其应用、智能优化算法、神经网络 系统结构、系统软件及网络安全、智能网络存储技术、网络计算与集成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与嵌入式软件、网络理论与并行分布式算法、最优化方法、数据库
计算机应用技术:图形学与CAD、计算机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数理统计及经济信息管理、自适应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网络软件开发环境、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及算法、物流管理技术、操作系统与嵌入式软件统计学习,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信息检索、多媒体软件技术智能软件与机器人
第五篇: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模版)
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13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细则
1、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研究生须与公开招考的考生一起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复试。
2、复试以面试方式进行,主要对考生已获得的学术成果及科研基础、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专业及综合外语(英语)进行全面评价;学术成果及科研基础占30%,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占40%,专业及综合外语占30%。复试总成绩满分100分。
3、复试小组须有5名以上专家参加;小组成员须事先准备3个以上的面试题目,供面试时考生抽答。对考生评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后保留整数作为考生的面试成绩。
4、将复试成绩×60% + 初试总成绩÷3×40% 后四舍五入保留整数作为最终成绩进行排序。最终成绩分数相同者按初试成绩排序,择优录取并依据排序情况确定奖学金等级。
5、复试成绩和录取结果一律公示。
厦门大学软件学院
201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