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司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职责
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
工作职责
一、构建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平台,完善服务和管理机制,规范运行事态和管理制度,推动目标管理,不断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
二、推进外来务工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抓好外来务工人员登记入册和动态系统管理工作,并将信息纳入公安机关管理系统。
三、配合公司党群组织,做好对外来务工人员党、团员的管理工作,发挥其在服务管理活动中积极作用。通过他们引导外来务工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健康活动,遵章守法、爱岗敬业,努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四、定期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的排查活动,做好外来务工人员中刑释解教、社区矫正等有前科劣迹的高危人员管控工作,确保不发生重新犯罪。、五、负责抓好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管理工作,完善管理网络和管理制度,推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六、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活动,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行为规范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七、完善外来务工人员计划生育、子女就业、医疗等服务管理体制,落实便民维权、十项措施,定期开展“关心关 1
爱”专项活动。
八、协调公司矛盾纠纷调解组织,依法调解外来务工人员中各种矛盾纠纷。
九、树立企业离不开员工、员工离不开企业的理念,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实行人性化管理,关心身心健康,定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使外来务工人员安心工作、安心立业。
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和禁毒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外来务工人员中各种犯罪。
第二篇: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情况
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步伐,把全面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服务、管理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最终达到使外来务工人员享受“市民待遇”,成为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抓教育,提高外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拓宽外来人员的学习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帮助他们知情、明理、守法、创业,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街道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教育。
一是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家长培训。街道利用社区学校教育资源对外来家庭家长进行如何教育子女、如何确立家长责任意识和如何成为一个好公民的道德培训。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一季一次的律协进社区活动,帮助解答居民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难题。
二是推进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的学生教育。针对外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负担重、课外活动较少的情况,街道建立了爱心课堂,并借此成立学习厅、书画队、音乐吧等活动室,以丰富外来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三是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成员的劳技培训。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水平,尽可能的缓解就业压力,多方了解各单位的用工需求,街道在外来人员间开展各种对口技能培训,如编织技巧学习班、计算机基础能力培训班、插花技术培训班、面点加工培训班等,帮助他们以提高劳动技能实现就业。
二、抓和谐,激发外来务工人员的创业热情
一是构建组织网络,为外来人员提供周到服务。街道以“外来务工人员联谊会”为平台,让外来务工人员自主融入到社区大家庭中来,达到以外管外、以外带外、以外促外的积极效果。联谊会会员大会下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卫生及妇联等分会,协助社区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开展扶贫帮困,为外来务工人员完善保障体系。为了使外来员工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街道每年都拿出专用资金,大力资助外来务人员,以实际行动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今年街道还设立流动党员困难救助金,实现流动党员生活援助当地化。
三是拓宽帮扶内容,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外来员工子女上学困难的现实情况,街道通过努力,和周边学校积极进行沟通协商,让这些学校给外来员工子女预留名额,并鼓励辖区企业对这些学校进行办学上的资助。另外,街道在走访慰问辖区流动党员过程发现一流动党员子女因学校报名截止时间无法入学消息后,立即积极伸援之手联系区教育局,破例准许她就近到段塘学校报名入学。
四是强化人性化服务,为外来务工人员营造就业环境。邀请流动党员参加本社区的组织活动。其中**|**等社区的流动党员还和当地的党员一起到南湖革命圣地开展党员宗旨教育。开放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将全街道各社区的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中心等公共活动场所和文化娱乐设施向外来人员免费开放,方便他们随时可以阅读各类书籍报刊和相关文件,并鼓励他们参加诸如家庭趣味运动会、五湖四海厨艺大比拼、新老居民交流会等活动。
三、抓管理,打造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文环境
一是建立外来劳动力数据库。
1、通过社区社保室掌握外来劳动力基本情况,实行动态掌握。
2、建立企业岗位平等制度,社保站、室与辖区内的各类企业建立联系制度,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用工的需求。
3、建立岗位信息发布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将供求双方的信息及时传输给用人单位和求职者。
4、建立就业援助绿色通道,对迫切需要就业的外来劳动力,千方百计提供岗位帮助其尽快就业。
二是加强劳动监察与调解力度。劳动监察方面在尽力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方面具体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对用人单位农民工的监察力度。二是调解劳动投诉,为外来务工人员追讨工资。今年来共解决劳动纠纷案件二十多件,帮助农民工追讨被用人单位克扣、拖欠的工资计三万五千余元。
三是针对外来人员特点创立四大计生协会。
1、在用工100人以上的企业成立企业计划生育协会;
2、在私营小企业中成立私营企业联合协会;
3、在出租房多的社区成立房东联合会;
4、在新居民集中居住地成立新居民联合会。此外,还广泛深入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三查一服务”、“知情选择”等活动。
四是举办新老居民文化艺术节。在新居民联谊会成立时候起,街道就十分注重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举办了“十个一”、“两地情、一家亲”、“温馨大家园”等系列活动,都得到了新老居民的积极参与,今年街道还举办了新老居民文化艺术节,组建了第一支新居民文化团体。街道今年举办的首届全民运动会,新居民也将组成代表队角逐三个项目比赛。
第三篇:公司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制度
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流动人员服务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认真履行好本外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职责,确保管得到、管得好。
二、每季召开一次服务管理工作例会,传达上级会议和文件精神,学习管理知识、分析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三、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动态管理,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台账。凡属公司外来务工人员,必须登记入册、输入电子系统,并纳入公安机关管理系统,随时掌握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台账,做好底数清、情况明。
四、每季组织一次集中学法和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参学率达100%,营造学法、守法、懂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五、每月组织一次排查活动,对排查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时报相关部门严肃处理:
1、严重违法、违反厂规厂纪、不服从管理且教育不改的;
2、实施打架斗殴、闹事、扰乱正常治安秩序的;
3、消极待工、长期不能按时工作任务的;
4、有盗窃公司财物动机并实施的;
5、其他违法情形。
六、每月组织一次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矛盾纠纷排查工 1
作,及时化解民工之间各种矛盾纠纷,调处率100%、成功率96%以上。
七、经常性开展员工集体宿舍、文体活动等场所管理的督查活动,落实管理措施,确保规范有序。
八、积极与园区有关部门做好沟通联系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计划生育、子女就学等问题。
九、按时报送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十、及时完成上级交办的相关工作任务。
第四篇: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外来务工少数民族同胞管理工作的思考
为了加强外来务工少数民族同胞的管理工作,今年1月以来,仁和区民宗局对在仁和区境内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问卷式的走访调查。
一、基本情况
仁和区境内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约有400人,年龄在18岁~50岁之间,其中男性约占65%,女性约占35%。这些少数民族中做重体力、零工的(给装修房子的业主背沙石材料为主)占50%左右,建筑业占30%左右,工业占8%左右,服务业占5%左右,其他仅占7%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文化水平低,务工时间短。这些少数民族同胞中95%的人没文化或者仅有小学文化,初中以上文化的人数仅占5%左右。大部分务工少数民族同胞到仁和区打工时间都不长,务工三年及三年以下的占了80%左右,五年以上的仅有10%。
2、务工途径少,工作时间长。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中,自己找工作的占59%,熟人介绍的占41%。其中,未婚的占30%,已婚的占70%,已婚少数民族同胞中有子女的占80%。由于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所干工作以体力活为主,平均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占80%,20%的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10小时。
3、收入较低,动机单纯。这些少数民族同胞中87%的人
月平均工资在800元~1100元之间,月平均工资超过1500元的仅占13%。同时,这些少数民族同胞打工的目的都比较单纯,多数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只有很少的人考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发展。
三、意见建
1、加强引导。少数民族同胞找工作普遍存在盲目性,对此,政府应加强引导,充发挥劳务市场和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利用招聘会、广播、电视、当地政府组织,为少数民族同胞提供准确的用工信息、用工岗位,使得外出务工的少数民族同胞能够较顺利地找到工作。
2、加强培训。建议少数民族同胞所在的当地政府结合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少数民族通报的技能水平,增强其在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
3、加强宣传。用工单位和民宗部门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少数民族同胞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遇到矛盾纠纷时要采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采取聚众闹事或家族上访的方法解决问题。
4、通力合作。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用工方应积极配合各部门的工作,登记用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减小治安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
5、健全体制。建立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组织,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可加入该组织,该组织的工作旨在解决好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生产生活中最现实、最直接的困难和问题,使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第五篇:加强建筑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
关于加强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
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随着我区大建设、大开发的持续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工作生活在建筑行业的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如何服务与管理这些外来务工人员也就成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当务之急,也是构建“平安XX”及关注民生的重要环节。为认真贯彻全国、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省里《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的工作方案》,结合近几年X区建筑行业自身情况以及这几年对民工管理的有效经验,现就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试点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为指针,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为依据,按照正确引导、广泛参与,完善制度、加强服务,保障权益、强化激励,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引导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定海,充分激发外来务工人员的创造活力,共同参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更好地服务定海新一轮发展,营造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和谐共进,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形成外来务工人员与企业同进步、与定海共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加强对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探索建立以来能发现、行知其踪、走明去向目标,覆盖境外人员入境、居留、出境全过程的动态管控体系,高度重视“二代”农民工的服务管理问题,加强教育引导,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待遇,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认同感,帮助他们融入当地的生活。
三、工作内容
首先是建筑业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健全以及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一)企业在上岗培训(基本素质、安全及技能教育)严格要求持证上岗。根据市城建委的有关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对待上岗人员按作业分工情况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考核通过后持证上岗。另外在实际上岗前还必须对外来民工进行相关安全生产教育,民工也因为学到专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而保障了自身工作稳定和人生安全。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创新举措,既鼓励民工多学习,多掌握一到二项技能,将有助于民工减少工程无生产时间,让民工的工作有很好的延续,从而也根本保障民工的工作稳定。
(二)企业在劳资管理上应结合自身企业的情况有相应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制定项目部发生拖欠外来民工工资的应急预案)。1.企业应与务工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且按规定办理务工卡。所有务工人员经项目负责人同意后,将身份证登记造册,项目部妥善保管务工人员花名册。2.项目部应指定记工员作好考勤记录,并及时审核,确认。3.工资应直接发放到务工人员本人,并由其在工资支付表上签收。4.项目部应在工地显著位置挂设农民工权益保障公告牌,公布企业、项目部工资管理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每月工资支付表、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量完成后和工程完工后的工资支付情况,并在农民工权益保障公告牌进行公示,同时公布当地劳动保障监察、建筑业管理举报投拆电话和工会维权电话。规范化的劳资管理彻底解决以往大量民工工资拖欠的不良现象,劳有所得是民工基本的权益保障。
(三)关心外来民工的衣食住行生活质量,因为好的身体状况能保证好的工作状态。1.制定宿舍最低水平控制,宿舍内保证有必要的生活空间,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4米,每间宿舍居住人员不得超过8人,人均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通道宽度不小于1.2米。2.严禁使用通铺,每间宿舍至少有一扇可开启窗户,完好无损。3.宿舍设置统一床铺和储物柜,室内保持通风、整洁,生活用品放置整齐,有消暑,防蚊虫、鼠、蟑螂叮咬等措施。4.宿舍内(包括值班室)严禁使用煤气灶、煤油炉、电饭煲、热得快、电炒锅、电炉等器具。5.食堂、餐厅等设置在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6.食堂设置独立的制作间、熟食间、原材料储藏间,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员和小卖部工作人员必须有健康证,并在明显处上墙公示。
(四)企业应在外来民工的工作以外的各项行为加以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民工学校。民工业余生活的管理在所有工作中是最难的,由于民工自身素质不高,自我约束较差,假如没有合理的业余生活安排,有可能会发生影响社会安定的不良行为。根据近几年的管理摸索,工地项目部里成立民工学校,合理制订对民工有意义的课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民工学校一般设在建设工地的会议室、食堂或活动室,面积一般不小于50平方米,在门口悬挂“某某工地(项目部)民工学校”的牌匾,要配备黑板、电视机、DVD、桌椅等。室内四周墙上要有民工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学员守则、教师守则、教学计划和内容,反映民工学习情况的“学习园地”总校、民工学校管理人员照片以及醒目、简洁、体现个性化的标语,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民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使之个人修养的提高,个体的和谐也保障整体的安定。
其次要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公共服务体系,突出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意识。
(一)完善就业服务。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实行就业信息共享,及时发布、更新劳动用工需求信息,定期举办人力资源供需洽谈会,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有序参加人力资源供需洽谈。免费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与指导等服务。进一步拓展社区劳动保障与救助服务站的服务范围,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劳动保障服务。
(二)加强教育培训。实施积极的培训扶持政策,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个人自愿、社会参与的方式,鼓励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及社会力量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等有关培训,探索建立企业自主培训和社会化培训的多元化企业职工培训模式,为外来务工人员就近、就地参加培训创造便利条件。鼓励企业实施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在创新实践中把具备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培养成管理骨干或有专长的技术工人,增强外来务工人员自身谋发展的能力,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质量。
最后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一)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建筑企业人工工资支付保障办法》,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落实工资清欠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欠薪应急周转金、工资保证金等制度。
(二)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合同制度,企业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规范的劳动关系。积极开展对非法使用童工、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克扣工资、超时加班、收取押金、不为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等非法行为的检查,严厉查处各类非法用工行为。加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三)引导外来民工维护良好治安秩序。在优化对外来务工人员各项服务的同时,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分类管理,引导和教育外来务工人员遵纪守法。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活动,组织法律宣讲团,帮助企业开展法律培训、法律咨询、疏导化解涉法矛盾纠纷、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等法律服务活动;通过区报、有线台等媒体或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观念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引导他们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各街道、镇派出所要适时开展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对建筑工地周围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点)、出租房集中地等部位实施集中清查,及时解决存在的治安问题;要集中整治违法犯罪重点区域,严厉打击涉黑涉恶、侵害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四、时间安排和方法步骤
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试点工作从2010年7月开始,至2011年6月告一段落,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10年7月至8月)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提出具体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第二阶段:摸底排查(2010年9月至11月)动员辖区内建筑施工企业和在建工程项目部,对全区的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摸底排查,掌握外来务工人员的全区分布情况,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并登记造册。同时收集归纳在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针对摸底排查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各项机制制度,加强建筑业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与管理,并力争取得实效。
第四阶段:总结验收(2011年6月)全面总结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并上报专题情况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下,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加强联系沟通,建立研究、协商、解决事关外来务工人员重大问题的联动机制,建筑领域各政府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公安、劳动保障、教育、卫生等)应探索扩大信息共享的有效方法,为各职能部门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提供支撑。
(二)强化部门指导。把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重点工作任务分解书中予以落实,并列入考核内容。
(三)加大保障力度。夯实基层基础,强化职能部门、社区(村)、企业在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基础保障作用,不断完善基层服务与管理网络,形成职责明确、保障有力、快捷高效的工作格局。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围绕大局,根据本实施意见和上级党委、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结合我区实际,把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的政策、规定和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