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时代
大学时代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学长学姐,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外国语学院2012级英语专业的XXX,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参加新旅程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大学时代”。
我的演讲口号是“新旅程,心生活;新起点,心未来”,现在大家可能要问了,刚才我一连用了四个“新”字,有什么特殊涵义吗?当然。这个口号的涵义是:金秋时节,我抱着对大学的憧憬,迈出了离开故土第一步!迎接我的是新的旅程——大学时代,在这里我将用心好好生活,活出快乐和精彩:大学时代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在这里我奋力向前,用心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对于刚刚走出高中校园的我来说,大学是全新的,因为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她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都是一个全新的姿态。大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自由,但是,我也很快就发现大学里的各类活动,真让人应接不暇,如果不能统筹好时间安排,我的生活将会是忙碌的甚至混乱的。大学里,另一个让我无法适应的是:没有固定教室。所以,想让一个班的人聚在一起,就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
虽然对大学里的很多事不适应,但是我相信自己必将适应她,因为,这里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不管她有何不足,我都将热爱她,即便有一天,我就要离开,我也会时刻怀念曾经的美好记忆。所以,现在的我,仍然对大学生活有一个美好的期待:我期待,每一天,早睡早起,规律作息;每一天,认真上课,好好看书;每一天,和朋友聊天说地,坐在草坪上吹风晒太阳;我期待,参加一些能带给我快乐的活动,快乐的生活,我也期待,小周末,阳光明媚,泡在图书馆,畅游书海,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唯独地享受那美妙的字符。以上看来,好像有点小慵懒,其实,我时刻未曾忘记我的目标。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来到了这里——美丽的XX大学。在这里,我要实现自己的梦——做一名外语记者,我很明白,前面的路很远也很难,但我却从没想过我会放弃她。只要我的声音还在,我就会努力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老外自由的交流;只要我的梦还在,我就会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善于观察生活,捕捉前沿消息。
也许因为我的这一席话,别人会投来异样的目光,但在这个世界上,我相信,会有不凋的花不枯的叶不落的果,我相信,会有无韵的诗无声的歌,更相信有走不完的路,醒不了的梦,变不了的情。无论何时,你都将看到我的坚持,当我慢慢长大,生活将会让我明白:当我跌倒的时候,使我无法站起地,不是那块绊倒我的石头,而是我的双腿,即使在黑暗中,我也要向着黎明,于是我努力向前爬行,因为我相信,狂风暴雨只能扩大我心灵的容量,而丝毫不能冷却我为梦想而燃烧的热情。
现在的我向着梦想去飞,十几年寒窗,增加知识储量,像蝶一样长出美丽的翅膀穿越花的海洋。我要把希望变成钩捻成线去垂钓世界,不要怀疑我,不要没信心,我只想说: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最后以一句话结束我的演讲,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勉——如果你知道去哪儿,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凯丽加油!
第二篇:新生大学时代
新生大学时代
作者:骆磊
来到了大学。六位小伙伴来到神奇的宿舍。
一号:来到了大学,以前的事情已变成过往云烟了。忽然想高歌一曲。二号(探出头):唱什么?《你终于做了别人的小三》。一号: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三号(得意洋洋):毛线呢,哥从来不写日记。一号: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四号(不屑的撇了撇嘴):看来你同桌挺脆弱的,那么容易哭。一号:老师们都已想不起,曾经最爱哭的你 二号:不敢想啊,哭了算谁的啊。
一号: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四号:还用翻相片才记起啊,qq上随时聊着。一号: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五号:都记不得了还管那么多啊。一号:谁看了你的日记。
六号:看了就看了,不要打扰我睡觉。一号:谁把你的长发盘起。三号;谁知道啊,你会吗? 一号:谁给你做的嫁衣。四号:自己买呗。
一号:高中生活就这么没了,挥一挥衣袖,只有漫天的灰尘随我而来。二号:大学生活已经开始了,等我先躺下在说。
一号:可惜你怎么没随着风儿吹过来,你让我这只燕子飞往那里去。二号(做呕吐状):受不了,我得离疯子远些.一号:我多怀念,你的秀发,拂过我胸口的感觉。二号(瞪大眼睛):扎死你不偿命。
一号:多怀念,在晚上跟在你后面看你背影的感觉。三号(惊恐):警察叔叔,有人尾随我,是不是尾随色狼啊。一号(看向六号):多么想和你说一句话。六号:有屁快放。一号:我喜欢你。
五号(起哄)哇,断背山来人了。六号:拿个盆。三号:怎么了?
六号:受不了了,想吐。一号:干嘛呢你。六号:你太恶心了。
一号:屁,我现在是对过去时光的总结和对未来的憧憬。三号:扯。
一号:是对我过去的那段情的追悼。
二号,现在追悼完了,说说现在吧。一号:现在?大学生活?
三号:来到了大学,感觉一切都很扯。一号:怎么了?没感觉到什么啊。
三号:首先说一说高中班主任欺骗我们感情这回事。四号:欺骗?从何说起?
一号:在高中,最难的就是数学和英语。班主任就骗我们说,到了大学可以选修其他的,不用学数学和英语。可是上大学才知道大学还有公共课程呢。
二号:我们还不是一样,不过上了大学可以谈恋爱了。
六号:瞧你就这点出息,不就是谈恋爱嘛,今天就出去寻找我的森林去。四号:我想我找到我的女神了。
五号:哇,你动作好快啊,说说怎么认识的。四号:这不好细说。
其他五人一起大喊:往细了说。
四号:我是在报到那天看到她的,黑黑的眼睛,长长的头发,天使的面容,魔鬼的身材。但她一转身的时候,我灵魂被火燃烧而剧烈的跳动,就这么看着她。
六号:然后呢,不会就一直看着她吧。
四号:当然不会了。我是一直看着她的背影远去。三号:那还不是一样,怎么不和她打个招呼呢。四号:我又不认识她,怎么打招呼啊。
六号:直接上去嘛,这种事情一定要胆大心细。四号:可是不会搭讪。
三号:这种事情老六最有发言权。
六号:根据我多年来驰骋情场多年的经历,搭讪就三个要素,一是坚持,二是不要脸,三是坚持不要脸。
四号:那不是死缠烂打吗。
六号:想泡到妹子,死缠烂打是基本条件,后面还有很多招数呢。四号:那么复杂啊,还有什么?
六号:自己上网问度娘去,我说的话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四号:哦,好吧,那你们有没有目标。三号:我以前也曾喜欢过女的。二号:现在喜欢男的。
三号:不要打岔,我的意思是我有喜欢的女孩,只是我没追求过。一号:为什么不追求。
三号:唉,高中的时候我可是一个乖宝宝呢,不敢早恋,只敢恋爱。一号:那你现在后悔不。三号:肯定后悔啊,所以。
二号:怎么样?
三号:我要在大学把我的初恋送出去。
四号:你不是暗恋过吗?怎么还有初恋啊?
三号:暗恋是单相思好不,初恋时两个人的事好不。四号:得嘛。
五号:那你找到目标没?
三号:额,没有,慢慢找嘛。
六号:追女孩子这回事都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没戏。三号:顺其自然吧。(望向一号)你呢,有没有目标。一号:我?我有女朋友的啊。四号:高中谈的? 一号:对啊。
三号:好羡慕哦。一号(得意洋洋):我和我媳妇的感情可是很好的。二号:怎么你们来大学就为了谈恋爱啊。
三号:不是啊,谈恋爱只是大学生活的调剂品,而不是必需品啊。二号:那你们怎么都在谈论啊追女孩啊?
三号:刚来大学嘛,找不到方向啊,就只能谈论这些了。二号:怎么找不到方向呢?
三号,也不是找不到方向,反正在学校里学习是主方向,这是不变的。四号:那你纠结啥啊?
三号:大学嘛,除了学习,还得与其他目标嘛。四号:说的也是,我现在也迷茫了。
六号:都别纠结了,过几天你们就不纠结了。四号:为什么?
六号:我读了一年的预科,大学生活活动多姿多彩选择有很多。一号:还不休息啊,明天还得早起占座位呢。二号:扯啊。还得抢座位,人艰不拆啊。三号:你们想坐在什么位置。一起大喊:后三排。
六号:劝你们不要做后三排,老师点名就喜欢点后三排的。其余人问:那什么位置最好? 六号:随机应变。
二号:切,说了当白说。
三号:算了,课上好好听,坐那儿无所谓。一号:洗洗睡睡吧。三号:怀恋以前啊。
上床,熄灯。
大家一起唱: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第三篇:进入大学时代
进入大学时代
——从高三走入大一的过程
希望能帮到你的学长 上海电力 20092426
说句实话,每一届的大一新生,除了极个别的人外,没有多少人对自己的学校,对自己的专业,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有什么认识。大家经历的那么多,在残酷的高考中存活了下来,却要来到一个自己都未知的异地,生活四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而正因为这种未知和迷茫,还有来到学校后,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付出和回报的不成正比,不满和消沉情绪,和离家时的恐慌一样,代代相传。
在我已经过去的三年大学生活中,见过很多勤奋,务实,好学,贪玩,堕落,沉默,荒废消极,纸醉金迷的人,不用惊讶,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黑暗的衬托,大学正如社会一般,人生百态,世间五味,功名利禄,明争暗斗,风起云涌。在还没有踏入校园,或者是还没有融入学校,我要以一个在校学长的身份告诉你,“大学,和我们以前幻想的不一样”,如果你已经有了这种准备,如果你不反对,反感我的这个观点,那么请继续,看看我对从高三到大一,这种身份转变过程中的看法!
一.身份方面:
为什么第一点就谈这个话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为大一会在十八周岁!这个时候,你的身份不是高中生,不是xx人,对于你的定义,“学生”是在“成人”之后,你已经是一个要为自己行为所负责的成人,不再是属于拥有诸多特权的群落。
要记得,如果你意气用事,凭借一腔热血去违反约束我们的条条框框,侵害到别人合法权益,你是要接受社会的制裁。记过,通报,退学不再是向以往那般流于形式,成人就是要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很多时候,一切理想都会因为一次意外成空。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躲在父母背后的雏鸟,我们会碰见很多人,遇到很多事,自己处理,恪守自己的底线,不要心存侥幸,因为我们不是谁都可以输得起。
此外,大学生犯罪也不是一个陌生词汇,在约束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以前学过的政治,也许就真的有了用武的时候!
二.学习与交际方面:
大学里的学习和以前的不一样,做好这个心理准备,不然落差会很大,只因太现实。在这里会颠覆你的很多惯性认知,你体会到的会更加真实。高中时,常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挂在嘴边,可是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古时会有那么多辛劳的农民饿死吗?“耕耘”是“收获”的充分条件,但“收获”受到的制约很多,“天气”,“种子”,“虫灾”、、、、、、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时,你还可以接受吗?
在现阶段的大学考核里,除了极其个别的学校外,其他的都差不多——一门学科,你从头认真学到尾,和那些拿到老师给的范围学一个礼拜,甚至是三天的人,在分数是没有差别的,极其残酷的一面是,有时你还会略低一些。如果,你到大学,不想考研保研,追求更高层次教育的话,就把自己从课堂上“释放”
出来吧。大学,应该学到的东西可不都在课堂上。
从课堂上释放出来后,怎么挥霍我们旺盛的精力,一般有三种选择,一个是图书馆,评判一个大学师资设备的强大与否,首先应该看看他的图书馆面积和藏书,评判一个大学学校氛围的优良与否,先看看图书馆低下的人头;另一个是轰轰烈烈的一场恋爱,有了对象,不求轰轰生,也不希望烈烈死,有了时间,你会发现有好多事可以做,虽然很多事都被限制,但恋爱的快乐和悲伤会让人快速成长,会发现自己大的格外快;最后一个是投身开始还有人支持,后来就没人待见的班会,晚会,联谊,比赛(顺带说一句,很多大学都可以取消运动会,学校不支持,学生不积极,没有领导,没有观众,没有奖励!)!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大学生涯里最重要的几点是:一,学会做人;二,学会学习做事的方法;三,建立自己人脉。在这个迅速成长的舞台,我们都会体会到很多从未踏足的领域、、、、、、第一次组织晚会,第一次参加社团,第一次和一群“人渣”彻夜未归,或大战网吧,或大累ktv,第一次大醉、、、、、、对于这些陌生,新鲜的第一次,我们在期待的同时更多的是害怕?大学,有时有些像试车间,不断把我们调适,不管我们最终会怎样,四年后还要把我们踢出场,所以在学校中,你必须要有给自己定义的意识,“自己该以什么姿态活着”!
其实,大学生中最多的一群人是哪类?就是每天按时上课,按时下课,然后,然后自己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做了什么的人。在刚进校的迷茫大一,没有多少人不是这样。辅导员总是给你规划这个专业多好多好,学长们都是诱惑你这个活动,这个社团多好多好,也许被欺骗后“长大”才知道,大一是需要欺骗,因为欺诈是社团运作的必要手段,因为青涩是你们的专利,因为蒙骗是最好的催熟剂。
三.生活与兼职方面:
大学的生活极多时候是空闲,空虚的。高中天天有老师,家长在过问你的一切,到了大学突然不管了,爸妈是太远管不着,辅导员是只要不太过分,除非必要,你是不怎么见得着。所以,来大学的第一件事是适应,恭喜你,你得到你想要的自由了,你有了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有了供自己支配的空间,有了供自己支配的金钱,可是就是有一点奇怪的——我那些曾经很喜欢打球的同学现在不怎么打球了,我那些曾经贪恋游戏的同学现在居然戒网了,是“沉迷”的不够深,还是真的玩伤了呢!
大学可以玩,可以沉迷,但切忌入迷太深,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还是要学会生存本领。个人建议,大一上学期,还是尽量保证每节课出勤,毕竟有些规律是需要时间来验证。而想生存,想混的开,就先打开自己的人际脉络。
宿舍,是一个很重要的集体。因为,你要知道,你床边的这几位,是四年里陪你时间最多的(光算睡觉的就够了),同时他们也是你最先熟悉的人。宿舍关系不好,会极大的影响到你正常,正确的大学生活,没有一个有力的后盾,没有铁定支持你的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很难继续的。所以,保持宿舍的团结,哪怕是台面上的团结是非常重要。
宿舍的团结和和睦,不是说你看谁都很爽,都舒服。这些很爽的,很舒服的人,一般都是你的死党,闺蜜,他们可以是你的老乡,可能是你的校友,更多的是你同班同学,总之一点,不能孤单,不要自闭,不然大学很难算“圆满”!
有了朋友,有了知音,那你就会憧憬一些“经历”。对于大学生兼职,往往都是褒过于贬,基本上的说法是,磨炼,独立,证明自己,获得资历、、、、、、可
是在我看来,做兼职与否,一个看个人,另一个看从事的行业!如果你舍本逐末,岂不是遗憾了吗?
加上刚进入大一,稚气还没有散去,不适宜被社会的现实冲击,所以,个人建议是不要在太早的就从事在校兼职。毕竟现实社会中,层出不穷的发生大学生因为兼职而遭受到种种伤害,谨慎选择兼职,切勿因为一时好奇,而犯下不可重来的错误。
相见即是缘分,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一个人本是不易,而发现一个对的人,该是多么难得!
如果那年,多看一个知识点,或者漏看一个知识点,多得一分,或者少得一分,是否还会遇到你,是否还会在这个学校,发生这些事情!也许就去了不一样的学校,认识了一群不一样的朋友,做了一切不一样的事情、、、、、、高考的魅力不在梦想成真,而在阴差阳错,而在命运的交错!
珍惜你的同学,珍惜你的大学,珍惜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不要因为她排名低,不要因为她面积小,不要因为她种种不好,而觉得自己委屈了,而觉得自己母校渣的可以、、、也许四年,也许不用四年,你会知道:母校是一个你一天可以骂十遍,而不许别人骂一次的“家”。
愿你四年后,可以说出:我的大学值了
xx远
2012-8-20
(qq1542661726,给出我的建议,尽力帮助你)
第四篇:大学时代生涯规划书
2012年大学时代生涯规划书
学院: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年级:一年级
姓名:马婷婷
性别:女
一、前言
我想要成为一名医学相关的工作人员,尽管康复治疗学属于理学,但是它所面对的仍然是病人。我想要看到一位位重症患者在康复治疗了以后病情能有所好转,身体逐渐恢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帮助他人、服务他人能让我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康复就能给我这种感受。
二、自我分析
优点:做事认真,有责任心,有耐心,能吃苦耐劳,待人友善。缺点:人际交往能力一般,行事低调,不善于自我宣传,不善于和陌生人沟通。
家庭环境分析:家境一般,在家里是长女。
学校环境分析:盐卫的康复专业在江苏省内处于领先水平。
社会环境分析:康复医学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尤为迅速它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相并列,被人们誉为第三医学。在国内,康复医学虽然仍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其发展迅速,已成为一系统的医学专业,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对各类残疾人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将残疾分成六类,包括: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2006年中的残疾调查显示,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如此多的残疾人却大多数没有得到康复治疗,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目前国内三甲级以上医院都设有康复科,还有许多康复中心,都在招康复治疗师。我所了解的医院中康复病房床位都已满,所以康复治疗师任重而道远。
就业方向分析:康复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大致有三种:1.到医院或康复中心做治疗师2.考公务员,到卫生部门就职3.留校或到其他大学担任教师。针对个人情况,我更倾向于第一种。
三、职业定位
1、社会环境因素
机会:就目前而言,康复医学是蓬勃发展的新行业,社会对康复人才需求量仍然很大
威胁:许多人对康复并不了解,残疾之后不会想到来做康复治疗,康复医学仍然需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康复,相信康复。
四、计划实施
短期计划:
1、大一英语过四级
2、大二计算机过二级
3、在南校区的这两年,多参加一些活动,多拿一些证件,如:保健按摩师。
4、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假期到医院见习,一面巩固在学校学的知识,一面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5、大三努力做好实习工作。
中期计划:
1、锻炼自身的动手能力
2、学好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后期计划:
1、在三甲医院从事康复工作
2、熟悉工作环境和行业特点
3、积累工作经验,完成本职工作
4、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长期计划:
1、成为康复方面的佼佼者
2、与医院内的人都打好关系,互帮互助
3、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五、结束语
在走向人生目的地之前,现为自己设计好一份人生地图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它,我们就不用害怕,因为它不会让我们在风雨中迷失方向,让我们的路走得比想象得更远,可以达到更多的目的地。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不断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不相信颓废,不相信胆怯,不相信幻影,她只垂青有充分准备充分付出的人。
2012年12月15日
第五篇:“大学”DIY 教育2.0时代
转载者注:现在的学生真是太幸福啦!
“大学”DIY 教育2.0时代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潘晓凌 实习生 李顺 2010-07-22 00:10:18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content/47995 ●“大学”DIY(do it yourself即“自己动手做”)——字幕组热衷义务翻译国外有意思的公开课,转贴、浏览量最广的课程和演讲构建出一种创新的虚拟大学雏形;专注兴趣和好奇心的“分享主义者”线下聚会,头脑风暴,互相激发新思维。我的教育,我选择,我做主。●发黄的讲稿,一成不变的老师面孔,僵化的大学教育,在教育2.0时代,传统大学的一潭死水被打破,教育成为一种有趣的 “自组织”,一种机会平等的推进剂,一种新思维的产生和改变的催化剂。一个农村学生接近哈佛、耶鲁的全新路线图,实在是Web2.0时代与免费网络商业逻辑联合打造的“DIY大学”,教育成为一种有趣的“自组织”(CFP/图)
耶鲁大学哲学公开课《死亡》,Shely Kagan教授坐而论道,激情演讲。
怎么可以有这样的哲学课? “太不可思议了,地球上会存在这样一堂哲学课,”黄梓姣说,“这是所有人的集体感受。”“脑袋像被通了电源。”
在无美剧可追的夏天,“人人字幕组”发现了这些自2004年起美国常春藤大学就陆续上传校园官网的课堂视频,将授课内容翻译成中文字幕。“冒险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在哈佛大学桑德斯礼堂,桑德尔教授面对座无虚席的一千多名学生,当然也面对着摄像头之后不可估量的全球网民,说,“哲学教化着我们,也搅动着我们,它使我们和本已知的事物产生矛盾。这很讽刺。这堂课的难度在于,它在教你一些你已知道的事,它使我们一些本来毫无疑问熟悉的事物,一下子变得陌生。”
黄梓姣,广州某周刊记者,2010年春节期间在开心网——媒体人扎堆的社交网站——就发现了这条课堂视频转帖,这条长达54分钟的非娱乐视频其时居然已被转贴数千次。此前,被转千次以上的视频长度基本在5分钟之内,以玩以闹为主。这是网络正在缩短思想集中度的事实,越短越好,否则就跳过。
这一次,黄梓姣却一口气把它看完。在桑德尔的正义第一课中,屏幕前的她似乎和地球另一端桑德斯礼堂里的一千多名学生被不断要求思考一个个道德困境——
A.你开着一辆电轨车,突然刹车失灵,车前方有五个工人,分岔轨道上只站着一个工人,如果你猛转方向盘冲向分岔轨道,你会撞死那个工人,却可以挽救五个人生命。你怎么办?
B.你站在天桥上,看到桥下一辆失控的电轨车快要撞向车前方五个工人,此时你身边站着一个大胖子,如果你将他猛推下桥,他必死,但他的身躯却可以阻挡电轨车撞死五个人。你怎么办?
C.你是医生,一天夜里医院突然来了五个轻伤患者与一个重伤患者,只有一天时间,你要么挽救重伤患者的生命,却得看着另五人死去;要么救治五个轻伤患者使其康复,让那名重伤者死去。你怎么办? 春节毕返粤,黄梓姣发现这堂课居然成为同事间的共同话题。7月暑期至,讨论这堂正义课的人越来越多,包括实习生、大学同学。作为一名记者,黄梓姣的经验是,当身边不同圈子的人都在讨论同一件事情或现象时,它往往已构成了一个公共性事件。
果然,在优酷、土豆、开心、人人等知名视频与社交网站,桑德尔的正义课都分别有数千条转载记录与数十万次点击量。其他受追捧的公开课程还包括耶鲁大学的金融课、死亡课与欧洲史等。
普通人接近哈佛的全新“路线图”,实在是Web2.0时代与免费网络商业逻辑联合打造的“DIY大学”。“在传统教育里,教授者与接受者是固定的。在教育2.0时代,人人都可成为知识的再生产者和传播者,教育会成为一种‘自组织’。转贴、浏览量最广的就是精品,即使没有强大的教育机构支持,通过这种社会自组织形式,教育的触角也能够伸得更远。”多年从事教育公益的志愿者小石说。
在六年前就开始出现为公开课配中文字幕的台湾,这些世界顶级大学课堂的影响力,还渗入到本土高校。OOPS(MIT开放课程中文计划义工组织)主持人朱学恒说,台湾新竹交通大学也已开始录制课堂教学,下一学年再上同样一门课时,让学生先看视频,再直接进入讨论。与常春藤公开课程类似的TED也受到中国年轻网民的欢迎。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是一个社会各界精英交流的头脑风暴盛会,创于1984,现在由Chris Anderson创立的非营利机构种子基金会主办。
TED每场演讲时间都在18分钟以内,主题旗帜鲜明,集中于各领域最新最有想象力的发明或设想。从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到《阿凡达》导演卡梅隆,都是它的演讲者。参加过TED的人会说,说不定你身边坐的就是一位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得主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这简直就是为网络传播量身定作的,”朱学恒说,“随身携带一个上网本或iPad,在上下班的地铁上,正好看完一场演讲。” 分享主义者
“未来第六感”——网络上浏览量与转载率最广的TED演讲——讲述的是一项即将投入市场的技术革命:数字科技将内化为你身体甚至你思想的一部分,比如,你用四根手指框住一幅你喜欢的景色时,你已经将它拍摄下来了;你在超市买厕纸,你会收到提示,哪种厕纸最环保、性价比最高;当你与生人第一次见面时,你立刻能接收到对方的所有数字信息,职业、毕业院校、爱好、星座„„
有个TED志愿者负责广东一个学校的演讲放映会,即使来的人很少,他都很有激情地一直坚持下来,而且没有任何的回报,有老师很好奇,问他为什么这么投入?他说自己是个“分享主义者”,把有意思的新东西和别人分享,让他感到很快乐。美国常春藤公开课程与TED的中文翻译义工之间虽交集不多,但他们属于同一类“分享主义者”——
他们熟悉且善于搜索、利用英文网络世界资源;宅家宅电脑,却只是用来工作和学习;对新鲜事物持有婴儿般的高度好奇与执著;真正的Web2.0er,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是打开阅读器、挖客或书签,很久没有通过打开一个个网站来搜集信息了;乐于无偿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从中收获成就感与荣誉感;善于在Web2.0环境下,维护及管理松散而高效的义工组织,行动力强。
用朱学恒的话说,他们就是一群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高度进化的生物。
人人字幕组负责人之一梁良第一次知道美国常春藤公开课程,是受VeryCD内容编辑的一再推荐。字幕组成员相互商量后,一致同意着手翻译。
VeryCD是执行Web2.0理念的站点之一。
类似的站点其吸引大批流量的原因在于能提供及互享英文网络世界中最新最有意思的资讯及视频,并以开放的姿态调动读者参与贡献内容。
此外,一个长期被忽略的事实是,英文信息在全球网络世界中占绝对主导地位,中文资讯——尽管对于大部分中国网民而言已经足够了——仅占总盘的2%而已。
这些站点的负责人之间联系紧密,2004年与Web2.0同时诞生的一年一度的中文网志年会成为志趣相投的Web2.0ers建立线下人际网络的重要平台。
TEDtoChina(中国网友志愿发起的,将TED介绍到中国的松散组织)负责人之一Tony,2009届中山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眼下已经参与组织起广州、北京、上海TED的线下活动,主要是在高校放映TED演讲视频,邀请当地的各界社会精英发表TED风格的演讲,再进行头脑风暴。
7月16日,TEDxYUE(粤)在中山大学北校区举办了一场以“明日医学”主题的TED放映会。
创立TEDxYUE时,余恺和他的志愿者几乎只是在豆瓣这一类社交网站上吆喝一声,来自广州各高校的自荐信就来了。这正是社交网站高度发展之下的基本通则,高举共同兴趣爱好或相同价值观的旗帜,团结在一个个小组之下。
余恺的初衷是,让更多学生接触到趣味横生的无边界知识和创想。2010年7月,在牛津演讲的Chris Anderson说,TED成为了创新的催化剂,“现实中,你很想做一个改变,但不知道如何改变,别人的创新思维演讲不一定具体针对你的问题,但使你受到启发。” 余恺到墨尔本读人类学前,其实并不知道人类学要学什么,TED有个演讲,一个行为研究专家全世界不同地方跑,教世界上不同的人怎么用手机。看了这个视频,他即刻被点醒。机会平等推进剂
安猪,TED志愿者,“多背一公斤”公益活动发起人,2010年4月18日,和余恺一道赴云南丽江一个偏僻的山村,为当地小孩子举办了一场TED风格的18分钟演讲。
余恺给孩子们讲了“26个字母的故事”,过去志愿者常常给孩子们送去物质的东西,但他想给农村孩子带去“1公斤思想”。纯粹的演讲对山村的孩子不太合适,他就让孩子们围坐在笔记本电脑前,孩子们似乎看不懂视频演讲的内容,但眼神都非常专注。
余恺将一个叫家园的视频调出来,那是个每人讲一段话的片子,他请孩子们模仿,对着摄像头的孩子们很紧张,余问他们每个人3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最想做什么?你最想让爸妈为你做什么?每个表达了自己想法的孩子都很兴奋。
余恺不仅将他的想法分享给别人,其实他最大的益处是通过分享,他也得到了新的启发。
这种“参与式”的思维模式也改变了他过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以他的食品专业知识,牛奶很好,但这个村子里的孩子从来没机会喝牛奶,怎么解决营养问题?他们去了村里两周,把当地市场上所有的材料都买回来,根据当地孩子的认知状况,为他们制作个性化的食谱。他曾注意到哥本哈根智库提出花4000亿美元4年时间解决全世界的一个问题,就是营养不良的问题。
中国农村孩子的营养不良问题严重,但缺乏数据,政府层面不会顾及这个问题,去山村演讲的经历使余恺想到一个idea,如果在平台上发布一个消息,全国不同地方一千多个学校老师给每个孩子做一个最简单的体检,只要身高、体重,只要学校有网络,互联网的协作,就可以将全国农村孩子的营养状况表达出来。由于资源有限,现实中好的师资向名校倾斜,学生处于一种被教育状态,没办法选择自己受教育的内容,有的学校老师手持二十年如一日的发黄教案。
余恺他们做过一个“平等机会”的活动,在30个高校开创新演讲的放映会,有好学校,有普通的,有本科,有专科。网络资源的普及,将好教育的成本下降,只要一根网线,无论你是来自哪个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向世界级大师学习新思维。
“这种网络教育对国人的最大意义是一个机会平等推进剂,只要你是好学的,你可以更容易找到相当优质的资源以及有共同兴趣的人,夸张一点说,即使在山村,只要你足够努力,也能在山村里获得哈佛的教育。”Tony说。
但现实障碍是,有人英文读不懂;另一个是语境的问题,如果要理解别人的新想法,思维要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有些演讲对某个人可能启发很大,对另一个人则毫无影响。
不过,余恺觉得,这种新思想的学习遇到的最大的障碍是,“整个社会的氛围比较功利,学生要考四、六级,不关心短期内似乎并不实用的新思维。” 世界学术霸权的大计?
作为第一所公布课堂视频的大学,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每节公开课的制作费用约为20000美元。联系到发源于MIT的硅谷文化,其所倡导的开源运动与MIT的这一“烧钱”举动颇有相似之处,但从美国常春藤大学接二连三纷纷公开课程来看,单用“义举”来解释似乎未免太过纯良。
看了耶鲁金融学教授罗伯特·希勒的金融课导论,黄梓姣觉得那简直是耶鲁的宣传片,“1985年,耶鲁基金已经拥有约10亿美元,另还有些艺术藏品,价值好几亿,从1996年至2006年,耶鲁综合收益率达到28%,平均摊在每个学生身上是200万美元。并且,这笔钱就放在那里,随时可以折现。”
耶鲁另一名教授保罗·布罗姆在上心理学导论时,开场白便是,“我们将会被摄像,本结束时,所有视频录像都会在网上,免费对所有人开放,通过网络传播到各个国家,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接受大学教育的人们提供便利,当然,这也是耶鲁建立‘世界学术霸权’的大计”。
在独立学者安替看来,这句在课堂上引发哄堂大笑的点睛之语才是关键。2008年,安替作为哈佛尼曼奖学金获得者,成功选上桑德尔教授的正义课,早早坐在桑德斯礼堂里,等待这位在哈佛同样是最受欢迎的教授。
安替说,美国大学各门课程的第一节课被称为shopping课,老师需要向学生说明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参考书目以及考试方式,他们更重要的任务在于展现自己的学术功底与个人魅力,因为在shopping课之后,学生才需要决定这学期是否选这门课。
因此,在各学年初的shopping课期间,美国各高校里充满了自由市场竞争的硝烟。2007年,哈佛校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桑德尔教授赢得了shopping课的胜利”。作为胜利者的桑德尔,不但拥有约1200名选课学生的最高纪录,还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位在桑德斯礼堂开课的教授。这座华丽考究的礼堂,是哈佛用来举办每年毕业典礼的地方。
开课时,安替注意到,众多没有订上课的学生站满了走道。相比之下,网络公开课程恰恰解决了资源稀缺的问题,并在网络“自组织”筛选机制下,被哈佛学生公认为最经典的课堂也被精准筛选出,受到最热烈的推荐与传播。
“这就是一堂global shopping(全球推销),”安替说,“哈佛通过展示自己最卓越的课堂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去报考它,耶鲁,MIT,所有美国常春藤大学都会那么想。”
眼下,日本的大学也宣布,将其课堂视频上传网络。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协会自2006年起也开始组织试点大学的老师翻译中国精品课程,希望将中国精品课程推介到国外,使中国融入世界知识共享运动的潮流中去。
免费公开课程,正在成为全球人才战略的全新战略手段。
可以想见的未来,当各国高校将其最优质的课程上传网络共享,在完全自由竞争的网络“自组织”筛选机制下,被筛选出的最优质课程将对处于弱势的教育资源产生巨大压力。显而易见,各国最优秀的人才完全有实力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朱学恒告诉本报记者,从目前的状况看来,各国字幕组的兴趣仍集中在翻译英语网络资讯上,美国常春藤大学的公开课程是受到非英语国家一致推崇的。而亚洲网络世界的内容,除了日本的动漫,吸引力仍集体处于弱势。
罗伯特·希勒的金融课程在中国年轻网民中颇受推崇,原因之一在于他所推崇的直白商业逻辑,“人们应该追求自己的利益,一个社会阶层对另一个阶层并没有亏欠,而且我们也不必为追求经济利益感到内疚。”
这位著名经济学家的课是众多免费课程之一,按经济畅销书作家克里斯·安德森提炼的网络时代下的免费商业逻辑,免费的目的,是为了催生一个巨量的新经济。这是一个有创意的商业概念。
余恺认为,中国人并不缺乏创新意识,更多时候只是不知道如何去表达。
他在演讲中看到印度的农民也会讲自己的创新故事,中国的农民其实也很有想法,但可能是中国教育的原因,中国人讲出来的故事比较机械化,很难讲得打动人,外国人非常追求差异化的表达,“可以说你不知道,但说出来就得和别人不一样。”
“中国的大学应把更多资源不是仅仅用在建漂亮的教学楼上”,余恺说,而是帮助学生游学世界各地,去感受这世界本来是圆的,但也可以是平的,是热的,是挤的,是湿的„„(实习生余梦溪亦有贡献)(黄梓姣为化名)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content/47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