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时间:2019-05-13 13:4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大学生历来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是青年中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建构,大学生良好诚信品德的养成,直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另外,从人的成长特点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养成,是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干预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发生,于国于民、于校于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

(1)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方面,所以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起骨干和带头作用,构建好和谐校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做贡献。

(2)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和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就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

(3)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世界公民”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成长、发展环境,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局势在即,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世界公民”成为国际交流、社会进步的急需品。

2.特征

以上我们对和谐校园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谐校园的实质,下面我们将分析和谐校园的特征:

(1)目标明确

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办学宗旨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类事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

(2)机会公平

公平要靠制度和秩序来保障,要确立广大师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为每一个教师充分施展才华提供机会和舞台;同时要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足够大的平台,创造足够丰富的机会。

(3)全面创新

创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高等学校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高校不仅要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要进行体制、管理的创新。要力戒浮躁的风气,倡导求实的学风,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营造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4)人文关怀

作为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校园氛围,要注重人文关怀,倡导“师道”精神,“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想师生所想,让学生和老师在学校都能感受到人性的关怀,真真正正的有归宿感和温馨感。

(5)与时俱进

学校的发展就是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与社会发展同步,随着社会的步伐,及时转变体制、目标,适时为社会发展输送适合的高素质人才。和谐校园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应当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为社会

二、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生,不仅是学知识、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从思想上端正立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不误入歧途、步入歪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对于和谐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既要重视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重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以人为本”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校园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2.立足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学习,促成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各种情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活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学生有组织或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等形式,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的坐在教室接受书本知识的熏陶,而是要在理论知识的结合下,在实践中得到思想的成熟,观念的转变。

3.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对于大学生的信念、理想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中国文化传统教育进而培养师生对祖国浓厚的民族情感,提高爱国觉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接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心和决心;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顺应时变,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和谐校园的实现营造和谐的氛围。

4.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很不利,造成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心理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地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座、人际交往训练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习能力、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的。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环境下驰骋江湖而心不乱不躁。

5.授人以渔,而非仅授人以鱼。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及其信息鱼龙混杂、良莠难辨之际,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采用禁锢、隔离的方法来应对。作为学校,责任在于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就是要主动让学生直面不良信息源及其有害信息,并帮助、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如社会、文化背景等)并认识其危害,从而对类似的事物产生“免疫力”。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分析其利弊得失。这对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是一个严峻但又必须接受的挑战。因为这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信息是不好,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还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抵御不良信息的诱使,真正的从有害信息中走出来。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实现出力。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最近我通过资料查阅,再次学习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并联系大学校园的文明建设实际,有了新的感想与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的升华。高等院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作为社会知识、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基地,应通过和谐校园的建设,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一、和谐校园的涵义和特征

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比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各归其位、各尽其能,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结合实际,和谐校园应当具备如下特征: 1、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依法治校、公平正义的校园;

2、校风优良、诚信友爱、团结合作、乐于创造的校园;

3、安全安定、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整洁宜人的校园;

4、建设和谐校园,人处在最核心的地位,人的和谐是外在的,人的共进是内在的,因此,和谐校园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和谐共进,这也是校园和谐建设追求的目标。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新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手段和基本任务,必须适应建设和谐校园的新形势,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1、更加注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塑造人与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统一起来,通过民主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和心智健康发展。同时,还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加强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建设,有效发挥法治的 “硬约束”作用。

2、更加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维护公平正义出发,建立健全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价值引导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始终坚持讲道理与办实事的统一,正确对待大学生对各种考评、费用收缴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切实帮助解决诸如心理健康、贫困生经济、毕业生就业等实际问题。

3、更加注重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环境。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营造平等友爱的良好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校园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为此,高校要把构筑诚信友爱的道德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倡导和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的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努力把大学校园打造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精神净土。

4、更加注重加强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对象成长的新特点,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实际,以及大学生求创新、求知、求乐的各种需要,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朝气蓬勃、知行合一、德才并进。

5、更加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管理之中。这是建设安定有序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价值、尊严、潜能和发展,激发自律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本领,使自律和他律相辅相成、激励和约束有机结合。要按照管理人性化和科学性原则,探索和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发挥院系、班组、宿舍,特别是各类学生社团、各级学生会等载体的作用。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两项工作:一是认真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此,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要摸清大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准他们的思想困惑;二是正确把握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实效,还特别要注意做到 “三个结合”:一是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巩固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基础;二是与形势教育相结合,要把形势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际环境和形势,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定;三是与政策教育相结合,适时进行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宣传教育,把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大学生把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为报效祖国而发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树立道德意识,要通过灌输、启发、激励、引导、说服和感召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二是实施道德规范。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三是推动道德实践。道德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要大力强化实践环节,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观教育基地、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推动道德观念和规范见之行动、落到实处。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加紧迫。大学生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是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高校要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深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和测评数据库,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渠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主阵地、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优势,建立起教育、辅导、咨询和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归因、转变观念和提高自控,使其明白只要存在主观需要与客观满足的差异,失意和失败就不可避免,要帮助大学生直面现实,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掌握阳光思维方法,乐观看待人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无悔的青春!

我们 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的和谐校园不谐奋斗!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为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作贡献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大学生历来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是青年中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建构,大学生良好诚信品德的养成,直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另外,从人的成长特点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养成,是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干预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发生,于国于民、于校于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生,不仅是学知识、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从思想上端正立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不误入歧途、步入歪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对于和谐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既要重视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重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以人为本”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校园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2.立足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学习,促成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各种情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活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学生有组织或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等形式,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的坐在教室接受书本知识的熏陶,而是要在理论知识的结合下,在实践中得到思想的成熟,观念的转变。

3.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对于大学生的信念、理想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中国文化传统教育进而培养师生对祖国浓厚的民族情感,提高爱国觉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接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心和决心;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顺应时变,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和谐校园的实现营造和谐的氛围。

4.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很不利,造成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心理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地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座、人际交往训练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习能力、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的。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环境下驰骋江湖而心不乱不躁。

5.授人以渔,而非仅授人以鱼。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及其信息鱼龙混杂、良莠难辨之际,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采用禁锢、隔离的方法来应对。作为学校,责任在于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就是要主动让学生直面不良信息源及其有害信息,并帮助、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如社会、文化背景等)并认识其危害,从而对类似的事物产生“免疫力”。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分析其利弊得失。这对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是一个严峻但又必须接受的挑战。因为这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信息是不好,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还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抵御不良信息的诱使,真正的从有害信息中走出来。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实现出力。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新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手段和基本任务,必须适应建设和谐校园的新形势,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1、更加注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塑造人与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统一起来,通过民主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和心智健康发展。同时,还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加强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建设,有效发挥法治的 “硬约束”作用。

2、更加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维护公平正义出发,建立健全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价值引导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始终坚持讲道理与办实事的统一,正确对待大学生对各种考评、费用收缴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切实帮助解决诸如心理健康、贫困生经济、毕业生就业等实际问题。

3、更加注重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环境。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营造平等友爱的良好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校园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为

此,高校要把构筑诚信友爱的道德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倡导和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的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努力把大学校园打造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精神净土。

4、更加注重加强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对象成长的新特点,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实际,以及大学生求创新、求知、求乐的各种需要,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朝气蓬勃、知行合一、德才并进。

5、更加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管理之中。这是建设安定有序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价值、尊严、潜能和发展,激发自律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本领,使自律和他律相辅相成、激励和约束有机结合。要按照管理人性化和科学性原则,探索和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发挥院系、班组、宿舍,特别是各类学生社团、各级学生会等载体的作用。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两项工作:一是认真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此,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要摸清大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准他们的思想困惑;二是正确把握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实效,还特别要注意做到 “三个结合”:一是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巩固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基础;二是与形势教育相结合,要把形势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际环境和形势,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定;三是与政策教育相结合,适时进行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宣传教育,把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大学生把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为报效祖国而发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树立道德意识,要通过灌输、启发、激励、引导、说服和感召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二是实施道德规范。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三是推动道德实践。道德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要大力强化实践环节,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观教育基地、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推动道德观念和规范见之行动、落到实处。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加紧迫。大学生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是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高校要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深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和测评数据库,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渠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主阵地、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优势,建立起教育、辅导、咨询

和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归因、转变观念和提高自控,使其明白只要存在主观需要与客观满足的差异,失意和失败就不可避免,要帮助大学生直面现实,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掌握阳光思维方法,乐观看待人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无悔的青春!

我们 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的和谐校园不谐奋斗!

第三篇:大学生应该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人也应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要为构建和谐班级做贡献。班级是大学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学生与学生交往最多、关系最密切、对一生影响最深的群体。因此,无论是专业班级还是教学班级,作为班级中的一名成员,都要做到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守公德、互助友爱,不讲不做有损班级形象的话和事,共建充满正气,爱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具有创新活力的班级。

二、要为构建和谐宿舍做贡献。大学生在宿舍这个基本的生活圈中,要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注意尊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要善解人意,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要自觉遵守宿舍公约,爱护公物,注意安全,保持宿舍整洁和安静,不打扰别人休息,以和睦相处的行为去创造和谐的室友关系和温馨的宿舍环境。

三、要为构建和谐社团做贡献。学生社团组织是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自身素质提高的各类社团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要积极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也要注意向其他同学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规定和各自社团的章程办事,使社团活动朝着积极健康、有益和谐的方向发展。

四、要为构建法治校园做贡献。大学生要学法、懂法、护法,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时,要坚持用法律、制度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积极推进法治校园的建设。

五、要为构建民主校园做贡献。大学生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教师任课好坏的测评等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主人翁的姿态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在学生干部的选举、学生评优评奖等重大活动中,要维护民主、公正的原则,积极推进民主校园的建设。

六、要为构建诚信校园做贡献。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讲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言必行,行必果,知行合一,做同学、老师和用人单位信任的人。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所学校就必然是一所诚信的大学校园。

(校关工委)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大学生历来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是青年中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建构,大学生良好诚信品德的养成,直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另外,从人的成长特点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养成,是形成正确

人生价值观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干预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发生,于国于民、于校于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

(1)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方面,所以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起骨干和带头作用,构建好和谐校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做贡献。

(2)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和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就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

(3)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世界公民”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成长、发展环境,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局势在即,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世界公民”成为国际交流、社会进步的急需品。

2.特征

以上我们对和谐校园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谐校园的实质,下面我们将分析和谐校园的特征:

(1)目标明确

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办学宗旨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类事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

(2)机会公平

公平要靠制度和秩序来保障,要确立广大师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为每一个教师充分施展才华提供机会和舞台;同时要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足够大的平台,创造足够丰富的机会。

(3)全面创新

创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高等学校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高校不仅要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要进行体制、管理的创新。要力戒浮躁的风气,倡导求实的学风,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营造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4)人文关怀

作为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校园氛围,要注重人文关怀,倡导“师道”精神,“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想师生所想,让学生和老师在学校都能感受到人性的关怀,真真正正的有归宿感和温馨感。

(5)与时俱进

学校的发展就是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与社会发展同步,随着社会的步伐,及时转变体制、目标,适时为社会发展输送适合的高素质人才。和谐校园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应当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为社会

二、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生,不仅是学知识、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从思想上端正立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不误入歧途、步入歪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对于和谐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既要重视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重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以人为本”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校园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2.立足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学习,促成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各种情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活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学生有组织或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等形式,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的坐在教室接受书本知识的熏陶,而是要在理论知识的结合下,在实践中得到思想的成熟,观念的转变。

3.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对于大学生的信念、理想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中国文化传统教育进而培养师生对祖国浓厚的民族情感,提高爱国觉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接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心和决心;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顺应时变,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和谐校园的实现营造和谐的氛围。

4.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很不利,造成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心理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地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座、人际交往训练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习能力、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共青

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的。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环境下驰骋江湖而心不乱不躁。

5.授人以渔,而非仅授人以鱼。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及其信息鱼龙混杂、良莠难辨之际,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采用禁锢、隔离的方法来应对。作为学校,责任在于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就是要主动让学生直面不良信息源及其有害信息,并帮助、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如社会、文化背景等)并认识其危害,从而对类似的事物产生“免疫力”。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分析其利弊得失。这对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是一个严峻但又必须接受的挑战。因为这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信息是不好,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还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抵御不良信息的诱使,真正的从有害信息中走出来。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实现出力。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最近我通过资料查阅,再次学习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并联系大学校园的文明建设实际,有了新的感想与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的升华。高等院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作为社会知识、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基地,应通过和谐校园的建设,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一、和谐校园的涵义和特征

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比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各归其位、各尽其能,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结合实际,和谐校园应当具备如下特征: 1、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依法治校、公平正义的校园;

2、校风优良、诚信友爱、团结合作、乐于创造的校园;

3、安全安定、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整洁宜人的校园;

4、建设和谐校园,人处在最核心的地位,人的和谐是外在的,人的共进是内在的,因此,和谐校园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和谐共进,这也是校园和谐建设追求的目标。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新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手段和基本任务,必须适应建设和谐校园的新形势,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1、更加注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塑造人与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统一起来,通过民主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和心智健康发展。同时,还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加强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建设,有效发挥法治的 “硬约束”作用。

2、更加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维护公平正义出发,建立健全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价值引导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始终坚持讲道理与办实事的统一,正确对待大学生对各种考评、费用收缴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切实帮助解决诸如心理健康、贫困生经济、毕业生就业等实际问题。

3、更加注重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环境。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营造平等友爱的良好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校园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为此,高校要把构筑诚信友爱的道德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倡导和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的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努力把大学校园打造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精神净土。

4、更加注重加强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对象成长的新特点,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实际,以及大学生求创新、求知、求乐的各种需要,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朝气蓬勃、知行合一、德才并进。

5、更加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管理之中。这是建设安定有序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价值、尊严、潜能和发展,激发自律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本领,使自律和他律相辅相成、激励和约束有机结合。要按照管理人性化和科学性原则,探索和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发挥院系、班组、宿舍,特别是各类学生社团、各级学生会等载体的作用。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两项工作:一是认真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此,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要摸清大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准他们的思想困惑;二是正确把握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实效,还特别要注意做到 “三个结合”:一是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巩固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基础;二是与形势教育相结合,要把形势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际环境和形势,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定;三是与政策教育相结合,适时进行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宣传教育,把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大学生把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为报效祖国而发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树立道德意识,要通过灌输、启发、激励、引导、说服和感召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二是实施道德规范。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三是推动道德实践。道德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要大力强化实践环节,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观教育基地、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推动道德观念和规范见之行动、落到实处。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加紧迫。大学生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是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高校要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深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和测评数据库,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渠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主阵地、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优势,建立起教育、辅导、咨询和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归因、转变观念和提高自控,使其明白只要存在主观需要与客观满足的差异,失意和失败就不可避免,要帮助大学生直面现实,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掌握阳光思维方法,乐观看待人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无悔的青春!

我们 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的和谐校园不谐奋斗!

第四篇:大学生为中国梦的做的贡献

大学生为中国梦的贡献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梦”一词。今年3月17日,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阐述“中国梦”。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我们的梦,是国家的梦,是时代的梦,也是所有中国人民的梦!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认为中国梦是我们历代人的目标,从日本侵略中国直到现在,人们都心怀有梦,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得以实现,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也要学习弗莱明的钻研、爱迪生的勤问、周恩来的志向等。我们现在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一代又一代,有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有黄河冲不垮的伟大目标。我们要学习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学习冼星海那“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服务”的爱国之心;更要学习肖楚女那“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的坚持。这处处体现出中国人的梦。

俗话说:“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梦想就是:穷尽我所有的努力和智慧,教育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们用同样的方式,努力的实现着同一个梦想,用爱心带来温暖,用智慧传递希望,并竭尽全力,培育花朵,孕育希望!;让全校师生将梦想转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化做一种无形的动力,让教师快乐教学,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大力培育选树学生先进典型。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先进典型的培育选树工作,抓好用好典型,传播放大立德树人的正能量,用“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能量,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大爱千秋,师者无痕,在我们的每一个看不见脚印里,都有沉甸甸的责任,但是责任之外有一种东西叫乐趣,我们将用毕生的汗水和辛勤铸就一个精彩的人生。

在这个神圣的地方,我将奉献我全部的爱给那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从点滴做起,从教育教学做起,从关心帮助孩子生活小事做起,立前路之明灯,燃燎原之星火。为孩子的明天放飞我心中的爱!

也许我的爱和智慧还不能让孩子们的眼睛里铺满阳光,但我会努力,我也相信,我和我的同伴们会用信心点亮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最后,化身为晶莹剔透的水滴,将太阳的光辉映射到每一个孩子们身上,让他们在爱的雨露和阳光中,信心满满的走向未来。“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中国梦”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人民前进的道路;“中国梦”像展翅高飞的海燕,呼唤着人民向黑暗腐朽的势力冲击;“中国梦”像嘹亮的号角,鼓舞着我们奋勇杀敌;现在的“中国梦”则像振奋人心的金鼓,催促着我们乘风破浪,锐意改革,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

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中国梦归根结底是全体中国人的梦,也是我们每一名青年大学生的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需要广大大学生的接力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但心中要有梦,更要坚定这个梦,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紧跟党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艰苦奋斗,锤炼出高尚的品格,成为祖国栋梁。青年大学生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练好本领,提升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和力量。吾辈青年应时刻铭记“少年强则国强”的警言,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第五篇: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

论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

【摘要】: 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再次亮相,重温历史。回首百年,感慨良多。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培育;校园文化;中国梦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学生应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观念逐渐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1.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首先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其基本环节。应充分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全面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

1和基本经验,全面反映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树立优秀大学生典型,通过学生感化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往往被其内在动机和需要所驱动。树立典型,塑造榜样就是为了提供行为参照,确立行为目标。学习者有了目标参照,进而努力使自己的行为与榜样的行为一致。大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他们的精神比较容易为大学生们所接受。对校园中在思想品德方面涌现的优秀大学生典型要及时大力宣传,使良好的风气在大学校园中弘扬,成为大学校园中主导地位的风尚,使大学生们的行为有可仿效的行为作参照,从而见贤思齐。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将对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觉得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政治素质、很强的是 非观念、优秀的精神面貌,需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努力学习勤奋刻苦,善于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这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首先应该做到的,在努力让自己做到优秀的同时,和大家共同进步,经常交流学习经验,不保留,乐于帮助后进的同学。另外,提高自己在知识的摄取方面的宽度和深度,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也应该学好理论,提高素质,在政治上带动同学进步。

2、增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修养。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讲政治道德,要自觉提高政治道德修养。要讲大局,在认真学习和积极宣传党的先进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带头作用,勇于实践“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 的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

3、注重带头作用,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心存澄洁。即要刻苦钻研,又要勇于实践,具有远大的理想和 强烈的爱国主义成长成才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健康道德素质,争做优秀的表率,用自己的行动和工作影响、带动同学们共同进步。我应当尊敬身边的老师和学生,全心全意为我们的集体、为师生服务,热心社会工作,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人和群体,奉献点点滴滴,要永怀大爱之心。

三、当代大学生要心存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把大家的梦想汇集到一起,就成了整个国家的梦想。”

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阐述,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有人说,中国梦是国

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但我认为更是青年学生的梦。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更是中国梦的承担者与实现者。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追寻者,回首19世纪,我们中华民族那段波澜壮阔的的历史征程,是与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学生的不断探索和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们抛头颅、撒热血,前赴后继、可歌可泣,只为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青年学生运动在党的领导下,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进,无数青年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用生命唤醒无知,用热血点燃青春,谱写出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年代日新月异,历史阔步向前,21世纪的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流淌着“先烈的血脉”,凝结着“民族的精神”,汇聚着“中国的力量”„„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中国梦”!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寄托者,“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朝气蓬勃的推动力量。成长在发展时代的青年,是幸运的;追逐复兴梦想的青年,是光荣的。看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作为“中国梦”的寄托者,当之无愧!

大学生是“中国梦”的成就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有着

辉煌灿烂的前景,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这又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青年学生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个人梦”和“中国梦”相结合,担负起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一定要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把创新精神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切实掌握现代文明和技术成果;一定要自觉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2]刁桂芸.《论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光明日报,2001,(6-20).[3]彭仲生.《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中国成人教育,2006,(9).

下载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为和谐校园做贡献?

    在校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做贡献: (一)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个什么样: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我......

    当代大学生如何为国防建设做贡献

    当代大学生如何为国防建设做贡献 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国防是我们大家的事,连着你我他,为了这片维系千万家的安宁,每个人将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

    大学生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大学生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摘要]:党的十八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 共创和谐社会,在我们的校园里,和谐更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校风和学风是打造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的群体前提和保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你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你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花开的日子你们遨游......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你心中的和谐校可能是一部风情万种的小说,也可能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而我心中的和谐校园是一座宏伟的摩天大厦,它的建立,需要......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培育成功之人 ——苏州市湘城中学德育工作简介 苏州市相城区湘城中学严永兴、王进荣邮编:215138 坚持德育首位,学校发展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我校的德育始终坚持......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魅力无穷的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