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为和谐校园做贡献?
在校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做贡献:
(一)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个什么样: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校园是个什么样: 和谐校园有三大特征:第一,校园内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二,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以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而感到身心愉悦;第三,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大学生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应注意的几个主要方面: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特别要切实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1、关注发展:发展是第一要义,学生的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主要议题,主要任务,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作为学生,既要关心自己的发展,还要关心学校、学院各方面的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追求自身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为将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做好充分准备。
2、要注意处理好校园内各种人际关系:要注意处理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舍友关系、老乡关系,朋友关系、恋人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
3、要注意严守校规校纪。校规校纪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最低要求和基本保障,凡违犯校规校纪事件,将势必影响学校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当事人将受到相关处罚。不仅影响自己的发展,也势必影响校园的和谐。
4、注意爱护校园环境中的一草一木的。要爱护公共财物,爱护环境卫生,尊重别人的劳动,要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追求真善美,反对黄赌毒,积极创造美,展示美,传播美;让校园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场所。
5、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大学生,作为国家和家庭的被供养者,社会财富的消费者,一方面自己要注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平时注意节约一粒粮食、一滴水、一度电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自己、集体、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和谐校园是一个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应当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所谓“科学”。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的教育教学,使校园生活有张有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民主是和谐校园之根本,民主指校园内所有人与人的关系都应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尤其是师生关系的调整。人文是和谐校园的灵魂,教育的真谛是人文关怀、心灵的沟通、生命的互动、精神的感召。所以。“人文”指的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开放”是和谐校园之源泉。
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应当从“人、事、物、景、情”五个基本要素的和谐来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1、人的和谐是关键。校园和谐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的和谐与否,决定了校园和谐的成败,作为校园中的人的主体---在校大学生,我们要注重人的因素,注重自我修养,不断完善自我,认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文化道德教育,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尊敬师长,尊重身边每一个人,团结友爱,注重人的和谐。
2、事是和谐是核心。学校领导班子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主要是要抓事业,树正气。师生心气足,正气蔚然成风,这才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校园是个大群体,由无数的子集组成要构建和谐校园,必然从小事着手。一个班级,一个宿舍,一个学生。都是校园的重要构成部分,人人友爱互助,则宿舍和谐,班级和谐,同学都积极向上,是校园之所以能够和谐的关键。
3、物的和谐是保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干事办事的良好氛围,没有物的和谐肯定是难以为继续的。这里的物既指显性的客观物质条件,又包含隐形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大学生不仅要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的一瓦一砾、一桌一椅,更要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管理制度,服从规律,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4、景的和谐是窗口。校园的和谐是有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可以主观告知的。这里的景既是风景,还是由人、事、物构成的环境。因而我们应当有良好的精神风貌,行为习惯,生动活泼的课堂纪律,有干净的校舍环境,要求我们注意保持清洁、爱护环境、爱护校园花草树木等。
5、情是和谐的基础人的和谐、事的和谐、物的和谐,景的和谐,都是以情的和谐为基础的。人决定了事、决定了物、决定了景,人是关键,而人是有情感的,人是情的载体,情是人的灵魂。因此,情的和谐是人、事、物、景和谐的基础。更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感情和心态,心怀善意,友爱互助。
(二)我国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学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承载社会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构建和谐校园,须从我做起,每个大学生都应该自觉地肩负起构建和谐校园的责任来。这不仅有利于建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可以提高我们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我们真正步入社会后,能够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和谐校园有三大特征:第一,校园内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二,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以自己处在这样的环境而感到身心愉悦;第三,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第一,要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发展自己的道德水准,做一个为社会欢迎的人;发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做一个服务于社会的人,发展自己的意志品质,做一个贡献于社会的人。因此,有没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我们有的同学道德发展有方向,文化学业有目标,身体锻炼有恒心,这就是有自我发展意识的一种良好表现。第二,具有自我发展的行动。发展自我单是有意识是不够的,还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这种行动表现在道德的修炼上应该是:自觉遵守《云南民族大学学生手册》所有规定和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现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应该是:不论学习上取得怎样的优越的成绩,都能永不满足,不论在学习上遇到怎样的挫折,都能坚忍不拔;表现在能力的提升上应该是: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乐于位同学服务,为班级服务,为学校服务,在活动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第三 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和谐的集体,和谐的校园,应该是每一个个体都受到尊重的集体,应该是每个成员都受到尊重的校园。作为学生,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尽自己的责任表现在:首先,尊重学校的教职工,尤其是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如果说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科的作业时对老师最好的尊重的话,那么,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自觉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就是对后勤员工的尊重。因为,每一堂课,每一处优美的环境,度凝集着教职工们的心血和智慧。尊重班里的每一个同学。这种尊重应体现在对弱小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上,对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叫上一起去学习。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充满爱的班级
(三)1、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要以党和国家的政治思想主流为引导,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航标。
2、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意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当代大学生要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要培育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正确的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树立民族意识与国际意识。和谐稳定是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主要是依靠本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完成的,要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我们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我们应该主动接受基本国情教育,树立艰苦奋斗是思想,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在涉及本国利益和民族利益时,能坚决地捍卫本国利益、本民族利益,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爱国主义的立场出发,增强国货意识,多消费和使用本国民族企业的产品,以支持和帮助本民族企业的发展,壮大民族经济。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出发,自觉抵制西方自由化思想和极端个人主义,培养集体主义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能力,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集力和战斗力。此外,要培育国际意识,积极学习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汲取西方文化思想中的精华,不断发展自己,不能盲目排外,闭关自守。
(2)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当代大学生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以便在将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国内、国外经济竞争发展竞争中的强者。同时,要注意培养在竞争中的协作意识,在协作中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协作,在协作中竞争,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怎样的校园才称得上和谐校园?我认为,至少她应该具有以下三大特征:第一,校园内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第二,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以自己处在这样的校园环境而感到身心愉快悦;第三,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各尽所能,都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更有利于每一个在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和谐校园应是文明、向上创新的校园,应是宽松,协调,包容的校园,应是师生员工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和精神的花园。
和谐校园的建设的几个主要方面:
6、关注发展:发展是第一要义,学生的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主要议题,主要任务,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作为学生,既要关心自己的发展,还要关心学校、学院各方面的发展;
7、要注意处理好校园内各种人际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舍友关系、老乡关系,朋友、恋人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
8、要注意严守校规校纪,校规校纪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最低要求和基本保障,凡违犯校规校纪事件,将势必影响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当事人将受到相关处罚。不仅影响自己的发展,也势必影响校园的和谐。
9、注意处理好个人与校园环境中一草一木的关系,要爱护公务,尊重别人的劳动,爱护环境卫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追求真善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追求自身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为社会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
第二篇:我为校园做贡献
我为校园做贡献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四年级4班的刘锦畅同学
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我为校园做贡献》
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读书时,哪能不全神贯注?当我们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学习时,怎能不倍感心情舒畅?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我们沐浴着阳光。
可是近来,同学们,你们是否感受到: 墙面在愤怒,桌椅在哭泣,地面在抗议!因为在我们的校园里,有个别同学乱扔垃圾,涂鸦墙壁,刻划桌椅;这些不文明行为与我们美丽洁净充满和谐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是极不相称的。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个学校文明制度、一个学生素质修养的体现。强化同学的日常行为规范意识,培养同学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营造“人人参与净化校园”的氛围,树立“搞好校园卫生从我做起”的理念将成为我们所有城东人共同的努力。“捡起这个纸团,你捡到了一种快乐;丢掉这片果壳,你丢掉了自己的美德。”我们希望这样的话语成为每一位学子的箴言。“自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将是我们行为的原则;“奉献校园、传播文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也会成为校园的新风;来吧!让我们亲爱的校园变得更加洁净,让我们所有同学的心情愉悦,让一切美好成为我们的追求。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环境的美化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为了使我们美丽的校园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因此,我建议让我们共同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爱护校园环境为己任,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
二、从我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便乱扔垃圾。
三、提倡“弯腰精神”,随时拾起地面上的点滴垃圾,扔进垃圾桶里,确保地面的干净。
四、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
五、自觉与不文明行为说再见,与不文明行为作斗争,成为保护环境的卫士。
为学校做贡献,要落实在点点滴滴的日常行为上,应该从自身做起。同学们,你们希望为学校做贡献,就应该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坚持佩戴校卡,时刻不忘记自己是城东小学的一名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保持校园整洁美观。做到语言文明,不讲粗话、脏话。讲究社会公德,尊敬师长,同学之间友好相处。
为学校做贡献,就要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条件,抓住机遇。荣誉不会从天而降,要靠我们去争取,去创造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荣誉。
来吧,让我们携起手来,献出我们的青春热血,为我们的学校有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同德,艰苦拼搏,向着同一个目标迈进,就一定无愧于学校的培养,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让我们为学校添光彩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我为和谐做贡献征文
我为和谐做贡献
一、“和谐社会”的提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和谐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大目标,它需要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和谐才能构成,作为学校应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些什么呢?是我们值得讨论和思考的问题。
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就内涵来看,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要求,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应有之义和目标取向。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所以,我们大学生务必要落实到以下几点:
1、要把祖国装在心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沉淀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民族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兴衰荣辱而浴血奋战、死而后已。无论是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和谐社会,热爱我们的国家,并有为这个国家的振兴而奋斗的决心是首要前提。作为将来民族挺直的脊梁的大学生,更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我们的共和国充满信心,为它追逐时代的潮流,踏响奔腾的脚步。
2、要有投入到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热情与活力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应该表现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即具有理性精神、探索精神、怀疑精神、实证精神、求实精神、和自主独立精神,还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科学的学习工作方法,勇于竞争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这是大学生为社会的和谐建设提供不竭动力的有效保证和必然要求。
3、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铭记在心
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是其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时表现出来的品德,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新一代大学生身上的继承与弘扬。具体要求如爱国首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立志勤学,公正无私,艰苦奋斗,遵守公德等等,大学生不仅要将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美德牢记在心,更要付诸于行动。
4、要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中国有句老话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东亚病夫”那段屈辱的历史更让我们明白,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所以大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的建设。而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体要求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良好的意志品质,正确的自我认识,个人与社会协调一致等。
5、时刻记得:遵纪守法是一种责任
秩序是维持一个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元素,而要维护良好的的秩序,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在大学校园中,秩序建设同样举足轻重。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较高的法律素质和秩序意识,并付诸实际行动中,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具体要求大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条令,遵守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有一颗公德心,并将这种意识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习惯。
6、团结友爱,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古语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没有人能脱离群体而生存,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求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权益,理解他人的选择,关心他人的需要,注重协作,真正做到民主,公平,团结友爱,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虽然我们去落实这几点,但现如今大学生的素质现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
1、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忽视,协作精神不足
个人主义思想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比较突出,比如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实现、个人价值,使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脱节;强调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而忽视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在人与人的关系或人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过分强调了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或入党展开不正当的竞争。2004年10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对自身素质进行评价过程中,“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得分最低。
以人为本是时代的必然与应然。尊重他人的权益,理解他人的选择,关心他人的需要,是以人为本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处理校园大学生之间的人我关系时,有我而无人、自我中心主义等是对以人为本命题的片面的曲解,必然导致对他人利益的漠视直至损害,必然导致人际关系的人为紧张直至恶斗。
2、大学生中出现诚信危机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作为个人的基本品质,是引导个人修养、人格进步和培养高尚道
德的重要前提。诚信就要求言论与客观事实一致、言与行一致和普遍诚信与有限诚信的一致。现任google中国总裁的李开复先生在《致中国学生的信》里,第一封便是讲诚信的重要性。
部分大学生缺乏诚信的现状是容忽视的。2002年在上海市8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作弊行为还是较普遍的,有28.1%的学生表示曾经有过作弊行为。此外,助学贷
款的清偿问题也很让银行和学校尴尬,沈阳市工商银行的销售信贷部负责人说:“每年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能够及时还贷的只占极少数,而长期拖欠贷款的每年却达50%左右,这50%的学生毕业后就消失无综,不履行告知义务或故意隐瞒收入情况。”
3、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但是,大学生的一些观念和实际行为也阻碍着生态环境道德的形成和实践。如中午12点钟,某高校一间食堂内,在“浪费粮食可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大标语警示牌下,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大堆大堆的剩菜随处可见,有的馒头甚至连个牙印都没有就被扔掉了。该食堂负责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说,几乎每顿饭后,就餐的学生们都能“制造”出几大桶剩菜剩饭,造成极大的粮食浪费;有的同学在使用水龙头完毕后,忘记把水龙头关掉;买来的纯净水喝了几口就当作垃圾扔掉,造成极大的水资源浪费。因受“人类是地球的主人”、“人定胜天”“征服自然”等思想的影响,有些大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缺乏应有的尊敬、爱心和同情心,以至做出捕捉野生动物为美食,甚至以折磨野生动物为乐等残忍的事情。有的同学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或口香糖残渣、乱扔废旧电池等有害物品、到风景区游玩乱丢白色污染物等等。这些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行为都使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举步维艰。大学生如何增强自己的环保节约意识,如何履行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责任,其实是我们大学生自己应该主动去认识和实践的。而且时刻都要牢记,在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程中,大学生责无旁贷!
综上所述,社会的和谐,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就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就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和谐则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大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第四篇:我为科学发展献计策,我为和谐校园做贡献
我为科学发展献计策,我为和谐校园做贡献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身为一名北京科技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我能切身体会到党有关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在学校的管理以及教学等过程中的显现。这些是我们学生最需要,也应该是高等学府办学的宗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未来前途为本。学校的各方面建设在一步步完善,同时也注重了大学校园的文化层次的建设,向着校园与师生的融合、老师与学生的融合、管理与教师的融合以及大学与社会的融合进一步发展。
一、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 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就是建立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这种要求。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幸福、公正、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体现了学校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学校的软实力。追求个人、知识、社会的和谐发展将成为21世纪大学理念的价值取向。一所大学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与硬实力共同提升,尤其是软实力。软实力指的是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构建大学和谐校园,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这种和谐使学校在其内在凝聚力、对内外吸引力和向心力等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发展,这也正是学校软实力的一种体现。
二、大学和谐校园的特征
民主法治校园。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民主法治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事务的治理,学校与国家、社会关系的处理以及学校的制度安排、规则程序、合作参与、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等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学校事务治理的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可能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社会结构的协调性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
公平正义校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一个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机会的平等、竞争的公平。在校园内,不论什么人,都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诚信友爱校园。诚信友爱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
充满活力校园。和谐校园是充满活力的校园,校园活力主要来自学校成员、管理机构和机制的有效作用。只有改变那些影响和束缚活力的制度供给和政策设定,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和环境,使校园充满活力,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一切有利于教师、学生和学校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校园。校园运行安定有序是学校全体师生普遍的渴望和需求。和谐校园是运行安定有序的校园。校园运行有序,一是校园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教职工队伍建设科学合理。二是学校的各种利益之间存在一种协调机制,维护和保持学校各阶层及各方面利益处于一种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态势。安全文明校园。安全文明校园是和谐校园的基础性特征,是确保学校稳定发展的环境基础。安全文明的校园首先应该是校园内部的安全文明,校园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安定有保障的生活环境,更主要是在心理上提供一种安全与信任的良好氛围,人与人之间各种交往在文明友善的环境中进行;其次应该是在与外部互动过程中,发挥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与教育功能,为学校缔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外部环境。
三、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应着力处理好的几个“和谐”
学科发展的和谐。构建大学和谐校园,首先要做到学科发展的和谐。高校要保持各个学科之间的布局合理、互相支撑、协调发展,这是科学发展和学科发展本身的要求。高校对学科和学院布局的调整,包括建设新校区、成立新学院、申办新专业等,都是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协的重要举措。人事工作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学科调整,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在对不同学科人才的评价与管理方面多做工作,把不同学科的人事工作协调起来,促进各学科的协调发展。
规模与质量的和谐。处理好规模与质量水平的关系,其着眼点是稳定本科生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落脚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协调发展,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效益。规模与质量是辩证的关系,规模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规模的关键,没有质量就没有规模,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同时要坚持多元化的质量标准的发展观,既要有精英教育的质量观,给少数智商发展水平高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也要树立大众化的质量观,给大多数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空间,使规模和质量二者和谐发展。
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要做到两个统一: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学校管理应该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只有实施人本管理,才能把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共同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推向新的台阶。
人本管理是人们通过多年的管理实践逐步形成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在学校实施人本管理,其核心是把人置于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教育人、保护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一个实行人本管理的学校,其基本管理思路就是将人置于管理过程的中心,将以人为本作为学校共同的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以成员的集体主义行为为基础,达到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在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的。
校园文化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序推进,目的在于营造更加整洁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好的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必须融入高校自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目的在于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气息。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同步推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努力营造更加整洁的校园环境和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
法制与法治的和谐。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已成为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指标,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把提高青年学生的法律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纳入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社会主义法治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从传播先进文化的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学校法制教育的特点与规律,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充分运用各种教育资源,营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和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学校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在潜移默化间受到法治的教育与熏陶。广大教师要言传身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贯彻法治精神和法律要求,促进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依法治校也是形势下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体现。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有机整合,真正融合,是21世纪全球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有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才是有价值的人文教育;同样,有人文精神的科学教育,才是有价值的科学教育。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之间的关系具有依存性、一致性和包容性。人文精神既含有发展社会、发展文化的精神因素,也包括发展科技的精神因素。同样,科学精神中既含有科学技术的精神要素,也包括促进社会发展和终极关怀的精神要素。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最高层面上是高度融合、统一和不可分离的。因此,要真正促进其相互融合并和谐发展,关键还在于,要深刻理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内在关联,特别是深刻理解科学精神的人文性,在人文精神中加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在科学精神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等。
第五篇:我为校园做贡献发言稿
作为学生的我们,跟学校的兴衰是紧密连在一起的。我们要怎样为学校做贡献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我为校园做贡献发言稿,希望能帮到你。我为校园做贡献发言稿一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的讲话的内容是“我为班级做贡献。”
一滴水落在地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就会被蒸发。但如果这滴水落在大海里,它将会永存。这说明,任何事物,包括人,都不能脱离集体而独自生活。我们现在生活在12办这个大集体中,我们会变得更优秀。所以我们应该为这个优秀的集体多做贡献。
为班级做贡献其实并不难。只要把心里想的贡献落实到行动中即可,只要以班级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班级着想即可。
每个人都可以为班级做很多贡献。大到考试考第一,为班级争光,小到跑操是拼命的喊口号,喊出班级的力量。这都是我们可以为班级尽的一份力,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尽这份力量。
为班级做贡献,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只要自己做好了,自然会带动周围的同学。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假设一间房子的某一扇窗户破了,而没有立即去修补,那么这间房子的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便会毫不犹豫的把垃圾丢在那里。这就是破窗效应。在班里也是这样,上自习时如果大部分人都没有说话,那么说话的人也不好意思说话了。反之,班里也会变得很乱。
在宿舍里,认真地叠一叠被子,扫一扫地。宿舍会因此变得整洁,让人进门便眼前一亮,一看就知道这是12班的宿舍。下课时,如果同学有问题要问我,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问题讲明白,不让同学带着问题上课。如果我有问题,我也一定会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询问。
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会使你把这个问题记得很深刻,答错了会更加深刻。所以不要怕答错,只要会就要举手回答。这是每一个要为班级做贡献的人必须做的!
班级是我们的家,老师是我们的长辈,同学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孔子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所以我们在班里要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积极帮助同学。只有这样,我们的家,我们的班级才会祥和,优秀!
班级和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是我们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我们要在12班这个优秀的集体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12班会更优秀,成为最优秀的!
我为校园做贡献发言稿二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二5班的聂泽楷。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建设美丽校园贡献力量》。
清晨,当我们迎着朝阳踏进学校大门时,一天紧张而又愉快的校园生活开始了。每天,我们都生活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学校就如同我们第二个家。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的朋友,和我们共同呼吸,共同成长,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我们的伙伴,和我们共同承受,共同迎接每一个未知的挑战!
一片纸,我们捡起;一滴水,我们节约;一堆垃圾,我们打扫,爱一棵小树苗,保护一棵小草。为了我们的校园,做我们能够做的一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了建设美丽的校园,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文明礼仪。在校园内不要大声喧哗、追逐打闹,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
2、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具体做到:不攀折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意破坏学校的公共设施,不攀爬操场护栏,不在墙壁和课桌上乱写乱画;在学校规定位置停放自行车。这些虽然是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但一举一动都包含着我们对学校的爱。
3、文明就餐,自觉维护食堂秩序和卫生。点餐时要有序排队;就餐时要注意餐桌清洁,不要把食物残渣乱扔乱吐。
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心情愉悦,提高效率;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关爱;优美的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宽容谦让,学会做人。
学校的良好形象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维护,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维护好校园环境,建设更加美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