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时间:2019-05-14 19:0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应该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应该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第一篇:大学生应该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谐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人也应为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要为构建和谐班级做贡献。班级是大学中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学生与学生交往最多、关系最密切、对一生影响最深的群体。因此,无论是专业班级还是教学班级,作为班级中的一名成员,都要做到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守公德、互助友爱,不讲不做有损班级形象的话和事,共建充满正气,爱心、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具有创新活力的班级。

二、要为构建和谐宿舍做贡献。大学生在宿舍这个基本的生活圈中,要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注意尊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要善解人意,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要自觉遵守宿舍公约,爱护公物,注意安全,保持宿舍整洁和安静,不打扰别人休息,以和睦相处的行为去创造和谐的室友关系和温馨的宿舍环境。

三、要为构建和谐社团做贡献。学生社团组织是团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自身素质提高的各类社团活动。在活动中一方面要积极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也要注意向其他同学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规定和各自社团的章程办事,使社团活动朝着积极健康、有益和谐的方向发展。

四、要为构建法治校园做贡献。大学生要学法、懂法、护法,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时,要坚持用法律、制度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积极推进法治校园的建设。

五、要为构建民主校园做贡献。大学生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教师任课好坏的测评等工作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主人翁的姿态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在学生干部的选举、学生评优评奖等重大活动中,要维护民主、公正的原则,积极推进民主校园的建设。

六、要为构建诚信校园做贡献。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讲诚信,做诚实、守信的人,言必行,行必果,知行合一,做同学、老师和用人单位信任的人。只要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所学校就必然是一所诚信的大学校园。

(校关工委)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大学生历来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是青年中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建构,大学生良好诚信品德的养成,直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另外,从人的成长特点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养成,是形成正确

人生价值观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干预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发生,于国于民、于校于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

(1)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方面,所以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起骨干和带头作用,构建好和谐校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做贡献。

(2)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和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就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

(3)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世界公民”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成长、发展环境,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局势在即,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世界公民”成为国际交流、社会进步的急需品。

2.特征

以上我们对和谐校园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谐校园的实质,下面我们将分析和谐校园的特征:

(1)目标明确

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办学宗旨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类事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

(2)机会公平

公平要靠制度和秩序来保障,要确立广大师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为每一个教师充分施展才华提供机会和舞台;同时要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足够大的平台,创造足够丰富的机会。

(3)全面创新

创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高等学校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高校不仅要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要进行体制、管理的创新。要力戒浮躁的风气,倡导求实的学风,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营造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4)人文关怀

作为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校园氛围,要注重人文关怀,倡导“师道”精神,“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想师生所想,让学生和老师在学校都能感受到人性的关怀,真真正正的有归宿感和温馨感。

(5)与时俱进

学校的发展就是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与社会发展同步,随着社会的步伐,及时转变体制、目标,适时为社会发展输送适合的高素质人才。和谐校园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应当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为社会

二、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生,不仅是学知识、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从思想上端正立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不误入歧途、步入歪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对于和谐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既要重视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重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以人为本”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校园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2.立足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学习,促成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各种情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活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学生有组织或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等形式,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的坐在教室接受书本知识的熏陶,而是要在理论知识的结合下,在实践中得到思想的成熟,观念的转变。

3.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对于大学生的信念、理想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中国文化传统教育进而培养师生对祖国浓厚的民族情感,提高爱国觉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接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心和决心;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顺应时变,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和谐校园的实现营造和谐的氛围。

4.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很不利,造成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心理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地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座、人际交往训练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习能力、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共青

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的。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环境下驰骋江湖而心不乱不躁。

5.授人以渔,而非仅授人以鱼。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及其信息鱼龙混杂、良莠难辨之际,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采用禁锢、隔离的方法来应对。作为学校,责任在于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就是要主动让学生直面不良信息源及其有害信息,并帮助、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如社会、文化背景等)并认识其危害,从而对类似的事物产生“免疫力”。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分析其利弊得失。这对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是一个严峻但又必须接受的挑战。因为这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信息是不好,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还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抵御不良信息的诱使,真正的从有害信息中走出来。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实现出力。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最近我通过资料查阅,再次学习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并联系大学校园的文明建设实际,有了新的感想与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的升华。高等院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作为社会知识、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基地,应通过和谐校园的建设,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一、和谐校园的涵义和特征

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比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各归其位、各尽其能,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结合实际,和谐校园应当具备如下特征: 1、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依法治校、公平正义的校园;

2、校风优良、诚信友爱、团结合作、乐于创造的校园;

3、安全安定、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整洁宜人的校园;

4、建设和谐校园,人处在最核心的地位,人的和谐是外在的,人的共进是内在的,因此,和谐校园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和谐共进,这也是校园和谐建设追求的目标。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新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手段和基本任务,必须适应建设和谐校园的新形势,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1、更加注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塑造人与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统一起来,通过民主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和心智健康发展。同时,还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加强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建设,有效发挥法治的 “硬约束”作用。

2、更加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维护公平正义出发,建立健全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价值引导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始终坚持讲道理与办实事的统一,正确对待大学生对各种考评、费用收缴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切实帮助解决诸如心理健康、贫困生经济、毕业生就业等实际问题。

3、更加注重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环境。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营造平等友爱的良好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校园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为此,高校要把构筑诚信友爱的道德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倡导和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的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努力把大学校园打造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精神净土。

4、更加注重加强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对象成长的新特点,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实际,以及大学生求创新、求知、求乐的各种需要,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朝气蓬勃、知行合一、德才并进。

5、更加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管理之中。这是建设安定有序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价值、尊严、潜能和发展,激发自律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本领,使自律和他律相辅相成、激励和约束有机结合。要按照管理人性化和科学性原则,探索和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发挥院系、班组、宿舍,特别是各类学生社团、各级学生会等载体的作用。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两项工作:一是认真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此,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要摸清大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准他们的思想困惑;二是正确把握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实效,还特别要注意做到 “三个结合”:一是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巩固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基础;二是与形势教育相结合,要把形势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际环境和形势,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定;三是与政策教育相结合,适时进行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宣传教育,把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大学生把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为报效祖国而发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树立道德意识,要通过灌输、启发、激励、引导、说服和感召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二是实施道德规范。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三是推动道德实践。道德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要大力强化实践环节,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观教育基地、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推动道德观念和规范见之行动、落到实处。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加紧迫。大学生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是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高校要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深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和测评数据库,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渠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主阵地、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优势,建立起教育、辅导、咨询和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归因、转变观念和提高自控,使其明白只要存在主观需要与客观满足的差异,失意和失败就不可避免,要帮助大学生直面现实,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掌握阳光思维方法,乐观看待人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无悔的青春!

我们 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的和谐校园不谐奋斗!

第二篇:在校大学生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

在校大学生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准备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

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就业意识

哪怕只是大一的学生,也应该尝试找一份兼职工作,至少要写一份简历,去招聘会现场体会一下,只有亲历了那种场合,作为一个从小倍受呵护的90后,才能理解什么叫就业压力,才能真正不把大学当作学习的终点,游戏的开始;才能有决心在大学期间,为工作做出各方面的准备。

2、尽早确定职业目标

越早决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对大学生的就业准备越重要,很多学生到了大四,还在犹豫要不要考研,是考研呢?还是就业?这种犹豫,无论对考研,还是就业都没有好处。如果你早早决定考研,那么你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学习,系统地学习,拿到更好的成绩;如果你早早决定就业,那么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实习,学习也围绕就业相关的知识,成绩只要能拿得出手就行了,企业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

3、除学好本专业外,还要为就业而学习

离开学校,大学生们会发现,自己再没那么多的时间学习了,知识是不会辜负人的,在大学期间,要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资源,好好学习。除了本专业外,还要为就业而学习,选修第二专业,技多不压身,多一个专业,也许就业的时候就有用。

另外,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兴趣,考几个对就业有帮助的证书,在面试时主动亮出与岗位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非常有利的。

4、多交朋友

大学时期,是最好交朋友的时候,大家在一起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的冲突,最真诚、最单纯,这时候交朋友,很多会成为一生的知己,到就业的时候,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人脉是就业最好的帮手。

5、在学习之外,培养一个特长或爱好

多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文艺活动,培养业余爱好,如果能有一个特长就更好了。爱好与特长,对就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更有甚者,能够把爱好发展为事业,这也是最成功的就业或创业模式。例如,酷爱健身的人去当健身教练,把自己的爱好转化为事业,把自己从爱好中的受益传授给别人,让大家都受益。

6、找机会实习

要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与实习,这在大学生中已经成了共识,大学生的简历中,没有实践经验的已经很少了。这是非常明智的,因为,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工作经验是大学生最大的硬伤,但工作经验并不是完全不可以得到的,社会实践与实习是很好的提前获得工作经验的机会,一定要重视。

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有规划的人生是精彩的人生!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你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如何为建设优良的校风学风作贡献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大学生历来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是青年中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建构,大学生良好诚信品德的养成,直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另外,从人的成长特点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养成,是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干预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发生,于国于民、于校于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生,不仅是学知识、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从思想上端正立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不误入歧途、步入歪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对于和谐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既要重视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重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以人为本”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校园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2.立足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学习,促成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各种情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活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学生有组织或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等形式,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的坐在教室接受书本知识的熏陶,而是要在理论知识的结合下,在实践中得到思想的成熟,观念的转变。

3.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对于大学生的信念、理想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中国文化传统教育进而培养师生对祖国浓厚的民族情感,提高爱国觉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接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心和决心;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顺应时变,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和谐校园的实现营造和谐的氛围。

4.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很不利,造成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心理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地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座、人际交往训练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习能力、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的。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环境下驰骋江湖而心不乱不躁。

5.授人以渔,而非仅授人以鱼。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及其信息鱼龙混杂、良莠难辨之际,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采用禁锢、隔离的方法来应对。作为学校,责任在于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就是要主动让学生直面不良信息源及其有害信息,并帮助、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如社会、文化背景等)并认识其危害,从而对类似的事物产生“免疫力”。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分析其利弊得失。这对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是一个严峻但又必须接受的挑战。因为这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信息是不好,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还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抵御不良信息的诱使,真正的从有害信息中走出来。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实现出力。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新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手段和基本任务,必须适应建设和谐校园的新形势,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1、更加注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塑造人与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统一起来,通过民主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和心智健康发展。同时,还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加强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建设,有效发挥法治的 “硬约束”作用。

2、更加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维护公平正义出发,建立健全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价值引导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始终坚持讲道理与办实事的统一,正确对待大学生对各种考评、费用收缴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切实帮助解决诸如心理健康、贫困生经济、毕业生就业等实际问题。

3、更加注重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环境。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营造平等友爱的良好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校园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为

此,高校要把构筑诚信友爱的道德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倡导和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的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努力把大学校园打造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精神净土。

4、更加注重加强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对象成长的新特点,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实际,以及大学生求创新、求知、求乐的各种需要,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朝气蓬勃、知行合一、德才并进。

5、更加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管理之中。这是建设安定有序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价值、尊严、潜能和发展,激发自律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本领,使自律和他律相辅相成、激励和约束有机结合。要按照管理人性化和科学性原则,探索和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发挥院系、班组、宿舍,特别是各类学生社团、各级学生会等载体的作用。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两项工作:一是认真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此,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要摸清大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准他们的思想困惑;二是正确把握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实效,还特别要注意做到 “三个结合”:一是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巩固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基础;二是与形势教育相结合,要把形势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际环境和形势,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定;三是与政策教育相结合,适时进行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宣传教育,把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大学生把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为报效祖国而发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树立道德意识,要通过灌输、启发、激励、引导、说服和感召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二是实施道德规范。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三是推动道德实践。道德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要大力强化实践环节,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观教育基地、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推动道德观念和规范见之行动、落到实处。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加紧迫。大学生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是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高校要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深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和测评数据库,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渠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主阵地、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优势,建立起教育、辅导、咨询

和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归因、转变观念和提高自控,使其明白只要存在主观需要与客观满足的差异,失意和失败就不可避免,要帮助大学生直面现实,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掌握阳光思维方法,乐观看待人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无悔的青春!

我们 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的和谐校园不谐奋斗!

第四篇: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大学生历来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是青年中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建构,大学生良好诚信品德的养成,直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另外,从人的成长特点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养成,是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干预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发生,于国于民、于校于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

(1)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方面,所以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起骨干和带头作用,构建好和谐校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做贡献。

(2)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和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就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

(3)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世界公民”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成长、发展环境,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局势在即,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世界公民”成为国际交流、社会进步的急需品。

2.特征

以上我们对和谐校园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谐校园的实质,下面我们将分析和谐校园的特征:

(1)目标明确

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办学宗旨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类事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

(2)机会公平

公平要靠制度和秩序来保障,要确立广大师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为每一个教师充分施展才华提供机会和舞台;同时要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足够大的平台,创造足够丰富的机会。

(3)全面创新

创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高等学校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高校不仅要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要进行体制、管理的创新。要力戒浮躁的风气,倡导求实的学风,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营造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4)人文关怀

作为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校园氛围,要注重人文关怀,倡导“师道”精神,“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想师生所想,让学生和老师在学校都能感受到人性的关怀,真真正正的有归宿感和温馨感。

(5)与时俱进

学校的发展就是在安全稳定的基础上,与社会发展同步,随着社会的步伐,及时转变体制、目标,适时为社会发展输送适合的高素质人才。和谐校园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应当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更好的为社会

二、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学生,不仅是学知识、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从思想上端正立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不误入歧途、步入歪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对于和谐校园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在高校思想教育中,既要重视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重视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材施教,让他们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品格;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以人为本”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校园这个更高的层次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2.立足社会实践,结合理论学习,促成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各种情况,更加迫切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活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学生有组织或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成功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等形式,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的坐在教室接受书本知识的熏陶,而是要在理论知识的结合下,在实践中得到思想的成熟,观念的转变。

3.弘扬中国文化,加强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对于大学生的信念、理想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坚持从正面教育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中国文化传统教育进而培养师生对祖国浓厚的民族情感,提高爱国觉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接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信心和决心;要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顺应时变,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途径,努力开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和谐校园的实现营造和谐的氛围。

4.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很不利,造成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加,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学会自己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是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心理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地建立大学生个人心理档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学知识讲座、人际交往训练等。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提高学习能力、耐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的。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在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环境下驰骋江湖而心不乱不躁。

5.授人以渔,而非仅授人以鱼。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源及其信息鱼龙混杂、良莠难辨之际,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采用禁锢、隔离的方法来应对。作为学校,责任在于从教育的角度扬利抑弊,就是要主动让学生直面不良信息源及其有害信息,并帮助、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如社会、文化背景等)并认识其危害,从而对类似的事物产生“免疫力”。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分析其利弊得失。这对从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是一个严峻但又必须接受的挑战。因为这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信息是不好,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还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去抵御不良信息的诱使,真正的从有害信息中走出来。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实现出力。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最近我通过资料查阅,再次学习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并联系大学校园的文明建设实际,有了新的感想与体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的升华。高等院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校作为社会知识、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基地,应通过和谐校园的建设,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切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一、和谐校园的涵义和特征

和谐,具有协调、融洽、合作等意义。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比如“和衷共济”“厚德载物”“和气生财”“和为贵”都是对这种和谐精神的注解和说明。和谐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校园就是学校通过深入改革、创新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校的领导者、教职工、学生等各类主体,各归其位、各尽其能,而又相互协调、和谐相处。结合实际,和谐校园应当具备如下特征: 1、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依法治校、公平正义的校园;

2、校风优良、诚信友爱、团结合作、乐于创造的校园;

3、安全安定、秩序井然、环境优美、整洁宜人的校园;

4、建设和谐校园,人处在最核心的地位,人的和谐是外在的,人的共进是内在的,因此,和谐校园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和谐共进,这也是校园和谐建设追求的目标。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构建和谐校园的新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手段和基本任务,必须适应建设和谐校园的新形势,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1、更加注重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在建设和谐校园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确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将塑造人与激励人、服务人、发展人统一起来,通过民主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人格和心智健康发展。同时,还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加强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的建设,有效发挥法治的 “硬约束”作用。

2、更加注重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从维护公平正义出发,建立健全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价值引导机制、矛盾化解机制,始终坚持讲道理与办实事的统一,正确对待大学生对各种考评、费用收缴和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理诉求,切实帮助解决诸如心理健康、贫困生经济、毕业生就业等实际问题。

3、更加注重营造诚信友爱的良好环境。加强诚信道德体系建设、营造平等友爱的良好环境,是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衡量校园及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尺。为此,高校要把构筑诚信友爱的道德平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倡导和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的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努力把大学校园打造成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精神净土。

4、更加注重加强大学生创造精神培育。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对象成长的新特点,特别要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实际,以及大学生求创新、求知、求乐的各种需要,大力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在增长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做到朝气蓬勃、知行合一、德才并进。

5、更加注重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管理之中。这是建设安定有序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严格照章办事,通过规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促使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德,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价值、尊严、潜能和发展,激发自律意识,培养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的本领,使自律和他律相辅相成、激励和约束有机结合。要按照管理人性化和科学性原则,探索和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发挥院系、班组、宿舍,特别是各类学生社团、各级学生会等载体的作用。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按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的要求,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两项工作:一是认真解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对此,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要摸清大学生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准他们的思想困惑;二是正确把握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和深入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新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收到实效,还特别要注意做到 “三个结合”:一是与国情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断巩固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基础;二是与形势教育相结合,要把形势教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中,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际环境和形势,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利益和国家安定;三是与政策教育相结合,适时进行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宣传教育,把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国家方针政策上来,引导大学生把炽热的爱国情怀转化为为报效祖国而发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树立道德意识,要通过灌输、启发、激励、引导、说服和感召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二是实施道德规范。要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三是推动道德实践。道德建设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要大力强化实践环节,运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参观教育基地、服务社会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推动道德观念和规范见之行动、落到实处。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加紧迫。大学生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是一生中心理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高校要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深入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和测评数据库,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渠道、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主阵地、心理危机干预为主线,充分发挥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优势,建立起教育、辅导、咨询和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要着眼于帮助大学生正确归因、转变观念和提高自控,使其明白只要存在主观需要与客观满足的差异,失意和失败就不可避免,要帮助大学生直面现实,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重要的是要教育大学生掌握阳光思维方法,乐观看待人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无悔的青春!

我们 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保持党员在大家内共同的努力下,筑建我们的和谐校园不谐奋斗!

第五篇: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魅力无穷的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孩子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我们校园虽然不大,但各种花草树木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线。教室寝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绿意,不仅能给人以美的陶冶,也能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以及由此感受到的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当包括师生创造的人文环境。一帧帧醒目的优秀学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选的佳作都可以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个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个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如何,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和谐.大学生的诚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石.大学校园存在不和谐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学业方面的不和谐:弄虚作假;与社会交往的不和谐:普遍伪造自我;经济活动的不和谐:信用差;道德精神的不和谐:道德缺失.而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实质是社会现象在学校的反映,是应试教育模式的体现,是大学生心理特征的表现.因此,根据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和特点,着力完善诚信教育体系,探索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路径,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构建诚信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必要的。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党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宣传者。

大学生构建和谐校园

在我们的校园里要正确处理学校管理与自我管理的关系,打造学校管理新格局。因为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构建我们美好的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构建和谐校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谐校园,主要包括主体和谐、管理和谐、环境和谐三个社会维度.通过确立以人为本的成才目标实现主体和谐,创新以人为本的成才模式实现管理和谐,创造以人为本的成才环境实现校园环境和谐.三个维度的复合适应,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灵魂.构建和谐校园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师生人格,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推进依法治校,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构建法制、文明、和谐的校园。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改进治校方式,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要继续坚持我校对师生进行的法制学习和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坚定不移的步伐,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规范办学,提高我校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

我校绿树成阴,生态怡然,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我们要教育广大师生爱护我们的校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现代生态人格和生态精神。创造人工和自然相和谐的绿色

校园,编织科学与自然的空间,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在生态化校园建设的物质层面,要树立“生态平衡”观念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意识。以神圣的体悟敬畏自然,以诗性的智慧热爱自然,以“

下载大学生应该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应该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为和谐校园做贡献?

    在校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做贡献: (一)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个什么样: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我......

    浅谈大学生如何对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浅谈大学生如何对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2010441476 李后涛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认为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才是构建和谐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

    大学生应该为求职做的几件事儿

    我谨以我个人和部分学员的真实经历为例,详细地谈谈大学规划这个话题:从大一到大三,我们到底该做哪些事情,才能确保大四成功就业?1.你有任何一个能“拿得出手”的长处吗? 回想我的......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犯罪率也在逐年提高。本文通过介绍大学生犯罪案例引起的反思,总结出造成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家......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摘要: 共创和谐社会,在我们的校园里,和谐更是不可或缺的,和谐的校风和学风是打造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的群体前提和保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你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你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花开的日子你们遨游......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你心中的和谐校可能是一部风情万种的小说,也可能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而我心中的和谐校园是一座宏伟的摩天大厦,它的建立,需要......

    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培育成功之人 ——苏州市湘城中学德育工作简介 苏州市相城区湘城中学严永兴、王进荣邮编:215138 坚持德育首位,学校发展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我校的德育始终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