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琳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14:23: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慧琳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慧琳观后感》。

第一篇:陈慧琳观后感

记忆那些年少轻狂的日子

——观《初恋这件小事》有感

我承认已经很久没有触碰文字和电影。在周围人强烈的感染和作业要求下,我有些疲倦的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当作消遣。

时间,灌死太多人。在这个阳光安好的午后手指轻轻敲落键盘,灰尘随着指尖轻轻舞动,阳光空气灰尘三种物质产生很好的物理反应,为我眼前为什么模糊找到一个很好的借口。这部电影确实給了我很多感触,小水她们四个人的友谊,一起追暗恋的男生的美好日子一起为学业奋斗一起和死对头争吵,口是心非却是最为对方着想的情愫,一起去小卖部喝着从来没有换过口味的饮料,牵着手走过林荫大道连头顶茂密的树也羡慕的友谊。

形影不离。她们。我们。

我也曾经有过如此美好的日子,也是四个人,我们也会吵架吵到咬牙切齿,只是和好的速度让所有人都大为一惊。只可惜年少轻狂的我们都不懂,知足与珍惜是能永远拥有这一切的前提。太多情感因为一时所谓的“自尊”所谓的“原则”,销声匿迹。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发疯似的怀念这逝去的一切。然而,亲爱的朋友,我已经没有勇气去告诉你们,因为我不知道你所留的电话号码有没有换?那么如果打通了那声久违的“喂”会不会陌生到我害怕?原谅我太多的假设推翻了内心强烈的愿望。呵,我还是如此的倔强。

脚下就是个码头,只有卸下“过去”,才能潇洒的走。我们可以回头,但请不要转身。

爱情,如何才能真正透彻它的意义?所有人都有那么一份悸动藏在内心的深处,连那把钥匙都要丢掉。触碰了是酸是甜蜜是痛楚,那都是一个人所编织的幻想所品尝的味道,唯有自知。小水为了暗恋的阿亮努力的去变得更优秀好让自己配得上他,她收藏误以为是阿亮的纽扣,她迷信的去做让你爱的人爱上你的九种方法,去揣测他的一举一动有什么意义,到最后终于成了校花终于鼓起勇气告白的时候,阿亮却骗她说已经有了女朋友了。当小水落水还强装的镇定的瞬间,我的眼泪也开始漫上来。九年后,在一起新闻采访,阿亮的一句“我还在等那个人从美国回来”完美的结局符合了所有观众的意愿。

小水和阿亮是幸福的是幸运的,可我深知人生没有童话。很清楚记得我第一个欣赏的男孩子是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在大厅追逐奔跑在教室玩跳绳。高一的时候又相遇了,只可惜我们之间相隔的不再只是8年的光阴,还有遥不可以及的身高,以及那8年里时间的洗礼我们经过些什么,都不可而知。就是这样,相遇,错过,再相遇。直到终归平静。

太早得到,反而是负担。比如爱情。

这部电影藏了每个人内心太多的秘密。回首我们的曾经,被泪水欢笑的回忆碎片一直铺向我们绚烂的十八,谁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呢?只是在青春过后我们要懂得感恩与纪念.感谢这部电影,让我记忆起我年少轻狂的日子.

第二篇:陈慧琳读后感

读《爱与痛的边缘》有感

“我们用相同的姿势阅读,就能安慰彼此。”

――题记

在喝了两大杯咖啡,最后终于在半夜三点起床无法制止的呕吐后,我重新拿起这本书。这是我读郭敬明的第一本书,也是最喜欢,因为它很现实,现实到很贴近我的生活。<我上高二了>

我突然间发现郭敬明一篇小文章的标题很符合我的现状,“我上高二了,我们学会欣赏哪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漂亮,然后为了那张薄纸而玩命。”

可是,我却没有他所说的那样壮烈,我甚至悠闲的想着明天去哪里玩哪里开了家餐厅去哪吃,那暑假计划的豪言壮词最后轰轰烈烈死在哪个角落。不是没有愧疚的,但一想到还有两年马上又身轻如燕,谁不想得到张漂亮点的通知书,但害怕于付出没有结果便选择自欺欺人的方式混日子吧!明知拿着青春挥霍也面不改色。

我上高二了,我很茫然,处于一种歇斯底里的麻木,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我的未来在哪里,我所看到的只是醒来后的又一个黎明。

我上高二了,我不兴奋也不悲哀,我的心如死水。

<七天里的左右手>

郭敬明在分科的时候把文科比作左手理科比作右手,砍掉左手还是右手很是纠结。而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文科很是轻松尽管我理科比文科级排只低那么几名。直到一个学期过去了,才明了我的选择是很错误很错误的。我不喜欢背书记性差到可以,不喜欢形式的作文不喜欢枯燥乏味的文字。从我懂事以来就认定自己学文科吧学文科吧不可能变的,只是,当一切都已成定局的时候,才来后悔。这就是人生吧。我是个正常人,所以我是个俗人,那段自我膨胀的时期已过去,最后留下的是烟花灿烂后的黑暗,无尽的自卑。

文科的日子很枯燥,悲观的孩子不讨人喜欢。只能承认在这之前获得太多目光与宠爱,而现在的我,不停不停的让身边的人失望。

<音乐>

“一直以来我就是个爱音乐的人,爱的排山倒海,骨子里的坚持在别人看来往往是不可理喻的。”

可是我懂。我也爱音乐,我初三那段时间可以说一放学就戴上耳机,然后骑上单车绕最远的路回家,喜欢安静的与自己对话。导致最后耳出血了才收敛了些。我喜欢音乐,因为虽然它不会说我永远陪着你,但是一直在我身边的就是音乐。在高二即将开始的时候,我往MP4上下了很多很多歌,因为我害怕不知道在那一刻敏感的神经溃不成军。

“我想我没有那么自由,我只能在音乐中将身子蜷缩得很紧一点更紧一点,我好沉沉睡去,一直睡到我睁开眼睛的时候一切烦恼统统消失不见。”

整理好千万的思绪,这本书能给我最大的安慰。我们安慰着彼此,然后我想好好的读完这两年,不要自己对不起自己。我们的青春很短,不能用它来悲伤。

第三篇:陈慧琳九年级历史思品

九年级历史社会·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思想品德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1.在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是,要树立哪些意识?

P22 2.作为公民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P22-23 3.我们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是什么?

P23 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1.如何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P27-28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P32-36 1.世界舞台上是怎样的中国?

P32-33 2.我国的基本国情?

P33 3.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有哪些?

P33 4.建国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P33 5.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及表现?

P34 6.解决民生问题的意义?

P35 7.反映主要矛盾的例子及相应措施(民生问题)? P35 8.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P35 9.国家的根本任务?

P35 10.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P35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

P36 党的基本路线

1.制定党基本路线的依据(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P37 2.21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

P37 3.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P37 4.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P38 5.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意义)

P38 6.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地位)?P38 7.改革开放的意义(地位)?P38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P39 9.建设取得成就的原因?

10.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P40 统一的多名族国家

1.公民的基本义务?P41 2.实行名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P41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P42 4.加快少数民族快速发展的意义 P42 5.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P42 6.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P42 7.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区发生变化的原因?(取得成就的原因)

P42 8.为维护祖国统一,中学生能做些什么?P43 9.作为中学生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P43 10.国家政府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P43 11.一国两制的意义?P44 12.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什么? P44 13.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中国政府是怎样解决台湾问题的)?P45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情和发展战略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及发展战略

P47 2.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P47-48 3.怎样坚持对外开放P48-49 4.对外开放的作用(意义)P49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p51-52 2.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p52 3.如何处理好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p53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1.为什么要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P59 2.科学技术的作用、我国的科技国情(科技现状)P59 3.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P60 4.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 P60-61 5.教育对个人对国家的重要性

P61 6.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提出的背景 P62 7.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国家、p62 8.公民应该怎么做?P62 9.为什么要重视科技创新? p62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构成,特点、地位、影响

P65-66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P6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为什么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魂)p68 2.列举一位我国古代或近代史上体现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和相关史实,既表现的民族精神p68 3.民族精神内容丰富,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怎样做/p68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P69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地位

P69 3.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历程

P70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p71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措施

P71 第三单元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1.为什么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P74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P74 3.全国人大和中央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P74 4.全国人大的性质和职权

P75 5.依法治国的地位以及其基本要求

P76 6.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P77 7.生活在法制国家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公民应该怎么做)8.举办价格听证会的意义?p7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的重要性

P78 2.宪法的地位p78 3.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点 4.2.宪法对青少年的要求

P80 5.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P80 6.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P81 7.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体现p81 8.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的原因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1.公民行使政治权力的表现

P82 2.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P83 3.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时的注意点(怎样正确行使~)?4.公民如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P85 5.公民为什么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p58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其内容 P90 2.国有经济的作用p90 3.集体经济的作用及地位

P90-91 4.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P91 5.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p91 6.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P91-92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P91 8.如何正确对待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P92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如何缩小差距?(城乡、收入、区域差距)

P93 2.我国的分配制度?

P93 3.在分配中的注意点p93 4.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P93 5.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P93-94 6.我国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重大举措?

P94 7.社会为创造财富提供的有利条件?

P94-95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P84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四个建设之间的关系?

P101 2.先进文化的含义p102 3.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核心?

P102 4.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重要性(为什么~)? P103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及内容?

P103 6.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及地位?

P103-104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p103 8.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P104 9.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包括哪些?

P104 10.为什么要发展教育、科学?

P104 灿烂的文明之花

1.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主要活动形式?

P105 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P106

历史与社会: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巩固新生政权 p11 1.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

2.土地改革的意义

进入社会主义 p14 1.进入社会主义的原因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就p16 失误与挫折

P17 1.在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的失误与挫折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

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启示 4.文化大革命的启示(教训)? 5.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两弹一星精神p20-22 第三课 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的年代 p23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

2.为什么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意义+内容)3.农村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

4.城市改革的内容 5.对外开放的意义 6.改革开放的成就

7.深圳和浦东发展的共同点p24 8.深圳发展的原因p24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p26 1.两岸未来的趋势

2.我国的基本方针、原则、前提 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意义? 4.两岸实现“三通”的意义? 5.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

6.祖国必定会统一的原因(有利因素)p27 7.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p28 8.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不同p28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p29 1.中国的外交政策?

2.一系列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3.毛泽东提出的三条外交原则及意义? 4.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取得的成就? 第四课 时代主题与当代中国 “冷战”后的和平主题

p32 1.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

2.为什么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当今世界不和平的原因? 4.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5.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产生的原因 6.中学生能为和平发展做些什么

“南北”关系与“发展”主题

p26-27 1.发展问题的原因

2.解决发展问题的对策

3.面对发展问题,各国政府应该怎么做

4.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我国政府该怎么做 5.和平和发展的关系

新世纪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p40 1.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表现 3.总体达到的小康的特点 4.全面建设的小康是怎么样的

5.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

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一道难解的题

P46 1.用实例来说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系? 2.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系? 3.塔里木河的特点和原因p49 行进中的世界人口列车

P50-52 1.在PRED问题中为什么人口是关键因素?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的因素? 3.世界主要的人口现状

4.人口应如何发展才能有助于社会发展?p52 资源出现短缺

p53-54 1.自然资源的分类 ? 2.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资源短缺的原因?

4.发展循环经济的好处?p54 失去平衡的环境p56 1.自然环境的地位

2.当今世界环境问题的特点

第二课 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人口警钟须长鸣

P59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2.人口问题的影响?

3.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特点 4.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

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

P52-63 1.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2.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的原因?

3.资源问题的负面影响? 4.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p64 环境亮起“黄牌”

P65 1.环境问题两大类? 2.环境问题的实质

3.造成中国环境问题的原因? 4.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5.白色垃圾会造成哪方面的污染p66 第三课 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P68-69 1.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 2.计划生育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3.计划生育的目的?

4.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

5.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政府)?

6.在人口问题上,我们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应对资源危机

p71 1.在保护资源问题上,青少年该怎么做? 2.为什么要节约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3.应对资源危机,国家政府怎么做? 重建我们的家园

P74-75 1.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我国政策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 3.保护环境,企业怎么做? 4.保护环境,青少年该怎么做?

5.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我们也做了那些工作 6.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P74-75 1.关于节能减排,青少年的具体做法? 2.开展节能减排,国家政府怎么做?

3.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第四单元

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学

第一课 置身于市场经济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P116-118 1.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2.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因? 3.因地制宜的原因? 4.如何发展区域经济?

5.因地制宜及优势互补的意义?

6.在家乡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p118 7.根据优劣,台州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p118 8.台州经济发展的优势?p118 9.台州经济发展的劣势?p118 第五单元 生活在国际社会

第一课

聚焦经济全球化

天涯若比邻

P142 1.“地球村”形成的条件 2.对人们的影响

3.中国旅游业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国籍”模糊的生产与消费

P145 1.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3.跨国公司的影响?

4.经济全球化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p147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P148 1.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

3.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4.应对经济全球化,国际上应该怎么做? 第二课 多极世界有规则

在多极化的进程中

P152 1.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2.欧盟的性质及特点 3.欧盟成立的作用 4.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影响

5.疆域的扩大将为他的发展提供哪些便利条件p153 联合国和《联合国宪章》

P155 1.联合国的特点? 2.联合国的宗旨?

3.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 4.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5.为什么中国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的作用? 6.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7.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世界贸易的“游戏规则”

P158—160 1.贸易组织的作用

2.中国加入WTO的利与弊

第四篇:人文地理教案(陈慧琳版与王恩涌版完美结合)

前 言

人文地理教学计划

1、第一章:绪论(2周、6课时);

2、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4周、9课时);

3、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1周、3课时);

4、第四章:人口与发展(1周、3课时)

5、第五章: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周、3课时)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6、宗教与宗教地理;(2周、6课时);

7、聚落地理;(2周、6课时);

8、政治地理;(2周、6课时)

9、人文地理所面临的问题(2周、6课时)

考核体系

1、考核体系综合考核指导思想,设计考核办法框架如下:

1、学期考试:试卷成绩占总评70%;

2、平时成绩占总评30%,其中:出勤占5分、课堂表现占10分、小论文占15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平时成绩(30分):

21、出勤成绩5分:随机点名5次,缺1次扣1分。

212、课堂表现成绩(10分):上课期间的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表现的评价。

213、小论文(15分)总体要求:开始时间: 6周左右;方向:个人兴趣偏好、现实资料、发展方向;制定写作大纲,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内容翔实、3500—4500字的小论文。经多次修改定稿后,交由老师课阅读、批改后给出最终分数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工作与流程。具体选题要求:

一、大题与小题。受资料与知识、经验与能力、时间与精力的限制,宁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作;

二、求全与求新。不求面面俱到,惟求创新突破;

三、专深与博广;

四、长期与短期。张曙光、《繁荣的必由之路》、广东经济出版社 1999 《经济理论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

22、试卷成绩(100分*70%):

学期结束,课程修学完毕,从试卷库10套试卷中随机抽出2套试卷,进行闭卷考试。题型: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 绪论

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因映学科分支

1.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尤指现代地理环境,具体而言,是指由大气圈、水圈、岩石、生物圈、智慧圈组成的、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面或表层,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

1.1.2研究对象与因映学科分支

1.1.3地理学的学科分类体系

1.1.3.1二分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大人文)

1.1.3.2三分法: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小人文)

1.2 狭义人文地理与广义人文地理:是否包括经济地理学

1.3人文地理与其他分支学科

1.3.1人文地理的地位:二分法:半边天;三分法:三分天下有其一。

1.3.2人文地理与其他分支学科的辨证关系:相对独立,综合统一。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人文现象(人文事象、文化景观)一个疏松的社会文化综合体。

各种人文事象,如语言上的南腔北调、政治上的分合变迁、宗教的扩散传播、人口的增长迁移等,均在人文地理的研究领域,这些现象以一定尺度的区域为载体和依托,由于经历长久的相互作用、助推、耦合,进而发生、发展、变迁,已构成区域性的不同侧面,形成一个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社会文化综合体,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各种人文现象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都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故这种联系受方式、力度等影响,又是脆弱的、松散的,从而构成一个疏松的综合体。

2.2研究对象的特定内核

2.2.1注重区域和空间这一研究主线

①空间是人文现象发生发展的载体、依托与场所。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内涵更为丰富,意义更大。

②地理学的学科本质是一门空间科学,作为其分支之一,继承这一特性,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

③人文地理既注意空间,也注意时间,往往采用先空间后时间的顺序。(前言第4页)

2.2.2注重人地关系传统

①人地关系

第一:人地关系具有客观必然性。

内涵:人、地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作用性、依赖性;

表现:内在内容----人、地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动;

外在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曲折,甚至晦涩,主要是因为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其他因素的参与,技术的发展拉大了人与自然的距离,烙印淡化等。

第二:“人”与“地”的内涵

“人”:

内涵:指社会属性的人。具体来说,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

注意:a:在具体的研究中,强调群体、平均、普遍性的东西;b:并且,把具体的产业活动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由虚到实)。

“地”:

内涵: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而言,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经济、人文复合系统。

第三:人地关系的发生: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劳动实现,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通过分工实现。

第四:人地的相对性与矛盾统一性。

第五:人地关系是具有多种联系和内涵丰富的总体。

②人地关系论(37页)

特点:主观性。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总结、抽象、提炼,得出理论。具有主观性。主要理论:如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二元论、唯意志论、协调论。(2)随着理论的深化,认识的提高,趋于正确,趋于完善。这些理论,从宏观角度而言,带有一定的世界观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说,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细化,又有一定的方法论作用。(详细见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③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传统:a理论基石:b研究视角:c人地关系传统与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人地关系分析方法与人地关系传统:抽象理论----分析习惯---专业思维----研究传统

3.人文地理的学科特性(参考陈慧琳)

3.1社会性---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3.1.1人文现象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性的人文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3.1.2人文现象具有历史性。3.2区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3.2.1区域性是人文地理的凭借。3.2.2区域性的体现:区域内的一致性与区域间的差异性。

3.3综合性---学科属性所决定,也是学科的基本特征(复杂性)3.3.1综合性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复杂性。3.3.2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横断科学、边缘科学。3.3.3综合性对人文地理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知识金字塔)。3.3.4综合性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3.3.5在综合分析中,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结人文地理教合(影响因素的力度与顺序)3.3.6综合性、(空间)区域性与人地系统分析的统一性、联系性。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1.1特征:1.1.1重观察。1.1.2强调归纳与综合。

1.2不足之处。1.2.1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行为、能力)。1.2.2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

2、实证主义方法论2.1核心: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从其思维逻辑看,属演绎法)2.2表现:20世纪50—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与理论革命。经验到实证、定性到定量、感性到理性。2.3影响:2.3.1积极作用。丰富了理论,增强了方法,减少了模糊,增加了确定。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其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2.3.2负面影响。走向极端,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一,经济决定论的倾向;第二,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第三,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3.人本主义方法论3.1核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非经济人”。3.2领域;(受文化、行为、价值影响大)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社会地理。3.3方法:331、现象学方法和解释学方法: 332、主位研究(方法)。333评价:总体上看注重人文研究取向,但无具体方法。(丰富了研究方法,使方法论更加完善。是故,与其说使一种方法论,不如说是一种世界观)

3.3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互补与融合4、结构主义方法论。4.1结构的内涵:结构概念与系统、功能、元素等概念相联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强调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2基本原理:把观察、研究对象,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起来。(预设性的假说,用假说指导研究,用研究证明假说,双向式的评价、印证,增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4.2.1根据研究对象,找到组成的元素,如几个方面内容、几组博弈力量等;

4.2.2抽象结构联系,如公式、框图、定性表述。4.3结构主义地理学方法论可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431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432强调认识地理事物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433强调内部地理要素研究,忽视或否定外部因素的研究。434强调静态(共时态)的研究,忽视或反对历史(历史态)的研究。435强调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忽视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4.4影响:4.3.1整体性的观点、系统性的思维;4.3.2深层结构的探询与运用;4.3.3人地关系深层次结构的探询与运用。45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方法论

45结构主义地理学的地位

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和人文主义地理学形成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的三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哈里森(r.t.harrison)和利文思通(d.n.livingstone)用图示三个轴来概括当代地理学的这三个流派,并且每个流派均采用了一系列相关的隐喻。

实证主义

地理隐喻图

fig.geographic metaphor

(资料来源 :哈里森和利文思通,1982)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1.文化概念:

1.1文化探源

1.1.1 西方:

一、源于拉丁文(cultura),培育(cultivation)、耕耘、栽培之意,指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如农学(agriculture)、养蜂学(apiculture)、园艺(horticulture)等皆有文化合成而来(词根);

二、引申到精神生活领域,指人类自身心灵、智慧、情操、德行、风尚的培养教育,有社会塑造(social refinement)、社会加工之意;

三、到了19世纪,文化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泛指一切知识乃至全部社会活动内容。

四、文化与文明。两词都来自古罗马,拉丁文cultilo’cultura,文化原意义为耕种和栽培,引申有开拓、教化、培养、修炼之意;文明源自拉丁文sivis,意义为市民、公民;sivitas意为都市、城市;civilizo为教化、开化。由此可见,culture一词源自农业生产,注重人的内在修炼,较为侧重精神品位;civilization源自城市生活,与都市的开化有关,较为侧重外在的物质品位。

1.1.2 中国:

一、时间:西汉时期。

二、源头:《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人文化成之意。以文化之,强调过程。《周易正义》:唐代孔颖达解释文化为,一是指典籍,如《诗》、《书》、《礼》;二是指人们的礼仪风俗。

三、内涵:指用文化教育的手段提高人与社会的文明。

1.1.3西学东渐与文化引进文化就是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这种理解在我国一直保持到近代。我们今天常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当时,对这个词没有下定义,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使用。据分析,当时的含义大致有三:一是与文明同义;二是广义的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内容;三是狭义的单指精神方面的内容。

1.2文化的定义:1.2.1

体。1.2.2的形成机制及作用功能特点。

1.2.3是疏松综合体。

三、文化模糊性 模糊的文化。

(三)引力---2.文化结构(如上图)

图1 旅游文化资源的层次结构

意义所在:(1)结构的提出为文化的变迁机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功能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途径与范式。

(2)文化的内涵丰富性、外延宽广性和结构统一性,这种核心外围式文化圈层结构的提出与划分,为社会现象的整合研究和系统思考勾勒出一个基本思路。(3)为文化内容和文化方面的复杂研究找到一种秩序、简洁之美。

四、文化结构的另类说法与统一

教 材 陈慧琳

2.1物质文化:内涵: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整体演进的基础。

特点:物质性(实体性)-----文化的支撑骨架与表现载体;(经济)基础性--------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时代性--------变化快,如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2.2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内涵:强调文化的社会调节功能,反映社会关系。特点:强制性和权威性-----刚性约束、看的见的手;缓慢变迁性---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成本有时很大,尤其是对于既得利益集团而言;相对独立性-----制度的孕育、制定、修改、完善与创新涉及到很多因素,也有着自己的内在要求与规律。作用:社会协同作用,社会运行机制的保障。

2.3精神文化:文化的核心层(细胞核)。2.3.1社会远近:2.2.3结构层面:

2.3文化结构的评价:2.3.1越是外层,产生越早,层次性,反映时序性。(人的成长历程,是人类发展的缩影)2.3.2由外及里,自然影响减弱,社会作用增强。(自然条件的背景作用)

2.3.3外层是内层产生的源泉,内层具有强烈的反作用性和相对独立性。2.3.4价值观念的核心性。2.3.5各层的相对独立性与绝对依存性。(三位一体,水的三态变化)

一、“网”上动物:

二、“意义”内涵:

三、“意义”获取:文化意义与意义文化。

四、文化的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与熟视无睹: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1.人类的出现与其对环境的适应

1.1生物适应。

1.1.1内涵:体质变化,具有遗传性。

1.1.2表现:直立行走、四肢分工、嘴巴收缩、脑容增大、脊椎弯曲。以上是从整体而言,人类的进化发展,从地域分异角度看,有三

(四)大人种及具体的适应,从而使生物适应更具体、更微观。这种变化,周期长、被动。

1.2文化适应。

1.2.1内涵:心智变化、扬弃性。

1.2.2表现:工具制造、火的利用、社会分工、规章制度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文化适应的发展,文化内涵丰富化,外延扩大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文化内涵、外延模糊化,甚至神秘化。

2.3文化特点。2.3.1 时代性:服饰、语言、建筑、。2.3.2 阶级性:“西化”,、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胜〉2.3.3 民族性。2.3.4 积累性:传统与可传之统、文化树。2.3.5 稳定性与变异性。2.3.6 滞后性:价值观念等演进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文化效应的滞后。2.3.7 多层次性。

由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复杂与模糊,所以,文化的特点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在这里粗略的介绍这几点。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人文地理核心理论与基本分析框架的确立

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

1 文化区在地域文化层次中的地位

文化因子文化层文化系统 文化区 文化圈

22文化区的内涵与分类: 221 内涵: 文化区即文化圈,或称文化地域,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 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22 表现:(1)文字表述;(2)表格形式;(3)图形形式。223、文化区划分方法 区划目的:人文现象,作为人类在其历史演化进程中所创造的人文景观,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既表现出一

定区域内的相似性又表现出区际差异

性的特征。为了突出这种区内一致性和区际差异性特性,探究人文现象时

空演变的一般规律,为区域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或调整、制定适宜措施等提供决策依据,有必要开展人文区划工作。

区划类型:人文区划包括单项人文区划和综合人文区划。

区划要旨:单项人文区划遵循以下原则;(1)可比原则;(2)综合原则。(3)动态原则区划意义(尤其是经济意义):a、文化区与经济区往往叠合一致。b、文化区交汇的周边地区的文化整合,对经济发展往往有巨大的推动作用。c、立足东方文化,推动东西融合,为新世纪中国经济腾飞奠定文化基础。

形式文化区

1 内涵:某种(习俗)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民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前者如语言文化区,后者如民族文化区。2 3 2 构成:中心区、外围区、边缘区(过渡区)。2 3 3 特征:(1)具有特征典型的核心区、相对一致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2)自然状态的形式。

功能文化区。2 4 1 内涵:机能文化区,也称功能文化区,受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内部彼此间相互联系并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2 4 2 特征:(1)功能性(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尤其是政区、社区的影响)。(2)界限确切性。(3)有功能无区(报纸、开放思想、文化辐射)2 4

3、评价:称功能文化区,是根据政治、经济上的某种机能(功能)而组织起来的,不注重文化的均质性,而强调文化的职能作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教区都是机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2 5 1 内涵: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地缘意识、归宿感、倚赖感等构成的情结、思绪)。2 5 2 表现:(1)感情(内在的、长久的、稳定的),(2)符号:普通话讲的好而不讲,讲方言。

3 区别: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35页。2 5 4 联系:三种文化区具有作用上的互补性、空间上的重叠性、时间上的动态性。3 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文化起源地域文化分布地域

1 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

1 1内涵: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不断向四周传递、辐射,占据空间扩大的过程。3 1 2特点:(1)空间上的(相对)连续性。(2)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受扩散方式与手段、扩散内容(简单与抽象)、扩散环境的制约。3 1 3类型: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等级性)、刺激扩散(刺激—反应)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文化接触,也是文化获得新质并逐渐涵化的过程。是文化扩散类型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其他方式实现的必须经过环节。等级扩散:是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逐步传播的。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等级性、层次性等空间,如根据知识水平、观念思想划分(普通话的传播);根据城市的规模等划分,根据年龄划分(摇滚音乐由年轻人到中年人进而风靡美国)。

刺激扩散:人们仅接受新鲜事物的思想,而摒弃其具体事物的传播。有一个刺激—反应过程和能动创新过程。如汉冰在南方的流行和驯鹿的出现。

2 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3 2 1 内涵:文化主体的迁移、流动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引致文化扩散。3 2 2 特点:(1)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色、香、味、火候);(2)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3)速度快(回流效应)。

3 文化传承

文化的时间现象除了文化的横向扩散,即不同文化区(相对静态)间的文化要素交流、传播、冲击、融合之外,在文化区这一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区域内部,也有文化要素的代际间纵向的传承、文化绵延乃至发扬光大的问题。

文化的时空耦合----文化区演替

随时代变迁,区域文化的萌生土壤与发展环境亦在变迁。继承先辈,弘扬传统,进而推陈出新,新旧融通,区域文化在纵向发展上表现出演进性、连续性;同时,区域文化的横向交流、冲击、包容,使其获得新质。横纵结合,内外互动,区域文化观念在冲突与整合、扩散与传承、保持与变迁的矛盾统一中,实现内容的发展与创新、演进与嬗变,空间的拓展与袭夺。5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1、文化的自然外壳:

52、文化生态—自然对文化影响以及文化的反作用。

521、文化与环境联系的纽带---人地关系。从文化适应来看,文化产生于人地关系,蕴涵着人地关系,表现着人地关系,影响着人地关系,受制于人地关系(解释、机制性探讨,人地关系是根源、途径)。这种人地关系,在早期,主要内容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后,人与社会的关系比重持续上升,并混合,使人地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模糊性。人地关系内容在第一章讲了,在这里不在赘述。

522、相关的理论。(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2)可能论(possibilism)---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3)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调整论。(4)生态论(human ecology)(5)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即环境感知是人们对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6)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7)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volitionism 征服自然论)(8)和谐论(harmony)

53、文化生态研究方法(陈慧琳)

(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即:a-----b----c-----。(2)网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与文化的变因之间存在着“作用的相互依赖性”,文化与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即:a---b,a----c,b---c,------。(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

6.文化整合(cultural integration)----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甚至是文化各

特质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6.1.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发挥文化正向功能,促进文化系统迅速发展,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扩散力。6.2.文化系统的开放性与文化整合的必然性。63.文化层次、特质间嬗变的非均衡性与文化系统的不整合性。64、文化整合的两层含义:(陈慧琳)

一、首先是地域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成分的整合关系,即内整合;

二、地域文化综合体文化和新文化的整合关系,即外整合。65、文化整合研究方法

一、模型构造法,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瑞典的哈格斯特朗的统计模型方法等;

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7.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地域文化系统的综合体现

7.1.景观内涵:景观一词来源于德文landschaft,指风景画,指景物、景色。后被引入地理学,表达地域综合体。基于地理现象有两大类: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景观相应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7.2.人文景观(文化景观)。景观的研究始于德国近代地理学。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首次注意文化景观的研究。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苏尔)主张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对其概念索尔、李旭旦等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本书做一综合(43页)。

7.3.关于文化景观含义的拓展与解释

7.3.1.聚落是最重要的文化景观。包括生产与生活设施,内容丰富,反映的人地关系全面。是文化景观的典型、缩影、载体。7.3.2.自然条件、自然景观是基础。自然条件对文化景观的物质内容的基础作用,同时对文化景观的形成的潜移默化的背景影响。7.3.3.人文因素是文化景观主体(自然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自然变化慢,人文变化快)7.3.4.文化景物(物质因素)是文化景观躯干(形),非物质因素是血肉(神)。文化景观的外在形式、物质原料组成、装饰色彩等,是物质的,而其所反映的价值趋向、折射的追求等内在的含义与意义,是文化景观的神、气所在。7.3.5.文化各因素要个别分析,又要综合考虑;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形成景观综合体。7.3.6.文化景观反映人地关系。7.3.7.文化景观有地域分异,又有时间变化。

74、研究方法---文化层位对比方法和文化沉积层位再构方法。

第四节、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1.汤因比与《历史研究》

1.2.历史研究单位---“文明”的解释。

一、似乎是某种范围更大的碎片;

二、就时间而言,我们的视野不只局限于规定的范围之内。

1.3.“挑战与应战”学说的主要内容----三原则:“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

1.3.1.“挑战和应战”。优良的环境不会对人类提出挑战,正是艰苦的环境才刺激人类展开创造活动。1.3.2.“逆境美德”:逆境带来挑战,挑战带来应战,应战促进发展。逆境是美德、财富。

1.3.3.“中庸之道”。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如挑战过度,压力过大,应战的刺激性促进作用将不存在,负效应居主导地位,不是应战,而是应付,并在应付中节节败退,被逆境所扼杀。故挑战要适度。适度挑战即“中庸之道”。

1.4“挑战与应战”学说的评价。1.4.1.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新思路。1.4.2.“挑战与应战”学说的适应范围与解释层面。1.4.3.挑战(压力)适度与回应的灵敏性问题。1.4.4.“挑战应战”与文化形成:文化的悲剧情结、悲剧性质,是苦涩的,也正因为如此,文化之美。1.4.5 作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分析。发现黄河下游的古代中国文明起源,所要应付的自然挑战要比尼罗河与两河流域严重的多,如沼泽、丛林、洪水、夏季的炎热、冬天的寒冷等等。古代中华文明的祖先,从种族上看来,和华夏大地其他人群没有什么差别,在这其中,一部分人创造了文明,而其它人没有,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也许就是,虽然他们全有潜伏的创造才能,可是由于某些人遇到

了挑战,而其余人没有。虽然,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还无法确定那种挑战的具体性质。1.4.6“挑战与应战”学说与“天人合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成的人地关系及对地理环境的态度与措施。中西方文化差异。征服与顺从、进攻与保守、开放与封闭、扩张与收缩、尚武与斯文。印度诗人泰戈尔《民族主义》:冲突和征服的精神是西方民族主义的根源,它的基础不是社会合作。

2、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马克斯.韦伯简介

2.1.1简介:马克斯.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理解社会学派的创始人。

2.1.2宗教伦理与经济精神:马克斯.韦伯世界上6种理性的宗教:基督教、印度教、佛教、儒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经济伦理(宗教的经济伦理是指一种宗教对它的信徒们要求的和加以督促的行为的实践方式的总体。)进行了钻研,研究每一种宗教的经济伦理的性质及其对属于这些宗教之一的民族的生活和经济组织的作用或影响,从而建立宗教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

2.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2.1.新教伦理:一是预定论,即灵魂归宿预定论;二圣宠论,即上帝的恩惠论。vocationvocatio---profession。“归光荣于上帝”,“增添上帝的荣耀”

2.2.2.资本主义精神----天职观、成就观、节俭观、禁欲观

2.2.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3.几点启示:

2.3.1.人地关系研究的逆视角。2.3.2.应重视文化观念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但不能片面夸大其作用。2.3.3.中国现实宗教的社会作用的审视、分析、评价与反思及其发展方向、社会定位。

一、中国传统宗教的不足:

二、中国人宗教意识的淡薄与模糊。

三、中国现实宗教的作用、角色及其社会地位、定位等等

2.3.4不足:

一、忽视宗教本身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在逻辑联系的阶段性。当天职观已转化为经济冲动,为“增添上帝的荣耀”或自我救赎而忠诚于“天职劳动”的精神被抛弃时,宗教的慢慢地枯死了,世俗的功利主义代替了对宗教的虔诚,它表明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已经结束。

3、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3.1.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与年鉴学派。3.2.代表人物。.费弗尔和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3.3.研究时间量纲。短时段----------短暂、表层-----影响甚微;中时段-----------节奏慢、周期循环性经济、人口变动;长时段----缓慢、时间跨度大的自然变迁----历史深层结构(强调地理变迁对历史影响)。

3.3年鉴学派的反射性启示。地理----空间科学(空间、地理环境、地)----时空结合-----人地关系的地域差异与历史变迁;历史----时间科学(时间、社会、人)----时空结合-----不同时空尺度的历史变迁。3.4从年鉴学派看文化形成。文化形成动力机制、创造主体、影响因素:精英文化、精英的文化;社会文化,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自然文化,“万物生长靠太阳”。3.5竺可桢。(农业文明):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所谓“直接影响”,即气候变化引起农业产量的增减、农业区域的移动,从而导致人口发生变化;而所谓“间接影响”,则指的是气候恶化通常激化社会矛盾、触发社会危机,引起原有社会结构解体,同时还会引起外来烈性传染病的传播,从而导致人口减少;反之则引起人口的增加。通过这个分析,作者指出:20世纪以前的两千年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我国人口变化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

表格:我国5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关系表

3.6、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关系

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是深广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生产力的布局等,无不深深打上环境影响的烙印。这里,仅就人类的出现和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耦台关系分析。

4、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4.1.人地关系图式的结构组成。斯宾塞与托马斯在《文化地理学概论》中提出这一图式,来形象的反映社会文化系统的人地关系。该图式由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组织、技术四个要素组成。

4.2.人地关系图式的空间模型(动力作用模式)。四要素形成彼此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六对联系带,每对联系带又受另两要素的影响,故该图式较贴切的反映了人地关系的复杂性、系统性、功能性,和人地关系中,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及环境的约束性。

人文地理专题讲座

三、流动人口问题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领域的显著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因此加强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数量:5000—6000万,8000万,国外的圈地运动、城市化进程)

1、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学者们开始从4个方面对中国流动人口进行研究与讨论:

11、流动人口的特征。

12、流动人口增长的因素。

13、流动人口的效应。

14、流动人口的政策与管理。

2、流动人口的整体趋势和特点

21、流动规模越来越大;

22、流动半径不断增长;

23、流动时间不断延长;(流动高峰提前,人口流动高峰重叠,交通压力增大)

24、流动主体以整劳力、知识青年为主(初中学历为主);

25、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

26、流动方式以连锁(链式转移)为主。家庭迁移成为新流动方式。

3、大中城市流动人口流动特征分析:

31、流动人口以务工经商为主。大城市经商比重高于中等城市。

32、本地工趋向于管理、三产行业,外地工趋向一、二行业;

33、流动人口工作岗位类型多样;如高劳动强度、低收入正式工;稳定、合同制临时工;

不稳定、临时的、无保障工作岗位;经营自己的公司等四类。

34、流动人口自然区间社会劳动分工(经济分工的文化烙印)

4、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宏观定性分析)

4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行是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的条件; 闸门:

411、生产责任制、农民择业自主权;

412、人民公社消亡、身份制实施、农民获得生活和行动自主权;

413、取消粮油定量供应、全面放开价格;

414、企业承包制、用人制的实施

42、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农民对改变自己身份的渴望,是民工潮发展的深层次社会心理因素;(老农民与新农民)

43、国内新的经济格局的形成和重心的转移是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因素;

44、耕地减少,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劳动力过剩是民工潮的内在因素,南京大学宋林飞的劳动力剩余公式:g=(a-f)/a。其中:g:剩余度;a:农业总劳动力;f:农田耕作所需要的劳动力。我国的劳动力剩余度达60%,绝对数2。7亿,已吸纳1。2亿,还剩余1。5亿。

45、农村基层组织的失控及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是直接诱因。

5、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经济增长要素、投资要素是现阶段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规模形成的主要“拉力”要素,说明流动人口向城市迁移受城市的经济增长状况和投资状况拉动;城市的社会发展状况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规模影响非常小,说明中国人口流动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城市的消费状况与流动人口规模相关性不显著,这不仅说明城市消费状况是影响中国城市流动人口规模的次要要素,而且也说明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在“消费拉动”方面尚未构成城市发展的动力。

6、流动人口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国外学者认为,人口流迁的动因可以理解为“推和拉”两个方面的力量(bouvier,etal,1977)。“推”是指原居住国或居住地的不好的条件,包括人口过多、恶劣的气候条件、居住条件不好、缺乏机会和宗教迫害等;“拉”的力量是指吸引移民迁居别地的因素,包括丰富的就业机会、适宜的气候、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廉价的土地和政治自由等。许多别的因素可以调节这些推和拉的力量(stouffer,sa,1940)。距离、搬家的费用、欲迁居的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纽带的强弱等都会最终影响迁居的决策;法律及物质的因素也会起作用。但总的来看,人口流动的主动因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8、流动人口的效应 81、输出地区

811、增加农民收入,积累建设资金。

中西部的农村发展乡镇企业既无70年代苏南乡镇企业兴起时的地缘经济环境与机遇,也无珠江三角洲的港资、侨资和外资的进入。通过劳动力和资金的流动,对于家庭经济来说是有益的,外出农民的劳务收入是许多地区提高人均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据安徽、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六省抽样调查,1992年外出农民创造的劳务收入为280亿元,每人平均创收1200元。劳力输出户按户均4人计,人均增收300元(中央政研室,1994)。同时,大量资金流回农村,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据统计,1992年,我国农村流动劳动力带回资金446.45亿元,1993年为766.6亿(陈莉,1999)。河南的一项调查显示,外出民工收入的2/3带回了家庭。四川的一项调查发现,流动人口的汇款中有1/3被用于农业生产资料投资(陈武元、杨俊辉,1995)。 812、更新了观念,促进了输出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暂迁流动与回乡创业 813、为农业的规模经营、土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814、大量民工的外出,对输出地和其本人而言,也有许多消极方面。82、输入地区

821、满足城镇经济和发达地区劳动力需求

822、促进城市和发达地区各类服务业的发展 823、带来一些压力和冲击(全方位的影响)

9、对策:

91、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引导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分流(还可吸收7000万)

92、认识上肯定民工潮,帮助解决困难,减少社会摩擦和社会动荡。

93、开展区域劳务合作,提高民工潮的有序性和组织性(乡镇企业的原罪)94、改革户籍制度,解决民工归宿。(辽宁、广东、江苏等降低农转非的成本和门槛,逐渐实行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事实上,在今天,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方式与途径应该多样化,而不能仅通过上大学、参军等)95、搞好交通运输(棉农专列、民工专列)、96、小城镇建设、尤其是中心镇建设 97、对外劳务输出

第四章、人口与发展 第一节、人口增长过程

人口具有双重特性,是区域发展的落脚点,又是发展的主体,故对人口必须加以关注。未来,我国将面临人口问题的三大挑战,一,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二,性别比失衡;三,人口老龄化。

人口变动与发展是人地关系的核心。人口发展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纵观发展里程,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两阶段,呈现出大幅度增长状态,并进而引起土地利用、聚落形态、经济状况、迁移模式及社会变动等一系列变化。以下分三阶段阐述。

1.农业革命前的人口

1.1生产活动:狩猎、采集业。

1.2生产活动性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性质决定了当时的人口增长受到种群规律的强大制约(动植物)。1.3人口特征:

一、极低的人口密度。4人/平方公里;

二、高出生、高死亡;

三、人口分布:大分散、小集中;

四、人口迁移,扩大范围。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2.1人口发展与农业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2.2特征:高出生、高死亡、低寿命、波动大。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1 工业革命降低了死亡率。其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是关键。3.2 工业革命导致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限制家庭规模、婴儿死亡率的下降,保险系数的上升、抚养成本的上升、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迁。

3.3 工业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总的看来,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大幅度明显加大。而且人口增长和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表现出滞后的相似性(先升后降)和发展的特殊性(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减低迟缓,甚至出现波动)。

4.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4.1经济因素与人口增长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4.2经济因素与人口增长间的关系因时而异、因地(国家、地区)而异。

4.3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以出生率为主要中介和方式。

人口死亡率随着医疗卫生条件及营养、服务等提高,会明显而迅速的下降,但下降到

6.6/1000左右的底线后,就会静止不动。而出生率的下降空间相对来说更大一些,时间更久远、因素更复杂,也是人口控制的难点和可控制的。

4.4二者间的宏观分析

经济因素以经济基础及其对上层建筑的影响,从而对人口增长发生机制性的作用。从宏观角度而言,其与人口增长间有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的作用:

从短期、个别国家、局部地区讲,二者间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不同国家与地区在经济增长与起飞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在经济萧条及发生经济危机时,人口增长迟缓。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说明了这点。从长期、整体、平均状态看,二者间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其原因可从微观上加以解释。

4.5二者间的微观分析

经济对人口增长主要通过出生率发生作用。在实际的发展中,生产力水平通过家庭职能和儿童价值作用,影响出生率。西方微观人口经济学家莱宾斯坦和贝克尔等提出的孩子的成本---效益理论,提供了解释的途径与框架。也给我们的微观分析提供了一个思路借鉴。

4.5.1基本框架:

4.5.2莱宾斯坦-成本—效益理论:

一、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莱宾斯坦认为:家庭规模的确定由父母对生育子女数量选择完成,而是否需要生育某边际孩子由预计该孩子的支出成本与可能提供的效益比较决定。

二、成本、效益的细化:成本:直接成本(直接的货币支出)、间接成本(时间、精力损失)或称机会成本。效益: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消费—享乐效益、继承家业效益、安全保卫效益、维系家庭效益。

三、成本、效益的动态变化分析: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四、结论:左右生育率下降的终极因素是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4.5.3贝克尔:孩子数量与质量相互替代性理论

一、思路:贝克尔将家庭劳动力置于市场之中,运用消费理论论证家庭生育决策(市场对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偏好,逆向思考,或前瞻性考虑,影响成本支出)。

二、成本分析:不变成本(数量成本)、可变成本(质量成本)

三、社会变迁与相映的劳动需求偏好及孩子效应的最大化。社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减少数量,提高质量。

5.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5.1 速度加快。以每增加10亿的年限为例。

人口

达到时间

所需时间

第二节、人口转变模式

1.概述

1.1.人口增长三要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2.人口增长类型(再生产类型):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

1.3.人口转变的内涵:由传统人口再生产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过渡。

1.4.人口转变模式:对不同国家人口转变过程、途径、道路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描述与分析。

2.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2.1.模式的类型

2.1.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2.1.2.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对兰迪的第三阶段细化,分为高低高(高速增长)、较高低较高(减速增长)、低低低(低增长)。2.1.3.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高位静止阶段---早期扩张阶段—后期扩张阶段---低位静止阶段---减退阶段(负增长)。2.1.4.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2.2、评价:对人口转变模式的集中与连续分析,使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发展模式理论由粗糙到细化,由模糊到清晰,由定性到定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积累,理论的孕育产生与形成完善的发展轨迹与历程。

3.转变因素分析

3.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3.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西欧是自发演变,日本,与政府鼓励节育分不开。新加坡也是如此。

4.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以中国为例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历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多,同时,受到国情的限制,在后发优势的基础上,采取的计划生育等人口政策,使得政府的干预也较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的历程与模式显得更复杂,也更多样。1 1830 300万 ....2 1930 100 3 1960 30 4 1975 15 5 1987 12 6 199 9 12

第三节、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

1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1.1概述性分析。

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对自然的依赖是客观的、必然的、甚至是永恒的。故自然环境的优劣及其变化趋向对人口的分布、增长、迁移、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知识、技术等缓解了人地间的紧张关系的话,使人类有时欲望过度膨胀、甚至失去自我,如果,拨开这一层层的“距离”,可以说,自然仍就是带有“致命性”的源头性底因素。(国民经济的大厦根基)

1.2人口增长的综合分析

1.2.2.综合分析

联系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借鉴水桶理论的分析思路,把自然和社会人文条件综合起来看,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随时空尺度变化,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度不同。政治时局、政策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观念、传统习惯等对人口增长有直接影响;技术条件、生产力水平等对人口增长有决定性作用;从长期来看,自然条件如何,对人口的多少,起最终决定作用。

1.3主要自然因素分析。土地资源:土地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综合体,是人口的立足之地(生存空间),是其他各种资源的载体。淡水资源;森林资源与矿产资源。

2.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2.1人口构成及其类型

2.1.1概念:人口构成,即为人口结构,强调比例、结构关系。

2.1.2类型:依据人口过程的特点与运动方式,将人口构成分为以下几类。

自然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人种构成 经济构成:产业构成、职业构成、收入分配构成、消费构成 语言构成:民族构成、语言构成、宗教构成、婚姻构成、家庭构成 质量构成: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地域构成:自然地域构成、行政地域构成、城乡构成 2.2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2.2.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

2.3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

2.3.1概念与表征方法:

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

不同年龄人口的比例关系。

表征:年龄金字塔:“山型”、“瓮坛

型”、“钟型”

老年人口系数: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少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

类型:

——

年轻人口型

成年人口型

老年人口型 老年人口系数(%)少年人口系数(%)老少比(%)5以下(4)5—10(4-7)10以上(7以上)40以上 30—40 30以下 15以下 15—30 30以上 年龄中位数 20以下 20—30 30以上

2.3.2人口年龄构成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从出生率和死亡率方面来说,出生率对人口年龄结构影响简单,死亡率影响复杂。因为出生是单一的,死亡是对各年龄组都适应的。当然,主要是老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相对静止(6。6%)。从这一角度而言,年龄构成与人口出生率的相关性更大。

2.3.3人口老龄化(ageing)

一、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老年人口增长的趋势。它的指标是老年人口系数。

二、老年人口系数,其含义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含60岁)或65岁以上(含65岁,以下同)人口的数量在该地区人口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数。老年人口系数越大,说明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就越高。联合国对人口年龄类型的划分提出了一套标准,作为判断一个地区或国家是否进

入老年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据。它规定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7%的国家或地区就称之为人口老..

年型国家或老年型社会,4%~7%为成年型社会,4%以下为年轻型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口过多,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结养老事业造成巨大压力。对于我国,这尤为突出。

2.4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2.4.1文化指标与人口文化构成内涵:

一、文化指标:成年人口文盲率、人口初级教育普及程度、中学和大学入学率、大学生比例、科技人员比例。

二、内涵:在各种文化指标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4.2人口文化构成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3.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31内涵:生育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资源的、生态环境的综合战略利益出发,同时考虑到大多数群众的接受程度,对其人口的生育行为所采取的政府态度。生育行为包括生育的数量、间隔与生育质量。本文涉及的生育政策则侧重于生育行为的数量方面。生育政策直接与人口发展目标相联系,历来同人口政策密不可分,是构成人口政策最基本的部分。

32、两种人口政策。321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国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 原因:人口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3.22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

第四节、人口与发展

1.人口因素的两重性---生产者与消费者

人口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所以,要辨证的看问题,同时,也要求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下,人口的多少要适度。从对自然的影响来看,这两个角色,对自然都是有改造和压力影响。

2.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2.1.两种观点:2.1.1.制约发展。代表人物,始自马尔萨斯,寇尔和胡佛进一步发展。

2.1.2.不制约发展。

2.1.3.人口与发展的辨证统一--------适度人口的提出

3.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意义

3.1.人口容量:

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其以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以高投入来维持超越自然生态的高容量,具有多维性、不确定性、并与生活消费水平成反比。

3.2.适度人口:

3.2.1.适度人口的内涵

适度人口(optimumpopulation)就是能够达到一个特定或一系列目标的“最佳”或“最理想”的人口规模,这样的人口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1]。显然,这是建立在人口与经济的适度关系基础上的。适度人口作为系统的人口经济理论,发端于19世纪80年代。适度人口是区域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目的是寻求一种处于“人口过剩”和“人口不足”状态间的理想人口状态。

3.2.2.适度人口理论的演进

一、早期的适度人口学说:早期的适度人口只具有规模概念。代表人物:坎南。

二、现代适度人口论:现代适度人口理论涉及的领域更宽泛,确定适度人口的标准趋于

多元化,从静态走向动态,使适度人口论更实用、更切合实际。代表人物:阿尔弗雷·索维

三、可持续适度人口论。

内涵表达:可持续适度人口可以简略地概括为函数形式op=f(e,s,ev,u),即它是由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ev)共同确定的最优人口。

3.2.3.适度人口的意义

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区域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的基础与出发点,对于政策的制定、理解、执行及政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人口状态来说,有人口不足状态,目前在许多国家不存在这种状况;适度人口状态,代表理想人口、最佳人口;现实人口、实际人口;人口容量,代表最多人口、人口上限。在这其中,在区分人口不足、适度人口、现实人口、人口容量的同时,联系综合起来,分析人口压力状况。

3.2.3.适度人口的注意问题(崔功豪主编区域发展与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二、适度人口因时而异;

三、适度人口因消费标准而异;

四、适度人口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

4、中国适度人口研究。

41、孙本文50年代8亿;

42、最大经济效益6.5—7亿;

43、淡水

6.88亿;

44、宋健《人口预测与人口控制》750kg7亿左右(工业发达国家),1000kg6亿(美国1976年人均1350kg)。

第五节人文地理专题讲座4----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与人口老龄化问题

问题1: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男孩偏好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存在于世界各国的不同发展阶段,并不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特征。目前男孩偏好在东亚一些国家,例如韩国和中国:南亚一些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东的一些国家表现更为突出一些。男孩偏好文化既与社会体系中的经济与家族制度有密切联系,更与社会体系中的妇女地位有本质的关系,它实际上是社会中妇女地位相对较低的现象在儿童段的直接反映。

1、基本概念与理论

11、性别比:通常用100个女性对男性人口数来表示。

12、性别比规律: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平均每生100个女孩,就会有104---107个男孩出生,以满足生物学上的平衡。

14、性别比规律的细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如下变化情况:胚胎期性别比:125:100;分娩性别比:104---109:100;20岁左右:100:100;85岁以上:62:100

15、性别比的判读:总的来说,整体性别比在92(95)---106之间都是正常的。

2、性别比分析路径:

21、整体性别比:从时间或区域方面,分析性别比整体情况,对趋势的把握与整体的概况的了解比较容易。

22、局部性别比: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人口性别比的分析,找到升降的年龄组与地区贡献。据研究,我国人口性别比攀升根源在儿童组。从男女差额看,1982---1990年,10—49岁变化不大,0---9岁,由660万增到930万,若干年后,100万/年男子无从择偶,占同龄人的1/10。

23、结果的矫正:根据数据的可靠性、实际的婚俗习惯加以矫正,使分析更符合实际。

如我国,由于风俗习惯及生理发育特点不一样,导致性别比有变化,有的减轻,有的严峻。1987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70。5%的家庭,夫大妻2岁,12。5%的一样,17%夫小于妻。

3、中国男孩偏好和出生性别比的未来趋势。较低预测看,男孩偏好会逐渐减弱,出生性别比在长期内会逐渐趋于正常值:较高的预测发展下去,那么出生性别比会上升至130~135之间。由于模型所具有的稳态性质,男孩偏好强度和出生性别比在21世纪中期后都将稳定下来。(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

4、原因透视及因应对策:

41、农业文明、性别偏好意识和传统生育观念的内在一致性。

411、原因:文化背景:农业文明,注重数量、注重劳动力,“多子多福”,在传统的婚嫁制度的下,形成“母凭子贵”、“养儿防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生育目的和意义,“无子不成家”的价值趋向。

412、对策:农村社区新型生育文化的建立与传播。................

42、女到男家的婚娶习惯

421、原因:“嫁娶式”能导致农民重男轻女,刺激他们的男孩性别偏好,促使他们去用各种现代科学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并施行选择性人工流产,直接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

422、变革婚嫁模式降低出生性别比的理论解释。(1)招赘婚嫁模式能提高女孩的养老价值。

(2)招赘提高了女儿“传宗接代”价值。(3)在招赘模式下农村宗族观念淡化。

423、变革婚嫁模式降低出生性别比的实践:,一个地方招赘妇女占到育龄妇女20%左右之时,就是那里招赘之风形成和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之日。只要变革措施得当,遏止住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升高,可望在3~5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里实现的。

43、社会经济状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养老保险不完善,有后顾之忧,”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

44、、法律,政策漏洞:漏报、b超(选择性流产)

45、生育政策,家庭资源约束与出生孩次的影响。

46、职业,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及地域因素的影响

从事消耗体力型的职业,女孩居多,如体育,野外考察:遗传因素,主要强调民族种族方面。如南美洲俄罗斯等国,女性出生率高。地域性的水源,饮食,等,影响性别出生。小结:

80年代以来,中国持续增高的出生性别比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已有很多研究探讨了中国高出生性别比的时间趋势、区域差异,其产生的人口、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比较一致的结果是:虽然女婴出生漏报、选择性流引产、领养和女孩偏高的死亡率是导致中国高出生性别比的直接原因,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强烈的男孩偏好是导致高出生性别比的根本原因,而急剧的社会经济变革和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低生育率也起到了加剧的作用。

问题2: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1、绝对数量大;

12、发展速度快;

13、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

13、耦合性与未富先老性。14.不均衡性。

4、原因:人口预期寿命延长是主要原因;人口生育率急速下降是使人口老化加快的主要原因。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形势越发严峻。

第五篇:观后感

大阅兵观后感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阅兵是中国向世界表明我们坚持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窗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70年前那场决定世界前途命运的伟大胜利,永远铭记在所有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心中。举行抗战胜利纪念日首都阅兵,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人民为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骄傲,也为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感到自豪。“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政府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看着阅兵式上的官兵们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样子使人们倍感精神振奋、非常自豪,有这样的军队、有这样的官兵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非常骄傲。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与热爱和平的国家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自强不息,激流勇进,永不服输,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精神。历史启示了我们将来的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这条路我们会走下去,因为正是这些迎刃而解,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刻苦钻研才成就了我们祖国的今天,成就了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

如今,中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更应该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奋斗吧,为我们的祖国有我们而骄傲!

看后真可谓感慨万千。我相信在看完《胜利日大阅兵》后每个人都会有所改变,让我们丢掉昨天的不快与气馁,共同走向新的明天!祝祖国繁荣昌盛,更加繁荣富强,早日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中国——万岁,中国——加油!

下载陈慧琳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慧琳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后感

    这部电影根据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改编。这是一部跨越语言障碍,全世界都能看懂的影片。 八公是一条谜一样的犬,因为没有人知道它是从哪里来。 帕克教授在小镇......

    观后感

    观《建国大业》有感 胡家坡学校六年级 冯佳瑶 今天上午,学校组织了看电影的活动。这次看的电影是《建国大业》。 这部电影长达2小时20分钟,内容为新中国即将成立时的历史故......

    观后感

    37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今天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今天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幸福! 幸福是什么?我觉得幸福是一种快乐心情,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态度!有一个双目失明的男孩来到现......

    《2012》观后感

    怀揣着感恩与宽容上路 ----鉴赏2012 摘要: 观看,影片中的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画面令人震撼;在杰克逊一家人的逃生中,不仅有陆地上的开车,更有戈登开飞机的空中逃生,其情节跌......

    观后感

    高雅艺术走进校园 观后感 万安中心小学 五年一班梁源 今天的第一节课,高雅艺术走进校园活动开始了。今天的活动是由民间艺术团承办的。今天的节目有:歌曲《童年》、《天路》......

    观后感

    《最后的讲座》观后感 执笔:邓川2012/3/29 伟大,这是我看完过后脑子中蹦出的第一个词,本以为是一场平淡无奇的记录,却不想是如此的跌宕起伏,感人肺腑。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全......

    观后感

    千里推着铁板车带父亲治病的小黄凤、捐髓救母孝心感动社会的邵帅、十七岁放弃学业勇担家庭重担的龙花、照顾患重病的妈妈笑对艰难的文龙、勇担家庭重担,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的“......

    观后感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9月1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的《开学第一课:先辈的旗帜》,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红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