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下乡工作汇报
科技下乡工作汇报
实施科教兴旗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近五年来,我旗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为关键,以发展教育为基础,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为核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全面实施科教兴旗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一、全旗人民的科学文
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每年,旗科技、教育、文化广播、农牧林、水利等部门,充分发挥自业务、职能优势,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宣传周”、“科教兴旗宣传周”、“三下乡”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悬挂过街横幅、张贴标语、陈列科普展版、发放科技资料、技术咨询等形式,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在旗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广泛深入地宣传我旗科教兴旗取得的成就和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崇尚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加强了科普阵地建设。全旗9个乡10个村设置了固定科普宣传栏30处,17个乡镇全部按标准建起了乡镇文化站,全旗413个自然村实现了电视“户户通”,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3.5,全旗范围内基本形成了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并存的立体传输网络。对宣传普及科技、指导农业生产、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了很大作用。各乡镇中学都建成了占地10亩以上的以农业科研为主的劳动实习基地,各中小学校均配备了专兼职科技辅导员,三年级以上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全旗中小学校现有计算机总数达到1000余台,部分学校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在教育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各中小学通过开展以“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论文”以及“生物百项”、科普知识竞赛、演讲赛、科普宣传报告会、“科技在我身边”主题中队会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从小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
二、科技兴农、科技兴企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兴农方面:
一是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种养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每年利用冬春农闲时节,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邀请内蒙古农业大学奶牛养殖、林果方面的专家教授和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各乡镇为农民讲课、实地进行指导。每年培训农民都在3万次以上。各乡镇均配备了电视机、录放机。通过培训,全旗全旗70的农户至少有一名农民技术员,80以上的农民掌握了1-2项实用技术。
二是乡镇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各乡镇都建成了500亩以上的园区,对我旗发展高效农业起到了积极的幅射带动作用,正在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旗优良品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基地建设坚持因地制且,突出名、特、新、优,一些成功的高产、高效的经营模式不断扩大推广面积。如地膜西葫芦系列、葵花套种西葫芦、麻子套种系列、地膜贡豆套种玉米等。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基地建设,形成了分管领导主要抓、农办人员具体抓,村干部带头抓的工作运行机制,保证了基地建设顺利进行。旗农业部门抽调技术骨干,深入到各乡镇,实行包乡包村责任制,直接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指导,为基地建设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三是秸秆养畜技术的推广和牲畜种子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全旗已建成各类青贮池约2000个,共计12.1万立方米。每年进行玉米秸秆青贮1.亿公斤左右。已建成牛冷冻精配种点60处,培训冷配技术员46名,引进良种公牛冷冻精5万枚,冷配奶牛2.6万头,胚胎移植奶牛32头。
四是甜菜产业化基地建设和无公害瓜菜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全旗每年甜菜种植面积都在13000亩上下,亩产量3.5吨以上。在沟门、美岱召、大城西等8个乡镇完成无公害瓜类生产基地21120亩,无公害果类生产基地22300亩。并在沟门的后湾、美岱召的沙图沟完成杏、李子示范点2400亩,在大城西的五盛开公、明沙淖的杨家圪堵完成西瓜示范点2100亩。为今后无公害生产基地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五是新型节水灌溉建设成绩喜人。建成沟门乡板申气村“包头市节水灌溉示范区”300亩;在将军尧乡后荒地村农业四期开发项目区内完成渠道衬砌43.5公里;在毛岱乡八犋牛营村新增节水灌溉1万亩;实施了团结区节水改造工程,完成干渠衬砌11公里,灌溉面积30万亩,通过实施节水灌溉,使水资源利用率由原来50提高到75以上,极大降低了灌溉成本,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
六是农牧业科技示范推广不断向前推进。共累计推广玉米新品种农大108号5万亩、陕单911号30万亩;玉米覆膜栽培技术30万亩;小麦套种玉米技术5万亩、小麦套种向日葵技术45万亩;玉米套种豇豆技术5万亩;小麦套种食麻栽培技术5万亩;玉米套种西葫芦栽培技术10万亩;向日葵套种西葫芦栽培技术10万亩;小麦综合丰产技术45万亩;向日葵覆膜种植技术13.5万
亩;甜菜纸筒育苗移栽种植技术4.5万亩;甜菜综合丰产技术6万亩;甜菜覆膜种植技术6万亩;西红柿错季秋熟种植技术4.5万亩;西瓜无公害生产技术6万亩;果树无公害生产技术3万亩;向日葵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3万亩;向日葵拌种防病种植技术3万亩;向日葵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万亩;淡水养鱼(成鱼养殖)丰产技术0.3万亩;牛皮蝇蛆病防治技术7.5万
头;
科技兴企方面,狠抓了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实施了雄师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造气工段节能改造和设备添平补齐”和“全旗38个煤矿风井安检设备改造”技改项目;名泉泵业公司开发了系列潜水高扬程潜水泵,进行了多项技术改造;成林钢木构件公司开发了“秸杆胶合人造型材”新产品开发。同时,为了充分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了华盛食品、瑞仁制药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帮助其尽快做大做强。另外,为支持企的技术开发、创新、改造,旗财政每年都在预算中列入专项资金进行支持。近年来,旗委、旗政府大力推动工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建立了工业园区。目前,已有包头瑞仁实业有限公司、包头日新科技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市第三制药厂、包头恒鑫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包头振荣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包头新元塑料管厂、包头华盛食品有限公司7家企业进入园区,总投资将达到23856万元,这些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品为龙头,通过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
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旗各乡镇综合服务站列入了全额拔款事业单位,实行了“三定”,为全面有效地开展农业科技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现在,全旗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已发展到55个,会员达935人。这些协会作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支新生力量,一方面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协作,上联旗科技组织,上联千家万户,成为科技流向农村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架起了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帮助农民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办成的事情,加速了农村专业化、产业化进程,培养了一批学科学、用科学、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农村专业协会的发展,带动许多村户走上了专业化生产的路子,养牛、养羊专业村(户)不断涌现,许多协会发展起来的产业,正在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全旗每个乡镇均建成了1个畜牧兽医综合服务站,并配备了相应的设备,选聘了业务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畜牧兽医人员为所在乡镇提供疫病防治、繁育改良、饲养管理和饲草料种植、加工、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目前,全旗基本上形成了以旗服务组织为中心,以乡农业综合服务站为纽带,村级服务组织和科技示范户为基点,以农业专业协会为补充的“三级、一户、一会”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地技术保障。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二篇:林牧渔业局科技下乡工作汇报
围绕全市林牧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规模,提升主导产业运行质量的总目标,我局在全系统开展了以农业科技入户为主要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一年来,全市有350多名技术干部深入农户,开展科教帮扶活动,累计推广新品种20多个,推广新技术30多项,创建了4500多个科技示范户,约有5万农户从中受益。
一、统一部署,强化领导
局党给把科技下乡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作为林牧渔系统机关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在总结前几年送科技下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出发,把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与业务局的日常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实施省百项工程和市十大主导产业结合起来。研究制定了《xx市林牧渔局推进科技入户工作实施意见》,制定了科技干部进百村入千户的送科技入户活动方案。成立了以分管科教工作的副局长为组长的由林、牧、渔、科教、信息五个业务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干部组成的林果、畜牧、水产三个技术服务专家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协调各专业间相互配合以及科技入户与业务处室业务工作的有效结合。专家组具体负责收集最新科技成果,编写培训教材,制定工作计划,对县乡两级技术干部的培训,解答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各县(市)、区业务局按照市里统一要求,分别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队。
二、创新思路,强化措施
在今年的科技下乡活动中,坚持“入户有方案,服务有内容,任务有要求,入户形式多样,年终表彰奖励”的工作思路,重点强化几项措施落实,确保科技入户工作扎实有效地展开。一是按照“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思路,组织全市林牧渔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与种养大户直接对接,零距离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实用技术,做到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培育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今年共选样果品、肉鸭、波杂羊、奶牛、生猪、石榴、家禽、特种水产等八大类具有一定规模基础的种养大户,4500户作为林牧渔业科技入户的示范户。二是加强示范户与技术专家的联系,及时沟通技术需求、生产信息、掌握示范户的生产状况。局林业技术指导站、兽医站、水产推广站开通了专家咨询热线,林业处、畜牧处、渔业处把答复示范户疑难问题作为日常工作组成部分。
三、科学技术普及,带动我市林牧渔业的健康发展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来,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高潮,促进了我市林牧渔业的健康发展。
果品生产:丰县为巩固果品生产大县的地位,在科技入户工作中重点推广了测土施肥,优质丰产技术,并推广了美国8号,红嘎拉、早熟弘前富士等品种,主推实用技术入户率达90%,70-80%的果品实现的套袋,亩均增加收入500多元,贾汪区为打造特色干鲜杂果产业开展了石榴品种更新和园区土壤改良工程,在核心园区开展滴水灌溉等技术,石榴的座果率明显提高。xx市果树站在全市全面推广果品套袋技术,指导农民选择质优价廉的套袋材料和应用套袋技术。据统计推广果品套袋10亿只,仅此一项果农增收1千万元以上。由于注重科学投入,今年的果品品质有了大幅度提高。
畜牧技术干部在科技入户活动中紧紧围绕畜牧生产目标,积极为养殖农户献计献策,促进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在上半年畜牧业行情不好的情况后,技术干部深入农户,认真调查研究,分析行情,搜集信息,采取不同对策增强抗市场风险能力,确保畜牧业平稳发展。新沂作为生猪养殖科技入户县,该市认真制定工作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到镇、到村,落实到技术干部身上,并制定年终考核目标。针对上半年生猪价格下滑,养殖效益不甚理想的现状,动员群众抓住猪价偏低的时机,重点做好优良二元母猪引进工作,鼓励养猪大户加快母
猪品种的更新,提高优良母猪的存栏量,为今后生猪生产全面复苏作好种源供应准备。在生猪日常饲养上,重点围绕全价饲料人工配制向示范户传授生猪生长的营养需求,饲料蛋白、矿物质、维生素在营养代谢、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等知识及全价饲料配制的基本方法,通过帮助农户自制全价配合饲料,降低饲养成本,确保生猪饲养效益。目前,该市生猪存栏量与正常年份相比,没有出现大的滑坡。在科技入户活动中扶持养猪示范大户成立“新沂苏兽畜禽产业合作社”,并组织全员到南通“天盟集团”,引进pic瘦肉型种猪100头,更新改良本地猪种。沛县在实施肉鸭科技入户工程中,总结肉鸭价格波动较大,群众养鸭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广大农技人员千方百计为农户牵头与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动员农户饲养“合同鸭”,扩大种鸭数量,降低鸭苗价格并对种鸭场给予重点技术指导,目前,沛县鸭苗供应充足,生产比较平衡,肉鸭生产已成为沛县又一新兴主导产业。睢宁山羊养殖科技入户工作按照一抓良种山羊繁育体系建设;二推杂交改良技术推广;三添青贮氨化设备。四搞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工作的技术推广路子,围绕山羊养殖小区建设,加快肉羊生产,全年累计肉羊饲养量在160万只。
水产科技入户工作主要放在新沂市骆马湖沿岸。今年重点推广了乌鳢、斑点叉尾回、翘嘴红伯、黄桑鱼等新品种和水质调控、生态修复、安全用药等新技术,通过春季的培训和宣传,示范户增强了加大养殖投入的信心,养殖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窑湾镇
2009年xx林牧渔业局 送科技下乡活动计划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责任
市局科教处作为局系统科技下乡活动的扎口科学。张慈副局长兼任局科技下乡领导小组组长,林业、畜牧、水产、科教、信息处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并负责本专业最新技术信息、品种信息的收集、推广以及承担相关培训任务。科教处具体负责科技下乡活动组织、联络、宣传等工作。
二、送科技下乡活动安排
一季度:组织制定08年科技入户示范县的实施方案,示范户筛选等工作。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到丰县开展果品套袋技术培训和果树修剪,并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下乡工作。召开会议,总结07年科技入户为重点的科技下乡工作和布置07年科技下乡工作。
二季度:组织开展以名优林牧渔新品种种养殖技术培训。地点六县市贾汪区,对象养殖大户。到新沂、邳州、睢宁等地集中搞一次送科技下乡活动。到丰县、沛县、铜山等地集中搞一次送科技下乡活动。
三季度:在沛县举办肉鸭科技入户养殖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市直召开观赏鱼产业发展座谈会,邀请全市观赏鱼养殖大户和省内知名专家进行交流。
四季度:在全市各县区举办禽流感防治知识专题下乡活动。在邳州举办家禽养殖专题下乡活动。
三、分工负责、建立考核制度
相关处室要各负其责,确保全年送科技下乡活动全面完成,指标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作为评为优秀处室、优秀个人的条件之一。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2010科技下乡总结
2010年送科技下乡活动总结
滨海县科技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更好地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切实把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今年以来,我局把“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作为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精心组织,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现将一年来的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大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全员科技素质。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新时期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经。今年以来,我们以国家星火学校---县农干校为平台,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举办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班,对乡镇农技人员、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进行集中轮训,帮助他们更新知识,增强带民富的本领,先后举办蔬菜设施无公害栽培技术、蔬菜穴盘育苗、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草综防、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水稻机插秧技术、现代蚕桑生产技术以及种草养畜禽技术等培训班11期,累计培训2236人次,收到明显效果。
2、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为把农业适用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确保送科技下乡取得实效。我局在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紧密结合,组织泰州畜牧技术学院下派在我县的5 1
名专家教授深入村组田头,开展技术讲座,帮助广大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努力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农艺送到千家万户。先后举办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生猪无公害饲养技术、林下草鸡生态养殖技术、白鹅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等各类技术讲座12场次,印发技术资料3万份,现场接受技术咨询2.3万人次,实用技术普及率达85%以上。另一方面,在全县已有45名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今年在组织部门的协调下,又选派50名大学生村官担任科技特派员,充实到有关行政村,及时向广大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传授水稻机插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设施蔬菜栽培以及食用菌高产栽培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使科技进村入户工作常态化,从而确保送科技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活动开展,全县广大干群的科技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学科技、用科技的浓烈氛围。
3、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在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中的示范辐射作用。今年以来,我局围绕滨海白首乌和蔬菜设施栽培等特色产业,以江苏省首乌协会和滨海县蔬菜协会为主体,先后组建了首乌种植和蔬菜栽培两个科技服务超市,在首乌种植比较集中的滨海港镇有关行政村开设超市,派出专门技术人员驻村开展技术指导,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在S327沿线的有关行政村开设蔬菜科技服务超市,为广大蔬菜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努力增加首乌和蔬菜产业的科技植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先后举办技术讲座7期,参训达2100人次,推广新品种5个,新技术6项,培植科技示范户213户,建立300亩
以上示范基地7个,示范辐射面积达15700亩。
4、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推进农村科技进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现实、最有效途径。今年以来,我们一是抓好“51880”科技富民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先后组织申报省各类农业科技项目5个,争取经费100多万元,通过实施,全县农业实现增加值1200万元以上,项目区人均增收200元以上,对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滨海县蔬菜产销协会组织实施了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课题,先后派出技术人员进驻各乡镇,帮助农民解决蔬菜设施栽培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广了穴盘育苗技术、滴水控灌技术、无公害及有机生产技术等,全县蔬菜栽培面积增加近5万亩。江苏省首乌产业协会组织实施了白首乌标准化栽培及新产品开发课题,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白首乌主产区,推广白首乌育苗技术、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标准化集成技术等,白首乌生产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滨海县家禽协会积极组织推广林下生态草鸡养殖和种草养鹅技术,全县林下养鸡发展到300万只,白鹅400万只;二是围绕发展高产、优质、安全、高效农业,加快高产、优质、抗逆动植新品种和省工、节本、增效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进一步调优种养业结构。先后引进主要大宗农作物新品种57多个,示范推广面积达63万亩次,组装配套蔬菜无公害设施栽培技、农业标准化栽培、组培脱毒、山羊胚胎移植、水稻机插秧、种草养畜禽及现代蚕桑生产等技术10多项,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15万亩次,全县农业新技术覆盖率达75%以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今年,我县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体系不健全,整个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县里没有成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分工,只能各自为战,信息不畅;二是整个活动经费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活动的开展。由于我局办公经费有限,加之科技三项经费不能足额及时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一活动的开展;三是广大农民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培训效果。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据统计,目前农村老人种田现象十分普遍,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难以消化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培训效果。
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第四篇:科技下乡工作总结
一、六类示范基地建设全院围绕科技服务工作,实施“百千万科技成果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深州市优质小麦、玉米、牧草基地;冀州棉花示范基地;饶阳、阜城蔬菜生防示范基地和景县节水示范等基地。全院建立百亩试验田块15个,累计面积1066亩,千亩示范方31个,面积16450亩,辐射示范36万亩。其中:
冬小麦新品种示范基地以自研成果衡观
35、衡5229、衡4399、衡136、衡216为主体品种,建立三级示范区。在省内建立示范基地20个,面积16940亩,省外示范基地37个,面积17.4万亩。
本院试验站核心示范区,衡观35面积 60亩,衡5229面积20亩,衡136、衡216面积各8亩。中心示范基地8个,示范面积4900亩。其中:衡观35在深州榆科镇、乔屯乡示范2100亩;衡5229在深州、武邑示范1800亩;衡4399在深州护驾迟镇前营村示范1000亩。
玉米新品种示范基地 在深州市建立玉米新品种衡单
311、衡单6272和金秋963示范基地共计2810亩。其中:衡单311在深州市前营示范230亩,平均亩产665公斤,突出表现结实性好,抗病虫;衡单6272在深州市榆科示范580亩,平均亩产685公斤,表现结实性好,出籽率高,抗病虫;示范区采用玉米螟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示范面积1000亩,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棉花新品种示范基地建设百亩以上示范田3个,当年共计示范面积740亩。主要以棉花新品种衡棉4号及丰产高效栽培为核心技术,同时结合青刈黑麦示范推广。在冀州市小寨乡皮村建立高效农业核心示范区100亩,在武强北代乡西刘堤村、故城坊庄镇吕疃村建立核心示范区300亩。建立棉草连作棉花中心示范区3000亩,向周边辐射推广1万亩。
牧草新品种及高效种植示范基地
与奶牛养殖小区结合,开展饲用黑麦、小黑麦、高丹草新品种与林草间作模式示范,饲用黑麦、小黑麦与高丹草一体化种植模式。分别在深州护驾迟、凤凰池;桃城区邓庄;景县龙华;邢台巨鹿;迁安市杨各庄镇罗寨村落实高丹草500亩;饲用黑麦、小黑麦430亩。
蔬菜生防技术示范基地 建成市县级示范基地6个。其中饶阳3036亩、阜城1503亩、武强486亩、省内其他地区2096亩,共计示范7121.8亩。示范基地均采用放风口装置防虫网防虫技术;应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和烟粉虱;食蚜瘿蚊防治蚜虫等生物防治技术;熊蜂授粉技术;使用生物微肥及配方施肥技术防病促产和膜下暗灌、防病等一系列综合技术措施。
测墒节水灌溉示范基地 分别在深州护驾迟和景县青兰乡建立了以衡观35品种为主的小麦、玉米节水高产集成技术示范基地,在景县建成“小麦、玉米节水高产集成技术”万亩示范方。
二、科技服务工作取得的成效
全院建立新品种、新技术核心示范区31个,示范面积16450亩,辐射示范面积涉及359960亩。举办规模大小不等的技术培训57场次,发放技术资料94300份,受训群众16120人次。利用各种媒体宣传33次。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13次,观摩1140人次。
(一)春季抗旱专项工作赢得社会赞同
针对初春的特大旱情,我院科技人员及时行动,在院领导的带领下,从春节期间开始对旱情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并在2月10日前将各项措施印成明白纸发放到各示范户,现场指导1500多人次,培训县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农民代表共3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万多份,接受河北农民频道、经济日报、科技报、农民报、河北日报等采访10多次,新闻报道10多次,同时给河北电视台、河北科技报、衡水电视台等各新闻媒体输送了抗旱技术资料,为农民科学抗旱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组织现场观摩,增进领导、农民对科技的认识
5月份组织了衡观
35、衡4399小麦示范田“全国小麦产业体系小麦观摩会”,全国小麦产业体系专家、省市各级领导200多人参加;同期与河北兰德泽农种业联合组织“小麦新品种衡4399大型观摩会”,各级种子公司、种子经营、种植大户等200多人参加。当年还多次组织了蔬菜生防、牧草种植、玉米品种、棉花品种、节水技术的现场观摩会,每次都邀请各级媒体记者,给予真实充分的报道,让广大农民得到相应信息,加速成果转化。
四、明年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以深州市“百千万科技成果示范工程”为中心的科技服务工作,重点抓好榆科镇东杏园、下博村,护驾迟镇前营,乔屯乡林铺村、东大章等6个样板田。
2、抓好示范基地建设
落实冬小麦新品种10000亩,玉米新品种衡单311和衡单6272各1000亩,棉花新品种衡棉4号1000亩。与玉米节水技术、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等相配套的玉米高产样板田XX亩。
落实饲用黑麦、小黑麦示范面积500亩,高丹草示范面积500亩。
新建立以蔬菜害虫生物防治技术与熊蜂授粉技术为核心的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1-2个,示范样板500亩。一般示范XX亩。
3、搞好科技培训与技术指导
针对当前科技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XX年将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让农户更好的掌握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实现技术的应用效果。结合国家小麦、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衡水试验站的高产示范田建设,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工作,重点做好深州市、景县、桃城区、武强县、安平县的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和科技培训工作。针对小麦生产情况冬前组织大规模的科技培训1次、小麦生育期培训1-2次,播前培训1次。组织召开设施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1次培训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
4、组织召开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会
组织小麦新品种衡4399、衡0628、衡
216、衡136和玉米新品种衡单6272高产样板现场观摩各1-2次。组织测墒灌溉节水技术、蔬菜病虫害生防技术现场观摩会各1-2次。
1、精心组织,强化力量,领导协调
成立三下乡领导小组,负责对三下乡工作的组织实施、督导和检查。随时调度,以便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该项活动由主管科技服务工作的副所长陈秀敏同志负责主抓,选派知名专家6名,包括小麦专家、玉米专家、节水专家、棉花专家、牧草专家和生防专家参加此次活动。并准备队旗与横幅。
2、结合新农民工程举办技术培训
组织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农业专家,深入示范基地农村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于示范区的6000户农民。组织科技培训5-6次,培训XX人以上。组织科技大集和科技咨询活动3-4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要求制定统一的技术方案,由有关专家负责编写技术资料,形成统一的技术规范,编写统一的培训教材。分层次对乡村技术员、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
3、开展科技扶贫送温暖活动
组织送科技下乡,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重点到四帮一扶贫村饶阳县许堡和阜城县魏王村进行帮扶。针对当地生产情况和农民需求,以技术咨询为主,物资帮扶为辅。结合技术咨询,捐赠作物新品种、蔬菜害虫生物防治产品,拟捐赠价值7000元,为贫困户捐赠人民币3000元。
4、加强媒体宣传扩大社会影响
为扩大科技服务与示范效果的社会影响,要加强宣传,促进成果的转化,提高专家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2次,利用cctv、hebtv、hstv、河北日报、河北科技报等媒体报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第五篇:2016最新科技下乡工作总结
2016最新科技下乡工作总结
20xx年7月,结合襄阳手机报惠农版活动的开展,组织召开了襄阳市农技“110”专家座谈会,对农技110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建立产学研联盟20个、专家大院5个,建立乡镇科技信息服务点85个,10个专业服务队伍。组织专家分别到襄州、保康等地就黄牛养殖、茶叶生产等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农民1000多人。集成全市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将农技“110”热线与其他服务方式整合,构建起农业科技“110”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信息采集一体化、信息发布立体化、指导服务多样化。全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点累计咨询人数6500多人,向农民朋友提供蔬菜、水产、农作物、土特产、食用菌等市场信息10000多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16场(次),培训基层科技人员和种植大户2400余人次,科技专家接收《垄上行》电视节目采访11次。派出5名科技特派员常年联系湖北玉皇剑茶叶公司、襄阳鑫顺天农业公司、襄州禾嘉鑫农机专业合作社、枣阳贤德面粉、襄阳万农达花生合作社,帮助农业企业和合作社解决相关技术难题。
四、积极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工作
今年来,结合“科技服务农村春耕备耕”、“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系列科技培训,活动由市科技局牵头组织,科技特派员具体承担培训任务,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采取集中讲授、现场指导、入户咨询等各种途径,重点推广优质薄壳核桃高产栽培技术、有机茶园管理技术、袋栽香菇管理技术、三岛柴胡和地道苍术种管技术以及牲猪快速育肥技术等新技术新成果,将各类实用技术与信息送到农民手中,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科技特派员全年共培训农民1500多人次,共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余份(册),培训各类特色产业乡土人才500余人。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育了一大批乡土人才和科技能人。
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我市优势农业产业、一县一品和农村特色产业,积极帮助农民确定产业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有效地组织起了农民发展专业化生产。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汪光友同志驻派XX县华茂粮油公司以后,为了切实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优质不优、结构不妥、效益不佳的突出问题,他积极探索“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用合同的形式,明确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加强优质稻生产技术服务与指导,不断提高优质稻产量和质量,使农民在高产中得到实惠,使企业在优质上盈得市场,实现双赢。每年指导XX县华茂粮油公司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30万亩,为农民增加收入20xx多万元。协助XX县华茂粮油公司申报国家绿色食品标识认证,使XX县华茂粮油公司产品成功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标识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