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监狱女犯思想状况及对教育对策

时间:2019-05-13 14:5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入监狱女犯思想状况及对教育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入监狱女犯思想状况及对教育对策》。

第一篇:新入监狱女犯思想状况及对教育对策

现阶段,新形势下的监狱事业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监狱“三化”建设的提出推进了监狱发展进程。提高改造质量成为工作的重心,不断创新矫正教育方法和手段是监狱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对新入监的女犯矫正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模式单

一、形式化突出、不被重视等问题。因此,对新入监女犯矫正教

育做些理性思考,寻求有效的途径,以达到提高改造质量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矫正教育,是矫正机构从改造人挽救人的目的出发,结合生产劳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罪犯依法实施的转变思想、灌输知识、培养技能的系统影响活动①。只有把握矫正教育的实质,才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出矫正教育的新理论。

一、女性犯罪构成特点分析

(一)、从年龄结构看。犯罪年轻化。20—35岁押犯占58。平均年龄为46岁。

(二)、从文化结构看。文化程度低下。在押犯文盲就占押犯总数25,小学和初中占62,这种现象除了表明落后愚昧和法律知识贫乏是导致犯罪的一般规律外,也显示了女性犯罪的历史文化原因。

(三)、从身份结构看。逮捕前是农民和城镇无业人员居多,占押犯总数85以上。许多女性走出偏僻的家乡投身到日新月异经济浪潮中去,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吸引迷惑,而个人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质,道德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受到外界物质生活刺激后,心理失去平衡而犯罪。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向往纸醉金迷的生活,不惜利用非法手段捞取不义之财,满足自己膨胀的私欲。

(四)、从犯罪类别上看。犯罪类型复杂,多样化。女性犯罪涉及到越来越多的领域,除了杀人,伤害罪以外,抢劫盗窃诈骗拐卖人口等逐渐上升。三涉犯罪也有女性参加。暴力型、财产犯罪仍为女性犯罪主体,调查显示,暴力型犯罪,人数占押犯总数的38左右。财产型犯罪占押犯总数47,以诈骗,盗窃拐卖人口居多,一般恶习较深。

从以上犯罪构成可以了解到当今女犯犯罪的原因和特点,利于把握了解女犯犯罪的诱因和根源,以进一步了解新入监女犯的特点。

二、新入监女犯的特点

大多数女犯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本身价值取向偏差,道德观念极其低下,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虚荣心强,入监后狭小的监狱区域,固定的生活范围和交往群体,加上以自我为中心,对事不能客观分析和理智判断,喜欢无端的主观猜测,容易钻牛角尖。这种现象在新入监女犯中显得更为严重,突出表现在部分女犯心理扭曲,需求畸形,爱慕虚荣,相互攀比,自我表现突出,呈个人英雄主义,人格扭曲,其结果往往使一部分罪犯心理失衡,无心改造,有的甚至走向极端,悲观厌世,打架斗殴,自伤自残,违规违纪,难以自控。主要特点如下:

(一)罪责意识弱化,客观归罪居多。部分罪犯对自己的犯罪没有足够的认识,尤其是法律角度的认识对“罪”与“错”混淆不清,甚至一些罪犯对“罪”为何物,无所知,更有甚者竟糊里糊涂走进监狱。职务罪犯沉缅于往事的回忆之中,留恋过去的犯罪生活,认为自己收了人家一点钱算什么,是人家自愿给的,表面上认罪,暗地里不能认罪悔罪,有的动辄叫家里人为其申诉,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犯罪的主观原因,推给社会和他人。实际中不愿意暴露真实想法,具有隐蔽性。思想不外露,但在暗中观察民警管理方法,了解情况后便有了自己的所谓设想,身体有点病想得到照顾,小病大养等。

(二)自我意识强烈,身份意识淡薄。第一次走进监狱,既感到新鲜又感到神秘好奇,但这种感觉是暂短的,身临其境后仍然不能接受角色的变化,即使同是罪犯,也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她人,放纵自己,忘记了身处何地,自己是谁,对他犯指手画脚。以自我为中心,重权利,轻义务。只关心自己的权益,片面强调公平,不愿意履行义务,不愿意接受监规监纪约束,而且对民警教育管理非常敏感,动辄以“侵权”、“维权”;为借口,与民警抗衡。

(三)焦躁恐惧心理,缺陷心理突出。新入监女犯存在不适应环境,心理产生异常,无端猜疑,情绪变化大,自控失调后容易出现自杀,报复念头,压力大的人数居多,有数据表明,表明,新入监女犯的脱逃自杀,患精神病率高于其它教育阶段。

(四)功利思想明显,改造意识不强。新入监女犯对于服刑改造目标认识不清,新入监女犯多数改造动机和目的不端正,她们的服刑不是以矫正恶习为目的,而是单纯追求早减刑早回家,一切都是以自己是否有实惠来权衡。具有功利性,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和提高素质获取新生考虑很少,而更多关心考核、评审、奖惩制度减刑等眼前功利,揣摩自己得什么样的分级处遇,刑期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多数新犯下监区后想分个好工种,计分考核高劳动轻松,又急于表现自己,目的是骗取民警的信任和重用。

除了以上特征外,还具有女犯身上普遍存在的特点。

1、惦挂家庭,思念亲人。

2、敏感多疑,心胸狭隘,遇事易激动。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3、依附性强,不

能独立处理和思考问题。

4、爱慕虚荣,极欲表现自己。

5、嫉妒心强,报复心重,常为小事争斗。

6、思想偏颇固执,认死理,认知能力低下等特点

三、对新入监女犯矫正教育对策

一位哲学家有四个弟子,这位哲学家问他的弟子,怎样彻底除掉这块地上的杂草,第一个弟子回答用锄头锄掉;第二个弟子回答用火烧;第三个弟子回答撒上石灰;第四个弟子回

答把根挖掉。这位哲学家没有说出谁的答案是正确的,一年以后,四个弟子来到哲学家约定的这块草地里,却没有看到他们的师傅,也没看到杂草,看到的只是一片庄稼。[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文=秘=114=网=站]四位弟子不知道师傅这样做的用意,等到师傅死后整理遗物的时候才明白这个哲理,试图把这个哲理写进他的著作。从这个典故得到的启迪是,对罪犯的矫正教育过程就是除去罪犯心灵上的杂草,种上庄稼,入监教育阶段是锄掉杂草播种种子时期。凸显性别差异和新入监这个特殊时期,更不能忽视“女”性特点,注重“月经期”、“更年期”两期心理变化,使入监矫正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内容更贴近罪犯实际,跳出“三课”教育的束缚,强化生存教育和法制教育。避免观念陈旧,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避免手段落后,形式多,针对性差,可信度低,缺乏开放意识和新观念。面对入监教育中问题,我们不能仅着眼于问题产生后如何解决,而更应考虑如何少产生问题或不产生问题,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整体矫正教育的工作思路。由此应考虑到问题产生之前的现状与问题产生之后现实表现之间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新旧知识对学习效果影响时,提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理论②。根据这个理论,我们把对新入监女犯的矫正教育对策分为前摄抑制对策和后摄抑制两部分。前摄抑制对策侧重提倡、灌输、诱导。后摄抑制对策侧重纠正、惩治、考核、激励。

(一)、前摄抑制对策

1、首先对新入监女犯甄别分类,摸底调查,掌握罪犯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信息,包括心理特点调查,全面掌握新犯心理状况、行为特点,然后进行甄别分类。把长刑期女犯和短刑期女犯分类;年轻女犯和年龄大的女犯分类,文盲女犯与有文化女犯分类使矫正教育具有科学性、个别性、改造性的特点。

2、严格训练。带有军事化的训练方法,从站队到出操,从出操到训练,从训练到比赛,是强化女犯集体意识、团队精神有效的训练方式,这种方式利于训练女犯服从命令听指挥。养成新的行为习惯,以替代懒散习惯,加强行为规范练习,统一行动听指挥,身份意识也得到强化。还要在“严”字上下功夫,在严格管理中,磨练罪犯意志。当前女犯不仅在思想上带有劣根性,身份意识淡化,而且行为懒散,动作拖拉散漫,规范性差,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多,固守的陈规陋习,行为习惯极差。为此应把新入监女犯规范化管理和行为养成放在首位,使女犯对自己的身份有较准确的定位,通过日久天长的教育训练,严格管束,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自觉遵守规范的自觉性,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从吃饭到睡觉,从出工到收工,从言行到举止,从生活现场到劳动现场。从守纪守法到文明礼貌,时时处处要求严格规范,不得越雷池一步,用良好的习惯代替原有的恶习,让罪犯懂得懒惰贪婪,是犯罪的根源,一切犯罪根源都是由于贪婪和好逸恶劳造成的人格障碍。

3、从思想教育着手。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向钱看”成了不少犯人的生活信条,挣钱多少,成了一些人衡量价值大小的标准。在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人生观影响下,女性产生享乐,寄生的腐朽生活方式,盲目追求高档生活,因能力所限,不愿付出艰苦劳动,于是采取盗窃、贪污、抢劫等犯罪手段,企图不劳而获,沾染馋、懒、痞恶习。转变恶习要从矫正思想入手,使矫正思想教育更具有撞击力和渗透力,从源头抓起,循序渐进,把矫正思想贯穿于矫正教育的全过程,要使罪犯深刻认识到自己犯罪根源及给社会造成的危害,突出价值观、人生观要使罪犯认识到,“人的价值在于奉献,不在于索取”,平平淡淡才是真。从心灵深处,接受改造,树立重新做人信念和信心。使女性罪犯由被动接受改造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并为自己合理定位,最终达到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不仅将她们改造成为能够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还要矫治成为新女性。

4、以文化教育为支撑。调查表明女性犯罪文盲占25以上,文化素质是女性自立社会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激烈的状况下,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文化素质低下,决定了其认知水平较低,一般只善于接受直观,形象、具体的信息刺激,遇事缺乏独立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加上无一技之长,必然缺乏自立自强的生存能力。由于无知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比例较大,因此,对新入监女犯可以分为扫盲班、小学班和初中班,在文化学习方面,以强制学习为主,鼓励自愿学习,把学习成绩与激励机制挂钩,激励绝大多数女犯从强制学习走向自觉性学习,一是以扫盲班为重点,同时抓小学、初中班,让新入监女犯,在短时间基本脱盲,基本上能看懂监区的教育改造周刊、黑板报、写普通家信、写简单的思想汇报,以利加速改造。二是鼓励大龄女犯参加学习,扩大入学范围,采取相应措施,逐步将她们兴趣引到健康的轨道上来,便于管理,利于提高女犯整体文化素质,同时强化刑法、婚姻法为主的法制教育,增强女性的法制观念,培养自尊自重自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由于法制观念淡薄,不知法不懂法而导致犯罪的,在女犯中为数甚多,这在文盲身上表现尤为突出,许多女犯直到被拘捕时,才接触到法的概念,有的判了刑仍对“法”茫然不知,如果说文盲是女犯在文化素养方面愚昧的突出表现的话,那么法盲就是她们在思想政治素养方面愚昧突出表现,切实提高女犯改造质量,离不开扫除文盲、法盲。实行奖惩分明激励机制,由专人包干负责,扎扎实实进行强制性的文化教育,让她们心灵中的沙漠变为绿洲,摆脱愚昧无知,这样有利于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为思想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对思想教育起促进作用。

5、个案矫治。在入监矫正教育过程中,树立人格平等思想,尊重人格,注重个性化特点,着眼于教育说服和疏导,体现人道和文明执法,提高民警人格力量的感染,启迪罪犯,以情感教育为矫正教育的突破点,讲“三心”,既说知心话、做贴心人,打攻心战,达到消除心理对立情绪,使罪犯消除被动接受教育转为主动接受。从情字入手矫正其心理。女犯原来都是受害者,是弱势群体,就是因为她们太重感情,为情所累,而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一把匙开一把锁,对这类女犯的矫正教育一定从“情”字入手因为这类女犯大多数身心受到过极大的伤害,心理受过强烈的刺激,在畸形心理的主导下,才产生了违法犯罪行为,要想矫正她们违法心理,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她们违法犯罪行为,要想矫正她们违法心理,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他们违法犯罪心理产生及活动规律,了解和掌握入监后心理活动及变化情况,从而针对她们的心理活动及变化情况,寻求矫正的方法和途径促进违法犯罪心理良性心理,守法心理的转化,这类女犯大多数犯的是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刑期长,在10年以上,这些女犯的心理都是处于畸形状态,有的认为自己无罪对法律的惩罚抱着无所的态度,还有的认为自己已经家破人亡,不如一死了之,总是抱着绝望的心理要让她们懂得人人间亲情珍贵,唤起女犯对亲人眷恋,让冷漠绝望的心理从新燃起希望之火。

6、培养劳动习惯,灌输劳动技术培养。对新入监女犯进行劳动和职业训练,目的是劳动具有社会功能,在安全、健康和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是有效的管理工具;有利于保持矫正环境安静和防范脱逃、自杀之类事故发生,在劳动中身心得到锻炼。在技能教育上要考虑女性就业特点,坚持实用为主,兼顾谋生照顾兴趣爱好,对罪犯服装裁剪美容美体电脑操作等技能培训,使罪犯能有一技之长,为刑满走上社会安定创造就业条件,同时也是为了完成劳动改造需要。

(二)、后摄抑制对策

1、考核与奖励措施。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对犯人行为正确与否的判断,有约束力,那些行为是提倡的,那些行为是禁止的,碰到高压线要受到处罚的,对于惩恶扬善,弃暗投明,有诱导和约束作用,同时提倡与不良行为做斗争,表现好的每月可享有正常的分级处遇,如打电话,会见等。

2、劳动奖励机制,主要根据劳动质量、数量、劳动竞赛等不同奖项设立,目的强化女犯进取意识和竞争意识,满足罪犯需要,这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③,人的行为始于需要,由需要发出动机引起的行为,设立奖金机制是从动机和需要入手。将对行为矫正教育的部分转到行为之前的动机控制。通过需求控制不良动机,减少不良行为。

3、处罚措施。在分级处遇上拉大差距,造成吸引力。对于违规违纪,不思悔改的女犯,不能手软,听之任之,要加大打击力度,把行政处罚和强制性控制手段并用,增强威慑力,严厉打击反改造气焰。在分级处遇上及时兑现。

4、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量表(16PE),艾森克个性问卷④。人格问卷(EPQ)显示,新入监女犯情绪化倾向明显,不易把握控制自己也是女犯一种普遍特征。女性心理较为复杂,一般女性身上所具有的情感细腻、心思细密的特点在女犯身上也有明显体现。脆弱、情绪化、敏感多疑、惰性心理在女犯身上得到进一步体现,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思家念亲情绪较重,对前途忧虑重重,成为种种矛盾纠纷的纠合点,很多家庭解体,家人的生活轨迹,有的担心孩子参军就业受到影响,有的孩子在外不学好,为自己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给孩子带来麻烦而愧疚。由此消除新入监女犯心理压力,形成健康心理对策有(1)、设立心理咨询室,有专人负责,预约或定期开放心理咨询门诊,开展罪犯心理调查,评估对罪犯气质类型、性格特点、自控能力以及智力等做出分析和评价,并建立罪犯心理档案。(2)、针对罪犯焦虑症、抑郁症、妄想症及人际关系紧张、环境不适应等心理问题开展咨询和治疗,帮助她们克服心理和情绪障碍,化解人际关系危机,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使身心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心理学认为,在押女犯的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复合矛盾心理。既含有较之量性更为复杂的女性常态,又具有危害社会的犯罪心理,再加上入狱后的刑罚承受心理。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往往成为制约和影响女犯改造的重要因素。因此,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矫治其不健康心理、消除心理障碍,培养恢复其健康心理对于女犯改造具有重要意义。(3)、普及心理卫生教育。使罪犯了解心理和心理卫生的基本常识,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深化女性亲情帮教。担心被社会抛弃和家人一起是女犯入狱后产生孤独、悲观、冷漠、消极等心理,影响改造情绪目标的确定,因此,监狱民警积极与罪犯亲属沟通渠道,利用家人接见机会,进行心理冲击,既实施满灌疗法。④达成血浓于水的亲情感化教育,使罪犯给亲人感到有希望,以及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法律援助,社会邦交正常化,即解决法律上的问题又达到教育的效果,因为女犯入狱后处于弱势群体地位,涉及到本人和家庭许多民事纠纷,政策问题,有的难以得到及时解决,这些很容易影响到罪犯认罪服法和改造信心的建立,因此监狱通过积极的工作,求得社会各方支持,对女犯开展法律教育和实施女犯合法权利维护,对于促进新犯改造信心的建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新入监女犯的矫正教育目的是能使女犯突破自我,从自我解剖自我评价到最终的自我实现,完成强制走向自我教育过程。要求女犯每日“三省吾身”,睡觉前把当日所经历人和事以及学习劳动情况,做最初判断,然后提出疑问分析,若与她犯有未化解决矛盾,则采取合理解决途径并付诸实施,然后进行总结,女犯自我反省能力的增强具有较大的渗透性,它能深入矫正心理恶习,更长久地达到矫正教育产生作用,从而更有利的促进女犯个性的发展和健康心理的养成。

罪犯恶习是长期形成的,对新入监女犯矫正教育是对罪犯改造过程的第一步,是矫正教育的开端,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既要看到艰巨性和长期性又要看到反复性的特点。还要把新入监矫正工作置于矫正教育整个过程中通盘考虑,形成完整体系,使矫正教育工作有组织、计划地进行。做好新入监女犯的矫正教育工作对提高改造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夏宗素主编《矫正教育学》法律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第3页。

②李伯黍书、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177页。

③李晓文等编著,《现代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27页。

④顾海根编著:《学校心理测量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108页、第190页。

参考文献:

①夏宗素主编《矫正教育学》法律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②张金桑、张苏军主编《亚太地区当代矫正制度纵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二篇:新入监狱女犯思想状况及对教育对策

现阶段,新形势下的监狱事业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监狱“三化”建设的提出推进了监狱发展进程。提高改造质量成为工作的重心,不断创新矫正教育方法和手段是监狱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对新入监的女犯矫正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模式单

一、形式化突出、不被重视等问题。因此,对新入监女犯矫正教育做些理性思考,寻求有效的途径,以达到提高改造质量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矫正教育,是矫正机构从改造人挽救人的目的出发,结合生产劳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罪犯依法实施的转变思想、灌输知识、培养技能的系统影响活动①。只有把握矫正教育的实质,才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出矫正教育的新理论。

一、女性犯罪构成特点分析

(一)、从年龄结构看。犯罪年轻化。20—35岁押犯占58%。平均年龄为46岁。

(二)、从文化结构看。文化程度低下。在押犯文盲就占押犯总数25%,小学和初中占62%,这种现象除了表明落后愚昧和法律知识贫乏是导致犯罪的一般规律外,也显示了女性犯罪的历史文化原因。

(三)、从身份结构看。逮捕前是农民和城镇无业人员居多,占押犯总数85%以上。许多女性走出偏僻的家乡投身到日新月异经济浪潮中去,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吸引迷惑,而个人的文化水平,思想素质,道德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受到外界物质生活刺激后,心理失去平衡而犯罪。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向往纸醉金迷的生活,不惜利用非法手段捞取不义之财,满足自己膨胀的私欲。

(四)、从犯罪类别上看。犯罪类型复杂,多样化。女性犯罪涉及到越来越多的领域,除了杀人,伤害罪以外,抢劫盗窃诈骗拐卖人口等逐渐上升。三涉犯罪也有女性参加。暴力型、财产犯罪仍为女性犯罪主体,调查显示,暴力型犯罪,人数占押犯总数的38%左右。财产型犯罪占押犯总数47%,以诈骗,盗窃拐卖人口居多,一般恶习较深。

从以上犯罪构成可以了解到当今女犯犯罪的原因和特点,利于把握了解女犯犯罪的诱因和根源,以进一步了解新入监女犯的特点。

二、新入监女犯的特点

大多数女犯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本身价值取向偏差,道德观念极其低下,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虚荣心强,入监后狭小的监狱区域,固定的生活范围和交往群体,加上以自我为中心,对事不能客观分析和理智判断,喜欢无端的主观猜测,容易钻牛角尖。这种现象在新入监女犯中显得更为严重,突出表现在部分女犯心理扭曲,需求畸形,爱慕虚荣,相互攀比,自我表现突出,呈个人英雄主义,人格扭曲,其结果往往使一部分罪犯心理失衡,无心改造,有的甚至走向极端,悲观厌世,打架斗殴,自伤自残,违规违纪,难以自控。主要特点如下:

(一)罪责意识弱化,客观归罪居多。部分罪犯对自己的犯罪没有足够的认识,尤其是法律角度的认识对“罪”与“错”混淆不清,甚至一些罪犯对“罪”为何物,无所知,更有甚者竟糊里糊涂走进监狱。职务罪犯沉缅于往事的回忆之中,留恋过去的犯罪生活,认为自己收了人家一点钱算什么,是人家自愿给的,表面上认罪,暗地里不能认罪悔罪,有的动辄叫家里人为其申诉,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犯罪的主观原因,推给社会和他人。实际中不愿意暴露真实想法,具有隐蔽性。思想不外露,但在暗中观察民警管理方法,了解情况后便有了自己的所谓设想,身体有点病想得到照顾,小病大养等。

(二)自我意识强烈,身份意识淡薄。第一次走进监狱,既感到新鲜又感到神秘好奇,但这种感觉是暂短的,身临其境后仍然不能接受角色的变化,即使同是罪犯,也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她人,放纵自己,忘记了身处何地,自己是谁,对他犯指手画脚。以自我为中心,重权利,轻义务。只关心自己的权益,片面强调公平,不愿意履行义务,不愿意接受监规监纪约束,而且对民警教育管理非常敏感,动辄以“侵权”、“维权”;为借口,与民警抗衡。

(三)焦躁恐惧心理,缺陷心理突出。新入监女犯存在不适应环境,心理产生异常,无端猜疑,情绪变化大,自控失调后容易出现自杀,报复念头,压力大的人数居多,有数据表明,表明,新入监女犯的脱逃自杀,患精神病率高于其它教育阶段。

(四)功利思想明显,改造意识不强。新入监女犯对于服刑改造目标认识不清,新入监女犯多数改造动机和目的不端正,她们的服刑不是以矫正恶习为目的,而是单纯追求早减刑早回家,一切都是以自己是否有实惠来权衡。具有功利性,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和提高素质获取新生考虑很少,而更多关心考核、评审、奖惩制度减刑等眼前功利,揣摩自己得什么样的分级处遇,刑期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多数新犯下监区后想分个好工种,计分考核高劳动轻松,又急于表现自己,目的是骗取民警的信任和重用。

除了以上特征外,还具有女犯身上普遍存在的特点。

1、惦挂家庭,思念亲人。

2、敏感多疑,心胸狭隘,遇事易激动。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3、依附性强,不能独立处理和思考问题。

4、爱慕虚荣,极欲表现自己。

5、嫉妒心强,报复心重,常为小事争斗。

6、思想偏颇固执,认死理,认知能力低下等特点

三、对新入监女犯矫正教育对策

一位哲学家有四个弟子,这位哲学家问他的弟子,怎样彻底除掉这块地上的杂草,第一个弟子回答用锄头锄掉;第二个弟子回答用火烧;第三个弟子回答撒上石灰;第四个弟子回答把根挖掉。这位哲学家没有说

bsp;罪犯恶习是长期形成的,对新入监女犯矫正教育是对罪犯改造过程的第一步,是矫正教育的开端,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既要看到艰巨性和长期性又要看到反复性的特点。还要把新入监矫正工作置于矫正教育整个过程中通盘考虑,形成完整体系,使矫正教育工作有组织、计划地进行。做好新入监女犯的矫正教育工作对提高改造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 夏宗素主编《矫正教育学》法律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第3页。

② 李伯黍书、燕国材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177页。

③ 李晓文等编著,《现代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27页。

④ 顾海根编著:《学校心理测量学》,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第108页、第190页。

参考文献:

①夏宗素主编《矫正教育学》法律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②张金桑、张苏军主编《亚太地区当代矫正制度纵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三篇:对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和对策

对职工思想状况的调查和对策

王本臣胡艳玲白丽华

开展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是一个企业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采油四矿在正常开展职工群众思想动态分析的基础上,紧密围绕职工关心、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等问题拟定了调查问卷,采取抽样答卷的形式,在全矿11个单位500余名职工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下发问卷510份,收回答卷505份,收回率98%。在此基础上,重点就基层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展开分析,并就强化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强化基层职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分析,并制定措施办法。

一、当前职工群众的思想主流

从调查总体来看,职工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真实想法。从答卷的内容上看,反映出职工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对企业的发展,对采油厂、采油矿的各项制度和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对待学习、工作、自身价值的实现是思想动态的主流,职工的思想呈现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观念在不断转变的新态势,其主要表现:一是对中石化集团公司、油田和采油厂改革发展稳定决策部署,有73%的职工表示非常满意,23%的职工表示满意,4%的职工表示基本满意。二是采油矿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党员干部的作风有很大改变,有95%的职工认为党群干群关系和谐,94%的职工对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很满意和满意。三是不断创新民主管理企业的方式,通过厂务公开、恳谈会等制度,积极向职工群众征求采油矿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采油矿的发展形势传达给职工,使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作用,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96%的职

工对采油矿的民主管理、矿务公开和职工主人翁地位、民主权力、合法权益保障情况比较满意。四是针对职工群众对本职工作的情绪和基本态度,有51%的职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很满意,有21%的职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满意,有16%的职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比较满意,只有11%的职工对自己的岗位不满意。五是有97%的职工认为,近年来,采油厂、采油矿从职工群众的需要出发,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实让职工群众感受到了采油厂、采油矿的温暖,特别是油田、采油厂的软硬件建设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得到广大职工一致赞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职工爱企如家的主人翁意识仍待加强。在问卷中,有少部分职工对一些相关的问题没有做相应的回答,说明职工对有关的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尤其是敏感性问题:如对领导的信任问题、干部的廉洁自律问题、改革的政策问题、企业的发展问题等,部分职工对不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根本不关心。

二是职工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比较明显,现代化信息传播对青年职工具有很强影响。突出表现为:政治意识淡化、思维方式多元化、价值取向利益化、工作心态复杂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部分职工滋生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淡化艰苦奋斗的精神,造成部分人的期望值与现实有较大落差,心理失衡,影响职工队伍稳定。特别是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对青年职工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是部分职工的岗位意识仍然需要加强。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广大干部职工对此是矛盾的、彷徨的,各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一方面,他们抱怨目前岗位成才渠道窄、进步慢,个人才能得不到充分展现,个人创造得不到充分尊重。另一方面,他们又心存“求稳、怕

变”思想,缺乏创造、改变的“冲动”。部分职工特别是新员工,对“个人价值实现”理解简单化、单一化,简单的把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对等起来,岗位奉献、岗位钻研、岗位成才的意识明显弱化,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惰性心理,仅仅把工作岗位当作自己生活收入的来源,把岗位理解为就是干活,而没有把岗位工作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来看待。

四是职工追求自我的意识明显增强。干部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的思维更为独立,个性更加突出,思维更为活跃,生活方式更为多样,自我意识更加明显。特别是在一些敏感性问题上,有着非常明显的表现。如,对于让职工在休班期间参加各种会议、活动、参加培训,部分职工认为,这不但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更是对他们利益的侵害;部分则认为,企业员工与企业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而在身份、薪酬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五是职工具有较强的培训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调查中我们发现,对油田、采油矿培训工作,只有56%的干部职工表示很满意,38%的职工表示满意、比较满意,另有6%的职工表示不满意。分析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拓宽了职工信息获取的渠道,传统的教育形式速度慢、授课形式单一;培训体制改革后,二级培训力量薄弱、培训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培训内容滞后,同市场发展要求、设备更新力度存在较多不符合、不适应等。同时,职工培训工作还存在两个矛盾:首先是工与学的矛盾。一线职工希望学习培训不要占用他们的合法休息时间,而职工倒班休息的实际,又不能不占用职工倒休时间进行培训;其次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职工希望按照自我需求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而目前的各类培训无论内容还是课程设置,都只能从整体出发,造成培训针对性不强。

六是部分职工存在不同心理问题和心理诉求。由于基层队驻地距离生活区较远,造成职工和外界人员接触少、交流少。同时,从职工队伍整体看,不同群体也有不同的心理诉求。部分职工认为工作生活环境比较艰苦,而个人收入与心理预期有一定差距;部分退养家属认为生活补助较低,希望增加补贴;大部分职工反应工资太低,居住在仙河镇,医疗、孩子教育、交通等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和不便。

三、主要措施和建议

一是坚持以职工群众为本不动摇。通过文化引导、人本管理、安康促进、帮扶救助、培训提升等机制建设,形成职工工作、休班期间的培训、安康保障、教育、管理、帮扶等,全员参与、全方位服务、全时段覆盖的人本管理、服务系统。切实营造“职工的事情有人上心,采油矿的事情职工关心,采油矿的发展职工用心,采油矿的和谐职工尽心”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职工群众个体价值实现不动摇。为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采油矿将全面开展全员拓展训练,塑造全员良好形象,培育职工团队精神;加强职工的素质教育和业务知识的培养非常必要。通过创建学习型企业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探讨出新的激励培训机制,提高相关人员处理复杂事故的能力,扎实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利用采油矿信息网络平台、制作宣传橱窗、理论教育等形式,使职工知企情、明企况,增强工作的信心和干劲。

三是坚持强化价值观教育不动摇。组织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情的活动。积极开展好先进典型选树、科技之星等特色活动和“我要安全”演讲比赛、厂史展览、歌咏比赛、篮球比赛等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把采油矿发展的历程以及辉煌的成就展示在广大干部职工面前,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爱厂

如家的感情,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四是坚持服务职工群众不动摇。完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解决好职工群众关心的困难帮扶、子女就业等问题。继续深入开展“帮扶结对”、“两深入、两心系”、“三贴近”、“青年志愿者”、“和谐有巾帼、奉献在岗位”送学上门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倒班职工休息、就餐、身心健康安全保障机制建设、生活专业化服务建设等工作。

五是坚持维护职工群众身心健康不动摇。全面建立职工健康档案,聘请专家为职工进行查体和医疗服务,强化对职工的跟踪查体、跟踪保健和跟踪治疗,聘请膳食专家,为平台定制保健食谱,让职工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同时,做好健康心理知识普及和职工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工作,加强不同群体的心理学应用研究,定期为职工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促进职工健康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职工思想已经呈现出新的特点,职工的思想觉悟、知识层次、工作环境、社交范围不同,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也不同,从而直接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只有掌握新特点,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探讨力度,对症下药,才能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为采油矿的持久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第四篇:监狱80后青年民警的思想状况及对策浅探

“关注青年就是关注未来,拥有青年也就拥有未来”,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随着监狱系统公务员“凡进必考”录取政策的全面推行,一大批以大中专毕业为主体的有志青年陆续加入到监狱人民警察的行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监狱人民警察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为监狱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年民警在思想上和工作中也暴露

出一些问题。在监狱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教育引导青年民警是当前深化监狱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笔者以某监狱“80后”青年民警为切入点,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的方式对这一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了解和掌握当前监狱青年民警队伍的思想状况,从而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参考。

一、监狱“80后”青年民警的构成及思想状况

1、监狱“80后”青年民警构成呈现出“年青化、知识化、现代化”的趋势。

截止2008年6月,某监狱共有在职民警××人,其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有113人,占民警总数的××。113名“80后”民警中,女民警有40人,超过三分之一,比例为35.4%;男民警有73人,占总数的64.6%。通过对这113名“80后”青年民警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和所学专业统计,有以下特点:

一是从年龄结构上看,“80后”青年民警中以25岁至27岁这一年龄段的人数居多,约占“80后”青年民警总数的三分之二。该监狱113名“80后”青年民警中,25岁至27岁年龄段的有74人,占总数的65.5%;年龄最小的为21周岁,年龄最大的为28周岁;年龄分布中位数值为26岁;众数值为27岁;平均年龄为25.74岁,年龄标准差为1.68岁;平均参加工作时间为5.9年(该监狱2000年—2002年每年招录均在20人以上,近几年每年招录较少)。某监狱113名“80后”青年民警年龄分布统计见下表。

1、某监狱“80后”青年民警年龄分布统计表

年龄人数比例累计↓累计↑

21岁21.77%21122岁21.77%41123岁108.85%14109

24岁108.85%2499

25岁2219.47%4689

26岁2118.58%6767

27岁3127.43%9846

28岁1513.27%1131总计113100%

二是从文化程度上看,学历高是监狱“80后”青年民警的一个显著特点。113名“80后”青年民警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接近百分之九十,比例达到89.38%。某监狱“80后”青年民警文化程度统计见下表。

表2:某监狱“80后”青年民警文化程度统计表

男女总计

中专1021210.62%

大专28285649.56%

本科及以上35104539.82%

总计7340113100%

从表2中可以看出,113人中,中专文化程度的有12人,占10.62%;大专文化程度的有56人,占49.56%;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5人,占39.82%。从调查中得知,该监狱鼓励民警参加学历教育,2006年专门出台政策,对获得大专和本科文凭的分别给予一定奖励,今后青年民警中的学历层次还将提高。

三是从专业分布上看,绝大多数是当前监狱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尤其是近年来新招录的民警,都是以监狱需要为原则,以法律、监所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彻底改变了以往不顾实际、不分专业、用非所学的状况。能熟练操作和使用电脑,也是“80后”青年民警的一个突出优势。

2、监狱“80后”青年民警主流表现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特点。

“80后”青年民警绝大多数是自愿报考监狱系统公务员,对警察这一职业的向往和对监狱事业的热爱是这类群体的主流。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奋发有为,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

一是从政治面貌上看,党员接近半数。113名青年民警中,党员有54人,占总数的47.79%。其中,2008年该监狱就有11名“80后”青年民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该监狱近年来注重青年民警教育培养的结果,也反映了当代青年追求理想、追求真理、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实践充分表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一代,是充满理想、大有希望、值得信赖的一代(李长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2008年6月10日新华网)。

二是从具体工作岗位分类上看,大多数在基层一线直接从事监管改造罪犯工作。据统计,113人中有94人在监区、分监区和特警大队工作,这一比例超过百分之八十,占“80后”青年民警总数的83.18%。

在管教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这对于青年民警的成长进步是非常有益的。某监狱“80后”青年民警工作岗位分类统计见下表。

3、某监狱“80后”青年民警工作岗位分类统计表

男女合计

监区、分监区62238575.22%

特警大队5497.96%

医院、干校56119.73%

监狱机关、公司

1787.08%

合计7340113100%

三是一批青年民警在工作中脱颖而出,勇挑重担。近年来,该监狱通过在青年民警中大力开展“我的岗位无事故”、“我为安全作贡献”等创建活动,以及“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为青年民警展示才干提供了大好机会,一批青年民警脱颖而出。据统计,该监狱在监区、分监区工作的62名“80后”青年民警中,现有21人担任分监区责任人,达到三分之一,其中5人为分监区主要责任人。2007年以来,该监狱“80后”青年民警中有50多人次受到监狱及以上表彰,有4人次被监狱表彰为“十佳民警”、“十佳共产党员”。

3、监狱“80后”青年民警间或表露出“失落感、压力感、困惑感”的倾向。

在肯定主流的同时,对监狱“80后”青年民警在工作和思想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一是少数青年民警缺乏职业认同感。青年人思维活跃,习惯选择优于自己的参照物来进行横向比较,片面认为监狱警察地位低、待遇差、条件苦、压力大、成功难,心理上产生不平衡。二是部分青年民警缺乏进取奉献精神。不愿吃苦;不安心在基层;工作上拈轻怕重,图名图利;不注重学习钻研,墨守成规;少数青年民警中存在“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的现象。三是在基层一线工作的青年民警普遍感到压力大。由于长期从事单调枯燥重复的工作,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情绪;加之监狱安全工作要求高,执法风险大,考核督查处罚严,更加重了心理负担,致使有的青年民警感到身心疲惫。四是缺乏成就感,对前途感到困惑。罪犯的改造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不象其他工作来得直接和快捷,主要表现为难度大、反复大、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是加强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工作没有止尽,难以体会到成就感,少数民警对前途感到困惑。

二、监狱“80后”青年民警思想状况的原因分析

通常人们把1980年—1989年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称之为“80后”,到2008年,这一代人中最大的有28岁,最小的也满18岁,这也就意味着“80后”都已迈入了成年人行列。这一代新人具有以往任何一代中国人都不曾有过的成长经历,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社会经历了从“政治挂帅”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从此步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发展阶段。“80后”成长的社会时代背景,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最快、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速、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也最为多元化的20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洪流,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以及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构成了这代人成长与发展的大背景。正是这种宏观的、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其中而无法选择的社会环境,给“80后”青年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与“文化标志”,同时也构成了我们认识和分析这一代新人的客观前提(赵丰:聚焦“80后”,2008年2月,湖北教育出版社)。有的学者将“80后”称之为“80年代下的蛋”,这个蛋被市场经济、涨工资、下海、港台明星、洋快餐、大片、互联网等一路孵过来,既孵出了精英,又孵出了“次品”或“不合格品”。监狱“80后”青年民警是“80后”青年中的一分子,这一特定群体在成长过程中也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其思想也深深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1、市场经济的熏陶。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在带来人们思想观念更新的同时,也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一方面是人们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等得到增强;另一方面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易受到喜欢追新求异、具有敏锐洞悉力和感受性的部分青年人的亲睐,从而带来负面影响。个人主义可能导致少数青年民警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享乐主义可能使少数民警丧失斗志,不愿吃苦,只求索取,不讲奉献;拜金主义可能诱使少数青年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以权谋私,贪赃枉法。

2、监狱环境的制约。我国的大部分监狱都是建国之初兴建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大约有70%左右的监狱建在远离县以上的城镇,远离大中城市的监狱比例更大(戴艳玲:《合理调整监狱布局,推进〈监狱法〉的实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8年第2期)。监狱布局从区位环境上讲,可谓先天不足。由于监狱大多地处偏远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娱乐设施简陋、交通信息闭塞、子女教育就医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基层一线直接管理教育罪犯的民警,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不可避免地对其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通过实施监狱布局调整,少数监狱条件得到改善,但是要全部实现根本的改观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3、执法风险的压力。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全额保障财政体制的建立,对监狱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监狱安全稳定工作的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押犯的构成日趋复杂,监管事故的突发性增强,改造难度进一步加大;加之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民警时刻面临严峻的执法风险压力,导致身心疲惫,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有的民警说,过去是“大事不大”,脱逃几个人都不算什么大事;现在是“小事不小”,值班时犯人中发生一次小违纪就要通报处理民警,工作确实感到有非常大的压力。

4、信息浪潮的冲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取代了传统的电影、电视、报刊成为一种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网络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互联网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特别是对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80后”,受到的负面影响更直接、更深刻。网络的开放性、分散性特点可能导致价值观、人生观的冲突;网络的异质性、虚拟性特点可能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网络的自主性、独立性特点可能导致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的缺乏等。

5、计生政策的影响。从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到2008年刚好30年,这使得“80后”的成长遇到了一个非常优越的时期。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几乎同步推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对这一代人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从1979年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因此“80后”青年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据调查,某监狱“80后”青年民警中独生子女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如果把这部分人再作分类,在监狱子弟(通过公务员过度、内招等方式录警的)和非农户口中独生子女比例更高。“80后”所处的生活环境相比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要优越得多,也或多或少地带有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以自我为中心,有强烈的表现欲,不愿吃苦,经不起挫折,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等,这与监狱工作需要忍耐寂寞、固守清贫、经受挫折、甘于奉献的特点之间有着一定的反差,从而导致少数“80后”民警在工作中表现出不适应的问题。

三、对策初探

1、着眼于未来——提高认识,大力引导。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广大青年始终沐浴着党的关怀。毛泽东同志曾生动地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指出青年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机勃勃的力量。邓**同志曾饱含深情地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青年要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殷切希望广大青年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成为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成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成为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人民日报》2007年5月5日)。党对青年的嘱托和期望,既为广大青年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各级各部门都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引导好青年民警、关心爱护好青年民警、真诚帮助好青年民警,激发青年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监狱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2、着手于实际——正视需求、合理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呈层级排列,从低到高一共有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满足也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在对青年民警进行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合理满足青年民警的正当需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也是青年民警乐于接受和非常欢迎的。一是要及时了解青年民警的思想,引导青年民警树立正确的需求观。各级领导和政工部门的同志要经常与青年民警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所盼所望,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正常想法,区别情况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做青年民警的知心人、贴心人。二是要加大从优待警力度,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改善基层民警工作生活条件,调动青年民警的积极性。三是丰富载体,为青年民警展示才干提供舞台和机会。各级群团组织要针对青年人的特点,大力开展一些青年人喜闻乐见、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增强团队意识、有利于激发进取精神的辅助教育和文娱活动,引导青年民警发挥聪明才智,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3、着力于基础——创新方法、改善手段。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随着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新型监狱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监狱工作面临着前所未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粗放型向质量型的转变,必须有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业务精通的高素质队伍作保证,这就需要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青年民警是民警队伍中最富有活力的生力军,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重中之重。一是建立对青年民警的谈心谈话制度。谈话内容涉及思想、学习、工作、生活、问题、意见、建议等“七方面”。谈话对象上做到“十必谈”:布置重大工作任务时必谈、调整岗位时必谈、考核时必谈、受到表彰时必谈、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必谈、提任职务时必谈、入党时必谈、退团时必谈、处分时必谈以及组织上认为需要谈话的其他情况。通过谈心谈话,达到增进团结、鼓舞士气、增进友谊、凝聚力量的作用。二是注重心理疏导。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和重视青年民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正常的心理疏导通道,组建专门的心理咨询队伍,对青年民警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的干预,为青年民警解压释负,使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三是注重借鉴吸收先进教育手段,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网络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运用在给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的同时,也给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带来新机遇。要广泛应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现代科技手段,开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

4、着重于教育——深化培训、与时俱进。社会化原理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他要不断习得社会所需要和认可的知识和行为规范,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青年民警虽然具有知识能力方面的优势,但是长期在监狱这个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如果不注重知识的更新,不及时充电,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落后于社会形势要求。李长春同志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代表党中央要求当代青年要练就适应时代要求的过硬本领。今天的青年民警,是未来监狱发展的主力军,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姿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练就过硬本领,争做栋梁之才,才能完成历史赋予当代青年民警的神圣使命。要主动适应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趋势,把学习内化为人生态度、生活方式和毕生追求,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完善知识结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成为改造罪犯的行家里手。

第五篇:当前职工队伍思想状况及对策

当前职工队伍思想状况及对策

基层分工会是在党支部和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基层分工会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根据区工会的安排部署,我对当前职工队伍思想状况和对策以及基层分工会如何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做简要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现,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加,职工的思想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因此,要化解各种矛盾,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就必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就必须要研究职工所关心的问题,要在分析职工思想状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当前邮政职工思想存在的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职工比以往更加关注改革开放的成果,更有了参与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他们也更关心企业的发展,维护企业的稳定和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他们身上更多呈现出的是支持改革、参与竞争、正视现实、自我发展、开阔视野,与时代共进的思想主流。他们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增强了。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广大职工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总体上是满意的,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拥护的,大多数职工对改革开放的评价是满意或基本满意。即使在困难企业,职工也没有因为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否定改革的成果。许多职工仍从大局出发,对改革开放的成果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是对改革的承受力加大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职工的思想被激活了,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改革初期职工思想的“热点”问题已经转移。许多职工都能认识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是企业改革脱困的必由之路。

三是对企业命运的关切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广大职工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职工对企业经营者的评判、对企业前途的关心都能同自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应该说与前些年相比,今天的职工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关心市场的需求,更加关心企业的经济效益了。

四是职工的就业观念、择业观念也在不断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价值观念更趋实际。在就业观念上他们更能正确对待职业和岗位,更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面对现实。即便是一些企业把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拉的很大,但个别职工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了低薪岗位。职工的择业观念较前些年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多的职工看重的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他们更追求其

自身发展的环境。个别工人说的更直接;只要能养家糊口就行。"职工的竞争意识和自主择业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五是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得以强化。近年来,广大职工对重大的政治事件都表示出极大的关注。香港、澳门的回归,更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爱国热情。他们对当前的台湾局势与和平统一祖国的前景,同样十分关注。从职工思想的反映可以看出,大多数职工都能认识到,只有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地位。

二、解决当前职工思想问题的对策

职工的思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职工在工作中,吃苦耐劳,大胆创新,勇于进取,识大体,顾大局,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企业体制改革和大营销格局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分工会,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和行政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疏通职工的思想情绪,为职工解疑释惑,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为职工做好服务工作。

一是从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入手,进一步转变职工思想观念。通过每月的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职工形势任务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契机,增强职工对企业改革发展的认识感和认同感,不断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树立开拓创新意识,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工作中,为 推进“三个建设”、实现 “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做出积极贡献。

二是加强职工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职工思想素

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技术发展应用的需要;通过培训让职工更好地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工作的信心和责任心。正确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迎难而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三是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这是一条根本原则。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要以围绕中心工作为前提,要充分结合职工的思想实际,抓好教育、转化、疏导工作,通过思想教育,让职工转变观念,树立信心,积极适应改革,正确应对改革,把对个人前途命运的担心转化为积极主动完成工作任务的压力和动力。

四是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一味的解决实际问题,职工要什么拿什么,不重视思想教育和素质培养,只会滋生个别职工的贪婪思想,如果不解决实际问题,只说不做,就会失去职工的信任,甚至矛盾激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领导干部要关心爱护职工,努力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为职工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保证职工队伍稳定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五是要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从业水平。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职工在工作、生活和企业机构改革中受到的各种因素影响,其思想复杂多样,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人才培养,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没有人不行,仅是一般的人也不行,要有

素质比较高的人,做思想政治工作光靠党政干部不行,还要靠广大的思想骨干、靠群团组织特别要靠工会组织,因为工会是职工的家,是职工权益的维护者和保护神,工会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努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形成以班组站长、党团员、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立大政工机制。

只要我们每位管理者深入基层,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非常时期,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合理满足职工的期望值,为职工设计奋斗的方向和发展的前途。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凝聚人心,才能富有战斗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

下载新入监狱女犯思想状况及对教育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入监狱女犯思想状况及对教育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及其对策

    当前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及其对策 党员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态度、利益要求等......

    马鞍山监狱团员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马鞍山监狱团员青年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监狱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向监狱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如实反映团员青年的意见和愿望,为领导科学决策......

    对当前监狱青年警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周朝阳为了解和把握当前监狱青年民警队伍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民警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利用公正文明执法教育整顿之机在监狱内部采取问卷调查、指定回答、个案随......

    中职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

    中职学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 驻马店卫生学校 刘丹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是个别教师“遗忘的角落”;因此,在很大程度......

    当前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及其对策(5篇)

    当前党员队伍思想状况及其对策 党员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改革、发展和稳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态度、利益要求等......

    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及对策

    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及对策编者按:在由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举办的青年公务员价值观征文比赛中,省统计局工交处童超同志撰写的《省直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及对策》荣获......

    11年教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

    可可托海镇第一小学学校2011年教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 一、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的思想主流 (一)关心国家大事,参政议政的意识较强。 (二)关心国家的教育改革,关心学生的素质......

    监狱新入职警察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 十月九日,怀着监区领导对我们新干警的期望,我们来到了广州培训点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初任培训。两个月,经历了许多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东西,这两个月的收获,将在无形中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