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说课1[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14:3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斑羚飞渡说课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斑羚飞渡说课1》。

第一篇:斑羚飞渡说课1

斑羚飞渡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第二课《斑羚飞渡》。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斑羚飞渡》讲的是一群斑羚为了种族的生存而自我牺牲的悲壮之举。本文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能让学生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理解蕴涵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A、通过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B、通过设计“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实践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3)情感目标:

A、领会斑羚在危急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B、反思人类面对危难的意识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领会斑羚在危急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4、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设计的“保护野生动物”专题活动,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作为教学的重点。为此本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法:

1、讨论教学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通过“说一说”、“议一议”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2、质疑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设疑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热情。

3、朗诵法:

从自由朗读和个别朗读入手,通过自由朗读让学生整体感受课文,增强语感,以促进思考。利用朗读精彩片段,让学生体会生动的语言,领会文章的主题。

4、情景教学法:

适当采取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用幻灯展示斑羚飞渡的悲壮场面。

5、迁移法:

从课文揭示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跳出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语文活动,目的是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三、说学法

1、朗读法:

通过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把朗读变成一种美的享受。

2、质疑法:

在教学中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作示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3、迁移法:

把学生的视线由课内转向课外,培养联想能力,从现实中寻找例子,学会课文与社会的联系。

四、说程序

1、导入

雨后彩虹,绚丽多彩,令人陶醉。斑羚飞渡,用生命组成的彩虹更是那样的辉煌悲壮,令人惊叹。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它们,去感受那伟大的壮举。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理解蕴涵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A、通过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B、通过设计“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实践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3)情感目标:

A、领会斑羚在危急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B、反思人类面对危难的意识和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研读与赏析

(1)、研读课文。要求:运用圈点法,圈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2)、小组讨论:

①从彩虹架起的虚幻的桥,到镰刀头羊“消失在一片灿烂中”,“彩虹”在课文中出现过多次。“彩虹”有怎样的意义?

(彩虹是虚幻、美丽的。虚幻而美丽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幻想、希望,让人陶醉其中,产生精神上的迷恋、依赖。美丽的彩虹和残酷的现实成为鲜明的对比,镰刀头羊“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也是向往投身于美好的理想世界吧。)

②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为什么说那座桥是“用死亡做桥墩”?)

(因为每一只获得新生的斑羚,都是以另一只的斑羚身体为跳板完成飞渡的。是这些必死的斑羚组成了新生的桥,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

③它(镰刀头羊)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在这句话里,“灿烂”只是指那一道弯弯的彩虹吗?)

(不只是指那道彩虹,更是象征镰刀头羊行为和精神的闪光。)

④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文中重点写了镰刀头羊的三次叫声: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迅速实施;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命令。

镰刀头羊的形象: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勇于自我牺牲,视死如归。)让学生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趣,培养自学和表达能力。

4、体验和反思

讨论:

①从“斑羚飞渡”的壮举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当遇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牺牲个人利益,发扬团队精神维护集体的利益。个人与民族、国家的关系更是如此。这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在当今世界立足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和避免的,那就应该坚定信心,勇敢面对。当我们面对人生的灾难和厄运时,应积极开动脑筋,寻找出摆脱困境的最佳方案,本能地创造出平凡的奇迹,从而铸就生命的辉煌。

②在这篇文章里,人充当了一种什么角色?

明确:在这篇文章中,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反思人类所作所为、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的机会。

(积累领悟,体会深刻的思想内容,完成知识迁移,进行人文教育)

5、重点再现

①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

②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斑羚飞渡时的画面,同时指名学生看画面复述。要求尽量多用文中描写的词句,同时鼓励创新。

(通过朗诵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回应课时的问题,培养记忆力、概括和表达能力。)

6、课堂练习

(1.)从文中找出能表现主题的一句话.(“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2)第④段中“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在全文结构上起着什么的作用 ?

(承上启下)

(3).第④段中藏羚羊“跪了下来”,并且流出了“长泪”是为什么?

(乞求猎人留下自己一条命)

(4)第⑨段中,老猎人在掩埋了藏羚羊的同时,也埋掉了杈子枪,这是为什么?

(有神圣的母爱面前,老猎人良心受到谴责,他内疚、悔恨,决心不再杀害无辜的生灵。)

(5).展开合理想像,为故事续写了一个结尾,交代老猎人的去向.(90字左右)

7、质疑

8、总结

(1)学生回想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补充、肯定学生的收获,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更系统更完整的印象

9、作业:

由于人类的滥杀滥捕,造成野生动物的濒临灭绝的事例很多。请从多方面搜集材料,设计一份“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小报或出版一期的墙报,或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小论文。

(完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10、板书设计

本着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清晰、美观、提纲挈领的反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板书设计为:

斑羚飞渡

被逼绝境舍己为群脱离绝境走向辉煌

互助友爱无私奉献

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热爱家园

附:

第二篇:斑羚飞渡评课

斑羚飞渡评课

这节课优点非常多,可以说无论从设计理念上,课堂流程上,学习方式倡导上,知识能力指导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上,均有可学之处,这些方面牛锡亭老师在评课上的给予了充分肯定,我从中也颇受教益,下面我分别从三维目标的课堂整合,教学流程的展示,课堂有效对话,几个角度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一下粗浅看法。

一、整合三维目标,形成立体开放教学模式

在这节课例中李老师注重将三个维度教学目标巧妙整合,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线,理解文章品味语言与认识人与动物关系感悟动物身上的可贵精神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石三鸟,但学生质疑探究上明显有些不足,学生在一定意义上,束缚在教师既定目标之下,缺乏学习的自主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所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里所说的疑,决不局限于教师的设疑而应将师生的放在一个平等的层面上去质疑,学生之所以有疑,是因为他深入阅读了文章,在质疑解疑过程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将得以提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得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学过程中不必害怕学生提出疑难艰深怪异的问题,只要引导得法必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我曾面对过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宋定伯捉鬼》中到底鬼和宋定伯那个更可爱;《白蝴蝶之恋》作者为什么会去怜悯一个害虫,是不是太虚伪了;《华南虎》中的老虎放出来还能生存吗?还有谈追求自由的必要吗?等一系列异常尖锐的问题。就是本文在执教过程也有学生提出不合常理,不真实的质疑,不论怎样的质疑都在展示学生对文章的探究精神,稚嫩的,我们引导他,有理有据的,我们支持鼓励他,错误的,我们分析改正他,总之,在质疑探究中又体现着自主合作,同时从不同角度的质疑也有利于其他两个教学目标的推进。

二、优化教学流程,注重板块过渡

诚如牛锡亭老师评价:“本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三大板块一气呵成。”我非常赞成这种观点,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学习和探索的。

教学流程的完美与否关键看备课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设计,传统教案以教定学,完全根据教师的思路,整个教学流程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的。这种教案设计显然是细致的,但与新课程理念,以学定教相比是有它自身局限性的。本节课例课堂是活泼的,有序的,究其流程设计实质,仍是以教定学,也就是说一切仍在教师设计好的范畴内,甚至我们在看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节课容量太大了,连设计的这样的细致的课,读和讨论的时间都不充分,如果我们照葫芦画瓢不仅完不成课中李老师预设的教学任务,即便完成了也会流于形式,不深不透。

我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是,既要以教定学,继承原有教学的精华所在让学生获得教师对已有知识的总结。又要以学定教,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这就决定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不可以面面俱到的预设,而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空间,因为是孩子学习知识,感悟文章最终构建的自己的知识体系。

只有充分将课堂活化,才能根据课标要求灵活的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上,学生的思路就是我们教学的线索,我们只是引导学生前进,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现在我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己任,过去我们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今天我们引领学生走向知识,过去我们把教科书作为学生的世界,今天我们要让世界作为学生的教科书。

三、优化课堂结构,实现有效对话

事实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一个多向对话的过程,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学生与作者,教师学生与编者等多角度的对话。教师是这一系列对话的引导者,是使对话有效进行的关键要素。

第三篇:《斑羚飞渡》评课材料

《斑羚飞渡》评课材料

阿城三中学王春华

《斑羚飞渡》在课堂教学中一直被误读着。作为一篇人类寓言的动物小说,我们或是把它上成了真实的散文,引导学生学习并不存在于现实的老年斑羚的牺牲精神,更有甚者,引导学生狠斗私念一闪间,通过与斑羚对比,进而批判人类面临灾难时的胆怯与保存自己的私念。或是把课堂的精力放在对文本不真实的批评,最后得出此文虚假的结论——就像看了一台戏后恍然大悟地评论:这戏是假的!所以曲老师在教学中绕开了这两个死结,一开始就说明作者是动物小说作家,且不准备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发现课文种种“虚构”的地方,而旨在还原它的寓意:面临灾难时人类作何种选择?以及提升此文未能很好把握的一个要点:灾难中的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道智交融,妙手天成。

《斑羚飞渡》这篇课文中体现的“道”----人类面临困境时所做的选择----对初一的学生而言具有相当的难度。如何使学生掌握这个“道”,无非有二种选择:一是教师“布道”,二是教师引导学生“求道”、“悟道”,其间反映了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

曲老师无疑是教学新理念的积极实践者。而且,她基于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准确把握,深知要使学生真正“悟道”,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不可忽缺。综观整个课堂教学,曲老师创设了一个“智慧之炉”,一步步引导学生炼“道”之丹。一开始,曲老师提了一个与课文同质的、但是学生又非常熟悉的“救人难题”,不仅初步点燃了学生的思维之火,也指明了学生思维的方向。另外,可以看出,曲老师认识到了要烧旺学生的思维之火,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必须要在“智慧之炉”中逐渐增添干柴,而且要不断扇风。曲老师的匠心独运之处在于,她精心选择了一组引导学生得以“悟道”的材料,这些“干柴”有序列的“燃烧”,使学生的思维逐渐结晶出“道”之丹。此外,为了使学生能经历“思维的风暴”,使学生所悟之“道”成为“智慧之丹”,曲老师还不断地在“扇风”,即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对话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兴奋状态。在当代心理学家看来,师生、生生之间围绕着开放性的“问题”展开对话、辩诘,具有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功效。

应该说,曲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也是可圈可点。“救人难题”的引入、对学生课文文本解读的检查、引导学生课文的朗读与讨论,材料的精心选择、排序与引导学生讨论、自己观点的呈现等等,所有这一切,经过曲老师的组织和“导演”,给人以一种妙手天成的感觉。总之,我以为,这堂课的特色在于“道智交融,妙手天成”。

第四篇:《斑羚飞渡》评课稿

《斑羚飞渡》评课稿

《斑羚飞渡》是一篇描写动物世界深情厚谊的小说文,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以及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二是体会羚羊群为了保护种群,身先士卒、牺牲自我的精神。今天我反复观看了李雅慧老师的《斑羚飞渡》教学视频,李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节课优点非常多,可以说无论从设计理念上,课堂流程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上,均有许多可学之处,我从中也颇受教益。一堂好的语文课堂,我认为就是能让学生学有所感,学有所得,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能让学生感到有所收获。现在,我简单说说我看完这节课后的感受。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制定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课堂一开始,李老师就在PPT上向同学们展示了三个学习目标:①学习本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方法;②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读生动形象的语言;③学习斑羚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精神。这三个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和思想感情上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个人看来,李老师的第一个目标设计得不是很妥当。通常来说,第一个教学目标属于知识目标,应该为班里大多数同学所接受的知识与技能。而学习本文叙述、抒情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应属于能力类的二级目标。

从目标达成来看,以上三个学习目标始终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尤其是后面两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中紧紧围绕着它们来开展。李老师对课文理解很透彻,在教授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她根据学习目标在课堂中提出了许多生成性或者预设性的问题,例如对文中“彩虹”一词的理解,还有通过分析描写“羚羊和镰刀头羊”的句子来突出羚羊的高尚品质等等,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文本,从而更牢固地掌握重点内容。

二、从教学过程上分析:

整节课,诚如牛锡亭老师的评价:“本课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反思三大板块一气呵成。”李老师教学流程堪称完美,教学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虽然整个教学流程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的,但 1

是和传统以教定学的课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就是教学思路的设计有一定的独创性,教学思路的层次分明,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结构安排合理。

这节课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进行的,课堂氛围轻松愉悦,开放而有活力。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1、情境营造,激发学生兴趣

在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进行创设情境教学。巧妙地创设情境教学,将使学生在感动的情绪中随问而思,随引而发,时而凝神谛听,时而驰思遐想,从而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李老师是用一个感人肺腑的“母羚羊下跪”的故事导入课文,给同学们展示了动物世界的感情,是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情景中去。在斑羚飞渡过程这一重点段落讲解时,李老师还能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斑羚飞渡的这一过程,增强了当时悲壮的气氛,让学生深刻感悟斑羚的精神品质。

2、以学生为主体,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很好的充当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课堂上,她注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诱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升层次和境界。每个环节的几个设疑,深入浅出,层层剖析,突破了难点,解决了问题,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在提问中,李老师没有固定生成答案,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并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如“说得非常好”、“我们应该向××同学学习”等等,还应充分调动学生进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在学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之后,她会让另一个学生来评价并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不断的积累与完善。

3、问题预设巧妙,凸出探究与合作

李老师预设的问题只有八个,而实际授课中,预设的问题环环相扣,从而延伸了许多生成性问题。课堂上充满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探究与合作的形式有自主思考、同桌讨论、周围同学讨论,虽然这节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是多向互动,但是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也就是说一直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并没有跳出课本。纵观整堂课,学生的自主质疑活动环节比较薄弱,学生间的讨论交流也不足,学习的互动不够热烈,因此师生之

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思想的碰撞较少。

4、读中悟,悟中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李老师这节课“读“贯穿始终,而且很得巧用了“读”的艺术,无论从读的形式还是读的次数,该什么时候读该怎样读都把握得当。如开头四段通过老师配乐范读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背景,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之后让学生在默读中通过细心揣摩找出具体的词句;接着的5——15段让学生自由读来感受文本,品味语言;在重点段落指名朗读让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同时还引导学生集体读来增强气势,激发共鸣。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实现读和思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走入文本,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感悟。

5、注意扩展延伸,拓展学生思维

李老师在体验与反思环节问题的提出对大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大门,学生各抒己见,争先表达各自独特的感受和见解,而老师也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与总结,是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本的内涵和精神,我觉得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还有接下来几个“假如······”问题的设问,激发学生展开想像,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充分展现学生个性,实现了个性化阅读。最后以爱因斯坦的名句实现了课堂的升华,同时李老师也强调了要把学习到斑羚的精神付诸到实践中去。整堂课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得相得益彰。

三、从教师教学基本功和上教学效果上分析

李老师给我第一印象就是和蔼可亲。整堂课李老师都是笑容满面,言语轻柔,教态从容淡定,形体语言亲切、自然,口头语言清楚,流畅,营造了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她用真诚在与学生交流,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也积极参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主要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有效时间,学生负担合理,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做到了当堂问题当堂解决。但我个人觉得这堂课的容量过大,很多能够深入的话题没有进行细究,只是浮于表面。还有李老师没有在黑板上作出适当的板书,单单是靠多媒体来铺助教学,形势比较单一。

四、从教学细节上分析

1、讨论、合作、探究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形式有泛化的趋势,许多老师忽视了这种形式的有效性。在这些方面,李老师做的还不够,也许她已经考虑过但在课堂上呈现的不够充分,学生合作探究不明显,品读课文的时间不足。也许可以尝试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交流,也可以分成小组,让小组之间派一个代表回答并给予奖励,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总是个人的思考为主。

2、在课堂上,老师虽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方法来表扬学生,但是有些用语不恰当。如在一位学生回答头羊第二次咩叫生的含义时,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了否定性的点评“这不是你说的,而是下文写到的”这样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对于学生比较深度的回到,李老师用了“你想得太多了”这种具有歧义的鼓励性语言,会让学生误解,阻断学生的创造性探究。

3、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李老师总能够微笑倾听,适当地给学生提示,并且引导学生在句子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培养了学生的总结能力。但是,对于同一个问题,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李老师没有能够及时整合,想法比较凌乱,不利于学生吸收。

4、在重复概括羚羊的精神品质时,李老师总是在用“舍己为人”一词,也可以换着其他的同义词,如“牺牲自我”等,这样可以避免枯燥,也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5、李老师在教学中不够注意学生的字词发音,如“舍己为人”的“为”应读四声,有学生读成了二声;还有“目瞪口呆”的“瞪”应读四声,有学生读成了一声,李老师都没有注意纠正。

总结

李老师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可以看到,整堂课老师没有什么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总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文本的理解不是那种灌输式的说教,而是大量的采用了“读”与“说”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由读到悟到理解。任何一节课都会有不足,优秀课也如此,但是它的成功之处是宝贵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不足之处也是宝贵的经验,它会时时提醒我们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

第五篇:《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讲学稿

课型:新授执笔:肖念 审核:七语组时间:2011-6-8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3、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学习重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斑羚在生死关头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勇于自我牺

牲的精神。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逞()能恍()惚甜腻()娴()熟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略胜一筹()

2、解释下列词语。

逞能:恍惚:

甜腻:娴熟:进退维谷:

3、自读课文,完成下面任务。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2)结合文中语句复述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的全过程。

3、预习了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呢?请将你的疑问写在下面空白处。

二、课堂研讨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品读语言,感受斑羚精神。

1、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中重点写了它的哪些表现?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2、文中还有哪些对斑羚的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四)抓议论语句,理解作者情感。

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一些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文中起了

什么作用?

(五)体验反思

1、从这场惊心动魄的斑羚飞渡过程中,你觉得我们人类应该借鉴什么?又该反思什么?你能否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再找出类似的例子?

2、对人类猎杀斑羚群的行为,你有怎样的思考?

三、巩固拓展

读第八段及11、17段,答题:

1、结合文章语句,品读分析头羊两次不同的步伐表现的心理。

2、为什么作者再次写到美丽的彩虹?

3、第11段中描写我心理的语句能否删掉?

4、发挥想象力改写文章结尾。

逃跑的火焰

周涛

①进入冬季以后,则克台就成了最单调的世界。大地上失去了连绵的、起伏无尽的绿草鲜花,从脚下一直望到天尽头,再没有一点变化,只剩下茫茫雪野。这个位于伊犁河谷深处的大草原,它的冬天是那么单调,那么沉静。②那天早晨我备好了马,去场部送一些文件。我给青马最后上紧了肚带,跨上马,把皮帽子放下来,拉过军大衣下摆盖住膝部,就放马朝雪原走去。在这种晴朗的天气里纵马雪原,有一种特殊的滋味。人在马背上,视野一下子变得开阔了。

③我策马驰上一处高地,马在雪地上喘息着,似乎不太乐意。过了一会儿,它自己渐渐地减慢了速度。这时,忽然从远处传来杂乱的犬吠声,我在马鞍上转过身,惊奇地看到了一幕原野冬猎的景象。

④在白皑皑的深雪里,一群狂怒的牧犬正在追逐三只亡命的狐狸,牧犬的后面,是一伙骑马的猎人。雪太深了,狐狸跃动得非常困难,它们每次跃起,身后都扬起一阵雪雾,然后落下去,身体又陷进雪里,有时只露出尖尖的红脑袋„„它们身后的牧犬虽然也一样在深雪里,但那些狗高大凶猛得多,在雪里冲撞过来,杀气腾腾势如疾风。

⑤三只狐狸拼命地夺路而逃,还不时地回头顾看。它们在这片茫茫的雪原上显得太弱小、太危险了,雪原那么白那么空旷,狐狸却醒目得如同一簇簇跳跃的火焰,火红耀眼,无遮无碍。十几条猛犬看来是可以追上的,所以骑马围猎的人并不开枪射击。

⑥一只最红的狐狸掉头向我这边跑来,我心下一喜,纵马朝它奔去。要是我抡它一马鞭,肯定得打晕过去。正这样想着,我的马忽然站住不动了,它耸起两耳,看着前方。我正感到莫名其妙,那只狐狸从坡下突然跳上来,恰恰落在我的马前。可以看出,那狐狸刹那间惊呆了,它可能万万没有想到这里埋伏着一支人马。惊恐之下,它也许料定自己必死无疑,竟伏在马前惊惶地望着我。⑦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⑧它这样绝望,这个生灵,这团火焰。“让我活下去吧——”我感到它在这样对我肯告。

⑨我提着马鞭的右臂垂落了,不由自主地拨转了马头,让开一条路。⑩它很有礼貌地看我让开,然后才低下头,迅速从我的旁边奔跑过去。

⑾我伫马立在高地上,目送这只红狐狸继续逃奔。在一片闪烁着阳光的雪野上,它跃动着,窜跳着,一起一伏,特别清晰。它那条蓬松漂亮的大尾巴飘动招摇,宛如一股被风曳动的火红烈焰,燃烧、跃动在洁白的雪上。⑿“快跑吧!快点,再快点!”我望着这只狐狸,突然满心都是生出怜爱和担忧,仿佛它已经不是一只野兽,而是一团美丽的火焰,是雪原的精灵,太阳城的儿女。⒀这时,暴怒狂吠的牧犬追过去了,它们拥挤着,表情极其愤怒,情绪处在高度亢奋之中,它们争先恐后,有时不惜将同伴撞倒,好像对狐狸怀有不共戴天的仇恨。⒁它们回撕碎那只可怜的红狐狸的!它们追过去的时候,远处,那团逃跑的火焰还在一窜一窜地跳动着。

⒂我呆呆地坐在马鞍上,满心里只装着两个字:快点,快点!„„

⒃许多年以后,我在拉卡楞寺外的小街上买了一张完整的、火红的狐狸皮。我不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花几百元钱买这张狐皮,但是我买了。

⒄这张狐皮和我在则克台冬天遇到的那团逃跑的红火焰,颜色非常相近。我不知道那只狐狸最后的命运,但我相信它是死了。

⒅一团火焰不管跑到哪里,都会有人要把它熄灭。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它最后的结局,也是会变成这样一张完整的皮。⒆被悬挂起来,成为装饰。

15、选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原野东猎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请你阅读③—⒂段,参考下面的提示填空。(每空四字,4分)⑪情节的发展:→狐落马前→ →放狐奔逃⑫感情的变化:非常惊奇→ →心生同情→

16、选文第①段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则克台草原冬季的景象,对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的括号内。(3分)()A、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下文的原野冬猎提供了背景。B、渲染了气氛的单调、沉静,与下文猎狐的紧张激烈形成鲜明的对比。C、表现了雪野的苍茫空廓、无边无际,暗示了狐狸无处可逃的命运。D、表达了作者对则克台草原的冬天、对茫茫无际的雪原的赞美之情。

17、选文第⑦段写道:“我第一次在野外与一只狐狸这么近距离地对视。”请根据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补出一段话描述当时的情景。(50字左右,3分)答:

18、文中对茫茫雪原上红狐奔逃的情景,描写得非常精彩。请从第④⑤⑾三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进行赏析。(4分)

答:

19、选文讲述的故事是作者周涛1970年的一次亲身经历,他还曾就此事写过一首短诗,题目为《冬天里遇到的童话》。在这首诗中,他写道——有一个冬天我遇到了个童话

它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但我觉得它很美丽……

阳光在雪面镀上炫目的幻想这时,雪原上跑过来一只狐狸……

让这火红的生命在雪原跳动吧没有它,旷野该多么孤寂……

从这些摘引的诗句和上文⒅⒆两段文字的含义看,你认为《冬天里遇到的童话》和《逃跑的火焰》分别表现了怎样的主题?(3分)

⑪《冬天里遇到的童话》:。⑫《逃跑的火焰》:。

下载斑羚飞渡说课1[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斑羚飞渡说课1[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斑羚飞渡》

    《斑羚飞渡》导学案 南流中学任尼娜 【学习目标】 1、 积累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复述精彩环节,感受飞渡中的悲壮场面。 3、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优秀品质。 【教......

    《斑羚飞渡》教研课教案

    《斑羚飞渡》教研课教案 课题:《斑羚飞渡》(第二课时) 授课班级:初一(1)班 [学习目标] 1、欣赏斑羚飞渡的壮美画面,感受献身精神。 2、培养“珍爱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学习重点]:......

    《斑羚飞渡》读后感

    《斑羚飞渡》读后感1 虽然我知道这只是小说,但我真的不能不感动。我真的愿意相信,艺术高于生活,也来源于生活。这个故事让我再次体会到了灵魂的高尚与纯洁。不仅仅是人的灵魂,......

    《斑羚飞渡》知识点

    《斑羚飞渡》知识点 1、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伤心崖的情况,这一段内容的介绍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如果太宽,即使老斑羚作出牺牲,年轻的斑羚也不......

    斑羚飞渡好句

    斑羚飞渡好句 1、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 2、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

    《斑羚飞渡》点评

    对《斑羚飞渡》一课的观后感 红旗中学屈小平2014.5.26 首先感谢进修校的领导能给我这样一次学习机会,和全县的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学习和交流。其次我要感谢王中芬老师在准备这......

    斑羚飞渡 教案

    27 斑 羚 飞 渡 沈石溪 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主题。(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题。 (3)抓住方中关键词句深入分析,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了解作者写......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27课 ◇授课教师:浙江宁波万里国际中学干国祥 ◇授课班级:浙江省慈溪市实验中学初一(3)班 ◇授课时间:2004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