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史.李自成传读后感
办案之余,重拾那本放在案头的《李自成》,每次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慨……冥冥中,崇祯似乎就是在昨夜于煤山寿皇亭自缢而死的……两行清泪凝固在他那憔悴而苍白的脸上,也瞬间凝固在我的心中……
初冬已过,寒意阵阵,恰似一股股伤春悲秋的寒流侵袭着我的心灵,思绪似乎又飘回到了那个久远而又激荡的年代。是的,公元1644的三月,感觉更像是万物凋零、清冷萧杀的深秋时节:漫天黄叶纷飞,山间孤鹜悲鸣……我仿佛看到了那天李自成进京时的浩荡神威,更看到了京城内大顺军打砸夺抢、烧杀淫掠的惨象。
李自成成功了,可他却又是失败的,他沉迷于他的帝业,他醉心于他的王朝,他深居不出,他轻信谗言,他的骄兵悍将们更是迷恋于淫逸奢靡、腐化堕落的生活,这一切注定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随着李自成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的悲情谢幕,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李家王朝顷刻间也灰飞烟灭了;他的最忠诚、最有才干的追随者──李信(后名岩),注定是这场跌宕起伏的悲剧中的殉难者。
加速大顺王朝灭亡的另一个催化剂则是驻守辽东的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当时的局面更像是三足鼎立:一边是关外满鞑子的步步进逼;一边是大明王朝的覆亡、李自成大顺军的进京——当此情势,正在吴三桂孤军难支,踌躇再三,欲联李共抗满清,共赴国难之际,(当然,这一方面是其欲保全家小,可谓私情;而另一方面则是其民族心使然,可谓为公,总而言之,乃家国情结缘故,但无论其主观意向如何,对李自成及其大顺军来说,都是一件幸事,一个天赐良机,但可惜的是,李自成他没有珍惜,他忽视了这个致命的环节,他更是小看了盘踞东北的虎狼之师)演绎古今的“红颜”再起“祸水”:一向持重峻厉、不近女色的李自成竟与大顺军先锋大将刘宗敏为争夺吴三桂的宠姬──才貌倾城的陈圆圆而争风吃醋,贻误军国大事。
多尔衮是善于把握时机的,他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于是在此关键时刻,他一手握大棒,一手持橄榄枝,恩威并用,软硬兼施,对吴三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于是这位精明一世,冲动一时的边陲大将,在所谓的“权衡利弊”之后,率领跟他出生入死、誓死效忠的关宁铁骑,投向了清人的怀抱,此时,时局的天平已开始向清军倾斜了。
可我总认为,纵观全局,最不值的还是要数吴三桂。当时的他,年轻有为,称得上一代英才、人中俊杰,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正是他大显身手、留名青史的时候,但他竟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为了一己之私利、个人之恩怨、儿女之私情,“冲冠一怒为红颜”,背叛了他的大明王朝,背叛了他的父老乡亲。尽管,最后他夺回了他的爱姬;他借助清人的力量击垮了大顺军,他似乎如愿了,但后人同情的是李自成及其义军,鄙弃的却是他吴三桂!
相对于大顺王朝而言,这一切真可谓坐失良机,令人叹惜。他们没能稳住守卫国门的关宁铁骑,反而使其为敌所用,而此时,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业已暴露无遗——他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毕竟,小农意识的大顺军的领导层缺乏远大的战略目光,尤其是刘宗敏、李过等一干义军的高级将领,在陷入奢华的贵族式的生活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腐化堕落成性,难以自拔了。此后,尽管李自成发觉山海关及吴三桂的重要,并发兵亲征,但为时已晚,此时的吴三桂早已与多尔衮合谋一处,准备合力扼杀大顺军于山海关。一片石之战,是一个转折点,历史的天平彻底向满洲八旗倾斜了。
第二篇:明史读后感
读《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有感
到明朝,中国传统王朝社会进入了后期。明初对种种传统发展到极致,明朝统治者都积极复兴农村经济,为后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是主体,是占主导地位的生产部门,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受其影响和制约。直到现在,农村人口在我国仍占很大比重,农村仍是大多数人的居住场所,“三农”问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也是政府一直关心的问题。自阅读了高寿仙撰著的《明代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一书,让我对明代社会经济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引发了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一共分为五个章节,主要阐述讨论了在明代社会经济史领域,明代以及明清以来农村社会经济中的一些问题。高寿仙先生充分把握前人的成果,对其进行比较系统的回顾和梳理,然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作者广泛搜集文献资料,为立论打下坚实的基础,体现出认真严谨的风格;作者提出独到的见解,对我们的启发意义很大;最后还积极开展学术评论,对于推动发学术发展和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有很大的推动。
明代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作者对明代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额的研究,得出自己的估算和观点。明代的总体城市化水平与宋代相比无明显提高,但在经济发达的江南等地,明后期城市化水平则达到较高程度;经长期战乱,明初的农村社会经济十分凋敝,统治者积极采取措施,发布一些政令,农业技术革新,水利事业的发展,农用工具的改进等,都促进了明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型农业结构的产生,改变了农村的生活模式。不过与此同时,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随着农业的开发,明代气候发生变化,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在政治上,中国传统的地方行政机构过于简单,在人口流动性提高,贫富分化程度加剧等因素下,里甲体制逐渐解体,国家就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主要分布在乡村社会的以绅士为主体的地方精英,他们在公共事务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大得作用,他们自然地也就成为了地方社会的主要支配势力。作者还对博衣凌、黄宗智,李伯重等人的观点进行了评述,更加激起我们对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经济的思考。
本书有两个子目,明代农业经济和明代农村社会,我认为只有对明代的农业和农村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准确地认识和评价明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的流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都是相互交错的,给明王朝历史带来了更为复杂不可捉摸的一面。判断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程度必须是以人所享受的社会财富以及生态条件为标准,明朝农业经济和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提高显著,农村集市的形成,国内市场繁荣发展,对外贸易频繁,这都昭示着明朝社会的变迁和国家财富的增长。中西文化交流密切,民族也得到进一步融合。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生态环境也被人类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灾荒不断,这也就让人们看到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另一面。在政治上,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大地主所有制恶性膨胀,农村的社会矛盾激化,这无疑就把明王朝推向深渊。下来就让我们仔细的品味高先生的书,看他的认识给现在的我们又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在明代,农业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而土地和人口又是农业经济体系的两大基本要素。作者认真分析总结了别人的观点,认为迄今为止所有关于《职掌》所载田土数字,看似很剧合理性,但都经不住推敲。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以《明实录》记载的田土数位基础,参照地方志提供的相关数据,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对明初田地数字进行推测估算。官方统计的田地数字降低,有可能因为不起科田地的存在,折亩习惯的的存在和田地隐露等因素造成的。造成田土统计数偏高的因素,主要是在政府统计的“赋田”中,有一部分土地并不属于可耕地。此外,因自然灾害侵蚀造成的土地丧失或荒废,因轮休造成的土地萎缩,以及建筑、道路等对原有耕地的占压,也会导致在测耕地面积数虚长。考虑到多种因素,作者估测明代实际耕地面积还是不断增加的。研究过明初户籍制度和人口统计的多数学者,对明初户口调查的系统系、完整性和严密性都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无论就其条令规则还是实际效果而言都
相当接近现代人口调查。1 参阅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第3~10页;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第59页。对于明初人口数额的估计,还受黄册户口的登录范围和官方户口总数包容的范围,关于明初全国户口统计数在学术界很有争议。明代人口基数,人口数量无疑是扩大增多的,城市人口也增长了,市镇数量了增加,农村人口占据很大比重。数量巨大的农村人口对经济的发展我们不要只看到的是劳动力的增加,我们也要看到它对经济造成的压力,人口的不断增长,但是性比例失调,这既是生产,生活条件恶化的结果,又是原因,而形成了人口与经济的恶性循环。明代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自迁都北平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北方政治中心的粮食物资都依赖于南方经济中心的供给,造成了财政危机和江南地区赋税繁重,社会矛盾的激增,对明代的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
明代人口的流动,在整个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也很大。明初移民分为军籍移民和民籍移民两大类,这些都是政府组织,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恢复,并改变了人口和耕地的布局。但不乏也有大批农民弃家逃亡的现象,这就对农村经济产生了制约的影响。还有一种就是无组织无计划的人口流动,他们大多是为了逃避政府重赋,差役等压迫而逃亡到他乡谋生的,他们得迁入地带去劳动力,农业技术,开发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看到它在我们现实中所折射的一些东西,探究明代农村人口的流动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得影响与作用,对我们认识今天中国经济发展以东南沿海地区最为发达,意义很大。
明代前期政府对水利建设十分重视,兴修了许多中小型水利工程,也组织过一些大的水利工程,比如三吴水利的整治和东南海塘的修筑。明代在灌溉用具方面也颇有改进。明代的水利建设取得不小成绩,但也存在地域的不均衡性和水利工程维护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农具方面,出现了新的农具,在土壤改良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针对不同作物或土质,总结新的耕种方法。明代更加注重病虫害防治,利用栽培技术和耕作方法防治害虫。在江南地区充分发挥传统的农业技术并加改进,形成了一套效率较高的集约农村体系。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在明代也有了显著地发展,特别是江南地区。江南棉桑发展的原因,学者们看法各异,大多学者过去认为,人口压力是促使江南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还有的学者在人口压力之外,还有赋税的压力。作者认为,明代江南及其他地区经济作物扩展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或许促进经济作物扩展最关键的因素是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它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了商业的繁荣,手工业的兴盛,还促进了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在农业体系中,气候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当时的明代,正处于被称为“小冰期”的全球性寒冷时期,气候变得干冷,对生态基础脆弱的北方地区影响更大,“天气早寒,田谷少获”,旱灾不断,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破坏。明朝粗放的拓垦山地,山林的过度开发,降低了森林的涵蓄能力,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河湖淤塞,从而酿成灾害。沙漠化的扩张,淡水资源短缺,不少野生动物的灭绝,灾荒的频繁发生,都是明代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表现。明代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是洪涝和干旱的,这无疑与气候变化有关,这也是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是人类自食恶果。当然也有一些政治因素的存在,国家救灾功能的弱化,救灾经济能力的减弱,水利兴修基本也已荒废,政府决策脱离实际等。
第三篇:李自成读后感
办案之余,重拾那本放在案头的《李自成》,每次都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慨……冥冥中,崇祯似乎就是在昨夜于煤山寿皇亭自缢而死的……两行清泪凝固在他那憔悴而苍白的脸上,也瞬间凝固在我的心中……
初冬已过,寒意阵阵,恰似一股股伤春悲秋的寒流侵袭着我的心灵,思绪似乎又飘回到了那个久远而又激荡的年代。是的,公元1644的三月,感觉更像是万物凋零、清冷萧杀的深秋时节:漫天黄叶纷飞,山间孤鹜悲鸣……我仿佛看到了那天李自成进京时的浩荡神威,更看到了京城内大顺军打砸夺抢、烧杀淫掠的惨象。
李自成成功了,可他却又是失败的,他沉迷于他的帝业,他醉心于他的王朝,他深居不出,他轻信谗言,他的骄兵悍将们更是迷恋于淫逸奢靡、腐化堕落的生活,这一切注定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随着李自成在这个历史舞台上的悲情谢幕,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李家王朝顷刻间也灰飞烟灭了;他的最忠诚、最有才干的追随者──李信(后名岩),注定是这场跌宕起伏的悲剧中的殉难者。
加速大顺王朝灭亡的另一个催化剂则是驻守辽东的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当时的局面更像是三足鼎立:一边是关外满鞑子的步步进逼;一边是大明王朝的覆亡、李自成大顺军的进京——当此情势,正在吴三桂孤军难支,踌躇再三,欲联李共抗满清,共赴国难之际,(当然,这一方面是其欲保全家小,可谓私情;而另一方面则是其民族心使然,可谓为公,总而言之,乃家国情结缘故,但无论其主观意向如何,对李自成及其大顺军来说,都是一件幸事,一个天赐良机,但可惜的是,李自成他没有珍惜,他忽视了这个致命的环节,他更是小看了盘踞东北的虎狼之师)演绎古今的“红颜”再起“祸水”:一向持重峻厉、不近女色的李自成竟与大顺军先锋大将刘宗敏为争夺吴三桂的宠姬──才貌倾城的陈圆圆而争风吃醋,贻误军国大事。
多尔衮是善于把握时机的,他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于是在此关键时刻,他一手握大棒,一手持橄榄枝,恩威并用,软硬兼施,对吴三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于是这位精明一世,冲动一时的边陲大将,在所谓的“权衡利弊”之后,率领跟他出生入死、誓死效忠的关宁铁骑,投向了清人的怀抱,此时,时局的天平已开始向清军倾斜了。
可我总认为,纵观全局,最不值的还是要数吴三桂。当时的他,年轻有为,称得上一代英才、人中俊杰,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正是他大显身手、留名青史的时候,但他竟置民族大义于不顾,为了一己之私利、个人之恩怨、儿女之私情,“冲冠一怒为红颜”,背叛了他的大明王朝,背叛了他的父老乡亲。尽管,最后他夺回了他的爱姬;他借助清人的力量击垮了大顺军,他似乎如愿了,但后人同情的是李自成及其义军,鄙弃的却是他吴三桂!
相对于大顺王朝而言,这一切真可谓坐失良机,令人叹惜。他们没能稳住守卫国门的关宁铁骑,反而使其为敌所用,而此时,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业已暴露无遗——他们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毕竟,小农意识的大顺军的领导层缺乏远大的战略目光,尤其是刘宗敏、李过等一干义军的高级将领,在陷入奢华的贵族式的生活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腐化堕落成性,难以自拔了。此后,尽管李自成发觉山海关及吴三桂的重要,并发兵亲征,但为时已晚,此时的吴三桂早已与多尔衮合谋一处,准备合力扼杀大顺军于山海关。一片石之战,是一个转折点,历史的天平彻底向满洲八旗倾斜了。
更为令人痛惜的是:在败退西安的途中,李自成竟误信丞相牛金星之谗言,一刀错杀对大顺朝忠心耿耿、并为大顺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优秀军事统领李岩。义军中本无多少才华横溢、文武兼备的军政大员,李岩一死,对大顺军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对于李自成而言,可谓断其臂膀矣。
然大明江山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所呈现出来的另一番景象却又是极其悲壮惨烈的,为抵抗大顺军入京而殉国死难者实不在少数,诸如:京营(昌平)总兵官李守荣、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使李邦华、兵部尚书张缙彦、兵科给事中吴麟征、监察御使陈良谟、兵部主事金铉……在此之前,为抵御清兵入侵,前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右参政、全国兵马总督卢象升业已先后血洒高阳、战死巨鹿!真是:“士民欲为朝廷战,殉于宗社事徨徨”!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南宋末年苦撑危局的扶世三大臣:誓死不屈之文天祥、英勇血战之张世杰、负帝蹈海之陆秀夫,此三人尽皆赤胆忠心,其精神光照日月、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大明王朝在此危急存亡之秋,竟也涌现出如此之多的慷慨捐躯之士,足见其民族精神之强盛,真是可歌可泣啊!
我一直在想:明末义军不能阻止清人入关,并在同清人一系列的战役中渐趋败亡,尽管对此我们不能全归责于李自成,但他至少应该能做到坚持严肃军纪、广施仁德;坚持体察民情、礼贤下士;坚持顾全大局、不计私利、明辨是非忠奸、知晓善恶良莠,倘若如此,大顺王朝断不至于兴亡盛衰弹指间……但历史终究不容假设,李自成最终亦没能改写中华历史、扭转浩浩乾坤。历史依然是如此公正、如此刚直,尽管有时似乎显得过于冷峻、甚至近乎残酷……
之后,各地部分义军残部、明军余部、朝野上下忠贞刚烈之士又将抗清斗争持续了数年。
这是一段腥风血雨的历史,这又是一段极其悲壮惨烈的历史,她令后继之士壮怀激烈、热血沸腾,她又令世人为之仰天长叹、扼腕痛惜、泪湿衣襟……
这是一段何等感人至深的英雄血泪史啊!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无论做人做事,抑或是我们办案执法,都要审时度势、冷静思考、纵观全局、统筹规划,自觉从事实证据、从实际情况出发,即使在享受凯歌高奏、鲜花美酒的时候,也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保持一份平静的心态,否则美好的一切瞬间就会变成镜中花,水中月,如同昙花一现般消失得了无踪迹,而留下的却是深深的遗憾、长长的叹息。
第四篇:《明史·花云传》文言文翻译
不会翻译,如何拯救你的文言文得分率?下面是《明史·花云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言文:
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传》)
【注】偾军:溃败的军队。堞:城墙
翻译:
花云,怀远人。体貌魁梧,肤色黝黑,勇猛无比。元至正十三年,他身佩宝剑到临濠拜谒太祖。太祖认为他是个奇才,就让他带兵攻占城邑,所到之处总被攻克。太祖准备攻取滁州,带领几个骑兵在前面进发,花云也跟着。突然遇到敌兵几千人,花云像鸟的翅膀一样掩护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阵。敌兵大惊道:“这个黑将军勇猛非凡,不可抵挡他的锋芒。”大军紧跟而至,于是攻下了滁州。太祖领军渡长江,花云率先过江。攻克太平以后,太祖因其忠勇而让花云做了贴身护卫。后又被提升为总管。领兵攻打镇江、丹阳、丹徒和金坛,都攻克了。经过马驮沙时,几百名凶悍的强盗拦路挑战,花云边打边走,三天三夜,将强盗全部消灭。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升花云做院判。花云奉命赶赴宁国,部队陷在山泽中八天不能出来,众多强盗结伙挡住他们前行的道路。花云手持长矛,在战鼓和呐喊声中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身却未中一箭。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用水军来攻城。花云与元帅朱文逊合力迎敌,朱文逊战死。敌人连攻三天都不能入城,就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被攻陷,敌兵捆绑了花云。花云身体发力,大吼一声,绳索全绷断了,他起身夺过看守人的刀,杀死五六个人,骂道:“贼兵本来就不是我们主上的对手,为什么还不快点投降!”敌人很气怒,打破他的头,把他绑在桅杆上,用乱箭射他。花云痛骂敌人没有丝毫改变,至死声音还很雄壮,时年三十九岁。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建造忠臣祠祭祀他。战事正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在家庙祭告,领着三岁的儿子,哭着对家人说:“一旦城被攻破,我丈夫必死无疑。我坚守道义决不独自活在世上,但是不能让花家断了后代,你们好好抚养他长大吧。”花云被俘后,郜氏投水而死。侍儿孙氏葬完她后,就抱起孩子出行,路上被人劫掠到九江。孙氏在夜晚找到一户渔民,摘下簪子耳环托他们代养小孩。等汉军兵败,孙氏又回来偷出小孩,渡江逃跑,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抛入江中。孙氏靠漂浮的断木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孩子,一连七天都未死去。过了一年终于到达太祖那里。孙氏抱着小孩拜见太祖,泣不成声,太祖也流着眼泪,把孩子抱到膝上,说:“大将的种啊。”太祖赐小孩名炜。花炜的五世孙向世宗请准,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立祠堂祭奠。
第五篇:明史演义读后感
明史演义读后感
(一)郭守全
蔡东藩,清末民初人,以著述历史演义小说而闻名,其所著文辞犀利,所述史事详实,展现了历代兴衰、人事更迭,让后来者鉴,可与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相媲美。
我利用闲暇时间,对《明史演义》前五十回进行了认真阅读,大事件可以简单概括为:元末农民起义、朱元璋建国执政、靖难役、仁宣之治、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弘治中兴、宁王叛乱,统治者经历了明太祖至明武宗10代。历览他们治国之得失,可让我们知道今日反腐工作的重要性,更明白党风廉政建设容不得半点虚假。
腐败,犹如社会一颗毒瘤,侵蚀着健康机体,如不祛除,就由表及里,恶化社会风气,严重时可导致社会巨变。
明太祖起于农民,他深知贪官的危害性。因此,在其主政的三十年里,上朝从不敢懈怠,惩治贪官污吏毫不松懈。虽后世对其有诸多非议,但我认为正是他以铁腕治贪,不包庇贵戚勋旧,处理了如胡惟庸、蓝玉等一大批贪腐分子,甚至对贪者“剥皮实草”以儆后来者。正是这样,才开创了洪武三十年的政治清明、百官勤勉干事的局面。
而后来者,虽有治贪,但力度仍不及洪武时。他们或夹私泄愤,打击报复,或纵情于酒池肉林,过着权色戎马的生活……才出现了宦官王振误国、刘瑾乱国等。
政治清明时,则群贤毕至,而小人远离。一旦腐败抬头,就会出现贤达人士弃置于山野,而无人问津,群丑则献媚于君前,排挞异己,误国乱权。如不重视身边腐败现象,才出现了正德年间,前有刘瑾乱权,后有江彬、古大用、钱宁等误国,直至后来,宁王朱宸濠暗结中官,外结匪盗,武宗仍被蒙蔽而不知,直至“宁王叛乱”,几乎危机到大明王朝根基。可见,腐败不除,危及社稷!
政治清明时,则正气汇聚,而歪风远遁。一旦腐败横行,社会就会流行各种“潜规则”,办事必先备厚礼而求助于人。于是乎,出现了家长给教师送红包、患者给医生送红包……作为园丁的教师、天使的医护,早已把抚育后人、救死扶伤置于脑后了。故社会需要一丝清明,需要剔除各种滋生腐败的温床。可见,腐败不灭,危害风气!
政治清明时,则国势日隆,而外人不侵。一旦腐败流行,贪官污吏弹冠相庆,卖官鬻爵则横行其势,宵小之徒则荧惑于朝野。大明虽有成祖三征漠北之绩,然英宗朝,朝纲日衰,信任宦官王振,事事由“先生”裁断,内外奸臣趋炎附势于他,以财贿赂求取高官厚禄,朝中能臣良将或贬或戍。直至我们这位王先生怂恿英宗御驾亲征漠北的也先,出征不足而几近奢靡,遂之“土木堡之变”。可以说王振擅权并大肆畅行贿赂贪污之风,使明朝的“仁宣之治”在英宗朝戛然而止,更使明朝经“土木堡之变”由强盛走向了下坡。英宗之后的后继者,都没有从根本上铲除腐败,依旧是过着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相继而来的或是宦官专权、或是朋党之争……最终,带来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上溯到大唐,之所以有开元盛世,这与唐贞观之治,所追求的政治清明,人人求治,而后高宗、武则天治理下也有“贞观遗风”,最后,带来了四海畏服的“开元盛世”。可见,腐败不去,祸患于内外,则追求的强盛也仅仅是昙花一现,而不能长久下去。
纵观历史更迭,方知今日治贪已迫在眉睫。惩治腐败,就是要还政治一份清明,挽救社会风气,对我们当代和今后,都是至关重要的。经过十八大以来的洗礼,我们惩处了如***、苏荣、郭伯雄等一大批巨贪,足见中国共产党正以何等魄力和勇气,清理队伍中的腐败分子,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已经认识到了惩治腐败问题的重要性。
在惩贪时,也不忘完善制度。“八项规定”落地生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把其自己行动指南,把党规铁律灌输到心中,先后不遗余力的开展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这些足以证明,我们党正从根子上挖出滋生腐败的土壤,重塑起“为官廉洁”,坚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做合格的共产党人砥砺前行。作为共产党人,更应像习总书记所号召的那样“不忘初心”。如我们不认识到这些,就会让腐败思想不断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到我们想扭转时为时已晚。因此,我们现在就要有“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认识,从小事抓起,从小事做起,不放纵自己,始终把纪律挺在前,做事有章,为人有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御各种侵蚀,自己的人生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读一部明史,可知今日反腐多么重要,惩治腐败任重道远,不能麻痹大意。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们理应担负起应有的历史重任,不怕吃苦,敢于同任何腐败现象做斗争,用一身正气去捍卫政治清明。
明史演义读后感
(二)《明史演义》是民国蔡国潘先生写的,我读他写的作品有好几部了。像《宋宫十八朝演义》,《元史演义》等。
就像他说的,如果认真的拿《明史》来读的话,()恐怕我还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明史演义》通俗易懂,再加上先生的精辟评论,令人不禁忍俊。
大明王朝,我的一个朋友说是封建王朝当中“最开放”的一个王朝,想郑和率万人船队,远渡西洋,传播我中华文明,果是开放。各国商队沿丝绸古道,往来贸易,有利中西。
其时有些时候我愿读历史,读忠臣义士令我振奋。读奸臣小人弄权,令人痛心。像明朝的袁崇焕,本来是护国的忠臣,有崇焕在,满清不能入关一步,失去崇焕,明朝每打一仗,必是失败。我看崇焕被崇侦帝杀后,多感心情沉重。蔡东潘先生评论说:“是自毁长城。”是啊,崇侦帝不知道爱惜爱国的将领,终于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吊死眉山。
我读《明史演义》,像明史中的人物:“于谦”。他的经典语录:“社稷重,君为轻。”当土木堡之变,导致明五十万军队溃败的时候,于谦说:“顶住,坚决的顶住。”谁敢议迁都,就将谁杀头。当蒙古军队逼近京城的时候,各地勤王之兵,纷至沓来,终将蒙古军队给击溃。终将蒙古军队赶出长城以北。当明英宗重又复辟,抄于谦的家时,没有发现于谦的任何积蓄,连搜家的兵士都感动的流泪了。
读一部明史,想我中华文明是多么的令人可歌可泣,先人的勇敢、坚强和智慧,永远激励着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