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燕山大学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暂行)
燕山大学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办法(暂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我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
第三条我校国家奖学金的名额由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
第二章 奖励标准与基本条件
第四条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第五条 国家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成绩上学年平均排名列本专业前10%(含),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综合测评上学年平均排名列本专业前15%(含)。
第三章 名额分配
第六条每年9月20日前,学校将省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国家奖学金名额结合各院系学生总数,按照相应比例下达到各院系。
第四章评审
第七条 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实行等额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八条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为我校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同一学年内,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或华润助学金。
第九条 每年9月30日前,学生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国家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见附表)。
第十条各院系按照分配名额实行等额初审后,确定申请学生当年度享受国家奖学金的初步名单,于每年10月15日前将材料报送学生工作处学生管理科;学生工作处汇总后提出当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学校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后,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于10月31日前将评审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章奖学金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十一条学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国家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奖励证书,并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十二条 各院系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确保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
第十三条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奖学金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燕山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办法(暂行)
燕山大学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办法(暂行)
发表时间:2008-12-6 0:07:44 查看次数:48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实施办法(暂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我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三条我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资助名额由省财政厅、教育厅确定。
第二章奖励标准与申请条件
第四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第五条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成绩上学年平均排名列本专业前15%(含),综合测评上学年平均排名列本专业前20%(含)。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是我校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档案库建档学生。
第三章名额分配
第六条 每年9月20日前,学校将省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国家励志奖学金总名额结合各院系学生总数,按照相应比例下达到各院系。
第四章申请与评审
第七条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等额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八条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工作与评审工作由学工处和各院系组织实施。
第九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为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
同一学年内,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华润助学金。
第十条每年9月30日前,学生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见附表)。
第十一条各院系按照分配名额实行等额初审后,确定申请学生当享受国家励志奖学金初步名单,于每年10月15日前将材料报送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工作处汇总后提出当年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学校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后,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于10月31日前将评审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章奖学金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十二条学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并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第十三条各院系要切实加强管理,认真做好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确保国家励志奖学金真正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十四条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励志奖学金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三峡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
三峡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
一、评审范围
表现优异的全日制(全脱产学习)研究生
二、奖励标准与名额分配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万元。学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领导小组根据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达的指标,结合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规模、培养质量、特色创新等情况进行名额分配。
三、评审条件
(一)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综合表现良好。
3.学习成绩优异,各科学习成绩达到学位授予标准,总成绩在本专业、本年级排名为前30%。
4.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
(二)国家奖学金申请者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科研成果显著: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或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重大科研项目且贡献突出;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出版学术专著;或取得同行认可的其它高水平学术成果。成果完成单位须是三峡大学为第一单位,申请者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
2.在学科竞赛、文体竞赛、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获得省级及以上表彰,为学校赢得荣誉。
3.学校认定科研发展潜力突出或其他特殊先进事迹,为学校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三)研究生出现以下任一情况,不具备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1.参评学年已毕业的研究生;
2.参评学年违反国家法律、校纪校规受到纪律处分者;
3.参评学年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查证属实的; 4.参评学年学籍状态处于休学、保留学籍者;
5.参评学年由于因私出国留学、疾病、创业等原因未在校学习的。
四、评审程序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采取学生个人自主申报、各培养单位评审委员会根据学校下达的推荐指标进行初评推荐、学校评审领导小组审定的方式进行,具体程序如下:
1.各培养单位应成立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由本单位主要领导任主任委员,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管理人员、研究生辅导员以及研究生代表任委员,负责本单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申请组织、初步评审等工作。
2.各培养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以研究生的综合表现和学习成绩为基本条件,科学合理地制订本单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指标体系。对学术型研究生,评审标准应偏重考察其科研创新能力和体现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评审标准应偏重考察其专业实践能力和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3.研究生本人提交《201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及相关证明材料,研究生指导教师签署推荐意见后,向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请。
4.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审核研究生课程成绩、科研成果、培养环节、参加社会活动等情况,并采取一定方式进行初步评审。评审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本单位基层学术组织、研究生导师的推荐意见,评审工作可增加有助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竞赛、公开答辩等环节,实行差额评选。
5.各培养单位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确定本单位获奖学生名单后,填写《201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推荐人员情况公示表》,并在本单位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填写《201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推荐学生汇总表》。
6.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对各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提交的初步评审结果进行审查后,报学校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审发放领导小组审定,审定结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评审结果报送湖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放奖金和荣誉证书。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是国家面向优秀研究生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是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有效手段;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各培养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在认真落实学校有关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评审实施细则,将本单位的评审发放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及评审细则加盖单位公章之后报送研究生工作办公室。2.加强引导,广泛宣传。各培养单位要在评审过程中引导广大同学充分认识到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设立是党和国家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要广泛宣传获奖学生成长成才的典型事例,激励广大在读研究生勤奋学习、专心科研、积极向上、追求卓越。
3.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各培养单位在评奖过程中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科学的评审标准,细化评审要求,按照规定程序组织实施评审工作,确保获奖学生的优秀质量。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有关文件精神要宣传到所有研究生和每一个参加评审的老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法规,杜绝弄虚作假。若发现培养单位或研究生个人在奖学金评比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经查证属实,学校将予以严肃处理,并取消个人当年各类评奖评优资格。
第四篇:三峡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暂行)
三峡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办〔2004〕51号),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湖北银监局《湖北省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暂行)》等文件精神,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在我校顺利实施,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由财政给予贴息的无担保(信用)商业贷款。其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等,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条 我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为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三峡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由学生处、财务处、教务处以及各学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其职责是协调解决我校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条三峡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学生处,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合署。办公室负责全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六条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对象为我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七条在校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二)持有永久居民身份证、入学通知书或学生证;
(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四)学习刻苦,学习成绩合格,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五)在校期间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六)符合贷款银行规定的其它条件。
第四章贷款额度
第八条特别困难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学费和住宿费贷款,但最高贷款额度每年不得超过6000元。学费和住宿费贷款额度应以学生本人的实际学费、住宿费额度为标准。
第九条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学费贷款。
第十条一般困难学生可视当年银行贷款额度的投入和贷款的使用情况,确定借款申请额度。
第五章贷款的申请程序
第十一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首先向所在学院提出借款申请,学院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同时提供以下贷款所需材料:
(一)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二)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借款的证明);
(三)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或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对其家庭经济状况的证明材料;
(四)父母身份证或户口复印件;
(五)见证人证明(与借款人关系密切的自然人,可以是同班同学或老师)。
第十二条国家助学贷款实行本人申请、一次授信、分期发放的管理方式,学生在校期间每人只能获得一次贷款授信。
第十三条学院组织借款学生填写国家助学贷款申请表,对申
请借款学生资格、借款材料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审查,提供见证人。同时在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学院印章后,将借款申请表及相关材料交学生处。
第十四条学生处对全校学生借款材料进行审核,提供介绍人,签署意见并加盖学生处印章后,集中将全校审查合格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人名单、借款申请表、借款材料、已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名单一同交经办银行。
第十五条经办银行对我校提供的所有借款材料进行核准,在审核确定借款申请人未获得湖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后,方可受理国家助学贷款申请。
第十六条经办银行将核准后同意发放贷款的学生名单交学生处,由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学生集中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或协议。借款学生的见证人按照规定须在借款合同或协议上签字。
第六章贷款的期限和利率
第十七条国家助学贷款借款期限一般不超过十年。还款期限从借款人毕业之日起,最长不超过六年。起始时间可视借款学生本人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在1—2年后开始还款。
第十八条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或终止学业手续时,应当与经办银行确认还款计划,还款期限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第十九条对于直读研究生、专升本学生、第二学位的经济困难学生,应及时向经办银行提供继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并与经办银行办理借款展期手续,财政继续给予贷款贴息。
第二十条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利率规定执行,不上浮。
第七章贷款贴息
第二十一条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利息100%由财政贴息,毕业后利息自付。
第二十二条借款学生毕业后自付利息的起止时间为其取得毕
业证书之日的下月1日(含);当借款学生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结业、肄业、休学、退学、被取消学籍时,自办理有关手续之日起的下月1日(含)起自付利息。
第八章贷款的发放与归还
第二十三条学生借款申请经贷款银行批准后,由经办银行将其借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直接划入学校指定的学生个人存款帐户。
第二十四条借款学生应在签订借款合同时约定还款方式和还款时间。可以一次或分次提前还款。提前还款的,银行按照借款实际期限计结利息。
第二十五条借款学生毕业或终止学业后一年内,确实无还款能力的,可以向银行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的申请,经办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合理调整还款计划。
第二十六条借款学生应认真履行与银行的贷款合同,直接向银行还款,承担依照合同偿还贷款的全部责任。
第九章贷款的变更
第二十七条借款学生的借款金额确定后,在贷款期限内原则上保持不变。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中途增加借款额度或终止借款的,可通过学生处向经办银行提出申请,经办银行视情况与借款学生变更借款合同的约定。
第二十八条在借款期间转学的学生,由所在学校和经办银行与待转入学校和相应银行办理借款学生贷款划转手续,或者在借款学生还清贷款本息后,方可办理转学手续。
第二十九条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如被宣告失踪、死亡、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劳动能力,学生处应及时通知经办银行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经办银行按照有关规定认定核实后,按照国家助学贷款呆坏帐损失核销的规定予以核销。
第三十条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休学、退学、出国、被开除
等情况,贷款银行将按照合同约定,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
第十章贷款风险的防范及管理
第三十一条借款学生毕业前必须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学校将学生的贷款情况及相关材料存入学生个人档案,并在就业报到的有关材料中体现相关信息。如借款毕业生不办理确认手续,学校将不为其办理毕业手续。
第三十二条学院在学生毕业时,必须向学生处提供借款毕业生第一次就业的有效联系地址,学生处汇总后提供给经办银行;对于没有就业的借款毕业生,学生处向经办银行提供其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
第三十三条对未还清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其接受单位应积极协助经办银行按期催收贷款,并在工作变动时,将其信息提前告之经办银行。
第三十四条学校和学院均应建立和完善借款学生个人档案以及信息查询管理系统,采集借款学生的相关信息,强化对借款学生的贷后管理,避免借款学生重复贷款。接受经办银行对借款学生有关信息的查询和随时为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相关信息。
第三十五条实行困难学生情况报告制度,学院定期将本学院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学习情况以及学籍异动情况定期向学生处报告;将本学院困难学生被资助情况、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情况以及学习和奖惩情况定期向学生家长报告。
第十一章奖励与惩处
第三十六条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奖励机制。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工作,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成绩突出的学院和个人给予一定经费的奖励。
第三十七条对毕业后自愿到国家最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
业工作,服务期限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学生的贷款偿还,学校将另外制订有关办法。
第三十八条对蓄意逃废银行债务,不履行还款责任的借款学生,经办银行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依法对违约贷款金额计收罚息;
(二)将借款学生违约行为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金融机构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业务;
(三)在媒体上公布借款违约学生的相关信息。
第三十九条对重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同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一经查出,学校将给予严肃处理。
第十二章附则
第四十条此前已签订国家助学借款合同学生的贷款发放、贴息、还款办法继续按原来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由三峡大学国家助学贷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五篇:重庆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
重庆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
时间:2013-10-18 来源:重庆大学研究生招生办 阅读:1000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发展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促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2‟342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重庆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实施办法》。
第二条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用于奖励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第三条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第四条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按照一定比例用于奖励优秀新生。
第二章 评定范围与基本条件
第五条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范围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对象为本校规定学制内在校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
第六条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基本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