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1
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1今年52岁的,是市第十五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1976年,她走上三尺讲台,1981年结婚,工作充满愉快,家庭洋溢着幸福。那时的她,眼前的一切都是金灿灿的,不知道什么是挫折与痛苦,什么是不幸与磨难。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对未来的事业和生活充满憧憬的时候,不幸的打击接
踵而来。1982年12月,爱人张定国查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虽然跑遍大小医院多方治疗,但死神还是无情的一天天逼近,她的天空开始黯淡。就在她奔波于病房与学校之间,强打精神一边照顾病人一边工作时,与她相依为伴的母亲突然患脑溢血不幸去世。
短短几天时间,她眼圈变黑了,嘴唇干裂了,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心里不至一次的问自己:老天啊,你怎么这么不公?她黯淡的目光,忧郁的神情,被病床上的爱人看在眼里,弥留之际,丈夫紧紧抓住她的手,留下最后一句话:“不管将来的生活多苦多难,你也要坚强的活着,不要随便被生活吞灭掉!”1983年6月17日,年仅27岁的爱人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抛下了她与刚满周岁的女儿。当她还沉浸在两个月之内失去两位亲人的痛苦之中,更为残酷的一幕又出现了。爱人留给她的唯一的一条血脉-----他们的女儿元元,身患疾病,头抬不起来,不会坐,不会爬,给东西不会拿,再大一点,四肢变得僵硬,用力反向呈“s”型,经医生诊断属黄胆中毒,中枢神经受损。
面对残酷的现实,她的心像从万丈高崖跌了下去,整日以泪洗面,万念俱恢。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爱人,唯一的女儿又将终生残疾,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留恋?记不清,多少次想放弃生活,结束生命。可当看到女儿那幼小嗷嗷待乳的生命,想到爱人临终时的话语,她的心如刀割一般,痛苦极了!她只好咬咬牙,跺跺脚,强忍悲痛,多少个不眠之夜,斜依枕边,望着灰黄的孤灯发呆;多少个良辰佳节,抱着孩子泣不成声,精神濒于崩溃。
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抉择,她选择了奋斗,选择了活下去。强忍着泪水,为了孩子,为了自己执着追求和热爱的教育事业,她一次次鼓励自己不能倒下,要坚强起来,振作精神,鼓起生活的勇气。她拼命工作,努力学习,悉心照顾女儿,用繁忙的工作、学习来冲淡烦恼。为了不影响工作,她每天早晨五点起床,伺候孩子上厕所、洗漱、喂饭,有时顾不上洗把脸、吃口饭,就匆匆忙忙地赶到学校给学生上早读,从没因家庭拖累而耽误学生的学习。
一次体检,查出她患有子宫肌瘤,医生建议马上动手术,可她放不下女儿和学生,也没把这病当回事,直到疼痛无法忍受,才于暑假动了手术。本该是一个剥离的小手术却变成了子宫切除的大手术,手术后需要休息三个月,想到学生们正焦急地等着我上课,她怎能呆在家里呢?仅仅休息了二十几天就上班了。
为了工作,她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女儿,每天早出晚归,和学生在一起,只有亲眼看着学生学习,心里才踏实。只有走出校门那一刻才想到自己卧床的女儿,往返学校的路上我几乎是跑步前进,每次开家门的时候就听到女儿在屋里迫不急待地喊:“妈妈快点、快点……”看到可怜的女儿见到她时的喜悦,看到孩子饥渴交加的样子,大小便急不可耐的痛苦,多少次拉在床上的情景,她的眼泪无数次流淌在孩子的脸上,心里愧疚不已。有时忙完这些,正准备做饭时,才发现家中米尽菜篮子空了。每天做好饭,喂完孩子,收拾完家务,服侍孩子入睡后,还得拖着疲惫的身体精心备课,批改作业。二十多年来,我12点之前几乎没有睡过觉,夜晚又不知多少次起来帮孩子翻身,按摩那抽筋的四肢。
为了女儿,她放弃所有的娱乐时间。卧床的女儿幼年失去父爱,正常孩子能得到的女儿却得不到,作为母亲,她又必须给女儿双倍的呵护、加倍的爱,把一缕缕阳光种植在女儿的心田。一有闲暇时间就陪女儿一起看书,教她学习。她把拼音字母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从b、p、m、f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教女儿识字,帮助女儿度过识字难关。女儿硬是用嘴和舌头翻书查字典,读完了一部部名著和一期期刊物,从儿童读物到中外名著;从科幻小说到十万个为什么;从琼瑶的爱情到金庸的武侠小说。女儿每看过的一本书都用口水加汗滴浸泡的像发酵的面包,碰到一本又厚又硬的书,常常用半边脸和下颌压着书看。看着女儿被书磕青的脸颊,大汗淋漓的样子,又一次流泪了,内心愧疚不已,觉得对不起女儿,让她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蒙受这么大的不幸和磨难。当看到坚强的女儿津津有味地读书,会意地露出笑容,听着女儿讲述动人的故事情节,用牙齿和下颌把书中精辟的语句以短信的形式存在手机里转发给她时,她才真正体会到做母亲的快乐!女儿能与书相伴,能从书中觅取生活的快乐和安慰,她从心底发出微笑,因为女儿不再寂寞,不再孤单!在女儿的启发下,她买了电脑,女儿用下颌滚动鼠标、用嘴叼着筷子打电脑,硬硬的竹筷子咬断了一根又一根。女儿有了博客,在博客里写了不少文章。
现在,坚强的女儿又借助北京四中网校资源,圆上学梦!在她眼里,女儿除了四肢不能动,其它什么都不比别的孩子差。她常对女儿说:人活着就要有点意义、有点价值,为社会做点实事,你虽然身体不好,但你的心里是健康的,用你的努力来回报社会,道路越泥泞,越坎坷,留下的脚印就越深。
为了给女儿治病,四处求医,把仅供栖身的两间自建平房及家
具全卖了,凑了元钱,抱着女儿一次次来到自治区附属医院,检查结果是大小脑无异常现象,治疗的希望化为泡影。仅够立足安身的两间平房没有了,她不得不带着孩子住在学校不足十平米简陋的宿舍里。希望一次次地出现,又一次次地破灭,但让孩子站起来的愿望她一刻也没有泯灭。始终提醒自己:“做一个女人,我可以软弱,但作为母亲,我必须坚强。”
女儿常年躺在床上,便秘是常有的事,有时大便不下来,累得满头大汗,脸都变青了,她就用手给女儿抠。在离开爱人的日子里,千斤的担子她一个人挑,两个人的道路她一个人踽踽独行。为了女儿,可以说什么都舍得买,电脑、手机、网e拍、英语学习机、激光打印机、移动硬盘、刻录机、电子琴等。她出门宁可步行,一块钱的车票舍不得花,公众场合没有一件时尚的衣服,更别提首饰和化妆品了。女儿在博客里写道:“二十六年来,我虽然没有爸爸,但妈妈给我的一点不比那些有爸爸的孩子少,可以说妈妈为了我失去了她的所有。”生活虽说苦些难些,但她和女儿苦乐参半的生活倒也充实。
她爱女儿,也爱她的每一个学生。爱就是她生命的全部!30年来,她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总是说:不敢保证学生个个成才,但要保证个个成人!有个学生喜爱集邮,一次经不起诱惑偷了别人的邮票,被少管三年。她多次去少管所看望他,鼓励他好好学习改造。他劳教期满后流浪社会,又找到他,让他回到自己所带的新班级,经常与他谈心。后来这个学生考取外语学院,如今已是一名出色的国家干部。她还用自己微薄的收入,竭力帮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学生岳万磊的父母以捡废品为生,妹妹因脑积水压迫神经而双目失明。不但承担了他的学杂费,还经常提着营养品看望他的妹妹,并鼓励岳万磊说:“越是在贫困的环境中越要发奋努力,只有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才能改变一切。”,岳万磊以高分被吉林工业大学录取。
她坚持寒暑假、双休日为学生义务补课,不但不收费,还经常管学生吃住。学生田野、史浩亮因学习成绩不好转到我的班里,经常放学到家里补课。她一边伺候卧床的女儿,一边给他们辅导,有时还给他们做饭,经常累得走路都栽跟头,坐着就睡着了。她的真诚和辛苦没有白费,两个学生都以良好的成绩考入了高中。她就是用这样的真诚感动了一个个学生。现已工作的学生方建飞背着她,为她买了20年的终身保险,替她交纳上网费。学生张孛从加拿大留学回国总是去看她,时常提起自己上学时贪玩不好学,感谢改变了他的命运。所带的班整体成绩出色,素质优良;辅导的学生在国家、省、市级各项竞赛中捧回多项奖励;带过的学生走向社会后,无论职业如何,都扎实做人。
三十年寒暑晨昏,默默奉献;五十岁风雨相伴,一路坎坷。作为一名教师和一个残疾孩子的母亲,她深知肩上担子很重,未来的道路还很长。
第二篇: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1
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1
今年52岁的**,是**市第十五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
1976年,她走上三尺讲台,1981年结婚,工作充满愉快,家庭洋溢着幸福。那时的她,眼前的一切都是金灿灿的,不知道什么是挫折与痛苦,什么是不幸与磨难。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对未来的事业和生活充满憧憬的时候,不幸的打击接踵而来。1982年12月,爱人张定国查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虽然跑遍大小医院多方治疗,但死神还是无情的一天天逼近,她的天空开始黯淡。就在她奔波于病房与学校之间,强打精神一边照顾病人一边工作时,与她相依为伴的母亲突然患脑溢血不幸去世。
为了工作,她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女儿,每天早出晚归,和学生在一起,只有亲眼看着学生学习,心里才踏实。只有走出校门那一刻才想到自己卧床的女儿,往返学校的路上我几乎是跑步前进,每次开家门的时候就听到女儿在屋里迫不急待地喊:“妈妈快点、快点„„”看到可怜的女儿见到她时的喜悦,看到孩子饥渴交加的样子,大小便急不可耐的痛苦,多少次拉在床上的情景,她的眼泪无数次流淌在孩子的脸上,心里愧疚不已。有时忙完这些,正准备做饭时,才发现家中米尽菜篮子空了。每天做好饭,喂完孩子,收拾完家务,服侍孩子入睡后,还得拖着疲惫的身体精心备课,批改作业。二十多年来,我12点之前几乎没有睡过觉,夜晚又不知多少次起来帮孩子翻身,按摩那抽筋的四肢。
为了女儿,她放弃所有的娱乐时间。卧床的女儿幼年失去父爱,正常孩子能得到的女儿却得不到,作为母亲,她又必须给女儿双倍的呵护、加倍的爱,把一缕缕阳光种植在女儿的心田。一有闲暇时间就陪女儿一起看书,教她学习。她把拼音字母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从b、p、m、f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教女儿识字,帮助女儿度过识字难关。女儿硬是用嘴和舌头翻书查字典,读完了一部部名著和一期期刊物,从儿童读物到中外名著;从科幻小说到十万个为什么;从琼瑶的爱情到金庸的武侠小说。女儿每看过的一本书都用口水加汗滴浸泡的像发酵的面包,碰到一本又厚又硬的书,常常用半边脸和下颌压着书看。看着女儿被书磕青的脸颊,大汗淋漓的样子,**又一次流泪了, 内心愧疚不已,觉得对不起女儿,让她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蒙受这么大的不幸和磨难。当看到坚强的女儿津津有味地读书,会意地露出笑容,听着女儿讲述动人的故事情节,用牙齿和下颌把书中精辟的语句以短信的形式存在手机里转发给她时,她才真正体会到做母亲的快乐!女儿能与书相伴,能从书中觅取生活的快乐和安慰,她从心底发出微笑,因为女儿不再寂寞,不再孤单!在女儿的启发下,她买了电脑,女儿用下颌滚动鼠标、用嘴叼着筷子打电脑,硬硬的竹筷子咬断了一根又一根。女儿有了博客,在博客里写了不少文章。现在,坚强的女儿又借助北京四中网校资源,圆上学梦!在她眼里,女儿除了四肢不能动,其它什么都不比别的孩子差。她常对女儿说:人活着就要有点意义、有点价值,为社会做点实事,你虽然身体不好,但你的心里是健康的,用你的努力来回报社会,道路越泥泞,越坎坷,留下的脚印就越深。
为了给女儿治病,**四处求医,把仅供栖身的两间自建平房及家具全卖了,凑了2000元钱,抱着女儿一次次来到自治区附属医院,检查结果是大小脑无异常现象,治疗的希望化为泡影。仅够立足安身的两间平房没有了,她不得不带着孩子住在学校不足十平米简陋的宿舍里。希望一次次地出现,又一次次地破灭,但让孩子站起来的愿望她一刻也没有泯灭。**始终提醒自己:“做一个女人,我可以软弱,但作为母亲,我必须坚强。” 女儿常年躺在床上,便秘是常有的事,有时大便不下来,累得满头大汗,脸都变青了,她就用手给女儿抠。在离开爱人的日子里,千斤的担子她一个人挑,两个人的道路她一个人踽踽独行。为了女儿,可以说什么都舍得买,电脑、手机、网e拍、英语学习机、激光打印机、移动硬盘、刻录机、电子琴等。她出门宁可步行,一块钱的车票舍不得花,公众场合没有一件时尚的衣服,更别提首饰和化妆品了。
第三篇: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2
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2
今年24岁的**,是泾源县第二中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2007年9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自治区首届道德模范。
**整天忙忙碌碌,奔波于两所学校之间,在一所学校上完课,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所学校,无论阴天、刮风、下雨,从来没有耽误过一节课。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先为良渠小学上课,然后赶往同庄小学上课,中午饭往往是两袋方便面解决,晚饭后坚持抽出2个小时给学生辅导,晚上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批改作业、备课,预习第二天的教学内容,一直到12点以后才休息。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吃掉1000多袋方便面,往返于两所学校之间、行程有4000多公里,磨破了十几双鞋......2005年的一个冬天,下着大雪刮着北风,**骑着同事的自行车去同庄小学去上课,由于路滑,不小心自行车从沟里滑了下去,他被摔的晕了过去。当我醒来时,自己躺在镇卫生院的病床上,身上多处受伤。当天下午,虽然全身疼痛,但为了不误上课,他又返回了学校。当推车走进同庄小学的校园时,一声声清脆的叫喊打破了学校的宁静:“英语老师来了!”学生们一下子冲出教室,围在了他的身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泪水浸满了眼眶。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英语知识,他创设了激情课堂,情景对话,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在快乐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格外浓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在2005年**举办的“夷恒杯”英语比赛活动中,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各有1名学生荣获自治区第三名的好成绩,有4名学生获得了鼓励奖。
为了使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的学生早日学习计算机知识,他四处奔波,多方努力,为两所学校筹集了35台社会捐助计算机,并主动承担了计算机教学任务。课程增加后,每天的业余时间就更少了。为了挤时间,每天午饭就泡方便面。但他从未感到苦,感到累,相反却体会到了生活丰富、充实。每当看到学生学习英语、学习计算机的那股热情、那个认真劲,他就感到无比的幸福、满足。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这是**给自己确定的工作目标。有时候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就帮他们垫付;有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逃学,他就经常找他谈话,把他留在校园;有学生学习成绩差,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他做家教......同庄小学五年级学生龚丽,由于家庭贫困,几乎没有经济来源,2005年下半年辍学前往银川打工。得知龚丽去打工的消息后,他就开始四处打听,从火车站、同心路市场、开发区、南门......问遍了银川市3000多家餐馆,终于在北门附近找到了11岁的龚丽。看到龚丽的瞬间,他先哭了,说:“人穷志不能穷,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今后你上学的钱老师给你出。”如今,龚丽已经成了年级学习最好的学生之一。
艰苦而充实的两年支教生活结束后,2006年9月份**考上了特岗教师,分配到泾源县二中工作。他热爱自己的家乡,更热爱家乡的教育事业。两年支教生活使他深深的认识到,要搞好教学工作,首先要懂得关爱学生。真心实意的爱学生,对他们进行情感的教育,是他们成长所需的绿肥。教师的爱似春风,能驱散孩子心头的阴影;似良药,能康复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似火种,能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轻轻洒在孩子们那嫩嫩的绿色的心田。
第四篇: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2
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2今年24岁的,是泾源县第二中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9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自治区首届道德模范。
6月,毕业于广播电视大学英语系的他来到山东,准备在这里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因为在校期间曾担任校报主编,写作稍有特长,他被山东省蓝天集团招聘从事文秘工
作。蓝天集团良好的工作环境,足以施展才华的工作条件,让他对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然而,工作28天后一个来自母校的电话,打乱了他原本平稳的生活轨迹。他被告知录取为“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一边是舒心的工作,一边是挑战自我、实现梦想的机会;一边是领导的挽留,一边是西部父老乡亲的召唤......经过一夜的反复思考,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巨大热情最终坚定了他重返家乡的决心。放弃了舒适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家乡参加了“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
起初,他被分配到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华西中学工作。一次闲聊中,他听说镇北堡镇有两所最偏僻的小学,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由于没有英语老师,至今还没有开设英语课。英语系毕业的他,深知“小学英语”在一个人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给两所学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学习英语的机会,圆农村小学生的“英语梦”,他主动要求组织将自己从华西中学调到条件更艰苦的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当时,镇党委书记说:“小者,你可想好了,那里条件非常艰苦,目前为止只有你一个人要求去那里支教,你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受那样的苦吗?”他非常坚定地回答:“我行”。
上任第一天,他就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之间相隔4公里路,两校之间不通车只能步行;学校800多名学生从来没有上过英语课,没有任何基础,也没有英语教材。再加上学校没有灶,附近又没有饭馆,吃饭困难;更难熬的是寂寞和孤独,他住在良渠小学,每天下午本地教师都回家了,学校只有我一个人,空旷的校园不时传来轰隆隆的火车声伴随我度过一个又一个黑夜。虽然业余生活非常寂寞难耐,但他始终提醒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只要选择了就不能退缩,就要做好,做出成绩。就要为“志愿者”这个光荣称号争光,就要为志愿者这面光辉的旗帜添彩,绝不能让组织失望。
他将两个学校的三年级与四年级编成一个“复式班”,将五年级与六年级编成一个“复式班”,进行并班上课。缺少教材,他就一方面想办法让同学帮着借,争取同桌两人有一套教材;另一方面,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动手画制“教学画图”,并请母校帮忙复制了400多套英语磁带。经过努力,“英语课”终于在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红红火火开起来了。
整天忙忙碌碌,奔波于两所学校之间,在一所学校上完课,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另一所学校,无论阴天、刮风、下雨,从来没有耽误过一节课。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先为良渠小学上课,然后赶往同庄小学上课,中午饭往往是两袋方便面解决,晚饭后坚持抽出2个小时给学生辅导,晚上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批改作业、备课,预习第二天的教学内容,一直到12点以后才休息。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吃掉1000多袋方便面,往返于两所学校之间、行程有4000多公里,磨破了十几双鞋......的一个冬天,下着大雪刮着北风,骑着同事的自行车去同庄小学去上课,由于路滑,不小心自行车从沟里滑了下去,他被摔的晕了过去。当我醒来时,自己躺在镇卫生院的病床上,身上多处受伤。当天下午,虽然全身疼痛,但为了不误上课,他又返回了学校。当推车走进同庄小学的校园时,一声声清脆的叫喊打破了学校的宁静:“英语老师来了!”学生们一下子冲出教室,围在了他的身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是泪水浸满了眼眶。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英语知识,他创设了激情课堂,情景对话,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英语,在快乐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格外浓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在举办的“夷恒杯”英语比赛活动中,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各有1名学生荣获自治区第三名的好成绩,有4名学生获得了鼓励奖。
为了使良渠小学和同庄小学的学生早日学习计算机知识,他四处奔波,多方努力,为两所学校筹集了35台社会捐助计算机,并主动承担了计算机教学任务。课程增加后,每天的业余时间就更少了。为了挤时间,每天午饭就泡方便面。但他从未感到苦,感到累,相反却体会到了生活丰富、充实。每当看到学生学习英语、学习计算机的那股热情、那个认真劲,他就感到无比的幸福、满足。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辍学”,这是给自己确定的工作目标。有时候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就帮他们垫付;有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逃学,他就经常找他谈话,把他留在校园;有学生学习成绩差,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免费为他做家教......同庄小学五年级学生龚丽,由于家庭贫困,
第五篇:部队给水工程团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
部队给水工程团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事迹
驻宁某给水工程团组建于1974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赴越南、老挝担负过筑路任务。34年来,足迹遍布陕、甘、宁、青、新、藏、蒙等省(区)90多个县(市),完成了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毛乌素四大沙漠地下水源勘察任务,为军地找水打井1283眼。106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被国家
民政部和总政治部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39项,有10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科研空白,团队荣立集体一、二、三等功各次。涌现出了党的十七大代表、一等功荣立者郭树周,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王学印,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季振远等一大批先进典型。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对我团做出重要批示:“希望再接再厉,做出更大成绩”。同年底,该团再次被国家民政部、总政治部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今年1月,团长王进良同志代表军队受表彰单位在全国双拥城(县)命名表彰大会上做了发言,并受到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春节前夕,该团政委刘智峰应邀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双拥晚会,受到胡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今年年初,中央主要媒体和外宣媒体对该团事迹进行了全方位集中宣传,在国内外引起强大反响。
一、踏遍四大沙漠,探寻生命之源,为西北地区建设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上世纪70年代初,西北极度缺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该团就是根据周恩来总理“一定要填补西北地区水文地质勘察空白”的指示组建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查清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毛乌素四大沙漠水文地质状况。
四大沙漠环境极其恶劣,气候多变。夏天地表温度能把鸡蛋烫熟,冬天最低气温能冻死骆驼。在沙漠中执行任务,随时都经受着生与死的考验。摆在第一位的就是缺水少食。水是生命的载体,人体缺水20%就会危及生命。踏勘大漠的给水兵,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关于“水”的酸楚记忆。
在一次水文普查中,老工程师王学印和同事们骑着骆驼在戈壁滩里走了五六天。水没了,嘴一张似乎就要出火。终于走出沙漠碰到一个卖冰棍的,4个人一口气吃下了100多个冰棍。一次,三连班长宋延民带着3人小组到沙漠腹地取水样,连续10个小时没有进一滴水,有两名战士已经严重脱水,生命受到威胁。宋延民无奈作出决定:一人喝一壶盖水样。走出沙漠,回到连队后,宋延民就喝水样的事主动在军人大会上作了检讨。从此以后,“水样和生命同在”,成为给水兵自觉遵守的纪律。钻井五连在腾格里沙漠腹地执行钻探任务时,遇到连续风沙天气,给养车进不去,连队被困在沙漠中,仅有的140斤黄豆全连煮着吃了7天,147个鸡蛋熬汤喝了4天,后来又靠面糊糊坚持了3天。到了第15天,全连喝了一天的盐水。最后,一把草根成了全连唯一的食物,在官兵们手中传来传去,谁也舍不得吃。连长李云双命令,每人吃一口,必须等到救援。当救援分队赶到时,大部分战士已经晕倒了。
给水兵的快乐是相似的,给水兵的沉重也是相似的。家庭的聚少离多、忠孝难以两全,似乎总是与找水事业相伴。西北的春天来得晚。在驻地银川这个四季分明、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城市,像候鸟一样南飞北徙的给水兵每年离开营区进入茫茫旷野时,冰雪还未消融,入冬归队时,雪花已经飘落。看一眼银川的绿叶成了一项奢侈的要求。钻井五连战士王天宇因沙海找水成绩突出,连队党支部决定给他报请三等功。他却找到指导员说:“能不能用这个三等功换几天假,让我回银川看看营区的绿叶?”从此,野外作业的分队里,指导员这样作动员:“好好干,提前归队,回去看看银川的绿叶!”捧出的是甘泉,咽下的是苦涩。这,就是我们的给水兵。
在征服四大沙漠中,先后有6名官兵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人致残。五连战士李富居因患重感冒不下施工一线导致肺水肿,六连战士赵治荣在处理机械故障时右手4个指头被轧断,七连战士张健在施工中被风暴吹断的高压线电击牺牲,十一连副连长游元明的左脚被钻杆砸成粉碎性骨折。二连技术员王志民患上了肝病,为了完成水文地质报告的编写任务,他拄着木棍坚持跑完了分散在1.6万多平方公里的每个作业点,几个月下来,用断了8根木棍。报告完成时,他却倒在工作台上,年仅44岁。
在8年的艰苦奋战中,该团全团官兵靠两只脚板走遍了13.4万平方公里的大漠,累计行程32万公里,打勘探孔590眼,总进尺17万多米,查明了四大沙漠的水文地质条件,完成了18幅区域水文地质图件和报告,找到了15个大型自流水盆地和6条古河道富水带,发现了年开采量达4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资源,向地方政府提供了7万余份(件)沙漠水文地质资料,为开发建设大西北提供了规划和决策依据。
二、忠诚为民,无私奉献,为各族群众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
在一次次被诊断为“贫水”、“无水”的土地上,该
团官兵却打出了水,靠的是科技创新,靠的是比大西北的地层还要硬的铁骨,靠的是我军服务人民的光荣传统,为党分忧、为民解困的强烈宗旨意识。
当了给水兵,就意味着忠诚、忘我、奉献和牺牲。“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为人民奉献一切。”一代代给水兵早已把无私奉献的意识融入血脉。战士辛本贵右手无名指在施工中受伤,要锯掉一节骨头才能缝合。缝合时,医生问他疼不疼,连问三声,不见回答,低头一看,脸色苍白的他早已因过度疲劳睡着了。士官魏露得知自己患肝癌晚期后,在给团党委的信中这样写道:假如我这次能侥幸活着回去,我愿意当一辈子给水兵;假如我不幸离同志们而去,我未出生的孩子长大后还要当给水兵。
彭阳县陡坡村位于十多条黄土高坡交汇的最高部位,海拔1700米,干旱少雨,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回汉群众靠水窖集流的雨水生活。遇到大旱,村民就只能到10公里外的县城买水,每吨水要花费三四十元钱,吃水难拖住了群众奔小康的步伐。4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到陡坡村视察后,军区党委积极主动安排该团为陡坡村找水打井。从9月份开始,该团集中优势兵力,仅用了52天时间,就为该村打成3眼甜水井,解决了300多户1400多人的饮水问题。当时,士官尹兵华服役已满8年,正在安徽老家休婚假,连队考虑到他正在休假而未通知他归队,当他听说有重大任务,就立即打电话给连队请求参战,说:“我快要复员了,为群众打井的机会也不多了,就让我多干一些吧”。他毅然告别新婚妻子,辗转3000余公里赶到陡坡村打井。10月21日凌晨3点,3号井进入下管施工的关键阶段,险情接连出现。井管下到136米时被卡住了,两个班人员紧张处理两个半小时才解决问题。正当大家松口气准备继续下管时,突然卷扬机刹车失灵,井管下滑,跌入井口60公分,这时若扩挖井口,会影响整个井管稳固,唯一的办法是采用地下紧急焊接。为了能够得着焊接点,焊工王志良、卢大鹏脱掉大衣,趴在冰冷的地上,在井口小、焊帽伸不进去的情况下,直接用眼睛观察焊接点,其他同志持续半个多小时保持一种牵扶姿势,稳着400公斤的井管,手脚冻得失去了知觉。施工期间,大雪一度阻断炊事班送水的路,看到战士渴得端着脸盆盛脏水喝,村支书徐文魁说:“啥叫共产党、解放军?共产党和解放军,就是自己喝着苦水,给我们送来甜水的人啊!”
为陡坡村打井只是该团为民造福的一个缩影。34年来,他们先后在西北五省区和部分地区为地方打井687眼,被西北各族人民群众称为“水神”。1996年,该团在南部山区实施“百井扶贫”工程,艰苦奋战10个月,转战8县51个乡镇97个村,共成井100眼,日总出水量10.4万立方米,解决了20万人和200万头牲畜饮水问题,灌溉了3万多亩农田。4月,该团又组织技术人员,对百井逐一回访,对部分管井进行了技术维修,使这些扶贫井继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群众动情地说:“过去了,部队还把我们记在心上,真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
三、发挥自身优势,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地球因为有了水,才有了生命,人类因为有了水,才创造了文明。没有什么比水更能折射出生存、发展、和谐的深刻内涵。
从1975年到,该团先后为吉兰泰盐场打井53眼,既解决了大型企业的燃眉之急,又解决了吉兰泰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用水,稳定了人心,保住了企业,为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链条,推动科学发展增添了不竭动力。1998年,钻井四连在为盐场打井时,钢丝绳突然断裂,1300公斤重的10节钻杆掉了下去,多次打捞均未成功。如不将钻杆捞上来,这口井就报废了。连队在井台上紧急召开会议,研究处置方案,决定吊人下去把钻杆扶正。但井口没有加固,容易塌陷,如果下去可能有生命危险。年近60岁的高级工程师王学印说:“我有经验,也60岁的人了,就让我下去吧!”士兵党员黄生球则说:“我身材矮小,还有兄弟,让我下吧!”虽然最终找到了其它解决方案,但战友们争着下井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新老给水兵的心灵深处。
给水团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感染着当地的老百姓。在中宁县洪岗子村,回族妇女用自己的奶水,治好了连长张永桥因长时间电焊作业而受伤的眼睛;在彭阳县柴沟村,王民青老人拿出自己准备做棺材的木板,为部队陷入泥泞的车铺路。
中宁县喊叫水乡洪岗子村,是伊斯兰虎夫耶门宦洪门教派的发源地和活动中心。就在这里,70年前,老百姓曾拿出自家的救命水给红军饮用,送羊皮给红军御寒。当年的洪派掌门人洪寿林冒着生命危险,将两名负伤的红军战士藏在清真寺的禁房里,躲过了国民党军队的搜查。红二十五军程子华军长亲书“爱民如天”锦幛送到清真寺。70年后,为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该团为洪岗子村打出了一眼深260米、日出水量720立方米的甜水井。洪寿林的孙子洪洋,代表回族群众向全团官兵赠送了一面书写“仁义之师”的锦旗。当地群众称他们是红军的好后代,并亲切地称这眼井为“红军井”。
两面锦旗,一股清泉。水,历史的回报。水,不变的主题。水的故事,连着烽火漫天的战争岁月与阳光灿烂的和平年代。
今年农历正月十四,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时,给水兵们又一身戎装开赴中卫、地区,吹响了“百井支农富民”工程的号角。这项工程,就是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希望再接再厉,做出更大成绩”重要批示的实际举措。该工程是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帮助下,按照自治区“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业用水规划,在对各市(县)的用水情况进行勘察的基础上确定实施的,计划利用两年时间打井、修井、洗井100余眼。
甘泉献真情,立钻扬军威。相信在生态环境最需要的地方,在重点工程实施的地方,在广大群众最期盼的地方,我们依然会看到给水团官兵矫健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