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用稿
祖国,我为你自豪
回顾59年前的十月一日,当我们敬爱的毛主席用庄严的声音告诉全世界人民—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四万万中国人民心都沸腾了!天安门广场上都是高声欢呼的人群,人们奔走相告,尽情欢呼,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将宣告着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政府不再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不再是李鸿章!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开国庆典的镜头,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颤,它让我有一种感动—身为一名中国人,我感到十分自豪!
同样是发生在天安门广场,同样是一群沸腾的中国心,这个镜头也令人终生难忘: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罕见的确8.0级大地震,许多美好的生命在瞬间消失,许多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成了孤儿,学校倒塌,家园破碎,举国震惊,华夏悲痛!我们的国家主席、总理亲自赶赴灾区进行慰问,留下了四个字“多难兴邦”,当人们在天安门广场为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同胞下半旗致哀时,我看到的是天安门广场前一群热血沸腾的中国人在高举着横幅,上面写着:“汶川挺住”“中国加油”“我们不哭”,情绪激昂的人们迟迟不肯离去!那一刻,我的眼里饱含感动的泪水,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是啊!当自己出生在凝聚力这么强的国家里,你能不感到自豪吗?我还记得外国媒体是这样评论我们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鲜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阻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败!
回顾我们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历程,这是一条多么艰辛的道路啊!从贫穷落后的东亚病夫到今日的世界强国啊!就拿我们的航天事业为例,从以前的毛主席的遗憾—不能把一粒土豆送上太空到如今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再以奥运为例,从百年之前的只有一人刘长春参加奥运会到如今作为东道主举办奥运会的体育大国,就连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京奥运是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我,作为一名中国人,为自己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自豪!
在自豪的同时,我也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由弱变强!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坚持这样的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要解开我们思想的禁锢,去追求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去年寒假,我和几个好友去了一趟上海,在惊叹浦东的繁华与美丽之后,我也在思考上海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原因除了她具有较好的地理优势外,还在于她兼容并蓄,包容一切,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统统吸收,才造就了今日的大上海!
同样,对于一个人,我想也应该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21世纪的军校大学生,更应该如此,在信息化的战场环境下,我们除了要具有过得硬的军事素质外,更应该学习和掌握高科技的军事知识,才能打赢未来战争!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作为一名军人,我感到我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好好工作,来报答生我养我的祖国!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心中的灯塔》。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会很自豪地告诉他:党是矗立在我人生中的一座灯塔!因为她有着太阳般的光辉,水滴石穿的持久和千米山峰坚定不移的信念!她让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奋进!
1921年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仿佛一道曙光划破长空,在东方闪烁,中国革命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就在这弹指一挥间,旧中国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天,伴着新世纪的旋律,踏着新世纪的足音,中国共产党建党87周年的喜庆日子正向我们迎面走来。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奥运的到来也圆了我们的百年梦,这将永远记录于我们的史册!2008年也是我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好日子!1978年年底,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序幕,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各方面体制,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同样,2008年,意义非凡,从雪灾到令人揪心的5.12大地震,我又一次看到了党的身影!危急关头,困境绝地,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他们中有干部,军人,警察,医生,教师。。。奋战在抗震一线,冲锋在救灾一线,蒋敏,廖永寿,谭千秋,蒋晓娟。。。这样的楷模太多,太多,让我敬仰!总有一种感动泪如泉涌,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灯塔,光荣而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面对鲜艳的党旗,我神情凝重,党养育了我,我理当为党增辉。也许我没有机会用轰轰烈烈的人生壮举来向党表示忠诚,但我想,我可以像绵绵春雨,涓涓细流那样,在我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我的青春和满腔热血!
虽然我是一名会计,犹如沧海一粟,但是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时刻心中有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工作中的原则!加入公司以来,我就一直把自己看成一名普通的工人,在工作中和同事和睦相处,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从不会拒绝!我乐于奉献,因为我的心中,灯塔一直照耀着,每当我感到困惑时,他在不远处看着我,只要我微微抬起头,便找到了答案,坚定了我的信念!对于公司交给我的任务,无论多困难,多复杂,我从不会吭一声,即使从没有接触过,即使是在下班后,即使是周日放弃休息;当听到地震的灾情传出,我无法赶赴灾区,只能在第一时间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捐款;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积极响应,把我包里仅存的零钱拼凑交纳特殊党费,回到家又赶紧取钱追加交纳;每次过组织生活的时候,在我公司范总的领导和组织下,认真学习党的精神,积极参与到薛家镇的和谐建设之中!虽然我不能要求别人做什么,但是我想我可以通过我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来感化身边的每个人,尽管我的付出和那些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相比,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和微薄。
第三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1)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着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着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
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三十年的时间对于历史的长河如流星划过天际般,稍纵即逝。然而,对于中国,三十年的风雨沧桑又是那么曲折,那么艰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步骤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封建,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春天。
三十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触手可及。
接下来我将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来的变化。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衣橱处在绿、蓝、黑、灰的“统治时代”,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衣服全都是以“灰蓝黑”为主色调,要是有谁能穿上件绿色的军装则显得格外光荣。西方曾戏称中国人为“蓝蚂蚁”。到了80年代,衣服的样式多了起来,同时也出现了色彩。90年代,街上服装店一家连着一家的营业了。而今,颜色由30年前的一枝独
秀,到现在的百花齐放,款式由简约变时尚,由单调变复杂,“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服饰的颜色、质地、款式、做工等也都变得更为讲究了。不同季节、不同场合常常会需要不同的服饰,今天中国的时装界也充斥着国际时尚元素。就比如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服饰可谓“丰富多彩”。
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小时候经常听老一辈说起粮票的故事,虽然未曾亲身经历,但感触也较为深刻。改革开放前物资短缺、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良,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有时候能吃上一个窝窝头都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而今,物质极大丰富,宝宝喝上了牛奶,学生尝到了肯德基麦当劳,老年人也吃到了以前不敢奢望的补品。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80年代我们吃四只脚的(猪牛羊),90年代我们吃两只脚的(鸡鸭鹅),现在我们吃一只脚的(蘑菇)。八十年代我们吃四只脚的十因为那时改革开放刚开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家畜肉类不在紧张。90年代我们吃两只脚的,那是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逐渐从只吃肉走向营养好的选择。现在我们吃一只脚的是人们提倡生命科学,绿色食品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蔬菜类都属于“一只脚”。
家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温暖,安全。想象一下若是“屋漏
偏遭连夜雨”的场景又怎能让人感受到温暖?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而今,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以前,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它形象说明了人们出行难的问题。建国初期—交通不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有时候如果有人生病了,也只能徒步到很远的地方去治疗。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我想当时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并不亚于现在拥有一辆小轿车。如今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私家车随处可见。出门便有公交车或者的士。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和惊叹的伟大成就。这是解放思想的 30年,是解决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30年,是披荆斩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30年,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30年。这是不平凡的30年,是光辉的30年,是伟大的30年。改革开放已步入“而立”之年,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将更加生机勃勃。
第五篇: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室内装饰行业二十年来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搜房网、家天下网作为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的承办单位,独家策划主题为“室内设计•我们•30年”,改革开放30年室内设计行业贡献人士系列名家访谈,将突出展现室内装饰业的兴起与蓬勃发展和室内装饰协会的诞生与发展进步。
系列访谈将分“贡献篇、成就篇、精英篇”,以对在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年会所表彰的20多位为我国经济腾飞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设计界人士进行对话及论坛的形式,记录他们为推动室内装饰行业发展的工作历程,探讨新经济形式下备受受人关注的室内设计发展,以此共同见证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和不平凡的历史进程。
以下是设计师频道记者对获得“中国室内设计终身成就奖”的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名誉会长张世礼先生进行的专访。
张世礼名誉会长
编者按:
在位于北京驼房营甲1号大院里有一个红砖建筑空间,显得非常安静。走进这个空间,厚重的历史和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空间分两层,摆放着明清式的红木家具,墙上错落摆挂着民间收集回来的明清时代的门楣、门框,还有张会长亲自创作的书画......400多平米的空间以一种东方人的“留白”美学观念控制的节奏,彰显出的一代大家艺术风范。我们仿佛在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空间在对话,看到这里的陈设就看到了主人的艺术世界。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本期嘉宾张世礼会长。张世礼会长1964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之后工作于国际贸易促进会,16年间曾到过世界上20多个国家,从事国际贸易、出国做展览、展览馆设计、展览会的陈设设计。他1980年开始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任副院长;1989年到2007年,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长,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名誉理事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他30年间他辛勤耕耘于教育事业不断培养室内设计界新力量,30年后设计情结不改,征衣未解再出发,续写陈设艺术新篇章。
谈到室内发展趋势,张世礼会长的观点是“未来室内发展趋势,应该简装修重陈设”,谈到他所钟爱的陈设艺术,张会长表示他和他的创作团队、总建筑师黄林这在一起做民间明清家具、陈设品的修复工作,现在的他退休后比起上班时还忙。
张世礼名誉会长为搜房设计师频道致辞
记忆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30年,随着中国的国民经济的稳定向前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建筑装饰、室内设计发展迅速,涌现出大批室内设计人才和一支中国室内设计师专业队伍。
【搜房设计师】在中国室内设计双年展、中国室内协会20周年年会颁奖典礼上,您作为最受室内设计界关注的一位老前辈获得了“中国室内设计终身成就奖”,这个设计界最高的荣誉,并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傅立民会长以及建筑大师保罗•安德鲁先生亲自为您颁发奖项。您对此次获奖有怎样的感言?
【张世礼】这次中国装饰协会20周年的庆典,检阅了改革开放以来室内设计所获得的成就、建筑装饰行业获得的成就,另外也表彰鼓励了一批专业人员。对我个人来讲就是,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我今天的成绩。所以我感谢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特别是改革开放这样的好政策,使各行各业的人才都迅速发展起来。【搜房设计师】请就改革开放30年来室内设计的发展和变化谈下您的看法?
【张世礼】中国传统博大精深,特别是明清年代留下来的很多宝贵建筑遗产,以及建筑内部的一些装饰,或一些家具设计。被广为人知的明式家具,在国际上都很有影响,欧洲的北欧家具都是受中国明式家具的启发的。在德国的中国驻波恩使馆室内设计是我主持设计的,德国的设计师说他们设计的家具的创意来源就是中国的明史家具。
我认为中国建筑装饰、现代的室内设计的起步,是从十大建筑开始。解放后从事北京的十大建筑的第一批艺术修养深厚的老艺术家,最主要的有我的老师奚小彭教授、罗无逸教授,他们都是中国十大建筑设计方面的主力,当然还有一些艺术家,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旁熊兴等等。人民大会堂室内设计的主设计师是奚小彭,张仃院长是作为老的艺术家参与工作,整个建筑当时北京设计院的老建筑师、建筑家张博,从整个建筑方面起关键作用。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建筑装饰行业为室内设计业奠定了基础,张仃、庞熏琴、罗无逸等这批艺术家在周总理的决定下,到了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建筑装饰这个专业。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在中国的建筑装饰跟室内设计的发展,有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设计师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文化底蕴是比较深厚。再一个方面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跟国际的信息传播,增进国际交流合作,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为陈设艺术16年间走访20多个国家
【搜房设计师】您是1964年毕业于室内设计系的?那么您刚毕业后刚好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时您第一份工作是在哪里?学校当时又是处于怎样的状态?
【张世礼】学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是停顿了,都是上山、下乡、搞运动。而我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的工作没有间断。我毕业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我的工作单位是国际贸易促进会,主要做出国展览、展览馆设计、展览的陈设设计。16年期间我走访过世界上20多个国家。
【搜房设计师】是怎样的契机您回到母校任教,30年献身于室内设计和教育事业上的?
张世礼名誉会长与他的画作
【张世礼】正好是在80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恢复招生,教学开始走上正规了,学校要大发展,这样就调了一批原来老的毕业生和一些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任教,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在室内装饰行业的时间正好是改革开放期间这30年,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分享三十年创作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是设计之源
张世礼会长从小喜爱书画,并擅长中国画,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非常热爱阅读。在求学期间,他除了老师讲课之外还有两个课堂,一个是北京图书馆,另外一个就是学校的图书馆。还有两位名师对他影响最大,一位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院长张仃先生,还有一位是他的系主任奚小彭教授。
【搜房设计师】这些30年来,您在室内设计领域成就非凡,您在室内设计上深厚的造诣得益于什么?对您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您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张世礼】我最得益于老院长张仃先生。上学期间的一次过年,我作为学生会主席代表学生到张仃先生家去拜年。当时,张仃院长就跟我说,学室内设计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入研究,要具有比较好的底蕴,文化知识要渊博一些。因为室内包含的内容很多,他对中国室内发展史给我梳理了一条线,从彩陶文化时期,那些远古形式美非常有价值;再到青铜器,它的器形和纹样浑然一体,有高度的概括和抽象性;接着是汉代画像砖;还有唐宋的图案宝相花,图案装饰非常富丽代表了中国发展的繁华盛世;宋元时期的玉器,就是宋瓷,类似纹样很奔放;明锦水平就更加提高了;还有明式家具、明清时代的建筑。我还得益于我们的主任奚小彭教授,他曾说,说要研究传统,但不要停留在收集资料.应该变成自己的修养,必须要吸收和理解它。这对我们启发很大,所以后来我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解,包括坚持中国书画的创作。画画虽不是我的专业,但是对我很有益。
建筑是最大的、综合性的艺术作品
【搜房设计师】我们看到您的论文中曾多次提出观点:学习借鉴室内设计文化要真正分清和源流,中国设计师把传统当成源头,把外国文化当成流来研究。请您在您设计的观点上深入谈一下。
【张世礼】我谈下我对设计的体会:当我面对的一项任务,我会主要抓住两点,一个是营造特定环境功能和空间。第二就是文化。
首先,建筑装饰设计要从空间入手。我在83年跟室内设计家,也是建筑师潘昌侯先生一起到德国中国驻波恩使馆室内设计。我们根据功能需要设计,进行空间的处理,把大厅分成前后两个空间的层次,进到第一个空间的层次右边是多功能厅,左边是衣帽间,然后过了一个大隔断,就是大使会客厅,一般的情况下到后院两门帘子是拉上的,这个不是就墙面、顶子装饰,而是设计了一个落地照,把空间分成两个层次,这样人流导向也比较清楚了,这是从空间设计开始。
再还有一个例子,我们2007年进行重新设计的人民大会堂陕西厅。我是做主体设计,也是从空间开始,这个陕西厅原来比较低矮,上部空间里头有个侧廊,我们就建议把侧廊墙面向后推,把中间上部能够空出来,这样子把柱子一直升到顶部,八根柱子上部都露出来,然后加一些光,使这个大厅就比较有气势。
第二就是文化,我觉得建筑来说,我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建筑是最大的、综合性的艺术作品”,建筑设计本身除了技术性以外,要变成一个艺术形象,然后空间里面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主要都是在内部空间里体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个性不同,个性和文化层次也有所区别。
比如说我设计人民大会堂陕西厅来讲,作为装饰艺术文化来讲,汉唐文化是体现陕西文化的最高峰。那么唐代的装饰图案,宝相花那是在中国装饰艺术当中很有影响的。所以陕西厅在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时期来做这个装饰的重新设计、重新改造,我最主要的是抓住了唐风,应用了宝相花的图案设计元素。但是我是搞建筑设计的,我用具有建筑语言把宝相花进行了简化,进行了建筑语言处理,使它成为一个建筑装饰语言。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吴德绳院长对我设计的陕西厅空间和图案比较简练,更加强调建筑语言,是比较认可的。
还有,我在1999年设计完成的外交部澳门特派员公署大楼,那里的设计语言是比较传统的。那么首先大厅从门厅的墙我做了九龙壁,那个九龙壁我想让整个氛围比较好,所以把它放在了门的后面,在九龙壁上面做了水槽,因为它比较罕见,就区别于一般的九龙壁,东汉的飞天等等这样的有几幅图案,一楼至二楼台阶展开,然后到二楼大厅,我就设计了九九回归编钟,我主持的这两个国家的重点建筑厅的设计,比较受到重视,一定要体现中国的文化。
分享三十年创作体会: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我曾经有两个方章,一个叫做“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寓意是不要满足于表面的形式,表面的感觉,要人家能够意会,你设计的内在的东西,要人家有一种联想和回味,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里非常重要的,应该去追求的。我另外一方章叫“齐正之变无穷”,也就是创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在每一个机会拿出一个设计,你都应该追求一些新的东西,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搜房设计师】您设计了很多不同的项目,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也有自己的神采,您的很多作品我们也很熟悉,那您个人更中意的哪一个作品呢?
【张世礼】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一个遗憾的艺术,我的作品那个时期比较满意,到了一定时间,随着认识的提高,总感觉有不满意的地方。相对而言,我在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的设计和澳门特派员工作大楼的设计上体会是最多的。另外我的跨度也比较大,我从空间设计,装饰设计,一直到陈设品的设计,外交部澳门特派员公署大楼99回归编钟我是亲自设计的,我在湖北省博物馆呆了半个月亲自监制。
室内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一个重要的项目都是一个团队来完成。所以我说我的作品,都有别人的劳动在里面。我的很多的项目都我的同班同学、女建筑师黄林一起合作的。她后来是环境艺术设计所的总设计师。澳门特派员公署大楼就是我跟她的合作成果。
张世礼名誉会长与他的收藏 用设计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
张世礼会长认为中国在目前建筑当中比较创新,比较有突破的作品,多半是跟国际合作的,相互融合的,吸收外国元素比较多。他认为建筑最主要的还应该重视地域文化,重视地域的材料和地域的特定功能。同时统合补充外国的文化。比如,奥运建筑中张扬的建筑作品就比较多了一点,但是这是一个过程,对于中国建筑师走向创新,走向世界也是有好处的。【搜房设计师】您参与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的工作从哪年开始的?您在参与协会建设工作中有哪些难忘的事? 【张世礼】在84年,那时国务院副总理是万里,他主管城建这方面的,他很重视室内设计。接着是轻工业部成立了工业设计协会,后来单独成立了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我那时候是工艺美院副院长,学校派我参与他们的筹建工作,到了85年、86年,因为室内设计跟建设部非常密切,建设部很重视,建设部部长戴念慈跟张钦南就支持建设部系统大的设计院学校在北京开会,由我代表学院到了建设口,89年成立了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当时是名誉会长是戴念慈、奚小彭,曾坚是会长,我担任副会长。我们主要是举办一些专业活动,为设计师建立学术交流的平台,为政府这个行业发展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另外举办一些大奖赛,把优秀的设计师能够推向社会。
【搜房设计师】在2006年设计分会上,我们看到和您一起的另外一位室内设计分会名誉会长是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何镜堂院长。他也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领衔设计者、总设计师。他在设计中使用了大面积的红凸显了中国特色,被称为是“东方之冠”,由巨型钢构架构成,酷似一只巨大的四脚鼎,寓意是 “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张世礼】是,他是德高望重的建筑大师,在专业上也很有成就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另外,他不仅是建筑,他同时还是位室内设计大师,他的跨度是比较大的,自己还也做了一些室内设计的工程,用设计体现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搜房设计师】中国当时的建筑师,似乎同时也在扮演城市规划的身份,做城市建筑设计以及规划,目前在国际上很多新的技术、材料、工艺都在广泛的使用,您认为在建筑上中国和国际上有怎样不同?
【张世礼】我觉得作为建筑来讲,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这是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当中,室内设计在国外也都是在建筑事务所里做,室内设计也要谈到建筑装饰工程,因为这个工程包括施工的涵盖面更大,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发展这么大,只有中国才能实现。可能这跟中国从木构建筑都有相当的关系,还有就是中国比较注重装饰,注重文化这方面,外国比较重视技术这方面,当然现代技术美学也是文化。
张世礼接受搜房记者采访 简装修重陈设,不是轻装修重装饰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流动性很大,变化非常快。也许这几年、在上海居住,过几年就在北京居住,很有可能过几年就到美国去了,到欧洲去了。那么应该提倡装修做的简洁,用最好陈设艺术品,好东西历久弥新,年代越久它越宝贵,越升值。还应该提倡把陈述艺术作为专业,请专业人员来设计和挑选,用陈设品来营造个性化的、具有文化韵味的空间。【搜房设计师】除了建筑和室内设计之外,您个人还有怎样的兴趣呢? 【张世礼】目前,我做的工作偏向于陈设设计。我的观点是“简装修重陈设,不是轻装修重装饰”。因为最简单的装修也包含着装饰,这就不叫重装饰,应该是陈设。陈设品包括绘画、雕塑、灯具、家具、窗帘、地毯这些可移动的东西。2003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论室内设计中陈设与装修设计的关系。
室内设计应该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装修,空间再创作,你比如我的工作室这里是原来是一个整个的锅炉房。六合大景的徐蕾先生进驻以后,就做了空间分层,空间就有变化了。这是一个方面。那么我来了以后,作为我的工作室,用陈设品来营造我所喜欢的具有文化韵味的空间。
【搜房设计师】陈设艺术能够反映一个有长久生命力的设计,陈设艺术需要有深厚的耐人寻味的内在文化底蕴支持,您的作品里是如何展现陈设设计呢?
【张世礼】几年前我设计参加了澳大利亚悉尼的总领馆,就是外交部的总领馆,那么我去了以后,总领事就跟我说,这个理事馆会客厅没有中国文化的感觉,将来这个装修不能让外国人。我说外交部就是让我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一个礼拜后,在墙面挂起了清明上河图的漆画,然后还有一些石雕,还有一些其它的摆件,特别是中国运去的茶几这些一摆,整个布置出来了,就是在他原有现代的空间的情况之下,摆上了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一些陈设品,他非常高兴。他说陈设很重要,外交部以后要重视这一块。
因为作为建筑,首先个性不是很强的建筑空间是现代的,你摆上欧洲文化元素的东西,那就是欧洲风格,你摆上中国文化元素的东西,它就具有中国文化的精神韵味。所以,陈设品能够营造文化氛围。像欧洲18世纪科隆大教堂,要十几年工期建造完成,从建筑本身到陈设品本身都是艺术品。欧洲人出于对上帝的虔诚,教堂都是石雕的,另外不同的时期还要扩建。所以,要具有文化品位,也要有个性,这些珍贵的陈设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搜房设计师】我刚才谈到您的兴趣和大量精力都放在陈述艺术方面的研究,您也还继续再做陈设方面的设计?
【张世礼】对,外交部的很多项目都在跟我合作,现在我搞这个工作室也是为了陈设艺术,我退休了比上班还要忙。另外我的儿子张磊、女儿张丽娜、女婿林徐蕾都是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我们一家人都在从事室内设计事业。我的女儿是学陈设艺术设计的,我们一起进行设计和布置的这个空间。我这里的很多陈设品都是我的学生送来的。
【搜房设计师】您任教多年曾培养了很多学生,他们现在都成为了设计界的中坚力量,您其中最满意的学生是谁? 【张世礼】我的学生当中有两种类型,一个类型就是我原来所在的设计所曾经培养了一批研究生,这些研究生现在在社会上都是有名气的骨干力量了。其中最拔萃的有个叫王弘。他在国内做音乐厅、剧场已经比较权威了。他最早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过建筑,文化底蕴比较好。另外一个类型,就是专业和行政双肩挑的。是我的研究生学生傅袆,现在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再有一个是副院长王铁,他在学术及活动能力都很强。
张世礼名誉会长
关注可持续发展 打造高水平的作品
张世礼会长为这次共话“室内设计•我们•30年”这样的一个系列名家访谈的寄语:“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建筑装饰行业和室内业设计发展的成就,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张世礼会长认为系列名家访谈是围绕继续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发展进行的。由搜房网和中国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一起来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建筑装饰室内设计业的发展,总结发展的一些宝贵经验,非常有意义。他建议通过搜房网设计师频道进一步向社会,向国际推出这个行业工作的专业人员,对促进设计师的成长进步起到桥梁和推动作用。
【搜房设计师】我们都在关注这次金融风暴,您认为它对中国设计行业有怎样的影响?室内设计师,在面临怎样的一些收缩的困境?您对此有怎样的展望呢?
【张世礼】在改革开放30年当中,应该说中国设计师队伍是很庞大的,也不乏有一些人已经具有了国际水平。我是觉得中国的设计水平跟市场相比,水平提高的比较快,市场还不太成熟。对现在面临的世界经济衰退这个问题,恐怕这不是一年两年很快能够解决的,但是作为室内设计来讲,中国室内设计主要是国内市场。我觉得中国经济还是比较稳定的。
外国的一个设计师,一辈子做不了几个项目,一个项目要做好几年,他精雕细刻,最后成就了很有影响的作品,现在中国的好多设计师一年做好几个,其实是没有那么大精力的。
我觉得市场上的项目少一点,设计师们反而会有更多的时间好好反思和研究,去总结和提高,我觉得这对中国室内设计水平,特别是中国室内设计文化的发展,可能都有好处。
【搜房设计师】也请您跟更多关注您的室内设计师和网友做一些寄语。
【张世礼】我最近刚完成一幅书法作品,也借此和更多的设计朋友分享:“扎根传统文化沃土,沐浴现代科技雨露。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成就高素质队伍。追求创意新颖,重视品质卓越。关注可持续发展,打造高水平的作品。” 【搜房设计师】感谢您的为我们的寄语,也感谢您接受我们“室内设计•我们•30年”这样系列名家专访!【张世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