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鳄龟饲养心得解密
大鳄龟饲养心得解密
大鳄龟所有龟鳖种类中体质最强以及生命力最强的一个品种,所以养活大鳄龟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要养好并且培养出一只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大鳄龟的话,还是相当需要技巧的。
养好大鳄龟的第一步是要挑选一只品相好的大鳄龟,首先必须要求全品,其次主要看的是背甲和上颚的钩子。背甲越高越好,钩子也是越长越好。获得一只本身条件就不错的龟对于以后的饲养是非常重要的。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玩家会把大鳄张不张嘴作为判断其状态好坏的依据,这点个人不是很赞同。根据观察,有相当一部分鳄龟个体状态很好,但是就是不张嘴。因此光靠这点来判断并不科学。
关于大鳄龟饲养方法,环境布置的话和拟鳄一样,最好是裸缸,比较干净、舒服。建议在大鳄的喂食量以及频率的处理上与拟鳄不同,以10CM左右的大鳄龟个体为例,喂食方面一般是2天喂食一次,一次让其吃饱,食物采用的是小鱼或者龙虾尾部。现在很多大鳄的背甲都有塌背的状况,个人觉得塌背与吸收很有关系,其实只要吸收好了,大鳄自然而然地就长得快了,背甲也会饱满。大鳄龟的生长速度是相当惊人的,不过它的生长受环境的限制较拟鳄大,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大鳄长得快点的话,在投喂的饲料质量及数量方面就要适量提高些。
前面说过,大鳄龟的生命力非常强,所以就算是大鳄龟苗,也选择冬眠的方式过冬,不是特别低温的话都没有问题。
最后是训饵,大鳄龟苗其实不需要训饵,它会主动捕食。
——来源:神龟网
第二篇:鳄蜥饲养池介绍稿
鳄蜥饲养池介绍稿
鳄蜥是首先由中国人发现的爬行类动物之一。1928年5月,中山大学生物系师生在广西金秀县罗香乡大瑶山开展生物学野外考察时,采集到28号躯干圆柱形、尾巴侧扁形似小鳄鱼的陌生爬行动物标本,后来将其中2号赠送给德国柏林动物博物馆。1930年,德国著名动物学家Ernst Ahl对该标本进行鉴定,根据其形态特征,把它们命名为Shinisaurus crocodilurus(鳄蜥),在动物分类上的地位比较独特,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鳄蜥科鳄蜥属,为独科、独属、独种。20多年后,有分类学家根据头骨和皮肤的特征,认为把鳄蜥归入异蜥科Xenosauridae,鳄蜥科降为亚科(McDowell & Bogert,1954)。这种分类方法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新的研究表明,对鳄蜥骨骼除具有一般蜥蜴的特征外,还有一些原始的特征,如头骨为古腭形、具顶眼孔、翼骨具齿、头背部皮肤具有真皮骨板等,认为鳄蜥是比较原始的蜥蜴,与异蜥科的差异显著,提出恢复科的分类地位(胡其雄等,1984)。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鳄蜥是一种古老原始的蜥蜴,可能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残存在我国华南地区爬行类中的特有种,是从早期原始的蜥蜴类分化出来,并作为单独的一支而未能充分演化发展,这种进化上的保守性使得它单独占据一个科的位置(张玉霞等,1996)。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在分类地位上属鳄蜥科(Shiniasuridae)鳄蜥属(Shinisaurus),是生物演化史上留下的活化石,这个观点得到了国际动物学界的认可并一直沿用至今。1988年鳄蜥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1989年鳄蜥被列入CITES附录Ⅱ中。
外形特征
鳄蜥躯干圆柱形,尾巴侧扁似鳄鱼,尾背面有由大鳞形成的两行明显的纵脊,鳄蜥因此特征而命名。一般雄性鳄蜥头体长156-360 mm,雌性鳄蜥头体长156-360 mm。鳄蜥的性二形分化不明显,但从外形上看,由头部和腹侧面的特征可以区分出雄性和雌性。雄性个体的头大而强壮,成年时腹侧的红色明显。
生境和食物选择
鳄蜥喜欢生活于海拔760m以下,植被大多为阔叶林的山冲溪流不大的回水潭中,如果在回水潭的上方有枝条更是鳄蜥首的理想栖息地。白天调查很少见到鳄蜥,而在夜间则喜欢静栖于距离水面1m左右树枝上,四肢紧紧抱住树枝,闭上眼睛,即使离它很近,只要不触动枝条,都不会被惊动。如果受到惊动则立即
跃入水中,潜藏在岩石下或洞穴里,因此,当地群众称鳄蜥为大睡蛇、木睡鱼或落水狗。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鳄蜥只吃活动的食物,以蠕虫、蚯蚓、幼蛙、蝌蚪、小鱼等为食物,也捕食昆虫。当鳄蜥发现食物时,一边窥伺着猎物,一边悄悄地匍匐前进,逐渐接近猎物,猛然向前用口咬住,然后慢慢将食物吞下。不论大小鳄蜥,饱食后都会静伏不动。
鳄蜥在初冬9℃开始冬眠,一般是在10月左右即开始进入冬眠状态,冬眠期4个月左右,冬眠期间不吃不动。当4月气温回升到18℃左右,鳄蜥从冬眠中苏醒,不久进入繁殖期。
繁殖
鳄蜥为卵胎生,性成熟大约是3年。雌雄交配多于6-8月在水中进行。母蜥受孕后活动减少。母蜥冬眠苏醒后的4-5月,当气温达到20-24℃时,母蜥开始产仔。孕蜥产仔数量在2-8条不等。刚产出的幼蜥,体外有羊膜包住,不久幼蜥就用前肢破膜而出,并能很快地自由爬行和在水中游泳。母蜥产后需要休息1-2天,才能恢复正常摄食活动。初生幼蜥全长121-131mm,其形态与成蜥几乎完全相似,所不同的是幼蜥的体色较成蜥深,特别是头顶有一极明显的三角形黄斑,此黄斑直到幼蜥长到9个月才逐渐消失;其次是幼蜥的鼓膜较成蜥明显;此外,头颈间有明显的沟,尾部两行脊棱也明显。
大桂山人工驯养种群
大桂山鳄蜥养殖开始于2008年,先与广西师范大学合作开展鳄蜥的人工养殖研究,2009年鳄蜥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获得了成功。2010年2月,大桂山保护区在北娄建立了两个鳄蜥池,并把实验室的鳄蜥迁移到大桂山鳄蜥池养殖。2010年8月、2011年8月,保护区又两次扩建了鳄蜥人工养殖池,使鳄蜥池的面积由原来的2个,扩大到现在的15个,其中养殖鳄蜥的面积已经超过了200m2。鳄蜥养殖池模拟天然环境而建,减少了鳄蜥放归的野外驯化时间。鳄蜥在人工养殖池中繁殖顺利,截止2010年11月,大桂山保护区已人工饲养鳄蜥32只,其中包括成年雄性2只,成年雌性10只,一年生幼体20只。在8只成年雌性中,有3只已经怀孕,估计2012年冬眠出蛰后(4-5月)可以繁殖幼蜥。大桂山已经积累了鳄蜥人工饲养繁殖的经验,随着繁殖技术的成熟,大桂山人工繁育种群的数量增加,2011至201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是人工驯养繁殖种群的野
外回归工作。野外放归一旦成功,并与目前野生的种群进行基因交流,大桂山鳄蜥种群数量将进入一个较快的恢复和发展期,大桂山保护区的鳄蜥数量将进一步加大。
加强保护和加快人工驯养繁殖工作
通过人工繁育扩大种群,再放归到野外是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手段。虽然大桂山分布区鳄蜥的种群数量在近年来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可长期存活的种群来说,数量仍然偏少,需使野外种群数量快速增大,因此,通过人工繁育再放归自然是扩大野外种群的有效手段。在大桂山开展人工饲养繁殖非常必要,自2010年开始,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建立起了鳄蜥的人工繁殖种群,而且饲养规模正在扩大。2010年11月份,人工饲养池扩建工程也已完成。
开展科研合作
目前,保护区已与广西师范大学合作开展鳄蜥的科学研究工作,与广西师范大学合作申请获得德国动物物种和种群保护协会(ZGAP)的项目资助(4000欧元),另外还联合申请了国家林业局的研究项目,保护区的科研工作正在向良性发展。
加大对保护区的投入
从目前的分布区来看(附图1,2),在保护区之外分布有大量的鳄蜥,因此应将保护区之外的分布区切实保护起来,才能达到有效保护鳄蜥的目的。随着对鳄蜥保护的范围扩大,人员配备难以满足要求,因此需增加人员,以增加巡护强度;同时还应改善巡护设备,有效保护鳄蜥。尽管大桂山保护区已与广西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科研,但保护区现有的科研设备几乎是空白。鳄蜥主要分布于北娄附近的林区,饲养池也建在北娄管理站,然而北娄管理站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办公楼,更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因此,加大投入增强科研的软硬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大桂山保护区已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但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落实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实际困难,因而对该分布区的鳄蜥实行有效的管理还需时日。
结语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大桂山自然保护的鳄蜥种群为仅次于广东罗坑自然保护区的第二大种群,对大桂山鳄蜥种群的保护,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鳄蜥的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要保护好大桂山的鳄蜥种群,必需提高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对鳄蜥的保护效率,这有待于相关部门加大对该保护区的投入,使其在人员、设备以及经费上得到保障,才能切实提高对鳄蜥的保护效率。因此,把大桂山列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强管理,对鳄蜥的保护非常重要。
第三篇:草龟的饲养心得
草龟的饲养心得
大家好,草龟乃灵性之龟,可以辟邪,也代表了长寿,中国龟的代表
现在就讲讲我饲养龟龟的一些个人心得
本人比较喜欢养龟,只要你自己挑的龟,无论品像,只要你用心养,它都是你最喜欢的龟,因为天生品像不一定不好,可能后天由于路途的碰伤,或者水质的问题,使得龟龟品像不好,只要好好养都能给你带来快乐
先说下我给我家吃的二种主食
1小鱼,活的穿条鱼,可以弄的半死让其自己抓,也可以用手喂,拉出来的便便是黑色的 2虾,菜场刚死的虾,营养丰富,增加丐质,但头要弄掉,以免弄伤喂,拉出来的便便是粉红色的一些附食
水果,苹果,香蕉等等但草不太喜欢吃,就是等肚子特别饿的时候才吃
但水果有维生素
可以买些维生素涂在鱼虾身上喂上,包括钙片也可以弄碎涂在身上增加营养,喂食要隔天喂,冬眠前要多吃营养的物品
龟龟的普通病治疗
一般龟龟刚买回来是不吃食物,二点原因一点是温度不到,而是不适应环境,但很多新手认为自己买的龟不好,而不好好养,导致生病,其实刚买回来的时候要静养一个星期左右,然后能肚子的东西拉完,等到温度在20度以上便可以开食,如果买回来正好20度也不要给吃,因为刚买回来不适应环境也不会吃,但不吃的情况水也要换
白眼病,干养(但要喝水)晒太阳,涂金霉素眼药膏,一个星期到二个星期会好
腐甲腐皮,个人饲养心得,到药房买点土霉素(很便宜)弄碎涂在食物上喂,虽然会吐出来,但多少能吃下去点,或者放弄碎放在水里浸泡,但水天天要换,或者晒太阳,自然会好,不要去多管,就每天换水,晒,和泡自然哪天去看会好,但要耐心
不太喜欢用双氧水和高猛酸钾,因为对壳的颜色和色泽有破坏,但不是不能用,要绝对稀,而且时间不要太长
然后营养不良,就要配合各种食物和多晒太阳
刚买回来的龟可以用盐水泡一泡可以杀掉身上的寄生虫
买草龟前必备的一些物品
1缸,当然越大越好
2药品,金霉素眼药膏,土霉素,钙片(普通的就可以),维生素片(普通的就可以)3加热棒(进口的)对体弱的草龟很有帮助,因为有些体弱的不加温不开食,当然一开就不要用,最好冬天不要用,让它自然冬眠,对将来繁殖有好除,多增加了一份野喂
4药水,就是花鸟市场买龟地方那五元的药水,虽然人家说没有什么用,但在把龟买回来后可以用几滴浸泡有利于开食物,自己用下来蛮不错的5石头,可以让龟晒太阳
价格加起来,缸看大小40到100 药加起来二十元左右,加热棒40元左右,石头呢可以自己考虑如何去弄块大点的饿卵石,也可以买,但具我了解蛮贵的,我看还是自己弄不错的 一般草20度以上就会开食了
加起来不贵的,所以养龟要花心思,不能觉得买回来不吃就是不好。要有耐心的去养,将来在搞繁殖,养龟的最高境界个人认为
第四篇:我的地龟的饲养心得
我的地龟的饲养心得
我养枫叶1年多了,家里的母枫叶现在生长纹爆开,四肢嗷嗷有力。
最近新近一只公叶,感觉和家中饲养1年的母叶差别甚大,就好比布鲁克斯和詹母斯和差别。
家中母叶刚来的时候只吃面包虫,蚯蚓,肉类,水果,一概不吃,于是我就每月买蟋蟀给他吃,尽管这样他依旧吃不多,身体一直很弱。
后来过冬,我不准备让他冬眠,于是在齿缘缸内放置一陆地,让其与齿缘一起加温。很有幸,他和能吃能跑的齿缘一起居住了一个冬天以后,学会了吃龟粮,现在吃了半年多的龟粮。
身体强壮,壳色鲜艳,肉甚至多的爆出来,见手就咬,异常凶猛。
总结以上,我认为地龟的吃食和排便是最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地龟不吃食,你可以把他和一只能吃的龟养在一起,让他跟着一起学,包准开食,至于排便,一星期给他炮个3-4次水,水要温暖的,然后在阳光下晒晒,最好和别的龟一起晒,增加他的活动量,这样很容易就拍便了。
一星期不排也正常,一个月要是没排,那就完蛋了。
地龟耐饿,一星期最多喂3次够了,他们消化能力差,喂多会涨死。食物的话,西瓜番茄香蕉,蚯蚓蟋蟀蜗牛西瓜虫,龟粮。面包虫不能喂,最多做零食,1礼拜2根。
还有就是地龟的饲养环境,我不建议用沙或者土,虽然野生环境下地龟的确是生活在沙土上,但是鉴于这种龟类体弱,抗病能力差,一旦食物残榨和粪便遗留在土内,很容易让龟得病,所以我建议是裸缸,放置一个躲避穴,缸内有半毫米的水保持湿润或者不放水,拿喷壶每天撒水也可以(这点在夏季由为重要!)
再有就是夏眠和冬眠 地龟在31度以上就开始进入夏眠,此时活动量明显下降(他们本来就不太爱活动),几乎石化了一样,但是我还是会隔几天在缸里放一点食物,吃不吃随他,没吃掉的当天清理掉,我所居住的城市是上海,夏季38度,这对地龟来说很可怕,所以夏天给他降温很重要,躲避穴是必须的,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用喷壶撒水,我每天撒2次,中午晚上各一次,有效的降低温度。夏眠的时候地龟几乎不或者很少吃东西,不用怕,这个品种出人意料的耐饿,他们只会涨死,绝对不会饿死。
11度以下,地龟开始冬眠,我没敢让他冬眠,使用加温的方法:一个带盖的整理箱,内有一滩水,一只齿缘一根加热棒,一块陆地。将叶子放进去,他就会乖乖呆陆地上,盖上盖子,加热棒24度,上海冬天最冷-5度,整理箱内的温度非常适合叶子,他如果冷了还会自己跑水里呆一会,方便排便。齿缘吃龟粮,地龟一开始对龟粮不敢兴趣,我饿了他2个星期,后来看到龟粮,一头冲进水里跟齿缘枪着吃(顺带说一句,齿缘真的是超级聪明的龟,对其他龟侵略领地或者攻击,会做出各种肢体动作,非常有趣!)
有些朋友支持冬眠的,说在冬眠前可以围乳鼠和蟋蟀增强体质,我没有试过,就不做介绍了。
第五篇:龟类中的大哥大,鳄龟
龟类中的大哥大鳄龟
鳄龟,又称鳄鱼龟,肉龟,小鳄龟,美国蛇龟。原产于北美洲。1996年开始从美国引入我国,它的性情相对温和,不主动伤人,最大体重可达10千克。另外,还有一种大鳄龟,体重可达100千克以上,性凶猛,会咬人。目前在广东,广西,浙江等地均有养殖场养殖鳄龟,并大量繁殖成功。
鳄龟是典型的水栖龟类。自然条件下,生活在各种淡水水体中,也可生活于含盐浓度较低的咸水中,常常出没在灌木丛和杂草丛中,鳄龟在夜间常常到陆地上活动,觅食。鳄龟虽说性情温和,但在所有龟品种中算是较凶猛,能主动捕食游进的青蛙、鱼等脊椎动物。
鳄龟对水的依赖性较高,最好是建较大的土池或水泥池饲养。在人工繁殖的条件下,一定要做好亲龟的选择与培育,龟蛋的采卵与孵化。在饲养技术方面,由于鳄龟的性情凶猛,彼此之间会有咬斗现象,所以一定要分级分池饲养,同时也要定时,定点,定量投喂!
龟池要定时换水,消毒,通常在大面积饲养中,水池不易变质,可以在20至50天换一次水,如果是几十平方米以内的水池,要在10天左右换一部分水。同时注意,冬季换水的时间间隔可以延长5至7天换一次水。
——来源:神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