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太极感悟人生
11DV99Dm2M
学太极感悟人生
陈云
社会体育1011学号:2010330026 摘要:学习太极,让你受益一生
关键词:太极拳 起源 流派 发展 保健 和谐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学太极,创和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 3个方面:
①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明代武术极为盛行,出现了很多名家、专著和新拳种,太极拳就是吸取了当时各家拳法之长,特别是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而编成的。
②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太极拳讲究意念引导气沉丹田,讲究心静体松重在内壮,所以被称为“内功拳”之一。
③运用了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陈式太极拳要求按经络通路,螺旋缠绕,以意行气,通任督二脉,练带脉、冲脉。各式传统太极拳也皆以阴阳五行学说来概括和解释拳法中各种矛盾变化。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瘛 •、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目前,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五种流派。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庭初创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
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常打太极拳的人,较少发生脊柱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也就是脊椎骨增生或骨刺增生的较少(占25.8%),脊柱的活动度较好,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占85.7% ;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发生脊柱退行性改变的较多(占47.2%),弯腰时手指能触到地面的只占20.6%。
其次,经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值为130/80毫米汞柱,而不练太极拳的人则为154/82毫米汞柱。常打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发生率较低,占37.5%,而不练太极拳的老人血管硬化率占46.6%。又比如做20次蹲下起来的运动试验,时常打太极拳的人,反应全部
正常;而不练太极拳的人,有35%表现出心脏收缩无力。
第三,能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由于打太极拳时,要求全神贯注,不存杂念,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故使大脑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大脑充分休息,消除机体疲劳。
第四,能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这是因为练太极拳时要求气沉丹田,呼吸匀、细、深、长、缓,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增强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均有良好作用。
中医学认为,时常打太极拳之所以健身,是因为此项运动能畅通经络,培补正气。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腹鸣、指麻等体内行气现象,再坚持练习,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带、冲诸脉,同时增加丹田之气,使人精气充足、神旺体健。
也正因为太极拳有上述众多的养生保健作用,所以,时常打太极拳对许多疾病有防治和康复作用,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后恢复期,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以及肺原性心脏病,中度神经衰弱,各种类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
症,老年性便秘,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非活动性肺结核等许多疾病。此外,由于打太极拳可以补益肾精、强壮筋骨、抵御疾病,所以经常坚持这项运动,能防止早衰,延缓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人生是由一串偶然和未知构成的,你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在干什么,都好像不经意间抓到手里的一把牌,有时是可望不可及,有事是可遇不可求。然而静下心来,做一下梳理,又依稀可见一丝因果和缘分。
太极之和谐,也是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在阴阳和谐间。还是看太极图吧,一黑一白的阴阳鱼,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连着我,我连这你。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手
就是朋友,对手也要尊重,不能妄自尊大,战天斗地,惟我独尊。太极如人生,尊重你的对手,尊重自己。由此才产生了不卑不亢、点到为止和彬彬有理、落落大方的风格。
这就是太极的文化魅力!学习太极,让你受益一生
注:引用:(1)书名:太极拳 作者:程健 出版地:吉林大学 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2)书名:千思百问太极拳 作者:高壮飞 若水 出版地:北京 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
第二篇:学太极感悟人生
学太极感悟人生
摘要:太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学习太极文化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莫大的帮助。而要了解太极文化,首先要学习的就是“太极图”。
关键词:太极图 阴阳 人生
正文
(引言)黑白二色,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 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这就是“太极图”。
太极图长期被人作了神秘的解释,成为宗教和迷信活动的标志物。实际上太极图是一个哲学模式的形象表现,它把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表现得非常简洁明白。
那么,太极图究竟有哪些含义?它又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示呢?(内容)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象。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之义,就是至于极限,无有相匹之意。既包括了至极之理,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退藏于心。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
太极图首先表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对立因素的统一。太极图所表示的,就是阴阳两方面(黑鱼和白鱼)是相互对立的,但又统一于一个事物(圆圈)的内部。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他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
其次太极图又表明两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此消彼长的不停运动之中。太极图有一条S形的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两条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种因素的运动变化。而且正是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又正是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
“阳”的复生。自然界中的“日中则昃、月满则亏”【1】、“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2】等等,正证明了这种辨证的运动变化。
还有,太极图还表明阴阳双方都不是纯而又纯的,而是相互包含的。太极图中的黑白“双鱼”,黑“鱼”有个白“眼”,白“鱼”有个黑“眼”,这正说明阴中始终含着阳,阳中始终含着阴;而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
太极图对我们的人生有着诸多的启示。
人生不一定是圆满的,但一定是完整的。所谓完整,就是人生一定要尝遍酸甜苦辣,一定要经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好,喜怒哀乐也罢,它们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无一例外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像太极图所表示的,一个事物内部必有阴阳两方面。万事如意作为心愿是可以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比如在下,在高档的酒店里品尝过山珍海味,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因饥饿难忍也曾吞咽过苦涩的干番薯叶;有过坐着高级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也有在部队野营拉练时身负几十斤装备、顶着烈日,在崎岖山路吭哧吭哧地艰难跋涉的那种挥之不去的记忆„„许多的经历尽管非我所愿,但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背景的不同,他有不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表现形态,但生命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不会少。
既然人生必然有阴有阳,也就是有得有失,有顺有逆,有胜有败,有进有退,有荣有辱,那么不论耀眼还是黯淡,尊贵还是卑微,一个生命应该保持良好的弹力,这是一个人的软实力。夏天躲在空调房里,冬天缩在暖气房里的富裕人家的孩子,他们经受的生物学温度跨度很小;但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而且还要在烈日和冰雪中劳作,他要经受的气象温度跨度肯定要大得多。从这个角度看,富裕孩子和穷苦孩子相比,谁更坚强,谁更有生命的柔韧性?那不是一目了然吗?所以,人要经风雨见世面,敢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增强生命的弹力。当生命有了强大的弹力,不管是遭受厄运的打击,还是得到意外的帮衬和抬爱,能享乐也能吃苦,能接受成功也能承受失败,能轰轰烈烈也能静守寂寞,他生存的疆域要宽广得多,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要强得多。我们不是不向往平坦顺畅,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艰险,你必须拔剑前行;我们不是刻意回避风平浪静,但追求成功道路上的惊涛骇浪,你必须横刀闯关。许多成大
事者都是吃过大苦,受过大难的,怪不得孟老夫子会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3】
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阴阳是可以转化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物极必反,任何事物发展到顶点,都会走向它的反面。今天一路顺风,明天可能逆水行舟;今天山穷水尽,明天或许又柳暗花明。天意忌满,人情知止。人固然应随万物兴起而动,更应随天道无为而止。富贵是人人所向往的,但富贵可以让人丧志,不思进取;富贵也可以使人丧心病狂,把人推进黑暗的深渊。权势的急剧膨胀的过程也许就是加快走向失败、甚至走向灭亡的过程。贫困是人人所要摆脱的,但贫困往往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使人振作起来,发愤图强。遭遇困境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但困境并不是绝境,困境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机遇,抓住机遇就是成功的开始。重要的是你面对困境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要勇敢地接受严酷现实的挑战,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所以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尤其是安富尊荣、处于强势的人更应有忧患意识,严于律己;切不可骄奢淫逸,任性妄为。贫者当自强,梅花香自苦寒来;富者当自重,仁义传家春常在。
由于阴阳是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所以我们应学会变换角度看问题,在“阳”的处境中看到“阴”,在“阴’的处境中看到“阳”。冬的寒冷让我们意识到春的温馨,夏的炎热使人们更感到轻风的惬意;身体的缺陷与小恙让我们愈加体味健康与生命的重要;生活的磨难与坎坷让我们多些幸福的追求与体味,多增添些生活的底蕴„„得与失从来不是绝对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晓人生冷暖。我们这代人经常抱怨生不逢时,长身体的时候没有饭吃,长知识的时候没有书读,长职位、长级别的时候没有文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想多赚点钱的时候,又遭遇减员下岗。但比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也有幸运的地方,因为我们看到了社会由贫到富的丰富变化,没有经历过苦难怎么能体会幸福?不管成功与否,即使遭遇诸多挫折,也不要怨天尤人。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但路没有白走,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挫折收获经验,艰难收获成熟,哭泣也是一种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成功时的欢乐、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
(结束语)《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或许我们无法完全体会,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所理解的为我们所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太极”。
学习太极,感悟人生!
参考文献:
【1】《易·丰》 【2】《易经》
【3】《孟子·告子下》
第三篇:从太极中感悟人生
从太极中感悟人生
太极图长期被人作了神秘的解释,成为宗教和迷信活动的标志物。实际上太极图是一个哲学模式的形象表现,它把阴阳对立统一的思想表现得非常简洁明白。
首先它表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对立因素的统一。太极图所表示的,就是阴阳两方面(黑鱼和白鱼)是相互对立的,但又统一于一个事物(圆圈)的内部。对立是指两种势力、两种因素、两种趋向、两种地位,等等。他们是一正一反互相对立的,但又统一在一起。
其次它又表明两种对立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对立双方始终处于此消彼长的不停运动之中。太极图有一条S形的曲线,把一个圆形分为两条鱼形,非常生动地表现了两种因素的运动变化。而且正是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又正是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阳”的复生。自然界中的“日中则仄、月满则亏”、“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等等,正证明了这种辨证的运动变化。
还有,它还表明阴阳双方都不是纯而又纯的,而是相互包含的。太极图中的黑白“双鱼”,黑“鱼”有个白“眼”,白“鱼”有个黑“眼”,这正说明阴中始终含着阳,阳中始终含着阴;而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
太极图对我们的人生有着诸多的启示。
人生不一定是圆满的,但一定是完整的。所谓完整,就是人生一定要尝遍酸甜苦辣,一定要经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好,喜怒哀乐也罢,它们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无一例外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像太极图所表示的,一个事物内部必有阴阳两方面。万事如意作为心愿是可以的,但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比如在下,在高档的酒店里品尝过山珍海味,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因饥饿难忍也曾吞咽过苦涩的干番薯叶;有过坐着高级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也有在部队野营拉练时身负几十斤装备、顶着烈日,在崎岖山路吭哧吭哧地艰难跋涉的那种挥之不去的记忆„„许多的经历尽管非我所愿,但所有这些都构成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背景的不同,他有不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表现形态,但生命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不会少。
既然人生必然有阴有阳,也就是有得有失,有顺有逆,有胜有败,有进有退,有荣有辱,那么不论耀眼还是黯淡,尊贵还是卑微,一个生命应该保持良好的弹力,这是一个人的软实力。夏天躲在空调房里,冬天缩在暖气房里的富裕人家的孩子,他们经受的生物学温度跨度很小;但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夏天没有空调,冬天没有暖气,而且还要在烈日和冰雪中劳作,他要经受的气象温度跨度肯定要大得多。从这个角度看,富裕孩子和穷苦孩子相比,谁更坚强,谁更有生命的柔韧性?那不是一目了然吗?所以,人要经风雨见世面,敢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增强生命的弹力。当生命有了强大的弹力,不管是遭受厄运的打击,还是得到意外的帮衬和抬爱,能享乐也能吃苦,能接受成功也能承受失败,能轰轰烈烈也能静守寂寞,他生存的疆域要宽广得多,适应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要强得多。我们不是不向往平坦顺畅,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艰险,你必须拔剑前行;我们不是刻意回避风平浪静,但追求成功道路上的惊涛骇浪,你必须横刀闯关。许多成大事者都是吃过大苦,受过大难的,怪不得孟老夫子会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以太极图为标志的阴阳思想告诉人们:阴阳是可以转化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物极必反,任何事物发展到顶点,都会走向它的反面。今天一路顺风,明天可能逆水行舟;今天山穷水尽,明天或许又柳暗花明。天意忌满,人情知止。人固然应随万物兴起而动,更应随天道无为而止。富贵是人人所向往的,但富贵可以让人丧志,不思进取;富贵也可以使人丧心病狂,把人推进黑暗的深渊。权势的急剧膨胀的过程也许就是加快走向失败、甚至走向灭亡的过程。贫困是人人所要摆脱的,但贫困往往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使人振作起来,发愤图强。遭遇困境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但困境并不是绝境,困境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机遇,抓住机遇就是成功的开始。重要的是你面对困境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要勇敢地接受严酷现实的挑战,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所以强者要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弱者要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尤其是安富尊荣、处于强势的人更应有忧患意识,严于律己;切不可骄奢淫逸,任性妄为。贫者当自强,梅花香自苦寒来;富者当自重,仁义传家春常在。
由于阴阳是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所以我们应学会变换角度看问题,在“阳”的处境中看到“阴”,在“阴’的处境中看到“阳”。冬的寒冷让我们意识到春的温馨,夏的炎热使人们更感到轻风的惬意;身体的缺陷与小恙让我们愈加体味健康与生命的重要;生活的磨难与坎坷让我们多些幸福的追求与体味,多增添些生活的底蕴„„得与失从来不是绝对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给你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只为让你知晓世间百态,使你困窘潦倒,身处绝境,只为让你通晓人生冷暖。我们这代人经常抱怨生不逢时,长身体的时候没有饭吃,长知识的时候没有书读,长职位、长级别的时候没有文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想多赚点钱的时候,又遭遇减员下岗。但比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也有幸运的地方,因为我们看到了社会由贫到富的丰富变化,没有经历过苦难怎么能体会幸福?不管成功与否,即使遭遇诸多挫折,也不要怨天尤人。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但路没有白走,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挫折收获经验,艰难收获成熟,哭泣也是一种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成功时的欢乐、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
第四篇:感悟太极
知白守黑,顺应自然
——从太极想到的
上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太极课了,我有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这门课不仅教给我一种锻炼身体的好方法,而且让我领悟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顺其自然。
在上个星期六我去关山月美术馆听了一场关于“陶渊明的美学意义和现代人的生存境遇”的专题讲座,其实说实话那场讲座详细的内容我已忘了七八成,但对于主讲人谈到的一个关于太极图的认识记得很清晰:知白守黑。所谓“知白守黑”就是讲作为生活在这个世间的一种生物人,应该尊重世间的自然规律,就好似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时候,永远是有黑有白,不可能只存在一方。而我们要明白的就是:做事情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努力,什么时候应该休息;与朋友交往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关心,什么时候应该让其自己冷静;顺应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太极讲究顺势而为,所以动作随身体运动而舒展开来,精气神随着动作收拢而聚合。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在我身上发生的一件事:
为了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这在一学期我选了毛笔书法课。在一开始练习的时候总是想要快快的出成绩,因此总是一遍一遍不停地练着,也没有仔细地去观察过一个字具体的结构和笔画的走势,更加忘记了我想要练习毛笔字的初衷。只有数量而没有质量,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我的心乱了,这样更加不能控制好笔。写毛笔字的时候看似是你的手在握笔,实质是你的心在感悟那个字并用你的手表达出来,这个过程由心到手,再从手反映到心,顺序不可颠倒,应顺其自然。在明白了这一个道理后,我写字的时候不再急躁,慢慢地静下心来,一笔一笔顺应整体结构结构向下写,字比以前好了很多。
另外,对于做学习计划这件事我是不怎么认同的,但我并不是说做计划不好。只是不要为了突击完成一个任务而去做一个短时间的加强计划。以前,我发现我妹妹很爱写最近的计划,可是过不到几天,那张计划表就已经到垃圾箱里去了,然后她又在想着另外一个近期计划,其实,这样的情况我以前也出现过,后来我学会了慢慢地坚持去做一些小的但是很有益的事情,顺着生活的节奏,尽量不做大的变动,这样我的一个小小的坚持就为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习惯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
我认为宇宙形成的每天24小时是非常合理的,如果我们细细感受,便会发现合理按照自然理念利用这一天,那将会是最佳的饱和状态。
以上就是我关于学习和练习太极的一些感悟。
第五篇:感悟太极
感悟太极
我的父亲,著名的太极拳大师陈正雷先生在他的著作里将练习陈氏太极拳的先决条件归纳为“五心”、“三要素”和“一认识”。五心即敬心、决心、恒心、耐心、信心;三要素则指的是师资、天资和自己的刻苦练习:一认识自然指的是对陈氏太极拳的认识。对于前两项.非常好理解,并且在其著作里也有相关的一些解释和说明。惟独这个认识问题,大概是因为问题太大.不宜展开。陈大
师一笔带过了。笔者跟随家父习拳多年,且因环境之故,耳濡目染,颇受熏陶。近日有闲,就这个认识问题将多年之所感所悟整理成劣文一篇.与同道共商。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不能离开全面和客观两个基本原则,因此,我想从下面四个层面来分别谈一谈。
一、拳
首先我们客观的说.仅从名称上来看.陈氏太极拳不过是一种拳种。它有着完整的理论基础、套路、功法、攻防意识、技击用法等作为一个拳种所必备的一切因素。而且,它还以它极其丰厚的理论依据和妙不可言的技击方法成为了整个中华武术的重要代表拳术之一。说其理论深厚,是指易经阴阳学、中医经络学和导引吐纳术的完善结合:说其用法精妙,是指引“引劲落空、借力打人”、“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体现。
从本质上来说.先将其定性为一种可以体现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拳术运动.应当还是比较 客观的.
二、修身养性之法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古往今来。习文舞剑不外乎是两种不同的修身之法。只不过从形式上看。前者是内修,后者是外修而己。太极拳则讲究内外兼修。既可练就强健之体魄,又可陶冶情操。养就儒雅大度之风。太极拳的强身健体之效.在此就不必多言了吧,因为,每个习练者都是不同程度的受益者。全球过亿的爱好者自然是各有各的体会。而当你进入到较高的境界后(起码是体内真正有了内气活动),每每练拳之时.那种恬静、那种悠闲安逸、那种浑然忘我的感觉大概只有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或者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句子可以稍做描述。试想.经常处于这种感受之中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修养和性情?再试问.您脑子中呈现的、小说里读到的 以及生活中遇见过的那些真正的武学大师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和修养? 所以.说陈氏太极拳是一种修身养性之法也是理所当然。
三、平衡之术
平衡。是大自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一种现象。比如四季的更替。晴天雨天的转化,高山和深海的存在,雌雄、公母、男女的分配等等。平衡,也是人类社会形态的一种规律。三国演义开篇语说的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有分的平衡,合有合的平衡。分的平衡一旦失去。就会向合的平衡去转化。反之亦然。平衡,还是每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个最根本的准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也很少有劳而无功的事。什么都不付出就想得到许多.那是白日做梦。付出了许多却没有任何回报。那也是不大可能。
关于“平衡”二字罗嗦了半天。也该回到正题了。那咱们就看看陈氏太极拳是怎么阐述它的平衡之术的。身法上,它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架势上,它要求不丢不顶、不过不卯;步法上,它要求有开有合,有虚有实;劲路上,它讲究刚柔相济:速度上,它讲究快慢相间。整体上,它让你领悟的是中庸之道,体会的是阴阳转换之理。而这些理论和练习要求.产生的效果若何呢?在身体的调理方面,它和中医的医理相通:达到自身最恰当的平衡;疗程相仿:讲究的是慢l丁m细活;疗效相同:治根、治本。在性情的调理方面,它就象其他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可以陶冶情操,修正性情。让你焦躁的变的沉稳一点,太沉闷的变的开朗一点:过于乐观的变的中正一点。悲观的变的积极一点„„这些决非是夸大其辞、牵强附会之说。以上的每一种转变笔者在生活中都见识过活生生的例子。而这些变化,逐步会渗透到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你的心态,你的人际关系.你的工作等等等等.但最终的作用和效果只有一个:让你的修养更高、人缘更好、生活的更幸福!由此可见.把陈氏太极拳称之为一种平衡之术亦不为过。
四、道
道可道,非常道。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恐怕没有人能讲明白的。但它却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并且是尽其一生的、把它视做终极目标来追求。
道是个过于抽象、难以描述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东西来感悟。比如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说的是做人的至高境界.应该象水那样。像水的什么样呢?我想这里指的不外乎水的清洁性、牺牲性和善变性三点。清洁性指的是本质,做人要象水那样清白、洁净(陈氏太极拳阐述的做人之理:时刻保持立身中正):牺牲性指的是奉献精神.水总是靠弄脏自己来洗干净别人。说的是做人的修为(陈氏太极拳“舍己从人”的技击理念:只有舍弃自己。才能征服对手):善变性则一方面指的是水顺遂、自然、随曲就伸地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的本事.对人而言自然是说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了(“顺遂自然”、“随曲就伸”本就是太极拳的专业术语),另一方面也指水刚柔相济的脾气。可以是潺潺流水、涓涓细流。也可以是山洪爆发、河水泛滥.对人嘛,应该是说人的个性或者说两面性吧f陈氏太极拳放松与发力时两种风格的体现本来就只能用“刚柔相济”来形容)。从括弧里的内容中不难看出.太极拳非常能体现出上面所述的这些水的性质和做人的道理。我经常在听家父讲课时用风和水等自然事物来比喻太极拳的性质。听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这些感悟。
当然了,这个话题太大了,决非三言两语所能表述,我也只是通过这么个例子来简单探讨一下而己。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太极.本身就是一种大道!它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所不及的。咱们这样给它下定义有太多太多的依据了,因此,在咱们背后,在咱们老祖先留下的近五千年的太极文化做靠山!谈及此处,不禁令我想到这样一个现象:日本、韩国学了咱们一点文化的皮毛就敢整出个茶道、书道,学了些中华武术的基本功就敢整出来柔道、空手道、合气道、剑道、跆拳道等一大堆的“道道”来,咱们却总是谦虚地称自己的东西为茶艺、书法、太极拳„„众所周知,“道”可是比“艺”,“法”、“拳”、“术”等什么的“道行”深多了?!
由此试问.作为太极文化载体的陈氏太极拳被最终定性为一种求索之“道”又有何不可? 总之,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就我个人的小小体会加上浅薄的人生阅历来说.目前也只能思索、探索这么点皮毛而已。不妥、不到之处,还请同道前辈长者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