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湘潭九华经济区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3 14:3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湘潭九华经济区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湘潭九华经济区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小编推荐]》。

第一篇:关于湘潭九华经济区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小编推荐]

关于湘潭九华经济区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以红旗、杉山、合山、吉利社区为例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调查小组

一、调查时间

2011年2月27日—28日

二、调查人员

陈静 史芳群 刘敏 张琛 周帅 张美琳 李梦芝 吴曼军 谷霞 指导老师:丁桂珍

三、导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征用现象日益突出,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转为城市居民是必然的。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及农民失地进程过快、规模过大,而在征地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补偿和社会保障制度滞后或不得当,加之农民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使得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角色转化出现失调,其面临的角色压力,自身承担的角色权利与义务,以及角色上的期待和所形成的新群体间的角色关系之间的不协调引起的生活和心理上的不适应,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生活艰难,缺乏基本的最低生活保障,一部分成为城市贫民。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研究目的:通过对失地前与失地后农民生活习惯、文化、谋生手段、心理方面的比较,探讨了致使失地农民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依据社会冲突论的观点,社会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群体间发生了利益冲突,对失地农民而言,主要还是由于失地补偿的利益失衡。因此,失地农民在角色转变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的转换以及利益保障问题就成了本文的核心问题。

研究地点介绍:九华经济区位于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是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总体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位居湘江西岸,南距湘潭市中心5公里,北距长沙市中心27公里。境内上瑞高速贯穿东西,长潭西线高速连接南北,湘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还有湘黔铁路及湘江生态经济风光带,九华经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湘潭九华经济区从一片荒山野岭起步,仅靠2O万元启动资金和一张规划图,短短四年多时间,园区引进项目127个,其中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达10家。四年来他们拆迁房屋4000多栋、征用土地1.5万余亩,涉及到15个村138个村民小组,四、调查对象及工具

(一)调查对象

九华经济开发区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本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红旗,杉山,合山,吉利四个地区为调查根据地,随机抽取四个地区失地农民为调查对象。

入选条件:家中土地被政府征用,并为当地户主。共发调查问卷份,收回有效问卷份。其中红旗地区份,杉山地区份,合山地区份,吉利地区份。

(二)调查工具

1、自编一般情况问卷

问卷题目将二项选择式,多项选择式,自由询问式结合运用。

问卷题目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子女受教育状况,神会保障状况,医疗保障状况,收支情况,对政府满意度,对政府未来期望等

五、调查数据分析

农民基本情况

(1)调查显示抽取的农户中失地一年或以下的占8.9%、两年的占8.4%、三年的占23.8%、三年以上的占58.9% 表一:

表二: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失地农民年龄结构偏大,失地农民中的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 表三:

表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68%的失地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他们中的很多人除了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其他技能,所以一旦失去土地或土地减少,就会直接导致收入骤减,生活陷入困难。

表六:

对农民而言,土地不仅肩负着他们的职业保障,而且承载着他们养老、医疗等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以及面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失地农民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表七:

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就业困难,收入减少,消费支出。

很多人除了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其他技能,失地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就业缺乏竞争力,失去土地或土地减直接导致收入骤减少,生活陷入困难。还有一部分年轻失地农民,对就业期望过高,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为“啃老族”。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低素质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大,部分农民还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一些农民分到土地征用补偿款后,很快就花光,他们中一部分人成为没有土地、没有资金、没有生活保障的“流民”。同时,由于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等公共物品严重短缺,导致不少农民失地失业,危及基本生计。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生活风险凸现。失地农民成为“上班无岗,种田无地, 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成为新的弱势群体,游走在社会的边缘。此外,土地被征用后,部分农户迁到城镇住进楼房,电费、水费、物业费、饮食费等刚性支出也随即增加,同时,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子女教育培养、家庭日常生活设备的添置等标准都有明显的提高,这方面的费用也直线上升。生活消费成本提高,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2)征地补偿不到位,补偿费用低,历史遗留问题多

政府补偿机制单一,简单的货币补偿,小部分的土地补偿。调查农民普遍反映补偿标准低于目前的市场价位,低于一个城镇居民正常的城市生活开支和保障。土地征用后,农民失去了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对其生活带来较大冲击。补偿机制不完善,易出现“坐吃山空”的现象。

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后,农户所居住的地区往往是正在进行开发的新城镇区或者是工业区,这些地方往往配套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转运处理设施建设落后、工业“三废”影响周边农户生活,很多农户认为居住社区环境质量变差。

(3)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小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以及面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失地农民无法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在普遍实行货币补偿后,失地农民需自行解决养老、医疗、失业等生存问题。从表六来看无任何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群众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在农村全面推开。失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大部分失地农民还在等待政府出台政策、希望政府从政策、财力上支持他们参加社会保障。

(4)缺乏正确思想指导,调整民风,加强管制

农民素质普遍偏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民的思想也要共同进步,在征地过程中,难免有所缺陷,部分农民过于完善。还有一部分农民,在拥有补偿金之后,坐享其成,不去劳动,每天沉迷于玩乐,甚至赌博

(5)基础设施不完善

锻炼活动场所不够,交通不完善,垃圾处理不到位,绿化地带太少

七、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对策

(1)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就业培训制度,增强失地农民的谋生能力

拓宽就业渠道:用战略眼光扩大视野,寻求城乡统筹,力争把城乡统筹就业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通盘考虑,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避免因乡镇企业安置压力过大而拖垮集体经济,也避免解决就业问题的短期行为出现。

创造良好就业环境: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构造有效、畅通的信息服务网络

提高就业能力: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化就业。

(2)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

征地补偿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货币、就业安置、社会保险、企业股份

通过将土地征用市场化,提高其透明度,减少或避免针对土地资源的创租、寻租活动,保护农民利益

加强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缩小政府征地范围,减少失地农民数量,是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各种复杂矛盾的上上之策。

(3)构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将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

二是为失地农民设立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宜直接与现行城镇的类似制度衔接。

三是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专项基金。其中政府的必要投入至关重要。

第二篇:市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马振麒

为了客观地反映我市失地农民的经济和生活现状,按照吴忠市委要求,城调队及时组织开展了失地农民现状抽样调查。此次调查抽取了吴忠市失地较多的某县两个乡及有代表性的户失地农民家庭。调查年以来的耕地被占用情况及失地后农民就业和生活现状。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某县两个乡共有失地农民户,人数人,失地面积亩,占失地农民承包土地面积的。失地农民大部分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或工业园区。其中,失地超过千亩的某乡,达亩。

二、农民失地的原因及被占用土地的使用情况

据调查农民失地的原因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推进加快了建设用地,如街道、交通等建设用地。二是房地产开发用地。三是公益性基础建设用地,如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四是国家投资项目用地,如高速公路征地。五是市区东扩西移后办公楼用地。六是工业园区用地。

三、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⒈失地后总体收入水平下降。据对户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显示,农民失地前人均纯收入约元左右,失地后为元左右,比失地前减少元左右,下降。失地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失地后为左右,比失地前增加元,增长。原因主要是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靠自产自食,水消费不要钱,成本较低。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食品、水暖消费增加,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而那些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的农民,主要是就业形势不好、收入预期不乐观抑制了生活消费的增长。

⒉失地后就业形势严峻。土地被征用后,有的农民全部拿到了失地安置补偿费,有的农民只拿到了部分补偿费。在就业安置上,农民全部以自谋职业为生。在调查的家庭中,原来在外打工的继续打工,失地后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因年龄偏大、受技能限制、有病等因素影响,在劳动年限内谋到职业仅占失地农民的左右。在有收入的就业人口中,在建筑工地打工,做生意,从事养殖业,从事其他职业。

⒊政府高度重视房屋建设,使失地后的农民能及时搬迁到新建的房屋内,现失地农民全部住上了新房。

⒋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保险不到位,低保覆盖面不高。由于社会保障措施尚未在农村推开,失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到目前约有的人参加了商业保险。大部分失地农民还在等待政府出台政策、希望政府从政策、财力上支持他们参加社会保障即养老、医疗保险。另外,纳入低保的人群在增加。过去,在农村孤寡老弱病残靠土里刨食还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进城后失去土地,可以这样说,这些人首先变为低保对象。因受政府财力有限的制约,约有的人才能享受到低保。

⒌失地农民在子女就学、医疗条件、交通、购物环境等方面都比过去方便多了,失地农民子女全部就近入学。

四、失地农民生活面临的困难及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启动等势必需要占用农民土地,部分地区农民耕地逐年减少。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从总体上看失地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大部分失地农民心态都比较平和,觉得征地是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能够正确对待,予以理解和支持。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耕地被占用后,有些农民认为对自己的经济补偿费不合理,而且兑现也不及时,乡村截留较多。二是部分以土地为生的农民认为失去土地等于断了他们血脉,失去了自己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担心将来生活遇到困难没法解决。三是一些中老年和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去土地后再就业的可能性较小,他们担心将来生病住院没有钱,子孙后代没有生活来源。如:一些年龄稍大的失地农民说,农村五六十岁的人还能干点农活,而没了土地他们还能干些什么呢?上班没人要,打工没力气。现在生活勉强维持,如果遇到生病,生活就更艰难了。今明两年村民靠吃补偿费过日子,过两年这些费吃完后,“坐吃山空”生活就麻烦了。四是那些失去土地后只能靠打工、开小卖部、从事饮食业等方式就业的农民担心就业不稳定,怕再一次“失业”,将来的生活来源没有保障。

六、只给失地农民发一点补偿费的做法,正在造成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与失去土地后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的部分农户进行了座谈,倾听了他们的意见和想法:一是希望生活困难问题能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关心。二是一些农民失去土地以后,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在其他工作岗位上的竞争一般处于弱势,就业困难,仅靠土地补偿费维持全家的生活,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帮助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如有组织赴外地打工。三是一些失地农民,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又不懂技术,不知道搞什么致富项目,希望政府部门能无偿提供再就业培训的机会,掌握一技之长取得谋生之道。四是一些失地农民想发展养殖业、经营第三产业,缺少场地、资金、技术,希望给予扶持帮助。如发放优惠贷款,政府部门给一些优惠政策,免费技术指导等等。五是针对目前失地农民最担心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问题,希望有关部门今后在征用土地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应区别对待,对那些只以土地为生的农民应以土地换取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以土地换取就业机会等各种形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第三篇:湘潭九华示范区管委会报告

比翼双飞 跨越发展

——在全省“民营经济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报告会上的演讲

湘潭九华示范区管委会

(2011年11月29日)

八年前,时任九华经济开发区主任杨亲鹏同志带着市委的使命,带领12名同志、怀揣20万元启动资金,来到当时偏僻、荒凉的九华地区创业。经过八年艰苦奋斗,创造了九华“无中生有”、快速发展的辉煌业绩。今年9月,成功获批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入园企业230家,总投资规模达到1000亿元,基本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预计全年将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0亿元,工业总产值260亿元,财税收入13亿元。九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省、市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更离不开民营经济支撑。园区现有民营企业200家,占入园企业的87%。今年1~10月,民营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98亿元,占总产值的90%,上缴税收7.38亿元,占全区财税收入的81.3%。按照两型社会示范区的要求,园区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环境,民营企业为园区增添活力和后劲,相

得益彰,比翼双飞,跨越发展。

一、加大政策扶持,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快速做大做强 民营企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特别是近两年来,受全球金融形势影响,民营企业发展更加艰难。为此,我区紧紧把握国家的有利政策,不断加大对入园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出台《千亿园区实施方案》。对入园关键产业和龙头示范项目,在用地、资金等方便优先安排,重点扶持。二是支持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出台支持优势入园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发展的政策,重点支持恒润高科、金海钢构、宏大真空等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优势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对上市改制过程中涉及的土地、房产、设备等权证过户手续,予以特事特办,对企业因资产评估增值、审计调账增加利润等原因而增加的税费,将地方财政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企业。目前,恒润高科已进入上市辅导期,到2015年,可实现3~5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三是加大专项资金的扶持和申请力度。出台新型工业化及科技创新专项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管委会财政每安排2000万元新型工业化引导资金,支持经济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同时,积极包装项目,申请国家、省、市三级专项资金。去年6月开工建设的兴业太阳能(湖南)产业园项目,通过积极包装申报,20MW光伏屋顶及智能微电网项目成功申报为十三个国家金太阳示范项目之一,得

到了财政部2.1亿元的资金支持,该项目仅仅开工建设一年于今年7月正式投产,预计当年可实现产值16亿元。

二、狠抓龙头配套,不断提升民营企业产业集群化水平我们按照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思路,通过大项目的拉动、大企业的引领、大产业的集聚,完善关键零部件配套,拉长产业纵向链条,培育壮大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三大产业集群。一是紧紧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招商选资。项目招商坚持瞄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领军企业,招大选优。今年,重点引进了世界500强美国塔奥和年产300亿元的港口、矿山成套装备制造基地,全面壮大现有产业的集群规模和竞争实力,打造新的产业航母。二是狠抓龙头企业带动。始终坚持把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民营企业吉利汽车是我区投产规模最大的企业,我们始终将如何促进吉利汽车做大做强作为九华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在配套资金、用地、服务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支持,助其尽快建成投产达效,特别是总投资30亿元的吉利三期工程,管委会直接给予3亿元的财政补助,今年10月已全面建成投产,使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税收4亿元。三是狠抓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零部件配套是打造产业集群的重要环节。我们依托龙头企业吉利汽车年产20万台整车、30万台发动机和30万台自动变速箱生

产基地,积极抓好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跟进,拉长壮大产业链,引进了美国塔奥、法国佛吉亚等配套企业22家,湖南研通等汽车物流企业3家,汽车4S店集群近20家,汽车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三大产业集群中,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壮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过亿的民资企业6家,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过亿的民资企业10家,装备制造业产值过亿的民资企业12家。

三、鼓励自主创新,努力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源动力,也是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园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园区有吉利汽车等18家民营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占投产企业的17%。2010年园区新增授权专利89个,民营企业占80%以上;今年园区获批全省首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一是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展开产、学、研合作。示范区与中南大学共建了九华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将中南大学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在湘潭转化为园区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推动金海钢构、三峰数控、新天和等民营企业与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全面升级。二是打造自主创新的人才培养基地。引进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打造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7000余人,为

湘潭尤其是九华示范区培养输送大量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引进吉利铭泰集团与湖南大学合作建设湖南大学湘江学院和湖南汽车工程师学院。湖南汽车工程师学院已于今年8月实现首批招生,是国内第一所专业性的汽车工程师学院,将为吉利汽车乃至整个湖南的汽车产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三是鼓励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出台相关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发展和管理战略,对新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目前,园区民营企业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

四、优质高效服务,不断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 优质高效服务,是九华示范区的金字招牌、发展之道,也是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法宝。一是不断完善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与配套工程建设投资150亿元,开发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拉通主次干道76公里,“三纵三横”的路网体系初步形成;河西中心港区三个千吨级泊位、九华220KV变电站竣工投产;旨在助推广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创业并做大做强的20层创新创业中心标准厂房明年可竣工投入使用;红星美凯龙、日本新都汇、步步高摩尔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以及黄河索菲特超五星级酒店、隆平科技博览园、中心医院等一大批生活、消费、娱乐、休闲配套服务设施同步跟进建设,将极大提升园区发展的承载能

力,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引进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华融湘江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进驻九华;成立了1家小额贷款公司和2家投资担保公司;引进了中科招商等风险创投基金和平安证券等国内知名券商,为企业贷款融资提供最佳便利,引导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革,辅导企业上市融资。三是践行“三个服务”理念,全方位为民营企业做好服务。始终坚持将“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公务员都是服务员”的“三个服务”理念,贯穿于园区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特别是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打造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对所有审批进行“串联变并联”的流程再造,集中办理,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为民营企业营造了廉洁、高效、优质的发展环境。

第四篇:对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

外国语学院

对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以淄博市马尚镇钱家村为例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浪潮,失地农民问题已日益突出。建筑用地、工业用地势必占用大量农耕用地,就必然会产生失地农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究竟如何?现在靠什么来生活动?社会保障如何?就业情况如何等值得我们研究。山东工程学院与淄博学院在2001年合并建了今天的山东理工大学。之后,学校扩建。原来山东工程学院的校址即是现在的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位于市中心附近,四周全部为商业建筑,地价极高。在此扩建很不现实。而淄博学院位于淄博市新城区,与原来的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今天山东理工大学3600亩占地就是在淄博学院的基础上扩建的。原来钱家村就在淄博学院的北面,而扩建后钱家村就包括在了山东理工大学之内。今年暑假,我们团队就以山东理工大学扩建而搬迁的钱家村为例,深入他们居民楼,走访多户,具体调查了解他们对搬迁的态度,和搬迁后生活的变化。也了解了被迫失去土地农民的辛酸生活,并尽力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实际地帮助到他们。

关键词:失地农民 农村城市化 社会保障 改善就业 养老保险

引言:

根据学校分步组织实施的部署,2013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选择11个学院进行试点。很荣幸,我们外国语学院成为其中一个试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为参与主体,采取团队、小组和个人三种形式,以团队和小组为主。我们以宿舍为单位,又加入班上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团队。包括孙玉红,孙青青、柳菊、刘鑫、徐薇、赖欣、赵霞、李思佳、范孟恬、田晓彤共10人。我们于7月17号之前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四天我们前去钱家村村委会了解钱家村搬迁的具体情况,还去钱家村钱裕园小区向居民了解情况,最后我们在一起对收集的信息以及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一起总结讨论了对钱家村生活现状以及改善的方案措施。

钱家村搬迁之前的生活状况

我们是2011级的学生,两年前我们走入理工大学,校园的美丽和规模之大让我们很是惊喜。经过这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我们才了解到在这个阔大的校园曾经住着一个小村庄:钱家村。这个村的村民即是因为学校的扩建及发展而失去土地住进城镇小区的农民。曾经这个校中村与学生们生活在一起,既是一个村子,又是一个学生们购物餐饮的市场。2007年的冬天钱家村的所有村民学校搬走,住进了学校北边的钱裕园小区。曾经的学生对于钱家村都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村里面的小饭馆等各种店铺都是他们经常出现的地方,有太多生活的记忆。搬迁以前,钱家村共有229户人家,600多人口。据史料记载,钱家庄位于马尚北,明初建村,因钱姓始来立村,故名钱家庄。明末清初村废。后有韩、宋、彭等姓迁来原址定居,路北仍称钱家庄,路南曰兴旺庄。民国年间,统称钱家庄。1801年《长山县志》有“理家约钱家庄”的记载。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钱家村只有五六十户人家,600多亩地。搬迁之前,村里的农民们平均每人都有一亩地。他们一年种两季庄稼,夏季收小麦、秋季收玉米。不管收入如何吃喝也算绰绰有余。这里的老人见证了理工大的建立过程,曾经看着一座座高楼把钱家村围绕。由于学校在郊区,距离市区很远,购物很不方便,在学校建立之初,村民们就看到了校园这个巨大的市场,纷纷购来大量蔬菜、水果、鞋服、电话卡等各种小商品,做起了生意。每家几乎都有自己的小生意,小餐馆就有十多家,每条街上还会有不少于两家的钟点房、小旅馆等,各种店铺都有,不仅方便了同学们也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收入。很多人都觉得理工大的学生把这个村子捧富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家村人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2003年钱家村委会在村里盖起了几排大棚,用来出租,理工大校园也逐渐成为很多人淘金的地方。钱家村人一边自己做生意,开小饭店、服装店、小超市等;一边把房子租给别人经营,此时一部分外地人开始涌入钱家村做校园生意。除了做生意赚钱外,村民每年还可以从钱家村市场上分到不少房租费。许多村民还把自己家改造成了旅馆,给校园的学生用。

钱家村搬迁的过程

毕竟是大学里的村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学校的扩建发展,钱家村搬离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只是早晚的事。但对于自己住了半辈子甚至一辈子的村庄,村民自然很留恋,尤其是老人们,他们从小就住在这里,是一辈子的家。他们说低头抬眼都是那些读书的学生,那种感觉挺好的,很幸福。但是无论如何他们必须搬走。从接到通知到全部搬迁完毕,人们只用了两天时间,可以说是一声令下全员出动,没有拖泥太水。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很多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及很多家庭妇女对这次搬迁很不满,他们说很无奈,但是又没有办法。一方面什么都靠买的生活消费很高,另一方面又是农民又很多工作又做不了,打工也很受限制,挣钱也不多。没有了土地心里觉得空空落落的,没有吃喝的来源不踏实。在我们调查的村里的原住村民中,一部分村民对这次搬迁表示理解,关于补偿的问题,大家不愿意多谈。我们在村委会了解到当时征用村民们的土地,一亩地有30000元的赔偿,这部分钱是作为集体资产发给村委会的,但仍旧属于村民,村委每月发给每位村民200元生活补助。由于当时征收土地的钱没有发到每一个社员手中,一些村民不知情,所以我们问到土地征收的价格时有些村民就有一些抱怨。我们还从村委会解到了钱家村整个土地被征收的过程:1996年政府征地169.99亩;1998年征地90亩;2004年征地374.6亩,其中在1999年每人分得了12000元的土地补助。到2004年,钱家村村民种的土地都被政府征收完了。整个村庄占地168亩,2007年搬离理工大,搬进钱裕园小区。

据我们了解,在搬迁之初,平方换平方以及现金补偿及之后的生活保障等方式,取得了村民的同意,政府给村民一些生活工作的保障,比如答应给部分村民安排临时工作;在钱家村建成一个小市场,保证学校学生来消费,进而提高村民的收入等。村民们也就一一搬进了已经建设完的钱裕园小区钱家村的新址——12栋6层住宅小区,看着崭新干净的小区,村民心里不禁自喜。

钱家村的现状

对于钱家村的现状调查了解,是我们这次实践的主要任务。我们策划分别对钱家村的村委会、村领导和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向他们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我们实践小组在7月17号之前,就有两名同学代表一起走访实践地点钱家村,一方面与该村村委会取得联系,征得我们前去走访调查的同意,另一方面为确定路线并且提前做好调查地点的规划。本以为钱家村的新址会不好找,没想到我们一出北门,就有阿姨热情的问我们,要不要租房子。原来,她就是原钱家村的人,她向我们指出了去钱裕园最近的路,原来钱裕园与山东理工大学只有一路之隔。

7月17号是我们实践的第一天,大家早早的就期待这一天实践的开始。我们准时集合,前去钱家村。我们刚走进小区就看见乘凉的大叔和抱着孙子的爷爷在聊天。我们向他们说明来意,问他们愿不愿跟我们谈一谈失去土地前后的状况,没想到他们就滔滔不绝的讲起来了。但是大爷语气里分明带着些许愤怒。从他们的话里我们得知,他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生活比较紧张,觉得很不如意。他告诉我们当初学校的承诺,很多都没兑现。没有得到相应的农民失地保障,没有给安排临时没工作,对于建立小市场,村上说现在根本没地方。这些承诺在村民搬离校园后就不了了之,村民只有满腔不满。抱孙子的爷爷说,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像我们这样的老人就只能在家看孩子,每天生活都得花钱,吃住没有以前方便。

在下午时分,小区楼下的很多居民都是乘凉的老人,我们得到的基本是老人的观点。我们几个人一小组,在跟老人聊天的过程中了解有用信息,也和小孩子们一起玩,或帮他们干点活。

7月18号,我们又来到了钱家村,这次我们走访了几家村民。走进他们宽敞的家,我们都为之一惊。家里宽敞明亮,家居摆放整齐,有100多平方米。在家的主人是个阿姨,我们说明来意之后,她非常欢迎我们,请我们坐下。她说男主人去外面打工,家里的房子空出来的用来出租,一年的收入也不少。她说像这样的房子她家还有两套,自己住一套,剩下的往外租。据我们调查了解,当时分房子的时候,一个房产证可分得两套房子,共300多平米,有的人家凭借两个房产证就分得了六套房子。有一些村民把其中的一些房子房子卖了。但是据我们调查,很多人只用来出租,不愿意把房子卖掉。一家三套房子的话,一家老小迟早会住得着。失地以后,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虽然辛苦,但赚钱不少,生活过的很满意。有的年轻人靠自己的能力,做生意,也干出了自己的事业。他们从农村走出,顺利转化为城市居民,享受着城市的文明。

7月19号我们又一次来到钱家村调查了解。在采访的大妈们中,她们几乎异口同声,说现在他们生活的状况不好,收入不稳定,心里不踏实。“所以我们才会每天跑到理工大学北门前去拉租房子的学生或其他客人,不然生活就没着落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大妈说到。这个人群负面情绪比较大,他告诉我们,大

学生来调查不如政府人员来视察,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多了解他们的现状,能有一些好的政策。但是我们从村委会相关人员处也了解到,他们搬到了城镇小区里,肯定是生活变好了啊,现在住在城里,睡在楼房里。一方面村委会每个月给每个人200块钱的生活补助,而且每家每月靠租房子也会有一些收入;另一方面,钱家村在学校的东面自己出钱建立了亿丰大厦,钱是当初政府征地补助的钱,出租给做生意的人,每年也会从中收取一笔房租费。所以村民们的生活还是没有不错的。村委会的相关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现在平均每人一个月的生活费100多,接近200,所以一般情况下,就是不挣外快,生活的话也是没有问题的。对于有些村民的抱怨,他们说人和人不一样,想法就不一样。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了,难免对土地情有独钟,另外他们思想比较保守,想法难免落后。他们说,其实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现在生活是好了,但是不愿意出去干活那就没有太多的收入。不愿意出去干活就没有收入,以前种地做生意也很劳累。他们觉得村民应该改变自己的看法。

之后,我们又去采访了村领导。通过向村民们询问我们才知道,钱家村的村委会,竟然还在我们的校园里,学校四餐西边的二层小楼,我们无数次的经过,但没人在意过,那是什么地方。它的存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一个小村庄。我们走进村委会的院子,只有在进楼的墙上挂着一个小牌子,“马尚镇钱家村”这里就是他们村子的核心。由于小区那边村委办公的地方还没建好,确切地说是明年开始动工建立。所以村委会迟迟没有搬离学校。现在的村委会用的楼房属于理工大,是学校当年买的一个交警大队的房子,学校闲着也没用就暂时给钱家村村委会用。村委会表示,钱裕园那边村委会建好之后就会搬走,在这边有点远,不是很方便。

对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措施

通过对村民的走访,对村领导的采访,我们得到了很多信息和一些真实情况。对于失地农民的现状,可以说喜忧参半。失去土地对农民来说就等于失业,有村民不能适应城市生活。在失地以后,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普遍缺乏工业化生产所需的生产技能,在参与城市就业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失去土地的保障后无论是退路还是出路都将面临更高的风险,因而对社会保障和就业均有着强烈的需求。个体风险可以通过家庭和社区的帮助来解决,而群体风险则只能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来化解。

如果失地农民的风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不但难以顺利转变成为城市居民,分享不到城市文明成果,而且还有可能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则是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因此,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和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出路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措施应包括,对土地的征用补偿,对拆迁的安置补偿,对农民的失业问题解决,和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方面做出具体措施。

(一)关于土地的征用补偿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生活保障的基础和财产权利。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是对农民权益最直接、最具体、最实在的保护。征用、使用农村土地,必须严格依法及时给农民合理补偿。苏州市各地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在上世纪90年代一般都采取一次性“买断”方式,结果是“钞票用光,集体上访”的事屡屡发生。为使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长期得益,除地面建筑物、附着物和青苗费一次性兑付给农民外,根据农户被征用的土地数量,实行常年补贴,补贴的标准根据物价和生产力的水平逐年增加。尽管这一补偿标准是很低的,但毕竟农民可以年年从土地上得益。这只是国家的政策,但是有些地方并没有落实到位。以钱家村为例,这里的村民并没有土地的常年补贴。

(二)关于农房拆迁的安置补偿

在成片开发征用土地的同时,农房拆迁安置补偿,是能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又一重点,也是农民关切的一个重要政策问题。现在被拆的农房,多半是上世纪90年代所建的楼房,不少是别墅式农居,有许多还兼有家庭手工业工场和出租房功能,是农民私有财产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拆迁不仅带来农民居所的变化,还会直接减少农民的收入。当时拆迁时钱家村人一般都有自己的生意,拆迁对农民的收入影响很大,但补偿时,没有涉及到这一点,这也是很多村民不满的原因。

(三)关于失地农民的就业

关于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国家的政策是给失地农民免费提供教育培训、技能培训,使得他们能再就业,融入城市的生活。对于男性45周岁以下,女性40周岁以下的失地农民,当地社会保障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劳动力再就业,应从集体获得的土地补偿费中,提出一部分就业培训专用资金,使失地农民掌握新的劳动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就业进程。但是,钱家村的村民没有得到任何相关的就业培训。从理论上讲,由农民到市民这一身份的转变,也为农民从务农型转向务工经商型的职业创造了条件,开辟了新途。但从现实情况看,许多农民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跨越一个艰难的“阵痛期”。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在成建制失地、拆迁以后,不仅农业劳动者无地可种,有待进城进镇就业,也使在被拆迁的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加入了无业者队伍。对于钱家村失业的部分村民,校方可以安排临时工作。对于学校里一些需要临时工的岗位优先给钱家村村民机会。另外,政府也可以出资,兴办面向失地、失房、失业农民就业的免费专业技术培训,并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安排拆迁劳动力到企业和从事保洁、保绿、保养、保安等公益性服务行业就业。

(四)养老保险金待遇

当这部分失地农民自谋职业后,应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项目,凭借失地农民身份证明,享受一定的养老保险缴费的优惠待遇。同时也应特别注意农村低保人员失地后的养老保险安排,对于失地低保人员,社会保障部门应不分年龄差别,对其实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对于男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上,女性年龄在55周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地方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每年养老保险金水平,从政府土地征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资金用于养老保险费用的支付,个人不负担缴费。从失地的当月起,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钱家村的老人每月领取35元的保险费,每过10年费用每个月涨5元。该村仅有2户低保住户,对于低保住户有更加好的待遇。

对于钱家村的村民来说,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是一件重大事情,是对他们生活的保障,也是对他们心里的安慰。对于被迫成为城里人的村民来说,有了养老保险,他们住在高楼里才踏实。但是不少村民反应,养老保险的钱太低了。

实践总结

通过对钱家村几天的调查访问,我们了解了村民的心声,从小平房搬进高楼,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对普普通通的农民来说,他们可能失去得更多。相信钱家村的情况,是整个中国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缩影。我们希望在以后征用农民土地的时候,政府部门要做出详细具体的处理措施,并落实到实处,不让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一切。

在需要征用土地时,做好周密的计划,与村民合理协商。做到,在拆迁之前,与村里谈妥条件,合理赔偿。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措施,积极处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和养老问题。在拆迁后,要认真履行承诺,保障农民的最大利益。

在这次实践中,我们了解了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了解了国家在这一方面的政策。同时,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了解并反映这些情况,为失地农民解决一些实际性问题,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舒心。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得到最真实的信息,才能深入社会,并体会到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更重视实践,会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身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了解国家。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第五篇: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一、失地农民基本情况

为了解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调研组在黎家坪村、石子岭村和江边湾村各抽取20户共60户失地农民代表从失地情况、人员结构、就业情况、家庭收支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分折如下:

4、失地农民家庭收支情况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下载关于湘潭九华经济区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湘潭九华经济区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龙子湖高校区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xiexiebang推荐)

    龙子湖高校区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院系班级:社会学系2011级2班调查人:丰迪、董淑君、郭珈宁、高桂琴、郭静、李小磊、赵彦鹏、雍超远摘要:1.主要内容:调查龙子湖因高校建设......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报告5篇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本科调查报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报告指导教师:论文作者:王萌学校: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法学学号:年级:完成时间: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

    湖南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现状调查报告

    湖南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现状调查报告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必备条件是将农用土地变为城镇建设用地,这就必然使部分农......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 实践参与人: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高程慧 学号:12851107 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高璐 学号:12851108 外国语学院12东商......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 实践参与人 生物技术专业1003班 实践时间:2011年7月25日——26日 实践地点:河南省安阳市东区 调查目的: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关注城市农民工生活现状,保障其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在城市和城市居民一样安居乐业,更好地为XX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政协委员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

    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200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关注城市农民工生活现状,保障其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在城市和城市居民一样安居乐业,更好地为岳麓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政协委员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解目前农民工在城市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