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军转干部考试申论热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键入文字]
【背景链接】
中国民航“失信被执行人识别与拦截系统”自7月1日开始运行以来,累计有效拦截10.8万人次,臭名昭著的“老赖”难以逍遥,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初次显示出强大的震慑力和影响力。
【焦点热论】——社会共治打破“信用信息孤岛”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社会公众的基本规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础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屡禁不止,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突破社会诚信底线,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和公民权益维护的重大难题。比起“扶不扶”的道德困境,诚信不彰的问题更为严峻,影响更为直接和恶劣。近年来诚信建设虽然提起重视,但社会失信频发的形势却并未得到遏制。究其原因,与失信成本低、惩戒轻密不可分,更与社会信用资源不成体系、各部门“九龙治水而水不治”大有关系。
正因为这样,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央文明委近日也出台《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不仅将诚信建设制度化、法治化摆上重要位置,而且更加强调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共治。这无疑切中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害。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数千万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国度,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涉及的内容和数据以海量计,政府一家不可能“包打天下”。如果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之间欠缺沟通与协调,社会征信系统即便能够建立起来,也很难发挥出失信必惩的强力震慑效应。惟有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联合打破“信息孤岛”,让任何失信信息都不被疏漏、都必然受到严厉惩戒,社会失信行为才不会因为肆无忌惮而泛滥不止。
诚信社会里,人人都是受益者;一个不诚信的社会,谁人也无法独善其身。由此而言,构建信用体系,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担负着直接义务。比如,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制度,健全严重失信黑名单和行业禁入制度,需要法院、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税收征缴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政府要牵头,各行业也要积极参与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而加快建立诚信宣传教育制度,则需要中央文明委有更多担当,更需要全民付出共同努力。
当前亟需做的,是在党委领导、政府推动、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尽快建立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让信用信息尽快发挥起作用来。
事实上,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工作,早已提上日程。国务院从2012年即着手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由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为牵头单位,包含中纪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公安部、高法院等35个部门在内的工作机制,中央文明委也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虑出发,对诚信建设进行统筹协调。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应当对这些机制和机构给予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决策地位,以更好地号令各方,齐整步调。
坚持多方共治、统筹协调,把各项制度落细落小落实,我们一定可以又快又好地建立起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社会信用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形成一个“不想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第二篇:军转干2014军转干部考试申论热点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军转干:2014军转干部考试申论热点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军转干:在军转干考试中,申论写作是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广大2014年参加考试的军转干考生熟悉申论写作内容,中公教育军转干考试网为您提申论写作解析作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围绕热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题做出论述。
【背景链接】
中国民航“失信被执行人识别与拦截系统”自7月1日开始运行以来,累计有效拦截10.8万人次,臭名昭著的“老赖”难以逍遥,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初次显示出强大的震慑力和影响力。
【焦点热论】——社会共治打破“信用信息孤岛”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是社会公众的基本规范,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础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屡禁不止,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突破社会诚信底线,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发展和公民权益维护的重大难题。比起“扶不扶”的道德困境,诚信不彰的问题更为严峻,影响更为直接和恶劣。近年来诚信建设虽然提起重视,但社会失信频发的形势却并未得到遏制。究其原因,与失信成本低、惩戒轻密不可分,更与社会信用资源不成体系、各部门“九龙治水而水不治”大有关系。
正因为这样,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中央文明委近日也出台《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不仅将诚信建设制度化、法治化摆上重要位置,而且更加强调政府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共治。这无疑切中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害。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数千万个企业法人单位的国度,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涉及的内容和数据以海量计,政府一家不可能“包打天下”。如果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之间欠缺沟通与协调,社会征信系统即便能够建立起来,也很难发挥出失信必惩的强力震慑效应。惟有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联合打破“信息孤岛”,让任何失信信息都不被疏漏、都必然受到严厉惩戒,社会失信行为才不会因为肆无忌惮而泛滥不止。
诚信社会里,人人都是受益者;一个不诚信的社会,谁人也无法独善其身。由此而言,构建信用体系,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担负着直接义务。比如,建立联合激励和惩戒制度,健全严重失信黑名单和行业禁入制度,需要法院、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税收征缴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政府要牵头,各行业也要积极参与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而加快建立诚信宣传教育制度,则需要中央文明委有更多担当,更需要全民付出共同努力。
当前亟需做的,是在党委领导、政府推动、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尽快建立信用信息共享系统,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让信用信息尽快发挥起作用来。
事实上,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工作,早已提上日程。国务院从2012年即着手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由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为牵头单位,包含中纪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公安部、高法院等35个部门在内的工作机制,中央文明委也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虑出发,对诚信建设进行统筹协调。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应当对这些机制和机构给予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决策地位,以更好地号令各方,齐整步调。
坚持多方共治、统筹协调,把各项制度落细落小落实,我们一定可以又快又好地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形成一个“不想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
北京人事考试网提醒您关注军转干考试阅读资料:
2014年军转干考试招考信息2014年军转干考试报考指导
更多公务员试信息请点击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wt.mc_id=bk9894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更多公务员试信息请点击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wt.mc_id=bk9894
第三篇:2012申论热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对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作了重点部署,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
(二)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建设。有关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要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当前,尤其要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尽快改善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信用环境。
(三)建设覆盖全国的征信系统。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四)加强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依法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行为。
(五)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
(六)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强化责任、激励和约束,确立人无信不立的理念,不断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增强国家竞争力。
第四篇:军转干部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新标准 - 副本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事件链接]继国务院副总理汪洋6月10日指出国家食品安全存在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后,6月11日,国家卫计委借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契机,展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部署。将全面启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力争到2015年底,完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整合,基本解决现行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形成标准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
“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29项。标准的目录也已公布,覆盖了数千项食品安全相关指标”。2015年底,就是“十二五”结束的时候,1000多个标准就基本都有了。鉴于现行的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标准是整个标准体系中占比最重的一部分,所以食品添加行业受到的影响将会更突出。
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
由于受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矛盾、交叉、重复、个别重要标准或重要指标缺失、标准制修订工作基础研究滞后、保障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缺乏等问题。未来有关部委将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标准基本一致,主要食品安全指标设置和控制要求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适应中国膳食结构和食品产业国情。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信息显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
风险评估规划胎动
完成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全套清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是风险评估及风险监测的发力。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层面,部委将强化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制度的顶层设计,即有计划推进食物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毒理学计划工作,加强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和评估方法学研究。
有关部委将在继续细化风险评估计划的基础上,着手制定2016~2020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规划。目前已经在2142个县区设置了食品污染物的监测点,2013年共监测42万件食品样品,涵盖了307项监测指标,获得监测数据493万个。监测结果表明,因环境污染,生产环节控制不严以及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或禁用物质的情况还存在,这些依旧构成食品安全的隐患。
行业将迎重大调整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落点到行业的微观层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整合工作,波及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是食品添加剂行业。
基于上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既有研究成果,国家针对含铝添加剂作出了重大调整。面粉、馒头、油条是我们最主要的铝摄入来源,而膨化食品是儿童铝摄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年龄越小的人群相对摄入量越高。根据国家要求,从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接下来,有关部委将专门针对食用植物油、蜂蜜、粮食、包装饮用水、调味品等产品,制定公布新的一批重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尤其是富氧水等具体产品(有些包装饮用水中加入食品添加剂是为了调节水的口味而不是具有补充矿物质的功能),未来将迎来更加严密的规范标准。
[专家解析]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仅在2012年上半年就出现了诸如“毒胶囊”、“果冻中添加工业明胶”、“苹果套农药袋”以 及屡禁不止的“地沟油”上餐桌等问题,还有前几年曝出的关于奶制品中三聚氰胺超标、山西老陈醋95%为勾兑醋、成色低劣的白燕添加硝酸盐染制成血燕、毒馒 头、毒豆芽等等。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各类不良事件,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这种现状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无法摆脱食品安全问题的阴 影。坊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生产加工那类食品的人绝对不吃某类食品。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降低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对于外出就餐,甚至是家庭餐桌都存在着不信任感。食品安全本应是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最低限度的保证,但是事实正好相反,食品生产加工行业难以保证最基本的食品安全,直接损害了社会
其二,食品加工行业危机四伏,形成企业乃至行业株连的情形。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旦曝光,不仅危及出问题的企业自身,还直接危及整个行业。食品安全问题一经查出,往往并非是一个企业的违规操作,而几乎是该行业所有企业都在刀尖上起舞,并且集体讳莫如深。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已经变成了十分敏感的问题,只要曝光一例,必然产生波及效应,严重地影响整个行业。所造成的直接恶果是伤害消费信心,消费者陷入了整体失望,觉得只要涉及食品安全领域,什么都无法信任,也不值得信任。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似乎已经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很难让消费者去相信无良企业家,而且并非只是少数人缺乏最基本的良知,而是几乎整个行业的人,无人去找回自己的良知。
其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无力,政府监管缺位。食品安全的监管应当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既包括事前的监管,也包括事后的监管。但是我国目前的食品监管却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往往是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后,才会溯及食品监管的追责。不论是事前的防范还是事后的追责,都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诸多不足。食品安全领域中政府监管无力及缺位现象直接引发了食品安全领域诸多问题的发生,且一旦查出便是整个行业的大问题,加剧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监管重复和监管盲区并存的尴尬。监管重复是由于食品生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产流通环节众多,监管部门的权限划分不明。监管盲区则是因为负责前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职能部门彼此间缺乏信息沟通,这样就导致了既有可能发生重复检查的行为,又可能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别的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略显滞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就能使我们找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薄弱环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补充。由此而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实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政府部门更加关注,投入更多的精力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公军转网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xiexiebang.com/jzg/
第五篇:军转干部考试申论热点:食品安全新标准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事件链接]继国务院副总理汪洋6月10日指出国家食品安全存在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后,6月11日,国家卫计委借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契机,展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部署。将全面启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力争到2015年底,完成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整合,基本解决现行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形成标准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
“到目前为止,已经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29项。标准的目录也已公布,覆盖了数千项食品安全相关指标”。2015年底,就是“十二五”结束的时候,1000多个标准就基本都有了。鉴于现行的标准中,食品添加剂标准是整个标准体系中占比最重的一部分,所以食品添加行业受到的影响将会更突出。
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
由于受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矛盾、交叉、重复、个别重要标准或重要指标缺失、标准制修订工作基础研究滞后、保障机制不健全、人才队伍缺乏等问题。未来有关部委将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
标准基本一致,主要食品安全指标设置和控制要求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适应中国膳食结构和食品产业国情。国家卫计委公布的信息显示,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搭建起来。
风险评估规划胎动
完成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全套清理工作,必不可少的是风险评估及风险监测的发力。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层面,部委将强化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制度的顶层设计,即有计划推进食物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毒理学计划工作,加强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和评估方法学研究。
有关部委将在继续细化风险评估计划的基础上,着手制定2016~2020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规划。目前已经在2142个县区设置了食品污染物的监测点,2013年共监测42万件食品样品,涵盖了307项监测指标,获得监测数据493万个。监测结果表明,因环境污染,生产环节控制不严以及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或禁用物质的情况还存在,这些依旧构成食品安全的隐患。
行业将迎重大调整
落点到行业的微观层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整合工作,波及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是食品添加剂行业。
基于上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既有研究成果,国家针对含铝添加剂作出了重大调整。面粉、馒头、油条是我们最主要的铝摄入来源,而膨化食品是儿童铝摄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年龄越小的人群相对摄入量越高。根据国家要求,从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接下来,有关部委将专门针对食用植物油、蜂蜜、粮食、包装饮用水、调味品等产品,制定公布新的一批重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尤其是富氧水等具体产品(有些包装饮用水中加入食品添加剂是为了调节水的口味而不是具有补充矿物质的功能),未来将迎来更加严密的规范标准。
[专家解析]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仅在2012年上半年就出现了诸如“毒胶囊”、“果冻中添加工业明胶”、“苹果套农药袋”以 及屡禁不止的“地沟油”上餐桌等问题,还有前几年曝出的关于奶制品中三聚氰胺超标、山西老陈醋95%为勾兑醋、成色低劣的白燕添加硝酸盐染制成血燕、毒馒 头、毒豆芽等等。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各类不良事件,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这种现状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无法摆脱食品安全问题的阴 影。坊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生产加工那类食品的人绝对不吃某类食品。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降低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对于外出就餐,甚至是家庭餐桌都存在着不信任感。食品安全本应是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最低限度的保证,但是事实正好相反,食品生产加工行业难以保证最基本的食品安全,直接损害了社会
其二,食品加工行业危机四伏,形成企业乃至行业株连的情形。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旦曝光,不仅危及出问题的企业自身,还直接危及整个行业。食品安全问题一经查出,往往并非是一个企业的违规操作,而几乎是该行业所有企业都在刀尖上起舞,并且集体讳莫如深。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
已经变成了十分敏感的问题,只要曝光一例,必然产生波及效应,严重地影响整个行业。所造成的直接恶果是伤害消费信心,消费者陷入了整体失望,觉得只要涉及食品安全领域,什么都无法信任,也不值得信任。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似乎已经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很难让消费者去相信无良企业家,而且并非只是少数人缺乏最基本的良知,而是几乎整个行业的人,无人去找回自己的良知。
其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无力,政府监管缺位。食品安全的监管应当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既包括事前的监管,也包括事后的监管。但是我国目前的食品监管却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往往是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后,才会溯及食品监管的追责。不论是事前的防范还是事后的追责,都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诸多不足。食品安全领域中政府监管无力及缺位现象直接引发了食品安全领域诸多问题的发生,且一旦查出便是整个行业的大问题,加剧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监管重复和监管盲区并存的尴尬。监管重复是由于食品生
产流通环节众多,监管部门的权限划分不明。监管盲区则是因为负责前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职能部门彼此间缺乏信息沟通,这样就导致了既有可能发生重复检查的行为,又可能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别的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略显滞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就能使我们找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薄弱环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补充。由此而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实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政府部门更加关注,投入更多的精力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公军转网 详细出处参考:http:///jz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