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朴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

时间:2019-05-13 14:5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质朴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质朴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

第一篇:质朴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

质朴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

生于1949年的湖南籍宛女士,有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愿望。

在9个月大时候,宛女士的左手掌被严重烧伤。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下,宛女士的手掌的伤口最终愈合了,只是遗留了严重的后遗症!首先,大拇指和第四、第五手指与手掌的伤口粘连后长在一起,这就好比用502胶水把这几个手指粘在手掌上,60多年不能动弹,痛苦的感觉可想而知。其次,第二、第三手指也因为强大的手掌疤痕而形成钩状而长期伸不直!严重的畸形让左手丧失了基本的活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宛女士只能靠第二、第三手指非常有限的抓钩活动,来证明这只手还没有完全残废。电影里面,没有手的海盗头目往往安装了一只铁钩,宛女士的情形有点类似于此。

而实际生活中,宛女士的困扰还远未止步!畸形的手指导致指缝透气、透水很差。手指缝也逐渐出现讨厌的“脚气”味,旁人都敬而远之;而每天洗碗擦桌后,左手残留的水汽腐蚀了手掌皮肤。时间一久,左手掌甚至开始糜烂,感染化脓!

严重的左手畸形困扰了宛女士60多年。从懂事开始,宛女士就没少遭受嘲笑,一直到结婚成家,甚至到儿子娶媳妇,宛女士一直都自觉抬不起头!如何矫治左手的畸形,成了宛女士心里最最深处的愿望。八十年代末,宛女士也曾到过乡镇医院就诊过,当时医生就建议宛女士截掉屈曲得很厉害的第四、第五指,暴露出指缝,解决“脚气”和感染的问题,当时宛女士家人不同意,这事就一直拖着。

2013年,宛女士随着儿女来到汕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事再次被提起。宛女士儿媳妇打听到亲戚家小孩因为“并指”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整形外科成功进行了“分指”矫形手术治疗。她决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带着家婆找到当初给亲戚家小孩做手术的王庆生主任。凭着丰富的矫形外科经验,王主任判断这起病例虽然诊断容易,治疗上却是难上加难,尤其想保住手指!第一,多年的粘连和挛缩让手指每个关节都僵硬不堪,手术中掰开手指后如何阻止其回缩,如何覆盖拇指和手掌新出现的伤口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第二,儿童期及青春期的发育,往往让手指内部血管、神经短缩,手术中掰开手指如果不注意轻柔操作就可能扯断,那将是截掉手指的严重后果!第三,老年人手术,尤其是长时间精细手术对于麻醉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挑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研究病情,敢于挑战技术难题的王主任为宛女士制订了两阶段的治疗方案。第一阶段,王主任把宛女士的大拇指从手掌分离出来,应用钢钉固定好,并在大拇指和手掌上新出现的伤口上移植了自体皮肤。经过王主任手术团队三个多小时连续奋战,手术获得圆满成功!宛女士和家人高兴万分,她感叹说:60多年来没有这样竖起大拇指过!对于王主任,她连声感谢和称赞!

打铁趁热,宛女士进入第二阶段治疗。这次,王主任松解了宛女士左手掌的老疤痕,掰开了环指和小指,用钢钉固定好,手掌上的伤口再次移植了自体皮肤。手术再次获得成功!宛女士感慨非常:祖国解放60多年了,现在我的手掌也解放了!这辈子没有遗憾了!感谢王主任,感谢党和人民!

出院前,宛女士留下一份“感谢信”。之所以打了双引号,是因为这份感谢信纯朴到没有标题,而字里行间却看得出是一份“感谢信”。宛女士认识的字不多,信由她口述,孙女代笔。孙女读小学,感谢信的格式不太懂,认识的字也不多,有的字不懂得书写,只能用拼音代替。小朋友端正的楷体字这样写道:“感谢党和毛主席,感谢党和邓小平关爱人民,改革开放,感谢中心医院的好院长,感谢王主任尽力帮我的手复原,非常感谢实现我六十多年的愿望和理想!”(张丹方)

第二篇:质朴的感谢信

质朴的感谢信

刚看过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两百位农村教师签名质朴感谢信,情动温总理》,真的很感动,一是为总理关心农村教师的举动而感动,二是为总理承诺的“我想我们现在在农村加大力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年提出5项任务,我们一定把它完成好。”而激动。

温总理提出的五项任务是:一是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把小学、初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300元和500元;二是优化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提高1200万中小学教师待遇,中央财政为此将投入12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增加投入;四是推进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五是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

两百位农村教师签名质朴感谢信,情动温总理

温家宝9日参加浙江代表团审议。来自金华市赤松镇中心小学的方青代表,捧出一份感谢信,它是用村里办喜事包红包写春联那种纸写的。

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浙江代表团的审议。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带着赤松镇近两百位农村教师签名的一份大红感谢信,全国人大代表、金华市赤松镇中心小学教务主任方青含泪感恩。昨天(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

加浙江代表团审议,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那封饱含着浙江全省17万乡村老师感激之情的感谢信深深打动了他。

“敬爱的总理,各位领导代表们:你们好!我是一个来自农村小学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天能与总理面对面,内心除了激动,还有无比的幸福感,因为总理与咱们百姓零距离。”方青说。

去年,方青向大会递交了《关于“稳定农村师资队伍 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之建议》,4月,省政府出台文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8月开始,浙江省17万农村教师都享受到了津贴,人均每月增加230元左右,同时,政府还出台了许多鼓励农村教师长期从教的政策,包括设立“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优秀教师享受免费脱产培训等等。

方青的发言一字一顿,声音颤抖着:“年轻的教师们陆续参加了省农村教师领雁工程培训,回来后都兴奋感慨——我怎么好像到今天才知道该怎样教书啊!此外,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重视还激起了农村百姓尊师重教的热情。就在今年一月份,金华金东区的一些村书记和村主任们还自发凑钱,以自我微薄的力量来奖励所辖村校的优秀教师们。”

方青拿出了厚厚的一叠纸,是村里办喜事包红包、写春联的那种红纸,展开后像电影海报那么大,从方青的胸前一直垂到膝盖上方。红纸最上面用墨汁书写着“感谢信”3个大字。信正文的左右、下方都是密密麻麻的签名,估摸有一两百个名字。

“在我来北京之前,老师们一定要我给领导们带点礼物,但思来想去不知送点啥,我对他们说:‘咱们努力工作吧,最好的礼物就是把孩子们教育好,让家长放心。’一个兄弟学校的老教师一定要我带上这样一封感谢信。这是我们浙江省农村教师对我们省政府的这份感谢。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更希望全国的农村教师都能享受到这份幸福。”方青说完,原本鸦雀无声的会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温家宝、赵洪祝、吕祖善都站了起来。

方青说,她发言结束后,温总理还说了很长一段话:“我记得很清楚。总理说,你回去,向老师们,你们学校的老师们,你们镇的老师们,以至全省的老师们,表示问候,谢谢!谢谢!省里推进这五项工程,以及包括中央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加强教育若干措施,实际上都是要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教育兴则国家兴。办好农村教育、办好城市教育,关键都在教师。你提到每人增加230元,给教师很大的鼓励,其实你们看到的不是这点钱,而是对你们辛勤劳动的承认,是对你们默默无私奉献的一种肯定。所以,我想我们现在在农村加大力度,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年提出5项任务,我们一定把它完成好。”(记者 杨晓政)

“我是含着泪写这封信的”

昨天方青回来后,十分激动。

“我昨天晚上是含着泪写发言稿的。”她说,“我以为我会紧张,可是跟总理对话,特别不紧张,他近在咫尺,却那么可亲。我真的觉得,总理是我们的,心跟百姓相连。”

“别人都说,好的老师都走了,留在村里的老师都是最差的,这给我们造成多大的压力啊!老师找不到幸福感,怎么给孩子制造幸福感?政府的激励让老师们觉得,我们也是优秀的。”

待遇提高了,农村老师们干活更有劲了。方青说:“原本我们学校杂活每年请工人,需要花四五千元,现在都老师自己动手,教体育的冯老师会做泥水活,一些水池的修修补补就由他承担了,这个学期开学第一天,所有老师都去平整操场„„去年只用了417元经费。”

第三篇:浓浓元宵情

浓浓元宵情

又是一轮月儿圆,浓浓的年味还未散去,又迎来了我国的传统佳节——元宵节。元宵节,在中国有着吃汤圆的习俗,预示着全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今年的元宵节,恰逢星期一的工作日,对于大部分家人不在新余的总队机关工作人员来说,就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了。元宵节这天晚上,救护总队党政领导与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在渝家属欢聚一堂,共度元宵佳节。总队长廖水平说:“今晚是个团圆之夜,虽然不能与家人亲友团聚,但大家要把一起工作的同志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猜忌;多一点关爱,少一点冷漠,工作上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生活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把我们总队这个大家庭建设得更加幸福和谐。”大伙儿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汤圆,回味着总队组建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共同举杯为总队的明天祝福。

正月十五闹元宵,为了让大家体会元宵节的热闹气氛,聚餐后,总队元宵节联欢会又在总队政委张党生的声声祝福中拉开了序幕。联欢会上,大家或高歌或跳舞或讲故事说笑话,节目形式不拘一格,大伙儿抛开繁杂的工作,尽情享受这一刻的轻松与快乐。此时此刻,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的是欢快的笑容,弥漫在每个人心里的是浓烈的亲情。在这个团圆之夜,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就是一家人,每个人都是救护总队大家庭的一员,虽然这一夜,屋外相伴是雨水,不是圆圆的明月,但没有人感到遗憾,因为有一个圆圆的月亮就在我们的心间。在总队这个大家庭里团圆,这一晚显得更加有意义。(李丹)

第四篇:浓浓祝福语依依惜别情

浓浓祝福语依依惜别情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两年汉语幼教志愿者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就要画上一个句号,两年中700多个日日夜夜,仿佛历历在目,带有欢笑的日子在无声中悄然飞逝。可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校方举办“难舍情谊”专题欢送会,禁不住让我思绪万千。

此刻,依依惜别;此刻,恋恋不舍;此刻,感慨万千……我清楚,这一走,不知何时再相聚;这一走,不知牵挂万千里;这一走,不知相思几多愁……

作为留任志愿教师的我,在这两年里,我付出了很多,但我知道收获得更多,我付出的是时间、与家人的团聚、对女儿的照顾等,而我收获的是与活泼可爱的孩子们难以割舍的师生情,与默默奉献的印尼教师及志愿教师难以割舍的同事情,与时时关心关爱我们的“某”园长难以割舍的“母女情”,与印尼山山水水难以割舍的喜爱之情。此时此刻,心底是一股股暖暖的亲情在回荡……

700多个日日夜夜,我是在三宝垄三语国民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亲切而熟悉。也许是我家中也有一个与孩子们差不多大的女儿的缘故,我把平时无法对女儿表达的爱更多的倾注于班上的孩子,耐心地教她们汉语

拼音,学写汉字笔画,背唐诗、《弟子规》……孩子累了,陪着她们入睡,孩子病了,陪着她们去医院,孩子开心了,与她们一起欢快地笑……所以跟她们在一起我常常忘记自己是老师,而是同班的好朋友!

我还记得,当我再次走进教室,学生们鼓掌欢呼我的归来时,那种无法言语的幸福感,那种无法名状的归属感在我心底油然而生……幼儿阶段的孩子是天真稚气中带着点活泼可爱,还带着点调皮捣蛋。但她们的积极聪明,纯真可爱,使我一直都能够保持灿烂笑容。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学好华文,那就得先让孩子爱上华文,为了提高孩子们对学习华文的兴趣,我精心准备好每一节课,包括教具的准备,具体的教学步骤,在课堂上我加入很多游戏和歌曲,上课时也会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很快地小朋友就适应了我的教学方式,并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她们每天都会想,今天老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游戏,看到孩子在游戏中高兴的表情我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当看到她们从一句华语都不会说,到慢慢学会一些简单的字和词语,到后来是会念一些简短的儿歌和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歌曲时,我为孩子们的这种进步而感到骄傲。

记得有一次我们练习偏正短语,我出句子“可爱的小猫,聪明的孩子,美丽的花园……”然后我给出修饰语,学生说主语。“美丽的什么?”“花园”“可爱的什么?”“小猫”“聪明的什么?”“我!”。我听了先是一愣,然后笑着说“可以,聪明的你”。接着是全班不屑地嬉笑。还有一次我让学生用“除了……还……”造句。一生出句:“老师,我除了长得很高,还长得很帅!”全班又是一阵唏嘘和嬉笑。

还有一次课文情景对话,讲的是云龙和哈山见面然后一起到书店买书。我让他们每两人一组到前台对话练习。一组组都不错,口齿清晰,语调准确。到那俩“开心豆”的时候就要热闹一下了,他们先是蹦跳到前台,然后一个在南头儿,一个在北面,保持很远距离。我正奇怪两人又搞什么鬼,他们开始对话了,先是互相招手打招呼,然后说完一句话各向前走一步,说完一句话向前走一步。等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俩人已是胸贴胸,鼻贴鼻,最后一句“让我们走吧!”,俩人搭肩而去,引得全班一阵哄笑,可爱至极!

读课文时,几遍下了,读熟了,他们会以加速度前进,好像录音机按了播放和快进,直到上气不接下气。做连线题时,会以曲线或是折线再打几个圈才把相应词汇连接在一起。用有声挂图听古典乐器演奏时,他们根据不同的乐器声即兴欢蹦出不同的舞蹈。搞笑无敌!

后来我发现教室教学不免单调,尤其是近一个半小时的授课,他们累,我也累。于是我们把“阵地”转移到了多媒体教室,这样除了学知识,练口语,还可以看视频,听音乐,丰富有趣,他们更是欢喜!中央电视台来采访时,要拍摄我们上课的情景,我和高三班就选在多媒体教室。但那一天正是他们考试第一天,我担心他们因考试而焦急,担心面对摄像师的机器会紧张,担心他们有那么多人听课会不自然……当我看到他们依然淡定地坐下准备上课,如往日般笑笑地望着我时,我舒了口气。那种微笑是一种温暖的宽慰:老师,我们都不要紧张,我们会做得很好的!果然在他们的积极配合,良好表现中,我们顺利的完成了那节课!轻松愉悦,其乐融融。摄影师伸出大拇指表示对我们的赞扬!那次辉煌也给本学期口语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高三的学生已经毕业离校了,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我的眼睛里一直噙着泪花,说不上来的伤感。当有一个环节,让学生鲜花给老师的时候,几个学生簇拥过来“谢谢你,老师!”“老师,谢谢你!”,我笑着哭了。其实,我更感谢他们,上课时的积极配合,让我有了一份愉快的教学积累,下课时的交流,谈天,有让我了解了丰富有趣的印尼风土文化。学生们,你们是我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在印尼,我有几位要感谢的人,首先,就是我们的学校校董夫妇。他们虽都有七十多岁,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安排工作井井有条,让我们这些后辈敬佩不已。更加让人感动的是学校对华文教育的重视。这给我们汉语志愿者老师以很大的力量,更愿共同为华文教育尽自己全力。

潘董夫妇是我们工作中的引领者,教导者;是我们生活中关怀备至的父母。作为一名远离家人的志愿教师,走出国门,步入异乡,难免问题多多。但潘董夫妇一点一滴教导着我们如何去做,如何在工作中锻炼提高自我。不断地给我们打气,鼓励,大大增强了我们的自信。这位“老板”,不是把我们当成劳动者来用,而是向对待女儿一样,注重对我们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生活上,由于气候干热,身体不适应,我时常被咳嗽、发烧等小病困扰,校董夫妇或亲自送药,或及时送医,关怀备至,让我感动不已。担心我们吃不好,时不时地带我们去餐馆“搓一顿”,到了假期,还给我们制定了周到的旅行计划,安排到我们到…………游玩,让我们尽情地享受千岛之国天堂般的美景,让我们时常流连忘返……

支教是辛苦的,也是欢乐的,更是幸福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都能在其中“品尝”到,点点滴滴,也为我的人生添上了绚丽而多彩的一笔,是能够一辈子珍藏的美好的记忆。

第五篇:浓浓乡土情说课稿

《浓浓乡土情》——走进水乡天凝

天凝小学

单建萍

一、说教材简析

《浓浓乡土情》选自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是对小学低年级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自然环境、风景名胜、风俗文化、地域特色、历史变迁等,多方面的了解家乡。本课是从天凝方言、建筑、饮食、艺术四个方面让学生全方面了解天凝,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真正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方言、建筑、饮食、艺术,认识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2.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从而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含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难点: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含义。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具有天凝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图片,并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与调查:关于天凝的一些古建筑,艺术等,重点了解圆通桥与灶头画,让妈妈准备好一个拿手菜带到学校。

五、说教法

在教法上我选择直观教学法、合作交流法、集体讨论法、活动探究法,因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他们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教师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六、说学法

本课的学法自主探究法和课前调查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利用《天凝镇镇歌》导入

听完蒋大为的《神奇的地方》,教师问学生:此歌赞美的是哪里?学生会说

天凝。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生长的地方,而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各自的地域特点与文化风采,接着导入新课,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的家乡—水乡天凝。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说说天凝话

1.首先让学生了解“天凝”名称的由来。

天凝——古名凝溪,因市河 凝溪而名,其间建造了天宁寺,遂以寺名之“天”与溪名之“凝”相合为“天凝”,俗称“天凝庄”。

2.接着来说说“乡音”,采用游戏的形式:老师说方言,让学生用普通话翻译,进行小组比赛。

3.“汤仆”(或者汤仆子)是指 A、火锅 B、水暖袋 C、佣人 D、厨师

4、请找出一个与“夯扮栏滩”词意相同的四字词语____。

5、天凝话“吃点心”中点心的意思是 A、早饭 B、午饭 C、晚饭 D、夜宵

7、我们平时说一个人“搭搭叫”的意思是说他 A、平时说话很小声B、此人人品很好,广受欢迎 C、白痴

8、方言中“娘娘”是称呼 A、妈妈 D、奶奶 C、奶妈 D、干妈

“阿爹”是称呼 A、爸爸 B、爷爷 C、叔伯 D、干爹

11、“弯龙”是一种用来捕捉____的工具。A、黄鳝 B、青蛙 C、野兔子 D、黄鼠狼

12、“拉丝”是 ____.A、一种面 B、一种布料 C、一种食物 D、一种动物

13、“铁搭”是下面哪种农具____.A、锄头 B、镰刀 C、铁犁 D、打洞机器

14、“拆烂污”是指____。A、搞定一件麻烦的事 B、搞砸一件事 C、谈妥生意 D、贪污

15、人称代词“小徘徊”请找出一个同义词____。

16、我们说一个人“变西”是指 A、找死 B、善于

设计意图: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本环节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天凝方言与普通话有着较大的区别。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趣中学知识、乐中求提高,激发对天凝的热爱之情

三、居民面面观

1.找找家乡的老房子,老照片

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建筑”。比如,老师先介绍新疆地区干旱少雨,屋顶就不是人字型,而是平顶。蒙古人游牧民族,蒙古包建成圆形,可以适应任何方向的大风。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家乡的气候、地形、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会说经常下雨,河多。这时,教师进行补充:天凝镇境内地势平坦、水网如织,素有“江南水乡”之美誉。

师:因为这样的地形,使得天凝又有怎样的建筑呢?接着让学生说说平时所见建筑特点。学生说完后,老师再通过图片补充,如出示:天凝弄堂、古桥、廊棚等。

弄堂是天凝古镇的又一特色景观,也是天凝人的命脉。天凝的院落、商号大多临河而建,于是就形成了一条条与河道并行的小巷和街道,谓之弄堂。

并重点介绍古桥—圆通桥。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见到,名称是什么?然后说说从爷爷奶奶中知道的关于圆通桥的历史故事。学生说完后,老师用图片补充,让学生欣赏不同角度的圆通桥。

圆通桥,南北走向,单孔石拱桥。据传此桥由天宁寺僧人圆通募建,故名圆通桥。桥全长20米,宽2.8米,南坡18级,北坡19级。桥耳雕有暗八仙图案,天盘石雕如意图案。两侧有对联,左右款式可见“乾隆九年十一月吉旦”和“里人同建”,其它不可辩。

最后,简单出示新天凝的图片,感受社会的进步。

设计意图:教育回归生活,并不意味着教学仅仅局限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的再现与重复,而是一个引导学生展示、交流、研讨的过程。本环节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交流中得到提高,感受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

四、饮食习惯

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大致可分为8个字“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作为嘉善天凝人你品出天凝菜的特点了吗?

先让天凝本土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平时所吃的菜名,教师出示图片补充,如(毛豆烧菱、茭白肉丝、红烧排骨、红烧鱼„„)接着让学生介绍从家里带来爸爸妈妈的拿手菜,相互交换品着吃一吃,也可请班级里非本地的学生烧烧他的家乡特色菜,让学生比较着吃一吃,从而感受到天凝菜以清淡为主,并带点甜味。

吃完以后,老师重点介绍天凝的特色菜:砂锅馄饨鸭。先问问学生谁家做过?妈妈是怎么做的?通过学生课前调查了解,把介绍的权力放给学生。

设计意图:品社的教学要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实际出发,让课堂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所以本环节通过“尝一尝”这样一个直观的活动,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不同地区菜的特点,并尝到了各位妈妈的美味,激发了学生的一种自豪感。

五、艺术形式

师:各地有各地的饮食,各地也有各地的文化。家乡的艺术形式有哪些? 让 学生介绍搜集,重点介绍天凝灶头画。课前让学生在爷爷奶奶那调查灶头画的一些资料,课上让学生自由发挥,如曾经哪里见过,画了什么,颜色怎样。学生说完后,教师利用图片补充,感受灶头画的内容,如有植物类、动物类、财神类等,也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颜色基本为红、黄、蓝,这样三种吉利色。

六、小结

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天凝人在这神奇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开拓进取,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令我们赞叹、佩服。作为新一代的天凝人,我们要饮水思源,从身边事做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结尾播放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会唱的让学生跟着唱,激发学生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进行小结,与开头呼应,在歌声也激发了学生对天故乡的热爱之情。

七、说板书:本课的板书主要分四块 乡音: 建筑:桥

饮食:砂锅馄饨鸭 艺术:灶头画

简单明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

下载质朴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质朴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浓浓中秋节情小结

    五年级《浓浓中秋情,大爱共传递》小结 8月21日,五年级各班举行“浓浓中秋节情,大爱共传递”活动。每位同学从家里带来月饼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教室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同学们交......

    浓浓祝福语 依依惜别情

    浓浓祝福语依依惜别情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两年汉语幼教志愿者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就要画上一个句号,两年中700多个日日夜夜,仿佛历历在目,带有欢笑的日子在无声中悄然飞逝。可在......

    医患感谢信等

    篇一:质朴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 质朴感谢信 浓浓医患情 生于1949年的湖南籍宛女士,有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愿望。 在9个月大时候,宛女士的左手掌被严重烧伤。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国庆节的喜悦还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放着心的微笑。转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阳节。 重阳节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人们在重阳节当天佩茱萸,饮菊花酒,登高望远。“......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本台记者报道 10月16日,红果银河煤矿邀请中沙村的300多名老人到煤矿参加重阳节活动,与老人们共度重阳节。 这项活动在银河煤矿已连续举办数年,从未间断。......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早上好!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位阴数,“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一、忆古思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二、重 阳 节 的 来 历农历九月九日,为传......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

    西邑乡敬老节活动总结橘红橙黄,金桂飘香,2011年重阳节佳节如期而至。“九九重阳”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因此又被称作“敬老节”。我乡各村在“敬老节”这天举办了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