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吴大观同志
尊敬的党组织:
7月14日,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因此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高潮。我在学习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的过程中,深深被吴老那颗永远跳动着的为国为民的中国心所震撼。深刻认识到吴大观同志的事迹值得我们一直学习下去!
吴大观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历经坎坷,但从未动摇对党的信心。他通过对新旧社会的比较,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祖国带来繁荣富强,并把加入和追随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生最大的光荣。他在国内外接触过各种社会思潮,最终认定了马克思主义,把共产主义作为终生信仰。他认为党员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是有限的,只有融入到党的事业之中才是无限的。在入党60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病重期间还坚持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离休后,他坚持拄着拐杖去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并每年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和个人总结。他无论何时何地都相信党、关心党、爱护党,总想为党奉献更多,而从不向党索取回报,连续46年每年多交纳大额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
吴大观一生的奋斗,就是要为中国的飞机安上“中国心”。其实,吴大观胸中跳动的正是一颗“中国心”,他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需要,把改变中国航空事业的落后作为毕生的追求。为了中国飞机的“中国心”,在敌机肆虐的炮火下,他毅然改行学航空;在归国还是留外的选择中,他坚定地回来报效祖国;在没有机构、没有人员、没有资料的“三无”情况下,他迎难而上主动请缨。个人的能力再高,只有在国家民族事业的大舞台上,才能尽情施展;个人的价值再大,只有融入到国家民族的事业中,才会永恒。吴大观规划了新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基础构架,培养了一批发挥中坚作用的人才,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吴大观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在国家建设中显示才华,他的奉献已经汇入民族复兴的洪流
九十三年风雨路,矢志不渝报国心。吴大观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才华,是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吴大观同志的事迹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更加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学习活动中继续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立足学业,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以报国之理想,以创新之锐
气,共同开创祖国美好的明天!6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日益繁荣强大的中国屹立在东方,我们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种种困难和挑战也在考验着我们。我们要学习吴大观同志的爱国精神,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把对祖国的热爱化作建设国家的实际行动,勇于承担责任,勇敢面对挑战,认认真真学好本领,使自己的人生随着国家的进步而升华年。
他无私奉献、对党忠诚、积极进取、严谨务实、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生活朴实。。。吴大观同志为我们青年党员树立了一座高尚的丰碑,他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位共产党员。
汇报人:
时间
第二篇:学习吴大观同志心得体会
学习吴大观同志心得体会
最近,我科组织大家深入学习吴大观同志“爱党爱国、无私奉献、报国有成”的崇高精神。并集中观看了吴大观先进事迹的专题视频,对吴大观事迹和精神进行认真研讨,交流学习。
吴大观同志一生致力于航空事业,他曾在他90虽高龄时写下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他以坚定的人生理想为航标,为发展壮大我国航空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的爱国心值得我们每位中国人学习。从他的事迹中,让我感到虽然他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但是他通过自己的一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了一种精神,吴大观的精神所蕴含的内涵非常丰富,他献身航空事业、爱党爱国、克己奉献、淡泊名利、自强不息,大气达观的为人风范,卓然独立的崇高品质和天地人格,吸引、感染、影响着每一个走近他的人。
通过学习吴大观同志的事迹中,让我们知道,在我们的本职岗位上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的时候,要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一如既往的踏踏实实工作。因此我们必须立足本职、端正心态、脚踏实地在工作上要不断探求、锐意创新、敢于负责。敢于到艰苦岗位和困难多的地方去工作,以累为荣,以苦为乐,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医教科
2009-8-19
第三篇:学习吴大观同志有感
学习吴大观同志有感
最近,学习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受颇深。吴大观同志是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制多种型号的发动机,培养了几代专业人才,为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制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大观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他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才华,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被称为“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
吴大观同志是一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他通过自己的一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了一种精神。作为一名党员,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把68年的光阴倾注到了钟爱的航空动力事业上,他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离不开对党的忠诚和坚定的信心。他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这种信念他一生都没有动摇过。他一生历经坎坷,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对党的赤诚之心丝毫没有动摇过。
吴大观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一生矢志报国,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责任。他拥有宽广的胸怀,不求索取,奉献社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正廉洁,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他还心系群众,奉献社会,多次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连续46年每年多交纳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交给党。吴大观同志生前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他九十高龄时,写下了“我愿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继续为我们的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为实现今生‘航空报国’的夙愿,奉献一颗赤诚的心”的人生感言。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一生,是致力于建设航空强国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与其说凭借的是毅力,不如说是价值观使然,他曾说:“紧张工作是最大幸福,攻关胜利是最大快乐。”退休以后,本应该去安享晚年,他却没有,一心想着还能为这个社会做多少贡献,创造多少财富。对比吴大观同志优秀品质,我认为自身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并渴望在今后把对党的忠诚与对祖国和人民的爱转化成实际行动,为规划监察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为新时期的飞行员,我们要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祖国民航事业而不懈努力。吴老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民航事业上大胆探索,为民航发展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积累经验,成为一名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把握全局的新时代飞行员。同时,我们还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努力实践高尚的人生价值,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找到自己奋斗的目标,为之执著追求。联系自己的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勤奋学习、开拓创新,在奉献社会上下功夫。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开足马力,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同时,要注意改掉图安逸、讲享受的思维习惯,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迎接新中国60华诞。
湖北公司飞行部三分部 余坤
2009-08-25
第四篇:学习吴大观同志总结
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总结
在学习实践活动学习调研阶段,我支部按照“把学习贯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始终”、“自选动作有创新”的要求,提出要在“学理论、学传统、学先进”上下功夫,将吴大观同志树立为学习的先进典型,在支部全体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热潮。参加会议的党员干部畅谈了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体会和感想。吴老走了,带着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我国航空工业的无限眷恋走了。他用自己一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赤子之心,留下了一个老一代航空人的拳拳报国心,留下了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蔚为壮观!在吴老身上,党员找到了爱国爱党的标准,找到了做人成才的典范。大家表示,一定要以吴老的精神为动力,坚定理想、艰苦奋斗、奋发有为,为促进我区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支部书记***同志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活动中对支部党员干部相关要求。强调我们这一代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一代,是大有可为的。学习吴大观先进事迹对于培养青年人爱岗敬业和坚定信念,推动青年岗位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上,结合我支部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
段的工作要求,使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明确了三点: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敬业;二是刻苦钻研、奋发有为,立足岗位做贡献;三是要具有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培养良好作风和优良品格。广大党员干部应该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以报国之理想,以创新之锐气,以青春之热情,开创松岭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
一、吴大观简介
吴大观(1916-2009)航空发动机专家。江苏镇江人。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1944年赴美国,先后在莱可敏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和普拉特惠特尼(普惠)公司实习。1947年回国。曾任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广州分厂技术员、北京大学讲师、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工程师。
建国后,历任重工业部航空工业管理局科长、处长,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设计室主任、总工程师,中国航空研究院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副厂长,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委、高级工程师,中国航空学会第一、二届理事。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9年3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93岁。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的仿制和自行研制的组织领导工作。他一生爱党爱国、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领导下,制造出了涡扇5(ws-5)涡扇6(ws-6)涡轮风扇发动机,并为昆仑发动机和太行发动机的定型起了很大影响。
“由修理到制造,我们的道路要这样开始。”
“人生的道路是舍与而不是索求。”-----吴大观
2009年7月,央视、人民日报开始宣传吴大观的事迹。
二、吴大观-生平概况
吴大观,航空发动机专家。原名吴蔚升,江苏镇江人。
191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镇江县(今镇江市)农村小商人家庭。自幼家境困难,常借债度日。
1931-1937年,他在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学习。
1937年,吴大观被保送进入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前身)机械系。
1938年随校搬迁,进入昆明西南联大学习。求学期间,他目睹日本飞机狂轰滥炸的侵略行径,下决心走“航空救国”之路。读完机械系三年级,便申请转读航空系。
1942年8月毕业。他在大学期间,受到刘仙洲、王德荣、金希武等教授的教育熏陶,学习刻苦,勤奋俭朴。
1944年,吴大观被选送到美国莱可敏航空发动机厂以设计试验工程师名义进行深造。在该厂学习期间,从零部件制图到整台发动机设计性能计算,从部件试验到整机试车,经过了系统的学习锻炼,仅用半年时间就基本掌握了活塞式发动机设计的全过程。他抱着抓紧学习的热望,先后掌握了齿轮工艺、工装夹具、刀具设计及其加工技术。而后,他又在美国普惠航空发动机公司学习。学习期间,他见到喷气发动机离心压气机叶轮和涡轮部件在车间加工,引起他的极大兴趣,当时研制航空涡轮发动机在美国尚属起步阶段。
1946年加入美国自动车工程师学会(SAE)成为该学会会员,他作为业余爱好者,开始研究喷气技术,这给他以后从事航空发动机设计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吴大观在美期间,广泛接触公司各阶层人员,在技术领导、工程师、车间工人中广交朋友,并借此宣传中国。他两次被当地教堂请去做抗日战争中中国妇女的抗日活动和中国儿童教育的报告。他揭露日本侵略军蹂躏、残杀中国人民的罪行,宣传中国人民抗日的斗争精神。在美期间,他感到美国人看不起中国人,极大地刺痛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拒绝美国有关单位的高薪聘任,1947年3月毅然回到祖国。他没有带回贵重物品,仅有装满书籍和技术资料的两个箱子。他唯一的愿望是,把在美国学到的航空技术贡献给祖国。吴大观回国后被安排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广州分厂做筹建厂工作。他看到当时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已不可能再搞什么航空发动机行业,不得已愤然离职。
1948年,他来到北平(今北京市),在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任专任讲师,讲授航空发动机设计及齿轮设计和加工两门新课,颇受同学们的欢迎。在教书的同时,吴大观参加了学生的反饥饿、反迫害、罢课罢教运动,参加演活报剧,做反蒋反内战的宣传。
1948年冬在地下党的安排下,将吴大观及其爱人、孩子和弟弟一家四口人送到解放区石家庄。吴大观从实践中认识到,发展航空唯有依*中国共产党。他到达解放区时,心情万分激动,对自己的爱人和弟弟说:“我们现在到了我向往的世界,祖国的航空事业,祖国的繁荣昌盛全*共产党的领导,我要为它而献身。”此后,聂荣臻亲切接见了他,鼓励他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贡献力量。从此,他走上了新的航空救国之路。
1948年12月,吴大观随解放北平的队伍,参加了入城接管矿冶研究所的工作。
1949年11月任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组长。
1951年航空工业局成立,他在局机关参加发动机生产管理,孜孜不倦地学习苏联新的喷气发动机生产工艺资料,抓工厂生产管理先进典型,在局领导下组织各厂交流。在苏联援助下。
1956年,吴大观调到沈阳410厂组建我国第一个喷气发动机设计室。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始设计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动力发动机。经他和设计室副主任多次分析研究有利条件和存在难点后,决定利用410厂刚生产定型的涡喷5(苏BK—1)发动机为原准机,用相似定律进行缩型设计歼教1飞机的动力喷发1A发动机。此方案可利用410厂已有的锻铸毛坯、工装设备,不用增加任何新材料,就可制造出新的发动机。这是经济、风险最小的研制方法,也是研制周期最短、耗资最省、较有把握的设计方法。他以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与广大工人日夜奋战了210天,经过20小时的持久试车,首批4台发动机研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