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4:0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第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韦晓萍2012.9.10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是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多变的练习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对应用题改变问题,改变条件或问题和条件同时改变的练习,达到目的。但“变”要为“练”服务,“练”要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因此,教师就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

一、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三年级有女生45人,比男生少1/10。

问:(1)男生有多少人?

(2)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

(3)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二、一题多变

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一般可以采用“纵变”和“横变”两种形式。

1、“纵变”:使学生对某一数量关系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

例: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是原来的百分

之几?

变化题:

(1)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百分之几?

(2)某工厂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25%,原来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3)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比原来增产了25%,现在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2、“横变”:训练学生对各种数量关系的综合运用。

例:粮店要运进一批大米,已经运进12吨,相当于要运进大米总数的75%。粮店要运进大米多少吨?

变化题:

(1)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还剩下多少吨大米没有运到?

(2)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0.6吨。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3)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4辆汽车运一次,每辆运2.5吨,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比汽车少运1.9吨。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4)粮店要运进大米16吨,先用汽车运进75%;剩下的改用大车运,每辆大车运的吨数是汽车已运吨数的1/24。一次运完,需要大车多少辆?

(5)粮店要运进面粉14吨,是运进大米吨数的7/8。这些面粉和大米,用4辆汽车运,每辆运2.5吨,需要运几次?

这样,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练习,就不断加深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不断地向抽象过渡。发展了逻辑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主要指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解与解之间的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

1、某班有学生50人,男生是女生的2/3,女生有多少人?

(1)用分数方法解:50÷(1+2/3)=30(人)

(2)用方程方法解:X+2/3X=50或X(1+2/3)=50X=30

(3)用归一方法解:50÷(2+3)×3=30(人)

(4)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50×3/(3+2)=30(人)

2、某工厂计划10天制造200台机器。结果2 天就完成了计划的25%。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有以下几种解法:

(1)10-200÷(200×25%÷2)=2(天)

(2)把计划产量看作“1”。

Ⅰ、10-1÷(25%÷2)=2(天)

Ⅱ、10-2×(1÷25%)=2(天)

Ⅲ、10-(1-25%)÷(25%÷2)-2=2(天)

(3)把实际天数看作“1”。

10-2÷25%=2(天)

这样,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素,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能做到大纲要求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答方法。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深化,而且可以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江南区育华学校申报职称论文

作者:韦晓萍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是整数应用题的总结。在这一阶段把整数应用题中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作了一个全面的汇总。所以小三应用题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涉及一般应用题到典型应用题,从一步应用题到几步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普遍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答方法,也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归纳、综合,让学生从已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中找出规律,把握特点。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整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应注意抓住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教会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切入点。我们知道解答一般思考应用题的方法是:问题〈--〉已知。解答过程是:1读题,2分析,3解答,[列式],4检查。而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最难的是要教会学生把这个程有机的结合。于是,我就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知道解题过程中各个环节中应达到的目的,使学生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一班栽树40棵,二班栽的比一班多5棵。两个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这道应用题时,我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学生思考:这道题说的什么事?有几个班栽树?拿个班栽得多?“一共”是什么意思?求“一共”用什么方法?这一串问题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把解题的方法也有机的结合起来。教会了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教会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从问题〈---〉已知的一般的解题方法。

小学三年级应用题中还涉及到许多典型应用题。如:路程除以速度=时间,总产量除以工效=工作时间,总产量除以单产量=数量,总价除以数量=单价。之所以把它们叫做典型应用题,是因为这类应用题有着极强的规律性。虽然这类应用题也可以用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方法来解答,但如果学生把握到它的规律性,用它特有的典型关系式来分析、解答就会更加简便。例如:商店有12箱水瓶,每箱5个,每个10元。着些水瓶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这道题是求总价,关系式是:总价=单价乘以数量)

这样根据数量关系式就能轻松的解决这道题。当然一般典型应用题都不是一步的简单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地、准确地应用各种关系式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的定义关系式子中的一些慨念。如:“速度”,“单价”,“工效”等等。并列举生活中有关慨念的例子,让学生判断、理解,逐步掌握、运用,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解决典型应用题。

以上是我的一已之见,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希望我们不断的研究教材,探索教法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从学生心理特点改革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论文

小学3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3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把以学生心理特点改革小学3年级数学教学为研究课题,使学生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现从3个方面简论如下:

一、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3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9周岁,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教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一基本能力。

一、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谐音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数是3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法数是2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准备题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新知识。

在讲解准备时,教师有意让学生初步认识用乘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是关键。学生的知识经验一方面来自原有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自生活经验。由于我坚持按照教材的实际,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加以运用这些知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获得了新知识。

2、合理组织,张弛相间。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3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自然的引入已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了方向。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理解和运用。正是因为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知识,充分地利用了课堂。

二、由直观教学入手,促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小学

一、2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对待3年级学生不能依然停滞于这样的水平。但是,由于3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又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我采取由直观教学入手,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比如,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板书例题:

乘法 除法

按运算顺序计算 简便算法 按运算顺序计算 简便算法

26×45 26×(4×5)360÷8÷5 360÷(8×5)

=一04×5 =26×20 =45÷5 =360÷40

=520 =520 =9 =9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乘法时,3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和除法时一个数连续

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结论。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这是知识的正迁移;也可以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知识的负迁移。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做法是:

1、温故知新。3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一年,多位数运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这部分教材的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全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赖于

一、2年级各种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我们不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而只能把

一、2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一位数乘2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计划的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着正迁移作用。

2、运用比较。当新旧知识技能一0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经验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向迁移作用。例如:教学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对偶题目:5一600†700=73……500

往往有一些学生算错为:

5一600†700=73……5

教师便启发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发现错误。进而说明余下的“5”是被除数的百位上,应该是“500”的道理。最后教师帮助学生与以前的有余数的除法做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消去相同个数的“0”之后,按以前学过的方法求商和余数,这是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如果有余数,应该在余数后面也添上被消去的“0” 的个数。当然,这只是指法则的记忆而言,在算理上是完全统一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能记住了。

3、改错练习。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到从正确的方面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注意到从反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其中 ①是针对学生法则中“被除数和除数划去相同个数的„0‟的相同这一关键词不理解而提出来的。”

②是针对学生对余数的位置不理解而提出来的。

③是针对“补0”有模糊认识提出来的。这样,既从正面讲清算理,又从反面加深理解,互相配合,使知识掌握更牢固。

3年级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高3年级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再是难题。

第四篇: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解决三年级应用题的方法

李雪琴

小学三年应用题是整数应用题的总结。在这一阶段把整数应用题中的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作了一个全面的汇总。所以小学三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涉及一般应用题到典型应用题,从一步应用题到几步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从普遍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解答方法,也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归纳、综合,让学生从已学习到的解题方法中找出规律,把握特点。

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整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应注意抓住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教会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切入点。我们知道解答一般思考应用题的方法是:问题〈--〉已知。解答过程是:1读题,2分析,3解答,[列式],4检查。而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最难的是要教会学生把这个程有机的结合。于是,我就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知道解题过程中各个环节中应达到的目的,使学生有的放矢。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一班栽树40棵,二班栽的比一班多5棵。两个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这道应用题时,我就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学生思考:这道题说的什么事?有几个班栽树?拿个班栽得多?“一共”是什么意思?求“一共”用什么方法?这一串问题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把解题的方法也有机的结合起来。教会了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教会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从问题〈---〉已知的一般的解题方法。小学三年级应用题中还涉及到许多典型应用题。如:路程除以速度=时间,总产量除以工效=工作时间,总产量除以单产量=数量,总价除以数量=单价。之所以把它们叫做典型应用题,是因为这类应用题有着极强的规律性。虽然这类应用题也可以用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方法来解答,但如果学生把握到它的规律性,用它特有的典型关系式来分析、解答就会更加简便。例如:商店有12箱水瓶,每箱5个,每个10元。着些水瓶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这道题是求总价,关系式是:总价=单价乘以数量)这样根据数量关系式就能轻松的解决这道题。当然一般典型应用题都不是一步的简单应用题,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地、准确地应用各种关系式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的定义关系式子中的一些慨念。如:“速度”,“单价”,“工效”等等。并列举生活中有关慨念的例子,让学生判断、理解,逐步掌握、运用,以利于学生更好的解决典型应用题。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希望我们不断的研究教材,探索教法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估算教学论文征集(本站推荐)

小学三年级数学“估算教学”论文征集各位三年级数学教师,大家好!

本学期乘法和除法为主要教学内容,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 估算能力.大家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总结此方面的教学经验,写出 "如何提高学生估算能力"方面的论文,于12月31日前交到进校 214室,寒假期间评出等级奖.

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

2006年11月1日

下载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论文(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错因和改进 在小学生的作业与练习中,错题随处可见,虽然我们任课教师一次又一次地纠错,但部分学生还是无法理解进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无奈与厌恶。本文是就小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日期:2008-10-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在生活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在小学计算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小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常受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 东曲国岱杨爱华 摘要:衡量数学教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之一,就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实际,突破难点。本文提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的培养黄泥河小学高艾玲【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如何在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激发学生兴趣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兴趣是最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摘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