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市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调查与分析(最终版)
南京市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调查与分析
自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以来,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中,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女大学生占到相当比例。她们受到良好教育,富于智慧和活力,是参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不可替代的人才资源。然而,自2003年起,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显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突出。特别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加明显。为此,国务院、教育部都先后出台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通知,各省、市政府也就妥善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各地妇联组织从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高度,积极协助、借资借力开展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各项工作;各高校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组织开展了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导工作,积极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因此,如何帮助并更好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南京市11所高校各个年级及各个专业的440名在校女大学生。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无记名问卷和现场访谈的形式,其中发放问卷440份,收回440份,其中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87.5%,现场访谈25人。统计方法:对调查问卷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数据反映
1、专业选择动机的类型分布。完全按照自己兴趣选择学习专业的女大学生占38%,而有超过60%的女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依靠外部环境的,其中,有超过38%是来源于父母或亲戚朋友的意见。
2、理想工作的选择状况。稳定、轻松、压力小的工作岗位成为女大学生期望最高、较理想的工作选择,占到40%的比例,能学有所用、发挥专业特长的仅有13%,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的,仅占11%。
3、理想工作单位和就业地区的选择分布。选择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的女大学生比例超过了70%,就业地区选择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女大学生比例也达到了70%。
4、对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国务院、教育部都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但在调查中发现,76%的女大学生对于国家颁布的就业政策不太清楚。调查中反映,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大学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但是针对性不够,实际指导效果欠佳。
5、校方就业服务的实际现况。女大学生对于校方的就业指导与帮助是非常渴求的,在表中的五个选项中,几乎每一项都是她们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的,其中,要求有“就业政策、形势分析”和“求职面试技巧培训”的达47%。
(二)主要问题
2008年至2010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5.5万人,42.7万人,45.9万人,每年增长率分别为20.3%,7.5%。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仍在逐年递增,而女大学生在高校毕业生中也呈递增趋势,这表明我国男女两性受教育权日益平等,女性受教育程度和范围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在女大学生就业这一反映男女两性社会权益平等的问题面前,女大学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现实的性别歧视。在一些已就业的女大学生中,也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处于低质量的就业状态,无论是就业薪资还是工作的发展机会,均低于男生。
1、女大学生在专业选择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的就业设置了障碍。根据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2007-2008年大学生就业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学,从专业类别来看,地矿类专业的就业率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众所周知,理科特别是工学是男性传统上主导的专业,女大学生较少选择理科,而大多集中选择文科类专业。女大学生在专业的选择大多来自外部环境,而考虑专业发展前景的仅有23%。
2、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择业中求稳图安逸的矛盾心理体现明显。调查显示,96%的女大学生都认为工作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说明女大学生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价值的意识较强,但在面临就业时,希望工作能稳定轻松、低压力、高收入的比例达到了63%,试图低付出与希冀高回报的心理矛盾明显。
3、对用人单位和就业地区的双重限制,更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在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地区选择的调查上显示:有超过70%的女大学生希望在大中城市工作,并且就业首选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企。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民营企业/个体”是 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吸纳了34%的211大学和44%的非211本科应届毕业生,而女大学生青睐的事业单位、机关和国企吸纳就业人数有限;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特点是“孔雀东南飞”和“西材东用”,也就是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的本科生源只占全国的35%,但却接纳了全国59%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就业压力显而易见。
4、就业缺乏准备,相关政策了解甚少。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明确就业方向的、平时注意搜集求职信息的,这种具有主动意识色彩的行为在女大学生只有23%,而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诸如就业指导、职业能力规划测评等等,与就业求职相关的活动基本都是学校组织,学生被动参与而已。高达76%的女大学生对于国家颁布的就业政策不太清楚,其中的原因可以用一个比例来解释:只有5%的女大学生认为获得理想工作的依靠因素是政策。
(三)主要成因
一是女大学生主观认识上对就业存在偏差。在就业选择上,如表
3、表4所示,女大学生高就业期望较集中地反映在盲目追求部分职业和就业地区,较大地限制了她们的择业范围和专业发挥。当过高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时,就会出现频繁选择,最终使低就业成为普遍问题。受个人、家庭、市场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多重文轻理,在就业选择上,多拣轻怕重,在竞争性就业环境中,女大学生多能脱颖而出,但在工作中又有受呵护、受保护的心理需求。此外,在对就业时间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认为:大学一毕业就全部就业是计划经济的观点。从一般的研究来看,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并不稳定,而半年以后的就业率比较稳定。然而,不仅仅的女大学生而是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希望或选择在毕业前确定就业,如此匆忙就业,会为将来的工作和个人发展埋下诸多隐患。
二是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撑力明显不足。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不够,女大学生得不到实际有效的指导,女大学生只能更多的依靠家庭、同学、朋友。当可依赖的社会资源无法支撑她的就业需求时,女大学生的就业常无处着落。在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时,当女职工天然履行社会责任的用人成本需要单位来承担时,导致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多选择男大学生,使得女大学生低岗位、低收入就业,造成了极大的人才资源的浪费。
三是女大学生就业难将进一步凸显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当前,一方面,女大学生就业难,偏专业就业、低岗位就业、低收入就业的人数较多,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急需专业素质较好、综合素养较高的女性人才。近年来,在研究生报考中,应届女大学生的比例在上升,有部分原因是女大学生为逃避就业难的尴尬境地而做出的被动选择,这无形中
将进一步加剧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整体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将进一步显现。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思考与建议
1、要以科学发展指导,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任务是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女大学生是一支伟大的、知识密集的人力资源队伍,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因此,女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协调运行,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此外,促进女大学生就业还是维护妇女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就业是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女大学生是妇女就业的代表和重要力量,实现就业是她们实现自尊、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是享受其他社会权利的物质基础,其就业水平是衡量妇女就业权利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志。
2、要发挥各方优势,努力构建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撑体系
促进女大学生就业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政府、学校、劳动、妇联等多方通力合作,构建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撑体系。
构建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法律应该成为保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最有效的保障。我国的《劳动法》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为妇女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同男性享有同等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应尽快建立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将女性就业保障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使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构建监管体系。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运动员”变成“裁判员”,必须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管。在各级政府的劳动管理部门成立就业平等监督机构,专项负责就业平等权的执法、监管职能,提高女性平等就业保障水平,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等等。
构建指导体系。高校应针对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中的特殊性,专门开设适合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为她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接轨,应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她们在毕业时真正具有竞争力。
3、要重视并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提升应对社会竞争的综合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中国慢慢普及,在高校所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少有针对女大学生就业指导这方面的内容。而事实上,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示弱、矛盾、虚荣等多种不良的心理,从而导致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要关注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就业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帮助女大学生重新认识自己,了解真正的自己。让她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优缺点,针对性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针对性的培养自己,增强就业的主动性,这是内驱力。二是纠正她们错误的择业心理,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和社会现状,能够充分利用女性的性别优势,拓宽就业面。所以,女大学生要自信、自尊、自强、自立,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提高运用社会的能力,立足自身特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摒弃自傲或自卑心理,克服依赖心理、攀比心理等不良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把握机遇,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
第二篇: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随着多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接受教育的女性大幅增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女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然而,社会各界对高校女生就业歧视却日趋严重,“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家庭和女大学生个人密切关注的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给女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心理压力,还可能助长部分女大学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女大学生就业难还直接导致女大学生考研率高,然而,即便是拥有了研究生学历,她们也得不到应有的公平的待遇,女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就业歧视在我国呈现出日益普遍化的趋势,所谓的就业歧视是特定的经济关系在人们理论思维中的再现,它深刻、完整地反映了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其中最严重的是性别歧视,即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所谓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各个环节中,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生或提高对女大生的录用标准从而导致女大生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他损害的情况。1
虽然我国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都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但是,关于何谓歧视以及法律要反对怎样的歧视,我国法律并无任何明确界定。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开宗明义反对就业歧视,在总则的第三条明确写到:“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但也没有就就业歧视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现实生活中就业歧视依然存在。
在现实择业过程中,男女存在着极大的不平等,目前社会上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就业过程中,“女硕士=男本科、女本科=男专科”,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男生一般投2到3份简历即可得到一次面试的机会,而女生要得到一次面试机会,要投8到10份简历。女大学生就业歧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每年女大学生考研比例高于男生,考研也成为女生逃避就业的一种方式,可是就算一路考到博士,仍然对就业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甚至造成女大学生“赢在考试输在就业”的现状。女大学生就业前途惨淡。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
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资源条件下追逐个人效用最大化。对用人单位而言,即利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组合追逐利润最大化。总之,用人单位要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等,使得“女牌”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牌”劳动力,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女大学生对工作期望、要求较高。
女大学生一般都会认为自己经过多年的苦读,且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对未来的工作都有一个过高的期望:不希望工作流动性太大、对工作稳定性的要求高、对劳动环境的要求也较高、不能从事劳动强度高的工作、有些工种也不适合女性、还有人身安全问题,这些都需要用人单位给予额外的关怀和照顾,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这些要求无疑也限制了女大学生的择业范围。
3、女性家庭角色的局限。
态度决定一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做怎样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该事件的态度。调查表明,大多数女性认为女人应把妻子的角色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母亲,第三位才是工作,因此,婚后的女大学毕业生家务劳动仍是其主要职责,这必然会导致她们工作时精力分散,从而降低劳动生产率。此外,女性较重家庭的观念也会使用人单位不好安排工作,而男员工却可以随时待命、随时出发。
4、女大学生自身特点。
男女两性在生理上存在差异,大多数女性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性,这是众所周知且无法选择的。男女两性生命周期的显著差异就是女性承担着生育孩子和哺乳的任务,由此必然造成女性职业生涯的中断。
三、解决女大学就业难问题的相关对策
现如今,女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要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需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以支持,还需女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一)女大学生自身应如何应对
1、女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端正择业态度。
女大学生首先应正确的认识自己,不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其次应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努力发展自我、提高自我,以自己的实力、能力赢得社会的认可,从容应对社会的不公正待遇。
2、女大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女性心思细腻、有耐心、忍耐力强,这些性格优势使她们能够从事一些枯燥单调的工作。女大学生受过良好的教育,更能接受新事物,更好地适应新工作。此外,女性天生的亲和力、善解人意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在社交和人际协调方面显示出极大地优势。
3、树立维权意识和敏锐的社会认知。
女大学生要树立维权意识,树立敏锐的社会性别意识和权力认知,善于发现和抵制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同时树立良好的心态,正确的面对就业中的不公正待遇,并积极、从容应对。
(二)政府的应对策略
生育行为是人类繁衍和文明延续的基石,是事关民族、国家的大事,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女性肩负这一神圣职责,却因此在就业中遭到歧视,所以,政府应采得力、务实的措施将这一成本社会化,而不应由女性这一弱势群体承担,也不应完全由用人单位承担,应多方共担。
1、给企业以一定的税收优惠,从而弥补其“性别亏损”,鼓励企业雇佣女大学生。
2、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家务劳动市场化,使女大学生从家务中脱出身来,从而专注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反歧视立法,把对女大学就业的保障提升到法律层面,并严格执行。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把就业歧视真正落到实处。
此外,学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的就业指导,特别开设女大学生求职技能培训和
心理辅导班,培养她们的求职能力、化解就业焦虑;帮助女大学生尽可能多地搜集就业信息,降低女大学生的求职风险和求职成本。
总之,在劳动力市场上以及工作环境中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它们对女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而克服这种不平等则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由于,女性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减少这种不平等,将有助于女性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第三篇:女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公共政策分析
新闻: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9日表示,就业是民主之本,我国非常重视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公共政策推进女大学生就业。
宋秀岩是再国务院新闻办9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做出如上表述的。宋秀岩之处,在整体就业形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要保证女大学生拥有公平而充分的就业机会还应做出更大的努力。为了解决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开展了促进就业的各项活动,是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建立更加便捷、相互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在招生和教育全过程中加强指导,使毕业生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就业能力。据介绍,2008年以来,教育部、人设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以及创业扶持行动,全国已经创建了女大学生的实践基地6000多个,帮助了一大批女大学生提高创业就业能力,实现创业就业。
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的财政政策,就是对有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国家将提供5—10万元的小额大款,由国家贴息扶持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目前全国已经贷出妇女创业就业的小额贷款260多亿元,国家和省级财政已经贴息将近10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妇女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的创业就业问题。
分析:
从公共政策的特征上来讲,首先,国家对于促进女大学生毕业就业以及创业的问题所出台的政策就是国家的一项公共政策,这个政策是由国务院提出并经过审核通过实施的政策,因此它具有合法性和强制性,一切政策只有经过合法化的过程,才能对公众有约束力,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政策,因为经过了国家的认可因此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从而加大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并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提出了综合的政策来增加就业量,还从根本上加强了女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创建实践基地,不仅创造就业机会还有效的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使其更适应社会上岗位的需要,一个问题多方位解决,这就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正因为各个击破所以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万无一失,他可能导致人们希望的结果也可能出现人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对于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其真正的功能不言而喻,可以降低女大学生的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新一代的发展,但他们也有明显的副作用,在未来可能会出现女大学生利用政策作出违法乱纪的事:逃税等,还有可能让他们的竞争意识降低从而不求上进等问题,这就充分体现了公共政策的多样性。
最后,国务院能够就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个问题做出全方位的应对措施,从各个方向考虑来解决问题,从自身条件到外在环境都考虑周全,这也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明确性。就业难的问题不能单单加大就业量那样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且坚持的时间也不会长久,所以,我们国家的政策不仅从外部环境上作出很大的调控,以经济支持女大学生创业,还能享受很多优惠政策,从大学生自身上也做出了应对措施,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好基础知识,还要加强自身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建立实践基地等都给他们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明确提出为保证女大学生拥有公平而充分的就业机会还应做出更大的努力为这个政策指出了明确的目的,充分体现政策的明确性。
第四篇: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存档日期 __________ 存档编号___________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姓 名: 王小米
系 科 : XXXXXXXXX
专业班组 : XXXXXXXXX
指导老师 : XXXXXXXXXX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上大学难的紧张状况似乎得到有效缓解。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新的问题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家庭、高校、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大学生为例,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问题 原因及对策
一、引言
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这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将被社会所淘汰。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同学走进大学校门,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学生已经由原来的上学难转变成了就业难,既有社会需求不足与毕业生大量增加形成的供需矛盾,种种因素的影响,使高校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问题。本次调查是通过调查问卷来探讨我校公共管理系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对策。以此说明大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熟悉国家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政策,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主动去适应社会,才能就业成功。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一)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了自编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对我校公共管理系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内容涉及主观方面即就业观念、自我定位和职业认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客观方面即社会环境、政府职能、高等教育、用人单位、家庭教育等方面。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对象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大学生,本次为随机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其中回收91份,有效率为91%。
三、调查结果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很多大学生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在思考将来毕业时的就业问题,进入大学后,更是在规划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但是,不同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产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在就业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只能毕业生去适应,这是产生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对自己有明确的就业观念。调查显示,当我们问到:“您毕业后愿意在哪里工作?”时,有62%表示在家乡工作,而选择在家乡就业的同学中大三的同学占多数;25%的同学选择在东部沿海城市就业,其中大一同学占多数;5%的同学选择中西部地区,还有8%的同学没有考虑好,选择其它。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很不成熟,不愿去中西部地区。(见表1)
表1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题项
选项 家乡
选择就业地点
东部沿海城市 中西部地区 其它(未考虑好)
(二)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职业认识情况
经过调查显示,有23%的同学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有38%的同学不太清楚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有32%的同学不好确定自己适合什么,还有7%的同学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由此得出,大学生对自己没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大学生要明确求职目标,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根据用人单位所需职位制作简历,正确认识社会,客观评价自己,并不断地调整个人择业标准,调整择业、就业期望值。(见表2)
频数 56 23 5 7
百分 62% 25% 5% 8%
表2 大学生自我定位情况
题项
选项 清楚
对自己定位情况
不太清楚 不好确定 不知道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情况
调查显示,当我们问到:“您利用课外时间参加过社会实践吗?”时,只有3%的同学经常参加,有32%的同学偶尔参加,还有65%的同学没参见过,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开始大学生活前,处于九年义务及高等教育阶段,人生阅历的匮乏,价值观的塑造还未成形,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素质教育所教授的书本知识。在经历高考等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在那个时期,基本失去了对待人生、前途、命运、及其价值观的终极思考。进入大学后承担着父母家人的殷切期望,沿用义务教育时的方法,以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因而很多学生被称为高分低能。不能满足社会对于职业的最终需求,以至于很多大毕业生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所以,现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确实比较缺乏实践能力。(见表3)
表3 大学生实践能力基本情况
题项
选项 经常参加
参加实践频率
偶尔参加 没参加过
(四)大学生就业时对社会环境的认识
虽然现在上大学比较容易,但是大学生多了就业也就意味着难了,随着经济的增长,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供大于求,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竞争加大,经过调查,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中有3%的同学认为就业形势好,没有压力,有16%的人认为形势较好,压力不大,有65%的同学认为形势较严峻,比较困难,有16%的同学认为形势严峻,很困难。(见表4)
频数 21 35 29 6
百分比 23% 38% 32% 7%
频数 3 29 59
百分比 3% 32% 65%
表4 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情况
题项
选项 形势好,没有压力
就业形势
形势较好,压力不大 形势较好,比较困难 形势严峻,很困难
(五)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认为这方面是最重要的,家庭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融入到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系统中,家庭成员对职业的评价认识对大学生就业会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调查显示,有15%的同学认为父母会完全影响就业,有78%的同学认为父母 对自己的就业影响一点,还有7%的同学认为父母不会影响自己的就业。(见表5)
表5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题项
选项 完全影响
父母影响
影响一点 不会影响
(六)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认识
调查显示,有9%的同学认为自己就业不成功是用人单位的要求过高,有46%的同学不确定是否用人单位要求过高,还有45%的同学认为就业不成功不是用人单位要求过高。由此得出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但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见表6)
表6 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认识
频数 14 71 6
百分比 15% 78% 7%
频数 3 15 58 15
百分比 3% 16% 65% 16% 题项 选项 高
频数 8 42 41
百分比 9% 46% 45% 用人单位招聘程度 不确定 不高
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是大学生群体面对全社会的巨大就业压力,造成供求总量上的矛盾和结果上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愿望与社会客观现实和自身实现相矛盾。
(一)主观原因
不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并不一定是因为就业能力能力不够,而是因为就业观念不正确,妨碍了顺利就业。有的同学希望,一毕业就能找到一个工作环境好、生活环境好、工资待遇好、福利待遇好、发展前景好的单位,而且还要求这个单位名声响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免得今后还要不断变换工作岗位,最好一次就奠定好的基础。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大都具有“位高、钱多、责任少,北京、上海、珠三角”的求职取向,这反映了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对于地区和职业的“严格要求”,一定要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待遇。很显然,这大大限制了自己的就业范围[1]。
总体来说他们普遍向往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选择经济收入高、有发展前途、能够体现自我价值或者比较稳定的单位。他们忽视择业过程中就业信息收集、择业技巧学习、社会其他因素影响的作用,把择业、就业过程简单化、理想化。因此,高工资、高福利、高地位、好城市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这些滞后观念都严重束缚了当前的大学生就业。
调整大学生择业心态,将就业理想与现实结合。一些家长与学生认为读了大学之后,马上就可以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和称心的薪水。他们仍然按照精英教育阶段的择业观念进行职业的选择,把就业期望值定得过高。但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
现在大部分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确实比较缺乏实践能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开始大学生活前,处于九年义务及高等教育阶段,人生阅历的匮乏,价值观的塑造还未成形,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素质教育所教授的书本知识。在经历高考等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在那个时期,基本失去了对待人生、前途、命运、及其价值观的终极思考。进入大学后承担着父母家人的殷切期望,沿用义务教育时的方法,以课本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因而很多学生被称为高分低能。不能满足社会对于职业的最终需求,以至于很多大毕业生觉得所学无用武之地。反观大学生自身忽略了对自身价值观的塑造。
(二)客观原因
社会环境方面,虽然现在上大学比较容易,但是大学生多了就业也就意味着难了,随着经济的增长,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供大于求,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竞争加大;
政府职能方面,在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职能的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相关政策方面。具体表现为: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通,劳动、人事制度,户籍、档案管理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不到位、不完善[3]。
高校方面,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充分;
用人单位方面,盲目提高用人标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一味地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剥离冗员。
家庭方面,家庭影响集中了传统的文化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父母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观念必然影响到孩子们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子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乃至择业观,反之则是消极的。许多父母望子成龙,一味的强调学生学习的好与坏,认为学的好就一定能找到稳定的金饭碗。当孩子毕业的时候,只想找到城市大、环境好、待遇高、职位高、收入高的工作,而不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4]。
五、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首先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面对现实,找准定位,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把握好每一个就业机会。自主创业既是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的行之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大学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
学校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及时宣传和解释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方针政策;要求和帮助学生制订毕业生就业计划;为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或就业教育"讲座等)学校要向学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录用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搭桥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有关情况信息;向毕业生提供就业市场的分析;帮助毕业生推荐工作单位,等等[5]。
国家除了采取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外,关键是完善就业市场,积极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减少成本、提供方便。
科学看待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舆论氛围;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但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要盲目地追求高学历人才,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
【参考文献】
[1]郝登峰.大学生就业创业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3.[2]徐平.大学生择业观相关因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2):22.[3]杨晓静.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9-20.[4]陶瑛.大学毕业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5):135 [5]张锋.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引导[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68.
第五篇: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7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因此了解女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深入分析这一社会问题的成因,从而提出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一)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首先,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今后几年全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另外还有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工作岗位的缺口在1300万至1400万左右,而“十一五”时期,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其次,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速度,高校毕业生供求矛盾突出。据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然而根据全国的调查,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有限,仅占新增岗位的22%。最后,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目前就业压力集中体现在地域和行业上的不均衡。
(二)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我国的封建社会有几千年的历史,“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等男权主义思想在社会的两性观念中根深蒂固。尽管女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学历与文化水平,而且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总体学习成绩往往优于男生,但在就业中却因为用人单位的传统观念,常常处于劣势。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国家劳动与保障政策的操作性差
对于保障女性的就业权利,我国的《宪法》、《就业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都有明文规定。《就业促进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保障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女子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在《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章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七条也有类似的规定。可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却经常遭遇性别歧视。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6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或规定女性在聘用期间不得怀孕生育。其原因在于这些法律条文原则性太强,在实践中可操作性较低,对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无法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一)生理特点影响女大学生就业
一般来说,多数女性在体力和精力上不如男性。传统的社会分工机制决定了带有浓重体力色彩的工作一般由男性承担,因此造成了女性在选择职业时处于这种性别分工的边缘地带。另外,女性承担着生育后代的重任,女职工在孕产期不但要中断正常的工作,单位还得根据国家福利制度担负补偿费用较高的成本,加上女性比男性要早退休5-10年,女性雇员就要比男性领取更多的退休金。这些都不符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要求。
(二)错误的就业观念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女大学生常有不同程度的自卑,自信心不足,表现为畏首畏尾、缺少自我推销的勇气,求职时要有同伴相陪,做决定时优柔寡断,难以让用人单位信任。还有的择业期望值过高,向往大城市和高薪水,愿作“白领”而不屑于作“蓝领”,好高骛远。农村生源的女生则普遍存有跳出“农门”改变身份的想法,毕业后宁愿漂泊于城市也不愿回到自己落后的家乡,从人为上窄化了就业空间。有的女大学生求职择业缺少主动性,对家庭对社会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依赖性,存在等、靠、要心理,从而耽误了如期就业;还有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学的好不如嫁的好”,把人生未来寄托在婚姻而非事业上。
(三)就业能力不足女生在校期间一般学习都比较刻苦,成绩也较好。但过于看重学习成绩,不愿参加更多的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忽略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造成了女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等等落后
于男生。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与市场对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注重毕业生的事业心、吃苦耐劳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更加青睐复合型人才。还有的女大学生过于注重在外表上包装自己,期望以青春和外貌做筹码,却忽略了自身修养和内在素质的加强,这种不良意识同样影响就业。
三、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就业岗位
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扩大劳动力需求,从总量上缓解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学界的统计分析表明,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社会就增加100万个就业岗位。因此,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就业潜力,扩大有效岗位供给,以便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
(二)优化社会环境,完善保障制度
首先,要提倡民主、文明、公正的性别文化,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偏见,形成有利于女性充分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特别是用人单位应当认识到女性的生育也属于社会责任,应该得到关怀和支持,而不应该成为就业的障碍。其次,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还应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的优势:女大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形象思维,记忆力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做事细致认真。另外,她们的责任心、事业心、吃苦精神也不亚于男性。用人单位应根据岗位的特点给予适当的考虑,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全盘否定。再次,在政策法规上,国家应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保障制度,例如,通过国家给企业减免税收或由企业、保险业和国家共同负担女性生育保险等办法,建立起女性生育保障制度,减轻企业的经济负担,使女大学生就业难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三)高校在学科规划、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以市场为导向
目前高校中依然存在着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盲目开办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失衡;另一方面对一些冷门专业没有及时根据市场调整招生人数,没有及时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导致了学生未毕业先失业。因此,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高校可以尝试增加选修课比重,因材施教,使开设的课程更有弹性,方便女大学生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此外,从每年各省、市举行的大型招聘会来看,大部分企业只招聘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或专业骨干,其理由是若招聘应届毕业生,至少要培训半年以上。这给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困难,对于应届女大学毕业生来说,难度就更大。所以,学校应增加社会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措施。
(四)转变女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女性的就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大学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摒弃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讲实惠、图安逸的功利化的择业价值取向,鼓励和提倡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古人说得好“,猛将必拔于卒伍,贤相必起于郡县。”到基层工作并不意味着将来没有大的成就。200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开拓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女大学生应找准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的价值。
2.增强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思想素质。市场的激烈竞争迫切要求人们具有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作为新时期的当代女大学生,必须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独特的创新精神,才能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和社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往往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很多用人单位对应
届毕业生态度冷淡,主要是因为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工作与生活经验,角色转变慢,需要培养的成本太高。女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相对来说更少,因此在社会经验上更处于劣势。教育部、人事部和劳动保障部已经对大学生的见习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女大学生应该借助社会实践平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尽可能全面了解社会,正确评价自我,找到与自己知识水平、性格特征、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最佳职业。
4.鼓励高校女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创业。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狠抓政策落实,努力营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制度化环境。各高校应继续组织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及时总结经验,使现有项目可持续发展。要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要持续开展主题突出、生动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推广“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各高校也要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纳入就业培训总体规划,开展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实训,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建设。
总之,女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各方要多管齐下,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敬海波.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透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6).[2]叶文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J].商业时代,2006,(17).[3]段玉强.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游钧.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告—探索素质就业[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5]陈昊、郑伟.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招生与就业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03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