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对奥林匹克的认识
浅谈对奥林匹克的认识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奥林匹克运动自1894年国际奥委会成立至今,已有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奥林匹克运动的初创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时期,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 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 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 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
在国际奥委会的积极努力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第一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在雅典胜利举行。来自13个国家的295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包括跳水)、举重、摔跤、体操、自行车、射击、击剑等项目的竞赛。第一届奥运会虽然还很不正规,但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和第一届奥运会的召开,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追求卓越的要求,它体现的是一种竞争精神,一种不断奋斗的精神。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运动员通过辛勤、艰苦的训练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挑战,在竞争中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奋斗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顾拜旦在1936 年奥运会演讲时也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
现代奥运会诞生以来,经过100多年的曲折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生活中一项重要活动。当今,奥林匹克运动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高水平综合性运动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成了世界体坛响亮的口号。
以上是我对奥林匹克作的一个简要归纳。身为体育生的我,在真正深入学习和了解了奥林匹克的一些基本价值理念后,我的内心是受到了震动和洗礼,我怀着崇敬的态度重新体味奥运之美。
第二篇:奥林匹克文化的认识作业
我对奥林匹克文化的看法
奥林匹克文化是个庞大的范畴,从广义来说,奥林匹克文化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体系和活动内容,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衍生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财富即物质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对人体技能的改造、发展,以及所采用的各类场馆、器材等物质文化设施和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精神财富即精神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理念、精神准则、礼仪、运动竞赛规则、体育道德等精神产物.以及奥林匹克所提倡的文化艺术教育等活动内容。从狭义来讲,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非物质性财富。古代奥林匹克运动就有形体、圣火、演讲、雕塑等文化艺术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更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传统,并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这一传统推向新的高峰。
奥林匹克文化是以体育运动为主要载体,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并结合多种文化形式的一种世界文化,它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奥林匹克文化,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全部思想体系和活动内容,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财富即物质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对人体技能的改造、发展,以及所采用的各类场馆、器材等物质文化设施和由此产生的文化形态。精神财富即精神文化,主要指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的内心世界、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狭义的奥林匹克文化,主要指与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的各项文化艺术活动和各种视觉形象.奥林匹克文化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奥林匹克文化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的文化,而体育运动是实践性极强的一种文化形式。其次,奥林匹克文化具有开放性。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再次,奥林匹克文化具有多元性。奥林匹克文化源于古希腊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东西方文明的精华,丰富自己的内容,这决定了奥林匹克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四,奥林匹克文化具有先进性。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着重要导向性作用的文化。奥林匹克文化蕴藏着人类的竞争、拼搏、创新、友谊等卓越品质,并把体育价值、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联系在一起,使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高度一致,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五,奥林匹克文化具有普适性。奥林匹克文化选择了超越政治、种族和宗教的体育运动作为主要载体,使奥林匹克运动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就被世界人民普遍接受,体现了奥林匹克文化的普适性。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们学习奥林匹克宗旨、骑士精神、理想主义及奥林匹克精神的永恒的学校。人们将它视为生活的原则,并进一步发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组成部分。奥林匹克运动是对大众而言的,它的目标不是让少数人去挑选金牌,而是为所有的人提供机会,让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们都去进行体育锻炼。它的口号是“体育为大众”。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就是要形成一种精神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能打破各自狭窄的眼界,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领悟到各个民族都有着神奇的想
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学会尊敬其他民族,以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虚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丰富自己,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真正得以实现。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或地区奥委会三大支柱为骨干的组织结构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性高潮的活动内容体系.它具有三大特点: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完整的组织结构;有综合而持续的活动内容.我们现在提倡学习奥林匹克运动精神,是新时期体育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是体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中国体育实践与理论的需要.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总的来说,奥林匹克运动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和新闻媒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奥林
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生生不已。
奥林匹克运动是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大大扩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各国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以各种沟通手段来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第三篇:奥林匹克(范文)
奥林匹克的意义和信念
专业:08级运动训练姓名: 王洲缘学号: 208410006
2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回首20世纪人类杰出成就的时候,不应该也不可能忘却奥林匹克运动全球性的贡献——曾如此深刻的影响着过去人们的生活,并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百余年前顾拜旦倡导恢复的奥林匹克运动与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球性的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的和平、进步平添了最富有戏剧性的情节,绽现了极其浓烈的文化色彩。她创造了20世纪灿烂的竞技文化,构成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以其独有的形式和强烈的人文精神陶冶人们的情操并催人奋进。
奥运会起源于希腊,奥运会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精神。奥运会将世界运动视为竞争、比赛、优胜劣汰,肯定人定胜天。奥林匹克运动认为世界是向着“更高”的运动,不断地突破纪录,挑战极限。奥林匹克崇拜身体,挑战自然。这与基督教文化的世界观有关,基督教文化对大地不满,设计了更理想的世界蓝图,大地是人类的敌人,大地是不可信任的,人的终极之地是比大地更完美的天堂世界。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通向更高的天堂的阶梯。奥运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体育活动,说到底,它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象征,而且在20世纪以来,这个象征其实已经不只是西方的地方性知识,而是世界性的。全世界都认同这种精神,奥运会精神已经成为世界精神的象征,如果某个民族拒绝这种世界精神,它将被无情淘汰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四篇:奥林匹克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谈及奥林匹克对大学生的影响,奥林匹克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教育息息相关。我国与奥林匹克的渊源又最早来自我们的高校。同时,奥林匹克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对运动的热爱,更有健全人格的完善,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后奥运时代,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我国运动运的培养模式的探索又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奥林匹克,大学生
一百年前,有个人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一位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能派一支队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这个人便是南开大学首任校长,被称为“中国奥林匹克第一人”的张伯苓。一百年后,三问皆有答案,奥运今朝梦圆。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隆重举行,刘长春作为中国惟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大会,谱写了中国正式参加奥运会的历史篇章。你要问他当时是做什么的,我可以告诉你:东北大学在校生。中国高校和奥林匹克的渊源已久,如今,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界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深圳成功举办具有“小奥运”之称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后奥运时代,积极探索奥林匹克对高校体育教育以及在校生的影响,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校在校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大学生运动员,大学生奥运会志愿者,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奥运会,奥运会与大运会,奥运会与高校体育改革五个方面浅谈奥林匹克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
1.大学生运动员与奥林匹克
(1)从运动员到高校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截至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自1984年参加夏季奥运会以来所获金牌数已达153枚。为鼓励我国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深造,国家和地方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奥运冠军等优秀体育运动员进入高校学习。根据《中国校友会·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状况调查报告》(我国首个反映中国高校杰出人才培养能力状况的调查报告)众多我们熟知的奥运冠军和优秀运动员就读于我国各大高校,例如郭晶晶,吴敏霞就读于人大,邓亚萍,王楠就读于清华等等。由此看来高校在培养运动员全面的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从高校到奥运赛场
不少运动员功成名就之后回归校园,可又有多少运动员从高校走出走向奥运赛场!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百米飞人来自清华大学的“眼睛侠”胡凯。这也对对高校以“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模式给予了一定的肯定。[1](从第23届世界大运会看我国高校“体教结合”)
2.大学生奥运会志愿者
据统计,参加北京奥运会赛会的大学生志愿者共有53000人,占
总奥运志愿者人数的一半以上,参加残奥会的赛会志愿者共有21000人,占总残奥会志愿者人数的2/3。大学时代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下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是人生道路正式教育的最后一站,是世界观趋于定型的时候.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有幸成为一名奥运会志愿者。可获得一次极为难得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且其效果会延续志愿者的一生。随着对志愿者专业知识的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对外语和体育专业知识的要求。大学生的优势便凸显出来。而且作为奥运会的志愿者,对大学生带来如下好处:(1)净化灵魂,(2)开阔眼界,(3)增长才干。(4)展示自我。崇尚奉献.不计回报的志愿者是保持社会良性运行的积极因素,在现代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学生应当积授参与奥运会志愿者活动,充分利用这一难得而短暂的历史机遇,存奉献社会的刚时,自强自尊,完善自我。[2]
3.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的口号之一是“科技奥运”。据初步统计,从2001到2008,七年来,“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共组织和动员了全国近200家企业,170多个科研院所和50多所高校参加奥运科技的各项工作。这其中北京大学共承担科技奥运攻关项目19项,其中涵盖清洁能源,环境保护,信息通信,运动科技等多个领域。[3] 而清华大学人性化设计的奥运场馆,同济大学等研制成氢燃料电池车,中科大的防火系统等等都凝聚着高校设计团队的辛勤汗水。而北京奥运会的另一个口号是“绿色奥运”,这其中,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生汪昕梦,苏怡和张云路在2008年奥运花坛设计大赛中,设计的“童心盼奥运”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由此看来,高校在校生在奥运会的科技创新与进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影响当然是相互的。首先,奥运会为高校生提供了一个极好展示自己能力与特长的平台。其次,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为奥运会添色不少。而且大大提高了科技进步的速度。
4.奥运会与大运会
谈及奥林匹克对大学生的影响,我们必然要谈及另一个和大学生息息相关,具有小奥运之称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因为它更清晰得反映了世界大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尽管我们在后奥运时代更加强调大众体育,然而竞技体育其独特的魅力仍吸引着我们。在刚刚结束的深圳大运会中,中国大学生男足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再次引发我们对我国体育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深刻思考。这其中“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提的尤其响亮。“体教结合”是探索中国竞技体育的新途径,构筑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新模式,造就素质全面的新一代体育人才。“体教结合”的真正内涵并不是体育与教育简单的结合,也不是把几个专业队的队员引进到学校,发个文凭,替学校比赛,就成“体教结合”了,而是在教育体系中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从欧美一些教育和体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来看,体教结合是当今世界体育发展的趋势。
5.奥运会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北京奥运会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其一,北京奥运会我们金牌榜第一,然而我们国民体质却急速下降,这其中以高校生尤为严重;其二,国际上先进的高校体育产业和我国落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1)青少年体质下降与阳光体育
2006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lO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对外公布。结果显示: ① 在7岁到22岁的汉族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率继续增加。其中城 市男生的超重率达到了13.25%,肥胖率比2000年增长了2.7%: ② 全国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仍然居高不下。与2000相
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且随年龄的增加,视力不良率明显升高:小学生31.67%。初中生58.07%。高中生76.02%,大学生为82.68%。其中视力不良的初中生成为各学段中涨幅最大的学生群体。我国青少年学生、儿童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2位。③ 青少年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与2000年相比,7岁到18岁和 19岁到22岁两个年龄段的城市女生。肺活量分别下降303mL和 238mL。为下降率最明显的人群。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4] 市场化程度低,体育专业人才尤其是经营人才的严重缺乏,观念陈旧,发展规模单一等等一直是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状态,并为之诟病。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切实改变我国现状:
① 转变陈旧体育发展观念,建立市场管理机制; ② 完善高校体育管理体系,整合高校体育产业链; ③ 培养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创新体育运营模式; ④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5]
结语:
谈及奥运匹克的影响,我们总有太多话要说。我想这其中对运动的喜爱便是最直接的,然而其对我们健全的人格的发展,与社会的接轨又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正如这句口号所言,我们的生活理应当如此。
参考文献:
[1] 郭晓琴.从第23届世界大运会看我国高校“体教结合”.辽宁体育科技,2006(5)
[2] 任海.奥运会志愿者与大学生.体育科研,2003(1)[3]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高校力助“科技奥运”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6)[4] 潘宁.奥运会后阳光体育在我国高校中深人开展的策略
大众商务,2009(9)
[5] 陈立新.后奥运时代的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刍议
中国科技信息,2009(8)
第五篇:古代奥林匹克对现代奥林匹克的启示
古代奥林匹克对现代奥林匹克的启示
系别:财经系班级:学号:姓名:王帆 106班 02
古代奥林匹克对现代奥林匹克的启示
首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只有9个比赛项目,参赛者仅300余人。而当奥林匹克回归故里的时候,比赛项目已有28个,参赛运动员过万人,显然这么多年的发展,奥运会已经从少数人的活动发展成全世界共同参与和享受的盛会。
由于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宝贵遗产,因此古代奥运会对现代奥林匹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从它的名称说起,古代奥林匹克就对现代奥林匹克有深刻的影响,现代奥林匹克继续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为了唤起人们对古希腊体育文明崇高神圣的感情,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这种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只能用‘奥林匹克运动会’来命名,不可能再找到另外更合适的名称。”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对古代奥运会的宣传和赞美,使“奥林匹克”成了超越体育运动的词汇,顾拜旦利用了古希腊文化对欧洲的深远影响,将它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运动会的名称,使其更具感召力。
其次,现代奥林匹克继承了每4年举办一届的传统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周期已制度化,从公元前776年开始,每4年一次,在1169年中,从未间断地举行了293届,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因此,顾拜旦指出:“奥运会的庆祝活动必须准确地按照天体运行的节奏举行,它是庆祝4年一度的人类佳节的组成部分。意外的情况可能会阻止它的召开,但各届的顺序绝不改变。”
第三,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古代奥运会作为一个宗教祭祀性赛会,包含着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庄严仪式,这些仪式在古代奥运会漫长的历史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代奥运会的创始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继承和发展了点燃圣火、火炬接力、运动员和裁判员宣誓及授奖仪式,并创立了开幕式、闭幕式、运动员入场式、升降和交接会旗等仪式,以此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它们构成了一幕幕最庄严、最神圣、最激动人心的场景,体现了真、善、美的力量,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弘扬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
最后,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传统思想,渗透着公平竞争、奋勇拼搏、和谐发展思想的古代奥林匹克精神,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吸收,并发扬光大。如今科技奥运、和平奥运、绿色奥运,重回故里的奥林匹克有了更为成熟的理念和内涵。从首届奥运会开始,和平就是奥林匹克永恒的希望和理念。最初的竞技会规定赛会期间实行“神圣休战”;第九届奥运会开幕式第一次放飞和平鸽;1920年出现了象征和平的奥运火炬,在1992年实现全球火炬传递。在奥运理念的发展中,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一次升华。这届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独特概念,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然而现代奥林匹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就是他的职业化和商业化。现代奥运会的倡导者顾拜旦至今仍是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值得尊敬的人物,但他坚持的“只许业余运动员参加”的理念却早已被“颠覆”
在第五届奥运会上,美国人索普获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冠军,但他因为有棒球赛的职业化经历而被取消金牌。然而,在汉城奥运会上,德国职业网球女选手格拉夫傲视群芳;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美国NBA职业球员组成“梦之队”横扫天下。职业选手由此迈进奥运圣殿。
而商业化较之职业化更早“入侵”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百年奥运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届奥运会首次由“民间”承办,政府不但不掏钱,还禁止发行彩票。金融企业家尤伯罗斯担任组委会主席,依靠商业化运作模式筹集资金,在顺利举办奥运会的同时实现了2·5亿美元的赢利,这在当时被视为一个奇迹。
事实上,在奥运会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商业化、职业化现身奥运会是不可逆转也无需阻挡的趋势。因为现代体育运动没有职业化和商业化就没有高水平,没有高水平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力。
遗憾的是,职业化、商业化是把双刃剑,“文化堕距”理论在奥林匹克的职业化、商业化进程中得到令人震撼的印证。这把利剑刺穿了“潘多拉”魔盒,让兴奋剂和腐败像瘟神一样跳出来。兴奋剂和腐败丑闻让奥林匹克航船元气大伤,奥林匹克大厦的百年基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古典的雅典带着几千年的积淀走进现代化时,她所迎来的奥林匹克,已不再是首届奥运会以橄榄枝作奖品的单纯。
另外,随着现代奥运会的日趋强盛,要搭上“奥运快车”的项目和人员越来越多。当人们尚未从奥运会规模日盛的欢呼中平静下来时,却发现这种“盛大”对东道主来说实在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办不起奥运会,办不了奥运会”,这种声音由弱趋强。
1972年奥运会比赛小项为195个,此后几届持续增加,到悉尼奥运会已高达273个。罗格2001年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推行一种与往不同的改革思路,力主压缩奥运会规模,削减赛项。但是,罗格的“瘦身”计划却在最后一刻受挫,庞大的“奥运快车”带着巨大的惯性冲向雅典。雅典奥运会,设立28个大项的301个小项,创历史之最。这对奥运会而言自然是一个福音,对并不十分富裕的雅典来说也是机会和荣耀,但更意味着负担和难关。
雅典为奥林匹克“回乡庆典”的预算已接近70亿欧元,希腊在奥运会之后的财政赤字将可能达到GDP的4%。本届奥运会仅安保费用就高达12亿欧元,是悉尼奥运会的4倍多。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奥运会将只属于大都市,中小城市无力也无缘举办现代奥运会。
古代奥运会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不管他是继承了有益的影响还不良的问题,百年奥运史就是一部历经坎坷而不衰的历史。它所创立的竞技赛会模式,一千多年持续不断的竞技传统,以及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驱动因素。从古典雅典到现代雅典,奥林匹克运动必将以其超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焕发起全人类追求和平、强盛、进步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