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3 15:42: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第一篇: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从5月3日开始进入了为期3周(5月3日—22日)的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周,本次实习分为校内准备阶段、野外实习阶段和校内考核总结阶段。实习区主要有潮汕实习区、厦门实习区、湄洲湾实习区和泉州专题调研实习区。

本次野外实习方法主要是在指导教师的现场讲解下对野外实习区进行考察,实习区域路线考察与定点专题调查研究相结合,区域专题实习与不同区域同类专题的比较研究相结合。在分配到的小组专题调研——“泉州中心城区交通”中,以教师指导调研线索为辅,小组自行调研为主,通过小组成员的配合、研究,对泉州中心城区的交通,即四纵八横进行交通道路系统、道路布局、节点、停车场、公交停靠站、交通问题等方面的调研。

1、潮汕实习区

5月5日在潮州参观了开元寺泰佛殿、韩文公祠、广济桥。开元寺泰佛殿属于南传佛教,其建筑是泰式建筑,金、白为主色,三角形、大坡度的屋顶,鱼鳞片状、墨绿和黄色的瓦片。孔雀头麒麟身的吉祥物别有特色。整个泰佛殿的结构为T字形。韩文公祠位于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韩愈被贬至此后整治了当地的水患和鳄鱼之灾,对于当地而言功不在禹下,因此当地人民特地建立了该祠庙来歌颂他。广济桥,又名湘子桥,横卧在韩江上,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启式大桥,是中国四大名桥之一。并且其桥墩之上的亭阁,受中元文化影响,又融合潮州地方风格,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的闽南文化特色,如具有燕尾翼,却是灰砖灰瓦。韩江江阔水深,具有航运价值。

5月6日上午途径国家跳水训练基地,到达位于汕头湾南侧的千佛塔和白花尖大庙进行考察。千佛塔共有7层,呈四方形,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白花尖大庙,分三进,一天井,第二进是拜亭,第三进是主殿。该庙属于道教,但却有属于佛教的双龙戏珠,燕尾翼的部分也是具有闽南特色。

下午和晚上以公园和广场为线索参观了汕头人民广场、滨海公园、时代广场、中山公园和潮州人民广场。广场是城市的名片,是市民表达政策需求的地点。广场的类型有市政广场、商业广场、站场广场、文化广场、体育广场和综合性广场。其选址也有不同的特色,如被称为城市心脏的市政广场通常选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或中轴线或重要区域。广场的设计主要是硬化面积必须大,有中心公园、绿地。广场前段是人民活动、集会的场所,后段则是休闲空间。例如汕头的人民广场,主要是以植物配置为主,楼亭阁较少,硬化空间不足,并且无地下空间。而时代广场却不时代,主要功能是乘凉乘风,广场以草地为主,硬化空间少。周边以居住区为主,浪费广场周围的高价值公共空间。汕头中山公园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它四面环水,北面濒临韩江,可以眺望韩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桥与市区相连。中山公园地处闹市区又没有闹市的喧嚣。园内水面宽阔,绿树成荫,被称为是汕头的“市肺”,还是汕头新八景之一。潮州人民广场是集市政、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大众文化中心。人民广场的设计和建造在空间形式上划分了市政广场区(大型集会用)、下沉广场(包括露天舞台)、草坪区、休息区、牌坊街区、运动区、文化区、密林区(包含停车场)等八个区域。广场充分体现了地方风格和历史文化特点。气势磅礴的水幕电影、旱地喷泉、水池音乐喷泉、五彩缤纷的照明灯饰、悠扬悦耳的背景音乐,以及大屏幕电子显示屏,使中心广场增充满了现代感。最后去了北回归线纪念塔,塔身为火箭型,塔基部建筑是天坛式样。

5月7日上午走访了潮州开元寺和牌坊街。潮州开元寺位于老城区,是城区型宗教地,因此面积较小。大雄宝殿为5开间,结构为半封闭式回廊,两侧回廊封闭,建筑风格为闽南式的红砖红瓦。树木、塔较少。与泉州开元寺相比,泉州开元寺中轴长,结构为开放式宽回廊,两侧也是开放式回廊,且有百年榕树。牌坊街是旅游步行街,两侧是两层为主的西洋式的骑楼式建筑,立面装饰简捷,以涂料为主。回廊宽度小。但牌坊过密,造成其价值跌落。下午则去了东山岛的马銮湾海滨浴场和厦门的青礁慈济宫。马銮湾沙滩洁白细软,不扎不沾,海面宽阔,水质清纯,蔚蓝清澈风平浪静,水无污染,水底无礁石障碍,沙滩条件优质。青礁慈济宫是为了纪念保生大帝而改建的宫殿式庙宇。中轴线自东向西逐渐增高,前殿重楼,由檐廊、门厅和钟鼓楼组成;中殿为正殿,内供吴真人神像,殿前有拜亭。后殿重建于1989年,内供佛道诸神。三殿由两侧廊庑通连。宫内保存大量珍贵的石雕、木雕、彩绘艺术品,体现了闽南匠师精湛的工艺水平。

2、厦门实习区 5月8日上午参观了厦门人民会堂和白鹭洲公园。厦门人民会堂坐落在员当湖北岸,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政议政的中心,也是进行国际交往与友好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市民文化和艺术生活的园地。但绿地面积过大,硬地面积太小。白鹭洲公园分中央公园和西公园两部分,是厦门最大的全开放广场公园。中央公园内有白鹭女神雕塑,西公园内有回归石、生肖石柱、音乐喷泉广场和音乐露天广场。下午以鼓浪屿为主要考察区域。先是环岛观察厦门湾港口资源,了解港口开发建设规划,环岛考察鼓浪屿滨海岸线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态势,比较环厦门湾东海岸(轮渡——东渡)滨海城市景观与主要建筑景观设计、天际线。在鼓浪屿上通过在岛屿上的走访观察,主要考察了鼓浪屿旅游资源与景点建设,比较研究厦门和汕头、潮州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晚上主要是在中山街进行厦门中山商业中心商业调查,我们小组里又细分了3个小组对不同类型的店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店名、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种类、级别、商业面积、商品种类与档次、客流与结构以及经营情况。例如,厦门金鹭首饰中山银楼是一间厦门地方连锁的私营公司,经营范围是首饰,种类包括金、银、玉制的戒指、手镯、项链、耳钉、耳环及其它首饰。该店店员有统一着装,装修中档,面积为5开间,在19:43—19:58的15分钟里顾客有9人,以青年为主,本地与外地均有,但无成交。5月9日上午参观了椰风寨、厦门会展中心和集美学村。椰风寨主题不明确,公路过于逼近海岸,对海岸无保护,造成滨海岸线开发有限。厦门会展中心位于环岛东路,坐东朝西,附近有厦门机场,可达性好。会展中心结构为国际化展厅,带动一系列的会展经济,如会展酒店、会展设计、服务人员、工作人员等。会展中心前面有大型广场,方便大型晚会、剪彩等的进行和大型机械的进入,两侧绿地主要是预留空地。集美学村的嘉庚式建筑是最主要的特色。在陈嘉庚先生创建的融合了闽南民居特色及西洋风格的建筑,以斜屋面、红瓦、拱门、圆柱、连廊、大台阶为基本特征,凭借其独特的韵味——穿西装、戴斗笠,曲燕尾脊、嘉庚瓦、彩色出砖入石享誉中国建筑史。下午参观了厦门园博园。园博园片区规划以半岛、岛屿的形式进行总体布局,由九个岛屿和两个半岛组成。其中五个为展园岛屿,四个小岛为生态景观岛。厦门园博园共有“十大园区”,分别是闽台园区,北方园区,江南园区,岭南园区,民族风情园区,现代园区,国际园区,风景园林园区,公共及专类园区,中华教育园区。整个园区由于无预留空间,全面开发,显得过于粗糙,且景园投入少,静态景点多,离离中心市区偏远,园博园经营理念弱,导致游客稀少。

3、湄洲岛实习区5月13日上午在去湄洲岛途中经过了在水一方(聚龙小镇)、莆田广化寺、莆田工艺品

广场、泉港石化基地居住区,感受了在水一方的欢乐,莆田广化寺的佛学教育,工艺品广场的艺术等。

在湄洲岛期间考察了鹅尾神石园、妈祖老庙、妈祖文化公园。鹅尾神石园位于湄洲岛最南端,由于受风蚀、海蚀的双重作用,形成众多大小不

一、形态各异的自然象形石。神石园

景观由“金山坳”、“洞里洞外”、“海门”、“狮子山”和“神石冈”五部分组成,包括:海龟朝圣、金山寺、圣泉井、飞戟洞、斧劈崖、鲤鱼十八节、海门、妈祖书库、龙洞听潮、狮子山、神石冈、拇指石、情侣蛙等数十个景点。通过对鹅尾神石园的考察,了解了鹅尾海蚀地貌的形成。妈祖庙是为了纪念林默娘而修建的建筑群,主体仿照佛教,叠加地方特色,属于地方宗教。湄洲妈祖祖庙是祭祀规格最高的妈祖宫庙。在妈祖庙附近,有“升天古迹”、“观澜”石、“妈祖镜”、“潮音洞”等景观,庙里还有重修碑记、御赐金玺、御赐匾额等文物。妈祖文化公园,位于庙岛东北部,公园主体是妈祖庙显应宫,是我国北方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妈祖庙,长岛渔民祖祖辈辈敬称“海神娘娘”庙。妈祖精神的宗教信仰力量是不忽视,同时它也是连接两岸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

在湄洲岛的小组调研包括对莲池奥沙滩(南)海滨浴场、湄洲岛B东部分的湄洲岛岸线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对湄洲镇宫下村经济结构、湄洲岛A东部分的湄洲岛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对B西部分湄洲镇区湄洲大道商业情况、市场贸易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了湄洲岛旅游度假区的总体规划,旅游景区景点布局与规划建设,旅游区对外旅游交通与景区旅游道路建设与滨海沙滩旅游开发。总体来说,湄洲岛具有开发的优越条件:妈祖文化独一无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湄台关系较为密切,旅游资源丰富。但根据调研情况来看,湄洲岛的旅游开发并不成功,妈祖文化独特却单一,岸线开发力度不大且配套设施不完善,闲置楼房多。旅游纪念产品无特色,种种原因导致游客逗留时间少,整体落后。

4、泉州实习区

5月10日—12日对泉州中心城区交通进行了调查,主要从交通道路系统、道路布局、节点、停车场、公交停靠站、交通问题这几个部分的情况入手调查。泉州交通道路系统是指“四纵八横”,“八横”即城北路,西街-东街-东湖街,湖心街,丰泽街,新门街-涂门街-津淮街,泉秀街,宝洲路,江滨北路;“四纵”即新华路,温陵路,田安路,刺桐路。通过调查明白了,城市交通如同人体的血脉一样的关系,那么交通规划对城市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没有合理的进行规划,就如同血脉在人体中没有处于正确的位置,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泉州市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加上城市可利用土地日益减少,导致城市公共交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道路堵塞、车辆拥挤、交通秩序混乱、空气噪声污染严重等已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的进程。基于泉州市地下空间利用较少,建议大量发展地下交通,例如地下隧道、地下行人过街通道和中心区地下停车场、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公共设施和地下仓库,使得其城市的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利用相协调。

通过本次的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让我印证了在课堂上和教材所学的人文地理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了地理思维能力;也掌握了区域调查的基本方法,接受了结合实际研究问题的初步训练。

第二篇: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姓名:张作奇

学号:110904040

院系:资环学院

专业:11地理科学

实习时间:2014.5.12-2014.5.20

指导教师:郑伟民教授杨诗源讲师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和

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了地理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习的主要目的具体为:

1.扩大地理视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地理野外实习是学生充分接触大自然和人类

社会的实践过程。不仅开阔了视野,使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得到印证,而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许多地理学问题会引发我们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理解和记忆,提高我们的地理思维能力。此外,沿途中的地理景观,能使我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我们的求知欲,进而转化强大的学习动力。

2.培养野外考察和研究技能。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地理野外实

习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环节。

3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野外

实习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任务

通过对潮汕地区内具有代表性景观、宗教寺庙、古建筑,、商业区等地的实地考察和专项调查,获得人文地理方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人文地理理论的理解。

(二)实习要求

1.实习前要熟悉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情况,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注意安全

3.实习时要认真听讲,勤于观察分析,作好实习笔记

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知识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生活教

学之中。

三、实习时间及地点

(一)5月12号 泉州市灵山圣墓-南少林-崇福寺-开元寺-泉南堂

(二)5月13号 泉州市关帝庙-清净寺-东观西台-花桥宫-天后宫

(三)5月14号 泉州市陈埭清真寺-草庵

(四)5月15号 潮州市开元寺泰佛殿-韩文公祠-广济桥

(五)5月16号 汕头市天坛公园-礐石风景区-人民广场-滨海公园-时代广场-中山公园-潮州市人民广场

(六)5月17号 揭阳市黄岐山-孔庙-城隍庙-双峰寺-潮州龙湖古寨-潮州商业街

(七)5月18号 潮州市牌坊街-广济桥城楼-开元寺-漳州市东山县马銮湾-厦门市集美学村嘉庚建筑

(八)5月19号 厦门市政中心-白鹭洲公园-会展中心-鼓浪屿-中山路步行街

(九)5月20号 厦门市园博园-大嶝岛

四、实习内容

(一)泉州实习区

泉州有五大宗教: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泉州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西晋太康9年,也就是公元288年佛教就开始在泉州传播,并建佛教寺庙。现在,泉州有佛教寺庙300多座,出家僧尼大约1500人。另外还有众多信奉佛教的人。道教发源于中国,西晋太康年间,也就是公元(280--289年)。现在,泉州有道教宫观100多座,道士1000多人。基督教于1306年传入泉州,现有教堂140多座,基督教徒11万多。伊斯兰教在唐武德(618--626年)传入泉州,现有清真寺2座,信徒大概500多人。天主教与唐朝贞观9年(公元633年)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泉州。现有教堂4座,教徒3400多人。宗教寺庙建筑风格不仅具有中原文化以及各个宗教寺庙的风格还融入了当地独特的闽南建筑的风格,不痛的宗教以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宗教的魅力,体现了泉州文化的包容性。不同宗教之间相濡相融,互不排斥,寺庙绿地镶嵌其中,寄予其生机与活力。

(二)潮汕实习区

5月15日在潮州参观了开元寺泰佛殿、韩文公祠、广济桥。开元寺泰佛殿属于南传佛教,其建筑是泰式建筑,金、白为主色,三角形、大坡度的屋顶,鱼鳞片状、墨绿和黄色的瓦片。孔雀头麒麟身的吉祥物别有特色。整个泰佛殿的结构为T字形。韩文公祠位于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韩愈被贬至此后整治了当地的水患和鳄鱼之灾,对于当地而言功不在禹下,因此当地人民特地建立了该祠庙来纪念他。广济桥,又名湘子桥,横卧在韩江上,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启式大桥,是中国四大名桥之一。并且其桥墩之上的亭阁,受中元文化影响,又融合潮州地方风格,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的闽南文化特色,如具有燕尾翼,却是灰砖灰瓦。韩江江阔水深,具有航运价值。

5月16日上午途径国家跳水训练基地,到达位于汕头湾南侧的千佛塔和白花尖大庙进行考察。千佛塔共有7层,呈四方形,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

白花尖大庙,分三进,一天井,第二进是拜亭,第三进是主殿。该庙属于道教,但却有属于佛教的双龙戏珠,燕尾翼的部分也是具有闽南特色。

下午和晚上以公园和广场为线索参观了汕头人民广场、滨海公园、时代广场、中山公园和潮州人民广场。广场是城市的名片,是市民表达政策需求的地点。广场的类型有市政广场、商业广场、站场广场、文化广场、体育广场和综合性广场。其选址也有不同的特色,如被称为城市心脏的市政广场通常选址在城市的几何中心或中轴线或重要区域。广场的设计主要是硬化面积必须大,有中心公园、绿地。广场前段是人民活动、集会的场所,后段则是休闲空间。例如汕头的人民广场,主要是以植物配置为主,楼亭阁较少,硬化空间不足,并且无地下空间。而时代广场却不时代,主要功能是乘凉乘风,广场以草地为主,硬化空间少。周边以居住区为主,浪费广场周围的高价值公共空间。汕头中山公园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它四面环水,北面濒临韩江,可以眺望韩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桥

与市区相连。中山公园地处闹市区又没有闹市的喧嚣。园内水面宽阔,绿树成荫,被称为是汕头的“市肺”,还是汕头新八景之一。潮州人民广场是集市政、休闲、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的大众文化中心。人民广场的设计和建造在空间形式上划分了市政广场区(大型集会用)、下沉广场(包括露天舞台)、草坪区、休息区、牌坊街区、运动区、文化区、密林区(包含停车场)等八个区域。广场充分体现了地方风格和历史文化特点。气势磅礴的水幕电影、旱地喷泉、水池音乐喷泉、五彩缤纷的照明灯饰、悠扬悦耳的背景音乐,以及大屏幕电子显示屏,使中心广场增充满了现代感。最后去了北回归线纪念塔,塔身为火箭型,塔基部建筑是天坛式样。5月17日上午考察揭阳市,首先来到黄岐山森林公园,黄岐山位于揭阳市区北4公里,黄岐山是揭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象征,山上有九庵十八岩,山颠有歧山塔,山中有月容墓、侣云寺、卧云洞等名胜古迹,有“海滨邹鲁”摩崖石刻等二十余处。还有珍稀罕见的古槐、风景秀丽的水库和岭南佳果。是一处以山、石、林、水和名胜古迹为特点的自然风景区。黄岐山森林公园是一方融山、石、林、水及名胜古迹于一体、极具地方特色的自然风景区。

随后来到揭阳市区对孔庙-城隍庙-双峰寺进行考察,孔庙(即学宫)在榕城韩祠路口东侧。采用中轴线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结构。主要建筑物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红瓦绿檐,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是广东省同类建筑物之最大者,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水平。大成殿悬挂历代御颁匾额如:“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圣集大成”、“与天地共参”等。正殿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左设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右设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圣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学宫现存总面积20020平方米,采用中轴线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结构。主要建筑物有照壁、棂星门、泮桥、泮池、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红瓦绿檐,造型富丽堂皇,庄严肃穆,是广东省同类建筑物之最大者,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水平。大成殿悬挂历代御颁匾额如:“万世师表”、“生民未有”、“圣集大成”、“与天地共参”等。正殿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左设复圣颜子、宗圣曾子,右设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圣殿前左右列十二尊先哲。

揭阳城隍庙是广东省内现存最大规模的同类古建筑。始建于宋,明洪武二年(1369年)县丞许德重建。据《揭阳县志·坛祠》载,城隍庙在城东解元坊,深二十六丈,广八丈。城隍庙庙宇以大殿为中心,南北一中轴线,左右两廊、两厢为对称建筑,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牌楼、大门、大殿、钟、鼓楼、后殿(夫人厅),总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城隍庙具有宋明建筑风格和地方传统艺术特色。大殿为它的主体建筑,是供祀伯府大人的殿堂,面阔三间20米,四进深16米,共设防22根花岗岩石柱,上部为抬梁、穿斗式结构,为石、木承载结构,力学结构甚为严谨。大殿四壁仅作防护作用,不承受屋顶的压力,防震性很好,庙顶为悬山顶,七架梁与金柱之间用三升斗拱垫架,大殿之间连接,梅花金柱,庙内栋梁间的装饰,其雕刻刀法简洁明快,浑雄遒健。大殿正中供奉城隍公,殿下设注福、判官、注禄、彰善、三官爷、注生娘等诸神的牌位,协助城隍神彰善惩恶。后厅则奉祀城隍夫人,俗称夫人厅。建筑之精美为之感叹。

双峰寺为潮汕地区现存三大古寺之一,现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揭阳市区马山巷。重修后寺院呈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前厅、大雄宝殿、泰佛殿,有东西两廊。泰佛殿为楼阁式,双峰寺占地3200平方米,其中建筑物2400平方米重修后寺院呈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前厅、大雄宝殿、泰佛殿,有东西两廊。寺中有木棉树,双峰竹。寺内珍藏有泰国华侨赠送之观音菩萨铜像。

下午来到潮州市龙湖古寨,龙湖古寨地处潮汕平原,韩江中下游之滨,古寨呈带状,南北走向,面积约1.5平方公里,寨内辟三街六巷,从门到街巷显得设计有致,布置明朗,俨然一座小城,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很相似,故有龙湖是潮州小城之称。寨中尚保存着少量线条洗炼的宋式的建筑构件,大量的带简约风格的明式建筑;华贵尚美、精雕细刻的清式建筑;带太平洋彼岸装饰风格的侨眷建筑。不失为一座潮州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在建筑形制上,在平面布局方面,因地理条件的限制,龙湖寨中的府第、民居大部分无法横向发展,形成多纵轴线的建筑群体,只能沿中轴线纵向发展,个别府第达八进之多。这些建筑平面布局在潮州民居建筑中甚为罕见,斗拱及彩色妆饰更是比比皆是。

5月18日上午走访了潮州开元寺和牌坊街。潮州开元寺位于老城区,是城区型宗教地,因此面积较小。大雄宝殿为5开间,结构为半封闭式回廊,两侧回廊封闭,建筑风格为闽南式的红砖红瓦。树木、塔较少。与泉州开元寺相比,泉州开元寺中轴长,结构为开放式宽回廊,两侧也是开放式回廊,且有百年榕树。牌坊街是旅游步行街,两侧是两层为主的西洋式的骑楼式建筑,立面装饰简捷,以涂料为主。回廊宽度小。但牌坊过密,造成其价值跌落。

中午到达东山岛的马銮湾海滨浴场。马銮湾沙滩洁白细软,不扎不沾,海面宽阔,水质清纯,蔚蓝清澈风平浪静,水无污染,水底无礁石障碍,沙滩条件优质。

(三)厦门实习区

5月18日下午考擦集美学村,集美学村的嘉庚式建筑是最主要的特色。在陈嘉庚先生创建的融合了闽南民居特色及西洋风格的建筑,以斜屋面、红瓦、拱门、圆柱、连廊、大台阶为基本特征,凭借其独特的韵味——穿西装、戴斗笠,曲燕尾脊、嘉庚瓦、彩色出砖入石享誉中国建筑史。

5月19日上午参观了厦门市政中心,白鹭洲公园和会展中心。厦门市政中心坐落在员当湖北岸,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政议政的中心,也是进行国际交往与友好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市民文化和艺术生活的园地。绿地的缩减,硬地的增加配置以地标性的青铜鼎和厦门市鸟白鹭于喷泉之上是很合理的改变,但是广场占地面积太小,不足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市政广场代表。白鹭洲公园分中央公园和西公园两部分,是厦门最大的全开放广场公园。中央公园内有白鹭女神雕塑,西公园内有回归石、生肖石柱、音乐喷泉广场和音乐露天广场。会展中心结构为国际化展厅,带动一系列的会展经济,如会展酒店、会展设计、服务人员、工作人员等。会展中心前面有大型广场,方便大型晚会、剪彩等的进行和大型机械的进入,两侧绿地主要是预留空地。

下午以鼓浪屿为主要考察区域。先是环岛观察厦门湾港口资源,了解港口开发建设规划,环岛考察鼓浪屿滨海岸线旅游资源与旅游开发态势,比较环厦门湾东海岸(轮渡——东渡)滨海城市景观与主要建筑景观设计、天际线。在鼓浪屿上通过在岛屿上的走访观察,主要考察了鼓浪屿旅游资源与景点建设,比较研究厦门和汕头、潮州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

晚上主要是在中山街进行厦门中山商业中心商业调查,我们小组里又细分了3个小组对不同类型的店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店名、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种类、级别、商业面积、商品种类与档次、客流与结构以及经营情况。

5月20日上午参观了参观了厦门园博园。园博园片区规划以半岛、岛屿的形式进行总体布局,由九个岛屿和两个半岛组成。其中五个为展园岛屿,四个小岛为生态景观岛。厦门园博园共有“十大园区”,分别是闽台园区,北方园区,江南园区,岭南园区,民族风情园区,现代园区,国际园区,风景园林园区,公共及专类园区,中华教育园区。整个园区由于无预留空间,全面开发,显得过于粗糙,且景园投入少,静态景点多,离离中心市区偏远,园博园经营理念弱,导致游客稀少。下午来到大嶝岛,大嶝岛的台湾商品免税吸引着无数的购物者。

五、实习总结与收获

经过为期一周的人文地理的实习,使我们全面认识闽南文化区的各种人文要素。掌握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人文地理考察与研究的技能、技巧。了解了所考察区域地理环境基本特征,自然、人文条件与资源分布状况。实习期间虽然天气多变,但却丝毫没有抵挡住我们的热情,为我们以后全面客观了解事物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厦门港、厦门造船厂等厦门典型工业区的考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巩固了知识;使我们了解到厦门不光是以旅游业为主,更重要是工业、产业的发展造就了厦门这座辉煌的城市。通过对闽南文化宗教的考察,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闽南文化区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潮汕地区的建筑风格的考察,让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域特色对于建筑风格形成的影响以及古人的建筑智慧。实习中的各种考擦,研究,观察,分析,理解都体现出了我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好所学专业,还要掌握一定的社会调查与研究的能力和方法,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第三篇: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 羌族历史文化及羌族聚落特色分析 指导教师:

完成报告日期: 2012 年 6 月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羌族历史文化及羌族聚落特色分析

摘要:羌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少数民族。羌族人民热情好客,粗犷豪放;羌族文化独具特色,在历史长河中发展至今,又受到汉、藏、回乃至西方文化的影响,因而在民间信仰、节庆活动、建筑、手工艺品及文艺等方面,出现了新的色彩和因素,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野外实习,以北川的石椅羌寨和吉娜羌寨为对象,了解羌族历史文化,体验羌族人民的生活,加深对所学人文地理,旅游地理等专业知识的巩固学习。

关键词:羌寨 历史文化 聚落 发展思路

一、发展历史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这里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盛产名贵药材,又是国宝大熊猎和珍稀的金丝猴生息之地。羌族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副,以狩猎和多种副业为辅助。

羌族属汉藏语系羌语支(另一说为藏语支)。分南、北两种方言。许多人懂汉语。没有文字,长期通用汉文。羌族的祖先曾多次建立政权,其中一支党项创造并使用过西夏文。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献直到本世纪初才被少数学者解读。

我国南北朝时“后秦”(公元384—417年),是由羌族姚氏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姚氏统治下的民族,其主体虽然不是羌族,但其政权却具羌族特色,并继承了过去那种多民族相结合的封建统治传统。

党项羌是我国古代分布于西北地区羌族的一支,西夏王国(公元1038—1227年)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建立的我国历史上又一著名的地方政权。是与当时的北宋、辽、大理、吐蕃并立政权,并能发展自己的经济和文化,创造文字,促进民族的融合。尽管西夏文字后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是羌族的文化却得以向前发展。

1842年鸦片战争中,羌族士兵开赴浙江宁波前线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60年羌族人民积极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其他民族一起占领了松潘、叠溪等城镇,坚持斗争达六年之久;1911年茂县、汶川县的羌、汉人民举行反清起义,占领了威州城,结束了清王朝在羌族人们聚居区的统治。

1935年,红四方面军经过羌族地区,羌族人民踊跃参军,仅茂县一县就有1000多人参加了红军。进行了争取民主自由独立的斗争。

1950年1月19日,羌族人民获得解放,接着又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县,羌族人民当家作主自治。从此羌族人民走上了民主自治,独立自由的生活,对羌族经济文化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北川羌族本土历史悠久,文化发展水准较高。对岷江上游而言,北川是该地区成熟文化的代表,同时还具备了对外发展与开放的活力,向南是成都平原古蜀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向北则是最早传入中原的四川远古文化之一。在此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此后的历史表明,古老的羌族文化在沧桑之变的洪流中,其传承未被中断,尚能保持继续发展的势头。

二、文化特色

1、民间信仰

羌族是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教,具有羊图腾和白石图腾。在我们实习的途中,随处可见羌寨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筑上面,挂着羊头,或者筑有羊头雕塑,用以表示对羊的崇拜。羌族人民对羊的崇拜源自于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在历史的发展中,羌族先民们很早就开始驯化和饲养羊,从羊身上获取生活的必需品,并从中获得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力量。当时的羌人认为羊除了能提供日常生活的需要外,还具有灵魂能保护自己部族的成员,因此在众多的自然物中,羌族先民选出了与自己生存最密切、最亲近、最重

要、影响最大的羊,将它放置在特殊的位置上,采用一定的专门仪式,经常对之崇拜,期望能得到它的庇护和好处。由此产生出羊崇拜。

而白石崇拜来源于羌族人民的尚白心理和广泛流传于羌族中的《羌戈大战》史诗。羌语将白石称之为“阿渥尔”。这些白石既是色调灰暗的羌族碉房的一种耀眼的装饰。更是当地羌族群众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物,是神灵的化身,是各种神灵驻足人间的居所。他们常将白石置于房顶女儿墙正中或转角处砌筑的塔子“纳萨”顶上,而中间最大的一块,即为神圣无比的天神“阿爸木比达”的象征。我们在北川的新县城和石椅羌寨等羌族人们聚居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以白石为中心的祭祀台,有的周围摆满水坛,有的挂着红绳和彩带,以表示对神灵的尊重。

2、宗教祭祀

羌族是个嗜祭尚祀的民族。羌族民间,祭祀礼仪,名目繁多,模式不一。在众多的祭祀活动中,每年的祭山会是最隆重,规模最大,礼仪最为完整,极有代表性的一种。祭山会,既是酬神还愿大会,也是羌族的节日聚会,借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借聚会,对族民进行“高台教化”。大会由释比(巫师)主持,进行祷祝,为来年的丰收进行祈福。祭山会同时也是进行“冠礼”的重要仪式,为年满十六周岁的男青年举行一种标志成年步入社会的成人仪式。

同时羌族还有吊狗祭祀,吊鸡祭祀等活动。故唐称羌人为“白狗羌”或“吊狗羌”。这些祭祀活动,在羌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羌族人民对一年的风调雨顺的一种愿望和希冀。

3、生活民俗

我们在实习中所看到的羌族人民生活已经很大程度上被汉化,饮食和我们差异不大,但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原因,羌族人民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饮食文化习惯。他们主要的 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豌豆、胡豆、红苕、洋芋(马铃薯)和各类芸豆、荞麦、莜麦等。特色食品为蒸蒸酒、血馍馍等。普遍吸食自产的兰花烟。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回家吃晚餐。羌族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肉食方面,主要肉食为猪,山羊,鸡牦牛,黄牛等。羌族人民善于制作腊肉,我们的实习队伍在北川县城和吉娜羌族,随处可见销售腊肉的商店。羌族人民也将羊骨,牛角等制成日常用品或者手工艺品,进行销售和使用。

说到饮食习惯,就不得不说羌族人民的酒文化。羌族最具特色的是“砸酒”,还有梅酒等,这些酒都是由青稞、大麦煮熟后酿制的,因此,既有酒性,又有营养,对身体有益。咂酒是羌族各种礼俗中不可或缺的媒介物,是一种具有礼仪规范的载体,其礼仪性功能远远超过了咂酒作为饮品的实用功能。羌族有首山歌这样唱道:“不唱山歌心不安,不喝咂酒心不宽,不栽林擒那有梁,不推麦子那来面。”由此可知道咂酒在羌族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每逢节日、婚丧、祭奠、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

当然,我们的实习队伍对羌族的酒文化也有深刻的体会。我们到达石椅羌寨门口时,受到了羌寨人民敲锣打鼓,鸣炮为礼的隆重欢迎。按照风俗,羌族漂亮的姑娘们为我们每位同学系上象征保佑平安的红丝带,由羌寨的小伙子为大家斟上进寨酒,每个人必须喝完进寨酒才能进入寨子。当然,这也是对羌族文化和习俗的一种尊重。

3、羌族服饰和刺绣

羌族人民服饰朴素。无论男女,一般都穿土布长衫,外套羊皮或棉布长背心,包头巾,缠绑腿,羌族妇女的衣服绣有花边,有的衣领上还镶一排梅花形图案的银饰,系绣花腰带,足穿勾尖绣花鞋,喜戴耳环、圈子、簪子、银牌等首饰。羌族男子的头巾,头帕多为黑白两种颜色,妇女的头巾除黑白两色外还加些丝织品,头巾上绣有色彩秀丽的图案。时至今天,羌族人民也多穿着民族服饰,显得格外具有特色。

羌族的刺绣。羌绣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再绣有各种图案。颜色强烈对比,却十分的和谐。其中挑花和刺绣,是羌族妇女的拿手好戏。这些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无论是点缀服饰还是装扮居室,都显得秀美而大方。

4、礼仪习俗 羌族有敬老、好客、冠礼、尚武等良好的传统礼俗。羌族人民历来尚礼好客。有所谓“进门三礼:烟、酒、茶”一说,一些地区在贵客临门时要鸣枪欢迎,并邀亲邻陪席,共饮咂酒,演唱歌舞以助兴。

婚礼。据羌族人民说,羌族小伙子以羌笛为定情信物,一旦羌族小伙子喜欢上某位羌族姑娘,便会亲自制作一支羌笛送给姑娘,表示爱慕之意,如果姑娘接受,则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就可以在一起了。羌族人民一家结婚百家喜。结婚时新娘骑的大马由新娘寨中最老的长辈牵着,到男方寨子时,全寨人出来迎新娘。客人被迎请到临时搭建的喜棚中,男方德高望重的长者用羌语向二位新人道贺,并向诸客人道谢。

丧葬礼。羌族人实行火葬。羌人的火葬习俗是源远流长的。按当地说法,人死后火焚会 烧掉生前罪孽,能尽快投生。按当地羌俗,人死后孝子(与死者居住在一起的儿女)将死者的床草搬到村外焚烧,鸣枪三响,表示礼送死者灵魂,借向村寨邻里报丧。

5、羌族艺术

羌族人民粗犷豪放,能歌善舞。根据羌族人民生活习惯,可以分为酒歌、山歌、情歌、劳动歌等等。羌族民歌调性倾于明朗大调色彩,旋律流畅,优美动听。羌族民间舞蹈多和民俗活动相结合,一般无乐器伴奏,舞者边歌边舞,或以呼喊声、踏地声协调表演。动作没有严格地规范,变化比较自由,形式古拙,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羌族民间舞蹈基本上是集体表演的形式,参加者人数不限,围着火塘或在院内围成圆圈进行。羌族长年生活在特定的高原环境,人们为适应山地环境所进行的劳动方式和行动往来的体态,逐渐升华为羌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形式有祭祀舞,礼仪舞,自由舞等。

我们的实习队伍在石椅羌寨有幸和羌族人民齐聚一堂,进行了一次其乐融融的篝火晚会。大家积极参与到晚会中,和羌族的姑娘小伙子们一起围着篝火唱啊,跳啊,融化在了欢乐的海洋之中。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羌族人们的豪放,热情,好客等。这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会虽然结束了,但是大家的欢乐没有停止,大家的记忆和体会将会成为珍贵的财富,伴随我们一生。

羌族也有自己的诗歌和散文,但是由于没有文字,多以口头传唱的方式继承下来。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聚落特色

1、羌寨聚落区位选择

羌族生活在川西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交界的地带。这些地带山地起伏大,多崇山峻岭,时候建筑群落的地方不多。因此羌寨多位于河谷滩地与山坡交接的坡脚和山间台地与坡地交接的边缘。传统羌寨有意识地选择靠近河湾滩地的山坡坡脚,既考虑适宜的耕作距离,又避免占用珍贵的可耕地,这就是羌寨择址于边缘地带的原因。河流和水源对群落的影响极为深远。而山地引水困难而长年缺水,许多旱地的灌溉只能仰赖大自然。因此是否有安全可靠的水源,对于村寨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羌寨选址大多遵循“大水避、小水亲”的原则,避开大江、大河、大沟以防自然灾害,而选择水源、水质较好流量稳定的中小溪流,以保证用水的充足。

2、聚落形态特点(1)向心分布

羌族的碉楼在羌族建筑中独具特色。是古代羌族人民用来防御入侵,存储粮食和柴草的建筑。羌寨内所有建筑及街巷组织均围绕中心碉楼建造。碉楼在寨中高高凸起,位于中心领导地位,其余住层围绕它密密匝匝,层层簇拥,具有突出的向心性。

(2)结构层次分明

依山而建的村寨,远看是层层叠叠、紧密相连的敞间和晒台,形成了视觉丰富的景观。由于大量的重复和尺度变换而形成的韵律,从而产生了视觉上的震撼力。在强烈的阳光下,敞间所形成的阴影区,塑造了一系列深邃的空间效果和明暗对比后的硬朗效果,强化了建筑的体量和檐部的轮廓线。

(3)设计精巧

羌寨对住屋与道路的关系考虑十分周详。住屋大多有两个以上出入口,主入口、楼梯、平台与入户门之间呈现转折关系。而厨房出入口和杂物出入口常隐蔽于平台下方和街道转折凹陷处,既得交通便利又不至于干扰住屋的私密性,所以不熟悉村寨的人根本无从了解这些幽暗的小门通向何方。羌寨住屋门窗都很小,临近地面房间的门窗只是个很小的洞口、以便通风换气,大面的实墙和隐蔽的出入口设置使住屋显得十分封闭。

3、聚落特色形成原因(1)自然条件

岷江河谷虽然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但仍属高山气候,温差变化大,有漫长寒冷的冬季。在无法有效采暖、维持适宜温度的时期,建造房舍时对气候特点的考虑,采取保温措施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村寨内的小气候,提高生存环境质量。在建筑风格上,此地岩石坚硬,材质好。所以羌寨的建筑多以石材为主,比如碉楼就是以片石砌成。不仅结构坚固,而且外观独特漂亮。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山高林密,植被覆盖率高,并且有很多高大树木,木材丰富。所以木楼也是羌寨常见的建筑。

(2)历史文化条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战争在很多时候与其相伴,所以羌寨的建设注重对战略要地的扼守。羌寨的防御特征反映在建筑单体上是碉楼,碉楼是羌族顽强战斗,誓死与村寨共存亡的意志“图腾”。岷江两岸高山上的碉楼大多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据传有的碉楼达千年之久。多数羌寨的中心建筑是碉楼,有单碉、双碉、四角碉等多种形式。村寨中其他房舍的建造均以碉楼为中心,似众星捧月。这种向心式布局便于从中心碉楼居高临下观察和了望。再由碉楼上的人以各种方式调集全村进行防御。

羌族具有极为特殊的民族文化,它的形成与发展充分体现着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由于安居地处在汉藏两大民族聚居的交界区域。羌族文化与汉藏两大民族文化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羌寨的建筑风格和聚落特点也反映出来现代的元素,体现了多民族融合的特点。

四、羌寨文化、旅游发展建设

羌族聚居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文化发展基础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到巨大破坏,羌族文化和旅游资源也受到严重损害。地震导致阿坝州内各县的千份珍贵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被破坏,重要史料被掩埋,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旅游点被破坏或掩埋,直接或间接文化资源的损失难以估量;汶川大地震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锐减,许多典型民族文化特征的羌族语言、民歌、羌绣、羌笛演奏、手工艺、多声部演唱、歌舞等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载体,在本次地震中失传;羌族文化的环境也难以恢复。所以羌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一个巨大问题,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高度重视。

羌族文化的灾后重建应该多方面着手,全面抢修恢复。一是要空间性重建,即重建本土文化与历史,将本地羌族文化同经济建设同步抓,依靠当地居民,重建羌族文化高地。调动原住居民积极参与的灾后文化空间重塑才是可持续性的民族文化恢复发展的能动因素。二是要集群性建设,重点扶持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以此为契机改变灾区内中小旅游企业的无序竞争状况,逐渐恢复旅游客流,争取景区灾后恢复项目扩张;完善产业链。灾后羌族文化景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由供货商、销售商、游客、管理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组成,是一条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是羌族文化重建的重要方式;三是要进行生态性重建,恢复生态环境,将文化发展和生态恢复进行同步建设,四是要发展性重建,要积极鼓励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多样化发展,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信息、体育、旅游、休闲等领域的联动发展。

羌族的旅游也重建和发展,应该整合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支撑,促进旅游发展与羌族文化保护、产业结构优化,立足发展共同点,协调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依靠政府支持和当地人民的建设热情,着力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将该旅游区建成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生态完好、自然生态良好、主题特色鲜明、功能设施完善的集文化体验和自然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建成国家4A级旅游区,努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

五、实习感悟

通过本次的野外实习,了解到了羌族的文化特色,体验到了羌族人民的生活。通过翻阅相关治疗以后,对羌族文化和旅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本次实习,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巩固了所学的人文地理,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也领略了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参考资料:

1、冉光荣,羌族文化略论,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5期

2、李祥林 王广瑞,作为民间文化遗产的羌族神话传说及故事,文史杂志,2011年第6期

3、喇明英,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探索,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第5期

4、许虹,羌族文化灾后重建评介: 立体范式,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6.27

5、http://baike.baidu.com/

第四篇:人文地理短途野外实习报告

目录:

姓名: 班级: 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 标题  摘要  关键词  实习目的  实习时间  正文

一. 发展条件

二. 长江现代农业园园区规划

建设

三. 农业产业发展突出

四. 同步发展渔业、水产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特色现代农业基地——长江现代农业园

摘要:本次人文地理短途实习低为东兴区田家镇,地处成际高速铁路、成渝高速公路、321国道和内遂高速公路内江站点附近和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又利用新闻巨子范长江故里的名人效应,大力发展了特色现代农业、特色水产业,是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

关键字:田家镇 范长江 现代农业 中华沙鳅

实习目的:了解长江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地理区位、经营模式等。实习时间:2011年06月14日

田家镇位于内江至高粱公路主干道上,距内江城区10公里,辖区内16个行政区、1个社区。全镇总户数9510户,总人口30080人,劳动力16981人,耕地面积21791亩,其中田13350亩,人均耕地0.78亩。有很好的土壤、气候、水源、信息等环境优势和生产优势,是以农业经济发展的中等镇。还是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故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

一、发展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该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农业产业发展。蜿蜒清澈的小青流河依依不舍流经园区,优美的浅丘拥抱着沿河冲积形成的两岸平坝,形成了得天独后的旅游观光和居家休闲的风水宝地。

2、交通条件优越:田家镇距内江城区12公里,过境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地处成际高速铁路、成渝高速公路、321国道和内遂高速公路内江站点附近和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之间,距成都186公里,离重庆184公里。

3、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中外闻名的红色新闻巨子范长江就出生和成长此地,“范长江纪念馆”坐落在田家镇正子村,充分利用了名人效应。

4、发展前景广阔:农业园区境内道路、水利、能源、绿化、现代农业示范、川中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范长江故居、文化阵地建设等项目全面打捆,为园区综合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是内江市全力打造的综合示范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旅游、观光、休闲、产业发展、农商贸加于一体,是未来川中丘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样板。

5、规划科学独具特色:园区规划以“一馆一廊、两街一市、八大板块”为基本框架。一馆:范长江纪念馆;一廊:长江文化长廊;两街:长江街和商贸街;一市:农产品集散市场;八大板块:特种水产、设施蔬菜、彩色农业、林果示范、花卉苗木、湿地农业、观光旅游、加工与居民集居。园区以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都堂村、火花村的5大平坝(赵家坝、正子坝、都堂坝、洪家坝、邢家坝)为中心,建设规模占地10000亩,2009年拟建成4000亩,3年后建成10000亩,园区以无公害大棚蔬菜规模种植、苗木繁植和名特优水产养殖及种苗生产为主导产业,深挖文化资源,以新闻巨子范长江故居为载体,大力发展红色观光旅游业。力争通过3-5年的奋斗,把园区建设成万亩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

二、长江现代农业园园区规划建设

1、园区道路规划:一主两辅、便道网状。一条主道5米宽,沿小青龙河呈“Z”字形,贯穿示范园南北,连接各大片快,为示范园主要运输通道。两条辅道3米宽,分别在小青龙河两边,连接各生产片块和民居。田家镇农业园区设计路基宽6米、路面宽5米的水泥混凝土村道于2009年5月开工,该项目由内江工程总承包公司承建,经过近一年的奋战,长12.7公里的村道水泥路全部铺成(包括渡改桥一座)。

2、渠系与蓄水池规划:依照具体地形,平坝区以渠系自流排灌为主,丘区以蓄水池蓄水喷灌、滴灌和人工辅助灌溉为主,建设比较完善的生产用水排灌渠系和大中小型结合的蓄水池,保证园区大面积生产用水。

3、园区民居规划:两街两路、相对集中。散居在小青龙河两边坝区的村民,条件较好的,从坝地上迁出来移居两街;其余的沿两条辅道相对集中居住,以便土地整理集中使用和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4、园区市场规划:一馆一廊、两街一市。以范长江故居为中心,建立范长江纪念馆。沿范长江故居西边的小青龙河右岸向北建设一条长江文化长廊,与范长江纪念馆呼应配套。从范长江故居与内高路的连线为基础,建设一条街道(长江街);从内高路边水塘至小青龙河边建设一条街道(居民街)。在内高路边水塘对面,建设一个园区农产品交易市场,集散园区主要农产品。

5、长江现代农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园区具体地形地貌和园区功能与市场需求,在园区内建设水产养殖、设施蔬菜、粮油示范(彩

色农业)、林果示范、花卉苗木、湿地农业、观光农业、加工与居民集居八大产业板块:(1)设施蔬菜种植区:依托小青龙河右边平坝区有利地

形,主要发展大棚蔬菜和设施蔬菜栽培为主,以形成园区主要产业,提高园区效益和解决园区劳动力就业问题。(2)粮油高产示范区:以尹家井为中心,建设粮油高产示范区,展示粮油高产品种和栽培技术;发展彩色农业,示范栽培彩色玉米、彩色红薯、彩色蔬菜等特色农作物品种,满足城镇居民中高档需求。

(3)经济林果发展区:以园区北部的玉皇庙村和园区西部的许家冲、周家冲为中心,建设

现代化优质高产林果园,展示特色林果新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发展特色经济林果,培育园区主要产业。

(4)花卉苗木培育区:在赵家坝的肖家桥至范长江故居间靠近小青龙河边,建设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培育名贵花草苗木,栽植名贵花草,形成集多种名贵花草苗木培育、生产与观光于一体的精品园,与范长江故居纪念馆和文化长廊、观光农业发展相辉映。

(5)湿地农业与观光农业建设区:湿地农业与观光农业建设一线一点。即沿小青龙河8个半岛建设湿地农业与观光农业一条线,在观音桥以北建设一块湿地农业,沿沿小青龙河建设观光农业一条线,配套特色餐饮业;马家冲水塘水体周边山形地貌为基础,建设一个规模适中、条件比较好、档次比较高的休闲度假中心,可接会务和城镇居民度假休闲。

(6)加工与居民集居区:依托两街(长江街、居民街)两线(小青龙河南北两条辅道)建设农民集聚区,使散居园区坝区、丘区的农民移居街区相对集中居住,进一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条件。同时,利用两街有利地形,建设农产品加工区,对园区农产品进行加工,进一步提升园区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园区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园区农民就业。

6、休闲观光规划:一河一库、两线一山。依托小青龙河和内高路边水塘的有利地势,精心规划建设滨水景观带,打造园区休闲观光和特色餐饮娱乐等服务业,吸引城市居民到此休闲度假观光,享受自然生态环境。依托小青龙河北边环山辅道和后山特色经济林果区,打造乡村农家特色休闲餐饮服务业,吸引城市居民到此体味乡村民居农耕文化。

7、现代化农业技术规划:田家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农业部门已在5000余亩蔬菜基地广泛推广黄板诱杀、频振灯诱杀、生物农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生产出的无公害产品远销成都、重庆、广州等地。图为农户展示黄板诱杀的效果。

三、农业产业发展突出

2005年以来,田家镇政府规划内高线沿线四方、双桥、正子等村为蛋鸡养殖重点村,经过3年的发展,目前该片区养殖户已有36户,年上栏20万只,年产鲜鸡蛋750吨,其中万只鸡以上大户4户,年销售收入450万元。此外,还发展养鸭大户6户,养牛大户2户,养兔大户2户,初步形成了以内高线为中心、以养殖大户为龙头、以蛋鸡为主推品种、畜禽养殖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种植业上,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争创农产品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如“田家紫皮大蒜”这一品牌,经过几年的推广,2006年种植面积达7000亩,辐射周边乡镇达万亩以上,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农民增收入渠道拓宽、收入增加明显。大力发展三个基地建设,重点打造红碑、三元、火花、都堂、狮子、红坝、正子等7个村的蔬菜种植基地;碧云、双桥、四方、花园4个村的家禽家畜养殖基地和翻身、天堂、尹井、狮沟、正觉5个村的蚕桑基地。实现农业生产总值1.7亿元。全年蔬菜种植面积达15750亩,时令蔬菜和大棚蔬菜实现产值8000余万元。全年获镇表彰的新发展种植大户20户,养殖大户19户。

四、同步发展渔业、水产业

为发展渔业亮点,打造水产品牌,依托“一村一品”建设,园区着重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泥鳅、黄鳝、岩原鲤、中华倒刺鲃、甲鱼、叉尾鮰鱼、大品鲶、鳜、江团、武昌鱼等名特优品种。

1、发展田家镇川中丘长江现代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园区泥鳅、白乌鳢、黄鳝养殖,面积500亩,产量80吨,产值160万元。人工繁殖泥鳅幼苗产量20吨,实现产值100万元,养殖成鳅50吨,产值180万元,科信达公司人工繁养中华沙鳅取得阶段性成功。

2、发展大治乡土主村仿野生养殖甲鱼,面积300亩,年产甲鱼22吨,实现产值640万元。

3、杨家二龙村市水产良种场名优特产品,年产各类成鱼80吨,产值100万元。

4、发展顺河镇天宫村斑点叉尾鮰鱼养殖,面积400亩,产量86吨,实现产值82万元。

5、东兴街道养殖户自筹资金60万元发展小龙虾养殖,面积50余亩。

2009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14.8万亩,水产品总量达22914吨,实现渔业产值3.31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名特优产量达8582吨,实现产值1.029亿元。

结束语:本次实习参观了长江现代农业园,了解了该园发展的地理条件,发展经营模式、规划,还学习到了一些农业、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诀窍和途径,受益匪浅!感谢指导老师的带队,感谢报告批阅老师的阅读!

第五篇: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为期一周的北京人文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结束了。这是我第二次去北京,但是,与第一次旅游相比,本次带有旅游性质的实习让我对很多景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城市面貌、城市规划、城市发展历史等专业问题也有了进一步的具体认 识,对我来说,本次实习可以说是获益匪浅。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自己北京实习的收获。

一、现代城市建筑与古代建筑格局的破坏

在北京待了一周的时间,在各个景点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是什刹海地区 和颐和园公园。我的很多同学与我有同样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什刹海地 区和颐和园公园是老北京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而除了这些,北京留给我们的只 有钢架建筑和仿古建筑,让人看了除了厌倦就是乏味。北京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古城,北京城不仅是辽、金、元、明、清的“五朝古都”,而且早在西周时期便 是燕国的都城。明清时期,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改建的,全城分为官 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有一条 7.8KM 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南起永定门,北 抵钟鼓楼,整个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了完整 和谐、举世无双的巨大建筑群。而现在,除了孤零零的紫禁城和景山公园,北京 的古城墙和古城门早已经被拆除,世界著名古都的称号名不副实。近年来,随着 北京现代建筑的迅速发展,很多建筑已经违背了古都的文化内涵。比如说,位于 北京西客站的高大门洞上的大亭子和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就是其典型 代表。北京西客站仿照景山的万春亭建设,造型看调似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但实 际上华而不实,体现出一种强调形象而忽视现实功能的时代特色。国家大剧院被 称为”漂浮在碧波中的水晶球”,但是这个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极不和谐的建筑 横亘在南北中轴线旁,缺乏文化衔接,割裂了传统与未来。现在站在景山和天安 门城楼举目眺望,北京无不是林立的高楼,北京古都的传统风水格局被禁锢在有 限的几个地方。现代城市的表情显得蓬勃生机,势不可挡,但传统古都的安宁与

北海公园四周的建筑群(选自中国国家地理)北海公园四周的建筑群(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温馨,在目前城市急剧扩张的年代,却显得宝贵和脆弱。看着这样的“现代国际 大都市”北京,我突然间想起建国初期梁思成先生的双星闪耀计划,如果当时的 计划成型,如果整个老北京城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如果北京城市的定位从开始 就不是经济中心,我不敢想象呈现在我面前的是怎样的宏伟与震撼:她以规整、恢弘为基调,以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为主题,以大片低矮、灰暗的民居衬其 崇高、辉煌。现在,由于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已经越来越四不像:不像“世界 著名古都”,不像“现代国际大都市”,不像“宜居城市”,不像“帝王之城”。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

古老北京的建筑是先祖留给世人的财富,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紧迫。北 京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是无与伦比的,天坛的祈年殿、皇城的天安门、景 山上的万春亭等是世界公认的北京标志性建筑,这是北京最为突出的特点和价值 所在,不管北京怎样定位与发展,都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

二、北京交通沉重负担下的思考

去北京感受最深的应该是人多车多。不论是公交还是地铁,绝不会给你留出 一片自己思考的天地。即使在最后一班公交和地铁上,也不能让你放下一天沉重 的负担好好享受须臾的轻松。不论怎样批判北京的城市的规划,不得不承认,北 京的交通规划已经很伟大了,接近两千万的人口拥挤在一万平方千米的地方,每 天近千万人次的人口流动,真是为难了那些交通规划师们。我在拥挤的地铁上常 常在想,万一地铁出故障停止运行,那北京城就得瘫痪了。虽然设计者很不容易,但是还是有几点关于北京交通 的想法不得不说。第一,虽然 北京实行了各种措施,但是不 得不说北京的交通拥堵现象还 是很严重,如何更好的缓解交 通状况,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 的问题;第二,为了防止堵车,北京有各色各样的立交桥,从 而节省了等待红绿灯的时间。北京是世界上立交桥最多的城 市,在城区里到处是凌空飞架 的立交桥。但是从通行的状况 来看,北京的立交桥并不算十

美观,但让人眩晕的北京立交桥(美观,但让人眩晕的北京立交桥(上、下)

分通畅。有很多立交桥经常出 现拥堵,其规划设计和交通设 计备受质疑,甚至认为北京立 交桥的设计美观大于实用;第 三,进入大城市,明显感觉到 私家车太多了,虽然北京曾经 采取过单双号限行等措施,可 是北京拥堵的交通还是外地人 到北京最大的感受。说了以上 几点,再笼统的提几点建议:

1、控制中心城区车流量,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经验,实 行进城收费制度,单双号限行 等制度。

密集的地铁网,密集的地铁网,但是还是不能满足需要

2、继续大力发展以 地铁公交为主的公共 交通。不得不承认,公 共交通在现代交通体 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地铁由于其速度快、运力大等优点,更应重 点开发。现在北京已经 有十三条地铁线,数量 位居全国之首,但是大

地铁站内密集的人群

规模的人流量还是让地铁不堪重负。我们在北京实习的几天,正式北京地铁运行 的高峰期,每天的人流量高大 200 万以上。当然我们也有切身体会,能挤上地铁 我们就很高兴了,从不奢望有座。

3、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建不利于通行的道路、立交桥等,还北京一 个通畅流淌的“血管”。经过查阅资料,北京需要对包括西直门、北辰西桥、万 泉河桥、苏州桥和三元桥在内的 5 处立交桥进行改建。

4、限制私家车的过度发展。北京的交通建设步伐很快,可是还是赶不上私 家车扩展的速度,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私家车进入了急速扩张时代,现在,考虑 到各方面因素,是对北京的私家车限制发展的时候了。我们希望看到,通过各种措施的实行,北京的交通状况有很大改善,方便市 民出行,也给世界展现一个国家首都的良好形象。

三、守住大城市中的那份宁静

北京大约位于东经 115°23′,北纬 39° 54′,年降水量 600 多 毫米,年平均气温 10— 12 摄氏度,属于典型的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 季风气候。这是我们国 家北方地区的典型气候 类型,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北京的特别之处 在于,在并不丰富的降 水条件下,北京却有众多的河 流水系,有被乾隆皇帝 认为的“味甘,质轻” 的玉泉之水,此外,城 区内也有大面积的湖泊 水域。河流水系的存在 当然是北京城形成的基 础,而众多湖泊的分布 则为北京这个“千年古 都”加上了一丝灵动与生

如画颐和园

奥林匹克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北京新地标

机。在北京城区,利用几天的实习时间,我游览了北京的颐和园昆明湖、圆明园 福海、北大的未名湖、玉渊潭、紫御湾、奥林匹克公园的龙形水系还有著名的北 海和什刹海。这些或者人造水系,或者天然水系,都被北京的高楼大厦孤立的分 割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守护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恬然。在这些城市中的“世 外桃源”,或者成为著名旅游区,或者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之所,或者为大学所占 据,甚至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居住地和国家新的名片。漫步在这些大面积的水域旁 边,我仿佛突然想到了北京能够成为千年都城的一个原因:从辽金开始建立都城 的北京,其建立者是北方更加干旱的少数民族,当他们的金戈铁马征服中原时,他们自然会选择水源丰富的地方作为都城,拥有五大水系,众多大小湖泊,扼交 通要道的北京当然是第一选择。北京城区湖泊的分布不仅仅只是如“花瓶”般摆 设,小面积水域对于地方性小气候的显著改善作用在北京体现的非常明显。城区 的各个湖泊,尤其是水域面积比较广大的昆明湖、福海地区对于北京城区空气的 加湿作用非常明显。当然,所剩余的北京“湖群”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躲过了建 国以来对于生态环境的浩劫,躲过了经济盲目发展下对于北京水域所造成的破 坏,可惜的是,波光粼粼的太平湖,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护城河已经消失在人们 的视野中,只能在唯美的照片中寻找属于哪个年代残存的记忆。希望北京的湖泊 能坚强的生存在高楼大厦之间,在浮躁的社会中给城市以最后的平静。在沉重的考研压力我们获得了一周的时间放松心情,变换了一种角度学习知识,非常感谢院系给我们提供的机会,也非常感谢跟随我们的实习老师,没有 你们的讲解,我们不会学到属于我们的专业知识。

在北京实习的一周让我开阔了 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太多书本上没有的学问。北京实习的点点滴滴永远是 我印在脑海中的珍贵记忆。

下载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共5篇)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对实习区域人文地理要素、现象及综合景观的观察、感知和分析,深化对人文地理各学科相关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对实习区域人......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主要路线:成渝铁路,成昆铁路,内昆铁路 实习目的(实习报告):运用经济地理的(实习报告)科学理论,实地考察攀枝花市产业活动的(实习报告)地域分布规律;学会经济调查的(实习......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学 院:环境科技学院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学生姓名:xx专 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 号:200918010227指导教师:xx二零一零 年六月二十八日课程名称:人文地理学学......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地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西江苗寨:民族建筑之瑰宝 提要: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存放农具,关养牲畜、储肥,二层住人,设有堂屋、灶房、卧室、客房。西江千户苗寨是省级历......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0.12.4|2010.12.11 实习地点:襄樊二汽基地、真武山、广德寺、习家池、绿影壁、观音阁、夫人城、米公祠等地 指导老师:袁本华、王冰玉 参与人员:地理科学08级全......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精选范文:人文地理实习报告(共2篇)实习线路:内江-----成都-----攀枝花-----昆明-----内江 主要路线:成渝铁路,成昆铁路,内昆铁路 实习目的:运用经济地理的科学理论,实地考察攀枝......

    人文地理实习报告[范文]

    曲阜师范大学 北京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学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 专业 地理科学 姓名 张敏 班级 2009级地理科学 学号2009142999 - 12曲阜师范大学 一般在人体胸部高度开始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