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好人”候选人推荐表
附件
2“陕西好人”候选人推荐表
业奉献好人”、“孝老爱亲老人”
2、审核意见栏,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干部职工、在校学生只在纪检(监察)、公安、计生部门审核。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主在公安、计生、工商、税务部门审核。
关于 “身边好人” 报送工作的几个注意事项
1、候选 “好人”要按照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进行归类,如:孝老爱亲好人XXX事迹。
2、事迹材料,要有反映事迹主旨的标题,不能直接写成XXX事迹材料。
3、候选“好人”照片必须是30KB以下。照片是一个单独的文件,不能放在word文档里。
4、“好人”事迹材料和照片放在同一文件夹里。
第二篇:陕西好人事迹材料
把山村孩子引入音乐艺术的殿堂
刘燕,女,汉族,生于1983年 8月,定边县人。现工作于定边县白湾子镇学校。
2006年7月毕业于榆林学院音乐教育专业,2010年 6月被分配到定边县白湾子镇学校任音乐专职教师。当时学校的条件非常艰苦,音乐教师极其短缺,在她来之前音乐课基本都是其他老师兼代,音乐课也就是教唱唱歌而已,乐理知识根本无法涉及到教学中,所以孩子们在乐理知识方面一片空白。音乐教学设备匮乏,偌大的一个校园几乎听不到琴声,音乐课的课堂是可想而知的枯燥。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又看到孩子们对歌唱的兴致与期盼,刘燕意识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扎根农村,在农村的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把农村孩子引入音乐艺术的殿堂,让农村孩子也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受到艺术的熏陶。于是她便包揽五、六、七、八、九,五个年级的音乐课。一周20几节的课,对于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了,当一天的课程结束时,她的嗓子早已沙哑的不能说话,但她从未喊过累,从未叫过苦。她常说:“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行,艺术教育是其它学科教育无法代替的。”所以她在一边认真教学的过程中还一边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发现摸索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更新颖独特。
以前由于农村艺术特长的教师匮乏,音乐课基本陷入了“一节课教熟一支歌”的陈旧泥潭中,学生普遍对乐理一窍不通,对歌曲的情绪意境不能理解领会。面对这种现状,她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教师,一定要打破音乐课陈旧的教学模式,真正把乡村孩子带入艺术的殿堂。于是,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钢琴,电子琴搬进了教室,把打击乐器搬进了教室,把表演的舞台搬进了教室,更把规范的声乐技巧带进了教室。从基本的乐理知识教起,从简单的乐器吹奏教起,从简单的歌曲情境理解起,从基本的歌配舞表演起。新鲜的琴声、新鲜的表演、新鲜的乐理分析,孩子们第一次领略到了音乐课像一篇激扬的文章,有开始、有发展、更有高潮。孩子们上音乐课喜得像过大年,像进入了艺术的宫殿。但是,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蓄满一桶水。她每备一节课都要耗上好长时间,她说这样可以更好的把学生实际情况同教材目的要求结合起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欣赏《西班牙斗牛曲》的教学中,她首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写作背景,通过电教媒体和钢琴反复播放伴奏乐曲,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情绪发展过程,找出主题乐句,并让部分学生分别上台运用道具配乐表演,力求表达乐曲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表演的各自优缺点。最后,让全班学生在乐曲的旋律中,手舞足蹈再一次深切体会乐曲的情境来结束全课。有付出,就有收获。几年下来,她代的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确实是一个质的变化。学生的乐理知识懂了,乐感强了,乐曲理解能力提高了,歌唱技巧和表演能力长进了。在县艺术节上,她选送的节目均获得了不同等次的荣誉与奖励。这对于她来说就是最好的精神慰藉和动力,这些年来的心血真的是没有白费,这也成为了她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
几年来,刘燕老师在校潜心耕耘,无怨无悔。不仅在课堂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在课外也收获了骄人的成绩。2010年至今,她在学校组建了人数达30余人的舞蹈队、40余人的鼓号队、30人的民族乐器队。打造了学校“特色教育”的新品牌。这些队伍在每年的“六一”“元旦”“红歌大赛”“艺术节”“运动会”上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了校领导、同事以及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她被学生们亲切的称为“刘艺术家”。艺术节是学校的重要大型活动,也是师生和老百姓最喜欢的活动。每到这个时候她便是身兼编导、策划、演员多职。她不知疲倦的带领她的舞蹈队进行舞蹈身韵训练,废寝忘食的创编节目的方案不断修改、精心雕琢,不厌其烦的为每个班级选歌排练,一边还要和乐队成员一起训练伴奏。但是每次成功的演出,每次如潮的好评使她忘却了劳累,充盈全身的都是愉悦。
这就是刘燕老师,一个甘愿扎身基层,奉献终身的老师;一个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老师;一个想让艺术之花绽放在农村的老师。
第三篇: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简介
1、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曹春红,女,1985年4月出生,三仓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今年6月,她被委派到耀州区石柱中心卫生院对口帮扶,当时该院在妇科诊疗方面几乎一片空白,她决定在此建立妇科门诊。从走上新岗位伊始,她便争分夺秒、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传授给当地医生,为患者提供“零距离”服务,每月接诊逾200人。在进行医疗工作的同时,她每周都会下乡开展健康讲座,科普妇科知识,提高群众保健意识。(三仓镇推报)
2、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常立新,女,1967年1月出生,东台丰润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派驻东台工行保安。常立新担任保安工作十年来,认真负责,热心助人,微笑面对每一位客户,把保护好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放在第一位,践行好工商银行的服务宗旨。今年9月23日,她在例行巡查中发现装有1万元现金的信封,信封上没有任何客户信息,她将现金保管,打电话向支行领导报告,请求协助查找失主。原来这是储户周女士匆忙离开取款机时遗漏的,经过询问细节、查阅证件和查看监控等流程确认后,将现金交还给了周女士。(工行推报)
3、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崔长耕,男,1935年7月出生,西溪景区晏溪河社区居民,原系武警盐城市消防支队中校。他带头先后为3名白血病儿童捐款,共募集善款18.4万元;
听闻东亭一村刘某、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西郊村村民杨某身患癌症、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生活极度困难,主动上门捐款各1000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第一时间到市红十字会捐款1000元,是东台市抗疫捐款第一人;
他资助富东村孤儿崔亚萍6年,负担各种费用直到其大学毕业,他的助学之爱延伸至西安、河南信阳,共计15名困难学子,捐款4万余元。(西溪景区推报)
4、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戴玉,女,1987年9月出生,行政审批局不动产登记窗口工作人员。窗口每天接待群众多达上百人次,她始终以微笑面对,无论是碰到个别脾气急躁、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言语过急的群众,还是其他突发情况,她总一一耐心给予答复、解释,经她答复的问题“一口清”,经她审核的材料“零差错”。她是一名军嫂,在满负荷的工作外,为了让丈夫安心献身国防事业,她照顾好年老的父母、公婆,抚育年幼的孩子,用娇小身躯承担着家庭重担,诠释了新时代女性对事业的追求和对家庭的担当。(行政审批局推报)
5、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胡青,男,1974年8月出生,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及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兼职副教授。他患者至上,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006年在门诊上班时挽救了一位迟发性脾脏破裂、腹腔出血患者;
2019年8月19日,在上海出差时抢救了一位突然昏迷的女士,并在120赶到后悄然离开。他对贫困家庭患者总是倍加关注,给予精神安抚、经济资助。曾有一位病人患食管癌,其妻患有精神疾病,年幼的女儿用稚嫩的小手帮父亲洗衣、擦身,他看到后便将孩子带回家中照顾,夫妇二人还给孩子买零食和新衣服,让小女孩感受到家的温暖。(人民医院推报)
6、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穆红霞,女,1979年7月出生,新街镇方东村党总支副书记。2020年8月9日,收猪老板毛玉连途经203县道新街镇街北村、方东村路段,因车厢门锁掉落,车上24头大肥猪跌落地上,她发现后组织沿路村民与民警联手,忍受高温、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暴雨连番侵袭,耗时3个多小时将“跳车逃跑”的大肥猪“捉拿归案”“完璧归赵”,帮毛老板挽回1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新街镇推报)
7、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任晴,女,1984年2月出生,东台镇金陈社区居民。她是奶奶何亦兰从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孩子,2010年奶奶因病去世后,她主动照顾有智力障碍、长期卧床的养父任忠宝,现已有9年多。每天早晨6点多,她就到养父家中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帮养父洗漱、喂饭、喂药,一日三趟从无延误。父亲身体不适时,她就睡在父亲床边的沙发上就近照顾,她还经常推上轮椅,带养父出门呼吸室外的新鲜空气。(融媒体中心、残联共同推报)
8、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王凤鸣,男,1976年3月出生,时堰镇六烈村村民。他热心于村组建设,主动发动群众捐资支持村亮化工程建设,共捐赠路灯50盏。听闻村民韦粉珍不慎摔伤导致腿部骨折,拿不出医疗费,便自发为其筹集治疗费4300元。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王凤鸣主动为所在村一线工作人员捐赠100只口罩。今年重阳节,又主动捐赠保温杯给村内21个80岁以上老人。(时堰镇推报)
9、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夏冬华,男,1978年9月出生,市华俊钢板租赁有限公司经理。他诚信经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诚信待人,捐款近10万元回报社会。2015年他主动捐资为梁垛镇永和村修建了200米长的沙石路,2018年又为新建水泥路筹款。先后结对帮扶梁垛和陕西耀州的3名小学生,除每年每人资助1200元,平时还为孩子们购买生活、学习用品,并承诺帮扶至其大学毕业。去年,他看到梁垛街头志愿服务亭夏日炎热,便资助一台价值2860元的空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捐款2万元用于镇政府购买额温枪,还带动读高中的儿子加入防疫志愿服务行列。(梁垛镇推报)
10、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熊道兵,男,1969年8月出生,唐洋镇安建村村民。他心有家国,20年前响应政府号召,舍小家为大家,从三峡移民唐洋。虽然乡音难改,但熊道兵始终与村民和睦相处,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很快融入第二故乡。他自己患有尿毒症,一周要透析3次,其妻王儒琼双目失明,经济负担重,日常生活也需要人手照料。但当得知儿子符合入伍条件的消息后,他说“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再次舍小家为大家,将儿子送到部队。(唐洋镇推报)
11、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许成兰,女,1974年,头灶镇金康村村民。2017年,她在金康村承包260多亩地,成立幽兰蔬菜种植家庭农场,生产脱水蔬菜,她带动村民就业,主动传授技术,现规模已达400多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主动向湖北黄石疫区捐赠10吨大白菜,贡献自己的一份防疫力量。(头灶镇推报)
12、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薛晓云,女,1972年9月出生,南沈灶中学教师。2019年9月,她主动报名去陕西耀州支教一年。她把“让学引思”的先进教学理念带到耀州,使学生“学”得有效,“思”得深入,最终达到“乐学爱思”“会学善思”的效果。她指导学生欣赏中外名著,举办名著欣赏悦读汇、诗歌朗诵会,自己掏钱为65名学生每人赠送3本名著,调动学习积极性。她时常上山家访,勉励孩子好好读书,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疫情期间坚持在东台家中为耀州学生上好网课,她执教的《天下国家》综合实践课荣获耀州区网络赛课一等奖。(南沈灶镇推报)
13、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仲竹梅,女,1973年12月出生,市心连心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2016年,她参与心连心志协早期创办,积极参与组织“情暖爱心接力”“关爱留守儿童传递爱的温情”“爱心献人瑞·温暖夕阳情”等公益活动,并带头资助一名贫困学生,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000多小时,参与300多次走访、慰问活动,行程约12000公里,走访慰问学生、老人等约1000人次。新冠疫情期间,她坚守在防控一线,守卡值班、慰问走访。(心连心志协推报)
14、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周瑞珠,女,1952年7月出生,富安镇米港村村民。她30多年如一日照顾年老多病的公婆和瘫痪的丈夫,抚育一双儿女,种地做工、养家糊口,用弱小的身躯撑起整个家,赢得了亲邻的声声赞扬。她悉心照顾丈夫,每天端水送饭、洗漱擦身、揉肩捶背。婆婆瘫痪在床12年,只吃包子、馒头之类的食物,为了给婆婆换换口味,她不是自己做就是骑车到离家7、8里的街上买,冬天为了让婆婆吃到热包子,买好放在怀里焐回家。(富安镇推报)
15、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
朱福新,男,1965年10月出生,三仓镇兰址村村民,江苏生久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兰址村修建医务室、修建道路桥梁、新农小学改造等工程,他都慷慨解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企业停工停产、产品积压滞销,他仍展现企业家的社会担当,捐款10万元,并和三仓爱心人士一起捐赠两卡车物资。他建立乡贤工作室,组织和引导老党员、老教师建言献策,发挥“领头雁”作用。他用“乡土味道”为村民解惑释疑,宣讲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等村民关心的话题,推动乡村综合治理,今年已累计宣讲10余场。
第四篇:洪山好人候选人材料最新要求
“洪山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报送规范
为做好第二届寻找“洪山好人”活动,现就“洪山好人”候选人事迹材料报送内容、格式做统一规范。
1、标题要醒目,最好提炼出人选的事迹特质 例:《小镇平凡夫妻22年捐资200万余造福家乡》
2、正文:
1)字数:1500字—2000字;
2)内容:第一段为人物身份简介,第二段为人选主要事迹概述,第三段为事迹详细内容;
3)行文要求:以讲故事方式,体现事迹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避免枯燥、无味罗列式的行文。
3、联系方式
一定要注明好人和推荐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
第五篇:7月份上榜陕西好人事迹简介
7月份上榜“陕西好人”事迹简介
助人为乐类(5人)
王广恒,男,1991年出生,延安市安塞县砖窑湾镇苗家河村村民。4年前,王广恒光荣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一名志愿者,是陕西省第125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13年10月,王广恒HLA分型资料与北京一名身患白血病的10岁女孩配对成功。然而,当分库人员将此信息告知他时,他刚刚在鄂尔多斯找到一份司机工作,请假时老板告诉他如果要走这么多天,就不要在这里干了。为了挽救10岁患者的生命,他毅然决然地丢掉了工作,选择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她人生命。(延安市文明办推荐)杨钝,女,1946年出生,榆林市榆林聋儿语言康复学校校长。1976年由于其子被炮震聋失语,便开始了对聋哑儿童医疗康复、语言康复、教育康复的研究和实践。1979年,她在自己执教的小学,吸收儿子等三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创造的教学法开展小试,一举成功。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儿子成功完成了小学和初、高中的课程,还进入大学。在成功教育儿子的同时,她创办榆林聋儿语言康复学校,弥补了榆林几十年没有特殊教育学校的空白。34年来,先后免费收训聋哑儿童和其他语障儿童1000多名,培训全国各地的聋哑教师和家长100多名,使家庭学校林立各地,获得“中国式莎莉文”的赞誉。今年67岁的她依然带班带课,并表示将在讲台上站到最后,继续研究探索聋哑儿童教育,希望将来每个聋哑儿童都可以开口说话,进入正常学校上课,在社会上生存。他的事迹得到家长与社会的肯定和支持,先后荣获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全省学雷锋先进个人,陕西省首届巾帼十杰,陕西省“三八”红旗手,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榆林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曾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九大常委的亲切接见。(榆林市文明办推荐)
王虎,男,1987年出生,汉中市宁强县代家坝中学教师,宁强县爱心义工协会副会长。大学毕业的他回到家乡中学教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自他2012年担任汉中市爱心义工协会宁强分会副会长以来,每月至少有五天时间进行爱心走访活动,累计行程2万公里,走访100余名 贫困学生家庭,写了近8万字的走访报告,拍摄了近3000张爱心照片,带领义工筹集爱心捐款捐物折合10余万元,资助山区贫困学生50余名。联系西安、北京、上海等社会爱心人士先后对先天腭裂孩子张治保、重度烧伤女孩郭秀丽、残疾学生雷丹进行爱心救助和手术治疗。2012年被汉中市义工协会评为“优秀义工”。(汉中市文明办推荐)
段旭辉,男,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组织部组织干事,兼任陕西省慈善协会西安慈善者联盟理事。段旭辉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2008年加入西安义工,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他利用业余时间走进老人院、特殊儿童发展中心、献血站,关心社区孤寡老人、山区留守儿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长期坚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碑林区第一老年看护中心(老人院),他有很高的知名度。平日里,给老人喂饭、按摩、陪老人聊天;春节,他为老人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端午,给老人送香包、戴花绳;中秋,和老人同赏一轮月。喜爱DV拍摄的他,用DV这个“第三只眼”,为多个义工活动项目制作了记录宣传片,用其敏锐的视觉和独特的方式,践行着、宣传着着这个爱心组织。在他的感召下昆仑公司、兵器212所、210所、麦当劳钟楼店、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石油大学等志愿队与其合作,共同把爱心的种子播种到更多古城人们的心里。在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旗帜下,尽己所能、助人为乐,为80、90后青年树立了榜样。7年来,他选择了“坚持和坚守”,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达千余小时,共组织发起义工服务活动百余次,招募近200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志愿培训20余场。他所组织和参与的义工活动在《陕西新闻联播》、陕西二套《都市快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101.1)》、《西安晚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采访报道。(省国防科工办推荐)
张爱莲,女,1955年出生,咸阳市彬县水口镇张家堡村妇女主任。她15岁就带领20多名青年,凭着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在村办林场植树造林,在用架子车转运物资时发生意外,致使她腰椎、右腿、骨盆等五处粉碎性骨折,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终于落下了残疾。她身残志不残到县妇联申请澳大利亚扶轮社小额贷款40多万元,实施了8轮“贫困母亲救助工程”,帮助村里60多户贫困户妇女发展养殖业,村里的贫困妇女几乎都得到过她的关怀与帮助。她总在百忙之中,义务给孤寡老人挑水、洗衣、拆洗被褥,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生病时还帮他们看病,垫付医药费,农忙时帮老人收种,2006年,她正在帮助孤寡老人刘冰郎 收麦子时,张解放家的麦场起火,她急忙赶过去救火,不幸被大火烧伤。如今她已近花甲之年,但仍拖着残疾的身体,热情洋溢,精神饱满的在为她所处的村子工作,为这个村及周边村子需要她关爱、帮助的人们继续努力的奉献。(咸阳市文明办推荐)
见义勇为类(1人)
郝瑞强,男,1986年出生,原府谷县南梁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职工。2009年12月17日上班路途中发现一名小偷正在对一位妇女行窃,他立即冲上去两手抓住小偷,准备将其制服后送往公安机关。穷凶极恶的小偷竟抽出腰间的匕首,接连两刀捅在他的左大腿和右小腿上,可是他毫不退缩,依然紧紧抓住歹徒不放,歹徒再次挥刀刺向他的左腋下,三处神经被割断,身负重伤,经多方全力救治,虽然已脱离生命危险,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榆林市文明办推荐)
诚实守信类(1人)
李淑兰,女,1963年出生,碑林区草场坡餐馆个体经营户。2014年5月的一天,她在打扫卫生时发现一位顾客把包落在了餐馆里,在寻找此就餐者无果的情况下,便为客人收存起来,妥善保管。本以为失主很快就会过来拿包,结果一等就是半个多月。因担心失主着急,她每天把包背在身边,还是没有等到失主。她求助亲戚,并一起打开提包,发现包里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ipad和许多贵重物品,在家人、电脑专家帮助下开启电脑,在上面到了失主的邮箱,历经大半个月,总算联系到了失主,并将价值所有物品完整地交回到了失主手里。作为一个平凡的群众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做一个好人是幸福的。(西安市文明办推荐)
敬业奉献类(6人)
张少平,男,1980年出生,中共党员,西安市周至县公安局富仁派出所副所长。200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他扎根农村基层派出所十一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行动践行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 言2011年4月9日,因为纠纷起冲突,周至县终南镇大庄寨村一村民手持汽油和打火机进入村部会议室称要点燃。他在歹徒点燃汽油的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以血肉之躯保护了20多名村民的生命安全,成功化解了一起恶性事故,自己却因汽油引起的大火被烧成重伤。经诊断全身12%烧伤,面部深二度烧伤,双手和双踝浅三度烧伤。
先后被授予“周至卫士”、“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西安市“十大平安卫士”、“西安市十大道德模范”、“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2013年荣获西安市“十大道德模范”提名奖。(西安市文明办推荐)
周红亮,男,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宝鸡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他们班主要负责宝鸡地区19条35-110千伏输电线路的日常运维工作,其中90%的线路都位于秦岭大山深处。作为一名普通的巡线工,工作18年来,他始终把电网的安全运行和千家万户的光明作为自己的使命,翻山越岭和根根银线日夜相伴,他巡线穿坏过30余双胶鞋,磨破过20套工作服,他爬过山的高度,相当于200座珠穆朗玛峰。在他的带来下,我国最早的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从未出现过断电停运现象;全长500公里的电力线路,保证了凤县、汉中等地区150多万人的稳定供电;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带负荷融冰技术保证了秦岭重冰区40多年无事故。2012年-2014年,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年报道了周红亮和他们班“坚守大山、巡线保电”的先进事迹。五一前夕,他所在的班组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宝鸡市文明办推荐)
李勇,男,1986年出生,商洛市洛南县上寺店乡卫生院医生。2007年,他通过农村振兴计划招考,被分配到距洛南县城60公里的上寺店乡卫生院工作,在巍巍大秦岭深处,手机没有信号,仅有的一趟班车是每天通往外界的唯一工具。卫生院共有3名医务人员,他在这里身兼数职,既是医生,又是护士,还是合疗专干、药房调剂师,这里的工作不分上下班,病人随到随治。对无钱看病患者他经常垫付医药费,对无人陪护病人他经常整夜陪护,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信任和爱戴,老百姓亲切的称他为“大山深处健康守护人”。6年间,他背着药箱行走在“十八盘”的沟沟岔岔、梁梁垴垴,累计行程1万余公里,出诊400余次,诊治群众700余人次,把真情洒在了这里,在这里谱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平日由于工作忙,几个月才回家一次。长时间的聚少离多,让孩子对他很陌生,当他高兴地伸手去抱1岁多的女儿时,女儿却躲到 了妻子的身后,怯生生地看着他,这让李勇难过极了。但这没有动摇他继续扎根基层,为边远山区卫生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换取百姓的健康平安。(商洛市文明按推荐)
赵红燕,女,1982年出生,中航工业西安飞机自动控制研究所工人。她是自控所电子工程部的一名工人,但却是单位里响当当的“金牌能手”。2003年,赵红燕进入中航工业自控所成为了一名电子装配工,只要是她干的活,都是检验员眼中的“信得过产品”。“对待产品要用心去做,要将飞行员看作自己的亲人,他们在天上的安危是我最挂念的事。”这是赵红燕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的座右铭。“没有学历,但不能放松学习。”这朴素的话语,诠释着她孜孜求索的精神。她先后自学了焊接工艺、标准化、元器件特性等多种专业知识,工作11年,记下8本工作笔记,见证着她从一个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世界大赛的亚军,用智慧和一双巧手,装配着祖国飞机的“大脑”。作为部门骨干,她肩负着多项重点任务,承担新品生产20多项,每天朝七晚九,女儿几个月大,就被她狠心送回了老家,经常是半年都见不上一面。2014年3月23日,作为中国赛区的冠军,赵红燕只身一人赴美国参加第二届“IPC手工焊接世界冠军赛”,凭借其过硬的技术与心理素质,从来自全球的12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亚军,为陕西、为中国赢得了荣誉。(省国防科工办推荐)
刘玲,女,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助理工程师。她硕士毕业后,主动要求到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生产第一线工作,她所在的巴山工务车间,担负着襄渝铁路81公里线路、78座桥梁、65座隧道的养护维修任务。那里集中了襄渝线上桥梁最高、隧道最长、曲线半径最小、海拔最高、坡度最大、生活条件最差的“六大之最”。她来到巴山后,被受人瞩目的“巴山精神”感召,主动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多次到现场走区间、探隧道测数据、画图纸做设计,研制出隧道渗水导流器,有效解决了单侧沟隧道边墙渗水难题。带领40余名大学生,进行“安全风险技术方案设计”和安全技术难题攻关。截止目前,“刘玲工作室”共完成施工方案设计100余项,通过技术评审70项,其中8项投入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30项纳入施工计划,被授予陕西省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她义务担任巴山精神讲解员,先后接待86批次3200人,累计345小时的讲解任务,被称为“巴山最美讲解员”。2013年春节,她坚守在工作岗位放弃回家过年,守护铁路运输安全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大巴山深处的探望》为题播出,随后以《青春在莽莽深山闪光》、《大山深处的女硕士》、《大巴山的金凤凰》等为题,陆续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网等媒体报刊报道,成为全国铁路系统优秀青年职工的代表。先后被陕西省文明办、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青联评为2013年“‘中国梦•青年志’——我们身边的陕西好青年(提名奖),”第十三届“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被全国铁道团委授予“全路最美青工”、“全路青年岗位能手”,第十三届“铁路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西安铁路局推荐)
李文强,男,1967年出生,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光明村村医。他患有先天性大骨节病,身高只有1.5米,但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小看着偏远山区因缺医少药,多少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他便暗下决心要当一名医生。1995年从耀州区卫校毕业后就回到老家开办了光明村卫生室,从那天起就担负起着全村200余户、近800人的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凭着对卫生事业的挚爱,他16年如一日,不避风雨雪霜,不畏酷暑严寒,不管白天黑夜,时刻听候着病人的召唤,骑着改装的摩托车,拄着拐杖,奔波在山村的沟沟坎坎,创造了年诊治1200人次、出诊上门服务达30%的记录,他虽则家境贫困,却累计为乡亲减免了近10多万元的医药费。他常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品和名声比金钱更贵重,咱是医生,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比金钱更贵重,家乡的田园养活了咱,村上的乡党帮扶过咱,咱不能忘恩负义亏待了他们。为村民就医方便,他把20年前收养的女儿,也培养成了护士,和他一同为乡亲们服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医者仁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先后被评为铜川市卫生系统“群众满意的健康卫士”,耀州区“最美乡村医生”、劳动模范。《人民网》、《新华网》、《华商报》、《西安晚报》、《铜川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对他的先进事迹做了宣传报道。(铜川市文明办推荐)
孝老爱亲类(2人)
王涛,男,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渭南市白水县中心敬老院院长。他把对党的忠诚和对院民的热爱融于实际工作中,把全部的热情、激情投入到敬老院的管理中。他在上任为了迅速改变硬件设施基本齐全而软件设施空白的局面,先后出外考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先进经验,建立了院民守则、护理职责、财务、食堂卫生等各项管理制度,其次是每年都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护工的专业护理知识 和服务技能,上门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动员五保老人入住。经过努力,不到一年之内就新增200余人入住敬老院。他又多方面筹集资金,为敬老院添置了衣柜、沙发、电扇等家具和摇摆器、健身球等简易的健身娱乐设施。敬老院工作的特点是脏、繁、累,他坚持和老人拉家常,排解老人心中的疙瘩,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树立以院为家的思想,他把自己当做每一位老人的儿子,6年来,有9位老人故去,他都要亲自送老人走最后一程路。用自己的爱心、善心传递着对五保老人的关怀,用自己身先士卒、鞠躬尽瘁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赞歌。先后被评为“白水县老龄工作先进个人”,“白水县十大孝子”,“陕西省孝亲敬老之星”和“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渭南市文明办推荐)
刘世聪,女,1978年出生,安康市岚皋县城关镇新城社区个体工商户。2007年丈夫因车祸致高位截瘫,时年29岁的她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击垮,担起支撑这个家的重任。七年如一日,给丈夫护理、按摩、煎药,并自学针灸理疗,丈夫吃喝在床,她一口一口喂,大小便失禁她勤洗勤换,弱小的身体每天背起160多斤重的丈夫上下楼往返至少三趟,鼓励和帮助做康复训练。执着的她,没有相信医生的“预言”,像丈夫这样的病人顶多能活一两年,如今的丈夫在他精心的护理下已经能用助行器走路,部分生活能自理,截瘫病专家看过病例后,大为惊叹,说她丈夫能恢复到现在这样真是奇迹。在照顾丈夫的同时,还要打理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鞋店,还清了因丈夫治病欠下的二十多万元治疗费。她不但无微不至的照顾好丈夫,十几年来她家先后住着六个学生,因父母在外打工无人照顾,她主动承担了照顾她们的重任。其中有四个是侄子侄女,还有两个只是熟人,他们的家长提出给生活费用都被她拒绝了。乡下还有一个聋哑大姑子姐姐的日常生活物资,按时购置送回家,逢年过节都把她接到县城,陪她逛街买衣服,生活用品。她默默无闻的坚守着,独自支撑起残疾人家庭,受的苦,累,委屈,常人无法感知,这一切她无怨无悔。(安康市文明办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