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市四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我市又有四人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请您登录中国文明网为漯河“身边好人”投一票 经过认真筛选、严格把关、择优推荐,我市又有4人入选中国文明网11月份全国“身边好人”候选人名单,他们是: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兼社区民警陈晓磐(敬业奉献好人候选人,13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社区民警、2010感动漯河十大年度人物);漯河市烟草专卖局退休干部游春林(孝老爱亲好人候选人,71号,无微不至照料卧床十二年的偏瘫妻子);漯河市种子管理站职工张兴旺(助人为乐好人候选人,110号,义务献血十二载,“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获得者);郾城区新店镇尧张村村民王春梅(孝老爱亲好人候选人,57号,悉心照顾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的丈夫40年)。
11月底,中央文明办将综合网上评议和得票情况,从“身边好人”候选人中择优入选11月份“中国好人榜”。为了让更多的漯河好人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展示我市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望临颍县各乡镇、县直及驻临各单位开展学习评选全国“身边好人”活动。请您务必记住全国“身边好人” 投票有关事宜,为漯河“身边好人”投一票。
一、投票时间
2011年11月10日—2011年11月25日。
二、投票规则
进入“中国文明网”主页(网址:www.xiexiebang.com),点击下方“活动专题”栏目下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进入专栏;在“我要投票”栏目下分别点击“为敬业奉献好人投票”、“为孝老爱亲好人投票”、“为助人为乐好人投票”,在候选人名字上方□处打钩投票;当你完成投票后,将页面拉至投票页面最下方位臵,填写姓名(省份和性别可以省略,填上验证码),点击“提交”按钮,保存投票结果;如果你需要重新投票,请重新点击。同时,可以点击照片右下角的“事迹简介”,学习先进事迹并留言评议。
三、投票要求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是中央文明办利用互联网先进传播手段,在广大群众中传播文明、引领风尚,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各乡镇、县直及驻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精心组织好我县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候选人的投票评议工作,积极动员每个临颍人都要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力争使我市推荐的身边好人登上“中国好人榜”。
临颍县文明委办公室 2011年11月14日
第二篇:2012、2011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2年莱芜市入选“中国好人榜”名单
1.亓飞(助人为乐)
亓飞:做个好人,永远快乐
亓飞,男,1973年10月出生,山东省亓氏酱香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亓氏酱香源传统技艺第七代传承人。2008年被团省委授予‚山东省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贡献个人‛,2008年9月5日山东省慈善总会、总工会、团省委、大众日报社授予‚大众慈善之星‛,2008年12月被山东省工商联合会授予‚山东省工商联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9年11月30日,被莱芜市委宣传部、文明办、总工会、共青团、妇女联合会授予‚莱芜市首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和‚第五届文明市民‛,2011年11月,荣获山东省‚齐鲁青年榜样‛荣誉称号,2012年5月,荣获莱芜市第二届‚五四青年奖章‛。自1992年开始至今,先后资助了165名孤贫孩子和大学生;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累计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价值逾66.6万元;出资25万元捐建雪野旅游区雪野镇富家庄亓飞希望小学;多年来,用在公益事业的资金多达800余万元。
2.吴朝爱(助人为乐)
吴朝爱: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的莱芜最美环卫工人
吴朝爱,1959年4月出生,莱芜市莱城区人,莱芜市向旭物业有限公司工人。
拾金不昧受赞扬。我市一线环卫工人吴朝爱拾金不昧,被网民热议为‚莱芜最美环卫工人。‛6月24日18时左右,吴朝爱在清扫马路时,在路边发现一个黑色皮包,里面留有大量现金、手机等贵重物品,她通过手机留存信息及时通知失主家人来认领。原来失主去鹏泉东大街买洁具时,由于粗心大意,下车时把包掉在路边,正当失主焦急万分、深感失望时,吴朝爱的电话使失主一颗悬着的心放松了下来。在失主要求留下姓名表示感谢时,她淡然地说‚找回你们的东西,我也放了心,我要下班了。‛失主只好拍下了她的两张照片,借以感谢这位拾金不昧不留姓名的环卫工人。今年以来,市环卫处深入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吴朝爱作为环卫志愿者积极参加了‚爱我莱芜、共建家园,莱芜市‘学雷锋 献爱心’志愿者活动‛。她立足本职,工作不怕脏,不怕累,认真践行‚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环卫行业精神,所保洁路段,被评为‚保洁示范路‛,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为流浪乞讨人员献爱心。今年,市环卫处开展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志愿服务活动,吴朝爱积极报名参加了志愿者服务队。作为一名年龄比较大的志愿者,有人问她图的啥?她笑着说,‚我既不图名,也不图利,能为市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就很高兴。‛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进行道路保洁时,她时刻注意有无流浪乞讨人员经过。5月下旬,她发现了一名神智疯癫的流浪人员,立即拨打
了救助服务电话,救助站工作人员及时赶到,使这名流浪人员得到了及时救助。
乐于助人受好评。提起吴朝爱,同事们没有一个不称赞的。‚吴朝爱是个热心肠的人,同事请假,她主动承担起同事的路面保洁工作,面积增大了一倍,也毫无怨言,她早上4点就起床,天快黑了才回家,所扫路段总是干干净净,是全处清扫保洁卫生质量免检个人之一,她工作踏实,干工作让人最放心。‛物业公司经理李传奎如是说。今年上半年,吴朝爱被评为一线‚十佳‛环卫清扫保洁员。
3.贺雷(见义勇为)
贺雷:救助撞伤老人 追赶肇事车辆
贺雷,男,汉,1976年12月出生,莱芜市莱城区人,中共党员,莱芜市交通稽查支队稽查员。2011年10月22日下午五点左右,贺雷在驾驶私家车接孩子的路上,当行至莱城顺河大道和文化路交叉路口附近时,突然发现前面一辆超速行驶的轿车将一位正在骑自行车转弯的老人撞倒在地并驾车逃逸,看到这种情况,贺雷立即停下车,穿越行人车辆跑步赶到老人身边询问查看伤情,在发现老人伤势不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他立即驾车向肇事车追去。追出十多分钟,因肇事车辆连续闯红灯逃逸,看确实无法追上肇事车辆,又考虑到老人安危,贺雷在记下肇事车辆号码并及时报警的同时,又立即驾车返回了老人被撞的现场,发现老人还坐在地上,周围围观的很多人和车辆都无人向前救助,贺雷立即过去将老人扶起来,一面询问老人伤势,一面把老人扶到自己车上,驾车将老人送到家里,将老人交付给刚刚下班回家的儿子和儿媳,又及时联系医院让老人住进了医院。
贺雷同志见义勇为的事迹,被救助的李化顺老人一家人感激万分,先后两次让儿子和儿媳到贺雷同志单位表示感谢。莱芜电视台和省电视台公共频道等多家新闻单位也分别对贺雷同志的事迹给予了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4.魏丕国(诚实守信)
魏丕国:身残志坚,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
魏丕国,1964年9月出生,莱城区张家洼人,山东华通磁电设备有限公司经理。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和后遗症,双腿不能站立,但他自强不息,挑战身体极限,拄着双拐谱写了艰苦创业的辉煌篇章,为社会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从一九九二年他开始研制磁选机械设备,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魏丕国拖着残疾的双腿,拜师学艺,到高等院校学习理论知识,走访专家学者,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他研制的‚一种永磁磁选机‛批准为国家专利。2011年公司升格为省级企业。目前公司占地20多亩,拥有固定资金5000多万元。公司现有员工80多人,其中残疾人8人,占职工总人数的10%。公司下设金工,铸造,热处理,铆焊,组装五个车间。公司所产设备出口印尼,菲律宾,蒙古,朝鲜等国家,国内十几个省市。魏丕国坚守诚信经营之道,精心呵护产品服务的信誉。他对产品质量要求十分苛刻,他说:‚产品价格可以打折,但产品质量永不打折。‛他致力打造零缺陷产品,零缺憾服务。从材料进场,到加工组装,到为用户安装调试一丝不苟。凭借过硬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信誉。公司去年被山东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表彰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先进单
位‛,被山东省工商局授予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省级‚文明诚信民营企业‛等多种荣誉称号。他给公司所有员工办理养老保险,职工队伍稳定。他乐善好施,积极参与残疾人事业和慈善活动。2007年南方雪灾、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玉树地震时他不仅发动职工和公司捐款,自己以个人名义捐款一万元。残疾人魏丕国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他不仅没有给社会带来负担,反而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5.谢梅木(诚实守信)
谢梅木:诚信创业赢信誉
谢梅木,男,1978年12月出生,山东山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自创立以来,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思路,以‚农田土地流转‛的方式与当地农业、农技部门合作建立万亩花生基地,直接扶持30名青年创业,带动当地经营个体农户40多家,成立小企业6个。为带动青年创业,公司以‚担保贷款+提供创业启动资金‛等形式为青年创业解决资金难问题;为了提高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公司以‚实习+培训‛的方式对部分创业青年进行‚创业实践培养‛,成效显著;为了更好地为创业青年提供理论方面的支持,2008年谢梅木参与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并成为首批创业导师。企业发展过程中,谢梅木始终将诚实守信放在首位,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始终抓食
品安全不放松,被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并成为莱芜唯一一家政府储备油企业。同时说到做到,答应客户的事想尽一切办法做到做好,与村民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有时因资金短缺向村民赊欠花生,资金回拢后立即连本带息一次性偿还,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6.王成武(敬业奉献)
王成武:带领群众大干三十年,穷山村变现代化秀美山庄
王成武,195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芜市羊里镇东土屋村党支部书记。自1984年10月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开拓进取,干事创业,使往日穷山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秀美山庄。
夯实基础——小山村取得成功的秘诀。当时,他们白天上山搞调查,晚上开会,找老党员、老干部、群众座谈,一个月内连续开了六次党员会,三次村民大会,并聘请县、镇技术人员帮助搞规划,拿出了五年治山栽树,十年兴修水利,十五年村庄改造的综合规划,叫响了‚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改变穷村落后面貌‛的口号。为了让大家直观的看到村里的远景规划,专门制作了沙盘,让群众明确了怎样治山治水、搞村庄建设。这更加坚定了全村干部群众治山治水的雄心壮志。遇到事情都征求大家的意见和看法,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1986年,村两委决定在村南打大口井,挖到10米左右时,赶上下雨,井壁塌方,上万元的集体财产压在井底,王成武身先士卒,拨开众人,第一个跳
进冰凉的泥水中打捞机器,随后井壁大面积塌方,泥土埋到了胸口,井上的群众甩下绳子,费了好大劲才把他拉上来,他的一举一动成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榜样。
强化管理——小山村持续发展的依托。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为发展经济提高条件。一是治理荒山,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先后投资120万元,栽植各种经济林木38.6万株、白杨、槐树15000棵、果树26500棵,使昔日的荒山秃岭真正变成了今天的鸟语花香的花果山,到处绿树成阴,果实飘香。全村仅林果业收入人均达上千元。如今的东土屋已是 ‚山顶松柏戴帽,山间刺槐拦腰,山下果树花椒‛。二是兴修水利,自1986年以来,投资12万元打深12米直径8米的深水井11眼,投资123万元修建8座塘坝,一座石坝,修护防渗渠,蓄水46万方,使全村的土地全部浇上了水,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投资20万元实施自来水工程,使全村所有农户都用了安全卫生的纯净水,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三是修建道路。先后投资100多万元修通硬化了4条共5000多米的道路。按照‚五个一‛工程建设要求,投资14万元对村内主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彻底改变了东土屋村贫穷闭塞的面貌,建成了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的生态家园。四是实施旧村改造工程。2005年4月,由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在全村建4栋标准式居民楼,25栋别墅,建成后共节约土地127.7亩。现在已经建成居民楼3栋,安臵村民48户,建老年房45间,安臵老年村民15户。并对拆迁后的土地进行复垦,新增耕地面积20.1亩。2007年投资10万元实现了户户通有线电视,投资12万元安装高标准路灯22盏,投资22万元建文化广场一处,投资六万元建高标准幼儿园一处,投资83万元建甲级卫生室一处。
7.彭秀军(敬业奉献)
彭秀军:痴心为国聚财人
彭秀军,196
4年7月生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莱芜市国税局莱城分局局长,莱芜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参加税收工作的二十多年里,他先后干过税收专管员、税收会计、稽查队员、莱城国税局副局长、市局税政科科长,高庄分局局长等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严格执法,廉洁奉公,为痴爱的税收事业捧出了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成为莱芜税务系统公认的实干家。自2008年以来,两次荣立二等功,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税务工作者‛、‚市直机关工委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莱城区 ‚优秀领导干部‛等殊荣。他参与开发研制的网上国税自助服务区信息系统还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自2008年担任莱城国税分局局长后,彭秀军更是殚精竭虑,一心扑在税收事业上,千方百计为国聚财。不仅个人先后两次荣立二等功,而且使所带领的莱城国税分局班子被评为‚省国税系统先进基层领导班子‛,分局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国税系统文明建设先进局‛、‚全国青年文明号‛等省级以上较高荣誉。每年行风测评,莱城国税分局均位列第一名,受到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严格认真为国聚财,服务企业涵养税源。参加税收工作二十多年来,彭秀军和同事们先后经手了几十亿元的税款,从没出现点滴疏漏;
签批税务登记近千户,没有一户差错;处理进项税抵扣疑难问题几百个,个个定性准确;从而使得整个分局的税收征管工作年年上新台阶,税收收入不断增加,为缓解全市财政紧张状况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彭秀军和他的同事们还十分注重涵养税源,先后落实税收优惠近千万元,全部及时退给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了给纳税人提供更规范、优质的服务,彭秀军打破传统模式,将征收大厅内的服务柜台由过去的1.2米降到了0.8米,取消了金属栏杆,在山东省率先实现了低柜台、开放式、面对面服务,并在大厅建立了纳税自助服务区,成立了纳税人之家,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拉近了征纳双方的距离。
科技创新提升档次,多元化服务方便纳税。为了实现多元化服务,国税系统实行了电话报税、网上报税的改革试点,彭秀军带领同志,同电信局、邮政局、银行进行了10多次技术论证和难题攻关,印发材料2000余份,举办培训班十期,查线路、安设备行程近千里,走村访户近百家。终于使试验成功,在全市推广,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减轻了征纳双方的工作量。随后,他带领队伍,又一头扎进了省局推广的两个系统的应用工作中,实行封闭式运作,吃住在单位,歇人不歇马,白黑连轴转,自己发高烧一边打点滴,一边坚持工作,就是靠这种老黄牛精神,获得了一项又一项的荣誉,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扬。
强化管理狠抓落实,以查促管堵漏增收。近年来,莱城分局所辖企业受经济危机、钢铁行业不景气、金融企业政策性减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较为严峻。再加上分局所辖企业地处老城区,受地域条件限制,没有新的增长点,主体税源逐年递减,严重影响了组织收入工作的开展。为此,彭秀军局长带领分局一班人,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向考核要收入,向管理要收入,向检查要收入。以查促管、堵漏增收,实现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2012年1-6月份,莱城区累计组织国内税收收入10.62亿元,同比增收1.35亿元,增长14.58%。
8.张兆增(敬业奉献)
张兆增:干工作就要实心实意
张兆增,汉族,中共党员,196
5年9月出生,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总务处副处长、副教授。曾经教书育人的教授,被调到了后勤服务部门,干起了检查维修、资产管理之类的工作。刚开始,他有点想不通,甚至有些犹豫。但因为是工作需要,他没有再想这想那,很快就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这一干就是18年。他就是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总务处副处长、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张兆增。
张兆增:干工作就要实心实意
‚活总得有人干,你不干我不干谁干,既然咱干了就得干好‛ 1986年,张兆增从莱阳农学院毕业后,成了一名职高老师,三尺讲台上,他严谨治学、孜孜不倦,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班主任,1993年还成为职业院校当中唯一市级优秀教师。能用自己的知识培养更多有用之才,是他当时最大的愿望。
然而,1995年,领导看中了他的勤恳、务实,将他调入市职业技术学院(当时的第二职业中专)干后勤工作。听到这个消息,张兆增有点想不通。‚回到家吃完饭就回卧室躺着,啥也不说。我从来没见过他这么失落过。‛妻子赵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干后勤当时认为就是修修水电、管管仓库,一般人都能干得了,他就觉得是不是自己教学能力不行,领导不信任他。我就劝他说,干啥都一样,说不定是领导想让咱在新岗位上锻炼锻炼呢。‛
到了新岗位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学生办理户口关系。在九十年代户口关系还牵扯到粮食关系等问题,学生既要跑派出所,还要跑粮食供应部门,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当时非常麻烦。于是张兆增想了一个办法,他把学生需要跑的部门画了地图复印好放在办公室里,同学们来办理手续时他就给同学们一张,并交代好注意事项。外地学生不熟悉路线,他就抽空骑自行车和学生一起去跑。
几个月后,学校收到一封表扬信。信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山区农村的孩子,今年当兵跑了许多部门,办了这么多手续,唯独在学校办理户口关系时没有受到一点难为,而且老师还亲自骑着自行车和
我去办。我不知道这位老师的名字,我只知道他姓张。我要由衷地感谢他。‛领导将这封表扬信在学校广播里念了好几遍,这让张兆增有点受宠若惊:自己干的不过是分内的事情,却受到这么大的表扬。看来,不论干什么工作只要用心,一定也能干出成绩。
张兆增的工作不仅在校内,教师村家属区的维修也在他的工作范围之内。下水道堵了,哪一户没电了,他时时记在心上;谁家的暖气管道漏水了,一个电话他就跑过去……无论事情是大是小,他都随叫随到,尽心尽力解决。张兆增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交口称赞。为大家服务也牺牲了他太多的休息时间,妻子心疼曾几次对他说:‚你就不能说个‘不’字?!‛每一次回答,张兆增都是一句话:‚活总得有人干,你不干我不干谁干,既然咱干了就得干好!‛
“为人做事就是实心、实意、实在、实干”
自从干了后勤工作后,张兆增没有完整的休过一个周末,更别提寒暑假了。2007年夏天女儿快要中考的时候,妻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你再怎么忙我不管,这段时间晚上周末你要呆在家里辅导孩子功课。‛张兆增也觉得应该关心一下孩子了,他答应了妻子的要求。然而没过多久,教师村家属区要进行房改,大部分工作自然落到了张兆增肩上。‚老师们盼房改都盼了十几年了,以前也办了好几次,但因为种种原因,办着办着就搁下了。‛他深知这项任务的难处。
每天早晨居民起床时,他已经早起做好准备工作,上班时间就和领导一起跑建委、国土资源局、教育局等各个相关部门。到了晚上吃饭时间,他又挨家挨户上门核查填表。10栋楼、362户人家,他不仅全部跑了个遍,有的住户还跑了七八趟。燕林涛老师对此记忆犹新:‚光我家就来了5趟,又是帮我们填表,又是通知我们补办结婚证等手续什么的,我们自己都觉得非常麻烦。想想兆增老师要负责300多户人家,那该是多么大的工作量!‛
房改手续办起来,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一次张兆增连续加班4天很晚才回家,妻子去办公室找他,一推门看到整个办公室里桌子地上橱子里都是表,那一刻,妻子惊呆了:‚三千多张表,填写、核对,那么多的数据,他得费多少工夫啊?!‛原本还对丈夫一肚子怨气的妻子帮起了他的忙,默默地站在了他背后。
166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工作,换来了362户的房产证和土地证。‚我评价兆增同志,为人做事就是实心、实意、实在、实干。‛燕林涛竖起了大拇指。负责本次房改工作的李俊海院长深有感触地对张兆增说:‚等房改忙完了,我一定自己出钱给你买双鞋,请你们俩口子喝顿羊汤。‛
“每一项工作做好了,师生们满意了,心里才踏实” 为了细化管理和勤俭节约,张兆增有了记工作日记的习惯。‚日
期:2010年3月8日;地点:7#公寓102房间;项目:维修冻裂水管道;材料名称:25PPR管2米,25PPR弯头4个……‛,随手翻开他的工作日记,仅2010年3月8日这一天的日记就有满满3页,他的工作繁杂程度可见一斑。
2007年老校暑假大规模搬迁,为了发挥资产的最大效益,他和同事们精打细算,以校为家。早动手抢时间将废旧物品提前处理,上缴学院12万多元。他发现老校区的地下暖气管道质量很好,不用了可惜,就派人挖出来替换家属区的老化管道;看到舞台的木头还新,他就拆下来运到新校当作雕刻专业学生的实习材料和篮球场的篮板;电线电缆、门窗桌椅,他都分门别类地放在仓库里,以备以后更换维修使用。仅这几项,他就为学校节约资金70多万元。
‚就怕‘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思想,新校区大了,哪方面一不注意,就会带来浪费,给学校带来很大损失。‛张兆增一直这样告诫自己。搬到新校区后,他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他和同事们及时调查摸清学院所用物品的质量行情,保证了物品采购质优价廉。新校区化粪池以前都是用抽粪车抽,既抽不干净费用又高。他经过测算现在改用人工清理,费用比以前节约三分之二。他负责水电管理工作以来,坚持巡查制度。新校区位臵高,冬天风大,比城里冷,放寒假提前一个月,根据不同功能区需求,制定了水暖关闭、管道排空、公寓水表保温拆卸方案,2010年仅供暖维修费用比2009年节约2万多元。2011年暑假期间对锅炉房供暖管道根据区域对换改造,花费1万2千余元,当年比2010年节约煤气费21万多元。
张兆增的实干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同事,工人李加水说:‚有些事放在别的人身上,也就是在办公室安排一下,顶多电话再督促一下,而张老师不,一有时间他就到现场查看解决,一些不需要他亲自干的活,他看到了也一定会想办法去解决。‛2011年冬天学校供暖时,个别学生反映自己寝室暖气不热。于是张兆增亲自挨个寝室排查问题,近百个暖气跑风阀门一一拧开排气,直到晚上十点多钟问题才很好地解决。一晚上下来,手都磨起了泡渗出了血。因为时间晚了,学院值班班车早已开走,张兆增只好跑到校门口打车回家。张兆增说:‚每一项工作做好了,师生们满意了,心里才踏实。‛
2011年莱芜市入选“中国好人榜”名单
1.韩道彬(助人为乐)
韩道彬,男,196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优福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韩道彬心系社会,热心慈善事业,1994年向‚希望工程‛小学捐助中心,捐款400元。1995年与本镇谢官庄村二年级特困生段伦文结成对子,资助其小学期间的学习费用。1996年与青海的‚希望工程‛办公室取得联系,出资10000元资助3个中学生完成学业。2001年3月,捐款20000元,支援莱芜市牛泉镇南白塔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2004年元月,为身患白血病,生命垂危的南冶镇鄂庄村吴楠捐款20000元,并送去了2袋大米。2004年8月个人出资50万元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个人出资的教育基金会——道彬教育基金会,并每年注入不少于10万元的资金用于救助困难学生,同时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对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至2010年,已累计注入资金达40多万元,救助困难学生100多名。2006年8月,资助方下镇石泉官庄村蔺伟现金5000元,帮他圆了大学梦。2008年,四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到市民政局捐助站,捐出10000元人民币,随后又交纳特殊党费12000元。同时号召全体员工捐款捐物达人民币
100000元。韩道彬还每年为莱芜市方下镇敬老院捐款20000元,近几年来,已累计捐款捐物达270多万元。在企业中,共安臵36名残疾人就业,并为每位残疾员工全部缴纳了养老保险金、失业金、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投资30万元,成立了员工免费食堂。先后被评为第七届‚莱芜十大杰出青年‛,‚莱芜市捐资助学先进个人‛,‚莱芜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高文彬(见义勇为)
高文彬,男,196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艾山街道北城子坡社区居民。2008年8月26日,在莱钢泰东公司双山工地上,高文彬和他的徒弟休息时,突然听到‚唰‛的一声,原来是大片的钢渣从20多米高处坍塌下来,一辆三轮农用车埋了一半,刚才装钢渣的人不见了。他迅速站起来跑到车旁,呼喊里面有没有人,听到有微弱的回音后,他用两手从传来声音的地方扒钢渣。他扒了一米多深,从车后挡板处终于扒出了一张乌黑的脸,他正要扒那人的肩膀时,钢渣又出现了大面积塌方,把三轮车全部压住了,他也只剩下一张脸和一个手臂,动弹不得。这时,他的徒弟也赶来过来,把他迅速扒出来。高文彬腿部被砸伤,他忍着伤痛跑到装载机上,用装载机把钢渣向两边推,大概推了20多铲,三轮车全部
露出来了。他和赶来的其他救援人员,用手把被埋人扒出来,帮助医护人员把伤者送上救护车。他本人也伤的不轻,在其他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到医院进行了包扎处理。因为高文彬的抢救及时,被埋人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得以康复出院。3.谭悦(见义勇为)
谭 悦,男,1985年7月出生,莱城区人民检察院科员。2009年6月5日上午8时,谭悦上班路过莱城区东风街一家美容美发店时,发现一个女孩子从窗子里向他招手,神情惶恐不安,并将一张纸条扔到窗外。谭悦感到女孩可能遇到了麻烦,立即上前拿起纸条,纸条上面写着‚我被人抓起来了,请救救我‛等字样,再往窗户看,女孩已经不见了。谭悦上班后,将此事汇报领导后,根据领导安排,对该按摩店进行监视,并立刻报了警。当天上午,公安和检察机关将女孩成功解救。经调查,求救的女孩只有15岁,刚来这家按摩店里打工,没想到被按摩店经营者非法拘禁,更被多人强奸、强制猥亵,因忍受不了折磨才冒险求救。后经法院判决,按摩店经营者孙某某等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孙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这件事情发生后,谭悦了解到这名小女孩父亲早亡,母亲改嫁,一个人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共同生活,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这次本来是想出来打工挣钱交学费的。
汇报领导后,莱城区检察院领导和公诉科干警对小女孩进行了捐助,给她买了新衣服,捐了900元钱。又积极协调,让她重返了校园。4.李兴国(诚实守信)
李兴国,男,197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莱芜宏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2004年7月组建成立莱芜宏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先后投资3600多万元,建起了青苑山庄。2005年至2006年,他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在张家洼办事处银龙工业园区建起了12座高标准钢构厂房,现已有12家企业落户于工业园,安排劳动力800余人,带动了处、村经济发展,为地方税收做出了贡献。2008年3月份,筹集资金近亿元收购了莱芜东浩化工有限公司(原莱芜市化肥厂),成立了山东鲁中化工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修复设备,购买煤炭,并补发了原企业拖欠职工8个月的工
资近200万元及两年零2个月的各项保险金580万元,把800多名职工全部留了下来。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投资800万元,对厂容厂貌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改造,美化了环境。5.赵怀祥(诚实守信)
赵怀祥,男,195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辛庄煤矿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支部书记。先后荣获 ‚莱芜市劳动模范‛、‚莱芜市优秀共产党员‛、‚莱芜市首届农民企业家‛、‚山东省十佳矿长‛、‚全国中小煤矿优秀管理者‛等荣誉称号。自任职以来,他积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使辛庄煤矿不断发展壮大,截止目前,辛庄煤矿已发展成为拥有职工860人,固定资产6000万元,年产原煤20万吨的矿山企业。他注重树立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安全管理和企业经营,认真解决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切身问题,即使在煤炭市场疲软和企业困难时期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培养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是煤矿的第一政治‛的安全理念,创新安全教育形式,突出抓好‚亲情教育‛。下大力气搞好环境建设,在井下每年安全投入都在800万元以上;在井上注重抓好环境美化和整治,每年都被莱芜市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在他的带领下,辛庄煤矿1998年被授予‚部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2002年—2003年,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和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被山东省煤炭安全监察局评估为‚安全生产A级矿井‛,并授予‚山东省科技兴煤优 秀矿井‛荣誉称号。
6.韩立菊(敬业奉献)
韩立菊,女,1973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莱城区汶源学校教师。先后被评为省创新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育学会先进个人,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创新型教师。个人事迹曾以《奋斗着的人生最充实》在《现代教育导报》上作专题报道。韩立菊热爱教育事业,一直担任班主任,全心服务学生,用电化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能力,把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改为‚即时评价‛,《莱芜日报》进行了报道。赢得学生、家长、群众广泛好评。她矢志创新,在生活识字、阅读教学、经典阅读方面创出了典型经验,研究成果发表在《教育研究与评论》和《山东教育》上。参加莱芜市优质课、教学基本功、课件制作、新课程大赛均获一等奖。荣获山东省电化教学优质课一等奖。她用心钻研课题。好学善思,在《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导报》等国家、省级报刊发表论文、案例近20万字。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共3个,研究报告选进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丛书和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现在主持山东省教研室重点课题‚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和莱芜市教育科学重点课题‚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实践与研究‛,典型经验被《山东教育》四个版面登载。7.赵方敏(敬业奉献)
赵方敏,男,196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钢城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办副主任。自2005年3月任职以来,他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为全区大局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2006年—2010年钢城区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
位,连续六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区信访办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区部门工作创一流‛暨工作实绩突出单位。他本人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区优秀领导干部;2010年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近年来,他坚持每天提前1小时到岗到位,认真接待群众来访,对各类信访案件积极协调指导,跟踪督查督办,并主动深入基层和矛盾集中的地方分析调研信访工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及时把大量信访问题稳控化解在了基层。积极向区委区政府建议争取,建设了区人民来信来访接待中心,并以此为平台,认真开展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活动,一批重点疑难信访案件得到了根本解决。近年来,共向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100余条,亲自接待群众来访1100余批3000多人次,化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700余起,为全区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8.刘俊爱(孝老爱亲)
刘俊爱,女,1972年9月出生,莱城区凤城高中教师。1998年,结婚后由于双方家境贫寒,小姑子和四妹没有学费,夫妻共同承担了双方家庭的责任,2001年,借钱生下了女儿。2002年丈夫因车祸高位截瘫,在丈夫3年住院期间奔波在学
校、家和医院之间,一千多个日夜守候在丈夫的病床前。在生活中,对瘫痪在床10年的丈夫,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并开导丈夫积极面对生活。2009年寒假,父亲住院做手术,2010年,婆婆住院做手术,不怕脏不嫌累,昼夜在床前服侍。9.徐祥新(孝老爱亲)
徐祥新,男,1965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鹏泉办事处郭家沟党支部书记。给全村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发放30元生活补助,这在郭家沟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当65岁以上的老人拿到第一个月的生活补助时,心里真的美极了。从2008年起徐祥新又把生活补助提高到60元,加上社会养老保险每人40元,每位老人每月可以领到100元的生活补助。在每月按时发放60元生活补助的同时,每年的‚九九‛老年节、春节等节日期间把老年人请到办公室,听取大家对村委及徐祥新本人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并给大家发放花生油、面粉、茶叶、白砂糖、大米等生活用品,使老年人感到了社会主义的温暖及徐祥新对老年人的关怀,大家都表示,坚决支持村两委的工作,支持徐书记的工作,共同把郭家沟的事情办好。在旧村改造进行之初,徐祥新就把照顾老年人的居住条件放在重要位臵,设计了每户50平米的老年
公寓,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终生免费居住。2008年8月28日全村 42位65周岁以上的老人首先住进了老年公寓,并给每户购买了电壶。老年人们在住进了宽敞明亮的老年公寓后,又扔掉了小锅头,用上了电壶、电饭锅。吕玉美是郭家沟村唯一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88岁,长年身体不好,徐祥新自上任以来,一直在生活上给予照顾,使她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帮助。史召花是村里的一个年龄最大的老人,每年徐祥新都要给她拜年,并买茶叶、白糖等生活用品。何桂英是村里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徐祥新每年都要给她送面、送油、送生活用品,使她的晚年生活越过越舒心。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郭家沟投资280万元,在村西建设一处占地12亩的文体广场,于2008年5月竣工并投入使用。为了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水平,在广场西部专门设立了一个老年门球场,专供老年人休闲娱乐。从2010年7月1日开始,徐祥新把全村67名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实行集体统一供养,在筹建老年公寓食堂工作中,重新为每一位老年人更换了新家具和生活用品,统一配备了闭路电视,并有专人为老年人做家务、打扫卫生。使老人们过上了更为幸福的生活,这在郭家沟的历史上将是中彩浓墨的一笔。
第三篇:入选2010年好人榜
我省入选2010年10月“中国好人榜”人员名单(共助人为乐好人
严正秋 事迹 见义勇为好人
钟新龙 事迹
保电四烈士 事迹诚实守信好人
13人)
发布时间: 2010-11-01 09:48
龙细风 事迹
刘海华 事迹
宋忠平事迹 敬业奉献好人
甘英英 事迹 孝老爱亲好人
邬雪辉 事迹朱零 事迹曾华群稿源: 江西文明网 作者: 编辑: 温羊平
事迹
龙细风:见义勇为震撼南岳
发布时间: 2010-05-07 15:35
龙细风,永新县高桥楼镇茅坪村栗上组村民。
龙细风,女,54岁,汉族,永新县高桥楼镇茅坪村栗上组村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她也被南岳区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也永新县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她的事迹被湖南当地电视台拍成了《感动南岳游客》专题片。难能可贵的是当有关部门将见义勇为荣誉证书和慰问金送去其家中,她接受了荣誉证书和慰问金,但谢绝了民政部门为自己办理低保和报销医药费的要求。
2009年9月19日,是传说中的南岳圣帝的诞辰日,当天凌晨,成千上万的游(香)客前往南岳主峰祝融峰,向南岳圣帝虔诚膜拜。来自永新的龙细风与几名同伴慕名前去上香,因游人过多非常拥挤,衡山圣帝祝融殿外台阶的石护栏杆突然被挤倒塌,护栏上的数十名游客从护栏旁摔下台阶。被挤到台阶下的龙细风刚爬起来,就看到身边有一名60多岁的老年妇女和一中年男子摔倒在地。于是,她急忙用一只手拖起摔倒的老年妇女,另一只手挽起了躺倒的中年男子,并迅速离开了台阶。就在他们刚离开台阶的一刹那,护栏边缘的一块大石头发生断裂突然坠了下来,砸在龙细风的右脚趾上,顿时鲜血直流。龙细风痛的浑身颤抖,站立不住,再次坐倒在地。一同前来的香团同乡急忙伸手救援,她挡住同乡的手说:“你们先救其他人,我不能动了。”等到同乡把她搀扶起来后,剧烈的疼痛使龙细风昏迷过去。迅速赶赴现场的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立即将她送至附近医院救治。经诊断,龙细风右脚大脚趾内骨粉碎,并截除了大部分脚趾,另外第二脚趾骨断裂,需钢钉固定,昏迷了3个多小时后才醒来。其勇救他人的事迹立即感动了南岳地区,许多游客纷纷前往医院探望,并祝愿其早日康复。
龙细风勇救他人并非出于偶然。40多年来,龙细风把做好事当成了一种习惯。每逢农忙,她都会主动去帮助缺少劳力的乡邻插秧割禾。由于自家住在公路边上,平时孩子们放学要路过其家门口,天热时,她总要担好一桶井水放在门口,让路过的孩子解渴。有时看到有孩子因父母外出务工不在家,她还会将其留在家中吃晚饭。村里有村民闹纠纷,龙细风总是热心去化解矛盾。因此,村里的人对她都非常尊敬,并亲切地称其为“善大嫂”。如今,龙细风的脚已造成了伤残,走起路来一高一低。湖南省南岳区和永新县的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多次派人到她家中慰问,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她总是婉言谢绝,没提出过一丝要求。龙细风的感人事迹感动了整个南岳、永新,先后在大江网、中国江西网、《井冈山报》、《信息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稿源: 江西文明网 作者: 编辑: 沈国庆
第四篇:—记“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宋强
懂得感恩,乐于助人
—记“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宋强
宋强,男,39周岁,1992年应征入伍,在部队的一次意外事故中头部遭受重伤,右手、左脚部分功能障碍。1995年退伍后,政府根据他们家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家进行结对帮扶并纳入到低保户家庭。政府逢年过节都去看望他,送去米和油等生活用品,他很感动。为了回报社会,从1999年开始,始终坚持每年义务献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精神,到目前为止献血近50次,有14本献血证书,荣获“镇江市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宋强家住润州区七里甸街道光华社区沙地组60号,父母70多岁、女儿13岁正在上初一,妻子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1999年4月23日在去丁卯开发区看战友的时候,看到义务献血车,他想到了党和政府的多次关心与支持,为了回报社会,他坚定地走上了义务献血车,整个填表、化验血型、排队等候采血过程始终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序进行,他为此也第一次参加了社会义务献血。
从那时起他开始下定决心坚持每年献血,2008年6月10日加入镇江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2009年7、8月份,镇江市血源告急,在生产线上的他在得知情况后,请假去献血了一个治疗量,到目前为止有14本献血证书,献血总量达3200多毫升、献血小板达49个治疗量(每个治疗量相当于献全血800毫升)。2005年的夏天,在妻子洗衣服的时候,发现他口袋里有一本献血证书,翻开献血证书看到“宋强”的名字后,妻子非常震惊,把事情告诉了他的父母,宋强回来后,经不住父母与妻子的盘问,才一五一十地说出了实情,老人和妻子都说献血有碍于身体健康,担心献血针头容易感染疾病,加上他身体又有残疾,老人和妻子都接受不了这一事实,你是家庭的支柱,劝他以后不许再献血了。宋强他沉默片刻后说,“我都询问过献血常识了,献血后我身体没有出现什么不适反映,可以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又可以助人为乐,至于你们所说的针头容易感染疾病,献血时都是用一次性针头,请你们放心我会注意自己的身体的”。首先第一个得到了女儿的支持,经他解释后,家人们都不再说什么了。从此以后,家里人对他的献血举动都非常支持,更增强他的无偿献血动力,他坚持每年都去献血。他动情地说:“党和政府关心帮助我们家庭,我也一定尽己所能坚持下去,以此来回报社会,回报关心他的人。
一袋鲜血,一个生命,志愿献血,利己利人。宋强先后被镇江市政府授予“无偿献血奉献奖”、“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和“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0年被评为镇江市第三届“大爱之星”。2011年2月作为候选人,参加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评选”。
第五篇:中国好人榜
“中国好人榜”安徽92人上榜居全国第一
2009年10月27日 10:48
来源:中安在线 选稿:实习生 许可
每一滴水都有大海的颜色,每一朵鲜花都有春天的讯息。宁国“8·17”救人英雄群体的感人故事,正是江淮大地英雄辈出、群星灿烂的一个缩影。英雄辈出,源于江淮大地淳朴的民风,源于多年来道德建设的累累硕果。天地动容,高山仰止,这些平凡而伟大的灵魂,用人间的大爱诠释着生活的真谛;用赤子之心见证中华五千年血脉相承的道义。
一片热土催生英雄辈出
江淮大地,是英雄辈出的热土。今年9月10日揭晓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光荣入选的8位皖籍人物,为我们展示出江淮儿女的英雄气概。王克勤,在解放战争中被称为“一个旅也换不来的”杀敌英雄;许继慎,来自六安红色土地的红军将领;陈延年,29岁便为革命献身;戴安澜,远征缅甸打出国威,在热带丛林中壮烈殉国;丁晓兵,一个用左手敬礼的“独臂英雄”;邓稼先,一生扑在戈壁荒滩,成为“两弹一星”元勋;杨怀远,挑着一根小扁担为人民服务的海轮服务员;孟二冬,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病倒在新疆支教讲台上。“双百人物”,他们把个体的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叠合起来,让有限的生命释放出无限的光与热。硝烟弥漫的岁月,造就无数豪杰,而在和平建设的年月,何以成就英雄?历史作出回答: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在任何时候都能造就英雄,每个英雄都是时代的骄子。2008年春节,冰雪封住了回家的路。为保畅通,庐江县三位乡镇干部徐翠萍、程志国、王坤鸣,带领群众连续数日在高速公路扫雪除冰,就在公路即将畅通之际,他们被一辆失控的大客车撞倒„„ 风雪中,牺牲在值勤岗位上的老交警张新民,在暴雪中连续奋战了72小时的全椒县交通局工会副主席王勇,牺牲在救人现场的救护车司机王康文,他们平凡的身影成为2008年雪灾中不可磨灭的雕像。还是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使大地震颤,江河失色。蚌埠市怀远县刘兆水、刘兆本、刘兆刚、刘兆安四兄弟自带两台大型挖掘机赴川救灾。他们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在北川县陈家坝乡为群众打通“生命通道”。5月12日,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安庆边防官兵马子军和新婚妻子孙莉莉正在四川度蜜月,当救援人员赶到,他们没有急着回家,而是选择留下来在灾区做志愿者。霍邱县5个年轻人自费赶到绵阳,帮助群众搭建帐篷、抢救伤员,搬运、分发救灾物资。数不清的志愿者,铸就了抗震救灾中的无名英雄。英雄的故事,讲也讲不完。每一个故事都折射了时代的光芒,书写着时代的感动。在这些故事里,我们触摸到中华民族的脊梁。
凡人善举彰显时代精神
没有流血和牺牲,凡人善举同样能造就可歌可泣的“平民英雄”。平凡的名字、平凡的面容,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可他们以不平凡的坚毅,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里的温暖,流淌在心里的感动。靠一家小饭馆谋生的李玉兰,用自己从牙缝里省出的钱,资助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上不起学的孩子。她把7位孤寡老人当亲爹亲娘一样来供养,一次一次地帮助病友,帮助灾区人民。与李嘉诚、霍英东、成龙、李宁等并肩领取中华慈善奖的李玉兰,令
万千国人震撼、感动。徐辉,曾是一位普通的燃气维修工,无论冰冻严寒还是炎炎烈日、无论节假日还是休息日,只要用户一个电话他就立即上门。在燃气维修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将最平凡、最简单的事干成了不平凡、不简单的事业。当一段普通的爱情突然受到灾难的考验,就能丈量出爱的韧度与深度。何涛,这位80后的上海姑娘,在男友出车祸高位截瘫之后,她不离不弃,陪男友回到大别山深处的农村老家,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何涛用坚定的选择,向世人显示了爱情的坚韧。“救一个孩子,等于救了一个家庭”,“帮一个孩子走完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帮了他一生”。这就是75岁的王直在退休后的追求和行动。他创办的“王直助教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托服务,他还多方募捐,先后为1000多名老区特困学生寻得了一对一的资助,资助总金额超过240万元。
在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同时落水的情况下,长丰县农民胡文传救起了别人家的4个孩子,却痛失了自己的独生子。5年后,当他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因先天性心脏病去世,他又将小女儿的眼角膜捐给了两位患者。中国农民代代相传的善良天性,在胡文传身上得到深刻的印证。500万元奖金,对普通人而言绝不是个小数目。彩票投注站业主王声林,在委托人不知所买号码已中大奖的情况下,毅然将中奖500万元的彩票物归原主。他说:“不是我的,一分钱也不能拿,这是做人的原则。如果我把这500万元据为己有,内心会一辈子不安,只有物归原主,才能问心无愧,坦坦荡荡。” 凡人善举,是绵延不绝的传奇;善良,是从灵魂深处开出的美丽花朵。在2008“中国好人榜”评选中,全国共有700人入选,安徽92人榜上有名,位居全国第一。
道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我省大量英雄模范人物的涌现,与我省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长期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密不可分。在两至三年内建成100个示范社区(乡镇)、1000个示范学校、10000个示范家庭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百千万工程”,正日益显现出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断创新,使城乡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江淮志愿者和谐行动深入推进,无数青年以一腔热血传递着爱的奉献。这些,都为见贤思齐、英雄辈出提供了丰厚的土壤。2007年,全国开展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2008年,我省评出了全省首届道德模范;2009年,全国开展了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每一次评选,都有数千万人次参与。此外,全省各地也在开展市、县道德模范评选。密集的评选使道德模范的示范效应在扩大,评选推荐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成为百姓认同、社会崇尚、时代需要的主流导向。至今,三年一次的安徽省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已评出五届,“安徽省精神文明月评十佳事迹”活动已连续开展14年,公民道德教育以滴水穿石的力量渐渐结出硕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被广泛接受和推广。
社会呼唤道德力量,道德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每一位“平民英雄”都代表着一个群体,一个庞大的道德群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召着社会、用自己的所为诠释着道德的真谛。当鲜花唤回春天,当小溪汇成海洋,无数人的努力成为促进安徽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