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考考场高分作文示范:一杯奶茶
一杯奶茶
温暖,其实就是那么简单。
——题记
岁月无痕,悄然流过。当我们蓦然回想往事的时候,才发现那些大喜大悲的情节早已模糊;多次大彻大悟的喜悦也已淡然。而那始终不能忘怀的竟是那些小细节、小镜头、小感动,小温暖……
那年的冬日,格外冷。呼啸的北风卷着零星的雪花撞击着窗户,吱吱作响。这日,我与父亲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口角。父亲带着一丝怒气,出门了。
我的心也和这天气一样阴沉沉的,没有一点温暖。外面的风越刮越大,树晃动得愈加猛烈……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父亲竖着衣领子从门外进来,顿时,一股香气萦绕着房间。父亲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杯奶茶,笑着对我说:“你喜欢喝的奶茶,还热乎着呢!”之前的冲突似乎荡然无存。
我讪讪地从父亲手中接过这杯奶茶,用双手捂在怀里,热乎乎的,热气在空气中飘散,温暖顿时弥漫了我的全身。
父亲看着我说:“外面太冷,怕奶茶凉了,揣在怀里,一路小跑赶回来,你赶紧喝吧!”我抬头看着父亲,父亲的两只手捂着耳朵,脸冻得红红的。
我的心立即沉了下去,眼里全是父亲忙碌的身影,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他毫无怨言,任劳任怨。这些年他的脾气也越加急躁,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经常发脾气。我也总是在暗地里埋怨他,有时竟当面对他说出我的不满,嫌他不够体贴,却从来没有想过他的感觉,更不曾体谅过他……
带着愧疚和感激,我用力吮吸了一口奶茶。一口的奶茶,满口的香味。就这样含着,我竟不舍得咽下。缓缓地放下杯子,我陷在沙发里,看着奶茶飘出的热气。
奶茶的香味更浓了。
“这奶茶你怎么还不喝呢?再不喝要凉了,快喝了吧!”父亲已经换好了衣服,站在我的面前。他沧桑的脸上依旧是带有一丝微笑。
“不,爸,您喝吧……”我的眼角湿润了,声音也开始哽咽。
“嗯,不好喝吗?我尝一口!”父亲像个小孩般天真地吸了一口。
“不错啊,这就是你喜欢的味道,赶紧喝吧!”
“不,爸,还是您喝了吧,今天的事情是我不好……”
“呵呵,今天这是怎么了,这么客气。什么也不说了,是我太急躁了,我做的也不好。”父亲笑着把奶茶放在桌子上,转身离开了。
我再一次陷入思考。
父母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肯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就像我在学校里学习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一样。他们这样爱我,这样的心疼我,我还老是埋怨他们,不理解他们,为了一点小事故意和他们作对,我真的是对不住他们,我想我是要长大了。
“都凉了,就不要喝了,这孩子今天是怎么了?”父亲的话一下子打断了我。“我喝,我这就喝,一点不凉,很温暖!”刚才沉闷的心情仿佛一下子豁然。我捧着奶茶吮吸着,心中暖暖的,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窗外,北风依旧呼啸着,雪也下得比刚才大了。
屋内,奶茶的缕缕香气氤氲在空气中,很温暖……
【作文点评】:
平常的标题,平常的场景,但是读来却令人感动,因为小作者有一颗细腻的心。再加上
细腻的语言,因此挖掘出一杯奶茶中的爱意,带给读者很多温暖。小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很强,看得出是个爱读书、爱写作的孩子。不过,老师建议将“奶茶的香味更浓了”直至“我再一次陷入了思考”这一部分删掉。这几段如果能写得更深入些,适当“拔高”,以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那当然好。但是这几段并不能比前面的内容更说明问题,对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没有多大作用,反而显得啰嗦。倒不如直接删掉。
第二篇:一杯奶茶故事
一杯奶茶故事
八(2)班包欣意
也许是在书海,题海中浸泡了太久,有些“浮肿”,我披星戴月而归,脸上总挥不去“疲倦”
二字。
打开灯,书桌上一杯还冒着热气的奶茶,把房间“熏染”得格外温馨。我并不奇怪,因
为每到周末总有一杯这样的奶茶会出现——何况我正在为另一件更重要的事而烦恼着。
曾经,我可以如行云流水般挥笔,开卷成文。可是如今,一篇小小的《爱》却让我的思绪停
滞不前,心中莫名的产生了一篇可怕的空白。
“是父母不够爱我吗?”“不,不是的。”“那就是他们所做的不够多喽?”“不,也不是。”“那
我为什么却偏偏表达不出爱呢?”我不停地问自己,终是把头弄得胀痛无比也没有结果。伸
手间,我触到了那只杯子,一仰脖,那香气四溢的奶茶倾刻入肚,一股暖流自下而上涌起,把所有的烦恼带到窗外,让它们在九霄之外烟消云散。
只有母亲知道我所需要的一切——我似乎有了些头绪。
轻轻地,门“吱嘎”一声开了,一回首,妈妈抱着一床棉被走了进来,棉被没过母亲的头
顶,暖暖的,房间里充斥着阳光的味道。我看着妈妈艰辛的往我床边挪。看见我手中的空杯,妈妈的脸上漾起了母亲特有的笑容,一直映到了我的心头,叫人无法抗拒。这,就是所谓的爱吗?
就在房门即将被关起的最后一刹那,我灵光一闪:原来这就是母爱!我的心似乎打开了一扇门,泪水与往事一齐慢慢溢出………..小时候,我淘气去捉鸟,结果磕坏了下巴,是妈妈抱着我去看医生。在医院里,她楼上
楼下的跑来跑去,却没说一声累,至今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洋洋的。上了初中,我的衣服是她
为我洗净,房间是她为我打扫。十几年来她无微不至的关怀着我,可是她的爱却一直被我忽
略。
.我笑了,我终于明白生活中总有一些别我们忽略的爱,但这些爱并不会因为忽略而消逝。
这份爱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发现那些忽略的部分往往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篇:中考考场作文高分技巧
考场作文构思要巧妙
《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列出的第三项就是 “思路与结构”,占10分。其中A类卷的标准是:思路通畅;层次分明,且结构安排有特色。而“思路与结构”的安排,体现在文章写作之前的“构思”之中。构思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是重要的一环。构思大致包括三个方面:选择题材,安排人物、情节;酝酿、提炼主题(或中心);确定艺术表现形式,如结构安排、表达方式和作品体裁等。
构思巧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章的开头要吸引人。好文章的开头有:设置悬念式开头;倒叙式开头;情景描写式开头;点题式开头;议论抒情式开头;引名人名言或哲理性的话开头等。
第二,情节安排要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叙事要有点“波澜”,不能平铺直叙。
第三,表达方式要灵活多变,忌单一重复。
第四,点题要巧妙。历年中考作文中,因构思巧妙而脱颖而出的佳作不少。例如:1998年的考题《我的欢乐》,有一名考生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自己幻想成一只 “和平鸽”,“要作一次旅行,从我的家乡——台湾,一直飞到祖国的心脏”,文中以一只“和平鸽”的行踪为线索,展现了沿途在香港、上海、长江三峡工程、长城以及北京等地上空俯瞰到的一幅幅壮丽的景象,表达了“祖国统一、繁荣富强,是我最大的欢乐”这一主旨,写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这就摆脱了初中生身份的局限,摆脱了时空的束缚,超越了“小我”,进而写出了“大我”——中华民族的欢乐。真是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又如2001年的考题《有家真好》,有一名考生通篇运用拟人化手法,把台湾比作从内战结束后离开祖**亲的孩子——“我”,模拟游子的口吻准确而传神地演绎了台湾同胞的真切感受,在“有家真好”的题目下表达了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重大主题,具有很强的表达效果。再如2006年,有一名考生叙写 《我们的名字叫“花样”上海人》,选取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事例,描述了“花样”上海人“有春花的热情,有夏花的爱心,有秋花的收获,有冬花的坚韧”等个性特征。全文按照春、夏、秋、冬四个时令季节为序,以春日的红杏、夏日的荷花、秋天的硕果和冬日的腊梅为喻,并配以鲜明的富有时令季节特征的四句古诗文名句,作为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凸显上海人的“花样”性格,构思十分巧妙。
总之,好文章的构思往往是巧妙的,新奇独特而不落俗套。
考场作文写人要鲜明
回顾上海历年中考作文题,涉及叙事写人的作文题有1985年的 《同桌》、1988年的 《我和××》、1989年的《我》、1992年的 《忘不了他(她)》、1995年的 《母爱》、1997年的 《良师》等。要夺取此类作文的高分,写出来的人物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忌千人一面,千人一腔。有的学生写起人来,总是喜欢用“目光炯炯有神,迈着矫健的步伐”之类的词句,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令人望而生厌。相反,有的学生由于平日里仔细观察身边人物的言行举止,因而无论是写“父爱”、“母爱”抑或是写“师爱”,写出来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跃
然纸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令人久久难忘。请看下面的三个片段:
从我看见文学社老师的第一眼起,就觉得:这个老头,不简单!
是不简单。不然怎么会退休十年了还坐在这里气定神闲地给我们上课呢!不然怎么会在各种大小报刊上都能翻到他的大作呢!不然怎么会把一个个对文学还懵懵懂懂的学生,不出一二年,就调教得玩起文字来有模有样了!对,他就是一个不简单的良师。
他的头上顶着几片雪花,他的鼻梁上戴着一副眼镜,他的手上布满了蛛网,他的肚子里装满了墨水。他闪亮在眼镜后的小眼能鉴定一篇文章的好坏,也似乎能看透一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他那张嘴总能吐出我们意料不到或者前所未闻的知识和信息,也似乎能迸出我们未来的写作前景。他那双手可以修改出一篇篇佳作,也似乎可以充实一个人的涵养。他,真的不简单!(这三段文字节选自 《良师》)
这三段文字节选自某生写的 《良师》。通过四个“不简单”,由外而内地介绍了文学社指导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良师”的形象已初露端倪。
写人,不仅要学会写活单个人,还要学会写活群体形象。例如2004年的《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和2006年的《我们的名字叫____》,都属于要求叙写群体形象的考题,当年的考生是如何写活“我们”这一群体形象的?你可以阅读这两年的中考佳作,从中受到启发。
考场作文语言要流畅
《上海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列出的第二项就是“语言”,占25分。其中A类卷的标准是: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
具体讲,语言流畅,是指文章的语言表达流利,语句通畅。好文章的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而不是疙里疙瘩的;表述应该是简洁明白的,而不是里嗦的;词汇应该是丰富的,而不是贫乏的;用语应该是准确的,而不是词不达意的;语意应该是通畅连贯的,而不是前言不搭后语的;比喻应该是新奇、贴切、形象的,而不是平淡、庸俗、抽象的;描写应该是具体的、细腻的、生动形象的,而不是笼统的、粗糙的、枯燥乏味的;读起来应该是琅琅上口的,而不是佶屈聱牙的。需要说明的是,入选本书的上海历年中考作文的语言,大多是流畅的。
当然,写出优秀考场作文的要求和注意点还有很多,例如,情感要真实,中心要明确,结构要有特色,条理要清晰,详略要得当等,在此不一一赘述,但上述五点尤为重要。如果你的考场作文做到了上述五点,写出了自己生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写出了特色或亮点,那么,得高分就有希望。
第四篇:2010中考作文高分兵法:考场作文如何切题
2010中考作文高分兵法:考场作文如何切题?
【考题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般地说,按照事物的性质分类,有几个类就有几个审视的角度。拿这则故事来说,可以有三类即三个角度的理解:第一,从牧羊人来看;第二,从牧羊人之子来看;第三,从旁观者来看。无论从哪一角度看,都可以得出有益的结论。
从牧羊人的角度来看,乌鸦是自不量力。所以,牧羊人才不无嘲讽地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诚然,既然是乌鸦,既没有雄鹰的利爪、锋喙,又没有雄鹰的勇力、速度,不具备抓山羊的客观条件。牧羊人对它的评价显然击中了乌鸦的要害。
从牧羊人之子的角度看,这只乌鸦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鸟。孩子并没有弄懂父亲对乌鸦自不量力的嘲讽,但是,孩子却用童心表达了对乌鸦的喜爱:这只鸟很可爱。
从旁观者看,这则故事,事浅而意深。它具有多重含义:
(1)从实际出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一味盲目地学习他人,结果不但不能得到成功,有时还会陷自己于尴尬的困境之中。
(2)勇气的可爱。乌鸦虽然失败了,但是,它身上透露出的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仍然值得肯定。但是,这种勇气必须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否则,只会留下让人嘲笑的话柄。
(3)批评的善意。牧羊人对乌鸦的批评虽然非常尖锐,但充满善意。牧羊人并没有因为乌鸦自不量力而置乌鸦于死地,而是提出了善意的批评。自不量力者并非仅有乌鸦,我们都可能因为追求某一目标而陷入自不量力的境地。但是,犯了错误,能够认识错误,进而汲取教训即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者要善于总结教训,看见别人犯了错误,要给予善意的批评。
(4)认识的差异。父亲和儿子对一只鸟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并
不一致。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不能要求他人的认识和自己的认识总是一致,因为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太多。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自由地、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全国题典型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这一精神。从这个要求看,好的材料作文的材料应该浑身都有视角。对这种材料我们要学会审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其内涵,并且根据自己经历、经验、情趣、知识和能力等的积累,选择能够驰骋思想和弘扬个性的一个认知点作为立意。这样,才能在确保立意切题的基础上构思作文。
【新题登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牵引力最大的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滑,只需在它八个驱动轮前面塞一块一英寸见方的木块,这个庞然大物就无法动弹。然而,一旦这个巨型火车头开始启动,小小的木块就再也挡不住它了;当它的时速达到100英里时,一堵5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也能轻而易举地被它撞穿。一块小木块可以令其无法动弹,但这是一种有条件的制动。一堵钢筋水泥墙却无法阻挡其撞击力,这是因为它开动起来,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能量。一堵钢筋水泥墙阻挡不了,那么设若一座大山呢?这些虽然都是物理现象,但却可以引起我们对社会和人生的种种联想、思考和感悟„„
要求:①可以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体裁、确定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③不少于800字。
【审题导引】
这则材料有多个视点。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第一,火车。火车开动起来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可见行动就是力量。我们再向这个观点的相反方向思考,一个全新的说法让我们眼前一亮——盲目行动就是毁灭自己。火车渐行渐快,惯性愈来愈大,由此,我们又可想到“习惯”,习惯有好有坏:好习惯固然是一种力量,它能助人成功;而坏习惯又何尝不是一种力量——它可以将人推入深渊,例如做贼打挑青菜起,贪欲常常不能自已,结果诱人走上犯罪的道路。第二,木块。从这个角度看,很容易想起以小制大的道理;而小木块只有在火车没有开动时才可以制动它,一旦火车开动起来,小木块就无能为力了,所以以小制大是要讲究时机的;由上述两点,又可引出“审时度势,智者为上”的道理。为人处事不也要讲究艺术吗?就像小木块,能挡住火车时就坚决地挡,不能挡住的时候就让一让,免得后果不堪设想;那么为人处事不也要辩证一点,该方正的时候方方正正,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该变通的时候不也应该变通变通吗?
第三,从钢筋混凝土墙的角度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座墙挡不住你,那我就来一座山,看你还撞得穿我吗?一个观点就出来了——让意志坚不可摧!
这样看来,这则材料可审出的涵义很多,只要我们选择自己思想与材料积累最多或经历与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便是了。
【佳作展示】
跑起来,就是一阵风
◎南通一考生
小时候喜欢放风筝。有时候,因为没有风,只能静静地站在草地上,等待风的来临。父亲见了,问我:“为什么不放飞呢?”
我说:“没风„„飞不起来呀!”
“没风?”父亲若有所思地望着我,“跑起来,不就是一阵风?”]
蓦地,我像醍醐灌顶:对,跑起来就是一阵风!
我跑起来„„果然,就是一阵风,一阵带着笑声的风,一阵托起风筝冲上蓝天的风。最近心情有些郁闷,因为期中考试我又落在同桌的后面了。同桌成绩优秀,可我也生性好强,于是在对她的几分羡慕里,不免杂进几分嫉妒。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老是掉在她的后面?
耳畔又想起父亲的话:跑起来呀,只要跑起来就是一阵风。我想同桌之所以比我强,可不就是因为她平时就在“跑”,形成一股风,才把我甩在后面的?
对,她平时就在奔跑,真的像一股旋风!随着她的奔跑,我似乎看到,她理想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奇怪的是,此时我的这个幻觉竟然和她平时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每天早上,总是她第一个到教室,而晚上又总是她最后一个悄悄离开教室;一个小巧精致的笔记本,她总是随身带着,常常在最喧闹的人群里独享英语的美妙,在最寂静的灯光下悄悄寻觅遗漏的白昼。在她的生活中,时空就像一个可以膨胀放大的金盒子,总是被她填得满满的,显得特别的充实而厚重,而且贮满了爆发的能量!
这样想来,我又真的很羡慕同桌,我想象着像她一样在自己的时空里奔跑,但只是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因为我还只是停留在愿望上,所以最终不得不泪归现实。
昨天傍晚,又看见一个小男孩在草地上一边奔跑一边放飞风筝,那个在空中飘舞的精灵,虽然不是展翅的鲲鹏,但毕竟是跑起来的一股风将它托起来的呀!我心里又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其实我和同桌的差距早就存在,只要我还没有真的像她那样跑起来,就一点都不会有什
么改变。我该做的,是看到差距,找到对策,行动起来,而不是报之以空想、眼泪和叹息。我要跑起来,只要跑起来就是一阵风!
“跑起来,就是一阵风。”父亲的话再次在我耳边响起,我似乎感到耳边风在呼呼作响。
是的,跑起来就是一阵风;而当我风的力量发威之时,希望的风筝便开始起飞了„„
【简评】
这是一篇地区统考佳作。毫无疑问,它是从火车的视角立意(行动就是力量)构思的。“跑起来就是一阵风”,是一个不错的意象,它大概由火车开动起来疾驰而去的情形联想得来,而且与火车的这种动态特征比较契合。作者赋予这个意象以勤奋学习的寓意,换句话说,就是用它来比喻奋发读书的志向,从而演绎出“行动就是力量”这一主旨的心路历程。这一意象在全文中以不同方式反复出现,成为贯穿首尾的一根线,富有跳跃性和动态感,形象而协调地表现了主旨。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从整体看,就会发现“行动就是力量”更带有命题的倾向性,是核心立意,当属最佳切题。
【请你试试】阅读下面短文,然后作文。
日本所编《欧美逸谭》中,有一则艺术家摔琴的故事:有位著名提琴家将用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最珍贵的提琴演奏,这张琴价值连城。一曲终了,那宝贝乐器的美妙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一致惊叹昔日提琴制造师超群绝伦的手艺。这时,提琴家一挥手,竟将琴摔了个粉碎,顿时四座皆惊。
此刻,主持人上场宣布:“刚才打碎的,只是一把价值一般的琴。提琴家这样做,是为了告诉诸位,音乐之妙,并不在于乐器好或歹,而在于演奏它的人。现在,请大家欣赏以真正珍贵的提琴演奏的乐曲。”于是,提琴家再一次操起琴,同样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听众再不去注意琴的价值,全都专心致志地进入了艺术境界。
要求:自主立意,自选体裁,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立意示例】
1.从观众看:不能只看重表面,而要注意实质。
2.从演奏者看:事业成败,人是决定性的因素。
3.从乐器与音乐看: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一—切题
一、引入新课: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对中考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愿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婴儿哺乳图”、“泪眼朦胧图”、“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题目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的。如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了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三、针对学生的习作,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1.学生根据“失分会诊”,对照自己过去的作文,分析失分的原因。
2.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住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的。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或“话题”,而没有认真地读导语或写作提示的限制。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3.小结:切题的提升要诀是:第一,认真审题。一是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两部分,决不轻易放过其中的若干限制。二是要读懂题目或者话题的真正含义。三是要读懂题目包含的感情色彩。第二,提前规划。在动笔之前,要考虑好文章的立意、结构、材料、顺序等,写好提纲。第三,及时补救。每写一段话后,要审视其是否与主题和提纲相符。如果发现离题,要迅速截住上面的话,并转移到中心话题上来。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有人说岁月宛如一首歌,有人说生活宛如一首歌,有人说亲情宛如一首歌,有人说快乐宛如一首歌,还有人说苦难宛如一首歌„„.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写出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宛如一首歌”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说明: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
第五篇:一杯热奶茶的等待
一杯热奶茶的等待
奶茶的气息弥漫在空中,暖暖的,甜甜的,这份温暖和外面那个寒冷的世界截然不同,让人更舒适,更安心。
我坐在奶茶店的高脚椅子上,等待着那杯属于自己的奶茶。玻璃窗上凝结着小水珠,水珠慢慢地向下滑动着。窗外的人们更是低着头,匆匆地向前走着,好似店中的奶茶香将时间拉住了。我深深地吸口气,便悄悄地沉浸在奶茶的香味中,享受着,等待着。
店中的人们都和我一样,拼命地吸吮着,奋力地换留着那股香气。奶茶店忽然安静了下来,只能听见那时间行走的声音,轻轻地、缓缓地,犹如在跳着舞蹈。我感觉自己慢慢地就和茶香融入了一起。这种感觉以前有过的——啊!是那睡觉前躺在被窝里的舒适,是陷入睡眠的那种放松。我渐渐地闭上眼睛,享受着——
瞬时,我被“惊醒”,看着眼前的那杯热乎乎的奶茶和店员的笑脸,不禁苦笑起来——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这是一杯奶茶的等待,更是这大城市中少有的慢节奏。外面世界的人们总是如此焦急,忙碌,慢节奏也渐渐变成了一种奢望。人们不敢停下脚步,去思考和体会如何享受。
等待着一杯热奶茶,更是期待着那种慢节奏的生活,期待着那种放松和享受。
初一: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