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婚姻自由原则2
论婚姻自由原则
一个关于婚姻自由的案例及其分析
案例: 吴某的儿子李某,也与吴某大姐的孙女小枚同岁。虽然两家人住在不同的村里,但是李某与小枚经常在一起玩耍,而且在学校里也是同班的同学。虽然李某名义上是小枚的长辈,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高中毕业后,两人都没有考上大学,于是相约一起到外地打工。过年回家的时候,两人就分别向父母提出要与对方结婚。双方的父母都极力地反对,认为长辈与晚辈之间不能通婚,由于李某与小枚没有到法定婚龄而暂时作罢。达到法定婚龄后两人再次提出结婚,并到村委会开出了婚姻状况证明,随即亲自到乡政府申请结婚登记。
请问:民政部门可以给两人登记结婚吗?
分析:李某与小枚是旁系血亲,旁系血亲代数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找出同源直系血亲,李某与小枚的同源直系血亲最近的应该是李某的外祖父祖母,也即小枚的外曾祖父祖母。然后从李某往上数至两人的同源直系血亲,李某算一代,数到外祖父祖母时为三代(李某——李某母亲——李某的外祖父祖母);小枚也往上数,数到外曾祖父祖母为四代(小枚——小枚母亲——小枚的外祖父祖母——小枚的外曾祖父祖母)。两边代数不同,取代数较大的,即李某与小枚是四代的旁系血亲。现行婚姻法规定:禁止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间结婚。李某与小枚不属于禁止结婚的近亲属范畴,因此民政部门可以予以结婚登记。
下面我们就婚姻自由做具体论述:
一、婚姻自由原则概述
(一)婚姻自由的概念
婚姻自由指婚姻当事人依法自主决定其婚姻问题,不受其他任何人强迫或干涉的权利。
(二)婚姻自由的具体内容
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
结婚自由是婚姻自由的主要方面,是离婚自由的基础,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结婚自由是指公民自由决定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不准其他任何人加以强迫、包办或干涉,也就是指自然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是否结婚、与谁结婚、何时结婚、何地结婚、采取何种仪式结婚等等,均由公民自由决定,不受强迫、包办和干涉。结婚自由的含义有两个方面:首先,结婚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这是从保障结婚自由不受侵犯出发,对当事人和其他不特定人所作出的规定。其次,结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这是从保护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出发,对合法婚姻的成立条件所提出的要求。结婚自由是公民在婚姻问题上享有的民主权利,不论是未婚男女结婚与否,还是离婚后再婚或复婚,都可以依法行使这种权利。离婚自由,是指合法存在的婚姻当事人在夫妻感情破裂、不愿意再继续维持婚姻关系的情况下,可自由决定解除婚姻关系。任何公民在其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感情或者其他原因,都有依法与自己的配偶离婚的权利,其他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非法干涉和强制。离婚自由也有两个条件。首先,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时,当事人有要求解除婚姻关系的权利。其次,离婚必须经过法定程度的批准才能实现。
(三)婚姻自由的意义
1、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婚姻自由是由法律明确规定并受法律保护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任何人,包括当事人的亲属,都不得随意侵犯这种权利。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严重的会构成犯罪,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2、婚姻自由必须依法行使
就是说,公民在行使婚姻自由权利时,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婚姻自由同其他自由一样,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去理解。婚姻自由的相对性,要求公民在行使婚姻自由权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了结婚、离婚的条件和程序,这些规定,就是在婚姻问题上的法律界限。凡符合法律规定的,就是合法行为,合法行为当然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就构成违法,违反行为非但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严重的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可见,婚姻自由的权利,既不允许他人侵犯,也是不允许当事人滥用的。
二、婚姻自由的相对性
婚姻自由和公民的其他任何权利一样,不是绝对自由,而是相对自由。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家庭担负着多方面的重要职能, 家庭不仅是人口再生产的单位, 而且是教育单位和消费的经济单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家庭还具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的职能。如何处理婚姻关系, 决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对方的、关系到下一代的、关系到社会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人们在婚姻问题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旧思想、旧传统、旧习惯, 因而两性关系还不能成为社会无需干涉的事情。因此,无论是缔结婚姻关系还是结束婚姻关系,这种选择的自由都要受各种因素的约束,具体来说,有以下约束。
(一)法律的约束
1、结婚自由的法律约束
为了防止婚姻自由权的滥用,以及在综合考虑了中国公民的生理、心理条件与我国国情后,我国《婚姻法》要求结婚必须达到三个要件,第一,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第二,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第6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第三,符合一夫一妻制。
在禁止性规定中,《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这一规定,是对旧社会只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当事人没有婚姻自主权的否定,对消除某些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的陋习,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7条还规定:一,直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禁止结婚。一般而言,禁止结婚的疾病主要是指未经治愈的性病、精神病和重度痴呆等。此举则是为了优生优育。
2、离婚自由的法律约束
我国《婚姻法》要求,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离婚时须达成离婚合意,有书面的离婚协议,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后才会发给离婚证。而男女一方选择裁判离婚,人民法院审理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感情破裂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一,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情形。
从保护妇女和胎儿、婴儿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法律对男方的离婚请求权加以限制,《婚姻法》
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对现役军人的婚姻予以特殊的保护,对其配偶的离婚请求权加以限制。在离婚的问题上,《婚姻法》第33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这些法律规定对结婚和离婚所作的限制,是为了保障婚姻自由的真正实现,保障在人们获得了结婚自由、离婚自由权利的同时不侵害他人的权利。
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法律约束
《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这一禁止性规定是对实际履行婚姻自由的有效保障。
(二)道德约束
在现代社会,婚姻关系在用法律的形式确定的同时,还受社会道德、社会伦理以及自我道德规
范的约束。现行《婚姻法》第4条还规定:“夫妻应当相互忠实,互相尊重”。这是从法律的角度,对夫妻提出的规范要求,是婚姻自由原则在婚姻家庭道德法律规范中的具体体现。
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法律限制,没有道德,就没有真正的婚姻自由。任何无条件的、绝对的自由都是虚假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人们的自由。为保证婚姻自由的价值得到实现,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另外要引导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使人们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样才既能实现婚姻自由的价值,又能将婚姻自由的不良因素减少,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利。
三、我国婚姻自由原则现状及存在的某些问题
(一)现状
我国现行法律对婚姻自由原则作了明确的规定,《宪法》第49条规定:“禁止破坏婚姻自由。”《婚姻法》第2条规定:“实行婚姻自由”,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民法通则》第103条规定:“公民享有婚姻自主权,禁止买卖、包办婚姻自由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可见,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由当事人自己个人决定。婚姻自由是对封建社会包办买卖婚姻斗争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也是宪法规定的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为了保障我国公民的婚姻自由权,《刑法》第257条规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迫害被害人死亡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次有斯徒刑。”
(二)存在问题
建国以来, 由于社会主义婚姻法的贯彻实施, 婚姻自由原则为我国人民建立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婚姻家庭的总面貌是好的,婚姻自由原则占了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婚姻自由原则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具体如下:
(a)婚姻自由原则的滥用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婚姻家庭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社会压力的增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人们开始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追求快节奏的婚恋,从而,“闪婚”、“闪离”、“换婚”成为社会潮流。中国日报网2010年8月18日就刊登了关于“闪婚”的一则报道,报道称,据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法院统计,2009年历城区离婚案共700多起,其中80后小夫妻“闪婚”后“闪离”的占全部案件三分之一,而整个济南市则有1000多起,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三起。由此可见,婚姻自由的滥用在当前社会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除了当事人自身因素外,我国法律规定的不足,也是原因之一。在我国的《婚姻法》中,只是笼统规定“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但如何认定“确已破裂”,却缺乏实用的尺度和标准。“闪婚闪离”现象虽然只是夫妻双方的事,是家庭问题,但家庭毕竟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这个细胞不稳定、不和谐,也必然会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b)同性恋的婚姻自由
2009 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6 月为“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及变性者骄傲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同性恋合法,如丹麦、挪威、荷兰等国家,其中,丹麦是最早以法律形式确认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当时这种法律公布实施的头3个月内,丹麦全国就有648对同性恋人履行了“成婚”手续。在我国,根据2001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在15至60岁人口中,男同性恋者约有2000万人,根据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2:1的国际通用标准,全国约有女同性恋1000万人,男女同志共3000万人。而按照世界公认数据,即同性恋人口占人口总数的4%至6%的比例,中国大陆的同性恋总人数超过4000万人,同性恋人群数量之多,不得不引起关注。但是,在我国的《婚姻法》中,规定的婚姻自由原则的前提是男女两性的婚姻,是对同性恋者的结婚并未规定怎样处置。众所周知,“法不禁止即自由”,因此,笔者认为,在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情况下,同性恋者享有同性恋的婚姻自由,同性恋人只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不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其它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干涉阻扰他们之间的同性之恋,国家机关
应确认同性恋婚姻合法。
(c)干涉婚姻自由的情况仍然存在我国的现行法律虽然把婚姻自由载于我国的《宪法》、《婚姻法》、《刑法》之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现象仍然没有消失灭迹,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据调查,有不少农村地方至今还流行一种名为“看女议价”的歪风,嫁一个女儿多则要收聘礼千元甚至数千元,一般也要数百,而且还要索取什么沙发、收录机、电视机、电冰箱等等。还有些地方,也有不少人利用封建习俗巧立名目,除借婚姻索取财物之处,更有什么见面钱,离婚钱、压车钱。据北京日报载,北京郊区有一女青年,在她准备和男朋友结婚的时候,她的祖父对男方大索财礼,并说:买猪也得问个价,少了不行。由于男方无法支付这笔巨大的聘金,这场本来美满的婚姻终于以女方自杀而告终。
四、关于我国婚姻自由原则的问题的一些解决办法
1、树立一个正确的婚姻观: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婚姻家庭教育的缺位,很多年轻人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和家庭观,把婚姻当儿戏,对家庭、对配偶、对孩子、对社会不负责任,是滥用婚姻自由现象高比例出现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坚持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和家庭观,抵制和清除各种腐朽的思想观念。
2、不断完善我国的婚姻法:一个人的性取向和生长的环境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据研究,每个人的体内都带有同性恋的因子,只是因从小接触的都是异性恋而没有表现出潜在的同性恋倾向。对于占据我国人口一定比例的同性恋者,他们虽然处于社会边缘地带,一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但是他们也是人,他们享有追求幸福生活这一基本的人权,法律对于每个人的保护都应该是公平的。因此,我们应该支持与保护同性恋,支持他们婚姻自由的诉求。在同性恋结合立法已经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我国法学也应该正视同性恋这一庞大群体的权利诉求,借鉴其他国家关于同性恋的立法,将同性恋者的婚姻合法化,制定出符合我国实情的同性婚姻自由的法律保护制度。
3、根除传统婚姻观念:对于干涉婚姻自由的情形,一方面,要继续深入贯彻《婚姻家庭法》,特别是在落后的农村,普及婚姻家庭法律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彻底根除婚姻家庭领域内的封建残余思想。另一方面,要加大婚姻家庭法的执法力度,严格婚姻管理和监督,切实落实婚姻家庭法确立的各项制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法院在处理这类纠纷时,应当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对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分别情况,依法妥善的处理。对那些一般干涉婚姻自由,尚未使用暴力的,应当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或由有关部门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对买卖婚姻中第三人索取的财产应予以收缴或责令其退赔;对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处理纠纷实践中,应注意划清包办婚姻与父母代为主持的订婚,但经本人同意的界限,划清买卖婚姻与男女之间的相互赠与的界限等,以避免扩大打击,造成不良的后果。
婚姻产生家庭,家庭构成社会,因而婚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是重要的,对于整个社会是重要的,而我们自身只有树立一个正确的婚姻观念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第二篇:论冶炼企业原辅材料管理
论冶炼企业原辅材料管理
【摘要】
在冶炼企业中,原辅材料是整个企业长远发展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对它的管理的好坏则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加强管理原辅材料对冶炼企业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必要性,本文从当前冶炼企业原辅材料的管理现状出发,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冶炼企业 原辅材料 管理 解决措施
引言
原辅材料是各大工业企业进行生产的首要条件,又是形成新的工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原辅材料就没有生产。而由于现今的工业发展正飞速的进行着,每个企业都在为自身的生存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各种收购、重组、联合等手段的实施,使得整个市场更加的不稳定化。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各大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来接受市场的挑战,这其中就包括着对自身的生产成本的加强控制。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原辅材料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从而影响到公司的发展。所以,对原辅材料的管理显得非常必要,下面将先谈谈企业原辅材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期对企业发展有所改善。冶炼企业原辅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管理意识不够
虽然当前企业要求着对成本的加强控制,但由于许多人并不是真正的懂得原辅材料的成本管理,加之对原辅材料的使用上往往不太注意,以为只要不是主原料就可以随便使用,因此,原辅材料得不到很好的管理。首先,原辅材料管理不单单是指采购方面,而是包括着生产和财务、采购和仓储。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管理原辅料的过程中只是注意到了采购部门,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所以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它们都是管理者对原辅材料的整体控制意识不够到位所形成,最终使得原辅材料的成本管理比较混乱,甚至是无法根据相关数据作出分析等。
1.2 采购制度不规范
许多中小冶炼企业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中往往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与规定,尤其是在采购制度中。现今最为普遍的是公司的采购部门里的高层基本都与公司最高领导者关系最亲密,形成所谓的“家族式”发展,使得采购部门获得的权利比较大,在进行相关原辅材料的采购中,要么是没有相关说明,要么就是采购制度的制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此外采购透明度不高、采购市场混乱、人员的素质低下等等都严重的阻碍了原辅材料的合理采购,从而影响着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1.3 供应原辅材料的体系不完善
在原辅材料的管理当中,供应链体系的不完善,常常使得这一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供应链体系中,供应商的位置非常重要,许多企业对供应商缺少全面的认识,常常导致采购得到的原辅材料质量不统一,甚至是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1.4 进出库管理
在进出库管理方面,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原辅材料没能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来操作,许多品种随意处置,缺乏专业的人才来管理。另外,对原辅材料的验收方面,一些公司未对其作出足够的重视,致使各种质量不合格或者数量不一致的情况出现,给公司的生产等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5 原辅材料本身成本升高
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各冶炼企业的过度依赖使得原辅材料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着,许多品种需要从国外进口。
解决措施
2.1 正确认识成本管理
针对一些冶炼企业对原辅材料的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我们需要加强高层领导以及相关研发人员的整体成本管理意识,尽量使每个员工都能将成本管理工作放在相应的位置上,从而使得成本管理意识深入到每一个人的脑海中。同时,我们可以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实行奖惩分明的机制。这样,在成本管理的活动中,不仅能加强人们的管理理念,同时又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2 完善采购制度
在采购制度方面,对于大宗型的原辅料,我们可以采取招标采购的形式,按“三公”原则,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最合适、服务最好的供应商等进行大量采购。此外,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收集市场上的原辅料价格信息,了解市场最新状况,从而及时的给采购提供最为科学化的依据。在人员的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单独设立采购监督部门,对采购行为和实施采购的人员进行监督工作。
2.3 建立供应商合作制度等,弥补供应链管理的不足
现今的发展,并不是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而是团队协作精神,在供应链环节过程中则表现为,冶炼企业与供应商相互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等,使双方都能实现共赢。合理的形成供应链,并不断的完善化,同时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上,我们也可以采用绩效管理的方式,全面合理化的评价供应商供货行为和服务等,最终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2.4 加强进出库的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对进出库的管理,我们同样需要加强控制,尤其是在原辅料的数量和质量上。各原辅料在进入企业时,必须经过质量检测人员检测,在得到合格允许采用的结果下才可以进入仓库。各进出手续也必须严格办理执行,杜绝随意填写等情况。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到来,都刺激着企业的大脑,督促企业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信息化的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立一个合理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现今的企业来说非常迫切。
2.5 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原辅材料的成本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只有不断的革新技术,寻求最为理想化的生产方式和可替代化的原料等,才能使企业永远走在最前列的位置。
结束语
综上述,我们要管理好一个企业的原辅料就应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实施相关招标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采购管理和进出库管理制度,建立相关信息化管理模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得到合理的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益,使企业处于长久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 王秀叶.浅论工业企业原辅材料库存管理[J].《华章》.2009.4.[2] 宣守蓉.加强原辅料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1.6(39).作者简介:
刘芳,性别:女,出生年月:1975.05,籍贯:湖南宁乡,单位:株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职称:中级 学历:本科。
第三篇:大学马原论矛盾的特点
矛盾的特点
一、含义:
矛盾是反映是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方面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二、特点:
1、矛盾是客观的
矛盾的本质是对立统一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矛盾的对立性与同一性
(1)对立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同一性:
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对立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区别:对立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联系:①同一性以事物的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事物的的对立性,就没有
事物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②对立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
矛盾统一体,就没有事物的存在与发展。
③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推动事物运动、变化与发展。理论要求: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要求我们把握好和谐。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互相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2)矛盾的特殊性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③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例如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影响甚至决定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
理论要求:
①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矛盾特殊性中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的“两点论” 与“重点论”。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同时兼顾事物的次要矛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第四篇:关于完善婚姻自由原则的调查调查报告0
关于完善婚姻自由原则的调查调查报告
宁夏贺兰县地处河套平原中部,距离银川市15公里,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发展现状良好,被评为“中部百强县”。我是宁夏2010年政法系统定向招录的公务员,现就读于山东大学法学院,鉴于完成《亲属与继承法》作业的需要,我对将来要去工作的贺兰县法院如何处理婚姻案件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方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对象为法院民事庭法官,目的是查明本县近年来婚姻诉讼的基本情况,了解本县居民家庭是否幸福,探讨构建和谐家庭的有效措施。经过法官的有效配合,问卷回收率100%,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在,我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本次调查对象男女法官的比例是7:3,这些法官中处理过离婚案件的人数占到了70%,而且他们中80%的人都已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可以说对婚姻有绝对的发言权。他们中有60%的人认为维系婚姻的是亲情,60%的人认为感情才是婚姻的保障,40%的人认为感情破裂就应该离婚,70%的人认为家庭环境不和谐是婚姻破碎的元凶。从他们处理过的离婚案件来看,女方提出离婚的概率达到了70%,而且诉讼离婚调解和好的可能性很小,离婚当事人往往围绕财产分割和债务承担的问题争执不下。对于离婚,法官中60%的人认为属正常现象,只有20%的人表示反感。离婚当事人认为离婚可以进入新的恋情并组建新的家庭的比率占40%,认为失败的婚姻将导致负面情绪的比率占到了40%(女性持此观点较多)。鉴于当今社会对婚姻关系影响较多的“养小三”和“婚外情”等热议话题,女性法官大多持反感态女性法官大多持反感态度,男性法官的 “婚外情”的原因是人的天然属性的占到了40%,认为是感情不和寻求补观点较为复杂,但他们中认为导致偿的占到了30%。从他们处理过的离婚案件来看,城市离婚率明显高于农村。
结婚是人生大事,然而到法院来的夫妻都对天长地久的爱情和天荒地老的婚姻失去了信念,来法院时是一对,走的时候是两单。从结果来看,法院好像是拆散婚姻的元凶,然而法律又不保护“同床异梦”的婚姻,这也许是法院的职责所
在,所以法院在处理婚姻诉讼案中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但是,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必须排除个人情感,公正面对离婚当事人,让他们怀着满意的心情结束旧的婚姻,开始新的人生旅程。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个人有以下看法:(1)法院是一个特殊的部门,要求独立行使司法审判职能,任何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包括个人)都不得干涉,要求法官处理案件时把自己变成一个中立者,用法律和事实来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可人是有感情的,很少有人能做到铁面无情,就像男法官更倾向于女当事人,女法官更倾向于受害的女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也许是异性相吸和人性本善的体现。其实,我们从调查问卷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女性法官对第三者持有反感态度,而男性法官却态度模糊。这其实并不奇怪,心理学表明在婚姻上,女性比男性更为自私,而男性却有更强的占有欲,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女性的嗅觉更为敏感”和“吃着锅里的,看着碗里的”论调的真实体现。从这方面来看,“小三”还是值得同情的,不管她出于何种目的,追求自己的幸福总没错,错在男同志的占有欲太强,嘴上说海枯石烂,事实却心猿意马,法律惩罚的对象应该是男同胞。(2)哲学上讲的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离婚诉讼中主要是围绕财产分割和债务承担问题双方争执不下,这时法官对当事人讲“一日夫妻百日恩”是不管用的,既然撕破脸了,就没有必要将自私藏在心里,而是摆在法庭,让法官来权衡利弊,这时我们的法官更多的是用情感去断案,要使感情受到伤害的一方在经济上获得补偿,尽可能使双方在新的婚姻即将到来时有相同的经济基础。只有家庭幸福了,社会才能和谐。(3)调查中显示,亲情更有利于维持婚姻,这一点我持赞成态度。我们时常说,孩子是婚姻的结晶,是维系婚姻的纽带。其实,这里边就包含伟大的母爱,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只要是为了孩子,他们都宁愿放弃彼此间的不愉快,重新构建自己的幸福生活,虎毒不食子吗。(4)共产党人一直提倡男女平等,为此也做出了巨大努力。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妇女可以撑起半边天,中国妇联的权威有目共睹,这值得中国妇女骄傲。调查显示,近年来,妇女提出离婚的概率明显提高,这与我国封建社会的休妻和童养媳制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今天的妇女不会再为破碎的婚姻买单,她们一致认为婚姻是夫妻双方来维系的,谁的责任谁来承担,男权社会已
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这一现象我持保留态度,中国男人在惊呼阴胜阳衰,其实我更当心重返母系氏族社会。
以上是我对调查报告的几点认识,下面我对构建美满婚姻提几点建议:(1)结婚前要给彼此留有足够的了解对方的时间,千万别搞闪婚闪离。结婚是圣神的事,婚前准新人要对自己和对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彼此敞开心扉,对外开放,给对方一个接受你的真实理由。除此之外,签订合理合法的婚前协议,为自己的婚姻提供法律保护。婚前协议不是爱情的障碍,是美满和谐家庭生活的保障。(2)结婚后,夫妻双方要相濡以沫,礼敬如宾,相互理解和包容对方,更重要的是要有爱情的结晶,我们不欢迎丁克夫妻,不欢迎没有果实的婚姻(客观原因除外),因为人口再生产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孩子也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家和万事新啊!(3)处理好婆媳关系,给丈夫减少家庭压力。尊老爱幼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认为我们一生下来就有两个父母亲,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有血缘关系,一个有姻亲关系,但都是亲情,人世间没有比亲情更值得珍惜的东西了。古语讲的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实质上它告诉夫妻双方要彼此尊重对方的选择,不要轻言放弃。(4)建议法院严惩婚外情,加强对家庭暴力案件中施暴者的制裁力度,并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让受害者得到最大赔偿。建议设立婚姻家庭案件专门合议庭、确定专门审判员审理婚姻家庭案件。法官在运用法律时,应正确运用自由裁量权,反对轻率离婚,保障离婚自由等;设立离婚案件缓和期,对离婚案件不追求快审快结案,在法定审限内充分利用时间来化解当事人的冲突,设置时间段,在不同时间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调解工作,让当事人理智地思考离婚。此外,还建议婚姻登记部门加强对婚姻登记的管理工作,可以在离婚登记处设立劝导员,对那些不冷静的当事人进行劝导,尽量避免一些感情还没有破裂的婚姻解体。
第五篇:论公民意识 马原期中论文
论公民意识
什么是公民意识?首先谈一下什么是公民,如果不用繁杂的专业术语,简单来说就是有有本国户籍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履行相应义务的人。这就意味着每一位公民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而且无论职位高低。但现实情况果真如此?义务暂且不说,中国公民是否利用好了自己的权利还难说,单就公民意识,是否每位公民都是一种强烈的感觉?
先拿最近的热点问题来举例。钓鱼岛问题一直是中国公民关注的焦点,当刚刚得知钓鱼岛将要被日本购买时,举国上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游行反抗活动,甚至还有个别不理性的砸日系车等行为。不难看出,当国家的领土主权被侵犯时,中国公民的爱国意识集中展现了出来。但至于砸车等行为,我想那一部分人靠的仅仅是一时的热情,称不上是公民意识,因为他们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连他人的权利都没有好好重视,还谈何爱国?
所以,公民意识不是过分强调公民的权利,也不是过分强调公民的义务,它是一种法律意识,一种每个人都将其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公民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还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应义务,为他人行使权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行使权利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社会中每位公民都是权利和义务高度统一的整体。
下面来看一下我国公民意识的发展状况: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中就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而国家的相关法律部门便是为人民合理合法解决问题的部门。不过我们稍微发现就知道,古代官场中的腐败分子和腐败因素太多了,清官毕竟是少数,特别是当人民遇到一些跟达官贵族相关的案件时,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因为若是强硬着到衙门上访,大多数情况下不仅得不到好结果,甚至会惹来杀身之祸。不利的外界条件致使居民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自然导致了古代居民的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状况。要说爱国,自己的命都难以保住,居民哪还有国家的概念?
近代,从鸦片战争起到抗日战争前期,中华民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战乱,生活往往不能自己,渴望和平的愿望日益强烈。直到在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全国人民抗战前期,之前的领导集团纷纷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带领中国人民走了错误的路线,或者说他们从根本上没有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自然渐渐被人民疏远。而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带领全国人民走向了最后的胜利。得民心者得天下,自古就是这样的道理。外界条件好了,人民才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民当家作主”,从而积极为国家和社会尽相关的义务。久而久之,这样也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从而促成整个社会的和谐氛围。
现代社会公民意识可谓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人民的自由更是不断扩大。除此之外,社会媒体、舆论等纷纷呈现多元化,就连普通的公民也基本上可通过微博发新闻,写评论,甚至与国家领导在网上交流,参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讨论。而且当公民的权利遭受侵害时,上访事件也越来越多。最近宁波镇海炼化扩建工程引发附近村民群体上访事件,该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与村民代表广泛沟通,做出了相关书面答复,同时宁波镇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络发言人也做出了回复,该区将在生态带内保留改造20个村民集居点,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及备用地上建设16个集中居住区,以安置该项目涉及拆迁的村民。公民意识不仅在于对自我权利的行使和保护,还在于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这些都充分反映出国家的多元开放的舆论氛围,体现出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
从个人权利的保护到整个集体国家的支持,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在不断进步。像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各界每次都伸出援助之手,全国各地自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建设。在中国各地,还有许多大学生进行着指教支农等志愿活动,传播温暖,传播着公民意识。这些都进一步说明公民意识正在转化为社会各界的普遍行动。
今天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不断觉醒,这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成熟的表现。日益增强的公民意识必将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