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时间:2019-05-13 15:5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第一篇: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原创)成绩:

论文题目: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院系:

年级:

学号:

姓名: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说实话,我觉得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的跨度,这个题目有点太大,太旷,恐怕自己拿捏的不能太到位,所以这次的论文我从自己最有切身体会,也觉得变化最大的点出发写起,写的就是这三十年姥姥家的变化。

先介绍一下人物,姥爷是一位退伍老兵,19岁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辽沈战役,三等残废军人。建国以后,被分在抚顺的公安系统,62年响应国家号召,一腔热血的姥爷就胁迫姥姥辞去工人工作,毅然回到丹东老家的一个农村落户。姥爷当上了镇上的民兵连长,而姥姥则沦为普通的家庭妇女,失去了工人的身份,没了工作,房子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姥姥就借钱买了两间年久失修的泥巴房,以为可算有个安身之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68年老舅早产,连累姥姥得了重病,之后老舅又患上了大叶肺炎,那个时候医疗水平低下,每个家庭都没什么积蓄,为了给老舅跟姥姥治病,姥爷只好向生产队,后来又向信用社借钱,这一借就借了2200块钱。2200块钱,可能现在有时候连一顿饭钱都不够付,可是在68年,那是个天文数字,这个沉重的经济打击一下子就让姥姥家变成整个堡子最穷的人家。为了还债,日子过的非常艰难,家里的母猪都上缴到生产队抵钱了,平时只吃糟糠饼子,吃顿豆腐就像过年一样,记得妈妈跟我说过,就因为跟家里赌气一顿早饭没吃,中午放学的时候妈妈就已经虚弱的从学校走不回家去。妈妈上学的时候只有一条裤子,一年四季都穿着,磨破了,就补补,结果这条裤子被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就这样,陪着我妈走过了五个春秋。现在,那些针脚密实的补丁仍然能在妈妈的小学毕业相上看见。那些补丁好像就象征着那些艰难贫穷的岁月,深深地刻在年轮的烙印上,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1978年,改革开放,那一年,姥爷在村里的钢厂上当保管员,一天挣1块8毛6,妈妈已经上了八年级,在拼命读书,因为恢复了高考制度,又让每个念书的孩子有了希望,而没赶上好时候的大舅每天凌晨一点去火车站装矿石,和姥姥成天忙里忙外,没日没夜的干活,就是为还那2200块钱。

姥姥至今还记得那天,她说那天全生产队的人去村里开会,她没念过书,听不懂那些洋词新话,但是生产队长的意思她是懂了的,以后再也不用把东西上缴到生产队,再也不用拿着粮票布票每年领那规定的几斤白面几尺布。姥姥说,那天她心里头止不住的高兴,因为她看见了一样东西,那个东西叫希望。姥姥脑袋

活,之后的日子里,她开始把家里吃不了的菜拿到集市去卖,养了两头大绵羊,挤羊奶卖给全村人,之后又做豆腐,做汤面,开小卖铺,变着法的挣钱,靠着勤劳向上的精神,6年之后,姥姥终于捏着那些用她辛勤耕耘又勒紧裤腰带积攒下来的票子,还光了所有的欠款。姥姥说她从信合社往回走的时候,她哭了,她说她以为她要一辈子拖着那点债务度过一生了,在以前,就算她辛苦再节俭也省不出那么多钱来,是国家的政策,让她有了希望,她说终于不用在每年过年之前被镇上的人追到家里来说闲话了,她终于能让家里所有人挺直了腰板做人。

那一年,是1984年。

姥姥还清了债务,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家里重新一贫如洗。

而此时的家里,又有了新的任务,新的负担。85年,姥爷从钢厂退休,家里唯一的固定收入一下子跌到谷底,姥姥由于前几年操劳过度,患上了心脏病,吃药抓药花销很大,而大舅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需要钱来盖新房,娶媳妇。本来大舅已经有了准备结婚的对象,可是对方嫌姥姥家穷,硬是拿着棒子把姑娘从姥姥家里撵了出来,把婚事搅黄了。妈妈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选择了花费最少的师范学校,大学三年没买一件新衣服,没买一次水果,可是再怎么省钱,都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发展副业也成为农村致富的首选。姥姥意外从广播里听到发展养殖业致富的新闻,经过一番思索以后,又开始了她的黄昏创业的历程。先后养鸡,养鸭,养猪,养羊,发展起养殖业的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出生了,而且住在姥姥家,每天起大早帮忙圈鸡,到小河沟赶鹅,跟着姥爷到大山沟里放羊,每到年关的时候,就会有人来收家禽,春天的时候就去剪羊毛,夏天羊汤盛行的时候可以卖一批羊,之后就能拿到白哗哗的票子,姥姥总会在里面抽出一张,领着我去村里的菜市场割二斤猪肉,这些事,都定格成我童年里最司空见惯也最鲜活的画面,闭上眼睛就能想起来。

可是那个时候的姥姥家,仍然不富裕,姥爷从钢厂退休之后,三年没开一分钱工资,家里每个月最稳定的收入就是卖菜挣得那点钱跟妈妈每个月拿回来的几十块钱,那个时候每天苞米磨成的小碴子,再加上土豆沾大酱,就是一顿晚饭,每次回家妈妈给我做一碗菠菜鸡蛋汤,我都能把碗边舔的干干净净。那个时候的日子是苦的,但是我们都不觉得苦,因为姥姥经常给我们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事情,她说那个时候饿死过很多人,她和姥爷是啃着树皮活过来的。

就这样,大家就这么不好不坏的过着,可是谁也没想到,苦尽甘来的日子就在未来不远的地方安静的冲我们招着胜利的小手。

大概是97年的时候,中央下达文件,要求提高建国前老兵的工资待遇,这个时候的姥爷终于在几次走访相关部门,在银行里拿到了退休后的第一笔工资。一个月800块钱,一下子多的800块钱几乎解决了日常的所有开销。本来已经很满意了,可没想到姥爷的工资就如同潜力股一样一路凯歌上扬,到现在姥爷一个月能开4000块钱,成为整个村,乃至整个镇工资最高的人。

而这只是姥姥家变化的一小部分。93年的时候,鞍钢为了扩大规模,向全省招收的炼铁工人。大舅在姥爷退休之后,接了姥爷的班,在村里钢厂当起了一名普通的炼铁工人,听到鞍钢招募新人的消息之后,他毅然辞去原先的工作,赶赴鞍山,而在经过几年的努力钻研以后,99年大舅被提升为某炼铁厂的生产厂长,目前月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而后来的几年,国家下大力度要求提高老师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近几年又要求老师和公务员的水平一致,教师的地位一下子水涨船高,妈妈从八几年每个月几十块钱到现在,足足翻了100番。

而老舅也在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后,辞去了货车司机的工作,在城里开起了狗肉馆,这两年又加入了金融市场,炒起了股票,收入颇丰。

于是,全家人都在党的政策的沐浴下欣欣向荣,承包了荒山,开辟了果园,办起了养殖厂,而2009年的时候,姥姥家终于推倒了62年回乡买的那两间狭窄的泥巴房,取而代之的是琉璃瓦房顶,设施一应俱全的二层小洋楼。竣工那天,我特意请假回家,看着眼前耸立的笔挺的大楼,忆往昔看今朝,我心里,那真是此起彼伏。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姥姥家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整个村子最穷的人家一跃成为最富,如果没有党中央的这个重大决定,恐怕姥姥家仍然还不起那2200块钱,每天挣扎在温饱的基本线上挣扎。因为改为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姥姥才有机会站到市场上,才有挣钱的机会才能把债务还清,进而又风风火火的大力发展果园养殖厂等大型副业。因为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颁布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姥爷才能从零收入到现在一个月在银行领到4000块钱,妈妈才

能不用带着臭老九的帽子,而是变身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辛勤园丁。因为经济发展了,国家允许务工人员流动,大舅才能有去鞍钢发展锻炼的机会,因为市场繁荣了,国家逐步与世界接轨了,老舅才能做起买卖,进而转投金融市场,捞得一桶又一桶的黄金。

姥姥家的变化,正反映了整个家乡,整个中国的变化,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历史决策,给了全体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一个致富的机会跟希望,而我也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姥姥家乃至整个中国都会积极向上,越走越好。

第二篇:毛概的调查报告——六盘水市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一,概述

六盘水市中心城位于贵州省西部,是贵州省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能源原材料、煤化工生产基地和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六盘水经济的蓬勃发展,六盘水市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总人口306万人的六盘水市是上世纪60年代国家实施“三线建设”集中开发建设并逐步兴起的一座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丰富的煤、铁、铅、锌等30多种矿产资源让六盘水享有“江南煤都、贵州钢城”等美誉。如今,六盘水已发展成为国家十大煤炭一是“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及“南贵昆经济区”重点城市。

1.调查时间:2011年8月10号

2,调查对象:六盘水市政府

3.调查地点:六盘水市政府及中心城区 4.调查人:阮丹 5.调查方式:和朋友一起,在市政府相关的部门对六盘水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与记录,又对中心城区进行查看,并且询问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成长的大人们。

6.调查主题:从改革开放这个点分两个视角对六盘水市的发展进行调查。二,总体发展变化

30年来,六盘水发展变化令人瞩目。2010年与1978年相比,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00.55亿元,增73倍;人均生产总值9844元,增长45.8倍;财政总收入46.08亿元,增长117倍;地方财政收入21.61亿元,增长53.4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增长92倍;原煤产量4397万吨,增长4.9倍,电力装机容量460万千瓦,发电量195亿千瓦时,增39.6倍,全市共有5座220千伏变电站,18座110千伏变电站等,组成了多电压等级的复式供电网络格局,城市配电网电缆化名列全省前列。实现了村村通电。生产钢303.52万吨,增739倍;水泥产量278.53万吨,增5.8倍。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六盘水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82.16万吨,是1978年的2.2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2.2%,森林覆盖率达35.1%;该市率先在全省免除农业税,贫困人口减少62.6%。一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城市知名度明显提高,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1%。“三线一站”投入运营,形成了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5元,是1978年的35.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348元,是1978年78元的30.1倍;农村特困户得到有效救助,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市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7%以上,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1)工业的发展

1.煤炭资源触动市场敏感神经

去年,六盘水市原煤总产量3800多万吨,占全省40%的份额,其中地方民营煤矿和国有煤矿平分天下。这样的格局,得益于市里把握国家政策和市场导向,大刀阔斧的改革。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市场下滑,煤炭产业遇到严峻挑战:国有企业需要改革,早期蜂拥而起的地方小煤矿需要关闭。历经5年到10年的阵痛,破坏资源、环境的地方小煤矿被关闭,有证煤矿逐步进入规模化生产,煤矿数大幅减少,煤炭产量却大幅度上升。大型国有企业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水城钢铁(集团)公司面貌全新,开展多种经营、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丰硕成果,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亏损成为了历史。2.煤炭资源带动多种产业发展

盘县红果镇小关村开办煤矿的彭和平,一个“反常”行为引起市、县两级党政负责人的注意。彭和平办煤矿率先致富,他拿出100多万元买牛分到农户家喂养,不收农户的钱,农户以劳力入股,等到牛卖出再与农户计本分息。党政负责人在意的是,彭和平的做法是以工补农的具体体现。据了解,过去开办煤矿,赚了钱又投入非煤产业者在六盘水不是个例,畜牧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饮食服务业等都有煤炭企业的参与。在更高的社会层面上,六盘水地方和驻地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地企共建活动,地方帮助解决企业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企业支持地方建设,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六盘水地方政府在中心城区比较好的地段划出地盘,给水钢和水矿集团建设花园式的办公区和住宅区,以达到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目的。力求城市建设“绿化、美化、文化、现代化”的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正在地企共建中逐步显现出这一独特韵味。

(2)农村经济发展 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0年):从1978年开始,六盘水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壮大;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农户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土地自主经营权得以体现;扶贫开发工作有计划地开始,向贫困地区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粮油、农资市场逐步放开,农产品经营向自由贸易发展。粮食产量由37.76万吨增加到41.7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8元增长到361元,贫困人口由145万人减少到130万人。

第二阶段(1991年~2000年):六盘水市撤销原有的47个区、镇、办事处,合并245个乡(镇),成立98个乡(镇、办事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顺利完成,耕地承包期延长30年,荒山承包期延长50年,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得到巩固完善。“八七”扶贫攻坚大规模实施,挂钩扶贫、社会扶贫、科技扶贫等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林业生态建设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推广良种良法,实施粮食丰收工程,提高作物单产。粮食产量由46.49万吨增加到70.6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313元,贫困人口由130万人减少到35万人。

第三阶段(2001年~2010年):六盘水市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加以考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办法,粮食产量增加到82.1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2348元,贫困人口由35万人减少到18.84万人。三,成果

1、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2010年六盘水市粮食总产量82.16万吨,是1978年的2.18倍,其中夏粮产量17.73万吨,是1978年的2.2倍;秋粮产量64.43万吨,是1978年的2.17倍。农民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44.79公斤,增加117.92公斤,增长51.98%。肉类总产量从1.66万吨增加到12.97万吨,增长了7.8倍;人均肉类占有量从8.55公斤增加到42.37公斤,增长了4.9倍。201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2.9万亩,是1978年的16倍;蔬菜产量44.2万吨,是1978年的12.6倍。水果产量19700吨,是1978年的5.57倍;核桃产量1961吨,是1978年3.67倍;板栗产量558吨,是1978年的2.6倍。油菜产量从582吨增加到6696吨,增长了11.5倍。烤烟产量从1005吨增加到9813吨,增长了9.7倍。茶叶产量从87吨增加到392吨,增长了4.5倍。

2、农村经济总量明显增加。2010年六盘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68645万元,是1978年的19.7倍。其中种植业产值195041万元,是1978年的15.3倍;畜牧业产值155587万元,是1978年的39倍;林业产值7672万元,是1978年的8倍;副业产值9756万元,是1978年的9.3倍;渔业产值589万元,是1978年的4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78元增加到2348元,增长了30倍。农业机械总动力从6.1万千瓦增加到128.08万千瓦,增长了21倍。乡镇企业增加值从0.4亿元发展到91.89亿元,增长229.73倍,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由9.97%增加到30.58%,提高了20个百分点;上交税金由0.035亿元增加到19.55亿元,增长558.57倍,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6.36%增加到42.43%。四,发展的十条基本经验

一、以农业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二、以品种改良为龙头,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

三、以人工造林为重点,切实改善林业生态条件。

四、以治水改土为核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以科技培训为手段,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七、以政策扶持为带动,有效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八、以试点工作为先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九、以技术进步为依托,努力提高农业服务水平

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第三篇:毛概作业——改革开放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年让福州这个昔日的纸褙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55.4倍;人均生产总值达29318元,是1978年的100倍。

除了经济成就,福州市在民生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同时,福州还是全国最绿的省会城市之一。如今,站在历史的起点上,打造“适宜创业、适宜生活的宜居城市”,已成为这座城市新的选择。

“松绑放权”打开改革开放之门

1984年春天,55位厂长经理齐聚福州,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致信福建省领导,掀开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

当年,福州市连续颁发了22份文件,在全国率先从自主经营、内部分配、人事调配等10个方面给企业下放99条权限;随后又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

回顾过去,“松绑放权”成为福州改革开放30年的关键词:

——为民营经济松绑,开启了民间“造富”传奇。2007年末,福州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16亿元增加到2456.13亿元,实现了从“草根工业”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历史性跨越;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全市个体私营企业达到15万户,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6%。

——为引进外资松绑,奠定了福州开放格局。1981年,全国电子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州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在福州创办,此后中华映管、冠捷电子、东南汽车等重大工业外资项目纷纷来落户。到2007年,全市累计批准外资企业8753家,合同利用外资26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0亿美元;在福州投资或建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8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3.23亿美元增加到186.41亿美元。

——为行政审批松绑,使福州成为投资乐土。1988年,福州率先创建对外商投资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的办法,减少审批事项。2007年11月,福州又率先在全省推行网上审批及效能监察制度,在网上构建了一个永不下班的行政服务中心,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生产关系的解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年来,福州市GDP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2007年财政总收入达247.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56亿元,比1978年增长60.1倍,年平均增长15.2%。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6.8:47.2:26调整为2007年的10.3:46.5:43.2,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纺织化纤服装、塑胶、冶金等重点产业集群。

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改革开放前,福州因为有用木板建房、纸糊墙壁的习俗,故又被称为“纸褙城”。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福州启动旧城改造,20多年间持续推动了550多片旧屋区改造,数十万群众告别木屋,喜迁新居。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市竣工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已达250万平方米,45%的福州市民住进政府建设的保障房。

这些年来,为了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福州市坚持把公共资源和工作力量向民生问题倾斜,着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2007年,福州市本级财政教育经费拨款达7.01亿元,全市农村免除学杂费补助经费1.04亿元,1583所学校46.7万名学生受惠。从2008年春季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亦被免除。

从2006年到2008年,福州市安排了1亿多元再就业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性岗位的补贴、“4050”灵活就业人员和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人员的补贴、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等。全市社区、街道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90%的乡镇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

2008年,福州市361.6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04%,政府资助每位农民每年80元,合计近2.9亿元;福州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率分别达到77.2%和100%,市财政补助经费达1300万元。

据统计,2007年,福州市本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42.88亿元,占总支出的比例高达37.5%,使得群众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福州新定位:适宜创业、适宜生活的宜居城市

2005年,福州市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努力构建都市型经济、宜居型城区、和谐安康型社会和现代化中心城市形象体系。

目前,福州绿化覆盖率达3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2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在全国32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排名第三。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始终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把灿古烁今的昙石山文化、群英荟萃的船政文化、人文氤氲的三坊七巷文化和名贵神奇的寿山石文化,作为城市四大精美的名片,构建福州蔚为壮观的文明风景。

为此,福州市投入13.6亿元启动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投入6亿元推进船政文化建设;投入6000万元用于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工程扩建;投入2000万元建设寿山矿山公园核心景区。

同时,福州还拥有社区文化活动场所433个,社区文化活动队伍617支,“激情广场”活动阵地30多个。并连续3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表示,改革开放30年是福州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社会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如今,福州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把福州建设成为福建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区。

厦门改革开放的十大巨变:

1、投资强劲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

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其中,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投资的重点和方向是:延伸产业链,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汽车工业城、华映工业园、太古飞机五期等项目的建设,全力推进工业集中区签约项目的落地投产。开发重大片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五缘湾、观音山、黄厝等重大片区及集美、翔安新城区的建设,稳妥推进中华、厦港、百家村等片区旧城改造,稳步发展房地产。建设对外通道,强化城市枢纽功能:继续加快建设海沧、嵩屿、招银等港口码头,推进福厦铁路、厦门至安溪高速公路等辐射通道的建设,力争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开工建设。完善城市交通骨干网,增强交通疏解能力:加快建设成功大道、公铁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岛外快速路(琼头-香山段)、环岛干道等项目,建成县黄路、集美大道、同安湾大桥等项目,完成疏港路、仙岳路西段改造。

2、工业快速发展

将大量引进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的工业项目

随着翔安火炬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等产业载体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将大量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的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的工业项目。随着入驻项目的投产,我市将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柯达图文影像等项目的加快建设,华映工业园、厦华电子工业园、友达光电等项目的动工建设,我市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强力推进工业快速发展。

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2006年,我市将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面向行业及中小企业的软件测试平台、模具中心、注塑中心、电镀中心、电子产品检测中心;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转移,建设面向行业和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支持研发机构争取列入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体系。同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推进数字内容产业、半导体照明、基因工程试剂和疫苗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

4、服务业快速增长

重点发展旅游和物流两大产业

旅游、物流这两大产业,在2006年将得到快速增长。据介绍,今年我市将拓展以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开工建设杏林前场物流园区、厦门粮食批发市场、厦门花卉和种苗研发与物流中心;建成中埔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及农残检验检测系统;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和标准化体系。

提升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园博园、国际会议中心、天竺山森林公园、万石植物园扩建等项目建设,启动珍珠湾和太阳湾周边方便市民及游客的滨海休闲漫步道建设;力争扩大对金旅游客源,办好第二届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

5、农民稳定增收

突出抓好“金包银”工程建设

继续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突出抓好“金包银”工程建设,认真制定分配方案和管理办法,要引导被征地农民集资入股建设通用厂房、外口公寓、商贸设施等物业经营项目,使失地农民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落实移民政策措施,重点推进许庄、大帽山、大麦畲村移民造福工程试点;探索在部分山区推行退耕还林,组织农民就地转业,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6、加强对台交流

主动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

在加强对台交流合作方面,我市将突出“五缘六求”,加快对台交流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两岸三通。充分利用台交会等经贸平台,争取扩大台商投资区范围,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力争在石化、光电、软件和动漫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引进台湾航运物流、金融保险、医疗教育和中介服务业等服务贸易,争取率先成为“两岸人民币与新台币计价结算试验区”;扩大厦金旅游品牌效应;简化台湾水果进口检验检疫和通关手续,落实水果冷库、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继续加强与台湾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流合作。

7、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在教育方面,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均衡发展。市发改委介绍说,我市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同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紧缺专业技能型人才,整合扩建集美、海沧、同安、翔安4个区级职业学校,开工建设厦门职业教育中心校和华厦职业学院等项目。

在卫生方面,主要是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正常运转,建成市疾控中心、紧急救援中心、卫生监督所和第一医院综合病房楼、中山医院外科病房楼、医高专等项目,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和仙岳医院;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提高我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8、建设节约型社会

开工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2006年,我市鼓励企业使用消耗少、效率高、少污染的工艺、设备、能源和原材料,促进清洁生产;推动高污染、高物耗企业进行治理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对工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引进清洁能源,开工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推进综合加气站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展出租车双燃料改造试点,加强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工作。

9、注重城市公共安全建设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开发利用

我市还将加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开发利用;建设岛外流域综合治理、森林防火便道、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筼筜湖第二排涝泵站、湖边水库排洪工程,加强病险海堤和水库的加固,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城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编制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10、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具体措施为:增加就业岗位,帮扶“零就业家庭”和“4050”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将“1+1群”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延伸到农村;保持医疗费用零增长,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推进放心食品工程,治理餐桌污染;通过石兜水库扩容、东部供水工程建设、集美大池加深、北引明渠加盖及蓄水池保护措施这四大工程来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设中低收入居民需要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实施“畅通工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30年,福建充分运用党中央国务院赋于的各项优惠政策,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沿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一、决策适时定位明确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先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大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战略;90年代初期提出“沿海、山区一盘棋”和“南北拓展,中部开花,连片开发,山海协作,共同发展”战略;1995年提出“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快闽东南开放与开发,内地山区迅速崛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积极参与全国分工,加快与国际经济

接轨”的战略布局;这些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于推进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进入了新世纪,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提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战略构想,对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200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积极推进海峡西岸区域城市联盟,促进产业协作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实现城市及区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这些对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福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二、沿海大市领跑经济

经过30年的发展,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地区,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双重作用下,生产要素迅速向其集聚,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了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漳州、莆田、宁德等沿海城市快速发展和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城市腾飞的发展格局。

(一)经济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福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地区生产总值总值从1978年的66.37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9249.13亿元,居全国第11位。从设区市看,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达2283.70亿元,福州、厦门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分别为1974.58和1387.85亿元,三个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5646.13亿元,占全省的62.5%,比1978年提升24.4个百分点,特别是泉州市充分发挥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对外开放前沿以及侨乡优势,创造了泉州发展史的新辉煌,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全省第5位跃升为2007年的第1位。漳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4.81亿元,莆田、三明、漳州、南平、龙岩、宁德等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不明显,均在500亿左右,分别为511.70、545.69、466.58、553.44、457.46亿元,六个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3389.72亿元,占全省37.5%,比1978年下降24.4个百分点。

(二)发展速度快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经济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31.5倍,年均增长12.8%。从设区市看,泉州市年均增速最高,为17.7%,其次是厦门市年均增速为17.3%,福州年均增速为14.9%,三大设区市领跑福建省经济发展。其他六市除南平市外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分别是莆田12.8%、漳州11.7%、龙岩11.5%、宁德11.5%、三明10.7%。较快的速度,为区域经济从量到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人均GDP创新高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人均GDP屡创新高,2006年开始就超过20000元,2007年达25908元,比1978年的273元增加25635元,居全国第8位。九个设区市人均GDP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提升幅度有较大区别,排序也有明显变化。厦门市人均GDP突破50000元大关,达56188元,是全省人均水平的2倍多,比1978年的528元增加55660元,独占鳌头。福州、三明、泉州、龙岩四个设区市人均GDP都超过20000元,分别为29515、20749、29601、20088元。

三、因地制宜山海联动

闽西北地区拥有闽东南地区无以相比的资源优势,水力可装机容量大;矿藏种类多、分布广,煤炭、铁矿石、铜等保有储量丰富;森林蓄积量大,林产资源富饶,有“绿色海洋”之称;福建商品粮基地绝大部分集中在此,有“福建粮仓”之美名;为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森林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沿海大市示范、辐射以及带动作用下,闽西北地区以巨大的热情投身改革开放大潮,把一项项改革设想变成了现实,展示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和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经济实力,构成若干极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如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商品粮基地、肉鸡养殖加工、鲜奶生产加工、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等,与闽东南形成明显的“互补效应”,实现山区、沿海产业联动发展。

四、区域产业持续优化

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看,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在保持第一产业持续稳定的同时,各地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8∶49.2∶40.0,第一产业比1978年下降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比1978年提升6.7和18.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跨越。

(一)一产结构趋向多元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农林牧渔业立足省情,紧紧围绕临海蓝色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和闽东南高优农业带,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林牧渔业结构得到转换和升级,农业比重从1978年的77.6%调整到2007年的40.5%,牧、渔业比重从1978年的10.5%、5.5%提升到2007年的20.1%、28.0%,农林牧渔服务业从无到有,2007年比重为4.2%,山海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各地本着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唱好“山海经”。南平市致力发展畜

牧业,己是全省最大的乳制品供应基地、生猪重点调出区和中国南方重要的肉鸡生产基地,2007年,出栏生猪164.95万头,是1978年的5.7倍;家禽出栏3886.1万只,是1985年的7.7倍;鲜奶产量7.64万吨,是1985年的80.3倍,并通过延伸畜牧产业链,圣农鸡业、长富乳业、大乘乳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异军突起。漳州凭借南亚热带海洋气候努力打造“花果之乡”,蘑菇、芦笋、蜜柚产量居全国第一,甘蔗、水果产量占全省的66.0%和42.3%,成为全省最大的农业创汇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重要的花卉生产与集散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所在地,年农产品出口占全省50%以上,花卉园艺年产值占全省的50%左右。

(二)主导产业地位加强

为更好更快发展福建工业,确立了电子、石化、机械工业为三大主导产业,并通过项目带动形成前后呼应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目前福厦沿海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效应与作用已日益凸显,基本形成了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手机产业集群,数字视听产业集群,在技术上实现了数字技术阶段的飞跃,大屏幕彩电、多媒体技术、高档系列微机、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新一代数字视频终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等。泉港、海沧己成为新兴的石化工业基地,海沧石化基地内聚集翔鹭石化等10多家大企业,泉港石化基地初步形成以福建炼化为龙头,以聚丙烯、烧碱等中游项目为延伸,以塑胶、塑料等下游项目为配套的石化产业经济。福州、厦门借助东南汽车和金龙汽车,形成了一个整车、改装车、总成、零配件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汽车工业总量和产品质量、档次迅速提升,整车、零部件相互促进,合力增强,总体装备水平较高。闽西北地区则依靠改造老企业和承接沿海大企业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实现电子、机械、石化下游项目的布点或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崛起,提升了福建省产品技术含量、推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产业结构。

(三)优势产业长足发展

各地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和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把资源特色转化为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长足发展。泉州借助民营经济的力量,形成服装、鞋业、石材、陶瓷、纺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德化利用民间传统瓷雕技术优势,侧重发展工艺陶瓷,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有着丰富林业资源的闽西北已经形成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及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八大系列开发的新格局,拥有竹木制品360多种,林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宁德以培植改造传统产业为主线,围绕福安电机电器、福鼎化油器、柘荣医药业、赛江船舶修造业为依托培育四个优势产业中心,现福安电机电器产品多达400多种,销往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

(四)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

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品牌工作十分重视,1995年,省委、省政府就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名牌发展战略实施,各地也相继制定了扶持、鼓励企业创名牌的政策措施,为福建省名牌产品的培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名牌推进工作硕果累累,截至2007年,福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0个,省名牌产品1026个,目前福建已是全国旅游鞋自主品牌最多的省份,全省已形成一批区域品牌,如晋江的“中国鞋都”、“中国建陶重镇”、“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南安的“中国水暖城”、“中国石材之乡”;石狮的“中国休闲服装城”等等。品牌大大提高福建产品和地区的知名度,品牌也促进了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南孚电池成为中国电池行业中拥有国际先进水平装备最多、科技力量最雄厚的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多所全国重点大学、中科院的研究所合作成立多个新型能源研究中心,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福耀玻璃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唯一具有多项技术专利的企业;厦华电子率先开发出我国第一台HDTV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SM移动手机;辉煌水暖、申鹭达、九牧、中宇均是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研发的感应龙头、节水型龙头、恒温龙头、无铅绿色环保龙头获得数十项国家专利。

五、发展条件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强化发展保障,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各个设区市发展条件得以良好改变。

(一)交通建设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建成“一纵两横”主干网,通达所有设区市,构建了4小时经济圈,93%的建制村通硬化公路。出省铁路通道有鹰厦、梅坎、横南、赣龙4个出省大通道。航空方面有福州长乐、厦门高崎、泉州晋江、南平武夷山、龙岩冠豸山5个机场。乡镇通宽带、村村通电话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从无到有”发展,缩短了区域间距离,盘活了福建区域优势,给沿线的县、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契机,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加快了产业转移速度。

(二)煤电油运供需基本平衡

改革开放30年来,煤电油运等先行工程得到长足发展,交通运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瓶颈”问题基本解决。2007年煤炭产量为1991.74万吨,比1978年增长3.7倍;发电量为1038.28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24.5倍;原油加工从无到有,加工量为364.39万吨;全社会货物运输量为50500万吨、客运量64244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7.5倍和8.7倍。随着煤电油运供需趋向平衡和调度能力的持续提升,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设区市电力供应普遍充裕、油品供应基本满足,运输满足企业需求,缩小了竞争差距,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随着各级政府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着力于简化行政程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省各地建设了60多个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除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外,还包括电力、自来水、电信、银行等公共事业以及与审批关联度较大的专业机构和中介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厦门、漳州、龙岩、南平等地还把建设项目的审批实行串联并联结合、联合审批等多种方式,简化审批环节,促进审批速度,通过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区域投资竞争力。

六、社会、人文成绩喜人

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科技、教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拥有各类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藏书丰富。体育设施条件日臻完善,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基本达标,人民生活和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步形成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体系,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下大力气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稳定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为福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知识储备,2007年全省共有各类学校20090所,在校生770.66万人,比1978年增长40.4%,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4所,比1978年增加58所,高校在校生数50.95万人,比1978年增长23.9倍。分区域看,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市办学条件较好,是福建省高等教育的集中布局地,至2007年底,四市拥有普通高校61所,占全省的82.4%,普通高校在校生45.15万人,占全省的88.6%,为沿海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二)卫生条件持续改善

卫生事业从改变思想观念为切入点,重点整顿医疗秩序和健全防治体系,完善城市医疗机构,建立专科医院,健全疾病防治机构,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功能,扶持村卫生所,城乡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卫生资源总量得以增加,服务能力得以提高,2007年卫生机构8712个、卫生技术人员107384人、医疗床位92331张,分别比1978年增长1.3倍、95.8%、79.2%。从设区市看厦门市加快医疗卫生资源优化调整,积极推进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带动作用,促进卫生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末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卫生机构床位8513床,比1978年增长3.23倍和1.73倍,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居民生活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大跨越。2007年,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2283元,比1978年增长38.3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711亿元,比1978年增长717.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05元,比1978年增长40.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467元,比1978年增长38.6倍。收入高速增长为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坚实的消费基础,居民食品消费由量向质转变,衣着消费朝款式多样化转变,用品消费逐步向现代化、享受型转变,彩电、空调、移动电话、冰箱、洗衣机已成为大部份城镇居民家庭的必备品。从各设区市看,福州、厦门、泉州等经济发达市居民的收入高于其他六个设区市,厦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15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637元,均居全省第一位。福州、泉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16642、6286元和18097、7244元。

(四)居住环境向好发展

在大力抓好经济的同时,福建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相继出台了各方面环境保护和管理办法,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200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62.9%,居全国首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5.5%,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闽江水域整体水质状况为优。九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为96%。

第四篇:毛概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家乡的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坚持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我的家乡也正蓬勃的发展着。从以下几点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的家乡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 公路建设的变化

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就变成了“水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路两边的人行道栽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所以,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也支援了农业生产,把农民的致富路铺到家门口。为农村经济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服务;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也就是促进了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全方位的发展。所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更好的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物流增加,商品经济逐渐活跃,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旧的以拖拉机和人力、畜力、自然力为主的运输方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尽快改变农村落后的交通现状已变得适分迫切,同时也对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来说,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离开了农村公路的跨越式发展,也不可能完成新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对农村来说,加强公路建设是必要的改变,也就是加快农业发展的保障。特别是近几年来,公路建设的速度更是惊人,一条条的公路就如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巨龙一样,一直延伸到家门口。

二 农用工具及交通工具的变化

以前农村人劳作耕田全都是用水牛,尤记小时候我常常跟着爷爷去犁地,用的都是黄牛拉的小车,即费时又费力。而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农忙的时候都是用农用专用的收割机、插秧机、犁地机等。以前我们用黄牛耕地,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现在我们用先进的耕田工具,不但省力,而且耕种快捷,节俭了劳动力,可以出去打工挣钱,加快了农民致富速度.以前我们都是用人力小板车或者再先进一些用牧畜拉车去办事,而如今家家都是用拖拉机了,更甚至都使用私家车了。现在随着公路建设的进步发展,公交车随处都有了,四通八达的,到哪儿都有。

三 农村住房的变化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要争气,要看变化有多少,住房条件少不了”。与过去相比,当今的住房条件简直是今非昔比!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家家户户住的房子全都是毛草房。改革开放29年来,现在农村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楼房了,就连平房也逐渐变少了。屋里摆着沙发,冰箱,电视,电话等。大房子代替了小房子,大门落取代了小门落。显而易见的改变却透彻地反映了农村经济的进步。在建筑面积方面,以数据为例,前些年的房子一般长为10-12米,宽为4米,而如今新盖的房子长度则达到12-15米,宽则为6.5米。犹记得小时候的庙会,会来很多的亲戚朋友,遇上突然下雨的时候,亲戚就会住一晚上,那时屋内连地上都会睡满了人,家里显得特别的狭小拥挤。据爷爷奶奶说:以前一个大队几乎没有瓦房,都是些破破烂烂的小土房,有的人家连土房也住不起。饥一顿,饱一顿。一个队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就不错了。一过年,有电视的屋里挤满了人,而现在,黑白电视机早就被淘汰了,彩色电视机、DVD遍布各家各户。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大直间影响了室内布局,以前的正房一般都是老三间,中间的房子迎门而入是一套桌椅,是主人家会客用的,桌椅的右侧会砌一座土炕,其左侧则是洗脸的地方,到冬天还就会在那儿做饭,过了这儿再向里走,会有一间里屋,都留作放粮食和一般吃的东西用了,还有的第三间房是和里屋对称的,是堆放杂物的。而如今随着居住面积的扩大,正房一般都分成了6间小屋,有厨房、卧室等等,功能齐全。并且在室内装饰上也开始由讲实用向讲舒适转变。

这还不说,家里还有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积蓄。各户人家房子盖的是一个比一个漂亮,院套一个比一个阔气。有的人家还靠养殖发家致富。日子过的是红红火火。现在,农村大部分以上的家庭都住上了漂亮的房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常听村里七八旬的老人们说:“我真幸运,在我有生之年能住上了这么漂亮的房子,想到以前住在一个快要倒塌的房子里,整天担惊受怕。现在好了,生活富裕了,我也可以享清福了。”目前,家家几乎都住进了楼房。

四 减免农业税

现在国家又给农民减免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农业税,被彻底取消,农民得到了实惠心里美滋滋的。减免农业税,农民自然增收,立竿见影,一目了然,而且给农民积极性以动力的作用也不可小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不可否认,在经济总量比较薄弱的农业经济年代,农业税作为财政支撑,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万亿元大关的前提下,第二、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主导经济,第一产业即农业税收退居次要位置,农业税的取消已是大势所趋。所以,减免农业税,是政府对农业问题的重视,更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政策活力和经济活力。能减轻农民负担,依附农业税的各种附加税也将失去存在理由,有助于社会稳定和民心稳定。取消了农业税,乱收费必将失去存在的土壤。再说,取消农业税对于当地财政关系并不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弥补县、乡财政的资金缺口,而对于农民家庭却是欢天喜地的事情,可以让他们改善劳动、生活条件,提高务农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征收农业税,无疑会提高农业生产成本,使得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国家没有经济实力对农业实施补贴,取消农业税,就是给予农民以帮助和支持,能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 农村义务教育的变化

农村教育由为重要, 国家、政府要在教育方面更多的出力,让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中国农村孩子的上学问题一直是我们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与此同时,教育经费如同农业税一样是农民最大的支出。现在农民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也免了,义务教育彻底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是国家的责任,于是千呼万唤,农村孩子上学九年义务教育免费的政策终于出来了!想上学的孩子不用担心再交不起学费,不用再饱含泪水,声嘶力竭的喊着:"我们想上学!"。实施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举国上下为之欢腾,亿万农家子弟更是欢呼雀跃。国民素质的提高将会提速,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就此获得了一条有力保证。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深的影响着几代人,这些改变让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大家都深深明白,这和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现在想想,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差异,明确了要把“三个代表”的实践落实到城市、乡镇。更要深入农村,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实处,要农村老百姓知道“三个代表”重大意义。多亏了党的政策好,中央领导人民翻身致富,“三个代表”的贯策执行。现在我们更要与中央领导心贴心,用“三个代表”理论武器,走上小康之路。

所以,坚持改革开放是全民之大事,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

第五篇:改革开放家乡变化(毛概)

报告名称生活变化调查报告

年级09级四班

年月日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大

内容摘要: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兴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所在的药王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改革开放,兴城,农民,电器,衣服。

一、改革开放的序幕

中国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entral Committee 简称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和中华国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被称为是“新时代的遵义会议”。

全会并回顾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教训,提出要按实际情况来发展经济,反对不顾实际情况的经济理论,洋跃进方针被否决,取代之的是的改造开放政策。邓小平指出,“经济民主,重点不只是政治,重点是经济民主。”“城市带农村,大城市带小城市。”[1]全会还讨论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这个公民经济的基本就整体来说还十分薄弱,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全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三十多年来,为改变工农差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主要进行了以下的改革:

1.所有制改革。

2.价格改革。由政府定价到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3.建立市场体系、商品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土地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4.宏观调控体系重建。金融、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改革。

5.建立市场经济的法制体系。

6.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7.对外开放。

[3]

二、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真正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迈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开始谱写新的篇章。[2]

(一)民以食为天

学者普遍认为,土地权属模糊是失业农民利益受损的重要根源。[4]而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农民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强调: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大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5]从1982~1986年,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央接连发了5 个“一号”文件,在全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6]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兴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参加分配,把个人的有效贡献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有效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普遍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取消了农业生产指令性计划,实行合同定购制;鼓励农村各种所有制经济和非农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推进了贸、工、农一体化和产、供、销“一条龙”建设,农业产业化方兴未艾,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和集约化经营也有一定发展。可以说,经过改革,农村作为传统经济中自然经济色彩最浓、经济发展水平最薄弱的环节,其运行机制基本上已率先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新经济体制的实行和政策的不断开放,使兴城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人们摔开膀子图生产。渐渐地,随着改革开放实行鼓励农民种粮的政策,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增加,90年代初,粮食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到了1993年、1994年,粮票基本没有用了,粮食在那里都能买到。现在人们餐桌上面的食品种类丰富多了,主食也变的次要了。人们更加注意吃营养丰富的肉、鱼、蔬菜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改变了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的问题。

(二)“家用电器是手电筒”

看过春晚小品中的《昨天,今天,明天》的人都会记得白云大妈所说的家用电器是手电筒的笑话,不过笑话不全是假的,那个时候的电器确实少的可怜。我妈妈说那时侯她嫁过来时只有一台缝纫机。记得小时侯,整个村里只有一台电视机,还是黑白的,到晚上全村人围着一台黑白电视看得不亦乐乎。后来很多人家买了许多家用电器,像电饭锅、电风扇、彩电等。可见人民生活水平是大大地向前跨进一步。很快进入了九十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是上了一个新台阶:电视机已经普及了,彩电的数量也已达到90%多。尤其是近几年,更是飞速发展。很多农村家庭都买得起电冰箱,洗衣机。每家都有了电话,很多人买了手机,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了,交流越来越广泛。很多家里都有了摩托车,三轮车。再也不是单一的自行车了。

(三)从穿暖到穿好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人们思想十分守旧,穿着单一,色彩和样式非常地单调,稍微贴身或外露的衣服都被认为是不正经。后来轻薄的“的确良”、“洋布”开始流行,再后来套装、五颜六色的轻薄短小的羽绒

服、牛仔服、西装、T恤、皮鞋、皮凉鞋等等也都在农村流行开来。以前只是过年时给孩子做新衣服,结婚时给新媳妇做新衣服,到外地上大学的时候买件新衣服,而现在,不仅年轻人日常就打扮得很漂亮,孩子们穿戴得鲜艳,婴幼儿的服装饰品细分化、品牌化也都越来越显著,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服装。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思想也从“穿暖”变成了“穿好”,人们纷纷穿上了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无疑是成功的。农村改革是广大农民自身的迫切要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自农民在实践中的创造;但是这又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坚强,直接影响农民的创造是得到保护还是遭受摧残,是生长、成功还是夭折、失败。[7]

下载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论文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调研报告 我的家在开封市,是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从小到大,随着祖国经济越来越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的家庭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从幼儿园到现在,我家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

    毛概作业之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家乡的变化

    1978年的春天,邓小平挥动改革开放的巨手,一声春雷平地起,唤醒了沉睡百年的中国,一个个沿海城市打开港口,重启“丝绸之路”,一座座小山村跟随城市的脚步踏上了致富的道路。神州大地......

    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 [摘要] 2018,中国改革开放迎来第四十周年重要历史节点。从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基本经验,......

    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 (******学院 *****) [摘要] 自从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

    家乡三十年变化 毛概论文

    地处偏远的天水,曾经是深受左倾错误之害的重灾区。改革开放前,天水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薄弱,体制僵化,数百万人民群众难以摆脱匮乏的物质文化生活。......

    毛概论文---改革开放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实践证......

    毛概 改革开放论文

    我国的改革开放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文化,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奴隶制的社会的夏、商、周,再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

    毛概论文我的家乡和改革开放

    论文题目:我的家乡和改革开放 成绩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授课教师:周春华 院系:俄语系 年级:10 级 姓名:张 丹 学号:100130317 1978年邓小平在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