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作业之改革开放30年以来家乡的变化
1978年的春天,邓小平挥动改革开放的巨手,一声春雷平地起,唤醒了沉睡百年的中国,一个个沿海城市打开港口,重启“丝绸之路”,一座座小山村跟随城市的脚步踏上了致富的道路。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被这温暖的春风吹过,扶摇而起了崭新的楼房,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而此时中国的高考制度也随之恢复,到了21世纪,一个个大学城拔地而起,这里是中国希望的摇篮,国家与人民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在这里,大学城不仅容纳了中国的未来,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南京仙林大学城就是这样的地方,为我们带繁荣与希望。
南京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大城东,紫金山东麓,距离新街口15公里,2002年2月成立。截至2013年初,已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等院校及其校区入驻。南京仙林大学城定位于南京三个新城之一,是21世纪江苏省发展高等教育产业的重点地区,主打高档社区和科研机构错落分布,借鉴国外高尚人文社区的规划,以高起点,以绿色人文为主题的高发展为目标。
大学城环境优势、学术氛围带来的房地产投资和升值潜力,也为各地房产商和市民看好。仙林建房在南京市率先实行1:1.35的住宅间距,超过现行规划中1:1.2的标准,新区住户拥有充足的阳光权。仙林市区将成为以中产阶层白领为主的高档居住区。
仙林中心商业区以三大人工湖为核心,分为三个层次:远离水面的是由多种不规划几何形状组成的大型建筑主体,规划有百货公司、电影院、专卖场等,局部建筑单体之间则由连廊相接;临湖的是小型建筑,有饮食店、咖啡吧、书店、精品店等;两个层次中间是一条长长的带顶步行街,将商业区紧紧联系,成为将来商业氛围的聚核地带。区域书城、电影院、电子卖场、商务办公楼、星级宾馆等一批文化和商业配套设施建设也开始对外招商,仙林中心商业区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大学城将建成一个“人文、生态、青春”的新市区。建设中“不挖一座山,不填一口塘”。地铁2号线东延仙林线于2007年开工,已于2010年5月28日正式通车,仙林到新街口核心地段的时间将减少到20分钟。除了南京地铁2号线和4号线,还有远景规划的仙林内部轻轨线路。另外规划中的宁扬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西起仙林经天路地铁站,东至扬州(西)火车站)方案也已于2013年1月由江苏省发改委向国家报送。
公共自行车截至2012年底,仙林地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共28个,可租赁自行车数量600余辆。
2002年1月14日,省市政府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立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委会,拉开了开发建设大学城的序幕,经过3-5年的努力,把仙林大学城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国际知名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型、职能型、开放型大学城,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南京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人才保证和区域空间。
仙林新市区仙鹤片区即仙林大学城一期,位于仙林新市区的西北象限,是仙林新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高等学校和居民住宅区有机融合的综合性社区。其主要职能为高等教育和居住功能。规划范围为:西至宁芜铁路,东至公路二环,北至宁镇公路,南以灵山山脉为界,规划总用地为27.14平方公里。
仙林新市区白象片区为仙林大学城二期重点发展地区,位于仙林新市区的东北象限,紧 邻仙林大学城一期仙鹤片区集中安排国际知名工科大学和著名科研机构及居住功能,是仙林大学城远期重点发展地区(二期),以“产、学、研”同步发展为特色,力争形成南京市重要的科技产业园区。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仙林大学城对周边商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周边消费的影响:随着仙林大学城的不断发展,大学师生,科研人员等高消费群体的不断出现,从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学城内的人群通常具有较强的购买力,是最大的消费群体,而且比较稳定。作为长期稳定的“旅游者”,一个外地大学生通常在仙林生活四年。仅从生活消费看,一个在南京生活的大学生年消费在8000元左右,全区在校大学生大概有18万,年消费总额达14.4亿元左右,这对大学城周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视。此外,大学城还会带来大量的人员流动,包括接送子女、科学洽谈、人才招聘、商业开发等,大学城消费群体的出现优化了仙林的消费结构,有力的推动了仙林商贸、餐饮、运输、通讯、文娱等行业的发展。
2、对周边房地产的影响:大学城是一个集聚精英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大本营,加上其周围优美雅致的人文氛围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学城的建设使周边土地增值,提高了周边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依托仙林大学城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基础设施完善,同时聚集了大批人才,蕴含了无限商机,无疑吸引众多房地产商的目光。因此,仙林大学城周边的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的价格不断上涨。仙林大学城的建设对房价的上涨发挥了推助剂的作用。
3、对周边就业的影响:高效管理体制改革后,高校后勤管理逐渐社会化,仙林大学城的建设可以消化城市的部分剩余劳动力,有力的解决周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据测算,每一万个大学生,就需要约250个岗位以提供一系列的服务,由此可见,目前大学城提供的岗位约有4500个,主要集中在高校餐饮、物业、保卫、清洁等后勤服务。仙林大学城不断发展,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除了为高校内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以外,校园周边也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大学城内积聚了各类商家,他们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仙林大学生。据了解,在因大学城建设征地的过程中,政府就把推行高校后勤社会化与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结合起来,实现了对失地农民的开放政策,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稳定,保证了大学城建设顺利有序的进行。
目前,仙林大学城仍在不断建设,许多的基础设施与后勤服务仍需完善,政府的扶持与监督力度以及大学城内各高校的互动与对外开放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大学城与当地经济的共同发展。
大学城建成前原先的居住环境是自然的农村村落,没有周边配套设施和景观绿化。居民对关系的关注是评价环境的主要标准。大学城建成后,在市委,市政府,区政府的领导下,各项配套设施引入小区,仙林大学城的兴起改变了住区的居住模式带动住区周边的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和居住环境的改善。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后的成功经验,大学城复制并创新型的发展给住区带来大量外来口和商机,住区由封闭式转变为复杂的开放式。仙林大学城的规划建设与后期发展是促使该地块进行蜕变的动力机制和根本原因。
3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开放、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积极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创造了南京城市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黄金时期,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激励全市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仙林大学城的发展与党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在改革开放后,其发展大放异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跟随南京开创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奋力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前列。
但是在大学城发展阶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伴随大学城的形成与发展,商业元素不断入侵周围住区,使得小区用地结构趋于复杂。仙林新村就是一个由传统小区变成了兼顾服务性商业的复合型社区的典型实例。总的来说,仙林新村内不同功能的分布与空间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周围服务设施的缺失直接导致了小区内部出现了许多针对社区居民或大学城消费群的商业功能,从而直接导致该小区商业化的内在主因还是由于农民的失地问题。居民交往模式的改变
社区成员主要由农民1998年仙林新村建成前,和农场工人构成。农民和工人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群交往活动多发生在群体内部。两个群体之间交往很少。进入小区初期,居住小区提供了交流的社失地农民和工人间的交往逐渐增多。大学城建成后,大量外来者进入社区,外来者群体与社区原有居民之间的隔离较为明显。
社区属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农业人1998年前,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彼此间关系单纯,社区居民交往频率低。居民入住仙林新1998年以后,出现了供交流的集中活动空间,无论是群体内部交往频率逐渐升高。但是失地农民还是群体之间,在进入安置小区后交往的范围与过去没有太大的差别,仍然是停滞在原有的乡村熟人社会当中,大量外来人员在社区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群体。社区中不同群体因社会背景、身份的差异隔离现象较为明显。规划设想与现实发展不相平衡是仙林大学城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配套设施不完善、区域性质混乱、管理不到位、发展过于随意等。究其原因,在于缺乏详尽的区域发展规划,且在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控制和监管,导致在重点建设大社区呈消极状态自由式发展。因此,学校园和引进各类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的同时,不能忽视原住民的生活居住质量,完善原住民社区的各项服务设施,真正全方位地建造科学新型的大学城。言至于此,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对此我们的建议如下:
1 完善区域统筹与发展 大学城的规划与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区域系统规划,而不仅仅是将众多大学搬到一起。大学城周边尤其是受其影响较大的原住社区的发展是反映大学城兴起对原有场地影响的典型。因此,加快大学城周边配套设施与大学校园建设的共同发展是有关部门不可忽视的问题。
2 规范房屋租赁 大学城带来的租房需求,展了住区内部租房行业,但由于房屋交易缺乏统一管理且多为短期租住,给社区带来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建议加强对住区房屋租赁的管理,强化居委会减少种种不安全因素。的管理职能,3 完善住区配套设施 由农村社区转变为城市社区,住区品质得到提升,但还无法满足居民的现有需求,并且,随着小区老年人口增多,对健身设施、交往空间有更为迫切的需求。建议进一步增加小区休闲健身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营造更多社交空间。
4 加强住区安全管理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学城的发展给住区带来大量外来人口和商机,住区由封闭式转变为复杂的开放式,但由此也给住区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小区缺乏门禁管理,内外来人员增设门和车辆随意穿行。建议完善社区物业管理,禁系统,保证住区居民的出行安全。
5 改善居民交往模式 社区内部人员构成多样化,不同身份背景的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隔离,主要体现在原住民和外来人员之间。建议由居委会组织社区活动,同时增设集中社交空间,以增进不同群体间的交往,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在我们对南京仙林大学生城发展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仙林大学城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不过我们相信有关政府部门最终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确保人民能生活在健康,幸福的环境中
第二篇:毛概作业——改革开放家乡变化
改革开放30年让福州这个昔日的纸褙小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55.4倍;人均生产总值达29318元,是1978年的100倍。
除了经济成就,福州市在民生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同时,福州还是全国最绿的省会城市之一。如今,站在历史的起点上,打造“适宜创业、适宜生活的宜居城市”,已成为这座城市新的选择。
“松绑放权”打开改革开放之门
1984年春天,55位厂长经理齐聚福州,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致信福建省领导,掀开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
当年,福州市连续颁发了22份文件,在全国率先从自主经营、内部分配、人事调配等10个方面给企业下放99条权限;随后又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
回顾过去,“松绑放权”成为福州改革开放30年的关键词:
——为民营经济松绑,开启了民间“造富”传奇。2007年末,福州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2.16亿元增加到2456.13亿元,实现了从“草根工业”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历史性跨越;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全市个体私营企业达到15万户,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56%。
——为引进外资松绑,奠定了福州开放格局。1981年,全国电子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州日立电视机有限公司在福州创办,此后中华映管、冠捷电子、东南汽车等重大工业外资项目纷纷来落户。到2007年,全市累计批准外资企业8753家,合同利用外资26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0亿美元;在福州投资或建立机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8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3.23亿美元增加到186.41亿美元。
——为行政审批松绑,使福州成为投资乐土。1988年,福州率先创建对外商投资实行“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的办法,减少审批事项。2007年11月,福州又率先在全省推行网上审批及效能监察制度,在网上构建了一个永不下班的行政服务中心,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生产关系的解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30年来,福州市GDP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2007年财政总收入达247.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56亿元,比1978年增长60.1倍,年平均增长15.2%。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6.8:47.2:26调整为2007年的10.3:46.5:43.2,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纺织化纤服装、塑胶、冶金等重点产业集群。
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改革开放前,福州因为有用木板建房、纸糊墙壁的习俗,故又被称为“纸褙城”。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福州启动旧城改造,20多年间持续推动了550多片旧屋区改造,数十万群众告别木屋,喜迁新居。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市竣工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已达250万平方米,45%的福州市民住进政府建设的保障房。
这些年来,为了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福州市坚持把公共资源和工作力量向民生问题倾斜,着重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2007年,福州市本级财政教育经费拨款达7.01亿元,全市农村免除学杂费补助经费1.04亿元,1583所学校46.7万名学生受惠。从2008年春季开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亦被免除。
从2006年到2008年,福州市安排了1亿多元再就业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性岗位的补贴、“4050”灵活就业人员和商贸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人员的补贴、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等。全市社区、街道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90%的乡镇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
2008年,福州市361.64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04%,政府资助每位农民每年80元,合计近2.9亿元;福州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率分别达到77.2%和100%,市财政补助经费达1300万元。
据统计,2007年,福州市本级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达42.88亿元,占总支出的比例高达37.5%,使得群众的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福州新定位:适宜创业、适宜生活的宜居城市
2005年,福州市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努力构建都市型经济、宜居型城区、和谐安康型社会和现代化中心城市形象体系。
目前,福州绿化覆盖率达3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02平方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9%,在全国32个省会城市及直辖市中排名第三。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始终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把灿古烁今的昙石山文化、群英荟萃的船政文化、人文氤氲的三坊七巷文化和名贵神奇的寿山石文化,作为城市四大精美的名片,构建福州蔚为壮观的文明风景。
为此,福州市投入13.6亿元启动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程;投入6亿元推进船政文化建设;投入6000万元用于昙石山遗址保护和博物馆工程扩建;投入2000万元建设寿山矿山公园核心景区。
同时,福州还拥有社区文化活动场所433个,社区文化活动队伍617支,“激情广场”活动阵地30多个。并连续3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表示,改革开放30年是福州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社会事业发展最好的时期。如今,福州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把福州建设成为福建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区。
厦门改革开放的十大巨变:
1、投资强劲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
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50亿元以上,其中,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投资的重点和方向是:延伸产业链,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汽车工业城、华映工业园、太古飞机五期等项目的建设,全力推进工业集中区签约项目的落地投产。开发重大片区,拓展发展空间:加快五缘湾、观音山、黄厝等重大片区及集美、翔安新城区的建设,稳妥推进中华、厦港、百家村等片区旧城改造,稳步发展房地产。建设对外通道,强化城市枢纽功能:继续加快建设海沧、嵩屿、招银等港口码头,推进福厦铁路、厦门至安溪高速公路等辐射通道的建设,力争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开工建设。完善城市交通骨干网,增强交通疏解能力:加快建设成功大道、公铁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岛外快速路(琼头-香山段)、环岛干道等项目,建成县黄路、集美大道、同安湾大桥等项目,完成疏港路、仙岳路西段改造。
2、工业快速发展
将大量引进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的工业项目
随着翔安火炬产业区、同安工业集中区、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软件园二期等产业载体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我市将大量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的资金、技术、劳动三密集的工业项目。随着入驻项目的投产,我市将快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柯达图文影像等项目的加快建设,华映工业园、厦华电子工业园、友达光电等项目的动工建设,我市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强力推进工业快速发展。
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
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2006年,我市将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面向行业及中小企业的软件测试平台、模具中心、注塑中心、电镀中心、电子产品检测中心;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转移,建设面向行业和领域的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支持研发机构争取列入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体系。同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推进数字内容产业、半导体照明、基因工程试剂和疫苗等领域的研发及产业化。
4、服务业快速增长
重点发展旅游和物流两大产业
旅游、物流这两大产业,在2006年将得到快速增长。据介绍,今年我市将拓展以物流业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开工建设杏林前场物流园区、厦门粮食批发市场、厦门花卉和种苗研发与物流中心;建成中埔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及农残检验检测系统;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和标准化体系。
提升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园博园、国际会议中心、天竺山森林公园、万石植物园扩建等项目建设,启动珍珠湾和太阳湾周边方便市民及游客的滨海休闲漫步道建设;力争扩大对金旅游客源,办好第二届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
5、农民稳定增收
突出抓好“金包银”工程建设
继续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突出抓好“金包银”工程建设,认真制定分配方案和管理办法,要引导被征地农民集资入股建设通用厂房、外口公寓、商贸设施等物业经营项目,使失地农民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落实移民政策措施,重点推进许庄、大帽山、大麦畲村移民造福工程试点;探索在部分山区推行退耕还林,组织农民就地转业,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
6、加强对台交流
主动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
在加强对台交流合作方面,我市将突出“五缘六求”,加快对台交流合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两岸三通。充分利用台交会等经贸平台,争取扩大台商投资区范围,承接台湾新一波产业转移,力争在石化、光电、软件和动漫产业等方面取得突破;大力引进台湾航运物流、金融保险、医疗教育和中介服务业等服务贸易,争取率先成为“两岸人民币与新台币计价结算试验区”;扩大厦金旅游品牌效应;简化台湾水果进口检验检疫和通关手续,落实水果冷库、批发市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继续加强与台湾的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交流合作。
7、社会事业发展加快
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在教育方面,一个较大的变化是均衡发展。市发改委介绍说,我市将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同时,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紧缺专业技能型人才,整合扩建集美、海沧、同安、翔安4个区级职业学校,开工建设厦门职业教育中心校和华厦职业学院等项目。
在卫生方面,主要是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建设,确保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正常运转,建成市疾控中心、紧急救援中心、卫生监督所和第一医院综合病房楼、中山医院外科病房楼、医高专等项目,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和仙岳医院;改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提高我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8、建设节约型社会
开工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2006年,我市鼓励企业使用消耗少、效率高、少污染的工艺、设备、能源和原材料,促进清洁生产;推动高污染、高物耗企业进行治理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对工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引进清洁能源,开工建设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推进综合加气站项目的前期工作,开展出租车双燃料改造试点,加强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工作。
9、注重城市公共安全建设
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开发利用
我市还将加强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开发利用;建设岛外流域综合治理、森林防火便道、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筼筜湖第二排涝泵站、湖边水库排洪工程,加强病险海堤和水库的加固,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完善城市防灾减灾预警系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编制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10、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具体措施为:增加就业岗位,帮扶“零就业家庭”和“4050”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将“1+1群”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延伸到农村;保持医疗费用零增长,逐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体系,推进放心食品工程,治理餐桌污染;通过石兜水库扩容、东部供水工程建设、集美大池加深、北引明渠加盖及蓄水池保护措施这四大工程来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设中低收入居民需要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实施“畅通工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改革开放30年,福建充分运用党中央国务院赋于的各项优惠政策,发挥自身区域优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沿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
一、决策适时定位明确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先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大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战略;90年代初期提出“沿海、山区一盘棋”和“南北拓展,中部开花,连片开发,山海协作,共同发展”战略;1995年提出“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快闽东南开放与开发,内地山区迅速崛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积极参与全国分工,加快与国际经济
接轨”的战略布局;这些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于推进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进入了新世纪,面对入世后的新形势,提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战略构想,对省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2004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积极推进海峡西岸区域城市联盟,促进产业协作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和生态协同保护,实现城市及区域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这些对全省区域经济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福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二、沿海大市领跑经济
经过30年的发展,福州、厦门、泉州等沿海地区,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双重作用下,生产要素迅速向其集聚,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均走在全省前列,形成了以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漳州、莆田、宁德等沿海城市快速发展和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城市腾飞的发展格局。
(一)经济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福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规模迅速扩张,地区生产总值总值从1978年的66.37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9249.13亿元,居全国第11位。从设区市看,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达2283.70亿元,福州、厦门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分别为1974.58和1387.85亿元,三个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5646.13亿元,占全省的62.5%,比1978年提升24.4个百分点,特别是泉州市充分发挥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对外开放前沿以及侨乡优势,创造了泉州发展史的新辉煌,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全省第5位跃升为2007年的第1位。漳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4.81亿元,莆田、三明、漳州、南平、龙岩、宁德等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差距不明显,均在500亿左右,分别为511.70、545.69、466.58、553.44、457.46亿元,六个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3389.72亿元,占全省37.5%,比1978年下降24.4个百分点。
(二)发展速度快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经济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78年增长31.5倍,年均增长12.8%。从设区市看,泉州市年均增速最高,为17.7%,其次是厦门市年均增速为17.3%,福州年均增速为14.9%,三大设区市领跑福建省经济发展。其他六市除南平市外年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分别是莆田12.8%、漳州11.7%、龙岩11.5%、宁德11.5%、三明10.7%。较快的速度,为区域经济从量到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人均GDP创新高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人均GDP屡创新高,2006年开始就超过20000元,2007年达25908元,比1978年的273元增加25635元,居全国第8位。九个设区市人均GDP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提升幅度有较大区别,排序也有明显变化。厦门市人均GDP突破50000元大关,达56188元,是全省人均水平的2倍多,比1978年的528元增加55660元,独占鳌头。福州、三明、泉州、龙岩四个设区市人均GDP都超过20000元,分别为29515、20749、29601、20088元。
三、因地制宜山海联动
闽西北地区拥有闽东南地区无以相比的资源优势,水力可装机容量大;矿藏种类多、分布广,煤炭、铁矿石、铜等保有储量丰富;森林蓄积量大,林产资源富饶,有“绿色海洋”之称;福建商品粮基地绝大部分集中在此,有“福建粮仓”之美名;为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森林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在沿海大市示范、辐射以及带动作用下,闽西北地区以巨大的热情投身改革开放大潮,把一项项改革设想变成了现实,展示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和不甘落后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拓宽山海协作通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壮大经济实力,构成若干极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如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商品粮基地、肉鸡养殖加工、鲜奶生产加工、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等,与闽东南形成明显的“互补效应”,实现山区、沿海产业联动发展。
四、区域产业持续优化
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看,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在保持第一产业持续稳定的同时,各地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8∶49.2∶40.0,第一产业比1978年下降25.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比1978年提升6.7和18.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跨越。
(一)一产结构趋向多元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农林牧渔业立足省情,紧紧围绕临海蓝色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和闽东南高优农业带,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林牧渔业结构得到转换和升级,农业比重从1978年的77.6%调整到2007年的40.5%,牧、渔业比重从1978年的10.5%、5.5%提升到2007年的20.1%、28.0%,农林牧渔服务业从无到有,2007年比重为4.2%,山海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各地本着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唱好“山海经”。南平市致力发展畜
牧业,己是全省最大的乳制品供应基地、生猪重点调出区和中国南方重要的肉鸡生产基地,2007年,出栏生猪164.95万头,是1978年的5.7倍;家禽出栏3886.1万只,是1985年的7.7倍;鲜奶产量7.64万吨,是1985年的80.3倍,并通过延伸畜牧产业链,圣农鸡业、长富乳业、大乘乳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异军突起。漳州凭借南亚热带海洋气候努力打造“花果之乡”,蘑菇、芦笋、蜜柚产量居全国第一,甘蔗、水果产量占全省的66.0%和42.3%,成为全省最大的农业创汇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重要的花卉生产与集散中心,被确定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是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所在地,年农产品出口占全省50%以上,花卉园艺年产值占全省的50%左右。
(二)主导产业地位加强
为更好更快发展福建工业,确立了电子、石化、机械工业为三大主导产业,并通过项目带动形成前后呼应的产业链和产业群。目前福厦沿海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效应与作用已日益凸显,基本形成了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手机产业集群,数字视听产业集群,在技术上实现了数字技术阶段的飞跃,大屏幕彩电、多媒体技术、高档系列微机、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移动通信系统、新一代数字视频终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等。泉港、海沧己成为新兴的石化工业基地,海沧石化基地内聚集翔鹭石化等10多家大企业,泉港石化基地初步形成以福建炼化为龙头,以聚丙烯、烧碱等中游项目为延伸,以塑胶、塑料等下游项目为配套的石化产业经济。福州、厦门借助东南汽车和金龙汽车,形成了一个整车、改装车、总成、零配件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汽车工业总量和产品质量、档次迅速提升,整车、零部件相互促进,合力增强,总体装备水平较高。闽西北地区则依靠改造老企业和承接沿海大企业的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实现电子、机械、石化下游项目的布点或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崛起,提升了福建省产品技术含量、推进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优化了产业结构。
(三)优势产业长足发展
各地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和发挥传统优势产业,把资源特色转化为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长足发展。泉州借助民营经济的力量,形成服装、鞋业、石材、陶瓷、纺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德化利用民间传统瓷雕技术优势,侧重发展工艺陶瓷,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有着丰富林业资源的闽西北已经形成商品材培育、制浆造纸、人造板、木竹制品、林产化工及生物制药、森林食品、花卉苗木、森林旅游等八大系列开发的新格局,拥有竹木制品360多种,林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宁德以培植改造传统产业为主线,围绕福安电机电器、福鼎化油器、柘荣医药业、赛江船舶修造业为依托培育四个优势产业中心,现福安电机电器产品多达400多种,销往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
(四)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
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品牌工作十分重视,1995年,省委、省政府就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名牌发展战略实施,各地也相继制定了扶持、鼓励企业创名牌的政策措施,为福建省名牌产品的培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名牌推进工作硕果累累,截至2007年,福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0个,省名牌产品1026个,目前福建已是全国旅游鞋自主品牌最多的省份,全省已形成一批区域品牌,如晋江的“中国鞋都”、“中国建陶重镇”、“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南安的“中国水暖城”、“中国石材之乡”;石狮的“中国休闲服装城”等等。品牌大大提高福建产品和地区的知名度,品牌也促进了企业对新技术的研发。南孚电池成为中国电池行业中拥有国际先进水平装备最多、科技力量最雄厚的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与多所全国重点大学、中科院的研究所合作成立多个新型能源研究中心,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福耀玻璃成为国内同行业中唯一具有多项技术专利的企业;厦华电子率先开发出我国第一台HDTV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GSM移动手机;辉煌水暖、申鹭达、九牧、中宇均是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研发的感应龙头、节水型龙头、恒温龙头、无铅绿色环保龙头获得数十项国家专利。
五、发展条件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强化发展保障,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各个设区市发展条件得以良好改变。
(一)交通建设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建成“一纵两横”主干网,通达所有设区市,构建了4小时经济圈,93%的建制村通硬化公路。出省铁路通道有鹰厦、梅坎、横南、赣龙4个出省大通道。航空方面有福州长乐、厦门高崎、泉州晋江、南平武夷山、龙岩冠豸山5个机场。乡镇通宽带、村村通电话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从无到有”发展,缩短了区域间距离,盘活了福建区域优势,给沿线的县、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契机,改善了招商引资环境,加快了产业转移速度。
(二)煤电油运供需基本平衡
改革开放30年来,煤电油运等先行工程得到长足发展,交通运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瓶颈”问题基本解决。2007年煤炭产量为1991.74万吨,比1978年增长3.7倍;发电量为1038.28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24.5倍;原油加工从无到有,加工量为364.39万吨;全社会货物运输量为50500万吨、客运量64244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7.5倍和8.7倍。随着煤电油运供需趋向平衡和调度能力的持续提升,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设区市电力供应普遍充裕、油品供应基本满足,运输满足企业需求,缩小了竞争差距,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随着各级政府服务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着力于简化行政程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省各地建设了60多个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除了具有行政审批职能外,还包括电力、自来水、电信、银行等公共事业以及与审批关联度较大的专业机构和中介机构,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厦门、漳州、龙岩、南平等地还把建设项目的审批实行串联并联结合、联合审批等多种方式,简化审批环节,促进审批速度,通过改善投资软环境,提高区域投资竞争力。
六、社会、人文成绩喜人
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科技、教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拥有各类文化馆、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藏书丰富。体育设施条件日臻完善,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基本达标,人民生活和居住环境大大改善。
(一)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步形成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体系,将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下大力气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稳定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为福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知识储备,2007年全省共有各类学校20090所,在校生770.66万人,比1978年增长40.4%,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4所,比1978年增加58所,高校在校生数50.95万人,比1978年增长23.9倍。分区域看,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市办学条件较好,是福建省高等教育的集中布局地,至2007年底,四市拥有普通高校61所,占全省的82.4%,普通高校在校生45.15万人,占全省的88.6%,为沿海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二)卫生条件持续改善
卫生事业从改变思想观念为切入点,重点整顿医疗秩序和健全防治体系,完善城市医疗机构,建立专科医院,健全疾病防治机构,加强县级医院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功能,扶持村卫生所,城乡医疗卫生网络基本形成。卫生资源总量得以增加,服务能力得以提高,2007年卫生机构8712个、卫生技术人员107384人、医疗床位92331张,分别比1978年增长1.3倍、95.8%、79.2%。从设区市看厦门市加快医疗卫生资源优化调整,积极推进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带动作用,促进卫生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末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卫生机构床位8513床,比1978年增长3.23倍和1.73倍,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三)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居民生活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大跨越。2007年,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2283元,比1978年增长38.3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711亿元,比1978年增长717.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05元,比1978年增长40.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467元,比1978年增长38.6倍。收入高速增长为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提供坚实的消费基础,居民食品消费由量向质转变,衣着消费朝款式多样化转变,用品消费逐步向现代化、享受型转变,彩电、空调、移动电话、冰箱、洗衣机已成为大部份城镇居民家庭的必备品。从各设区市看,福州、厦门、泉州等经济发达市居民的收入高于其他六个设区市,厦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15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637元,均居全省第一位。福州、泉州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为16642、6286元和18097、7244元。
(四)居住环境向好发展
在大力抓好经济的同时,福建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持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相继出台了各方面环境保护和管理办法,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200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为62.9%,居全国首位,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5.5%,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闽江水域整体水质状况为优。九个设区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12条主要水系水域功能达标为96%。
第三篇:毛概论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原创)成绩:
论文题目:家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院系:
年级:
学号:
姓名: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说实话,我觉得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的变化,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的跨度,这个题目有点太大,太旷,恐怕自己拿捏的不能太到位,所以这次的论文我从自己最有切身体会,也觉得变化最大的点出发写起,写的就是这三十年姥姥家的变化。
先介绍一下人物,姥爷是一位退伍老兵,19岁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辽沈战役,三等残废军人。建国以后,被分在抚顺的公安系统,62年响应国家号召,一腔热血的姥爷就胁迫姥姥辞去工人工作,毅然回到丹东老家的一个农村落户。姥爷当上了镇上的民兵连长,而姥姥则沦为普通的家庭妇女,失去了工人的身份,没了工作,房子问题也得不到解决,姥姥就借钱买了两间年久失修的泥巴房,以为可算有个安身之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68年老舅早产,连累姥姥得了重病,之后老舅又患上了大叶肺炎,那个时候医疗水平低下,每个家庭都没什么积蓄,为了给老舅跟姥姥治病,姥爷只好向生产队,后来又向信用社借钱,这一借就借了2200块钱。2200块钱,可能现在有时候连一顿饭钱都不够付,可是在68年,那是个天文数字,这个沉重的经济打击一下子就让姥姥家变成整个堡子最穷的人家。为了还债,日子过的非常艰难,家里的母猪都上缴到生产队抵钱了,平时只吃糟糠饼子,吃顿豆腐就像过年一样,记得妈妈跟我说过,就因为跟家里赌气一顿早饭没吃,中午放学的时候妈妈就已经虚弱的从学校走不回家去。妈妈上学的时候只有一条裤子,一年四季都穿着,磨破了,就补补,结果这条裤子被缝了又缝补了又补,就这样,陪着我妈走过了五个春秋。现在,那些针脚密实的补丁仍然能在妈妈的小学毕业相上看见。那些补丁好像就象征着那些艰难贫穷的岁月,深深地刻在年轮的烙印上,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1978年,改革开放,那一年,姥爷在村里的钢厂上当保管员,一天挣1块8毛6,妈妈已经上了八年级,在拼命读书,因为恢复了高考制度,又让每个念书的孩子有了希望,而没赶上好时候的大舅每天凌晨一点去火车站装矿石,和姥姥成天忙里忙外,没日没夜的干活,就是为还那2200块钱。
姥姥至今还记得那天,她说那天全生产队的人去村里开会,她没念过书,听不懂那些洋词新话,但是生产队长的意思她是懂了的,以后再也不用把东西上缴到生产队,再也不用拿着粮票布票每年领那规定的几斤白面几尺布。姥姥说,那天她心里头止不住的高兴,因为她看见了一样东西,那个东西叫希望。姥姥脑袋
活,之后的日子里,她开始把家里吃不了的菜拿到集市去卖,养了两头大绵羊,挤羊奶卖给全村人,之后又做豆腐,做汤面,开小卖铺,变着法的挣钱,靠着勤劳向上的精神,6年之后,姥姥终于捏着那些用她辛勤耕耘又勒紧裤腰带积攒下来的票子,还光了所有的欠款。姥姥说她从信合社往回走的时候,她哭了,她说她以为她要一辈子拖着那点债务度过一生了,在以前,就算她辛苦再节俭也省不出那么多钱来,是国家的政策,让她有了希望,她说终于不用在每年过年之前被镇上的人追到家里来说闲话了,她终于能让家里所有人挺直了腰板做人。
那一年,是1984年。
姥姥还清了债务,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家里重新一贫如洗。
而此时的家里,又有了新的任务,新的负担。85年,姥爷从钢厂退休,家里唯一的固定收入一下子跌到谷底,姥姥由于前几年操劳过度,患上了心脏病,吃药抓药花销很大,而大舅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需要钱来盖新房,娶媳妇。本来大舅已经有了准备结婚的对象,可是对方嫌姥姥家穷,硬是拿着棒子把姑娘从姥姥家里撵了出来,把婚事搅黄了。妈妈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选择了花费最少的师范学校,大学三年没买一件新衣服,没买一次水果,可是再怎么省钱,都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发展副业也成为农村致富的首选。姥姥意外从广播里听到发展养殖业致富的新闻,经过一番思索以后,又开始了她的黄昏创业的历程。先后养鸡,养鸭,养猪,养羊,发展起养殖业的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出生了,而且住在姥姥家,每天起大早帮忙圈鸡,到小河沟赶鹅,跟着姥爷到大山沟里放羊,每到年关的时候,就会有人来收家禽,春天的时候就去剪羊毛,夏天羊汤盛行的时候可以卖一批羊,之后就能拿到白哗哗的票子,姥姥总会在里面抽出一张,领着我去村里的菜市场割二斤猪肉,这些事,都定格成我童年里最司空见惯也最鲜活的画面,闭上眼睛就能想起来。
可是那个时候的姥姥家,仍然不富裕,姥爷从钢厂退休之后,三年没开一分钱工资,家里每个月最稳定的收入就是卖菜挣得那点钱跟妈妈每个月拿回来的几十块钱,那个时候每天苞米磨成的小碴子,再加上土豆沾大酱,就是一顿晚饭,每次回家妈妈给我做一碗菠菜鸡蛋汤,我都能把碗边舔的干干净净。那个时候的日子是苦的,但是我们都不觉得苦,因为姥姥经常给我们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事情,她说那个时候饿死过很多人,她和姥爷是啃着树皮活过来的。
就这样,大家就这么不好不坏的过着,可是谁也没想到,苦尽甘来的日子就在未来不远的地方安静的冲我们招着胜利的小手。
大概是97年的时候,中央下达文件,要求提高建国前老兵的工资待遇,这个时候的姥爷终于在几次走访相关部门,在银行里拿到了退休后的第一笔工资。一个月800块钱,一下子多的800块钱几乎解决了日常的所有开销。本来已经很满意了,可没想到姥爷的工资就如同潜力股一样一路凯歌上扬,到现在姥爷一个月能开4000块钱,成为整个村,乃至整个镇工资最高的人。
而这只是姥姥家变化的一小部分。93年的时候,鞍钢为了扩大规模,向全省招收的炼铁工人。大舅在姥爷退休之后,接了姥爷的班,在村里钢厂当起了一名普通的炼铁工人,听到鞍钢招募新人的消息之后,他毅然辞去原先的工作,赶赴鞍山,而在经过几年的努力钻研以后,99年大舅被提升为某炼铁厂的生产厂长,目前月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而后来的几年,国家下大力度要求提高老师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近几年又要求老师和公务员的水平一致,教师的地位一下子水涨船高,妈妈从八几年每个月几十块钱到现在,足足翻了100番。
而老舅也在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以后,辞去了货车司机的工作,在城里开起了狗肉馆,这两年又加入了金融市场,炒起了股票,收入颇丰。
于是,全家人都在党的政策的沐浴下欣欣向荣,承包了荒山,开辟了果园,办起了养殖厂,而2009年的时候,姥姥家终于推倒了62年回乡买的那两间狭窄的泥巴房,取而代之的是琉璃瓦房顶,设施一应俱全的二层小洋楼。竣工那天,我特意请假回家,看着眼前耸立的笔挺的大楼,忆往昔看今朝,我心里,那真是此起彼伏。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姥姥家真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整个村子最穷的人家一跃成为最富,如果没有党中央的这个重大决定,恐怕姥姥家仍然还不起那2200块钱,每天挣扎在温饱的基本线上挣扎。因为改为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姥姥才有机会站到市场上,才有挣钱的机会才能把债务还清,进而又风风火火的大力发展果园养殖厂等大型副业。因为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颁布一系列开明的政策,姥爷才能从零收入到现在一个月在银行领到4000块钱,妈妈才
能不用带着臭老九的帽子,而是变身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辛勤园丁。因为经济发展了,国家允许务工人员流动,大舅才能有去鞍钢发展锻炼的机会,因为市场繁荣了,国家逐步与世界接轨了,老舅才能做起买卖,进而转投金融市场,捞得一桶又一桶的黄金。
姥姥家的变化,正反映了整个家乡,整个中国的变化,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历史决策,给了全体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一个致富的机会跟希望,而我也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姥姥家乃至整个中国都会积极向上,越走越好。
第四篇:毛概的调查报告——六盘水市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一,概述
六盘水市中心城位于贵州省西部,是贵州省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南地区能源原材料、煤化工生产基地和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六盘水经济的蓬勃发展,六盘水市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总人口306万人的六盘水市是上世纪60年代国家实施“三线建设”集中开发建设并逐步兴起的一座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支柱产业的新兴工业城市。丰富的煤、铁、铅、锌等30多种矿产资源让六盘水享有“江南煤都、贵州钢城”等美誉。如今,六盘水已发展成为国家十大煤炭一是“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及“南贵昆经济区”重点城市。
1.调查时间:2011年8月10号
2,调查对象:六盘水市政府
3.调查地点:六盘水市政府及中心城区 4.调查人:阮丹 5.调查方式:和朋友一起,在市政府相关的部门对六盘水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与记录,又对中心城区进行查看,并且询问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六盘水成长的大人们。
6.调查主题:从改革开放这个点分两个视角对六盘水市的发展进行调查。二,总体发展变化
30年来,六盘水发展变化令人瞩目。2010年与1978年相比,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00.55亿元,增73倍;人均生产总值9844元,增长45.8倍;财政总收入46.08亿元,增长117倍;地方财政收入21.61亿元,增长53.4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亿元,增长92倍;原煤产量4397万吨,增长4.9倍,电力装机容量460万千瓦,发电量195亿千瓦时,增39.6倍,全市共有5座220千伏变电站,18座110千伏变电站等,组成了多电压等级的复式供电网络格局,城市配电网电缆化名列全省前列。实现了村村通电。生产钢303.52万吨,增739倍;水泥产量278.53万吨,增5.8倍。
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六盘水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82.16万吨,是1978年的2.2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2.2%,森林覆盖率达35.1%;该市率先在全省免除农业税,贫困人口减少62.6%。一批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城市知名度明显提高,县城和重点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1%。“三线一站”投入运营,形成了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25元,是1978年的35.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348元,是1978年78元的30.1倍;农村特困户得到有效救助,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市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7%以上,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改善。
(1)工业的发展
1.煤炭资源触动市场敏感神经
去年,六盘水市原煤总产量3800多万吨,占全省40%的份额,其中地方民营煤矿和国有煤矿平分天下。这样的格局,得益于市里把握国家政策和市场导向,大刀阔斧的改革。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和中期,市场下滑,煤炭产业遇到严峻挑战:国有企业需要改革,早期蜂拥而起的地方小煤矿需要关闭。历经5年到10年的阵痛,破坏资源、环境的地方小煤矿被关闭,有证煤矿逐步进入规模化生产,煤矿数大幅减少,煤炭产量却大幅度上升。大型国有企业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水城钢铁(集团)公司面貌全新,开展多种经营、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丰硕成果,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亏损成为了历史。2.煤炭资源带动多种产业发展
盘县红果镇小关村开办煤矿的彭和平,一个“反常”行为引起市、县两级党政负责人的注意。彭和平办煤矿率先致富,他拿出100多万元买牛分到农户家喂养,不收农户的钱,农户以劳力入股,等到牛卖出再与农户计本分息。党政负责人在意的是,彭和平的做法是以工补农的具体体现。据了解,过去开办煤矿,赚了钱又投入非煤产业者在六盘水不是个例,畜牧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饮食服务业等都有煤炭企业的参与。在更高的社会层面上,六盘水地方和驻地大型国有企业开展地企共建活动,地方帮助解决企业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企业支持地方建设,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六盘水地方政府在中心城区比较好的地段划出地盘,给水钢和水矿集团建设花园式的办公区和住宅区,以达到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和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目的。力求城市建设“绿化、美化、文化、现代化”的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正在地企共建中逐步显现出这一独特韵味。
(2)农村经济发展 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0年):从1978年开始,六盘水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壮大;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农户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土地自主经营权得以体现;扶贫开发工作有计划地开始,向贫困地区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粮油、农资市场逐步放开,农产品经营向自由贸易发展。粮食产量由37.76万吨增加到41.7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8元增长到361元,贫困人口由145万人减少到130万人。
第二阶段(1991年~2000年):六盘水市撤销原有的47个区、镇、办事处,合并245个乡(镇),成立98个乡(镇、办事处)。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顺利完成,耕地承包期延长30年,荒山承包期延长50年,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得到巩固完善。“八七”扶贫攻坚大规模实施,挂钩扶贫、社会扶贫、科技扶贫等深入开展,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林业生态建设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推广良种良法,实施粮食丰收工程,提高作物单产。粮食产量由46.49万吨增加到70.6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313元,贫困人口由130万人减少到35万人。
第三阶段(2001年~2010年):六盘水市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加以考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办法,粮食产量增加到82.16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2348元,贫困人口由35万人减少到18.84万人。三,成果
1、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2010年六盘水市粮食总产量82.16万吨,是1978年的2.18倍,其中夏粮产量17.73万吨,是1978年的2.2倍;秋粮产量64.43万吨,是1978年的2.17倍。农民人均占有粮食达到344.79公斤,增加117.92公斤,增长51.98%。肉类总产量从1.66万吨增加到12.97万吨,增长了7.8倍;人均肉类占有量从8.55公斤增加到42.37公斤,增长了4.9倍。2010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2.9万亩,是1978年的16倍;蔬菜产量44.2万吨,是1978年的12.6倍。水果产量19700吨,是1978年的5.57倍;核桃产量1961吨,是1978年3.67倍;板栗产量558吨,是1978年的2.6倍。油菜产量从582吨增加到6696吨,增长了11.5倍。烤烟产量从1005吨增加到9813吨,增长了9.7倍。茶叶产量从87吨增加到392吨,增长了4.5倍。
2、农村经济总量明显增加。2010年六盘水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68645万元,是1978年的19.7倍。其中种植业产值195041万元,是1978年的15.3倍;畜牧业产值155587万元,是1978年的39倍;林业产值7672万元,是1978年的8倍;副业产值9756万元,是1978年的9.3倍;渔业产值589万元,是1978年的4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78元增加到2348元,增长了30倍。农业机械总动力从6.1万千瓦增加到128.08万千瓦,增长了21倍。乡镇企业增加值从0.4亿元发展到91.89亿元,增长229.73倍,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由9.97%增加到30.58%,提高了20个百分点;上交税金由0.035亿元增加到19.55亿元,增长558.57倍,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6.36%增加到42.43%。四,发展的十条基本经验
一、以农业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二、以品种改良为龙头,加快发展畜牧业生产
三、以人工造林为重点,切实改善林业生态条件。
四、以治水改土为核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五、以科技培训为手段,着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七、以政策扶持为带动,有效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八、以试点工作为先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九、以技术进步为依托,努力提高农业服务水平
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毛概课作业)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全面展开。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在这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间,我国可谓全方面得到的高速的发展。政治制度越来越完善,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等等,这都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背景的。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整个政治局面是处在一个混乱状态,整个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出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面对这种局面,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也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只有通过改革开放,吸取国际的高科技成果,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事实证明,改革开放在中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就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上看,就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转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最简单的就是衣食住行,另外还有生活用品,娱乐方式,从这种种方面都可以看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真是今非昔比。现在人们不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在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衣:由穿暖到个性化.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城镇居民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衣着消费的个性化特征明显。人们的衣着已经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时尚。进入新世纪,衣着越来越大胆。现在无论男女老少,什么样的奇装异服都敢穿着“招摇过市”。奶奶也把婚纱穿。年轻人结婚进影楼、拍婚纱照已屡见不鲜,连“金婚”、“银婚”的老太太也浓妆艳抹补拍婚纱照。从以前统一的灰色、蓝色、绿色等素色、单调的衣着,到如今五颜六色的时装,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生动写照。2.食:由吃得饱到吃得好.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吃了吗?”曾是中国人见面的口头语,而今“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轻。居民的食品消费水平发生了由量到质的飞跃,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人们的一日三餐不过是填饱肚子,而今人们更加注重饮食的高层次、高品位。客人来了不做饭。以前家庭主妇最头疼的是家里来客,要买菜洗菜烧菜,忙活大半天还怕招待不周。现在招待客人往往是上饭店,差的也上“大排档”。在家也可以,只需一个电话,热菜便会送上门。除夕围炉上酒店。千百年来除夕之夜都是回家吃团圆饭,如今除夕之夜,各大酒家爆满,还要提前订桌呢。现在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饮食文化,人们关注的重点已不再是温饱,而是饮食的质量,文化。
3.住:由拥挤到舒适宽敞.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现在的住房装修像宾馆,有的装修一套住房要花上好几万元甚至更多,比三星级宾馆还要豪华。以前整座楼的人才一个公用厕所,早上起来排队倒马桶是城市一道风景。现在家家有卫生间还不满足,有的还在主人卧室里再装修一个卫生间。自实施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特别是“安居工程”以来,使许多想买房而又无力买房的居民拥有了自己的住房。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完善,中国房地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在使用面积增加的同时,住房设施也明显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4.行:由闭塞受限到舒适快捷.改革开放前,城市居民的交通方式只有自行车和公共汽车,交通消费支出很少。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中国交通运输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火车提速、民航开辟新航线、高速公路延伸、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私家小汽车大量增加,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坐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5.用:由物资紧缺到琳琅满目.改革开放前,代表着当时生活水平的“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手机已相当普及。家中有了电影院。功能齐全的“家庭影院”已进入不少家庭,起码也有VCD机。还有,移动电话已不是“大款”身份的象征,连收破烂的蹬三轮车的也有手机,而且款式越来越小巧玲珑,不必专门提个“大哥大”包,只要装在衣服兜里即可。目前,等离子高清晰度纯平彩电、空调、家用电脑、摄像机、钢琴、健身器材等新一轮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不仅各种高科技产品已进入普通城镇居民家庭,就连互联网也迅速进入普通家庭。
6.娱乐生活方面: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娱乐活动十分单调,儿童们跳皮筋、抽陀螺、打弹子,人们最多就是听听收音机和唱片机。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娱乐方式种类越来越多,逛书店、泡茶馆、看电影、看比赛、听演唱会、出国旅行等等。
另外,在改革开发之后,还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退休大妈会“操盘”。退休老人炒股票的不在少数,有的还成了高手老手,讲起来一套一套的。当然实践中也是“被套”的占多。男女征婚“网”上见。传统的“媒婆”已失业,婚姻介绍所应运而生,报刊上征婚启事铺天盖地,近来干脆在电视上、互联网上“推销”自己。现在的年轻人又浪漫又实在,既有鲜花、美酒、烛光晚餐,又有AA制,甚至“财产公证”等等,以防日后不测。而且,现在的消费模式有很大的改变,买车买房大都是贷款的。超前消费就是超前享受,容易被年轻人接受,所以贷款买房买车行情看涨。思想方式也有很大的转变,大学毕业出来自己干。以前上了大学就是国家干部,就有了终身的“铁饭碗”。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在改变,现在有的大学生毕业后连单位都不找,干脆自己当起“小老板”。从以上种种方面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正确引导下,我国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推动整个民族的全面发展。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发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