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南京南京》到《金陵十三钗》看中国电影作品妓女新形象
从《南京南京》到《金陵十三钗》看中国电影作品妓女新形象 摘要:电影《南京南京》以及《金陵十三钗》两部电影中妓女的角色给观众留下的印象颇深。她们身份低贱卑微, 所从事的“职业”遭到世人的唾弃漫骂, 宿怨深积于心, 但她们却用自己的肉体换来一群人的生命救赎, 向人们证明了她的高贵灵魂, 内心的宿怨得到理智转化。关键词:《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妓女;人性;良知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以妓女作为题材的作品似乎也不少,从老舍的《月牙》到白先勇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再到当下的一些小说,都曾塑造了较为典型的妓女形象。但是在这些作品里,妓女要么作为封建社会残害女性的证据,要么是作者同情的对象,或者是作为社会的阴暗面被审批。但无论怎样,这群被命名为妓女的女性群体总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地位,似乎已经被定性为堕落、肮脏的代名词而被人们普遍接受。而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妓女一直持厌恶态度, 并且她们也一直为人们所不齿甚至遭到人们的唾弃, 在1949年以前, 既使她们的身份是合法的, 堂而皇之地获得了朝廷或是政府颁发的从业许可证,但她们仍是举世公认的贱民, 被轻蔑地称作“ 婊子”、“ 窑姐”、“鸡”。她们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待遇就在于在私有制社会中女人是男人的私有财产, 在中国古代女子必须要读《烈女传》严格遵循“ 三从四德”,贞洁大于天。而妓女的行为则正与此相反, 在社会上抛头露面, 对于任何一个男子都可以出卖技艺甚至肉体, 还有很多男子对妓女非常留恋, 整日陷在其中不能自拔, 耽误了他们的事业前程, 但是社会和他们的家属并不责怪他们, 反而把责任推倒妓女身上, 认为她们是红颜活水, 败坏家族名誉毁坏男人前程的罪魁祸首, 理所当然她们会受到社会的唾弃和漫骂, 各种羞辱低贱的词汇都被用在她们身上, 耻辱下贱的烙印永远地打在了她们身上, 永世不得翻身, 既使从良也低人一等。李商隐的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似乎是人们对妓女这一群体形成的刻板印象,但是在文学表现中,一些正面的、光辉的妓女形象也存在,例如杜十娘、李香君。而在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以及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这些妓女也一反常态,颠覆了我们对妓女的印象——“商女亦知亡国恨”。
电影《南京南京》中的妓女小江刚出现在影片中时是以一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样子, 初进难民营, 她与周围的人群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烫发染指, 行事轻佻, 藐视规则。她所从事的职业令世俗的人群鄙夷, 但出身卑微的她同样有着尊严, 她用这种倔强的方式保护着自己, 让自己在表面上看起来更加“ 强大”, 而与姜淑云的寸发之争, 更是将这种倔强发挥到了极致。她不愿意剪掉自己的头发, 还说“ 仗打完后还要靠它吃饭”呢。此时的小江是让观众感到很不舒服的存在, 她翻着眼睛, 嘴里咕哝着“ 你怎么不剪”, 她的眼神中渗出的是骨子里的任性和执拗, 这执拗源于自我保护,此刻她并没有意识到战争会给她带来什么, 她的思维仍然停留在过去, 因为平日里人们对她的蔑视鄙夷多于对她的同情怜悯, 长发其实不仅仅是她谋生的本钱, 更是她仅有的一点尊严, 而为了维护这一点尊严, 她需要与其他人站在同一高度, 因此她抗拒所有来自外界的管教与约束。姜淑云的一句“ 必须剪!”是对她的一种保护, 只是出于本能的抗拒, 她不能就范, 最终她还是没有削发, 扯掉了围布, 愤然起身离去。
《金陵十三钗》中的妓女也是一样,这群妓女为了逃命来到教堂,乔治不给秦淮女子开门,让她们去安全区,秦淮女子便越墙而入,并占领了教堂地窖,仅用了一个上午,便把秦淮河带到了地窖,把地窖弄得又脏又乱。这时,她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她们和约翰调情,说着不堪入耳的粗话,难怪女学生在心里骂她们“不要脸”。在女学生的眼里,她们衣衫不整、放荡不堪而且肮脏甚至蛮横,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优雅。在纯洁的女学生看来,她们的到来是对教堂的玷污,秦淮女子与教堂女学生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在上厕所的时候,她们爆发了激烈的语言与肢体冲突。
当战争带来的残酷切身来临时,她们却也选择了同样的“舍生取义”。当我们看见被日本兵强暴后的小江时, 她已全然没了刚进难民区的那种神情, 日军的暴虐, 撕碎了她最后仅剩的尊严。她靠在墙边, 无神的望着窗外, 像只受伤的小鹿, 目光是那样的无助、茫然。劫难过后的她, 应该已经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谬, 在那样的环境里, 生命显得是多么的脆弱。或许此时的她已经明白生命在战争中的价值与意义。日军终究是残暴无情地将难民营里的人们逼到了一个绝境, 要么作出牺牲, 要么就被屠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此时有谁愿意站出来, 用自己的身躯去拯救大家。“ 姜老师, 我去。。”小江第一个举起了手, 神情平静的走出了人群, 此时的她那么坦然和勇敢, 让其他的人感受到了一种勇气。她知道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 那是一座黑暗的地狱, 可她仍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一个受人们蔑视的小人物在关键时刻却挺身而出拯救了那些曾经对她不屑一顾的人们, 这是富有戏剧化的史实。人在绝境中的自我牺牲, 会将人性中的闪光点无限的放大,她曾经是与世俗人群对抗的, 那是为了自己的尊严, 而如今她与这群人重新站在了一起, 为的是点燃同胞们生的希望, 这同样是为了尊严, 生命与人性的尊严, 她回归到了人性最本真的地方, 所以在她救赎同胞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在离开教堂的时候此时的她那么坦然和勇敢, 让其他的人感受到了一种勇气。她对众人回眸一笑, 眼中满含着泪水同时也充满着骄傲,她的笑是释然的一笑,她将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那是一种对生命的爱。。
《金陵十三钗》中这群教堂里的不速之客,与教会里的纯真质朴的女学生必然会发生矛盾冲突。在上厕所问题引来的争吵处达到顶峰,并在一颗致命子弹引来的日军侵入大冲突后,旋即开始得到解决。即使与女学生有矛盾,即使知道女学生看不起她们。但当日本兵进来抢掠女学生时,这些妓女还是给女学生打开了地窖,而学生为保护地窖中的妓女,而放弃躲藏机会;当学生们为了免受凌辱,拒绝赴日军庆祝晚会,准备跳楼自尽时,那群被她们歧视的妓女出现了,答应替她们赴会,挽救了她们的生命。影片也着重渲染了这群风尘女子为救年轻的学生慷慨赴死前的场景,当这些妓女躺成一排,等待化妆成女学生时,电影镜头展示给我们的时间跳跃式的等待,让人揪心,对这些女人油然而生出一种同情、赞许、敬。佩。当她们最后一次一起唱起秦淮名曲《秦淮景》时,展示给观众的分明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短短几天的相处,竟激起了这群女子最慷慨和最无私的视死如归。虽然堕入风尘,她们一样明白什么是人性的高贵与丑陋。她们不是肮脏与邪恶淫荡的化身,虽然身为下贱,她们内心从来就没有泯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一群秦淮妓女进教堂时,是那样的耍皮撒泼。
在这特殊的危难情境中她们身上的人性光辉遮盖了一切道德惯例,释放出了夺目的光华。她们孱弱的身躯里蕴藉着巨大的伟力。身为社会底层的秦淮妓女她们受尽了世俗玩弄,她们无法逃脱自古遭人唾弃的娼妓之名。在醉生梦死、浪歌笑语的背后隐藏的是她们孤独着的灵魂。但是她们反倒以放荡的行为举止、粗俗的言语、不羁的狂欢来嘲笑着这个遗弃她们的社会世俗。在困难的面前她们迸发的是人性本质的光辉,她们的存在,超越了战争的层面而蕴含了更普遍的人性的价值。在国家面临危难时,这群背负骂名的女人进行了最后的反抗,虽然这个反抗遭到的是无边的漠视,而且又是无限的孤独无助,但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对两部电影争议最集中、最尖锐的是关于这些妓女身份的认定问题,进而言之,是关于艺术作品中人物身份的价值判断问题。其实,对于一部叙事作品而言,决定其人物形象道德归属的关键依据,并不是看他出场前的身份,而是要看他出场后的行为。行为(动作)、特别是主导的动作,是我们判断这个人物形象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知道,在人类所有的价值体系中,人的生命价值是最为宝贵,最为神圣的。所以,当有人愿意以自己的死亡来换取他人的生存时,这种行为毕竟不是一般的人道主义行为,恰如在两部电影中这些女子所做出的舍生赴死的义举。遗憾的是,因为她们曾经是秦淮妓女,使许多人永远也不能够原谅她们——即便她们为救助十二个孩子慷慨赴死!按照这样的逻辑,凡是那些曾经有过错误,包括犯过罪孽的人,就永远没有拯救他人和自我救赎的资格了吗?由此,我们想到,为什么我们只能够正视人性的沉沦与蜕变,而不能够承认人性的转化与升华呢?有人说是因为人性的沉沦与蜕变太容易,而人性的转化与升华过于艰难。可是,为什么如此艰难才能够实现的现实,反而不能够得到人们的确认呢?我们往往不能够接受从罪恶的地狱走向天堂的魂灵,不能够接受在黑夜的迷途中走向黎明的身影。在我们电影批评的词典里难道只有人性的堕落、腐化、罪孽;就不能够有人心的净化、人格的转变人性的升华吗?好像人一旦犯了错误,包括犯了罪,就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为什么我们的电影批评只能够允许好人变坏,而就不能够允许坏人变好呢?
况且,每个人的命运不同,也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做妓女,这些秦淮女子背后都有着自己难以言语的悲伤际遇,我们不能只因为她们是妓女就盖棺定论的说她们是坏人。这些秦淮河的女子虽然以卖身为生,但她们并没有没有失去人的良知,她们也是战争中的英雄,这正是:商女亦知亡国恨,宁死犹唱秦淮景。
参考文献:
1、《高贵的“ 低贱”灵魂, 宿怨之“理智”转化——电影《南京!南京!》妓女小江形象浅析》;郝宝燕;张美叶;张玉梅;【期刊】文学界(理论版)
2、危难中的人性——评电影《金陵十三钗》 ;张韵雅;【期刊】安徽文学(下半月)
3、商女亦知亡国恨——评电影《金陵十三钗》 张文诺;【期刊】艺苑
4、苦难中怒放的罂粟花——严歌苓《金陵十三钗》中玉墨形象解析 ; 花素英;【期刊】语文知识
5、小人物的崇高魅力——评电影《金陵十三钗》 ;姚顺忠;【期刊】江苏政协
第二篇:金陵十三钗有感之二--妓女抗日
妓殇
一直想把上篇文章继续写下去,但正赶上过年。对于豪门富户可以叫做过年,而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其实就是过关,过年关。
记得一副对联是这样的,上联是: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
下联是:事无成,事无成,事事无成事事成。
以前不明白,为什么事事无成还能事事成呢,这原来和年年难过年年过是一个道理。
我认为古人应该更怕过年的,因为“年”这个字,在古时候就是一种猛禽怪兽的意思,谈年色变。为何如此,因为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个了结,而年终就是做个了结的时候,反正一切世俗矛盾都集中体现在这十几个日夜里。矛盾多了,自然故事也多。所以,红楼梦里三次描写贾府过年场景来代表时间的推移,不过倒像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书中也提到三春过后群芳尽之语,到头来还是曲终人散,人去楼空。今年过年和往常别无二样,幸福的,夫妻双双把家还,不幸的,大难临头各自飞。寂寞的小三喝点酒,失落的孤男满街有。有账的该要账,欠钱的该还钱,为官的该发财,为民的要破财,是冤家的该碰头,有情人的该分手。
对于我个人过年的俗事就不必多谈,书归正传,还是接着我们上篇的话题----妓女,或者是战争中的妓女。
弗·斯梅德利有句名言,战争和爱情都是不择手段的。两者都是矛盾的集结点,一切伟大的作品和作家都离不开这两个主题。所以没有比战争中的妓女更让人怜悯的了。从莫泊桑的《羊脂球》,到费雯丽的《魂断蓝桥》,从冯梦龙的《杜十娘》,到梅兰芳的《苏三起解》,古今中外的大师们无不把妓女的辛酸血泪描绘到了极致。妓女与爱情,正如同疯子和理智。看似两者有着外在矛盾,但实际上后者是前者骨子里的东西。所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妓女一般不会相信爱情,因为她们见过太多都是忘恩负义逢场作戏的男人,但一旦真正爱起来要比常人更加炽热真诚,腾云驾雾,天翻地覆。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妓女定是阅人无数的,她们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所谓的生活阅历无非就是苦难,或者由于童年的不幸,或者由于家道中途,要么就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地落入红尘。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像台州名妓严蕊这样,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并且还阅人无数,又有哪个男人不为之疯狂呢?
王孙贵族自然会对自己的子女有所打算,普通中产阶级也会对子女另有安排,至少可以体面的穿上嫁衣,而对于那些中下层的劳动人民来说子女的幸福只能是一种奢望,因为自己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根本无能力关照子女的未来。犹如红楼梦中云: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我自诩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我的记忆力并不太好,有些熟人见面我一时都想不起他的名字来,我脑子里的人名估计不超过五百个,就算这五百个也有八成以上是死了的。这八成中有两成是女人,而这两成当中的女人估计又有八成是妓女和荡妇,当然这与个人的兴趣有关系,绝不建议读者像我这样记人名,还是多看看《烈女传》比较好。妓女和荡妇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性目的不同,妓女可以说是性工作者,而荡妇纯属于个人爱好。比如说作家,像韩寒,郭敬明这批人,他们写作目的是拿稿费养家糊口的,所以写的东西二成真八成假。而像我这样的纯是好儿这口,你不给我钱我也写给你看,你想怎么欣赏就怎么欣赏,并且绝对是真知灼见。毕竟荡妇容易动真情,才思如泉涌一般滚滚而出。妓女只会跟你玩暧昧绝不和你动真情,枯涩如古井,碰上韩郭这样比较敬业的还好,还能稍许感到一丝的享受,要是遇到像那些写穿越小说的可就惨了,伤身败德,无异鬼交。
我从未对这样的女子产生过哪怕是一丝的歧视,我在内心里是尊重她们并有一些的爱怜。我姑且浅薄的认为,不逛青楼不狎妓那你根本算不上一个合格的作家,因为你对生活可以说没有任何的体验。赢得青楼薄幸名的大词人比比皆是,柳永,小李杜等等等等如果不去青楼体验生活,哪里能有流传千古的名句典章。就算苏东坡不是也有爬灰的杜撰吗。妓女是文化传播的最主要的媒介,我们的诗词歌赋有许多是靠卖艺的女子口口相传下来的,对此文化部应该多和公安部商议一下,多做褒奖才对,哪能一味的打击呢。
有些人认为,妓女这是个伤风败俗,破坏家庭团结的职业,它的存在阻碍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应当取缔。我不知道持这种观点的人是由于无知还是其他什么目的。西方人认为,世界上有三种最古老的职业:医生,海盗和妓女。就算是黑猩猩,也知道通过性交来换取食物。妓女这个职业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绝对会有。它是缓解以一夫一妻制家庭单位的社会中男子对性渴望的一种内心压力。也许你只关注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但却忽略了物质文明建设,妓女这个职业在社会中对物质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中国)。举例来说,目前中国的GDP和德国的差不多,但人口是德国(八千万人)的17倍。也就是说我们的人均收入是德国的十七分之一。但实际上的差别绝对没有那么大,估计撑死也就十分之一。那这里的水分去哪里了呢。就在GDP本身,因为中国的GDP根本就没有体现小姐的收入,而德国却是合法经营他们的娱乐场所,都是有税收的。就拿北京来说,保守估计北京做夜场的小姐至少在五十万以上,而她们的收入再保守的说也比我这样的普通白领(月收入4,5仟)多得多。这样你就可以大体算出一年这个行业的总收入有多少了。她们当中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个辛酸的故事,都背负着家庭的重担。要么家里有病人,要么就有弟妹在上学,要么被负心汉所抛弃,要么就是孤独一人无依无靠。如果了解她们的过去就相当于看一部贫穷的编年史,往事如风,不堪回首。黑夜给了她们黑色的眼睛,黑色的眼睛让她们看到了一个肮脏的社会和所有如同禽兽般一样的男人,并且还在她们心灵上笼罩一层黑色的阴影。然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她们也憧憬着过上田园般的生活,男耕女织蒙惠化,麦熟雉鸣长秋稼。倘若有人能把她领进另一番天地,擦亮她的双眸,打开一个崭新世界,那她会为你倾尽她的所有乃至生命。她们敢爱敢恨的勇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来自于那双阅尽千帆的眼睛,犹如小凤仙爱上蔡锷,董小宛迷上冒辟疆,只有她们才是真正懂男人真正会品男人的。一旦有一日床头金尽,青楼冷面,那也只能怪自己贪恋女色玩人丧德了。
在前一章中我已经提到了妓女具有比常人还要高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秦淮八绝之首的柳如是,明亡而殉国,色艺双绝的赛金花智斗瓦德西,都成为千古佳话。金陵十三钗自可以与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陈圆圆,马湘兰这秦淮八绝相媲美。她们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时间冲刷不掉她们的痛楚,岁月剥夺了她们的容颜,在这混沌的世界中,她们向上天呐喊,为何天妒红颜。终日里纸醉金迷绿女红男,却落得劳燕分飞孤影酒残。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只等闲,花容月貌终须去,暮去朝来莫凭栏。白发回首过去事,只叹浮生一茫然。
最后,我要引用一位大师(佚名)的诗词结束对本章的论述。
我发自内心的热爱着你们
你们勤奋 你们热情
无数个城市 无数个夜晚
你们 把那汗水挥洒
用艰苦的劳动 去抚平一个又一个冲动
专业的动作
媲美怕瓦的叫喊
哺乳人类的抖动
是你们 诠释了美
诠释了敬业的精神
我崇敬你们
你们 轻易的分开了灵和肉
下半身在劳作
上半身在诅咒
自由 你们在演绎
霸权 向你们低头
男人的卑劣 一次次的 在你们身上战抖
所谓的高尚 被你们 拿去喂了狗
你们是 城市的清洁工
承受的 却是不堪之重
唾骂吧 衣冠的禽兽
疯狂吧 嫉妒的无颜妇人
去死吧 道德的藩篱
滚蛋吧 无赖的法律
狂风中 我赞美你们
暴雨中 我歌唱你们
请让我 和你们 一起不朽
第三篇:金陵十三钗有感之三--南京风水
南京风水
正如我所预料,《金陵十三钗》没有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项,连入围都没有进去。毕竟日本在世界上的声誉要比中国好,中国现在的GDP略高于日本,但两国对外其他国家的资金援助日本远远要多于中国。中国给予援助的无非就那几个周边听话的国家,以前还包括社会主义阵营里的几个国家,现在也没剩几个了。所以两国的世界影响力也有所不同。中国拍了一部如此有损日本形象的电影(虽然大屠杀是事实),奥斯卡评委会是不会让此影片入围的,不但会惹起日本的愤怒,而且有可能加深两国之间的恩怨挑起事端(这是中国想得到的结果)。
国外的一些专业电影评论人对<金>这部电影嗤之以鼻,认为导演的手法过于简洁,故事情节过于优柔造作,利用一群女子的集体无意识而去在影片中表达一种比较牵强的爱国主义情操,立意是何等的拙劣。当然,这毕竟是国外影评人的看法,他们没有什么禁娱令,禁播令,防火网之类的东西,所以看过的电影要比我们多的多,在他们眼里《金》的确不值得一提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但在国人眼里就非同一般了,首先仅仅是制作费就叫人瞠目结舌,6亿人民币啊,里面得有多少回扣啊,就算卖盒饭的也该发了。我不是什么媚日哈韩一族,也不是嫉恶如仇愤青一伙,我仍然高举党的旗帜,拥护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那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呢,我准备肤浅的研究一下南京大屠杀的成因。
为何说肤浅的研究呢,因为造成这次大屠杀的因素有太多太多,要是系统的来说可以像张纯如那样写上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而我一个非著名文学爱好青年,身上也没带着两把刷子,手里也没拿着金刚钻,所以学习一下张大导演仅仅从某一局限的方面来论述一下南京沦陷的原因:南京之风水。
南京称为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所谓六朝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如果加上后来的隋朝陪都,南唐,明前,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的话那就是十三朝都会。不管是六都也好还是十三都也好,南京作为这些朝代的都城除了东晋用了102年以外,其平均寿命没有超过50年。黄仁宇老先生就曾一语中的的把这一现象阐述的淋漓尽致,黄老先生指出,南京作为南中国的最中心的古都,表面上看三面环山首尾相连,一面被水有长江天堑,从军事角度上讲绝对是易守难攻的最佳地理位置。但是南京是为鱼米之乡,富裕之邦。由于经济格外发达,开明人士众多,官宦富家子弟多沉迷于花间酒绿醉生梦死当中,毫无进取向上之心,只图贪婪享受之念。当北方的革命派或者反动派来袭时,往往溃不成军,或不战自降。从身体素质上讲,体格健壮的北狄西戎,也比敦厚矮小的南蛮东夷要有优势。学历史的都比较熟悉一
个词语,那就是北伐,其实也有南伐,只是刚一开始打,南人们就缴械投降了,从成吉思汗南下到清兵入关都如出一辙。中国的南北战争基本是以北方获胜为终结,哦,不是基本上,是从来都是。于此相反的,北伐就从未有过成功,每次都轰轰烈烈,浩浩荡荡,到头来该到哪儿去还是到哪儿去。诸葛亮北伐如此,姜维北伐如此,岳飞北伐如此,太平天国也如此,最后连国民革命军也是同一个结果。几千年来便得出了这样一个经验,长江这道天堑根本是挡不住北方士兵的来袭。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早已被发现,永乐大帝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中外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迁都。
北京能有今日之地位,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完全只得利于一人-----燕王朱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永乐大帝。永乐建都北京是以南京为蓝本而建造的,在介绍南京风水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北京的风水格局。
北京以地理之法论之,其龙势之长,垣局之美,于龙大尽,山水大会,带黄河、天寿,鸭绿缠其后,碣石钥其门,最合风水法度。以形胜论,燕蓟内跨中原,外挟朔漠,真天下都会。形胜甲天下,依山带海,有金汤之固。这是唐代风水师杨易从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北京在中国的版图中之风水。单从微观来讲,也就是永乐帝在北京的城建工作,完全按照风水格局来建造的。北京自古有四九城的说法,何谓四九城,就是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
典一口钟。细观北京地图,内城和外城还有最中央的紫禁城组成一个“凸”字,内城九座门:东直,西直,宣武,崇文,安定,德胜,阜成,朝阳,正阳门(前门)。外城七座门:左安,右安,东便,西便,广安,广渠,永定。皇城有四座门:天安,地安,东安,西安。至于建国门和复兴门是民国十五年为通便道而建。清朝时,有一机构叫步军统领衙门,他们的大佬俗称九门提督,管制从一品,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卫戍部队司令兼公安局局长兼武警部队司令员。北京自有三山五园,五坛八庙之说。从安定门到鼓楼是北京的中轴线穿越整个京城,把北京分为对称的东西两部分。五坛分别在城内的东西南北中。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讲究的是:天南地北,日出东升,月西而落,社稷在中。紫禁城更堪称风水学的典范,现在回来再说一下南京的风水,南京北临长江,城北有玄武湖,莫愁湖,四周群山首尾相连,钟山卧于南京城北,屏障长江,成虎踞龙盘之势,襟带长江而为天下都会。诸葛亮有云: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皇都大一统赋》称赞南京:石城虎踞之险,钟山龙蟠之雄,伟长江之天堑,势百折而与流,炯后湖之环绕,湛宝镜之涵空。状江南之佳丽,汇万国之朝宗。既然众说之妙,为何导致南京一遇战乱便防不胜防的格局。这与一人关系慎密,此人就是永乐帝的谋士,靖难之役的策划者姚广孝(法号道衍)。相传朱元璋给他每个儿子预备了个老师,道衍
偏偏选中给朱棣当老师,燕王问:你能带给我什么?道衍答道:我能给您带一顶白帽子(王上面一个白就是皇)。燕王当了皇帝后,在生活起居上觉得南京不如燕京适宜,于是乎决定迁都燕京。作为帝师的姚广孝,早已看出南京是帝王之都,有龙凤之相。永乐帝担心迁都之后会有余孽在此称王称帝,便于姚广孝商议对策,姚对其说破其主气便可安然无恙高枕无忧。钟山(古称龙山,现称紫金山)是南京的龙脉所在,在钟山顶部修座平台(现紫金山天文台),断其龙根,大事可成。自此以后,南京虽山水兼备,贵器应有尽有,诸山排列有序,地连三楚,势控三江,群山屏围,纵有长江襟带固若金汤,也难挡北袭之敌。
人说风水这东西是封建迷信,文革提倡破四旧首推就是封建思想。风水是由儒教易经开始,道教发展而来。爱因斯坦说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记得<第一次亲密接触>中说,你们把数字的罗列公式叫做科学,而却把星座的排列组合叫做迷信。气象学家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了著名理论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其内容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如果这样的理论都能被证实的话,那么一座华北平原上坐北朝南的民宅,正门处悬挂一竖镜,可以在两年后引起血光之灾并且家破人亡,也不难得到其证明。所以我自认为,风水可以说成是中国
式的蝴蝶效应。如若论其证明,则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鄙人诠才末学,信笔涂鸦,谈及中国之风水仅乃冰山之一角,九牛之一毛。如有高论者还望不吝赐教。
第四篇:《金陵十三钗》南京形象分析 论文
《金陵十三钗》的南京形象分析
小组成员:姜黎黎 何椿 刘露璐 王桢楠 赖欣 薛慧
徐葩 欧阳亦周 汤敏佳 王炫容 吴思夏 黄旭
摘要:本文从南京形象的视角入手,对影片《金陵十三钗》进行分析。文章从民国南京的展现、南京形象的建构、城市空间的缺失到南京形象的消解四个方面对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的南京与南京大屠杀进行梳理与解读。通过分析发现,《金陵十三钗》虽然在许多方面在努力塑造南京形象并努力还原南京大屠杀中隐藏的“性暴力”一面,但导演并未通过微观叙事令观众在宏观层面上构建出1937年的南京,故事本身也难以启发观众有更深层次地思考。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南京大屠杀南京形象
近几年,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逐渐增多,同时,随着国内电影市场商业化运作的发展,这一类题材的电影也引起大众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些关注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有的试图还原那段惨痛的历史,有的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南京大屠杀,也有的在挖掘电影中类似《辛德勒名单》的感人故事。无论褒贬,这段沉寂的历史终于引起了电影这一艺术的重视,不同的导演努力从不同视角来为观众讲述他们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张艺谋在看了严歌苓的小说后,也加入了这一行列。2011年末,筹备了3年之久耗资6亿人民币的影片《金陵十三钗》上映了。这部影片由张艺谋导演,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进行改编,讲述了一个美国白人在秦淮河妓女的帮助下,帮助12名女学生逃离被日军占领下的南京的故事。
《金陵十三钗》与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聚焦于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下,一个美国白人、一群妓女和一群女学生的命运,并且从一个13岁的小女孩儿——书娟的视角来讲述这个故事。但是,遗憾的是,张艺谋并没有通过影片为我们更多的1937年的南京,也因此,除了故事本身,观众难以从中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与思考。
一、民国南京的展现:南京话、十三钗与守军
不可否认,《金陵十三钗》这部剧在语言、演员选择、角色设置以及镜头中还是努力地为观众描绘与还原1937年的南京,无论是从人文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导演和剧组从各个方面努力展现当时的南京。
(一)人文因素
1、南京话
南京方言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常见,《金陵十三钗》剧组为了力求演员的南京话标准,特意邀请了南京白局艺术家徐春华进行语言指导。由于现在的南京话和当时那个年代的南京话在发音、语法上都有了一定程度变迁,很多年轻一点的南京观众也不一定能够完全听懂。同时,剧组放弃了大牌演员,尽量从南京本地选演员。出演玉墨的倪妮便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
影片中南京话的使用,提高了电影的真实性,是观众在观影的时候比较能够代入情境。
2、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中的十三钗是当时南京城中的名妓,虽然她们是虚构的人物,但金陵名妓本身却是大有来头,历史上著名的“秦淮八艳”就是金陵名妓中的代表人物。“秦淮八艳”是指在明末清初出现于金陵城秦淮河畔的一批才艺名妓,通常意义上是指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等八人。在“秦淮八艳”之后,南京城既保留了秦淮河畔的风月场所,后来的金陵风尘女子们也继承了前辈的许多特点,在“十三钗”的身上,便处处可见“秦淮八艳”的遗风。比如《金陵十三钗》的书中就曾描写玉墨唱歌,豆蔻弹琴等场面,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才色双绝的名妓形象;而在故事结尾处,“十三钗”代替教会女孩慷慨赴难,其有情有义,顶天立地的形象也很符合金陵风尘女子在民族大义面前的一贯作风,因此肃然悲壮,感天动地。
3、南京城最后的守军
据史料记载,1937年南京城破之后,中国守军所面临的情况是将不知兵在何方,兵不知何人指挥。于是,已经被完全打撒的中国军队只能在混乱中寻找自己的突围之路。也正是因为如此,《金陵十三钗》中的书娟玉墨们,才有机会和这些带着鲜血和烟火味道的军人们产生人生的交集。在电影中,这群军人的出现让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影片出现了些许刚性与血性,也让人们在枪声中感觉到,这座南京,是一座抵抗的城市。它仅仅是被日本人所占领,而不是在炮声中就此屈服。《金陵十三钗》通过李教官的小分队营救女学生、抗击日军再到最后李教官凭一人之力营救女学生展现了最后的守军为保卫这座城市所做的努力。4、1937年的南京
《金陵十三钗》通过书娟的旁白交代了1937年南京城的情况,并在学生们逃回教堂的路上展现了当时日本军攻入南京城的过程。影片还通过学生的逃跑路线,展现了少量的南京城的街道。而豆蔻香兰偷偷外出以及约翰寻找两人的情节,则展现了十里秦淮的景致之一:翠禧楼。
钓鱼巷也是片中颇为重要的南京元素,它代表着南京独特的青楼文化。作为“十三钗”的发源地,这一带的青楼文化,一直发酵到民国时,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才中止。清乾嘉以前,妓女散处各地,光绪中叶以后,改为群居制,一院数十人,群居于钓鱼巷。1927年民国定都南京后,娼妓业一度非常繁荣。影片通过书娟与同学的对话展现了钓鱼巷的特点。
此外,影片中的十二钗以苏州话用苏州评弹的演唱方式演绎了歌曲《秦淮景》,展现了南京的瞻园、白鹭洲,描绘了秦淮的繁华、金陵的古韵,在观众心中构筑起了六朝金粉的南京形象。
二、南京形象的建构:“性暴力”与“南京大屠杀”
《金陵十三钗》故事的时间概念是一条隐线,不明示,却有迹可寻,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可以辨明故事其实就是发生在南京城破至松井石根入城的那几天之内。但它是一部以女性视角,或以女性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命运写实为基础的作品,它不求宏大的叙事规模和史实全局式的关照,它只想透过“30万分之13”的个体命运来微观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而选择讲述这“30万分之13的故事”就意味着它直面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概念中,中国人最痛心疾首、最羞于言传、最沉重压抑的一个主题,即数万妇女惨遭日军蹂躏。这一主题,长时间在中日两国都讳莫如深,原因之于中国,主要是因为无以复加的羞耻感和“性心理”本就趋于保守。
《金陵十三钗》与《屠城血证》、《南京1937》、《南京!南京!》等试图从“全方位”反映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影片均不同,以往在讲述该段血泪史的影视作品中,主线始终是“屠杀”,讲述者着力表现的是30万遇难同胞这个“量”的庞大概念,而在“南京大屠杀”这一特定的综合暴行概念中占据最核心位置的“性暴行”因为种种复杂原因往往被一笔带过。《金陵十三钗》将镜头主体对准一群风尘女的命运,拓展了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表现空间及深广度。将焦点对准日军在南京城内针对女性犯下的滔天罪行是对“南京大屠杀”必要的一种解读,这绝非“猎奇”或“拿女同胞的身体赚人眼球”,更非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只要稍微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作一番了解,就会发现,“性暴力”是最绕不开,也最不应该绕开的一层真相。
聚焦这一主题,在表现手法上是一个难点:要写实,但不能过于血腥和裸露,要表现日军禽兽的一面,但在性侵犯细节的表现中又必须保持镜头语言的克制和凝练。《金陵十三钗》中有两场表现日军性暴力的戏,一场在教堂内,一场在秦淮河边的阁楼上。两场戏,导演均用凌厉、寒冷、极具心理压迫感的镜头语言凸现出日军呈集体性的疯狂失控,特别是秦淮河边日军追逐豆蔻、香兰的跟拍镜头。通过镜头的视角与情感,影片向我们展示了日军的残暴。
三、城市空间的缺失:局限于教堂故事
《金陵十三钗》超过三分之二的剧情发生在教堂。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影片中南京城市空间的缺失。除了前文叙述的少量细节中的南京城市形象,我们难以在镜头中解读出更多的南京。
城市空间不仅仅是一条条街道、一幢幢楼房、一颗颗树木,它更是一个凝聚了历史记忆的生命空间。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不仅根据城市本身的存在与特质 属于不同城市相对独立的特点,也在创作者的精神气质与艺术取向中经过解构与重新解释。《金陵十三钗》虽然选址在南京,但是看过影片之后,除了南京话和钓鱼巷,我们似乎很难再找到对南京这个城11时光网:《童话·实话·神话——郭子健电影中的切片化城市》,http://group.mtime.com/movteach/discussion/2040682/;
市、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
电影不仅仅是叙事,更多地是通过叙事还原或反映某一特定时空下的某个事件,也正因为这一功能才令电影艺术得到人们的热爱。《金陵十三衩》简单地来说就是讲述了妓女牺牲自己而救下一群女学生的故事,从叙事角度来讲,影片的叙事角度、结构以及连贯性是独特且完整的,但是,电影并没有通过这个故事来还原更加宏观广阔地历史图景。因此,我们或许会问:为什么要选择南京呢?
许鞍华通过《天水围的日与夜》向观众展现了香港天水围的生活状况,托纳多雷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带着观众领略了意大利小镇的风土人情,张猛的《钢的琴》则唤起了许多人工厂生活的共同记忆,但《金陵十三钗》似乎只是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教堂的故事。众所周知,南京对于张艺谋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人文环境,来自于陕北的他难以对南京有一个完整且深入的认知,这也就令他难以在《金陵十三钗》中表达一个导演对一座城市的理解与解构。由此看来,影片中城市空间的缺失也就不难解释了。
当然,《金陵十三钗》毕竟不是像《巴黎,我爱你》或《午夜巴塞罗那》这样的城市电影,并非一定要全面地展现1937年的南京。但是,观影之后,我们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中南京的城市空间元素真的太少了。1937年的南京具有一定空间上的独特性,同时,也有时间上的普遍性,那是我们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回顾也好、追问也罢、抑或反思,既然影片将故事设定了这一特定时空内,我们就不仅想看一个故事,更想看到的是发生在那段历史时空的故事。因此,我们需要影片通过城市空间场景的展现来让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找到认同感,让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感受这段历史。否则,电影中的这个教堂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城市。
四、南京形象的消解:“秦淮河女人”的身体叙事与政治隐喻
历史上的南京可谓中国情色地理的中心。金陵的六朝金粉、秦淮风月和秦淮八艳的传说构成了《金陵十三钗》的香艳背景。在《金陵十三钗》里,情色地理和战争地理,秦淮河的历史风尘和南京大屠杀的血腥现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发生了戏剧性的叠合。
然而,这种叠合却未很好地呈现南京的形象,相反,直接造成了南京形象的消解。与小说《金陵十三钗》相比,电影并未把重点放在女学生书娟的回忆视角上,更多的是第三人视角,影片大部分的叙事被封闭在教堂中,有大量的镜头用以呈现这些“秦淮河女人”的身体符码,并且带有对十三钗的浓重的窥视。比如,十三钗第一次亮相时,被刻意夸张的欢快佻达是不祥的信号,因为这种不合时宜的生命力正适合被一部通俗电影毁灭以提供悲剧感。显然,镜头中她们的美属于被当代想象的上世纪30年代的南京:大红的唇色,精细修剪的眉形,画得挑起的眼角,蓬松又规整的卷发,斑斓的丝绸旗袍„„
在一片惨淡的大屠杀背景下,这些“秦淮河女人”的色彩与活力显得格格不入,为电影赋予了浓重的性暗示成分。而通观整个影片,大量的镜头都在极力渲染这种情色叙事,比如,从醉倒的约翰的视角,给玉墨的臀部特写;比如十三钗英勇赴死前脱旗袍裹胸的场景也拍的不无香艳,完全是男性欲望视角下的叙事,等等。
除此之外,南京话、《秦淮景》、旗袍这些能够代表民国的南京形象的各色元素都被不动声色地植入十三钗中。张艺谋在每个镜头中对南京形象的用力过度,却导致宏观叙事中,整个南京形象的缺位。
抛开镜头表达不谈,情节上,其他妓女的选择(不是玉墨的选择)有着天真的一面,严歌苓或许正是利用了她们对职业、身份的卑贱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诗句的引用,是令人当时感动,而事后叫人感到不快的一笔。妓女们作为牺牲行为的主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笔墨来具体剖析,她们仍然是一个个被简单赋予了行动的卑贱群体。除了玉墨有完整的自觉过程选择做“英雄”,而其他妓女,则是在她的感召下,幻想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价值。此时,她们身上所有的南京形象都化为爱国主义的政治隐喻。
五、小结
电影与城市之间存在着一种原初关系,这种关系构成了世界电影发展史上最富有意味的话题之一。他们通过“记录”与“影响”建构起一种复杂而多元的相互影响。但是,电影不同于纪录片,电影更能够呈现导演对于一座城市、一个历史事件的看法与观点。通过对《金陵十三钗》南京形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导演以及《金陵十三钗》的团队在微观以及细节上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民国时期南京话、秦淮河畔妓女的装束及生活,也展现了1937年日军攻入南京城时中国军队的抵抗。但是,影片没有通过这些微观视角的还原为观众在宏观层面以及历史深度上建构起1937年的南京以及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也因此,观众在看完影片后,哭过、感动过,但却难以形成真正震撼心灵的感受留在内心。
参考文献:
1、陈晓云:《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当代电影》,2008年12期,p45-50;
2、列孚:《张艺谋把南京弄丢了》,《南都周刊》,2011年49期刊;
3、刘敬、余权:《人文上海:彭小莲电影中的城市空间及其文化内涵》,《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
年3月,p64-69;
4、时光网:《童话·实话·神话——郭子健电影中的切片化城市》,http://group.mtime.com/movteach/discussion/2040682/; 25、左衡:《<金陵十三钗>:关于南京的一场“秀”》,http:///cul/2011/12-22/3552663.shtml; 2 陈晓云:《电影城市: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当代电影》,2008年12期。
第五篇:看《金陵十三钗》有感[定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无奈,每个人都在面对别人的命运和无奈。
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在别人的身上,这样的灵魂让人嫌恶;把别人的痛苦背在自己的身上,他的人性散发着光芒。
《金陵十三钗》就在南京沦陷的历史大背景下讲述这样的故事。
一群女学生被日本兵追赶着,即将遭遇不测,被正在撤退的一小队中国军人看见了,他们不顾生死救出了女学生,队伍只剩下李教官一人。奔走间,路上女学生遇到正要去教堂给神父做白事的化装师,他们一同顺利躲进了教堂。这时也在流亡中的十三钗,也因故来到教堂,并且抢占了地窖。化装师爱慕十三钗的风姿,对她们展开调情。这一切被女学生看在眼里,觉得这些风尘女子非常龌龊,由此产生了矛盾。争执间,日本人发现了她们,大队人马进入教堂展开搜捕,原本怯懦的化装师因不忍见女学生受辱,冒充神甫展开救护,无果。
这时,隐身教堂外,准备保护女学生的李教官,只身奋起,智斗群敌,重伤后在战场上与敌人同归于尽。战斗结束后,日本军人长谷川大佐来到教堂,带着伪善的面孔,要求女学生参加庆祝典礼并唱歌祝贺,随后将众人都严密监视起来。假神甫在敌人面前委婉周旋、义正词严,得到众女生及十三钗的赞许,也激发了化装师人性善良的一面,他决心誓死救护她们。
女学生们不顾安危引走日本人,保护十三钗的义举,也触动了风尘女子们的内心最柔软的一角。她们虽然命运不舛,遭遇坎坷,可每个人都曾有最纯真的心灵。当破灭遭遇未然,将心比心,谁也不愿自
己残酷的现实在懵懂女学生身上重演,回忆的苦涩顿时化作大爱的洪流在她们久经沧桑的心里奔腾。于是十三钗主动要求代替女学生去参加表演。化装师用他满怀父爱的化装术,将原已花残柳败的她们带回到天真烂漫的学生时代。苦难面前的笑颜,成为她们人格升华的象征。(由于看的是盗版,故事就此打住)
假如没有发生故事里的事情,军人、妓女、化装师,原本都有自己固定的生活,军人们要撤退,妓女们想逃出南京城,而化装师则为了找到的钱得到自己想要的女人,他们都有很庸俗的一面。然而女学生就像一面纯洁的镜子,照见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善良,自己的生死固然重要,可为了别人忘我的付出,则更是灵魂自我升华的需要。
这显然是一部十分深沉的电影,个人和时代的苦难让人难有喘息的机会。军人战死沙场,妓女奸淫而死,平民横尸街头,虽然我没看到故事的结局,不过命运似乎是注定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走向死亡?
满足私欲或者成为公器。孔子说:“仁者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