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转型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时尚集团

时间:2019-05-13 15:1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意转型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时尚集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意转型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时尚集团》。

第一篇:如意转型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时尚集团

如意转型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时尚集团

如意集团在向下游服装延伸打造民族品牌的同时,更在意大利、德国控股高知名度的服装企业,坚持高端定位,实现全球化的战略发展。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新兴商业模式的涌现,老牌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转型近年来一直是业界探讨的热门话题。而新一轮的专业市场转型模式更多元、对手更强劲、方式更特殊、结果更难测

如意集团在向下游服装延伸打造民族品牌的同时,更在意大利、德国控股高知名度的服装企业,坚持高端定位,实现全球化的战略发展。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新兴商业模式的涌现,老牌纺织服装专业市场的转型近年来一直是业界探讨的热门话题。而新一轮的专业市场转型模式更多元、对手更强劲、方式更特殊、结果更难测

;企业要想在全球市场上获得话语权和地位,必须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认为,如意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通过大范围、大规模的企业收购、并购,快速壮大自己。因此,从产业化经营到全产业链发展,是如意转型的突破性选择。这种转变在于,要改变原有产业化经营在生产管理、品牌塑造、网络终端、市场细分等方面的问题,还要向整个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张,形成纺织业市场细分的立体格局。

现在,山东如意集团正在实现从纺织服装制造企业向全产业链国际时尚集团转型,已经成功实现了与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资本合作进程。邱亚夫认为,中国服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突破微笑曲线的瓶颈,正在由制造向科技和研发两端延伸,未来10年围绕着高端化,国际化、科技化、品牌化的四化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坚持高端定位,加大全球营销体系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力度,中国服装品牌一定要有格局观和全球化的战略观,才能找到方向继续走下去,实现国际化时尚的跨进。优秀时尚购物网

如意集团坚持高端定位,科技创新和全球面向全球发展战略举措,深得国际知名企业青睐,成功实现了与日本、韩国的资本合作。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早已不是经济实力的较量,而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如意集团是一家有40年历史的纺织服装企业,作为纺织服装企业在激烈竞争当中,之所以能保持较强的创造力,是因为我们利用科技提高传统纺织产业,科技和服装双轮驱动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意的优势是做强品牌,并向下游服装延伸,发展自己的民族服装品牌,如意在打造民族品牌的同时,在意大利、德国控股高知名度的服装企业。

2010年成功并购了具有109年历史的日本公司。依靠科技和品牌,构建世界格局下的中国服装品牌,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传统支柱产业与重要的民生产业定位,决定了纺织服装产业必须突出重围,科技品牌资本产业集群正在助力中国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迈进。按照打造科技如意、高端如意、品牌如意、时尚如意,构建百年如意,建设千亿级企业的战略规划,如意集团将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坚持高端定位,加大全球营销体系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力度,构建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实现由纺织服装制造商向以科技纺织为基础的国际化时尚产业集团的新跨越。

如意将以捍卫者的姿态,与国内同行一道,在推动中国服装品牌,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为赢得中国品牌应有的自信和发言权,做出积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

来源:美丽淘时尚购物网

第二篇:TCL 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

TCL集团:构建全产业链,领跑彩电业

李斌 师毅 发布时间:2010-07-08

2009年,TCL集团国际化以来首次实现销售收入正增长,经营性盈利同比增长2倍多。2009年岁末,TCL又顺势而上,启动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将成为国内首家具有液晶电视全产业链能力的彩电企业。

2010年4月29日,TCL集团发布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顺利获得证监会通过。本次募集资金不超过50亿元,用于投资TCL集团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使TCL在未来液晶电视的市场竞争中夺得先机,带动集团业绩稳步提升。

2009年,TCL集团国际化探索五年后,公司主营业务均实现了盈利,集团整体经营性盈利达2.1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3%。至此,TCL终于再现王者本色,又一次驶入公司成长和发展的轨道。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认为,业绩提升是公司持续实施“固本强基、逆境而为、保持健康增长”的稳健经营战略,围绕多媒体和通讯等核心业务,整合有效资源,提升经营效率,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的同时,带动核心产品和技术研发取得突破的结果。

2009年年底,TCL借机顺势而上,积极布局以显示终端为核心、上下游一体化整合的全产业链,同时强化内容应用服务,与CNTV和杭州华数携手合作。2010年,TCL集团制定了基于LED基础上的新一代互联网电视战略,打造“面板-模组-整机-内容一体化”的清晰战略,由此迈入一条良性发展的轨道。借助行业大环境向好的机遇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依靠资本和技术优势,在液晶面板项目的助力下,打造“领跑下一个十年”的完整产业链。

TCL步入稳健发展轨道 2010年3月10日,TCL集团发布2009年财报显示,TCL集团国际化以来销售收入首次实现正增长。其旗下多媒体、通讯、家电等产业群全部实现了经营性盈利,这也宣告了TCL集团已步入稳健发展阶段,国际化的效果也在逐渐体现。

年报显示,2009年,TCL集团营业收入达442.95亿元,实现净利润4.7亿元;在全年销售收入中,多媒体业务占比最大,占TCL集团销售收入的62.3%。更为重要的是,TCL集团的海外收入达到165.81亿元,其中,欧洲市场LCD(液晶显示器)的销量较2008年同期上升77.5%;北美市场公司2009年的LCD电视销量比2008年上升58.4%;新兴市场表现最为突出,销售量较2008年同期增长316%。目前,TCL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收入比例为4:6.海外业务的增长回应了市场对于TCL“国际化”进展的担忧。如今,TCL集团已经从中国市场的区域性品牌成长为海外销售收入占比40%、完成国际化布局的跨国品牌。李东生表示,国际化所带来的全球视野供应链,将给公司带来持续的贡献。

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经历了最困难的一年。然而,这一年却是TCL集团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体现TCL集团五年稳健经营结果的一年。TCL集团除了在彩电核心技术方面,如自然光液晶显示技术、3D显示技术以及互联网电视技术不断突破外,在产业升级方面已经成为行业的急先锋。

同时,TCL在国内彩电企业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完备的液晶模组工厂在2009年也实现量产,并完成了彩电产业链条上重要环节的模组整机一体化工程。目前,TCL拥有6条模组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600万片的规模,加上2010年新增2条线以及未来第三期的规划,TCL最终将形成1000万台模组制造规模;在整机部分,公司投资6亿元的整机制造厂已投产,2010年将形成500万台的整机制造能力,加上第三期的500万台规划产能,最终,TCL将形成1000万台的整机制造能力。

TCL集团的整体业绩能够在2009年实现逆市增长,也得益于国家的各项政策扶持。“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惠民工程”等新政策,使TCL集团受益匪浅,不但给企业创造了机遇,还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一直以来,TCL除占据城市高端市场外,高度重视三四级市场的开发和拓展。目前,TCL拥有最完备、覆盖面最广的三四级市场家电营销和服务网络,品牌影响力巨大,其彩电、手机、空调、白家电等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很多地方有TCL王牌村,一个村用的都是TCL的产品。TCL集团抓住这一机会充分发挥制造、产品、服务等优势,进一步拓展了三四级市场,扩大了销售,提高了TCL在三四级市场的占有率。

TCL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不仅是对公司经营能力的肯定,而且为TCL的再次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占据网络电视制高点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在2010~2012年重点开展光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并于2013~2015年全面推广。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市场对于这类上市公司的关注。作为互联网电视的全球领先品牌,TCL更是备受青睐。

作为全球最早进入互联网电视研发的企业,TCL集团无论在技术、功能还是内容服务方面都全面领先于其他品牌。TCL从2009年开始就率先在中国市场上掀起了一轮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平板电视升级浪潮。除了在产品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TCL以原创性的自动升级互联网电视开启了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并借助全球化的网络布局展开了新的竞争。

2010年,TCL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的服务新要求,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今,TCL彩电的售后服务规范在内容流程、人员素质、服务配套等三方面实现了系统性创新和升级。

MiTV互联网电视推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在线观看、影视下载、在线教育、卡拉OK、体感游戏、资讯快报等丰富的内容和功能,而且其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和“人机交互设计 ”也使消费者感到简单易操作。此外,TCL的MiTV互联网电视独有的智能在线升级平台,为广大已购机用户不断增添更多新功能。目前,TCL集团已进行了第六次后台自动升级,所有TCL互联网电视的用户将陆续获得由华数传媒所提供合法正版的、海量的精彩视频内容。

近日,TCL集团新一代互联网电视战略在研发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国内首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电视研制成功,并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将在年内上市。智能电视的推出,实现了TCL的平台开放,使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更多的功能和互联网内容服务,增加了产品的消费粘性,TCL有望在这一领域实现快速增长。

近两年,TCL集团又与多家内容运营商和彩电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出综合性能俱佳的“欢网”平台。在“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互联网电视作为数字互联网时代的高科技信息家电,涵盖了TCL当前在液晶电视领域的众多尖端科技,有望使TCL成为国内网络电视平台系统的杠杆。

据iSuppli的预测数据显示,全球互联网电视市场容量将由2009年的1470万台增加到2013年的8760万台。而在国内,互联网内容通过电视输出的流量,每年的增长速度约104%。来自奥维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年末,互联网电视占电视总量的比重已经升至8%,预计2010年销售增速将超过50%,销量比重将会达到总量的35%以上,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TCL集团凭借其技术、功能以及内容服务方面的领先能力成功了占据互联网电视领域的制高点,将成为“三网融合”的直接受益者。

“8.5代”构建全产业链

目前,彩电行业正处于从CRT向LCD迅速转型时期,据Display Search最新预测,2012年,液晶电视全球销量将达1.88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届时中国市场份额将达21%,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电视消费市场。中金行业研究报告也显示,目前,国内彩电存量高达4.7亿台,其中约4.1亿台是CRT彩电,LCD彩电存量不到6000万台,占比约15%。预计城镇用六年时间、农村用十一年时间替换存量CRT彩电,液晶电视市场空间巨大。然而,液晶电视的关键性核心显示部件——大尺寸液晶面板却完全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中国大陆液晶电视用大尺寸面板几乎完全需要进口,基本丧失了行业的话语权。中国企业现阶段必须掌握液晶面板的研发和制造,积极抢占产业的制高点,构建全产业链,才能争夺液晶电视产业的话语权。

正因为如此,国家对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将其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06年至2020年信息产业中长期发展纲要”中最重要的发展项目之一,作为我国的战略发展产业来抓。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公司自身发展战略需要的大背景下,2009年11月17日,TCL集团宣布与深圳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245亿元,建设主要依靠我国自主创新建设的、迄今国内最高世代TFT-LCD生产线——第8.5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此举是我国在建立平板显示产业竞争力和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迈出的关键的极具战略眼光的一步,也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一个新的里程碑。如果这个项目进展顺利,一方面,TCL将拥有自主发展话语权,另一方面,优秀的液晶研发团队也将成为对抗日韩彩电企业的一面旗帜。

液晶面板具有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点,资本和技术是TCL集团实施该项目的最大挑战。按照规划,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100亿元资金由股东出资,其中,TCL集团和深超公司各出50亿元,剩余资金来自银行贷款,深超公司的国资背景也将给融资带来更多便利。

2010年5月31日,TCL集团发布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顺利获得证监会核准。至此,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资本问题得以解决。

此次增发,李东生和大股东认购逾5.5亿元,限售期达36个月,彰显出公司高层以及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看好,有能力做好液晶面板项目,打通全产业链的信心和决心。

增发顺利实施的同时,另一关键因素——技术团队的组建也已完成。TCL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面板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表示:“掌握了液晶面板的量产技术,就意味着将掌握全球彩电产业的话语权。”目前,华星光电由贺成明、陈立宜、金 植等领衔的,来自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内地,被业内称为“最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的”,具备液晶面板全流程技术覆盖的近200人的技术团队已经组建。

在当今高世代生产线技术中,由建厂技术、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三部分组成,其中,建厂技术已非常成熟,可通过工程设计院和施工单位解决;工艺技术的大部分已固化在工艺设备中,可由设备厂商提供保证;在产品技术上,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合作,可以解决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在技术上,强大的技术人才配备将为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液晶面板项目按计划将于2011年8月开始试生产,同年四季度实现量产,2012年12月达到满产,届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预计将实现产能月加工玻璃基板12万张,年产26英寸至32英寸、46英寸以及55英寸液晶电视模组约1750万块。届时,大部分产能将由TCL自行消化。

至此,标志着TCL集团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直接成为大尺寸面板供应商,将摆脱上游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彩电企业的竞争实力,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布局的纵向完善与横向平衡

随着TCL集团2009年各项业务的全面盈利、互联网电视领域的不断深耕及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启动,我们清晰地看到了TCL未来的发展战略:第一,建立以多媒体显示终端为核心的、上下游垂直一体化的液晶电视产业链。并依托全球布局的产业优势,建立国内最具规模优势的国家级废旧家电拆解和回收基地,打造一条液晶电视全产业链体系,即液晶面板制造——(液晶模组制造+基础部品制造)——整机制造——品牌物流服务——废旧家电回收。

其中,废旧家电回收是TCL集团新切入的业务。如今,中国家电产品即将进入淘汰更替的高峰期,集中处理将是一门大生意。同时,今年6月3日,商务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了家电“以旧换新”的推广实施政策。从2010年6月1日起,“以旧换新”政策在原来试点的9省市基础上增加到了19个省市,政策截止时间暂定为2011年12月31日。因而,TCL在下游作此投入,应当具有相当的前瞻性。

目前,TCL集团是彩电企业中首家涉足旧家电回收环保领域的企业。此前,TCL分别在广东和天津两省市中标“拆解企业”,拆解补贴标准是5-20元/台。TCL集团已经在广东和天津建立了两家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绿色设计、绿色制造及无害化回收处理废旧电子产品,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生态循环。其中,天津的项目,将于2010年9月建成投产,一期工程建设将达到10万吨/年的电子电器产品处理能力,若三期建完,处理能力将达到30万吨。未来,随着我国废旧家电量的增加,家电回收拆解产业空间巨大,将成为TCL集团的又一业绩增长点。

第二,强化互联网内容优势,致力4C融合(电脑、通信、消费电子、内容和服务),以互联网电视及个人手持终端为载体,为客户提供价值服务。

TCL集团不仅在产品生产环节方面不断提高,在产品功能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在4C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引领下,TCL集团不断推进产品与互联网服务的融合,实现了产品与其旗下资源——教育网、影视网等互联网内容的有效对接,新协同效应将会在集团业绩增长中逐步体现。

现在看来,TCL集团从上游的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到下游的废旧家电回收项目,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纵向产业链,同时,深耕互联网电视领域,强化内容服务,为中国彩电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从TCL集团目前的产业布局来看,要想在家电行业“领跑下一个十年”,横向平衡与纵向完善同样重要。2010年,是TCL全新国际化的一年,在11月举办的广州亚运会上,TCL成为亚运会合作伙伴,将提供显示设备多个领域的赞助和产品技术方案,TCL将借助这一平台开展品牌宣传,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未来,TCL集团在巩固国内市场稳步发展的同时,将持续大力整合发展国际化业务,构建在全球平板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新财经》2010年第7期

第三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构建全产业链模式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构建全产业链模式

——古陵山的品牌兴企之路近年来,古陵山公司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走品牌兴企、产业链之路,向品牌要效益,以“古陵山”品牌为发力点,朝着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目标全面推进,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化优势进一步显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得到了新的发展,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争创名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晋城市古陵山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种薯培育、淀粉及淀粉深加工饼干系列产销一条龙的高科技农产品企业。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经过对品牌资源的整合,形成了以“古陵山”为龙头,以“六泉坊”、“十二属相”、“千字文”、“薯乡农场”、“大薯块先生”等为羽翼的“一主多翼”强势品牌集群,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发展过程中,古陵山公司特别注意商标的注册、保护及运用工作。公司累计向国家商标局申请近50件商标注册及防御性商标注册,在确保商标得到保护的同时,公司对内建立完善了商标管理制度,对外与火太阳等多家知名广告策划公司进行合作,高规格、高起点的规划公司及品牌发展之路,重点培育消费者认可、市场信誉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古陵山”、“六泉坊”品牌,积极培育和申报“山西省著名商标”,将商标运用与产品开发、市场扩展、品牌宣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了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公司严把原料质量关、工序监督关和质量检验关。为保证原料质量和原料供应,该公司通过和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使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可以进行跟踪追溯,很好地控制了产品的源头和中间环节,确保了原料和产品的优质和安全性,提高了古陵山、六泉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古陵山”被评为山西省著名商标、山西省十佳农产品品牌、山西省消费指导品牌,并顺利通过国家“无公害马铃薯”认定,“六泉坊”荣获第十届中国农博会畅销产品奖。

目前,古陵山公司旗下五大品牌系列产品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拥有了稳固的市场,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被列为山西省两区建设重点项目、山西省食品工业重点项目、晋城市重点技改项目,是“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晋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

品牌战略使古陵山公司在行业乃至全国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个强势产业在晋城这块风水宝地上茁壮成长并积极向周边辐射。

依托品牌,打造全产业链模式

随着市场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公司形象的要求不断提高,古陵山公司进一步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通过“扩展——整合——再扩张”的运作方式,凭借品牌的驱动作用,提升产业积聚度,形成了“优质马铃薯培育——精制淀粉加工——优质薯粉——非油炸饼干”的链条模式,全面覆盖“从种植基地到百姓餐桌”的所有环节,实现原料端、生产端、物流端、零售端等环节无缝衔接,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百姓消费更安心”的经营目标,使产品品质有了更好的保证,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激活了现代农业的一池“春水”。

第一步是实施品牌战略,以一个打得出、叫得响的品牌做大做强、统领市场,做到龙头带动、品牌推动、市场牵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上台阶;第二步是实施科技兴企、科技兴农战略,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优良的品种,以发展的眼光寻求市场切入点,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研究开发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手段,提高农产品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形成市场差异化;第三步是实施政策扶持,从资金、技术、人才上有重点、有目的地扶持农户,以农户的发展促进公司综合实力更大的提升,从而带动和引导广大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向前发展。

公司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地域优势,以食品产业为龙头,做大做强相关配套产业,积极培育种薯培育、原料种植、饲料加工等多元化循环经济产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之路。

以品牌为依托,打造全产业链生产模式,使古陵山公司在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上阔步前进,食品航母已初具雏形。

互利互惠,努力构建社会和谐

古陵山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从发展原料种植基地着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依据企业发展需要,一方面为满足生产原材料供应,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企双赢,采取互利、互补的发展策略,积极扶持农户种植马铃薯。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户进行引导,由公司统一提供种子和技术支持,要求农户按照公司统一标准进行种植管理,按合同规定将所收获的农产品全部按照高于市场的平均价格进行收购,行情不好时古陵山公司按保护价进行收购,切实保护了农民利益,形成了农业产业链上利益与风险共担机制,体现了企业反哺农业回馈社会的良好愿望。

如此“农户种植、企业包销、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使农业产业化链条向农户有效延伸,加速了农副产品由初加工向深精细加工的转化进程,农民收入也因此稳步上升。坚持实施商标战略,重视品牌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牵引作用,使古陵山公司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依托“古陵山”庞大的羽翼,陵川县农民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积极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同时,古陵山公司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当地公益事业建设。8年来古陵山公司累计投资500余万元用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平城镇水质不好,古陵山公司就投资250万元,建设供水工程,将用来生产的磨河泉水,直接通到平城镇几千家农户家中;乡镇道路泥泞,基础设施差,古陵山公司修建水泥路,并在路边做绿化,架路灯,让平城镇“骨架”更加舒展;资助山区学校教学,帮助白血病儿童和贫困学生重返学校,实现上学梦。

规模化运作与强势品牌塑造互为依托、联动发展是古陵山发展的鲜明特点;扎根于新农村建设,依托于农业产业化的区域经济整体行为更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为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古陵山公司作为我省大型的工业企业,以工促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古陵山的神圣责任。古陵山将坚持“创造优质健康美味的食品”的使命,发挥市场优势、品牌优势、资源优势及地域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争三年内把古陵山公司打造成亿元龙头企业,让古陵山公司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三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收益。一是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种薯基地建设,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优质原种保障;二是与中国农科院和山西神宇科技示范基地公司联系,采集、化验陵川土壤,订做了马铃薯专用有机肥料,并在全县积极推广使用;三是邀请省内农业专家给广大种植户传授马铃薯种植技术,免费为种植户提供书籍和光盘。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带动了平城、六泉及周边地区群众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和农户双赢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考 ——如何实现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

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思考 ——如何实现中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

时间:2014-04-14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1月上 作者:姜长云

【摘要】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妨碍农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增加了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难以实现资源利用、科技应用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妨碍农业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影响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具有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培育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引领有效、支撑得力、网络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按照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户家庭经营 农业 转型 城乡一体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战略构想。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围绕这个战略构想进行了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此背景下,重新认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农户家庭经营与传统农业经营体系 农户家庭经营、公司农业经营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容性。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通过农村改革构建了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农户家庭经营“小而全”、“小而散”的格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往往绕不开如何对待这种传统的农户家庭经营的问题。进一步说,这种“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家庭经营能否通过转型提升,有效转化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主体?

农业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在可预见的将来,至少在大多数常规的农业生产领域,农户家庭经营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并具有相对于公司农业经营的比较优势。当然,农户家庭经营的这种比较优势往往不一定表现在单纯的经济方面,而是表现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如许多公司农业经营不愿种植利润率较低的粮食作物,喜欢种植高度出口导向的非食品作物。大面积采用公司农业经营替代农户家庭经营,容易加剧农产品供求结构的矛盾,形成对局部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毁灭性破坏”,甚至引发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①。缺乏相关经验导致管理失误等农商企业内部的问题,也是许多国家公司农业经营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从国际上看,20世纪80年代后,墨西哥支持外资和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生产的教训值得我们汲取②。当时,墨西哥在降低农产品关税、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同时,推动农业市场化改革,放宽对外资投资农业的限制,并把土地所有权交给分得土地的农民,允许农民通过土地买卖、租赁等方式转让土地,鼓励外资和商业资本对农业用地进行投资。由此造成墨西哥农业生产结构转向以面向出口的经济作物为主,粮食等大宗作物生产在跨国公司的挤压下迅速萎缩,粮食由自给自足转向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与此同时,农业产业链甚至农业的土地经营和技术选择日益受到跨国公司控制。这些农业跨国公司很少直接投资农业生产,而是将投资的重点放在利润更高的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导致农业利润大量外流,农民只能获得产中环节的小部分利润。跨国公司主导的农业技术选择主要服从于大规模农场的需要,导致普通农户缺乏获得技术进步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民因失去土地被迫进入城市贫民窟。从我国的情况看,近年来,部分地区向工商企业的土地流转过快,推动了农业“非粮化”提速,增加了危及粮食安全的隐患。部分地方政府变相强迫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工商企业,也容易增加工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冲突,蓄积形成群体性事件的风险。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至少在与粮、油、棉等大宗农产品密切相关的生产领域,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形式,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引导我国“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家庭经营实现转型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由于农户家庭经营的高度异质性,不同类型的农户家庭经营相对于公司农业经营的比较优势也是不同的。发达国家的农户家庭农场具有运行企业化、经营市场化等特征,它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容性,往往不是我国“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家庭经营所能企及的。在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选择上,既要看到农户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主体形式的合理性,又要看到其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局限性。

第二,总体而言,家庭经营相对于公司农业经营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环节。而随着农业发展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农业产业链运行中消费者主权的强化和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公司农业经营的比较优势、农户家庭经营的比较劣势在某些方面迅速凸显,这种状况对于“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家庭经营更是如此。

第三,即便是在农业生产环节,农户家庭经营也并非在所有领域都呈现比较优势。比如从国际经验来看,在有机农业、设施农业和受天气影响较小的集约型养殖业中,公司农业经营相对于家庭经营的比较优势正在日趋凸显。

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问题和局限性。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经营体系而言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问题及其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局限性。我国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运行,以“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在农业发展上存在着“重生产、轻服务”、“重政策优惠、轻制度建设”等倾向。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这种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问题和局限性日趋突出,对于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制约迅速显现,主要表现在:

第一,妨碍农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增加了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在传统农业经营体系中,“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同质性,缺乏分工协作,加剧了我国农产品成本高、农业经营效益低和农业竞争力弱的问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距较远。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以“小而全”、“小而散”为主要特征的农户家庭经营,还容易加剧农户兼业化、农业经营副业化和农业劳动力老弱化的问题,导致以农为辅的兼业经营成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形态。由此会推动农业经营粗放化、农业技术选择简约化,甚至会导致农业商品化出现退化,加剧农地撂荒和农机等设施设备的闲置,制约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容易导致农户的农业经营日益偏离农业发展的效率目标,弱化农户推进农业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动力。

第二,难以实现资源利用、科技应用、市场拓展和抵御风险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妨碍农业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在传统农业经营体系下,对大量家庭经营的农户而言,许多影响深远的资源利用、科技应用、市场拓展和抵御风险活动,包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往往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农户缺乏参与的动力甚至能力。农户之间“搭便车”行为的存在,也往往会导致参与这项活动时面临较高的“动员”成本和“协调”困难。比如,在农作物制种、动植物疫病防治时,少数农户的不参与甚至会导致多数农户的参与“无功而返”。许多地方在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实行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以及推进农产品优质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经营时,往往面临较大困难,与此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在传统农业经营体系下,农业创新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难以提高,甚至农业经营粗放化和欠组织化,以及农业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户行为的“理性选择”。

第三,加大农业产业链协调整合的困难,将农户推向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的边缘。如前所述,农户家庭经营的主要优势领域在于农产品生产环节。但是,如果将研究的视野从农业生产环节“切换”到整个农业产业链,特别是农业的产前、产后环节,如农资采购与供应、农产品物流与营销、农产品加工和储藏保鲜、农产品安全和品牌建设、农业金融保险或农产品期货市场等领域,农户家庭经营的比较劣势就会迅速凸显。与此相对应,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优势领域也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环节。相对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竞争已由产品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在农业产业链竞争中的比较劣势日趋突出,对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制约迅速凸显。况且,随着全球范围内产业融合的深化,农业产业链的服务环节日益成为农业产业链或价值链的主导者,成为农业产业链资源整合、优势集成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农业产业链的利润重心也逐步呈现向农业服务环节转移的趋势。这会进一步加剧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问题与局限。

一般而言,“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家庭经营难以实现有效组织,难以联合起来与组织化程度较高、在农业产业链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工商资本(包括服务业企业)抗衡。因此,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运行,不仅会加大农业产业链协调整合的难度,增加农户家庭经营与现代农业产业链对接的困难,还会推动农业产业链运行中工商企业垄断格局的形成和“企业控制产业”现象的发生,容易将“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家庭经营推向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的边缘,制约农民增收,甚至导致农户在农产品市场竞争和价格决定中日益陷入“被动接受”的地位。近年来,面对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许多地方农民“承担风险多、获得利润少”,与此不无关系。

第四,阻隔农业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对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促进作用,影响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产业结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战略性调整有机结合的产物。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外在表现;农业需求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引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基;农业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载体。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运行,由于在产业链协调整合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往往导致农产品市场需求的信息难以有效传导给农业生产者,加大农产品供求协调和价格实现的困难与风险,不利于发挥需求结构优化升级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作用。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运行,由于妨碍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容易加剧农业比较优势的下降,降低农业发展对优质资源、优质要素的吸引力,甚至导致农业发展中优质要素的外流。这又会制约农业要素结构的优化升级,侵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基。在传统农业经营体系下,农业组织创新的滞后,不仅容易削弱农业生产环节与农业产前、产后环节争夺利润的能力,以及农业生产者与工商资本的谈判能力,还容易导致农业组织创新滞后成为制约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的难点,增加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的成本与风险,妨碍农业产业链整体素质和增值能力的提升。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特征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有哪些基本特征?概而言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四个方面有机结合的产物。

我们认为,所谓集约化,是相对于粗放化而言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集约化作为其基本特征之一,一方面顺应了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正是为了消除近年来部分地区农业粗放化发展的负面影响。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集约化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单位面积土地上要素投入强度的提高;二是要素投入质量的提高和投入结构的改善,特别是现代科技和人力资本、现代信息、现代服务、现代发展理念、现代装备设施等创新要素的密集投入及其对传统要素投入的替代;三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善,包括要素组合关系的优化和要素利用效率、效益的提高。农业集约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创新能力,但也对农业节本增效和降低风险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推进农业集约化,往往是发展内涵型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

所谓专业化,是相对于兼业化,特别是“小而全”、“小而散”的农业经营方式而言的,旨在顺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更好地通过深化分工协作,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和要素生产率。从国际经验来看,现代农业的专业化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主体的专业化。如鼓励“小而全”、“小而散”的农户家庭经营向专业化发展,形成“小而专、专而协”的农业经营格局。结合支持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培育信息服务、农机服务等专业服务提供商,也是推进农业专业化的重要内容。第二,农业的区域专业化,如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产业区,以及美国的玉米带、大豆带等。从国内外经验看,农业区域专业化的发展,可以带动农业区域规模经济,是发展区域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专业化的深化,有利于更好地分享分工协作效应,但也对生产和服务的社会化提出更高层次的期待。

至于组织化,主要是与分散化相对应的,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或服务主体的发育及与此相关的农业组织创新。第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主体之间加强横向联合和合作,包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等,甚至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农产品行业协会。第三,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提高农业产业链的分工协作水平和纵向一体化程度。培育农业产业链核心企业对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整合能力及其带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升级的能力,促进涉农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等,增进农业产业链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均属组织化的重要内容。

社会化往往建立在专业化的基础之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社会化作为其基本特征之一,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农业发展过程的社会参与;二是农业发展成果的社会分享。农业产业链,换个角度看,也是农产品供应链和农业价值链。农业发展过程的社会参与,顺应了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链主要驱动力正在呈现由生产环节向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等服务环节转移的趋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引领支撑作用也在不断增强。这些方面均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社会参与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农业发展过程的社会分享,不仅表现为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还表现为随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产业链逐步升级,并与全球农业价值链有效对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产业链消费者主权的强化和产业融合关系的深化,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利益主体参与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深化,以及农业产业链与能源产业链、金融服务链的交融渗透,都是农业发展成果社会分享程度提高的重要表现。农业发展过程社会参与和分享程度的提高,增加了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为通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或服务主体的成长、增进其相互之间的联合和合作等,有利于保护农业生产环节的利益,避免农业产业链的利益分配过度向加工、流通、农资供应等产前、产后环节倾斜,有利于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多数农产品供应链日益由线性的单链转化为非线性的网链。因此,农业经营体系社会化发展的高级形态是网络化。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推进网络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集体转变成本和需求规模经济的存在,旨在提升网络效应。③许多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实际上是在局部区域内农业经营体系网络化的结果。农业经营体系的网络化,为创新要素有效植入农业产业链提供了多元便捷的通道,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对资源、要素的动员和集成能力,促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升级,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强调的重点不同。集约化和专业化更多地强调微观或区域中观层面,重点在于强调农业经营方式的选择。组织化横跨微观层面和产业链中观层面,致力于提高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资源要素竞争力,影响利益相关者参与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的能力。社会化主要强调宏观方面,也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运行的外在表现,其直接结果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育。在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的运行中,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应该是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它们是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厦”的“基石”,不可或缺。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面临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初期。基于实践经验,总结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的主要特征还为时过早。但是,基于国内外经验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通过对传统农业经营体系的科学扬弃,仍能大致勾画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面临的主要任务。

培育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通过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鼓励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发展。结合改造提升农户家庭经营,积极支持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通过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育,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新的载体和带动力量。就总体而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把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或企业家)的成长放在突出位置。因为无论哪类新型经营主体,其带头人的“企业家精神”或企业家素质,都是决定其活力、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发展引领有效、支撑得力、网络发展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随着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农户兼业化的发展,特别是以“二兼农户”为主导的农业经营格局的形成,将培育农业企业家和发展农业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解决发展现代农业“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在一个地区,如果有几个精明强干的农业企业家“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选择经营方向,老弱化的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从何着手”、“向何处去”的难题,就比较容易解决。因为“带着农民干”的农业企业家,既可能是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专业大户的户主,也可能是农民合作社甚至农业企业的带头人。“少数农业企业家+发达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量老弱化的农民”,不失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国际经验来看,面向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性服务业(简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日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引擎。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其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甚至网络化发展,可以更好地拓展农业发展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甚至产权市场对接的通道,形成农业组织结构创新、新型主体发育与农产品市场、农业要素市场创新联动发展机制,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和农业要素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更好地抢占现代农业发展的制高点。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还可以借助城乡服务业的有机联系和城市高端服务业密集的优势,更好地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惠、城乡一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还有利于增强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引领作用,通过促进三次产业在农业产业链的融合发展,更好地带动城乡协同发展,支撑农业更好地引进高级、专业性生产要素,缓解农业资源要素流失,培育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需要指出是,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不同。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范围更广、内涵更丰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都强调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和运行社会化。但是,相对而言,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继续重视公益性农业服务体系的同时,更多地强调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化,更多地重视专业化、市场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主体的成长发育,借此增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其可持续发展机制。因此,在立足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运行特点的基础上,诸多有利于服务业产业化的措施,如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及引导领军人才、优质要素进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都是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的。相对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加有利于持续增加和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从而有效引领并强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容易形成网络发展的农业服务供给格局和农业服务能力格局,促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增进农业服务链对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引领支撑能力。

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过程,以及推进现代农业的组织创新,一方面表现为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为节本增效、降低风险和优势互补,为增强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采取的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努力;另一方面,表现为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之间为增强协同效应和网络效应,更好地对接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增强竞争优势,而采取的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努力。随着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数量的增加,这些新型主体自身的问题和局限也会日益凸显。较为突出的共性局限主要是组织规模小、层次低、功能弱、服务能力差,甚至同质性强。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发展,面对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程度较高的跨国公司,增强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竞争力日趋迫切。因为,随着农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与深化,农业产业组织如果没有竞争力,农业就不可能有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更是无从谈起。发达国家的农业跨国公司,往往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在农业的大多数领域,我国难以在短期内形成能与跨国公司竞争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但通过引导农业产业组织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通过促进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有效合作,仍然有望形成可与发达国家农业跨国公司有效竞争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因此,加快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应该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按照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构建新型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制度和政策环境至关重要。如从近年现实和可以预见的趋势来看,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除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或服务主体之外,可供优选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条:首先,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及联结农户的方式,增强对农户或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功能。其次,引导新型农业经营或服务主体之间加强联合合作,培育农业产业链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农业组织创新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网络效应,推进农业组织功能的转型升级。第三,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不但可以增进行业共同利益或解决特定农业产业(链)的共性问题,而且可以为发挥核心企业在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中的作用提供平台。第四,通过支持发展现代农业集群或农业产业化产业区,促进现代农业产业链的一体化,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化和网络化发展,培育农业产业链的竞争优势④,提升农业的品牌效应和农业产前、产后环节的集聚效应。

但是,这些可供选择的路径能否有效转换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现实,主要取决于能否通过深化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有效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如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这包括在与农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与农户之间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为农民更好地分享发展现代农业的增值收益创造条件;也包括健全农业产业化行业协会、农业产业化联盟、龙头企业集团甚至农业产业化集群、产业区与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协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及健全农民合作社等对农业产业链垄断现象的制衡机制,为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更好地分享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升级的成果创造条件。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必须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节作为支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产业链视角下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ZD056)

第五篇:北大医药欲转型医疗服务 打造肿瘤诊疗全产业链

北大医药欲转型医疗服务 打造肿瘤诊疗全产业链

2014年6月17日晚间,自4月11日起停牌策划重大事项的北大医药推出重组预案,公司拟以13.29元/股价格,发行约1.06亿股股票,购买深圳一体医疗10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约14亿元。

6月17日晚间,自4月11日起停牌策划重大事项的北大医药推出重组预案,公司拟以13.29元/股价格,发行约1.06亿股股票,购买深圳一体医疗10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约14亿元。与此同时,公司拟以相同价格向北京众和成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定向发行约3511万股股票配套募资4.67亿元,用于重组完成后的业务整合和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公司股票将于18日起复牌。

公告显示,一体医疗以“医疗设备研发制造销售”与“医疗设备整体解决方案”两大模块为核心业务,致力于成为专业的肿瘤诊疗设备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一体医疗通过自主和联合研发,已形成“放疗、热疗、光疗”及肝硬化检测系列产品线,产品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弥补多项国际或国内空白。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以月亮神全身伽玛刀(Luna-260)、ET-SPACE全身热疗系统为核心的肿瘤诊疗系列产品,以hepatest超声肝硬化检测仪为核心的肝硬化诊断检测设备,以及以列奈尔斯量子光能治疗系统为核心的健康康复系列产品等。

据悉,一体医疗核心业务定位为肿瘤治疗服务,主要通过以大型医疗设备及提供技术与支持服务作为投资,与医院合作共建肿瘤治疗科室取得投资分成。目前,一体医疗已与二十多家大型医院建立了合作分成的业务模式,形成国内颇具规模的肿瘤诊疗网络,合作客户数量每年保持2-3家的稳定增长。此外,公司去年推出了肝硬化检测仪,凭借该产品操作方便、检测过程无创以及检测结果准确度高等特点,迅速获得了使用者的认可,市场前景看好。

资料显示,2012年和2013年,一体医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约为4100.30万元和5666.56万元,相当于同期北大医药净利润的53.83%和72.63%。一体医疗还承诺,2014年-2017年实现的实际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463.65万元、9332.93万元、1.24亿元和1.49亿元。照此计算,一体医疗未来四年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0%,对上市公司业绩有显著增厚效应。

北大医药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网记者,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肿瘤药物特色生产线,现已有云芝胞类糖肽、帕罗诺斯琼等四款抗肿瘤辅助用药及多款在研的抗肿瘤仿制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抗肿瘤药物康普瑞汀磷酸二钠

也已进入临床二、三期研究。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快速切入肿瘤医疗行业,利用原有的医药研发及生产优势,与一体医疗在肿瘤放射性诊疗及整体解决方案相结合,显著提升肿瘤治疗综合实力,并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公司将通过对新药物的研发,配合一体医疗肝硬化诊断业务开展,提升公司在肝硬化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通过并购整合,北大医药还将与一体医疗在业务渠道、销售网络、人力资源、科研团队、信息平台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西南证券高级买方分析师张涛认为,在2013年年报中,北大医药就明确提出“未来将依托股东资源,布局医疗服务业”。此次收购一体医疗,标志着公司已正式拉开了转型医疗服务战略的大幕。

下载如意转型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时尚集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意转型构建全产业链国际时尚集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