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莎乡奶牛养殖带动群众致富

时间:2019-05-13 15:0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昆莎乡奶牛养殖带动群众致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昆莎乡奶牛养殖带动群众致富》。

第一篇:昆莎乡奶牛养殖带动群众致富

昆莎乡奶牛养殖带动群众致富

情况介绍

积极引导扶持农牧民群众立足丰富的草场资源优势,面向市场进行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这是当前西藏农牧区工作中的一项主要任务。近年来,噶尔县大力实施“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畜牧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内地先进的牧草种植技术和成熟的种植经验,加大人工种草力度,加快人工种草步伐,着力解决畜牧业发展“瓶颈”制约。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噶尔县人工种草面积达到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牧草紫花苜蓿2700亩,亩产鲜草1500至2500公斤,种植一亩紫花苜蓿相当于噶尔本地100亩天然草场的产草量,为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奶牛养殖、短期育肥等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噶尔县昆莎乡地处噶尔河流域,辖3个行政村,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小气候适宜,有河岸草滩地10000多亩,水草十分丰富,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愿望十分迫切,发展奶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前的昆莎乡农牧民群众过着逐草放牧、靠天吃饭的原始牧业之路,奶牛产出仅限于自给,本地奶牛品种老化,缺乏科学饲养技术,经济效益十分低下。2007年开始,在人工种草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噶尔

县委、政府把发展奶牛业作为进一步延长人工种草产业链,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事来抓,依托奶牛养殖项目,以奶牛养殖为突破,以项目为带动,以增收为目标,采取制定优惠政策,成立奶牛养殖协会,大力宣传鼓励农牧民群众饲养奶牛,抓点示范,典型引路,引进优良品种,在昆莎乡农牧示范基地建设奶牛集中养殖、集中管理基地,引进区内优质良种奶牛80头,从内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2名,指导农牧民群众奶牛集中养殖,打破了传统的养殖方式,通过不断地发展和创新,目前,噶尔新村奶牛养殖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截至目前,昆莎乡优质奶牛存栏已达到200多头,居全县之首。每年为狮泉河市场市场提供鲜奶数百吨,为农民增加收入240000多元。

通过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把昆莎乡噶尔新村的人工

种草资源变成奶资源,把奶资源变成商品,把商品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收入,目前,噶尔新村目前奶牛存栏100多头,奶牛养殖户有60多户,大部分进入产奶高峰期,平均每头奶牛日均产奶20斤,每斤鲜奶6.0元,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每天收入150多元,除饲草和其他费用外,年纯收入1.5万元,使该村奶牛养殖户实实在在尝到了奶牛养殖的甜头。该村已成立奶牛养殖协会,建立奶牛标准化、示范化、统一化养殖基地,大部分奶牛集中饲养、集中管理。奶牛养殖户也积累了大量高海拔、严寒缺氧地区奶牛饲养、疫病防治经验。

噶尔县奶牛养殖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狮泉河市场鲜奶市场狭小,鲜奶销售渠道不畅,深加工技术不足,农牧民群众市场意识不强等问题,制约了奶牛养殖进一步发展。今年,噶尔县正积极争取建设酸奶深加工厂,选派噶尔新村有文化、爱岗敬业的青年培训学习,充好分利用狮泉河市场优势,努力打造高原绿色品牌,促进农牧民群众进一步增收。同时,在奶牛规范化养殖、产品深加工的基础上,完善奶牛协会服务体系,建立“公司+农户”发展机制,积极引导奶牛养殖户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奶牛协会的组织,在狮泉河建立长期,固定的奶制品销售渠道,保证奶牛的产出直接变为农牧民群众的增收。

第二篇:农户带动乡邻养殖致富先进事迹材料

农户带动乡邻养殖致富先进事迹材料

**是**县**乡黄坪村的养羊大户,他从2只山羊发展到现在的170多只,年净收入5万多元,他向村民传授养殖技术,无偿将良种公羊借给其它养羊户使用,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连续3年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农户和科技示范户。

现年42岁的**,曾经是**乡计划生育重点处罚对象,全家7口人,有5个孩子。他为躲避计划生育流浪**、襄樊等地打工,直到xx年儿子出生后,才回家定居。此时,一贫如洗,小孩读书学费都拿不出来的家境,想发展生产、想做生意缺乏本钱,手中无网看鱼跳,万般无奈之下,于是想到了投资少、见效快的养羊项目。xx年他搭起了小木棚,在亲戚家借了2只母羊,走上了试试看的养羊之路,未曾想当年除还本外,另出售山羊4只,当年见效。xx年,他自己掏本钱又买了几只母羊,开始了正式的养羊生涯,从此他就与山羊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为了提高养殖技能,他从书店买回来有关资料阅读,并且不断请教老牧人和县乡技术人员,向他们请教养羊技术。人手不够,他就和其他村有经验的村民联系,让他们帮忙放牧。同时,盖起了50平方米的新羊栏,解决了羊只过冬问题。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投资xx多元,购买了粉碎机、柴油机等设备,将农作物秸秆粉碎作饲料,羊群除白天放牧外,每天早晚进行补饲,使羊群长的膘肥体壮。每到产羔季节,**就整天泡在羊舍里,接生羔羊、护理羊羔,时刻守护在生产母羊身边,使羔羊育成率达到99%以上。每年6-7月份,羊价最低的时候,他购回淘汰羊进行育肥,瞅准市场及时出手,每只羊能盈利100余元,仅此一项,一年能挣1万多元。

由于自己的刻苦钻研,加之业务单位的及时指导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他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养殖经验,经济收入也逐步增加。xx年收入4000余元,xx年突破1万元,xx年收入2万多元,去年他又出售山羊90多只,收入4万多元。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他又凭着几年来的努力购买了原供销社的**屋20多间,所有的饲草饲料也都有了固定的放置场所。现在他在院子里建起了标准化羊栏8间,种植优质牧草4亩,存栏山羊145只,能繁母羊达到79只。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积极加快品种改良步伐。xx年,在淘汰原波尔公羊的基础上,新购回波2只波尔种公羊,开展波努马三元杂交,迈出了品种改良、提质增效的步伐。

**个人致富之后,不忘帮助贫困户,本村残疾青年李兴宝就是一例。xx年,李兴宝拿出家里全部积蓄买回10只能繁母羊,由于经验不足,当年不仅没有见效益,而且死了5、6只羊,直接损失了2500多元,李兴宝灰心丧气,真想打退堂鼓。**鼓励他不要怕失败,帮助他查清了死亡原因,耐心地给他讲解养羊的技术和注意事项。从此,**成了他的高参,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如今,李兴宝羊只存栏达到了70多只,不但还清了债务,还娶了媳妇,他逢人便说多亏了刘哥,要不我哪有今天!。

2016年,**又种植牧草6亩,人工草场面积达到10亩,同时利用秸秆青贮和青干草混合,山羊饲养量突破200只,效益达到5万元。在他的带动和指导下,周围群众都建起了标准化的羊栏,根据自己的实力养殖数量不等的山羊,这里成了该村一个规模化的养羊小区,现在这个小区养羊户已达23户,存栏山羊2684只,能繁母羊1126只,种植优质牧草118亩,在乡政府的支持下,该村现在成立了养羊协会,**任会长,在协会的统一规划下,2016年标准化1235养羊示范小区饲养规模将达到xx只以上,使各家各户都有可观的经济收入。目前养羊户达28户,存栏山羊2198只,其中能繁母羊1220只,年內可出栏1500只,收入可达65万元以上。

第三篇:枸杞产业带动青海格尔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枸杞产业带动青海格尔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011-07-30 19:40来源:人民网作者:李莎莎

人民网西宁7月30日电 又到了一年一度金秋收获时节,青海省格尔木市许多贫困农民又奔波于采摘、晾晒、出售的增收致富线上。枸杞产业已经成为该市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支柱性产业。

自2006年格尔木市通过在郭勒木德镇新乐村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利用撂荒地种植1038亩枸杞的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下,2010年全市的枸杞种植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其中有

1.8万亩进入盛果期。2010年全市枸杞总产量达到2110吨,产值突破了9000万元,有1021户枸杞种植户销售收入突破了万元大关,其中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218户、20万元以上的有58户,46户农户致富后购买了轿车,1278户农户通过枸杞产业走上发家致富的快车道。随着枸杞产业的发展,格尔木市形成了一整条种植、管理、服务、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枸杞产业发展链条。

记者了解到,枸杞产业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枸杞种植规模、种植方式、种植补助、筹资及统防统治等多项政策、资金扶持枸杞产业发展。二是技术支持有保障。通过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实施,为枸杞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科技服务基础。三是贫困农民发展枸杞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随着枸杞产业效益的凸显,全市贫困农民种植枸杞增收的愿望十分强烈,仅2011年贫困农户自筹资金种植枸杞达到2400多亩。

枸杞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形成了通过枸杞采摘用工增收的新途径。在2011年7月20日举办的“2011年全省枸杞劳务对接洽谈会”上,大格勒乡的枸杞种植农户初步达成1270人的劳务输入意向性协议。(李莎莎)

第四篇:北安乡关于异地养殖奶牛育肥肉牛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安乡关于异地养殖奶牛育肥肉牛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1、调研时间:2011年3月6日。

2、调研地址:齐齐哈尔市塔吉满旗达翰尔乡大马岗村。

3、调研目的:引进优良蒙牛,实施异地养殖,以点带面,启动和发展北安乡奶业和肉牛养殖业,充分利用我乡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优势推动集约化养殖进程,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4、调研内容:

(1)、听取养牛经济人介绍养殖蒙牛的情况

2011年3月3日,北安乡双安村养牛经纪人张国泰、邓玉成二人来到北安乡政府向有关领导就如何在我乡养殖蒙牛情况做了翔实介绍。

张国泰是双安村村民,近几年一直在齐齐哈尔市塔吉满族达翰尔乡大马岗村和其女婿宁可华投资60多万元从事养殖奶牛和育肥肉牛行业,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他说:大马岗村现在有五百多户居民,其中有四百多户在养殖蒙牛,全村年饲养量在六千头以上,其中奶牛饲养量在五百头以上,平均每户有十头以上。村中建有奶站一处,肉牛屠宰加工点一处。实行封闭管理,买卖交易均在村外指定地点进行,疫情疫病控制很好,很少有疾病发生。饲养方式,主要以棚舍饲养为主,牧养为辅。饲草饲料来源:饲草为当地生产的羊草、玉米秸秆,均为花钱购买,每包羊草21元,玉米秸秆每公顷加人工车费等1600元,饲料主要是当地生产的玉米。效益情况,以十头犊牛为饲养单位,根据现在市场行情,饲

养12个月出栏可获存利8000元左右,饲养24个月出栏可获存利2200元左右,饲养30到36个月出栏可获存利6万多元左右,这是指自然牧养方式,如果是棚舍饲养其效益是牧养的1.5倍左右,饲养奶牛效益更加可观。养殖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资金来源除了自筹资金以外不足部分由政策性贷款(是一到三年的无息贷款)解决,优惠的政策为当地牛业发展注入勃勃生机。养牛业被村里列为富民强村的主导产业规划,现已成为当地蒙牛业重要的生产基地,对比之下,我们北安乡牛业不很发达,就双安村的情况来说,全村牛年饲养量不超70头,其中奶牛为零,而且都是粗放型养殖,效益不是很好,幅员面积虽然很大,但草原面积很少,一直制约着牛业的发展,近几年由于电力充足基本上取代了柴草能源,节约下来的柴草大部分被浪费,比如玉米秸秆,绝大部分被丢弃烧掉,秋后玉米秸秆满目狼藉,春天整地时满山遍野火光四起,真是烧得可惜,叫人心痛,为此我和同村邓玉成同志研究决定组织农户养牛,到农户家中走访宣传养牛这项产业和农户经济帐,克服传统思想,千方百计调动农民养牛的积极性,现在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高涨,纷纷到我家来报名入伙,我们的初步设想是:首先成立以我为代表的养殖蒙牛合作社,挂牌经营,实行集约化养殖,然后到大岗村去订购犊牛300头,其中母牛30头,在当地宁可华养殖场饲养三个月左右能吃草运回分给入社的30家养殖户,每户10头,其中1头母牛,指导农户建造统一标的养殖棚舍和统一标准的贮窖,计划筹建标准贮窖30个,每个贮窖窖容为120立方米,购买小型玉米秸秆收割粉碎机一台,初步计算一下,每个养殖户启动资金大约要5万元,自筹2万元,缺3万元,这是大问题,我代表养殖户诚挚请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帮助协调解决,希望给我们政策性贷款支持,使这项产业得以启动并发展壮大起来。

(2)、对经纪人提供的情况分析评价、做出决定

北安乡政府副乡长王树权听取了经纪人说明的情况后,认为这个信息很重要也很有价值,异地养殖蒙牛的确是一项富民强乡的好产业,为进一步证实这个情况的可靠性和引进蒙牛养殖的可行性,王乡长委派我(北安乡畜牧站长)等3人赴齐齐哈尔塔吉满族达翰尔乡大岗村进行实地调研。

(3)、实地调查情况

2011年3月6日,我们一行3人上午十时到达目的地,采取走、看、听和拍摄等形式对实地情况进行采集,大岗村地处嫩江平原,村落较稀疏,幅员面积广大,耕地面积较少,草原面积较大,种植业都是中低产田,养殖业较发达,尤其是蒙牛业发展迅速,交通便利,附近有铁路一条,高速路一条,根据当地人介绍大马岗村现居住512户农民,多为满族,该村以发展蒙牛养殖为主导产业,全村有四百多户蒙牛养殖户,而且数是规模养殖户,年饲养量在六千头以上,其中奶牛存栏560多头,基础设施较齐全,村里有奶站一处,有肉牛屠宰加工点一处,养殖户可以就地销售蒙牛及其产品,防控疫病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买卖交易均在村外指定地点进行,做到了外疫不进入,内疫不发生,饲养方式以舍饲为主,牧养为辅,饲草主要是购买当地产羊草和玉米秸秆,农户扩大规模养殖不足资金由政策性无息贷款来解决,一些在外地农场的职工受此利润空间大的诱惑放弃农场正式职工工作回村养起牛来,在走访中,我们看到了村里大街小巷的路旁全部是堆积如山的牛粪,一则说明饲养量很大,二则说明经营的粗放性,据说开春以后村里用铲车统一清理干净。另外,我用DV机随机抽取两个养殖户进行拍摄,详细信息尽在随附的光盘中,到下午2时结束走访并驱车返回,此次调查中所见、所闻、所拍和经纪人张国泰口述基本一致,情况真实可靠。

5、调研体会

通过实际调查走访,感到我乡引进蒙牛养殖项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第一有利因素:一是两地相距不远伟度相近,从气候上适宜养殖。二是牛源丰富、品种优良、适宜性强、从发展和抗逆性上适宜引进。三是从投入和产值比上看,我们的利润要比那里要高,适宜经营。四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丢充不用的玉米秸秆,适宜资源的合理利用。五是农户养牛的积极性正值空前高涨时期,易于启动和快速发展养牛业。

第上不利因素:一是农户启动资金不足,需要政府部门协调解决。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譬如奶站,屠宰加工没有,养殖技术欠缺等。我们觉得,农户资金不足问题可以通过相关部协调解决,臂如争取一定数额的政策性养殖贷款等,基础设施随着产业的发展会逐渐完善的,技术和销售等合作社会提供服务的。总之,蒙牛异地养殖是我的富民强乡的好产业,请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大力支援。

二0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附:

1、CD光碟一张。

2、入社养殖户名单一张。

养牛户名单

(双安村)

钟春龙闫树成尹玉贵马书文孙桂军张国泰。

陈志有姜长有李占和王 俭高凤江刘振生姜长满李福学杨忠有吴去春邓玉昌吴彦威李福利杨忠富隋春雨

邓俊东吴彦如高树江沈 荣王景才闫树海尹玉林高树海姜树义王景丽

第五篇:乡镇乡奶牛养殖基地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展绿色乳业 培育新兴产业—对xx乡奶牛养殖基地建设情况的调查

一、基本情况

xx乡奶源基地始建于2004年7月,是xx乡与三色鸽乳业集团合资建设的项目,基地包括养殖小区、奶站、奶牛专业村、饲料厂、交易市场等建设设施。奶源基地中心区位于xx乡上庄街南部、四赵路东侧,占地面积110亩,现有牛舍13座,存栏成年奶牛200多头,日产鲜奶近3吨,年效益80万元以上。目前奶牛养殖小区一期工程已正常运转,二期工程即将峻工。上庄奶源基地已初步成为我县集奶牛养殖、牛奶销售、奶牛交易、养殖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畜牧业发展龙头。

二、主要做法

1、坚定发展信心,紧盯项目线索

该乡立足奶业正处大发展时期且我县乳业尚属空白的实际,紧紧抓住奶业这一朝阳产业不放松,主动出击,运作项目。一是远赴蒙牛奶业考察论证。乡主要领导带领畜牧办人员和部分村支书赶赴内蒙古蒙牛集团本部、蒙牛集团焦作乳业基地等地参观学习,详细了解管理人员及饲养户有关情况,拿出了上庄建设奶源基地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交班子会讨论,组织乡村干部及群众座谈会商议。二是近到周边县市奶站考察。组织养殖意向户到镇平、宛城区西洼村、社旗县生态农业示范园等附近奶站考察学习,激发其养殖奶牛的热情。三是邀请县内奶牛散养谈体会。乡畜牧办人员登门走访本县范围内的奶牛散养户,讲乡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及优惠措施,并邀请其与xx乡养殖意向户座谈交流,90%以上的养殖户和意向户认为上庄兴办奶业切实可行,乐意加盟。通过综合国际国内奶业形势,结合我乡的养殖优势,经反复调查论证,从而坚定了大力发展乳业的信心和决心。

2、注重宣传引导,整合既有资源

一是印发资料宣传。该乡组织党政办、畜牧办人员综合各方面资料,将国际国内奶业形势、我县发展奶业的机遇条件、倾斜政策以及牛奶的功效等有关内容编印下发,广泛宣传,达到家喻户晓。二是深入重点户宣传。乡畜牧办人员几次三番到县内现有奶牛养殖户家中做工作,使全县范围内80%以上的奶牛养殖大户落户上庄,使上庄奶源基地从无到有到100多头的发展规模,促进了全县范围内现有奶牛资源整合,对解决资金瓶颈、缩短发展周期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依托典型宣传。对第一批入驻的奶牛养殖户,乡畜牧办跟踪调查,每周评出一户明星户,在小区黑板报上登记投入与产出,对全年效益前三名的开会通报重奖。同时,组织意向户到小区参观,请养殖明星户现身说法,引导意向户转为养奶牛。田庄村樊群乐原在小区养皮杂牛,通过观察发现养奶牛效益更好,就很快转为养奶牛,现养奶牛13头,月收入超5000元。

3、创新建设机制,实现良性发展

该乡在奶源基地建设上,从解决机制入手,确保了奶牛产业的发展活力。一是投入机制坚持市场运作。坚持“谁受益、谁投资”原则,充分发挥养殖户主体作用,奶牛养殖基地的牛舍、土地、设备全部由个人投资,政府仅在政策上予以倾斜,贷款上给予协调。二是养殖户选择坚持以农户自愿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提过高要求,按照“一会、一有、一自愿”(会养、有钱、自愿发展)的原则筛选农户,自愿发展。三是基地管理坚持标准化运作。实行“六统一、一分散、一封闭”,即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冷配、统一上机挤奶、统一结算奶款、统一处理粪便发展沼气;分散饲养,封闭管理,使奶牛的产奶水平稳步提高,牛奶质量有了可靠保证,奶牛养殖户效益实现了稳定增长。

4、强化生产服务,扩大群体规模

一是信息服务。乡畜牧办订阅《中国奶牛养殖》杂志,并及时上网查询奶牛购销信息、牛奶价格涨幅信息,编印成奶牛养殖简报,定期发给养殖户供参考。2005年乡畜牧办根据网上查到的信息,三下山西实地考察,为养殖户购牛80多头,帮农户节省资金3万余元。二是技术服务。与美国农标普瑞纳公司签订技术指导合同,每季度专家为养殖户开办技术讲座一次,并适时传递疫病防治、季节饲喂要点等技术资料;聘请山西泾县奶牛养殖专家郝世厚到奶源基地养殖户中把脉问诊,纠正奶牛养殖户的不良习惯;定期不定期请兽医站技术人员到基地巡回检查,联合会诊。先后共为养殖户聘请县市以上专家8人次,举办技术辅导讲座20多期,编印(出板报)奶牛养殖信息资料80多期,使全乡奶牛养殖保持了较高水平。三是协调贷款服务。发展前期,积极争取世行、亚行贷款,采取重点发展奶牛、资金封闭运行的办法,支持养殖户购买奶牛发展奶业。发展后期,积极与信用社协商,创新贷款机制,由奶牛养殖户3—5户结成信用联合体,自愿以自己的奶牛、牛奶、固定资产相互担保,信用社则为养殖户每头奶牛提供5000元的贷款。目前该乡已先后为奶牛养殖户协调贷款100多万元,使农户多购进奶牛100余头。

三、主要成效

1、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新路子。xx乡奶源基地的奶牛规模养殖,在全县首开先例,在全市属于起步早、机制好、发展前景好的典型。进驻基地养殖奶牛的13户农户,有下岗职工,也有打工返乡农民,他们通过养奶牛,月收入都在7000元以上,高的超万元。

2、广大干群的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在奶牛养殖上,坚持依靠科技的力量,在疫病防治、日常管理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基地奶牛养殖水平居

下载昆莎乡奶牛养殖带动群众致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昆莎乡奶牛养殖带动群众致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