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工作经验材料

时间:2019-05-13 15:0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政府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工作经验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政府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工作经验材料》。

第一篇:镇政府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工作经验材料

我镇自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以来,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滦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镇镇情,依托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工作目标,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畜牧防疫、科技服务三大体系,突出抓好奶牛养殖、果菜及饲料饲草作物种植、项目

建设、民营经济四项目重点工作。全镇形成三大种养区域,即以胡平庄子、米官营、杜平坨等为中心的奶牛养殖区域,以东高庄、绳庄、黄河等为中心的花生、果菜种植区域,以尚各庄、齐寺、大沙窝等为中心的白薯种植及加工区域。同时,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有力的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十一五规划”的中期目标已经基本完成。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几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执政为民的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紧紧抓住经济工作不放松,不断强化“奶业兴镇、农业富镇、工业强镇”的理念,扎实工作,经济建设取得了新突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由5亿元提高到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亿元,农民纯收入由3575元提高到4615元,财政收由原的313.2万元增长到503万元,奶牛存栏增加到27889头。

1、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镇共投入资金5500多万元,新打机井400眼,配套500眼,增容3500kva,架设高低压线路36000米,增加水浇地面积5000亩,水利化程度达到98%,植树造林完成4000亩。谋划完成国家、省、市级土地整理开发项目5个,整理开发土地面积2.8万亩,总投资5012万元,完成了项目区内打井350眼,修渠5万米、加设高低压线路3万米、增容3000kva、修路22500千米等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项目的实施很好的改善了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使我镇经济得到持续发展。

2、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我镇为我省奶牛养殖第一大镇,有“河北奶牛养殖第一镇”。镇委、镇政府高度注重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加大扶持奶牛养殖这一主导产业,加强引导,多方示范,强化服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通过发展养殖小区、改良奶牛品种、加强与国内知名乳品企业合作、培植奶业龙头企业、发展优质饲草饲料作物种植、狠抓防疫工作等方法,力促奶牛及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全镇42个行政村,全部是奶牛养殖专业村,优质奶牛存栏达到27889头,建有养殖小区(场)54个,机械化挤奶厅90座,日产鲜奶300吨,境内拥有奶业龙头企业4家,在市场上打出了扒齿港自已的乳品品牌。为了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我镇通过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积极有效地引导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同辖区内及周边地区企业的联系,建立劳动就业信息网,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如以毛营、黄河等村为中心的木材收购、加工、运销,从业人员达500多人,已形成规模优势,产业优势,运销人员足迹遍布北半个中国。

3、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有利载体。我们立足于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加大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力度,共谋划和实施了21个项目,其中工业项目17个,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增加投入,利税逐年增加;农业项目4个,涉及扒港村、壮里庄等15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面积2万亩;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吴代庄、绳庄等2个村,面积8000亩。

二、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民生工作成效显著

几年来,我镇共建设文明生态村11个,累计投入资金270万元,修建水泥路面9000延长米,石渣路30千米,村周边绿化植树3.3万株,建设文化活动场所11个,村内全部实现了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的标准,村容村貌有了极大改观。近年来,镇村两级政府投资1000万元,积极引导群众安装自来水、修建沼气池,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生活用水质量差和生活环境卫生差的问题,使群众的健康指数和居住环境有了保障。同时,通过广泛动员、积极宣传,引导全镇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明显效果,广大农民参合积极踊跃,参合率达到98.7%。另外,全镇42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或水泥路的目标,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同时政府又多方筹措资金,帮助群众积极为农作物投保,使农民种上放心田,降低了自然灾害的风险,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2、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

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环境。2007-2008年,共投资200万元,搬迁了扒齿港中心小学,新建镇初级中学教学楼一座,并更新了部分学校的教学设施,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师生的教学环境,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了100%。

3、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上了新台阶

三、狠抓双基建设,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1、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我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基层班子建设作为夯实农村工作基础的重中之重。同时,我们又采用多种形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使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明显。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为切入点,严格落实双代管制度,促使村务公开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加强对各村的财务审计工作,规范村务收入、支出制度,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严格杜绝坐收坐支、饭费支出等现象,规范村级财务秩序,加强对村会计报帐员的管理,明确制度,使之逐步走向了规范化。

3、扎实推进稳定工作。在矛盾纠纷排调三位一体工作中,我镇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建章立制,责任到人,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土地延包、宅基地审批等热点问题,使相关村摆脱了难点问题的困扰,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不躲、不拖、不推、不靠,依法处理各种问题。同时,我镇还成立了信访和矛盾排调办公室,专门接待来访的群众,尽量做到信访不出镇,矛盾排调在中心。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政府班子自身建设

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是我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开展机关交通建设,机关干部在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组织纪律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我们以团结务实、说法高效为目标,重点在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落实领导集中和个人分工责任制,健全了分工包片、层层负责等工作机制;结合学习,在机关干部中经常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的教育,使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团结协作,各尽其职。

两年来,在县委县政府、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奋发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中期目标。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还不强,农业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二是村与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三是各村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业生产条件亟待改善;四是大项目少,缺乏对整体经济起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项目;五是良种繁育、品种更新进展不快,高产、良种奶牛少,平均单产水平低。养殖小区建设相对滞后,与养殖牛大镇的地位不十分相称;六是影响稳定的依然存在,等等。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切实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任务和目标,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发展农村经济

1、优化农业结构,保证镇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发展奶牛养殖业,由过去的单纯增加奶牛存栏量到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大对经济落后村的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多方面筹措资金我,更新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争取项目建设有新的进展,为镇域经济持续发展增添后劲。完善原有项目建设,使项目区内建设更加完备、合理、健全,使之发挥好的效益。督促省、市两级土地整理项目尽早完工,发挥效益。继续与上级协调联系新的土地整理项目,使我镇的土地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我镇投资办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争取多上几个项目,并且现在正积极的谋划之中。

(二)、多措并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以建立镇信访服务中心为载体,及时妥善解决上访案件。充分发挥信访和矛盾排调办公室的积极作用,专门负责全镇的来信来访。工作中坚持“以情稳定人心,依法处理问题”,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

2、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调处体系。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信访网络建设,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源头上减少不稳定因素。

3、关心帮助弱势群体。认真搞好“一助一扶贫济困”活动,副科级以上干部要通过提供物资,发动社会力量,镇村筹等方式切实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问题。

(三)、深化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1、农村财务管理要全部实现电算化、规范化。

2、要严格执行村民代表和村民会议议事规则,所有村务工作的开展均按民主议事程序履行,并上报备案。

3、注重村干部素质工程教育。计划以县农广校、电大为依托,分批次组织村干部到农广校、电大进行大中去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水平。

加快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是全镇人民的殷切希望。我们要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的任务和目标,为建设开放、文明、和谐、繁荣的繁荣社会做出贡献。

镇政府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工作经验材料

第二篇: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

百科名片

“十一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2006~2010年。

目录[隐藏]

[编辑本段]

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编辑本段]

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目 录第一篇 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第二章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第二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四章 发展现代农业

第五章 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章 改善农村面貌

第七章 培养新型农民

第八章 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

第九章 深化农村改革

第三篇 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章 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

第十一章 振兴装备制造业

第十二章 优化发展能源工业

第十三章 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

第十四章 提升轻纺工业水平

第十五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

第四篇 加快发展服务业

第十六章 拓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 丰富消费性服务业

第十八章 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第五篇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十九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第二十章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第二十一章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六篇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二章 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三章 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第二十五章 强化资源管理

第二十六章 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

第七篇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第二十七章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

第二十八章 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十九章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

第八篇 深化体制改革

第三十章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十一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十二章 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第三十三章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第三十四章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第九篇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第三十五章 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第三十六章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第三十七章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第十篇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十八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三十九章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四十章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第四十二章 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第十一篇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四十三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十二篇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四十四章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十三篇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四十五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十四篇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四十六章 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

第四十七章 调整和完善经济政策

第四十八章 健全规划管理体制

[编辑本段]

规划相关

“十一五”规划是一个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规划。它为我国2006年-2010年这五年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虽然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但严格来说,从“规划”的意义方面,它应该是“第一个”。因为此前的十个,都是“五年计划”。

[编辑本段]

发展与演变

1953年开始,中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到2005年,共编制了十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计划向规划转变。“五年计划”,也就变为“五年规划”。这是我国由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又一个历史坐标。规划的特点就是从具体、微观、指标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向宏观的国家空间规划转化。

第三篇:“十一五”规划

第二讲 辉煌的“十一五”规划

今天我们这个讲座的题目是:辉煌的“十一五”规划。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而我们要讲的是“十一五”,所以,这一讲的关键词就是——回顾。(PPT)我们要回顾过去五年当中,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回顾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取得了哪些成就;回顾过去五年当中,我们的计划完成情况。

翻开教材,P8第一段: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这里的“不平凡”涵义是很丰富的。大家可以好好地品味一下。

“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应对(惊涛骇浪的)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淬不及防地重大)自然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泥石流)、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最突出表现在汶川地震中,中国政府的行动力,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就赶到现场指挥,还有媒体的透明度等等)大幅度提升,(换句话说,中国应对这一系列地事件当中,是沉着从容,同时中国前进的脚步并未受到阻挡。)

同时,在这五年当中,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北京奥会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回想一下,仿佛就在昨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当时是在天津读研究生,所以地理上的优势,我是凑了北京奥运会的热闹,当时亲自去鸟巢里看了比赛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当时的阅兵典礼,别说男孩子们群情激昂,就连女生们都看得是心潮澎湃。)、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高度重视民生、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惠民工程系列)取得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胜利。

“十一五”规划成绩斐然。“十一五”规划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再开始讲之前,大家能告诉我“什么是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我们开始第一个“回顾”,回顾从1953年开始的前十个“五年”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一五”成就: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1962年)

“二五”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35%增长到40%左右。

主要问题:“二五”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严重冒进倾向,许多计

划指标不断修正和大幅度提高。由于1958年来的“大跃进”运动和“反右倾”运动,造成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

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年-1970年)

“三五”成就:各主要经济指标都完成了计划。其中,工农业总产值超额16.2-14.1%完成了计划,农业总产值超额2.2%,工业总产值超额21.1%,新增主要产品能力:煤炭开采6806万吨,发电机组存量860.4万千瓦…

主要问题:尽管“三五”绝大部分经济指标完成了计划,但盲目追求高速度、高积累为以后的国民经济大发展设置了障碍。第四个五年计划(1971年-1975年)

“四五”成就:工农业总产值完成计划的101.7%,其中农业完成104.5%,工业完成100.6%。主要产品产量完成的结果是:粮食103.5%,棉花96.5%,钢79.7%,原煤109.5%,原油110.1%,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01.6%,财政收入完成98%。…

主要问题:1973年7月国家计委修订“四五”计划。《修正草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调整,不少指标有所压缩,钢产量下调到3200-3500万吨,后又调到3000万吨。

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年-1980年)

“五五”成就:1977年至1978年间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连续两年大幅度增长,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恢复或者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197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055亿元,超过计划的4.4%,比上年增长10.4%。1978年社会总产值为6846亿元…

主要问题:此时表现出明显的冒进倾向,对经济发展要求过急,规定的具体指标过高,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新的失误。…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年-1985年)

“六五”成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全面稳定增长。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国民生产总值1985年达到7780亿元,与1980年相比平均每年增长10%。

主要问题:国民经济发展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六五”后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增长过猛,货币发行过多。

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年-1990年)

“七五”成就:五年内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8%,平均每年增长6.7%,其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4%,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7.5%,五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4%,平均每年增长7.5%,进出口贸易总额五年增长35%,并相应扩大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规模。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增长5%。在这五年内,继续保持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外汇的基本平衡。

第八个五年计划(1991年-1995年)

“八五”成就: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1%左右,比“七五”时期的年均增长高出近4个百分点,经济波动不到5个百分点。统计资料显示,在中国执行的8个五年计划中,“八五”计划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一个五年计划。“八五”期间,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贸易总额累计达l0145亿美元,比“七五”翻了一番。

第九个五年计划(1996年-2000年)

“九五”目标: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在中国人口将比1980年增长3亿左右的情况下,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2005年)

“十五”目标: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各达到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

以上简单地回顾了一下前十个“五年计划”(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上“和讯新闻网” 专栏:国家脚印)。接下来,我们认真地回顾“十一五”规划的贯彻落实。

我们在前面已经明确了,“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所以,我们重点看经济增长和提高人均实际收入水平方面。在这两个方面上,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实现得较好,包括教育、医疗等在内的公共服务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社会保障水平也是明显提高。最突出的表现是:

一、人均GDP增幅高于预期。(PPT)

第四篇:十一五规划

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前言

图书馆是我院文献信息中心,承担着为全院师生提供教学、训练、科研和竞赛所需的各学科各类型文献资源的任务。本馆紧密配合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以读者为中心,以创办体育大学和创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一流的体育特色图书馆为目标,从长远的、宏观战略上考虑,制定本馆“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绩

1、馆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图书馆对内、外墙进行了翻修,正面外墙贴上了色彩明快的釉面砖,内墙也用白色乳漆重新粉刷,显得宽敞明亮;同时更换了破旧的门墙,换上了崭新的窗帘。图书馆老化的电线也全部更换,照明系统重新布设。经过一系列的翻新改造,图书馆的面貌大大改观,为读者创造了良好的借阅环境。

2、硬件设施大大改善

近年来,学院加大了对图书馆现代化方面的投入。2002年底,总投资达到80万元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正式动工,2003年初建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拥有60台高性能的多媒体电脑,以及投影机、视频展台、DVD机、控制中心等设备,可以为读者提供上网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服务。电子阅览室开放2年多以来,深受读者们欢迎。与此同时,图书馆升级了服务器,添置了新复印机和多台工作电脑,大大改善了图书馆的设备状况。

3、藏书建设取得巨大成果

为了迎接教育部2008年对我院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近年来,图书馆狠抓藏书建设。据统计,2001年至今,图书馆共采购图书13万多册。其中体育类中外文图书、报刊的收藏量华南地区最多、最全,省内高校、国内体育馆校以及港澳台甚至东南亚地区都有读者前来我院查找、利用文献资源。

4、开拓文献资源采购业务

本馆执行国家政策和学院规定,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文献资源的招标工作,使文献资源的采购真正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使本馆文献采购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5、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图书馆在管理上下功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坚持考勤制度,使图书馆成为全学院考勤工作做得最好的单位之一;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图书馆党务、行政、业务、科研方面的管理制度,编制了《图书馆规章制度汇编》,使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有章遁。

6、服务水平再上台阶

多年来,图书馆坚持“读者至上”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从多方面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首先,图书馆延长了开放时间,周开放时间达到81小时,中午、周六、周日部分室(部)正常开放;其次,图书馆建立了图书馆网站,通过访问网站,在家中也可以检索图书馆的藏书资料,进行借书查询和图书预约、续借操作,可以向图书馆荐购图书,对图书馆的工作提交意见或建议。此外,图书馆还调整了借书权限,使读者的借书范围更广,借阅权限更大。通过购买数据库和加入广东高校网络图书馆,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10多种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和下载服务,深受读者欢迎。

7、科研成果丰富

贯彻“以工作带科研,以科研促工作”的方针,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图书馆员工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据统计,“十五”期间,图书馆共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四项,院级科研课题30多项,编撰出版书籍数册,在各类型专业刊物发表文章120多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获奖和交流的论文达30余篇。

(二)不足与问题

1、“以读者为中心,读者至上”的观念未完全落实。个别工作人员对读者的服务态度有时不够友好,未能切身处地站在读者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2、爱岗敬业思想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串岗、离岗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不足,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

3、服务方式和范围未能完全满足读者要求。服务方式和范围还主要停留在阅览和借还书阶段,参考咨询工作虽已开展起来,深层次的服务还需继续加大、加强力度。

4、办馆条件严重不足。

(1)馆舍面积仅为3150平方米,以2004-2005学在校学生4842人计算,生均仅0.65平方米。

(2)阅览座位仅为350个,按座位数与学生之比为1:4计算,图书馆的阅览座位应为1200个。

(3)电脑设备不足。电子阅览室仅有60个机位,经常出现读者排队上机现象;图书馆有近半的工作人员还没配备电脑,有些日常工作无法开展;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不足。

5、电子资源无法满足需要,没有自己的特色资源。

三、机遇和挑战

踏入新的五年,图书馆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学院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迎接2008年教育部对我院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准备工作,为了实现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测评指标达到优良标准,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在可见的将来,建筑面积20552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将拔地而起,新图书馆实行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为读者提供更加舒适的借阅环境,更多元化的服务。此外,学院提出要在2015年创办体育大学的目标,这对图书馆来说也是一个发展的契机。当然,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学院为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书馆必须抓住这些机遇,从管理、藏书、服务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四、指导思想

“十一五”时期图书馆工作和各项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图书馆的发展全局,紧紧围绕我院的教学、科研和训练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理念,大力加强藏书建设、现代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人员素质,扩大服务范围,为实现学院创办“广东体育大学”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院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发展目标是:改善办馆条件,充实馆藏资料,优化藏书结构,加强现代化建设,为我院教学、科研和训练提供资源保障,为我院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创办体育大学的目标提供应有保障。

发展目标:我院图书馆在2008年之前应建设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左右的新馆,并配备先进设施;馆藏纸质文献总量将达到50万册以上(电子图书约10万册),馆藏资料满足我院各专业、各学科用书的需要;电子阅览室机位达到100个以上,公共检索机位20个以上;建立博硕士学位论文提交和发布平台,建设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和体育专家数据库,提供电子图书、全文期刊和各类特色数据库的检索服务。

六、主要任务

(一)基础设施建设

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学院新图书馆将于2006年5月动工兴建,新图书馆要建成校园标志性建筑,充分体现“功能需要”、“技术领先”和“以人文本”的三项原则。“功能需要”是指能够满足现代化图书馆各种功能的要求;“技术领先”是指能够收藏和利用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满足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给读者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新馆的建筑面积将达到20552M2,阅览座位1300多个。新馆在功能设计上采用藏、借、阅、检、研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具有突出的高等院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品位与风格,为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采用灵活的开放式服务模式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是集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于一体的新一代图书馆。其总体设计目标和基本要求为:

1、新图书馆大楼的建设要按“一流规划、一流设计、一流建设、一流质量”的要求,按照一流的标准去规划设计,建成校园标志性建筑。

2、新图书馆要建成学院的文献服务和信息网络中心、检索咨询中心和学术交流活动中心,为广大读者提供优美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研究条件,成为读者学习研究、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3、新图书馆在建筑设计时,既要满足藏书的需要,又要满足服务的需要,同时随着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还要满足网络文献信息的检索和获取、学术报告、展览宣传、读者休息等多功能的需要,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条件。

4、新图书馆建筑要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需要,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紧密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为运行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提供灵活性强、适应性高的空间。满足藏、阅、借、检、研一体和空间布局灵活使用的要求。

5、新馆大楼整体设计理念是:开放式、多功能、人文化。要突出文化品味,注重智能设计,节约资源,健康环保,将新图书馆建设成既富有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文化气息,既有适应时代发展的各种使用功能,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既符合图书馆建筑规范,又能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管理要求,造型美观,匠心独具,与整个校园风格协调一致的图书馆。

6、体现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宗旨。设计以人为本,处处为读者着想,力求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提供人性化的阅读空间,努力营造求知、创新、高雅、自由的学术氛围,使之能吸引读者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和满足个性化服务。

7、具备外向型高等学府学术殿堂的品味,以适应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需求。

8、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应有灵活性和发展余地,新图书馆要参考智能大厦得的综合布线要求来设计建筑,要具有传统图书馆向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能力。

(二)文献资源建设

根据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调整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为教学、科研、训练和竞赛做好文献资源服务,制订并逐步完善采访工作细则,全面加快馆藏资源建设,在现在33万册馆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2006年要达到纸质图书37万册,2008评估前达到纸质图书42万余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的规模。争取2009年馆藏图书馆总量达到50万册以上,2010年达到60万册,与学校的发展和办学规模相适应。报刊订购将达到1000种的规模,并根据学院学科建设的需要,注意核心期刊和重点期刊的订购。并注重奥科会、全科会等一系列的体育论文集的收藏,拟成立体育特色的特藏库。

其间,需要在全校进行调研,逐步建立并完善藏书体系,加强体育类和相关学科的中外文图书、期刊和数据库的订购工作,使之形成更显著的我院藏书特色。

(三)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及自动化管理系统建设 图书馆新馆将采用全新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以稳定、高效、使用方便为目标。在硬件设施方面,采用国际名牌的服务器和交换机,配置高性能、大容量的存贮设备,满足电子图书、随书光盘、论文提交和其它特色数据库的存储要求;新图书馆大楼采用综合布线系统,提供高速、完善的网络信息接入点,同时具有语音广播、消防监控、闭路电视监控功能。在软件方面,鉴于目前使用的SULCMIS III在功能、稳定性方面存在缺陷,新馆将考虑采用更成熟、更先进的计算机管理集成系统,以适应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在数据库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广东网络图书馆的合作,为读者提供期刊网、维普数据库、万方电子资源、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等全文数据库检索和下载服务;同时,购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报刊数据库、体育咨讯网;建设本馆的特色数据库,包括博硕士生论文数据库、学院科研成果数据库、院内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专家数据库,以及各体育大项(例如篮球、足球、田径等)的多媒体数据库;电子图书方面,在购买10万册电子图书的基础上,以后每年将新增1—2万册。

(四)图书馆管理

在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与各系、部选派相应学科的教授建立联系;成立广州体育学院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作为全校文献信息工作的协调机构,负责各学科文献资源以及数据库建设的咨询、规划和监督工作。

采用先进的全面办公自动化系统,降低办公成本,增强各种事务的透明度,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公效率,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协作水平。

(五)员工队伍建设

加强图书馆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各项业务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和培养教育工作。

继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图书馆员工敬业爱岗的自觉性,挖掘全体馆员的潜力,充分提高馆员积极性、创造性和服务热情,以人为本,做好服务工作,增强做图书馆人的自豪感。

通过岗位聘任和业务培训,进行图书馆业务人员的合理分工;通过引进人才和继续教育,改善图书馆的专业结构,力争到2010年使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数比例达到规定要求。

(六)图书馆服务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办馆指导思想,全面更新服务观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做好图书馆基本借阅服务的基础上,大力拓展高层次的信息咨询服务,通过设立咨询台,编制推荐书目,开展在线咨询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参考咨询服务工作。主动承担教师所主持的各级别课题所需要查找的文献资料,提供各级别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等情报,实行定题跟踪服务,为学院的教师从事高水平课题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为学院的科研建设做贡献。加快图书馆网页建设,做好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导航,实现快速获取资源功能;在图书馆网页开辟“新书通报”、“新书点评”和“读者荐书”栏目,加大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宣传力度。

以新生培训,文献检索选修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多层次地开展读者信息素质教育,提高读者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

七、主要措施

(一)争取上级领导支持。

图书馆的事业的建设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赖于上级领导的支持,图书馆是学院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科研和训练提供保障的重要部门,我们应千方百计地争取上级领导支持,努力改善办馆条件,争取在2007年建成新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方便、舒适的借阅环境。

(二)加大经费的投入。2010年预计图书馆藏达到60万册,希望财务部门作好经费计划,保障对图书馆购书经费的投入。

(三)加强图书馆的硬件设施。

图书馆计划将进行一系列数据库的建设,购进电子图书等都需要硬件设备的投入,还有目前图书相匹配的光盘也需要购置相应的硬件设施,才能达到图书与光盘同时能与读者见面,更好地使文献资源得到利用。从现代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读者借还书处需采用双显示系统,更好地方便读者。

(四)强化管理,提高办馆水平。

在认真贯彻执行学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图书馆的各项制度,使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有章可循。继续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和其它制度。

(五)提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六)提高人员素质,促进业务发展。

人才是办馆之本。要通过引进人才和加强对现有人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促进图书馆各项业务上新台阶。

第五篇: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指导原则 《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纲要》最鲜明的特点,也是贯穿于《纲要》指导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的一条红线。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基础上提出的,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坚持“六个必须”的指导原则。这就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明确“六个立足”的政策导向。针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了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真正做到“六个必须”,《纲要》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做到“六个立足”,以进一步调整推动发展的思路,转变推动发展的方式,明确推动发展的政策导向。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立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

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代背景

《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既面临难得机遇,也存在严峻挑战。这是在深入分析“十一五”时期国内外环境,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国情特点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纵观“十一五”时期的国内国际环境,我国具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诸多有利条件。从国内看,“十一五”时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国民储蓄率,是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坚实保障;比较雄厚的产业、科技和教育基础,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从国际环境看,“十一五”时期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

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有利于我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快,有利于我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国际空间。

《纲要》在分析“十一五”时期国内国际环境给我国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技术储备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公平与效率、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矛盾日益凸现;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从国际看,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各国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之,“十一五”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只要我们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业绩。

下载镇政府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工作经验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政府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工作经验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一五规划

    温家宝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说明(全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胡锦涛同志主......

    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规划目录前言1第一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宏观环境第一节“十五”计划预计完成情况第二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三节“十一五”经济社会......

    镇政府规划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根据大会主席团的安排,我谨代表镇政府向大会做政府规划工作的报告。政府本次规划,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级建设工作必须按规划进行,这样......

    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

    黑龙江省“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 事业发展规划 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是我国......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

    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0-02-05 字体:【大】 【中】 【小】 (2006年7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五年,也是体育事......

    铁路“十一五”规划文档

    对比“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建议,交通运输中的各个子行业在政策支持 力度的排名上发生了较大变化,铁路成为最优先扶持的行业。“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建设里程目标是:建设......

    十一五规划讲话

    ***在全省编制“十一五”规划和2004年年度计划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同志们:刚才***同志已就全省“十一五”规划和2004年年度计划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最后,我再就“......

    十一五规划心得体会

    中国青年报:十一五规划,从先富向共富转弯漫漫黄沙覆盖着山川,贫穷的农民与他们的牲口一起挤在土房的屋檐下。没有人家有自来水,也没有商店卖衣服,只有用一股股的线织成的上衣和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