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残联三八妇女节帮扶

时间:2019-05-13 15:1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残联三八妇女节帮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残联三八妇女节帮扶》。

第一篇:县残联三八妇女节帮扶

陇西县“三·八”妇女节多形式扶助残疾妇女家庭

一是广泛宣传。努力提高残疾妇女的法制意识。我县采取组织机关干部下乡、召开座谈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残疾人保障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深入讲解妇女维权知识,不断提高各级残疾妇女尤其是农村残疾妇女的法制意识。

二是举办培训。切实增强妇女自我生产发展的能力。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为契机,根据我县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年度规划,以传统农村种养殖(植)实用技术为重点,协同农业、畜牧、林业等部门,通过专业人员讲学、印发技术要点等多种渠道,依托乡镇、村各类会议,多形式举办妇女种养殖(植)业培训班,做到残疾妇女农户户均一个技术“明白人”。

三是结对帮扶。不断加快残疾妇女脱贫解困步伐。我县除继续加大县级部门、各乡镇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工作力度外,率先落实残联机关干部、乡镇残联干部结对帮扶残疾人工作,着手完善全县机关干部联系残疾人制度。截止目前,我委机关7名工作人员定点帮扶文峰镇栋梁村的7户残疾妇女家庭,以种植中药材为主的残疾人帮扶工作顺利推进,已为农户购置尿素7袋、磷肥14袋,赢得了群众的赞语。(陇西县残联报道)

第二篇:鄂前旗残联帮扶信息

取上致富经走上阳光道

——鄂托克前旗残联为包扶嘎查牧民致富搭桥铺路 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旗残联与上海庙镇陶利嘎查在“双联共建”党建模式结合下,成立了领导小组,共同开展活动,党建力量发挥出了更大作用,为陶利嘎查转移出的牧民带来了更多实惠。

一、组织技能培训,转变转移出牧民生存能力

旗残联的包扶单位陶利嘎查早在2007年全体牧民就转移出了牧区,现在大部分牧民已经进入城镇生活,但是这其中仍有很大一部分走出草原的牧民没有找到稳定的生活来源,甚至还有一些人对转移农牧民的政策产生了怀疑和逆反的情绪。旗残联领导班子针对陶利嘎查转移出牧民创业就业的难题,通过技能培训来转变转移出牧民原有的生存能力。邀请旗党校讲师和转移出去有收益、有创业的牧民代表,现身说法,使大部分群众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转变。通过多渠道协调有关部门,联系提供美容美发、客货运输、道路工程用工等就业岗位64个,收集发布就业信息97条,鼓励引导12名中青年牧民参加技能培训班,并取得了技术资格证,极大的推动了就业,彻底解除了农牧民“转出来干什么”的忧虑。

二、提供信息服务,开阔转移出牧民视野

旗残联通过与旗就业服务局联系,有用人单位招工信息,及时沟通,残联在信息公告栏里张贴就业信息,方便陶利嘎查群众了解就业信息。今年“七一”前夕,旗残联组织

陶利嘎查全体党员和部分牧民代表到东胜区和康巴什新区就城镇建设和创业就业为主要内容进行参观学习。陶利嘎查的群众由原来的牧民转变成真正的城镇居民,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转变。通过两天实地参观学习使大家收获颇丰,不仅感受了现代化城市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体会到了城市建设为居民带来的便捷,只有城镇的长足发展,居民的就业创业之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三、帮扶结对户子,增强转移出牧民致富信心

自实施牧民转移工程以来,旗残联就与陶利嘎查“两委”成员商讨嘎查牧民今后的生活出路。经过长时期的摸索和研究,他们探索出一套“组织管、干部帮、能人带”的切实可行的好方法。陶利嘎查党支部以正在建设的上海庙镇国家级能源基地为依托,先后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联系组织了38名牧民在“三新”铁路工地和地质勘探从事运输、服务等行业,大大增加了牧民的收入。旗残联通过开展“一助一”活动,使每名干部都与陶利嘎查转移出的就业困难的牧民结成帮扶对子,根据牧民的自身条件,他们积极与相关单位和企业联系,有的牧民会驾驶技术,旗残联干部就与物流企业联系;有的牧民会缝纫手艺,旗残联干部就与服装厂联系;有的牧民想开办零售门市,旗残联干部就与工商、税务、银行联系。旗残联干部已为十几名牧民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岗位。陶利嘎查能人高庆忠通过自己在外多年打拼积累的经验,带领11名转移牧民,到伊金霍洛旗自主创业,现在和他一起创业的牧民每人月平均工资都在2500元以上。大量事例证明,转移出的牧民在城镇中是大有可为的,牧民们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实际例子激发了他们创业就业的积极性,有的奔赴工程建设,有的从事运输行业,有的经商做起了生意,有的就近打起了零工,有的离乡不离土租地搞起了种养殖业。

第三篇:2011年残联全年帮扶总结.

息残办字„2011‟10号

2011年帮村扶贫全年工作总结

帮村扶贫工作是部门切实关切民生、为民谋利的有效载体,2011年,县残联落实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我县残疾人工作实际,深入基层摸实情,切实抓好帮扶工作的落实,扶贫帮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构建和谐平安社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我会联系帮扶村是小寨坝镇排杉村。排杉村有10个村民组,面积8.5平方公里,有423户村民。人口1615人,有劳动力850人,耕地面积1432.8亩,其中田563.8亩,土869亩。有小学1所,村卫生室1个,9个村民组用上自来水,全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该村现有中共党员33名(含预备党员4名)。其中男31名,女2名。小学文化6名,初中文化20名,高中文化4名,大专以上文化3名。30岁以下3名,40岁以下6名,50岁以下2名,60岁以下6名,61岁以上16名。

二、帮扶具体措施

帮扶工作中,我会结合排杉村的种、养业结构、经济状况和地理条件,制定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帮扶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领导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

我会领导高度重视帮村扶贫工作,在年初会议上专门研究部署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工作领导小组,由理事长为组长,副理事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为成员,明确整个帮扶活动由办公室牵头,廖家宇同志具体负责,确定“扶贫助困送温暖”为2011帮村扶贫工作重点,及时制定活动方案。

(二)调查研究,确定帮扶工作目标任务。做好帮扶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要做好帮扶工作,必须找准帮扶的切实点,抓住帮扶的重点、把握解决贫困的关键点。3月初,赵贤英理事长带领有关人员深入排杉村进行入户调查,在入户调查摸底中做到“三深入三了解三明白”。一是深入致富能手和贫困户家中,了解排杉村经济发展现状、农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明白该村今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二是深入党员、村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白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是深入示范户、文明户家中,了解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实用技术、法规法纪教育情况,明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重点。通过大量的入户调查,基本掌握了排杉村的发展现状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为科学拟订帮扶计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落实帮扶措施

(1)、确保帮扶工作收到实效。2011年5月5日县残联的两位同志到该村和村支两委进一步了解和对接相关帮扶工作,对群众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一一梳理,县残联和排杉村支两委本着力所能及、先易后难的原则,在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计生三结合”、贫困党员送温暖以及村组耕作便道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仔的交流后,双方逐步解决。

(2)制定发展规划。通过深入调研,在充分掌握该村村情的基础上,结合全县大的发展环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帮助该村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帮助该村找出一条符合全村实际的发展路子。

(3)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结合我会工作实际,邀请专业人材,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讲授现代养殖技术、农村经济作物种植技术,为农民脱贫致富打好技术基础。

(4)改善村容村貌。积极联系协调帮助开展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认真开展村级环境卫生整治,使该村群众的生产生活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发生明显转变。

(5)抓好组织建设。结合该村党员发展规划,通过深入调研,努力在该村的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等专业能手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帮助改善该村党员结构,力争把既能率先致富、又能带领村民致的党员培养成村领导班子的接班人,对现有村级领导班子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带领村民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2011年,我们在定点帮扶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距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创新体制机制,以农业产业化和扶贫开发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今年下半年开展的工作呢?

二O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帮村扶贫 全年总结 息烽县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 2011年11月28日印发

第四篇:残联上半年包保帮扶工作总结

残联上半年包保帮扶工作总结

按照市扶贫办的通知要求,结合市残联包村工作开展实际,现就上半年包保帮扶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包保帮扶工作情况

(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学习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为主线,组织全村党员认真开展学习活动,抓住重点环节,查找存在问题,抓好队伍建设,进一步筑牢党的基层组织。

(二)扎实开展包保帮扶工作

切实抓好包保村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制定《市残联包扶村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开展入户走访,班子成员每月到贫困户家庭入户了解情况,进行政策宣传。两节期间慰问3户贫困户家庭,慰问金1500元。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到村开展义务植树、村容村貌卫生集中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在村民致富、村容村居美化、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攻坚。注重激发包保村贫困户内生动力,做到扶贫成果可持续,杜绝简单发钱发物、送钱送物现象。加强党建促脱贫,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行“党支部+党员+贫困户”、“党支部+专业合作组织+贫困户”、“党支部+能人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带领贫困群众自力更生,积极创业,勤劳致富。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发挥党建指导员的作用,促进村党建工作。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

(二)帮助贫困户搞好庭院经济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对贫困户给予资金、生产资料等方面扶持。

(三)帮助村委会进一步谋划好扶贫项目和村集体项目管理,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收入。

对村集体经济项目村养鱼合作社给予2万元资金扶持。

(四)提升对定点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力度,加强对派出干部的指导、支持、关心和监督,杜绝“挂名走读”等现象。

第五篇:县残联帮扶及法律进社区工作汇报

县残联帮扶及法律进社区工作汇报

县残联帮扶及法律进社区工作汇报 根据市残联[]50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县助残帮扶、残疾人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等工作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助残帮扶工作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为切实做好我县的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我们通过调研,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同时结合县扶贫办定点帮扶所取得的效果,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文明办市残联〈关于开展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成立了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

任为副组长,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县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办公室,具体负责我县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的开展和对县直各单位帮扶项目执行情况的督导,同时在县残联一楼两间门面作为县助残帮扶办公室和法律援助工作站。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施。为我县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深入广泛宣传,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助残帮扶服务基层活动涉及千家万户,为充分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参与和支持,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实施。

一是会议发动。3月23日上午,在县委中心会议室召开全县残疾人工作暨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动员会,对助残帮扶服务基层活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二是召开各乡镇残联理事长例会印发县助残帮扶对象登记表16000份,通过乡镇残联理事长和村残协残疾人专职委员

深入残疾人家中进行面对面宣传和排查。三是我们要求各乡镇组织乡镇残联理事长、村残协专职委员进村入户对本辖区内的贫困残疾人进行摸底排查时,要充分掌握和了解贫困残疾人在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康复医疗、教育就业及法律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书面形式逐级上报。为全面开展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的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

3、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开展助残帮扶工作

为扎实开展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一是结合我县扶贫办开展的“定点帮扶工作”,积极与扶贫部门对接,及时掌握县直85个有定点帮扶村的单位及各单位帮扶工作联络员名单,按照每个定点帮扶单位帮扶3—4户贫困残疾人的原则,把各乡镇筛选出的贫困残疾人对象推荐给各帮扶单位。二是全县残联系统县、乡、村三级残疾人工作者按照每人帮扶1—2户贫困残疾人的原

则,主动与分包乡镇、村筛选出的贫困残疾人对象进行对接,确定帮扶对象。三是要求各帮扶单位和残联系统工作人员于近期内与帮扶对象完成对接。同时根据帮扶对象家庭状况及残疾人个人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进行帮扶。四是成立联合督导组,对全县助残帮扶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助残帮扶基层服务活动取得实效。目前,全县残联系统447个工作人员与844人帮扶对象正在对接中。

二、残疾人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工作 为切实开展残疾人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活动,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宣传残疾人法律援助制度,为残疾人事业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一是联合出台文件,明确任务目标。积极同县司法局配合,达成共识,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残疾人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活动的通知》、《关于成立县残疾

人法律援助和残疾人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文件。

二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了以县司法局局长、县残联事长为组长,县司法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县残联副理事长为副组长,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县残联办公室主任李民权、县用品用具服务部主任为成员的县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办公室设在县残联,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残疾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工作的落实和督促检查。

三是健全制度,确定职责。健全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制度,规范了法律援助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各乡镇都设立了残疾人法律服务站,残联有专职援助干部,村委有残疾人法律援助联络员,在全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层层有人管的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县残疾人联合

4月12日

下载县残联三八妇女节帮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残联三八妇女节帮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残联帮扶及法律进社区工作报告

    根据市残联[2012]50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县助残帮扶、残疾人法律服务进乡村进社区等工作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一、助残帮扶工作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为切实做好我县的助残帮扶基......

    市残联三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市残联三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报告 市三帮扶工作办公室: 一个月来,正值2012年两节期间,为使我市广大贫困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帮扶对象能够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按照省残联《关......

    关于民政残联助困帮扶有关政策的解析

    关于民政、残联助困帮扶有关政策的解析 主讲人: 一、低保救助 低保救助分农村低保、城镇低保和重度残疾人单独低保三类,低保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是帮助困难群体解决温饱......

    千阳残联及时对接帮扶村贫困群众需求

    千阳残联及时对接帮扶村贫困群众需求 “没想到这么快就送来了棉衣,还给了2件,真是太感谢了。”高崖镇普社村贫困户王晓东激动的说:“前些天工作组问我有什么需求可以在社会扶贫......

    黎川县残联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总结

    黎川县残联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脱贫攻坚战战略部署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要求,助力贫困残疾人脱贫奔小康,在2018年助残日期......

    残联总结

    州城村2014年残疾人工作总结 2014年,我村的残疾人工作,在县残联的总体要求、布署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村实际,认真做好了残疾人事业的各......

    2011残联工作计划

    盘龙社区2011年残联协会工作计划 1, 动员组织单位和参加人参与区举办的残疾人就业专 场招聘会。 2, 落实区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以及非义务教育阶段残 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

    残联工作计划

    残联工作计划范文 我上一年对档案管理和了解残疾人需求,文体了解情况。有所欠缺,以下围绕这几个方面写的计划 充分利用走访,对每一名残疾人及家属送去联系卡、了解现有家庭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