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额贷款促进妇女增收35篇

时间:2019-05-13 15:2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施小额贷款促进妇女增收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施小额贷款促进妇女增收3》。

第一篇:实施小额贷款促进妇女增收3

实施小额贷款促进妇女增收-----记xxx开展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工作纪实

xxx县妇联根据新财社(【2010】22号)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敏锐把握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党政重视,统一思想,围绕中心,搭建平台,狠抓落实,有力推动了妇女创业就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截止目前,我县发放妇女小额贷款xxx万元,贷款妇女xxx人。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更多地妇女增收致富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县妇联始终坚持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自觉地把妇联工作放在推进全县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结合我县的中心工作,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发放的重点项目确定为现代农业、畜牧业和全民创业工程,把番茄支柱产业、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和畜牧业等作为主要投资方向,使资金向特色优势产业集聚。重点做好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牛羊育肥、农副产品加工、农家乐等项目的贷款工作。

二、统一思想,形成合力,落实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一是在政策扶持上着力。县妇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多次汇报协调,争取县委、政府的支持。县政府将妇女小额贷款工作纳入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xx件大事之中,成立了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吉木萨尔县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实施方案》。

二是在领导重视上着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召开了全县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动员会,县长李成辉多次召集分管领导和四个部门召开协调会,研究-1-

解决妇女小额贷款工作存在的问题。政府xxx副县长亲自带队对全县xx个乡镇进行妇女小额贷款工作督导xx次,并召开办公室会议对各网点在具体办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处理。县长xxx还安排县人大财经委,对妇女小额贷款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县妇联主席和信用联社主任先后四次对各乡镇贷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指导和督查。各乡镇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起政府一把手亲自抓、主管副书记直接抓、妇联组织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全县上下一盘棋,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三是在宣传引导上着力。各级妇联切实利用妇联组织的载体优势和宣传优势,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通过办培训班、走家串户等形式大力宣传,用汉、维、哈三种文字向妇女群众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问答》等宣传资料xxx多份,并通过小额担保贷款发展起来的致富典型,加大宣传力度。根据工作开展中农民对政策的理解片面,造成工作难度大,程序繁琐的情况,又与信用社共同编印了《xxx县办理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业务应知应会》手册。截止目前,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报4期,编写简报7期,向州、县级新闻媒体上报工作信息15篇。

四是在建章立制上着力。建立了联络员制度、确保信息沟通渠道通畅。建立数据上报制度,实行每周上报一次贷款材料和贷款汇总表,每日进度统计,每周进展情况通报,及时掌握各乡镇贷款进展。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县妇联,财政局、人事保障局、信用联社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联系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是在创新工作方式上着力。实行“一站式”服务。各

乡镇妇联干部和信贷员实行“一站式”办公,采取第一轮每村三至五天集中办理,第二轮重点推进的办法,使贷款工作有序进行。简化了放贷程序。担保方式灵活多样,按信用度实行单户担保和三户联保。在操作程序上,只要符合贷款条件的,先有信贷员办理贷款手续,乡镇妇联、乡劳动保障所盖章后,统一上报县妇联、劳动保障局、担保机构程序性审核盖章,然后按照存档要求分发到各相关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力度。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办公室联每周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对乡镇网点具体办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和信用社沟通给与解决。

三、搭建平台,营造氛围,竭诚为广大妇女提供服务

一是搭建信息平台。县妇联及时组织乡镇妇联干部积极参加业务培训,确保妇联干部人人清楚政策,熟悉流程,明白细节,切实担起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宣传员的责任。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县妇联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信用社、财政局通力协作,坚持符合条件,快速办理,绝不拖延的原则,积极为各族妇女发放贷款。同时,根据信用联社担保要求,采取形式多样的反担保形式保证贷款顺利进行。

三是搭建监督平台。坚持从源头抓起,要求基层妇联扎实做好贷前调查摸底工作,深入农户全面真实地掌握申贷妇女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作为推荐依据。通过四部门联合审核,彻底杜绝发放人情贷款、间接贷款,有效保证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和合法性。

第二篇:抓好劳动力转移促进妇女增收

近年来,我们镇妇联把搞好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中心环节来抓,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劳务中介为主导、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信访维权一条龙服务”的促进农村女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全镇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3613人,占总劳动力的84.2%,其中转移妇女劳动力1682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48%,全镇劳务收入达20801.4万元,其中妇女劳务收入近亿元,跨出家门挣大钱,已成为我镇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善妇女劳力转移工作机制近几年来,农民增收幅度日趋缓慢,如何才能使妇女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已成为我镇妇联面临的一道难题,1999年社会调查时我们发现,当时的星一村,全村1110多人,外出务工的就有346人,仅外出打工收入就达220多万元,全村人均2000多元,而规模相当的西冒村,全村只有84人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只有500元,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村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把这一调查结果及时向党委政府作了回报,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决定把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搞好妇女劳动力转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抓网络建立:镇上成立了由分管工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妇联、企管站、劳动就业办公室、成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明确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妇女主任,担任劳务输出联络员和信息员,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多次召开协调会议,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镇村纵向的工作网络。二是抓责任制的建立。为强化镇村两级的责任意识,我们在全镇建立了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责任制,镇党委、政府与村长、妇女主任签订责任状,分解落实劳务输出任务。并制定了考核奖励办法,大大增强了各村妇女主任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全镇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成立中介机构,兴办镇级劳务市场。全镇共成立劳务中介机构八家,还有一家正在筹建之中,因镇村合并精减下来的原大狄村妇女主任石太兰,缫丝厂下岗女工吴秀芳,下岗不失志,先后带头兴办起“**镇劳动就业服务站 ”、“**镇盛达职业介绍所”两家中介机构,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业务越做越大,自2000年以来先后向上海、浙江、苏州等地输送女工6000人,成为**镇劳务市场的领头羊。四是抓调查摸底,建立女劳动力输出档案。我们对全镇21个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对全镇待转移劳力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全镇有妇女劳力22555人,已转移16820人,全镇尚有5735名妇女未转移,通过调查摸底,根据未转移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意识、技术技能进行分档归类,为岗前培训和向企业输送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分类指导提供了依据。

二、宣传发动,激励妇女外出创业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妇女增收的重要措施,紧紧抓在手中,逢会必讲劳务输出的意义和妇女外出劳务的好处,利用“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召开劳务输出座谈会,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向广大妇女反复宣传,妇女外出劳务能使妇女经济上日趋独立。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亦将随之提高,同时我们还注意培养和发掘妇女外出务工致富的典型,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妇女,感召妇女。贫困妇女吴美琴通过劳动中介去上海电子厂打工,年收入万元以上,很快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我们将这一典型事例在全镇广为宣传,一石击起千层浪,从而激发了全镇妇女创业就业的激情,消除了固守本土、小富即安、害怕受骗上当等消极畏难情绪,树立起跨出家门,共同挣钱,外出打工,就能快富的新观念,目前外出务工已成为我镇妇女特别是青年女性的新追求。

三、定单培训,为农村妇女外出劳务打基础劳务输出的最大障碍是劳务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亟等提高,往往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对口的劳务人员,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在强化初中毕业生接受技能培训的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办法,开展“定单”培训,我们走出去,了解用人单位对所需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等方面的要求,然后用请进来的办法,请用人单位来我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近几年来,我镇先后举办电子、服装、花木等培训班50期,培训劳务人员6135人次,其中妇女3421人,今年上半年,就开办服装培训班2期,电子班2期,花木班2期,培训妇女400多人次。

四、以人为本,强化管理,为妇女外出务工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要求我们在劳务输出指导方式和服务工作方面,必须努力创新,为此我们着力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规范管理,增强中介服务的能力和信誉。镇妇联配合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把八家民营中介公司组织起来,统一抽调60多人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统一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统一中介服务的收费和工作流程,实现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使我镇劳务市场与上海、浙江、苏州等地的工厂企业建立起正常的业务关系,不但使我镇的劳务输出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还在为周边的市县服务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上海英华达等企业每次招工时,优先录用我镇输送的人员。(二)强化维权,保障外出妇女的合法权益。由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常常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为保障我镇外出妇女权益不受侵犯,首先我们要求中介公司与信誉较好,劳保待遇较多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我镇外出劳务妇女提供基本保证,其次,我们在对妇女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妇女学法、懂法、守法。在输送妇女进厂时,还给每人赠送一份材料袋,内装妇女权益保障、劳动法、合同法等学习材料,并附上致外出女工及女工家长的一封信,使女工进厂后能经常学法,同时我们还教育妇女自觉遵守厂规厂纪,保证女工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对女工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我们协同中介部门及时赴厂帮助调解处理,最大限度地维护女工权益。同时,我们在上海、苏州等地还设立了办事处,参与厂方的管理,及时关心女工工作生活情况,对用工方违反合同,辞退的女工,我们为女工极力争取厂方补偿,并积极为其联系合适厂家,直到女工再次就业为止。(三)关注特殊群体,优先安排转移困难妇女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优先安排贫困妇女、军嫂、三峡移民就业,岗前培训时,我们对一些贫困户实行免费培训,并对贫困户劳动力转移采取优先安置的扶持政策,此举使我镇不少结对扶贫户找到了较好的就业岗位,如三峡移民杨长斌刚落户我们**镇,针对其具备熟练缝纫工的优势,经多方联系协调,该同志已在新办的独资企业——雅尔美服饰有限公司落实了就业岗位。

五、发展二、三产业,促使妇女劳动力就地转移搞好劳务输出必须坚持异地输出与就地转移同步,就业与创业并重,才能实现由农到工的大转移。为了确保妇女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几年来,我们大力发展个体民营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一是针对本镇绣花、绗缝的优势,鼓励女能人兴办服装、绣花、绗缝等劳动密集型企业,2003受南通市妇联表彰的劳动力转移先进个人、绣花能手徐梅兰,投资200多万元兴办起绣品厂,目前已有工业机120台,电脑绣花机9台,吸纳妇女劳动力200多人,同时在全镇兴办起20多个绣花点,在她的带动下,全镇共有绣花、绗缝厂10多家,绣花、绗缝加工点30多个,全镇有近5000多名妇女从事绣花绗缝业。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身为镇妇联主席的我,自觉服从党委、政府分工,远赴宁波、上海、深圳、苏州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从洽谈到试投产仅为两个月的雅尔美服饰公司已吸纳女工80多人,产值70多万元,目前该公司准备扩大投资,组建雅尔美集团,预计能吸纳女工500多人。到目前为止,全镇已有工业企业677家,吸纳工人6025人,其中用工人数达100人以上的企业就有16家。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全镇有各类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3302家,从业人员达7264人,在全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13289人中,妇女劳动力就占了80%。我镇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距离,与先进镇相比,差距更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妇女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不断开拓劳动力市场新领域,同时拓展国外劳务输出业务,力争今年新增转移妇女劳动力800人,使我镇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抓好劳动力转移 促进妇女增收

近年来,我们镇妇联把搞好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中心环节来抓,初步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劳务中介为主导、市场化运作、规模化经营、信访维权一条龙服务”的促进农村女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全镇已转移农村劳动力33613人,占总劳动力的84.2%,其中转移妇女劳动力16820人,占转移劳动力的48%,全镇劳务收入达20801.4万元,其中妇女劳务收入近亿元,跨出家门挣大钱,已成为我镇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完善妇女劳力转移工作机制近几年来,农民增收幅度日趋缓慢,如何才能使妇女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已成为我镇妇联面临的一道难题,1999年社会调查时我们发现,当时的星一村,全村1110多人,外出务工的就有346人,仅外出打工收入就达220多万元,全村人均2000多元,而规模相当的西冒村,全村只有84人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只有500元,这一事实充分说明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村妇女收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把这一调查结果及时向党委政府作了回报,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决定把转移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搞好妇女劳动力转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的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是抓网络建立:镇上成立了由分管工业的副书记任组长,妇联、企管站、劳动就业办公室、成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明确各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妇女主任,担任劳务输出联络员和信息员,镇党委书记亲自抓,多次召开协调会议,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镇村纵向的工作网络。二是抓责任制的建立。为强化镇村两级的责任意识,我们在全镇建立了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目标责任制,镇党委、政府与村长、妇女主任签订责任状,分解落实劳务输出任务。并制定了考核奖励办法,大大增强了各村妇女主任的责任意识,保证了全镇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成立中介机构,兴办镇级劳务市场。全镇共成立劳务中介机构八家,还有一家正在筹建之中,因镇村合并精减下来的原大狄村妇女主任石太兰,缫丝厂下岗女工吴秀芳,下岗不失志,先后带头兴办起“**镇劳动就业服务站 ”、“**镇盛达职业介绍所”两家中介机构,以人为本,诚实守信,业务越做越大,自2000年以来先后向上海、浙江、苏州等地输送女工6000人,成为**镇劳务市场的领头羊。四是抓调查摸底,建立女劳动力输出档案。我们对全镇21个村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对全镇待转移劳力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全镇有妇女劳力22555人,已转移16820人,全镇尚有5735名妇女未转移,通过调查摸底,根据未转移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意识、技术技能进行分档归类,为岗前培训和向企业输送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分类指导提供了依据。

二、宣传发动,激励妇女外出创业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妇女增收的重要措施,紧紧抓在手中,逢会必讲劳务输出的意义和妇女外出劳务的好处,利用“三八”妇女节等节日召开劳务输出座谈会,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向广大妇女反复宣传,妇女外出劳务能使妇女经济上日趋独立。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亦将随之提高,同时我们还注意培养和发掘妇女外出务工致富的典型,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妇女,感召妇女。贫困妇女吴美琴通过劳动中介去上海电子厂打工,年收入万元以上,很快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我们将这一典型事例在全镇广为宣传,一石击起千层浪,从而激发了全镇妇女创业就业的激情,消除了固守本土、小富即安、害怕受骗上当等消极畏难情绪,树立起跨出家门,共同挣钱,外出打工,就能快富的新观念,目前外出务工已成为我镇妇女特别是青年女性的新追求。

三、定单培训,为农村妇女外出劳务打基础劳务输出的最大障碍是劳务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亟等提高,往往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对口的劳务人员,为了解决这一瓶颈问题,我们在强化初中毕业生接受技能培训的同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办法,开展“定单”培训,我们走出去,了解用人单位对所需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等方面的要求,然后用请进来的办法,请用人单位来我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近几年来,我镇先后举办电子、服装、花木等培训班50期,培训劳务人员6135人次,其中妇女3421人,今年上半年,就开办服装培训班2期,电子班2期,花木班2期,培训妇女400多人次。

四、以人为本,强化管理,为妇女外出务工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要求我们在劳务输出指导方式和服务工作方面,必须努力创新,为此我们着力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规范管理,增强中介服务的能力和信誉。镇妇联配合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把八家民营中介公司组织起来,统一抽调60多人在上海、昆山、苏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统一收集和发布用工信息,统一中介服务的收费和工作流程,实现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使我镇劳务市场与上海、浙江、苏州等地的工厂企业建立起正常的业务关系,不但使我镇的劳务输出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还在为周边的市县服务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上海英华达等企业每次招工时,优先录用我镇输送的人员。(二)强化维权,保障外出妇女的合法权益。由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常常与用人单位发生矛盾,为保障我镇外出妇女权益不受侵犯,首先我们要求中介公司与信誉较好,劳保待遇较多的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我镇外出劳务妇女提供基本保证,其次,我们在对妇女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使妇女学法、懂法、守法。在输送妇女进厂时,还给每人赠送一份材料袋,内装妇女权益保障、劳动法、合同法等学习材料,并附上致外出女工及女工家长的一封信,使女工进厂后能经常学法,同时我们还教育妇女自觉遵守厂规厂纪,保证女工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对女工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我们协同中介部门及时赴厂帮助调解处理,最大限度地维护女工权益。同时,我们

第四篇:实施培训工程,促进农民增收

实施培训工程促进农民增收

彭宏任洁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内容提要: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科技文化素质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不能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农业职业技术院校要建立和完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农村科技进步,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农民素质培训增收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文化教育水平较低且分布不均衡的欠发达国家,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农村,如何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已成为关键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中指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这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农业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农业技术培训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农民培训的任务,为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中明确指出:“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农村农民的收入差距的绝对数更是惊人。据统计,到2002年底,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民的3.11倍。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调查数据,200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仅为2366元,而同期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人均年工资已超过1万元。在这些数字的背后,农业成为效益低下的脆弱产业,农村成为贫困的代名词,农民成为最大的弱势群体,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农村和农业生产的现状及农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归纳起来,近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有:

1.1 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目前城乡差别、工农业剪刀差仍然存在,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工农业的差距,城乡差别也在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屡屡加薪,高薪外企的不断进入,带动了国内企业薪金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而农产品价格却一直处于低弥状态,农村居民比较收益明显下降,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1.2 受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由于广大农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虽然包

产到户后,增强了农民的自主性,但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低、信息不灵,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种什么,怎么种,种出来的产品也不知道怎么卖。

1.3 我国农业劳动力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按受不同教育程度的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计算,在农村劳动力流动人口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占52.2%,其次是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4.2%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占13.3%,不识字的占10.3%,我国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农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15%左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1.4 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率比较低。据统计,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6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由于劳动力素质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先进的科学技术得不到充分应用,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农业生产。造成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农村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农产品产量低、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1.5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0多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

1.6 由于农村收入低,造成了恶性循环,一方面,文化素质稍高的农民纷纷外出打工,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农村教育水平偏低,农民子女考上大学等继续学习的机会少,有的考上了,但由于经济问题而无法就读,即使上了大学,毕业后也是千方百计跳出“农”门,造成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文化素质日益降低,2.新形势对农民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要求。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385万人,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有12.5%。根据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目标,每年需要转移1000多万农村人口;同时,每年没有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约600万初高中毕业生迫切需要通过教育培训实现转移。去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每年要超过1亿人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每年要超过200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对农业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作出贡献。

2.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农民增收问题的重点和难点是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的那部分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全国平均纯农户仍占农户总数的62%。受农产品价格低迷和农业结构调整影响最大的是这类纯农户。农业职业教育要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转型服务,要为效益农业、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和社区文化建设服务;为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服务。加强与发展规模、效益、特色、生态、有机农业相适应的农业培训将是新时期农业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2.3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队伍为前提,因为

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必须由直接参与的人去实现,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并掌握了先进的文化科技知识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得到推广。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应充分重视培养青年后继农民、培植一定规模的专业农户和先导农户,为农村和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4 农村社区的社会化终身教育的要求。农村社区的社会化终身教育随农村城市化进程日趋活跃。在农村社会转型的动态发展中,农村职业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动态变化,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与继续教育相结合,实现农村社会化终身教育。

3.农业职业院校在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3.1 认识不足。一是农业职业院校本身对农民培训作认识不足,存在只抓学历教育,忽视培训工作的现象。认为农民培训收费低经济效益不高,组织困难,效果不显著。二是各级领导认识不足,在只注重政绩的风气影响下。对农民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宁可投入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建设可供上级检查验收的示范园区,对几万元的农民培训费用却没人愿意承担。

3.2 经费不足。由于农业高职院校属于新兴的农业教育事业,国家对农业高职教育没有投入和资金支持也没有特殊的保护政策。农业职业院校没有专门的培训经费,培训费收高了农民又负担不起。

3.3 师资不足。一是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师生比偏低,教资严重不足,多数教师超负荷工作,有的教师每个学期都上新课,已无法应付全日制的正常教学,所以培训工作也就无暇頋及。二是多数农业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亟缺。无法承担农民培训实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开班授课也只是纸上谈兵。

4.搞好农村培训,促进农民增收

4.1 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农业高职院校要主动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联系,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关政策和要求,沟通信息,争取培训任务。同时,要逐步建立农民工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中介、跟踪服务四位一体、全程全方位服务的组织形式,密切学校与劳务市场、用工单位的联系,密切培训与就业的联系,加强服务,以培训促转移,以转移促培训。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已开始实施,该工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保证受训农民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2004-2005年,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开展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年培训250万人;2006-2010年,在全国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3000万人;2010年以后,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辟了新时期、新阶段农业职业教育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贡献的光明之路。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

训中的主力军作用,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操作规程要求,安排培训内容,设臵培训课程,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

4.2 搞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明确“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代新型农民;具备一定的产业开发能力,成为农业产业经营业主;具备一定的组织形式,成为专业协会的骨干会员;具备较强的技术辐射作用,成为中坚农户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目标定位,积极参与以“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为主导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要充分利用农业职业院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为农村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和涉农二、三产业中懂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队伍及发展乡镇企业所需要的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类培训以短期、单项的技术培训为主,可以到学校来学习培训,学校应常年办班,农民随到随学,学完回去后就可以用。也可以派老师到基层办班,以县或乡为单位组织办班。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为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提高农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4.3 搞好农村干部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培养大批能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能力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这一点以往“农干班”形式可以参照,通过行政的手段,与组织、人事部门配合,要求分管农业的乡镇领导干部、村主干,定期到农业院校参加培训。培养一支有理想、有能力、掌握高新农业技术的,能带领广大农民致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4.4 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致力于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党的十六大明确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列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并强调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农业职业院校要积极实行更加开放、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继续推进学历教育与培训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结合,推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资料

[1]李春红,高职教育如何适应WTO 《教育与职业》20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3]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4]《黄炎培教育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

[5]娄玉琴:《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职业技术教育》1998年第1期

[6]田建荣:《关于高等教育学术性、职业性问题的思考》,《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7]路明著,《农业教育50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4

附:

作者简介:彭 宏,1959年4月出生,1982年7月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农学专业,现任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教师,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联系电话:手机:***办公室:0591-5322528宅:0591-3114067

第五篇:实施精准扶贫 促进农民增收

实施精准扶贫 促进农民增收

兰基调是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昌背村种植大户,是经扶贫对象识别选出的登记在册的扶贫户。2011年他在村里带头种植茶叶,2013年他向县扶贫办和农村商业银行申请贴息贷款建起了一个12亩的茶园,当年产茶150公斤,纯收入13.5万元。在他的带动下,现全村有145户种植茶叶1480亩,并成立了茶叶合作社,两年后该村预计茶叶收入可达1500万元,人均2.4万元。

伟江乡洋湾村村民尹宗国家有3口人,爱人体弱多病,儿子在山东读书,是村里有名的低保户。2013年他向县扶贫办和农村商业银行申请扶贫小额贷款1万元,种植西红柿1.5亩,年收入6万多元,成功脱贫。

这就是龙胜各族自治县实施扶贫小额贷款奖补试点项目带来的实惠。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财政厅、农村信用联社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扶贫小额贷款奖补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以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识别出来并登记在册的有致富意愿、遵纪守法、并具有较好小型生产经营项目的扶贫对象,以及实施带动扶贫对象共同致富项目的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为扶贫小额贷款扶持对象,采取由财政、扶贫、农村商业银行担保的方式发放信用贷款,解决他们无资产抵押的困难。

2013年,龙胜各族自治县共向434户农户(全部为扶贫对象,其中80户为贷款过2万元的大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003.92万元,到期应回收贷款232.5万元,到年底已回收229.3万元。贷款农户的资金主要用于发展种养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带动人均增收900元,所有贷款户年内均实现了脱贫。

龙胜各族自治县成立了由分管农业扶贫工作的领导为组长,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科技局等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的扶贫小额贷款协调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同时先后印发了《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扶贫小额贷款奖补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和《龙胜各族自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2013年扶贫小额贷款奖补试点工作规程》,就扶持对象、贷款发放程序、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和贴息、奖补规定、协调小组职责等作出明确规定。

县扶贫办财政局和农村商业银行根据自治区印发的文件,共同制定了县实施方案。县扶贫办向农村商业银行提供扶贫小额贷款备选扶贫对象名册和备选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名册,对农村商业银行发放、回收扶贫小额贷款进行审核、监督;县农村商业银行审查确定贷款额度,配合县扶贫办核定贴息并及时将贴息发放给贷款户。农业科技等部门指导和帮助扶贫对象选定生产经营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乡镇协调小组下到贷款户家中了解情况,指导工作。

为确保扶贫小额贷款奖补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扶贫办、农村商业银行共同对扶贫对象进行了摸底,查阅了以前的贷款情况和记录,了解了具体带动能力情况和拟开展的小型生产经营项目,对确定为有致富意愿、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扶贫对象予以优先发放贷款。

为使扶贫小额贷款户资金用得好、收得回、有效益,协调小组注意引导贷款户加强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合作,通过“公司+贷款户”“合作社+贷款户”等模式,较好地支持了贷款户在实施凤鸡、翠鸭养殖和罗汉果、茶叶、蔬菜种植等产业方面的发展和增收。

下载实施小额贷款促进妇女增收3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施小额贷款促进妇女增收3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妇女创业增收

    投入经济建设中创业增收显身手 伏山镇辖59个行政村,7.6万亩耕地,6.6万人,其中具备劳动能力妇女15000人。2010年,全镇工商税收实现3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2011年1-6......

    妇女小额贷款汇报

    ****乡(镇)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推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工作部署......

    促进农民增收

    白水民间资本助推经济发展澄城六大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王小丽 通讯员 杨娟)作为全省首个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见》的白水县,今年民间资本呈现出活跃态势,已有......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杨龙书 [论文提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浅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 灵石县两渡镇镇长侯文斌 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促进 城乡一体化的基础,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基石。......

    妇女小额贷款补充通知

    镇原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补充通知 各乡镇妇联: 《镇原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实施意见》已经县委办、政府办印发各乡镇,请及时汇报乡镇主要领导,尽快启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现就......

    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自查报告

    XXX镇妇女创业小额担保 贷款工作自查报告 XXX镇共有X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XX人,耕地面积XXX亩,2009年全镇人均纯收入XXX元。自全区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

    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宣传材料

    寿宁县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宣传材料一、贷款银行:寿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具体经办社为各乡镇信用社。 二、贷款对象: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有创业项目、家庭成员无不良旧欠与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