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思路推动城乡妇女工作共同发展
创新思路 推动城乡妇女工作共同发展
崔玲玲
近年来,我市各级妇联组织把帮助妇女创业增收,促进城乡妇女统筹发展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充分发挥“联”字优势,凝聚妇女力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有利于统筹城乡妇女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推动城乡妇女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立足市情,创新妇女工作新思路
为切实掌握我市当前农村妇女的真实状况,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稳步推进城乡妇女共同发展,去年,市妇联组织课题组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我市部分乡镇、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等途径,获取了翔实的资料。我市有110多万妇女,其中,农村妇女劳动力45万,城镇在岗职工8.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中,女工4719人,占下岗总数的72.6%,她们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水平,影响着全市妇女的全面发展,她们的现实需求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市妇联提出了“创新载体、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加强培训,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积极推动服务、培训、资源的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努力构筑服务城乡妇女的工作平台。
二、发挥优势,开辟妇女工作新途径
全市各级妇女组织顺应经济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妇联自身优势,以“四大项目”为载体,不断加大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工程,增强统筹城乡妇女的服务力度。
1.实施培训项目,增强农村妇女的致富能力。各级妇联组织以“女性素质培训进农家”为载体,依托“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妇女培训基地”,邀请农业专家广泛开展新科技培训,80%的农村妇女接受了培训,6000余名妇女获得了绿色证书或农民技术员职称。市妇联与市农业局联合开展的科技宣传周、送科技进乡村活动,仅2009年,就举办果树栽培、种桑养蚕、养猪养鸡等技术培训16期,培训妇女3043人次,共组织妇女参与各类培训达27万余人次。
2.实施“科技致富带动项目”,抓女科技种养示范户的培养。各县(市、区)、各乡镇妇联对女科技示范户建立专门档案,实行跟踪服务。高平、阳城妇联围绕当地生猪养殖、蚕桑养殖的产业优势,不断加大对妇女典型培养,种养大户成批涌现,女能人群体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城乡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陵川县妇联围绕畜牧、药材、旅游、杂粮等特色产业抓科技培训,大力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素质和调产能力,全县涌现2000余名科技致富女能手、科技示范户等,使产业的特色更加凸显。
3.实施培育示范项目,使“妇”字号基地成为农村妇女发展的典范。各级妇联组织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组织引导农村妇女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等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产量。2010年通过深化“增收致富项目进家庭”、“农业科技进家庭”活动在全市创建100个“巾帼科技示范基地”、50个“巾帼生态示范园”,继续培育发展“妇代会+协会+妇女”“女能人+协会+妇女”等“妇字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市有10万名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2000个“巾帼示范基地”和“三八绿色工程,20多个“妇”字号龙头企业,107个市级以上“巾帼示范村”。
4.推进扶贫项目,为农村妇女早日脱贫增加致富渠道。积极联合农业、劳动等部门做好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开展“阳光工程”就业创业帮扶行动,广开就业渠道,帮助2万多名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多种形式的就业转移,有力地推进了城乡妇女资源、信息、工作的有效对接。继续在贫困山村和市县(市、区)下岗妇女中实施“巾帼致富小额贷款”项目,探索妇女小额贷款担保管理新模式。加强与各地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经办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等部门协调配合,积极做好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贷前服务、贷中管理和贷后核查工作,提高妇女小额贷款受益率。高平市妇联帮助妇女切实解决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率先与农村信用社联合开展小额贷款扶持女性创业活动,对全市掌握种植、养殖技能、并有创业意向的农村妇女提供小额贷款支持,扶持她们走向创业道路,经审核确认,已为17户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种养加工户发放贷款计48万元。目前为止,全市“妇”字号企业新增12家,帮助1000余名妇女解决了就业问题。
三、整合资源,推动妇女工作新发展
各级妇联充分发挥的“联”字优势,动员组织各方力量,以“四大联手”推动为统揽,创新城乡妇女统筹发展机制。
1.以市妇联牵头,与县(市、区)妇联、乡(镇)妇联、村妇代会四级联手,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使工作内容上相互渗透,工作方式上相互借鉴,工作效果上相互促进,形成统筹城乡妇女维权与维稳的有效合力。首先,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广泛宣传《妇女权益保护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开展各类法律宣传咨询活动21余场(次),发放维权宣传资料32000余份。其次,健全信访网络,市、县(市、区)、乡(镇)、村妇联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维权网络服务点,使妇女维权在基层找得到,有人管。通过开通妇女维权服务热线,引导妇女通过合法渠道表达诉求,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劝说调解,实施法律援助等手段,为上访群众服好务。今年以来,各级妇联组织共受理妇女维权案件112件,目前,已协同相关部门办结96件,使受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再次,密切关注妇女劳动权益受侵害的问题。针对妇女就业、基层女干部工资待遇、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家庭暴力等权益问题,各级妇联组织加强监督,推动有关部门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决策建议,向人大、政协提交议案提案,切实共同担负起了妇女维权的责任和使命。
2.实行岗村联手。为了充分整合全市450个市级以上“巾帼文明示范岗”这一优势资源,市妇联实施“两大”行动。首先,开展“岗村帮扶行动”,评选出全市13个在帮扶能力、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优秀巾帼文明岗”与13个一肩挑的女村官“巾帼示范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帮扶活动,使巾帼示范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资金项目、产品销售、岗位用工、贫困帮扶等对接服务,“岗村帮扶行动”让农村妇女在联手中分享城镇资源,有效地实现了城乡妇女的统筹发展。其次,开展“岗村牵手行动”,组织动员鼓励“巾帼文明示范岗”单位,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通过大力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健康”下乡活动,全市各类牵手对子达到5000余对,进村入户近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余份,带动了7万余名妇女岗位奉献、岗位建功。
3.实行企村联手。大力实施“女能人带动”战略,鼓励女企业家与村社联手,先后在全市选树、培养、发展了苏红萍、郭秀英、刘五女、乔香平、崔书兰等一大批民营女企业家,她们自创家业,从弱到强,承
担起了促进城乡妇女发展的领军责任。张小香、段香平、殷坤苗、孔晚英等一大批新型女农民把握市场机遇,带动农家女增收致富,成为全市城乡妇女创业就业的典范,统筹城乡妇女发展的中坚力量。
4.实行“巾帼志愿者”与家联手。为了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弘扬“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各级妇联组织全面加强和完善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全市有1500多支保洁护绿、文化宣传、便民服务、民调安保、交通协管等巾帼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美德进万家”、“特色家庭”、“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等各项主题活动,为统筹城乡妇女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市涌现出各类“文明”、“和谐”、“平安”家庭50多万户,参与率达到了98.3%,“巾帼志愿者”队伍已成为实现城乡妇女共建共享的一支重要力量。
(作者系市妇联副主席)
第二篇:创新巾帼维权新路子 推动妇女工作新发展
创新巾帼维权新路子 推动妇女工作新发展
——高密市妇联创新开展巾帼维权志愿者工作
妇女维权工作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尤其是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冲击着现代人家庭生活中,各级妇联在妇女维权工作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高密市妇联在积极探索维权工作新途径,构筑维权工作新格局,扎实推进妇女维权工作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涌现出以“巾帼维权志愿者”为代表的一系列维权群体,为妇女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顺应形势发展,建立健全巾帼维权志愿者队伍
面对维权工作的新发展,高密市妇联积极应对,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将各种有生力量纳入妇女维权工作中,有效地发掘和利用民间妇女组织、社会团体、志愿者队伍等社会资源,通过妇联搭建平台,提供信息的方式,整合社会力量,直接为维护妇女权益服务,如将社会上的法律工作者纳入妇联维权工作志愿者的行列,参与到普法宣传和其他法律服务中来。多年来,高密市妇联在社会化维权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把工作触角直接延伸到政府各职能部门,形成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尤其是整合了一大批社会力量,使他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妇女维权工作中来,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生力军。2006年,通过面向社会招募维权志愿者,组建了由医生、心理咨询师、教师、法律工作者、机关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参加的近百人的高密市第一支妇女维权志愿者队伍,开创了社会化维权工作的新局面,在全市妇女维权工作的发展历程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优化平台结构,维权志愿者力量不断壮大
高密市妇联自维权志愿者队伍组建以来,始终坚持活动开展与机 制建设并举,组织发动与社会招募同步的原则,通过社会化、事业化的运作方式,积极推动维权志愿者行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通过不断优化平台结构,维权志愿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队伍建设是维权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把内部管理搞好,把自身队伍带好,才能把这项高尚的事业做好。为此,市妇联积极加强对维权志愿者的培训和锻炼,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提高业务素质,提高整体服务水平,使之成为推动维权志愿服务事业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妇联维权志愿者队伍以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目的,积极开展了各具特色、切实有效的志愿服务,树立了维权志愿者的良好形象,不断促进维权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市妇联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法制宣传中的作用,送法上门,义务提供法律咨询,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通过不定期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和培训活动,为广大妇女提供法律政策和心理咨询服务,引导妇女儿童依据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打造服务品牌,不断创新巾帼维权新路子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调研需求,全面掌握各个层次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促使妇联维权志愿活动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社会。制定、使用《高密市妇女维权手册》等一系列制度,不断加强对妇联维权志愿者的管理、考核与激励,使广大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既能较为正确、规范地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同时又能在服务的过程中得到社会的认同与肯定。围绕五五普法、禁毒、零家庭暴力、平安家庭创建、等方面工作,积极推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化的运行方式,进一步扩大维权志愿者协会在
社会的影响力。通过调研需求,全面掌握各个层次妇女群众的实际需求,促使妇联维权志愿活动更好地贴近群众、服务社会,努力做到哪里有困难,哪里有侵权事件,哪里就有巾帼维权志愿者的行动。
第三篇:创新思路扎实工作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根本好转
创新思路 扎实工作
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根本好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代表执法大队作典型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创新思路 扎实工作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根本好转》。去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立足本职,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特别是通过去年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教育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依法用地管地观念深入人心,全市国土资源管理秩序得到根本性好转。
一、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实现了零约谈、零问责的目标
去年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全市监测图斑个,面积亩,违法占用耕地的比例%,列全省第位,整改任务十分艰巨,形势异常严峻。在*局长的亲自带领下,我们先后7次跑部进省,沟通协调,赢得支持。积极主动的为市委、市府当好参谋。局领导全力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印发了《2009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3个督导组,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整改措施,对各镇、街道(区)的整改工作两天一调度,一周一通报,促进了工作的扎实开展。执法大队全体人员加班加点,没有星期
六、星期天,昼夜奋战,真正以“五加二”、“白加黑”,不怕苦、不怕累的态度全力投入工作中。整理案卷材料463卷,图纸1000多张,拆除复耕违法占 1
地1500多亩,争取指标815亩完善用地手续。制定出台了违法用地的“综合施治”措施,把依法用地作为观摩点评的前置条件,切实遏制了违法用地行为,这一措施得到了市局**局长的肯定,转发**市国土资源系统学习推广。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全市违法用地比例由%降为%。国土资源部第八督查组认定我市“卫片检查基础工作认真扎实,图斑和地块卷宗统一规范,各类统计数据详细准确,实地核查真实可信。”12月初,上报成果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的验收,实现了2009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零约谈、零问责的目标,确保了各级领导不被问责。12月16日,市委市政府以安委„2010‟95号文件公布了《关于对市国土资源局进行通报表彰的决定》。
二、违法违规用地清理清查工作圆满完成去年,我们主动组织开展了2010年执法检查集中活动,对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进行了全面清理清查。共发现违法违规用地127宗,面积708.1亩(耕地474.99亩)。针对违法违规用地情况,局主要领导积极推动市委、市政府印发了《2010年违法违规清理清查整改工作方案》,先后召开了3次镇、街道(区)党委书记会议,部署整改工作,圆满完成了2010清理清查工作任务。
三、基层分局(所)规范化取得新的成绩
按照局主要领导的部署,积极推进国土资源分局、所规范化建设。石堆新所建成入住,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公生活条件;官庄分局乔迁到新的办公场所,办公条件明显改善;景芝分局的选址、清障顺利完成。加强与镇、街道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
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兴安、景芝、官庄分局和大盛所先后配备了新的执法监察车辆。积极开展星级所创建活动,2010年分局、所全部达到二星级以上,其中,四星级分局、所5个,三星级分局、所4个。
四、日常执法监察和管理取得了新的突破
1、加强部门合作,建立了联合办案机制。在局领导的积极推动下,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国土公安执法中队,在我局办公,有力的促进了执法监察工作。与检察院、公安局联合出台了《关于移送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的规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打击国土资源犯罪的合力。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办法和零报告制度。全年共立案查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128起,结案128起,制止违法行为200多起,开展动态巡查5000多人次,发现、制止违法用地230多起,保护耕地1000多亩。
2、实现了民爆物品的创新性管理。为采取切实措施切断违法采矿户的民爆物品来源,达到遏制违法采矿和违法占地的目的。通过局主要领导积极协调,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通知》,清理整合砖瓦窑厂32处,关闭违法采矿27家,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得到了规范管理。民爆物品的管理成果被潍坊市局评为“创新性优秀成果”。
3、依法管理养殖用地和宅基地地类审核工作。2010年,我们和规划站、利用科、地籍科等科室互相配合,在分局、所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养殖用地备案106宗,宅基地地类审核1956宗。
4、加强宣传,增强干部群众国土资源法制观念。在“6〃25”
土地日、“12.4”法制宣传日和行风在线,我们积极宣传讲解,现场解答群众咨询,发放相关资料2万多份,提高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的普及率。
五、信访工作实现了低位平安稳定的目标
去年的信访工作数量大、层次高、形式多样化,通过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班子包靠镇、街道(区)制度,以创先争优为载体狠抓信访工作,制定出台了《信访工作责任制》、《国土资源信访问题专项整顿工作实施方案》、《国土资源信访工作细则(试行)》和《关于规范国土资源信访调查报告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等6个规范性文件,主要领导先后9次与部、省、市业务部门汇报协调,6次与新闻媒体沟通解决问题,7次与市委、市政府信访部门、市长公开电话室等单位沟通处理,有效化解了信访矛盾。在重大节日,全国全省全市“两会”、上海世博会期间,没有发生因国土资源问题滋事丢丑现象,没有发生集体到京进省上访及突发事件。全年共受理信访案件239起,处结239起。由年初的**市第二名到连续三个月无上访,被**市委市政府以“办结及时,群众满意率高”通报表扬,实现了低位平安稳定的目标。
由于思路创新,工作扎实,执法大队被评为先进科室,受到了局党委的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局长为首的局领导班子亲力亲为,全力推动的结果;是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从事执法工作的全体人员,向各位局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和信访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我们执法大队全体工作人员决心以这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按照市局新的工作思路,立足本职,积极配合,全力做好今年的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访和分局(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继续贯彻高定位、争第一,创一流、求卓越的工作要求,创新思路,扎实工作,为建立良好的国土资源管理新秩序,推动全市国土资源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二O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第四篇: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 努力推动城乡妇女就业再就业
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 努力推动城乡妇女就业再就业
2008-09-24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聊城市各级妇联组织把推动城乡妇女就业再就业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共举办城乡妇女就业创业培训班500余期,培训妇女7万余人,输出妇女劳动力6万余人,帮助14000余名妇女实现就业再就业。
立足市情,着眼长远,不断推动工作实现新发展。为准确把握城乡妇女就业再就业的现状,在多年来开展劳务输出和家政服务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市妇联组织人员深入部分乡镇、村庄、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就妇女就业再就业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充分认识到,随着全市工业化、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妇女流动加速,就业需求强劲,就业空间扩大;同时,受主客观因素制约,城乡妇女就业再就业还面临诸多矛盾与问题,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三多”即城乡富余妇女劳动力多,城镇下岗待业及农村赋闲在家的“4050”妇女多,文化技能普遍缺失和单一的妇女多;“三少”即愿意离土离乡离家的妇女少,愿意从事第三产业特别是家政服务业的妇女少,愿意吸纳大龄妇女就业的用工单位少。对此,市妇联提出“组织带动、层层促动、整体联动”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促进妇女就业再就业的工作规划,为推动城乡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抓宣传,树典型,转变妇女就业再就业观念。一是讲形势,讲政策,转变择业观。为帮助下岗、失业女性顺利渡过难关,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进行心理健康咨询等。几年来,先后提出“下岗不失志、艰苦创新业”、“互助共创业、携手奔小康”的口号,帮助和号召城乡妇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以“四自”精神面对竞争和挑战。连续7年开展劳务输出宣传月活动。利用每年春节期间都采取多种形势进行广泛宣传,并深入到重点乡镇召开动员大会,组织部分打工妹回乡过年联欢,动员城乡失业妇女走出家门实现就业创业。市妇联带领摄制组先后赴北京、上海5个家政公司和6个外资、合资企业,制作了《聊城家政在北京》、《聊城打工妹在上海》和《聊城市妇联劳务输出维权工作纪实》三个专题片,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二是树典型,唤自信,重塑自我。通过举办再就业妇女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会、座谈会等,使广大女性学有榜样,做有典型。几年来,先后推出了400个巾帼岗位标兵、30个再就业明星,100位外出务工的家政服务员被命名为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市妇联组织15名创业和再就业妇女典型,到8个县(市、区)进行事迹报告。她们感人至深的创业经历和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广大城乡妇女。
抓培训,送技能,提高妇女自身竞争力。为帮助下岗、失业妇女提高就业技能、择业技巧和职业转换能力,根据她们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就业意向,妇联组织采取“大群体法规政策和职业技能培训”和“小群体求职策略培训”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使她们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在技能上具备相应资质,提高就业再就业成功率。一是因人施教,分层次培训。对从事家政的妇女,通过市妇联劳务输出培训基地举办家政培训班,传授家教、礼仪、接待、烹饪、卫生保健等专业知识;对外出务工妇女,通过全国妇女培训基地女子服装学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冠县妇联技能培训中心开展专业技能和企业管理理念培训,提高她们的竞争实力;对本地从事家政的妇女,开展月嫂、厨嫂、洁嫂、护嫂培训,使她们尽快融入角色。二是因地制宜,多形式培训。针对不同情况,切实搞好定点培训和定向培训。定点培训,就是固定培训地点,根据就业形势,对妇女进行技能培训。目前,在全市建立了50个巾帼培训基地,涉及缝纫、电脑、烹饪等近十个门类。其中,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培训专业幼师人才400余人,电脑培训班免费培训下岗妇女100余人;冠县妇联劳务输出中心培训缝纫、电脑、电气等专业人员3000余人,并全部安置就业。定向培训,就是按照用工趋向和妇女实际状况,邀请用工单位来我市进行宣传招募、对口培训。市妇儿工委办多次邀请北京家政服务公司到8县(市、区)进行现场发动和培训,受益妇女近10万人。
整合资源,广辟途径,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再就业。一是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为妇女就业再就业提供指导服务。市妇联成立以择业指导、就业培训、牵线搭桥、法律咨询为主要职能的“真诚大姐”创业服务中心,8县(市、区)和乡镇妇联先后建立“真诚大姐服务中心”、“劳务输出服务站”,为广大妇女姐妹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信息交流、政策咨询等多项就业服务。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妇女实现就业再就业。几年来,各级妇联通过“真诚大姐”服务机构及各类驻外办事机构,先后组织十几次大型招聘会,邀请数十家家政公司和大型外资企业来聊考察、招聘员工,与北京十余家知名家政公司联合在京举办北京——聊城家政劳务输出对接洽谈会。与北京、深圳、江苏等地多个单位和企业建立稳定的妇女劳务合作关系,初步形成职业技能型、家政服务型、涉外就业型、旅游公关型和能人带动型的女性劳务输出格局。积极开辟市内就业岗位。市妇联与蓝天洗涤剂厂联合实施“蓝天万家帮扶连锁店”工程,由蓝天投资500万元,统一定做货架,帮助万名失业妇女开设蓝天洗涤用品销售连锁店,目前在东昌府区、阳谷县、高唐县的1800家连锁店已开业。与聊城团团牛奶乳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下岗妇女牛奶配送队,企业免费为贫困母亲统一发送送奶三轮车、统一定做服装,使67名下岗妇女生活有了保障。
关注下岗、失业女性中的弱势群体,多层面地开展帮贫助困工作。为更好地关心、帮助单亲、特困的下岗、待业女性,去年以来,市妇联在全市积极开展“贫困母亲救助”行动。市妇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每人拿出600元各资助一位贫困下岗妇女,并发动企业家、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妇儿工委成员等26个单位捐赠67600元,救助了112名贫困妇女。为使救助工作更持久、更规范,市妇联成立了以临清银河纸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齐鲁巾帼十杰”提名奖黄显淑女士命名的聊城市“显淑关爱贫困女性基金会”。市妇联、市红十字会在东昌府区梁水镇联合举行“为万名贫困妇女送健康”活动启动仪式。市肿瘤医院拨出150万元专款,建立了万名贫困母亲的健康档案,分期分批为她们免费进行健康查体,并将免费为100名患乳腺、子宫肿瘤的贫困母亲做手术。为帮助更多妇女走上创业路,市妇联与农村信用社联合开展妇女互助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对那些有创业能力、创业项目但缺乏启动资金的城乡贫困妇女和外出务工返乡就业妇女提供贷款支持,以此激励并帮扶妇女实现就业再就业。
第五篇:推动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东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草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镇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化一业”和“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人口、产业、生产要素聚集,逐步达到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城镇化,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原则。必须立足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坚持规划先行。以做实中心镇区、产业集聚区、集中居住区和做优生物工程产业为重点,形成特色村镇和特色产业集群相得益彰、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2、市场运行原则。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强化政府组织协调职能。充分利用小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
少相挂钩的政策,使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开发资源、聚集资金,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3、多项互动原则。必须注重发挥我镇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要发挥中心镇区、工业园区对集中居住区的带动作用,推动我镇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农村人口向中心镇区和集中居住区集聚。
4、以人为本原则。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城乡一体化工作涉及到的利益主体较多,要坚持依法行政,保证各项政策措施与上级政策相符,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符,保证程序合法化,做到既重效果,更重过程,避免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要通过实现城乡一体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5、机制创新原则。必须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使推进城乡一体化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总体目标:
根据《大洼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奠定基础阶段(2010—2011年)。在2年时间内,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先行、多种模式试点先行的原则搞好试点工作。我镇制定出分步实施的合村并屯规划、中心镇区、工业园区和集中居住区(社区)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
施建设规划等。到2011年初,启动建设中心镇区和集中居住区。二是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和推进体系。初步建立乡镇教育、医疗、文化等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镇村(社区)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覆盖全镇的公共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阶段:快速推进阶段(2012—2015年)。结合新农村建设,利用3年时间合并村屯15个,通过4年的快速推进,到2015年末,全镇总人口达到2.6万人,中心镇区达到1万人,集中居住区达到0.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8%以上。完成合村并屯计划的25%以上,中心镇区和集中居住区达到60%;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第三阶段:全面实现阶段(2016—2020年)。到2020年末,将镇区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到1.5万人。10年内完成全镇撤并任务,建设五个集中居住区和一个中心镇区,集中居住区分别为河沿、大北屯、黄金带、二道边、叶家。其中:以河沿为中心建设沿河旅游观光经济区;以大北屯为中心建设果菜、河蟹奶牛经济区;以黄金带为中心建设棚菜种植、特色养殖经济区;以二道边为中心建设园区配套服务经济区;以叶家为中心,依托张氏墓园和盘锦生物工程产业园建设旅游商贸服务经济区。每个经济区人口达到3000人以上。以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建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完成全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城乡社会互通融合,城镇居民基本共享现代文明。
二、主要任务:
全面实施全镇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布局等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城乡一体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一)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
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一是加快镇区扩建改造和功能完善,做大镇区。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和集中居住区建设及融合发展。三是加快各集中居住区特色产业发展。构筑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发展联动、设施共享的城镇空间发展形态。
(二)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坚持狠抓“三化一业”不懈怠,完善城镇经济体系,加快构筑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和基础设施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1、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四子”工程,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1)认真做好规划,建好养鸭小区。2010年秋必建养鸭小区10个,占地面200亩。
(2)广泛发动群众,搞好棚区扩建。实现东风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就地扩张,在原有基础上,再建大棚196栋,总面积达到
2000亩。
(3)发挥传统优势,搞好大蟹养殖。继续在栾家村搞好养大蟹示范项目。
(4)强化农业基础,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实施好“基本农田示范区”项目、农业灌区改造项目和农田水利小型工艺项目、万亩标准良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5)扶持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在扶持做大现有的金昌奶牛养殖基地龙头企业基础上,加速推进“公司+农户”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建设,并以此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2、按照总量快速增长、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集群带动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要求,强化园区的主体功能规划,突出园区生物工程产业定位。调整园区建设规划,使园区面积由原来的2.75平方公里,调整到8平方公里。规划不同的工业区域,并根据产业的劳动密集度情况科学布局,将整个园区规划为四个区域。一是占地3.54平方公里的生物工程产业区;二是占地1.33平方公里的石油化工产业区;三是占地2.025平方公里的医药、食品产业区;四是占地1.05平方公里的综合服务区。
3、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是要以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牵动,汇聚人气。在进一步完善全镇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以张氏故居、辽河古渡、驾掌寺古庙等新、老景点的改造和建设为重点,形成一线多点的旅游格局,完善各类旅游要素。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拓宽领域和增加就业为目标,全面
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各项现代服务业。在恢复辽河古渡上,实施三项工程,(1)将大南线延伸到河沿辽河渡口,2020年后与海城打通,直接沈大高速公路;(2)在河沿和大岗子分别建设两座码头,开发辽河旅游线路,打通西安镇上口子《金色农家》拍摄基地和辽河绿水湾旅游点;(3)在河沿村延主街道两侧,建两层标准四合院,保持老农村的特有风貌;(4)保留大岗子部分搬迁后的民宅,改建成仿古住宅,开展民俗旅游和特色旅游。
(三)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1、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扩建帅乡文体广场,在原4000平方米的基础上,向南扩展,并开建人工湖休闲景点,总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二是完善中心镇区及集中居住区的基础配套设施。
2、完善城镇功能和服务体系。一是要在实现集中供热、供电、统一供水的基础上,实施城镇集中供燃气、集中垃圾处理工程;二是加快农户用沼气建设,支持养殖场和饲养集中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积极开展沼气综合利用;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高绿色能源比重。争取城市公用设施向我镇延伸,最大限度实现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的统筹发展。
(四)推进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一体化
1、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遵循“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劳动者通过
劳动力市场竞争、企业用工自主和个人就业自由的就业机制,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就业试点工作,建立城镇统一的就业制度、失业登记制度和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劳动保障事务机构,集中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等相关服务。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为目标,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让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加快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将我镇辖区内各类企业职工及从业人员(含农垦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进城务工农民、失地农民和农村居民按照不同政策逐步纳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体系。
(五)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是结合小城镇外扩规划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标准化建设,使教育结构趋于合理,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需求。按照不低于国家城市学校现行建设标准的要求,实施建设学校宿舍、多功能室、综合楼,铺设塑胶操场等配套设施工程;二是推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以信息化为手段,以应用为核心,以远程教育室系统为载体,不断充实和丰富教育信息资源,实现从课堂化教育到网络化教育的
突破。加强教育信息化硬件、远程教育和教育信息资源三大平台建设,让更多学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实现城乡学生同等管理,同等师资、同等教学。
2、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以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合理配置,全面提升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所的整体功能,全面提高医务人员技术和医疗装备水平。每个集中居住区要建成规范化的卫生所,实现城乡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保证居民公平享有付费合理的基本医疗服务。
3、加快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每个集中居住区都要建设一座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先进文化向基层的辐射。实现中心镇区有综合文化站、文体综合活动广场、公园,集中居住区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和活动广场目标。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保障机制
(一)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改革现行户籍管理体制,以现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按照实际居住地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二)加快用地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集约用地,统筹规划城乡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置换等各种方式,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大力发展多种
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推进用地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实施好“增减挂钩”。一是要进行合村并屯和土地复垦。要按照合村并屯的计划,分轻重缓急来实施;二是要把合村并屯腾出的土地指标增到县城、镇区、集中居住区和园区建设上来;三是要在解决群众利益问题上做到让利于民、惠及于民。
(三)完善各项配套措施
根据规划先行、政策先行和试点先行的原则,各相关部门要结合本《方案》精神,完成下列工作任务:项目建设办公室要牵头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要制定全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并牵头制定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相关政策;国有土地管理所制定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农业经济办公室制定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招商引资办公室制定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的政策;社会保障办公室制定覆盖全镇居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教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等部门制定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相关政策,建立覆盖全镇的教育、卫生、人口和计生、文化、科技、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四)强化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领导,镇委、镇政府成立东风镇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常设机构,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落到实处。
(附:东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
东风镇人民政府 2010年7月30日
东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杨晓敬
党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李欣岷副
组
长:吉
成员:李
党委副书记、镇长
环
公司经理、场长
徐志军
人大主席
常乃柏
党委副书记
李忠营
副镇长 管延军
副镇长
鹏
副镇长、综治委员
刘焕章
副镇长、派出所长 印祥顺
副经理、副场长 黄占胜
副经理、副场长 朱晓国
组织委员 王洪利
宣传委员 刘
楠
纪检委员 徐志江
武装部长
江志国
镇长助理、财政所长 杜焕平
土地所长
黄
礼
司法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
管延军(兼)副主任:
王
铁
乡建助理 成员:
孙宝石
于海鹏
李
冰
栾鹏祥
王瑞庆
宋贤明
王小路
许素艳
经济助理 交通助理 办公室主任 结算中心主任 镇党委、政府秘书大学生 大学生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