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儿童保健发展规划

时间:2019-05-13 15:2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妇女、儿童保健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妇女、儿童保健发展规划》。

第一篇:妇女、儿童保健发展规划

妇女、儿童保健发展规划

工作目标

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0%以上,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0%。

2、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以上,降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

3、孕产妇可避免死亡人数占孕产妇宗死亡人数的比率以2005年为基础下降五分之一。

4、婴儿和5岁以下死亡率以2005年为基数分别下降十分之一。

5、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以2005年为基数下降四分之一,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提高婴儿母乳喂养率。

6、婚前医学检查率达65%以上,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7、保障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享有卫生保健服务。

8、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享有户籍所在地妇女儿童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

策略措施

1、加大妇幼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明确妇幼卫生行政执法监督职责,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开展对妇幼保健机构托幼机构的综合卫生执法,加强对产科单位,医务人员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管理,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机构业务范围和人员职业活动,推动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法制化。

2、推进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认真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结合“降消”项目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切实提高住院分娩率,让卫生惠民到每位农村孕产妇。

3、开展产科质量量化评估管理,加强产科建设,落实《黑龙江产科服务质量控制标准》,完善产后观察制度,提高产科病例书写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学干预,降低剖宫产率,充分发挥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作用,完善布局合理,运行便捷,经济有效的高危孕产妇转诊系统,减少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的发生,促进千年发展目标和两纲目标的实现。

4、加强对基础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实行乡村两级母婴保健专项技术人员考核合格证制度,持证上岗,定期培训,强化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基层的母婴保健服务质量,重点加强妇幼卫生管理人员和农村妇幼保健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系统保健服务水平。

5、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扩大妇女儿童健康教育覆盖面,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通过开展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和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形式,针对妇女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卫生保健和心理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促进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

6、深入做好“降消”“三网监测”“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项目工作,进一步加强项目的人员能力建设,强化政府职能,增加督导工作经费,积极向上争取新项目,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基层助产技术水平,促进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及儿童保健管理,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7、力推动出生缺陷的防治工作,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广免费婚育健康咨询及免费婚检,采取民政登记部门与婚检机构一站式服务模式,开展好婚检咨询服务,认真做好健康检查并出具婚检证明,做好婚前保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干预措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8、加强妇女病筛查和防治工作,重点筛查和治疗严重危害农村妇女健康的疾病,预防和减少农村妇女常见病的发生率。统筹城乡妇幼保健网底建设,拓展妇幼保健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完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对妇女常见疾病的防治,重点做好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提高保健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倡导多部门协助共同推进妇女常见疾病的防治,促进区域妇幼卫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9、治儿童多发病和常见病,重视儿童口腔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工作,开展儿童龋齿,斜视,弱视,弱听的预防、筛查及矫正工作,并纳入儿童保健常规。

10、深入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工作,继续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工作,逐步开展乡级培训,扩大产儿科医生,助产士及相关人员的培训覆盖率,以各种形式宣传母乳喂养,提高6个月内婴儿存母乳喂养率。

11、继续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工作,继续强化妇幼卫生监测直报和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的人员培训,根据新的妇幼卫生监测、妇幼卫生年报工作指南,加强质量控制,完善管理机制,明确统计责任,加强部门间协调,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确保数据的科学性,是时效性和准确率。

第二篇: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管理

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管理

2013年8月

• 四个部分 • 文件依据

• 管理要求

• 相关技术

• 信息要求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文件依据

• 卫生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的通知

•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的通知(黑卫发[2011]59号)

• 黑龙江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规范的通知(黑卫发[2011]60号)

• 黑龙江省卫生厅财政局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1版)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卫办发[2011]458号)

• 哈卫联发[2011]30号 转发黑卫办发[2011]458号文件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 包括10类41项服务内容,11个服务规范…..【11类43项】 •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 健康教育服务规范 • 预防接种服务规范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 •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 2011版规范

• 《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规范》所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并合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 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儿童健康管理的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所承担能承担的工作。(说明的是谁来服务的问题)• 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和儿童管理规范是服务的基本依据(说明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问题)

• 妇幼保健机构对基层单位妇女、儿童保健进行指导。(说明的是谁来提供技术支持的问题)

• 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绩效考核(说明的是谁来考核和管理的问题)

• 妇女保健的内容  围婚期保健

 孕期保健

妊娠期和产褥期保健 哺乳期保健

 围绝经期保健:健康教育、提供心理社会支持

、营养指导、性生活指导、用药指导

普查

 老年期保健

 计划生育指导

避孕方法的选择等  妇女常见病的防治

 职业妇女健康

•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管理要求

• 重点解读

黑龙江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其制定依据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黑龙江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

一、项目目标 •

二、项目实施范围和对象

三、项目服务内容

四、项目组织管理

五、服务内容及流程

六、项目实施的基本条件

七、项目执行时间

八、项目督导评估

• 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 通过宣传、健康教育和免费为城乡孕产妇提供5次孕期健康管理和2次产后访视服务,降低孕产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项目目标 •

(二)目标

1、早孕健册率达到80%以上; •

2、孕产妇健康管理率达到95%以上; •

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5%以上; •

4、产后访视率达到95%以上。

• 项目实施范围和对象 • 全省范围内所有孕产妇。• 项目服务内容

(一)严格执行国家项目相关规定。

• 按照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认真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各项工作。• 项目服务内容

(二)强化孕产妇健康管理技术培训

• 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重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妇女保健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培训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要求的技术。• 项目服务内容

(三)免费提供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 按照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免费为辖区内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服务应包括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孕期五次健康管理和产后二次访视服务。不愿意在定点机构检查的孕妇,不能享受免费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但必须告知相关信息。

• 项目服务内容

(四)信息收集和管理。

• 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妇幼保健信息网络的建设,加强相关人员的的信息管理培训,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各项登记,同时按照年报和三网监测信息登记、上报、质控等制度和要求,不断完善基层妇幼卫生信息上报工作,提高信息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 项目组织管理

(一)组织管理

• 1.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负责制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方案、组织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指导质控工作、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等。•

2、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负责本地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有关经费;确定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建立转诊机制;组织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开展人员培训;管理相关信息;对项目实施监督。• 项目组织管理

(二)省妇幼保健院为省级技术指导单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市(地)、县(市、区)级师资培训与考核,并承担项目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市(地)、县(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实施机构进行管理、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绩效考核,并承担辖区内信息管理工作。

• 项目组织管理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的确定及职责

1、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原则应设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作为服务定点机构,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卫生局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辖区内符合条件并愿意提供服务的妇幼保健机构承担。各地定点机构以市为单位报省卫生厅备案。• 项目组织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项目实施定点机构,必须按照卫生部《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及本方案具体要求,提供规范的孕产妇保健服务,并明确公示和告知孕妇提供免费检查的项目,高危孕妇必须增加的自费检查项目要明确告知,做到知情选择。履行信息上报职责,及时向辖区妇幼保健院上报信息。• 服务内容及流程 •

(一)孕情管理

(二)孕早期健康管理

(三)孕中期健康管理

(四)孕晚期健康管理

(五)分娩信息的反馈

(六)产后访视

(七)产后42天健康检查

(八)信息收集和上报

• 孕情管理

• 社区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村卫生室村医和村级保健员、以及计生专干、定期入户调查、了解、登记本辖区内育龄妇女和孕妇基本情况,并向孕妇告知本区域提供免费健康管理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 孕早期健康管理

1、孕12周前,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孕妇凭户口本、身份证(无户口本或身份证者需出具村(居)委会证明)、流动人口凭身份证和居住地村(居)委会在本辖区居住证明,到定点机构建立《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 孕早期健康管理

• 2.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孕早期健康管理

• 3.开展孕早期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特别要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 4.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孕中期健康管理

• 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的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

• 1.孕妇健康状况评估: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估,识别需要做产前诊断和需要转诊的高危重点孕妇。• 孕中期健康管理

• 2.对未发现异常的孕妇,除了进行孕期的个人卫生、心理、运动和营养指导外,还应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宣传告知。

• 3.对发现有异常的孕妇,要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出现危急征象的孕妇,要立即转上级医疗卫生机构。• 孕晚期健康管理

• 1.督促孕产妇在孕28~36周、37~40周去有助产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各进行1次随访。

• 2.开展孕产妇自我监护方法、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以及孕期并发症、合并症防治指导。

• 3.对随访中发现的高危孕妇应根据就诊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议督促其酌情增加随访次数。随访中若发现有意外情况,建议其及时转诊。• 分娩信息的反馈

• 助产机构在产妇分娩24小时内将《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上“产后访视联系卡”交产妇家属,48小时内将产妇分娩信息交到产妇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登记相关孕产妇及新生儿信息,并在“产后访视联系卡”盖章后交回分娩医院,表明产妇已在定点服务机构登记。已盖章的“产后访视联系卡”作为助产机构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凭证之一。• 产后访视

•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收到分娩医院转来的产妇分娩信息后,应于3~7天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

• 1.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产妇一般情况、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

• 2.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对母乳喂养困难、产后便秘、痔疮、会阴或腹部伤口等问题进行处理。• 产后访视

• 3.发现有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不佳、妊娠合并症未恢复者以及产后抑郁等问题的产妇,应及时转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 4.通过观察、询问和检查了解新生儿的基本情况。

• 产后42天健康检查

• 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 2.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3.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信息收集和上报

• 定点服务机构应按有关要求做好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项目相关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指导辖区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掌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项目绩效考核及项目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一)人员条件

1、从事孕产妇保健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2、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孕产妇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

(二)业务用房及设备

1、孕产期保健业务用房。孕产期保健用房分为产前保健和产后保健用房,总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房间通风透气,采光良好;宣教室一间(可与其他宣教场所合用),配置放像设备,设宣教橱窗或宣教版面及挂图。•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2、设备。备有妇科检查床、产科专用检查床、血压计、身高体重计、听诊器、骨盆测量器、测量软尺、胎心听诊器、计算机(专用)、氧气瓶(袋)、体温计、新生儿量床,婴儿体重称、鹅颈灯、妇科检查器械、洗手池、污物桶、消毒物品和设施。为保护妇女个人隐私应备有屏风或窗帘等物品,检查床之间应备有隔离屏障。•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3、检验设备。有血常规检测、尿常规检测、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乙肝表面抗原检测。• 项目督导评估

(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将孕产妇健康管理项目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对考核不达标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达标者,取消定点机构从事项目工作的资质。•

(二)各级妇幼保健机构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进行督导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

(三)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四)督导频次:按上级最新文件执行 • 孕产妇健康管理的技术依据 • 1、7版妇产科学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及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2011年7月18日下发。•

3、相关诊断学和病历书写规范 •

4、国家、省相关公共卫生培训教材 • 对基层妇女保健人员培训什么 工作职责——该做些什么;

诊疗技术: 早孕诊断、产科检查;

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及危害;

相关保健技术:健康教育、心理、营养、家庭支持等。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服务内容及流程

(一)新生儿信息的获取。助产机构在产妇分娩24小时内将《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上“产后访视联系卡”交产妇家属,48小时内将产妇分娩信息交到产妇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登记相关孕产妇及新生儿信息,并在“产后访视联系卡”上盖章后交回分娩医院,表明新生儿已在定点服务机构登记。已盖章的“产后访视联系卡”作为助产机构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凭证之一。•

(二)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了解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在《黑龙江省母子健康手册》进行记录。

• 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三)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

(四)婴幼儿健康管理

满月后的随访服务均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偏远地区可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有条件的地区,建议结合儿童预防接种时间增加随访次数。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 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五)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的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六)健康问题处理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七)信息收集和上报。定点服务机构应按有关要求做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相关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指导辖区完善信息管理网络,全面掌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为项目绩效考核及项目资金拨付提供依据。• 儿童健康管理实施基本条件

(一)人员条件。

1、从事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保健人员应取得执业医师或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执业资格,并接受过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合格。

2、在岗人员需定期接受儿童保健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获得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二)业务用房及设备。

1.儿童保健门诊用房:门诊应设立分诊区、候诊区、儿童体格测量室、儿童体检室、儿童智力筛查室等。

2.设备:量床、体重计、儿童体检信息管理电脑、打印机、智力筛查工具等。

3.检验设备:能开展血常规的检验设备。•

(三)服务要求

1、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中的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

2、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3、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对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

4、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5、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

• 儿童健康管理的技术依据 • 1、7版儿科学

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已放到妇幼保健院所邮箱)•

3、诊断学和病例书写

4、国家相关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教材 •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1、按要求建立工作制度,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制度、孕产妇健康管理双向转诊制度、孕产妇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制度,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等

2、按上级及规范要求要求建立规范表、卡、簿(我们已通过区保健院所已培训至基层、完全按国家要求设计,在我市尚没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下,按基本公共卫生要求并不复杂)•

3、需要不断的学习,孕产妇儿童健康档案的中的相关内容要真实,认真阅读填写说明,要符合孕产妇、儿童的特点(宫高、腹围、新生儿心率、呼吸频次等)

3、孕产妇、儿童健康档案归档要求按本地区整体健康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不可以缺少内容。(常见的问题是产后访视记录未在整体档案中、儿童档案中缺少4-6岁儿童检查记录)•

4、妇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材料归档:按健康教育规范进行。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健教人员统一管理。• 省要求的孕产妇管理档案  表1

基本情况表

 表2

第1次产前随访记录表

 表3

初筛分类表

 表4

第2-5次产前随访记录表  表5

产后访视记录表

 表6

产后42天产妇健康检查记录表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要求 •

一、掌握本辖区内最新居民总人口资料

•(1)总人口数;(2)常住户籍人口数(农、非农);(3)常住非户籍人口数:(4)育龄妇女数(农、非农)(5)孕妇数;(6)产妇数(农、非农);(7)0-6岁儿童数;(8)更年期妇女数,并计算他们各自占总人口比例;(9)准备怀孕的妇女;(10)35-59岁农村妇女数,并计算他们各自占总人口比例。•

二、掌握辖区妇幼居民建档数(1)孕妇建档数;(2)产妇建档数;(3)新生儿建档数;(4)0-12个月婴儿建档数;(5)12-36个月岁儿童建档数;(6)育龄妇女建档数;(7)更年期妇女建档数

三、建立妇幼保健工作基础登记

•(1)辖区孕产妇死亡登记本、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本、死胎、死产登记本,其中非户籍人口(省外户籍)要单独建册或有明显标注。

•(2)辖区7岁以下儿童花名册、孕产妇保健服务登记本、高危孕产妇管理登记本、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登记本、体弱儿管理登记本、当年出生活产登记本。其中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登记本上要含妇幼卫生年报表上列出的相关项目,不得缺项。当年出生活产登记本上应含父母信息、户籍、住址、是否住院分娩、是否为剖宫产、如是非住院分娩是否为新法接生等。•

四、妇幼保健信息上报要求

1、固定专人负责报表的上报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当岗位调换时交于新上岗人员,并将填报要求详细交班,报表单位换人请通知本辖区妇幼保健院、所。

2、按规定时间报表,不得迟报,报表只填写一份,复印留底,原件上报。

• 3表格要用钢笔或碳素笔逐项填写,不得使用油笔或铅笔。书写工整、字迹清晰、上报统一印制的表格。

4、报表逐项填写,表内不许有空项。“0”为有效数字。•

5、表内数据要如实填写,不允许编造或涂改数据,上报前按要求进行逻辑关系检查,确保表中的数据准确无误。•

6、填表人、单位审表人要按要求签名,加盖公章后上报。• 请联系我们 以便我们更好的沟通

第三篇: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总结

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总结

温家宝总理和吴仪副总理强调,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妇女儿童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重要力量,少年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妇女儿童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将我校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意识。

我校明确责任主体,切实加强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和政绩考核体系。学校领导能进一步增强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站在新高度,研究新问题,为学校妇女参与发展和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优良的环境和更强有力的支持。并提出必须坚持做到四个落实到位,即责任落实到位,任务落实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目标落实到位,确保妇女儿童发展与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通过学习,广大教职工都能认识到做好妇幼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建立一个和谐、民主的社会的需要。社会的细胞就是家庭,家庭离不开妇女和儿童。而且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搞好这方面的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和环境,促进三个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明确指导思想,全面推进妇女儿童工作创新发展 我校妇女儿童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着力研究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促进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学校还利用教职工会议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劳动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母婴保健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了学校内部法规和政策,进一步保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1、提高师资水平

学校现有38名教职工,为提高学习师资水平,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和培训,为教师自身提高创造便利条件。学校已有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5人,高级教师33人,本科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

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学校针对新时期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加以突破和解决。把贯

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作为实施规划的重要内容,作为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努力做好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工作,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学校加大与治安、文化部门的联系,继续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进一步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环境。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3、重视心理健康课的开设。

为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地成长,正确处理成长过程中自己和他人、社会的种种关系,学校在各个年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在多功能教室集体安排授课。授课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培养,正确面对友谊与爱情、小学生常见和心理疾患以及犯罪心理的剖析和预防等。

4、努力提高儿童受教育程度。

在九年义务教育方面,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严格要求,认真实施,严格控制学生失学率,我校学生年辍学率为0,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辉煌的成绩。为保证我校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学校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连续投入大量资金,平整了校内校外两块大操场,总面积计平方米。修建了两间体育器材室,现有田径场一块,主要体育器材多件,3个篮球场,2块羽毛球场,并有单杠、双杠2付,乒乓球10台架,为师生开展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5、关心贫困生,为贫困生排忧解难。

我校学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家庭条件普遍偏低,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困难,我校多方努力通过多种渠道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帮助。我校先后享受希望工程——农民工子女助学金、贫困学生助学金及其他减免学杂费的学生有近百人。对助学金的发放与管理,我校由专人负责,对并对受资助人员进行公示,确保公开公正公平,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提供了保障,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6、取得的成绩

学校先后获得了郑州市标准化小学、郑州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文明学校、郑州市绿色学校等荣誉。学校秉承“让学生幸福成长,让教师丰厚收获”的办学理念,坚持“崇德、勤业、求真、创新”的校训,以安全为保障,以实力求发展,为践行“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教育理想不懈努力。

第四篇:妇女保健科五年发展规划

妇女保健科五年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根据我院保健部的五年发展规划,特拟订妇女保健科五年发展规划。

一、人员结构及人才培养

1、妇保科在原有的卫技人员8人的基础上增加了3人,从2006年起每年增加1人,选拔有临床经验的主治及主管以上的人员充实妇保队伍。根据医院的管理要求及业务需要,按计划与临床科室互派人员轮换工作3个月以上,培养具有保健、临床丰富经验的业务技术人员,构建合理的人员结构,形成合理比例的高、中、初级人才梯队层次。

2、创造条件,不断提高在职卫技人员的业务素质,有计划地选派人员到内外医疗保健机构进修,或参加短期培训,争取5年内,业务范围、技术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发挥妇幼保健技术指导中心作用,并形成每人有1个特色专科门诊,不断引进新项目,扩展新业务,为广大妇女提供更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科室设置

1、婚前保健

2、围产期保健

3、青春期保健

4、更年期保健

5、社区保健

6、孕前保健

7、妇女心理保健

8、、妇女营养指导

9、妇女病普查普治

10、乳房保健

11、高危妊娠管理

12、女职工保健

13、产后康复指导

14、艾滋病母婴阻断防治1

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母亲安全工程行动计划》的要求,确保“母婴安全”的落实,严格产科质量管理,规范产科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产科急救能力。进行高危妊娠筛查及规范管理,从2003年起始开展了21—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地贫、妊娠期糖尿病等产前筛查,共检测孕妇1242人次,发现有阳性病例DS47例、NTD4例,进行优生遗传咨询300多人次。孕妇学校加强母乳喂养宣传及发放宣传资料,认真完成产后两次访视工作。在产后随访中,指导产妇正确掌握乳的正确姿势及挤奶手法,母乳喂养达98%以上,无产褥感染发生,在家庭访视中,创口愈合良好,子宫复旧好,恶露干净快,无一例产后晚期出血及感染,产妇乳腺通畅,乳汁充足,婴儿发育良好。在现有项目基础上,成立宫颈疾病诊治门诊,在产前筛查的基础上成 立产前诊断中心等项目,拓展产前教育、产后康复按摩、青春期保健、更年期和老年期等保健业务。

三、技术服务

1、掌握全市妇女健康状况及影响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协助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干预规划并组织实施。

2、掌握全市及各县孕产妇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死亡评审、技术咨询;负责本市、县监测点资料的收集、审核、整理、上报工作。

3、依照《母婴保健法》组织并提供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服务,开展系列保健等服务。

4、根据需要,开展与妇幼卫生工作有关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规划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

5、到下级妇幼机构进行业务指导与技术支持,进行相关业务技术培训,协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督查,解决疑难问题。

6、执行各项妇幼卫生工作要求的登记和报告制度,认真完成与助产工作有关的资料登记、统计和分析、建立健全各种登记本、卡、册,按要求向有关部门上报有关数据,包括实施各项助产技术的产妇人数和各项结局指标等;用电脑管理孕产期保健信息和资料,随时备查和接受督查。

7、为育龄妇女及家属提供有关助产技术和生殖健康的咨询服务;

8、负责指导创建爱婴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创等的指导工作;

四、妇保科设备

妇科检查床、检查床、多普勒胎心监护仪、电子胎心监护仪、胎儿脐血流监测仪、近红外腺扫描仪、冷强光乳腺透照仪、乳腺疾病治疗仪、阴道镜、电视机、DVD、产后康复仪、产前孕妇体操训练系列用具、宣传橱柜(含妇女食品、用品模型)。

五、妇女保健服务技术标准

(一)、妇女保健社区服务

1、应成为全市培训、指导妇女保健工作的技术中心。

2、成为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的技术指导中心。

(二)群体保健指标

妇保科必须监测、监督、指导各县完成以下妇幼工作指标:

1、孕产妇死亡率

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3、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

4、婚前医学检查率

5、高危妊娠检出率及管理率

6、住院分娩率

7、产后访视率

8、产前筛查率

9、母乳喂养率

10、新法接生率

11、围产儿死亡率

(三)妇女保健医疗技术标准

1、流行病学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技术

2、疾病、生命监测与质量监督技术

3、妇女心理卫生保健技术

4、孕产期、围产期保健及产后康复技术

5、妇女营养咨询及指导技术

6、青春期保健指导技术

7、更年期保健及疾病防治技术

8、乳腺保健及疾病防治技术

9、妇科疾病普查普治技术

10、女职工保健技术

第五篇:江阴市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讨论稿)范文

江阴市妇女和儿童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讨论稿)

江阴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讨论稿)

一、江阴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1 1.“十一五”时期妇女发展的主要成就··············································1 2.“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3 3.“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的优先领域和目标策略·····················4(1)妇女与经济 ·····················································································4(2)妇女与决策和管理 ······································································8(3)妇女与教育科技 ···········································································11(4)妇女与文化 ·····················································································13(5)妇女与健康 ·····················································································16(6)妇女与社会保障 ···········································································20(7)妇女与法律保护 ···········································································22(8)妇女与发展环境 ···········································································24 4.江阴市“十二五”妇女发展重点项目··············································26 5.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27

二、江阴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31 1.“十一五”时期儿童发展的主要成就··············································31 2.“十二五”时期儿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33 3.“十二五”时期儿童发展的优先领域和目标策略 ···················· 34(1)儿童与健康····················································································· 34(2)儿童与教育科技··········································································· 37(3)妇女与法律保护··········································································· 39(4)儿童与福利····················································································· 42(5)儿童与发展环境··········································································· 45 4.江阴市“十二五”儿童发展重点项目 ············································· 48 5.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49江阴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

(讨论稿)

“十二五”时期是江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也是实现妇女发展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进一步执行《妇女权益保障法》,认真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切实履行政府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发展的基本职责,根据《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妇女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江阴市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强化政府管理妇女事务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妇女发展的制度建设,有关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体系更趋完善,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普惠妇女,促进了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同步发展,江阴妇女发展的总体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妇女参与经济建设能力及享有社会保障程度普遍提高。到2010年底,我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9.73万人,其中女性比例占46.53%,比2005年提高4.29个百分点。女职工劳动权益得到依法保护,全市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6.5%。

率达91.91%,比2005年提高17.85个百分点;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4.96/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2010年全面启动了妇女“两癌”筛查,不断提高了妇女保健意识。

5.妇女发展和权益保障的机制逐步健全。《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更加深入人心,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出台了保护妇女权益的政策、建立完善了妇女维权网络、阵地和队伍;受害妇女庇护所建立,反对家庭暴力工作又有新的进展;妇女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合法权益受到保护。江阴妇女发展的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宣传舆论环境不断优化,保障妇女发展和权益维护迈上了新的台阶。

但是,我市“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还存在以下问题: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保障妇女权益法律法规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贯彻落实还不够有力;妇女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妇女就业层次偏低和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妇女平等占有经济、社会资源仍处于相对弱势。上述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妇女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江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造滨江花园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江阴妇女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的机遇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

性就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达到47%以上,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达到48%以上;提高妇女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作用;将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2.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新增妇女劳动力就业率达到90%以上;努力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降低女性失业率。

3.提升妇女创业成功率,使法人代表和企业家中的女性比例提高3—5个百分点。

4.提高妇女创新贡献率,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中的女性比例提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女性比例达到35%以上。

5.提高女性的非农就业率。妇女在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中的就业比例不断增加,男女两性非农就业率及收入差距缩小。

6.确保农村妇女平等享有对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7.保障女职工和进城务工妇女的劳动安全,降低女性职业病及职业伤害的发生率。

策略措施

1.制定和完善保障妇女经济权利的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利用创业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基地等鼓励妇女创业的政策,完善针对妇女的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确保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严格执行保障女性享有平等的劳动就业与收益分配权的法律法规。每年市、镇(街道)至少开展一次保障妇女劳动权益方面的执法监督检查。

障碍。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及二三产业,组织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提高经营收益。支持金融机构、企业等与妇女组织合作,面向农村妇女开展金融服务和相关培训,帮助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增收致富。

7.创新农业技术模式,成立妇女能手培训协会。加大“三资”投农力度,将相关的政策向妇女倾斜,优化女法人农业园区(基地)的投资环境。

8.帮助困难妇女实现就业创业。采取设臵生育返岗培训基金等措施,帮助生育妇女重返工作岗位。政府公益岗位安臵向大龄、残疾等就业困难妇女倾斜。制定和实施针对困难群体妇女的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险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加强城镇失业妇女、农村失地妇女和进城务工妇女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引导。

9.落实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益。完善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资产承包租赁出让、承包租赁合同管理等制度。保障农村妇女在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征用补偿费分配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10.保障女职工及进城务工妇女的特殊劳动权益。加强对女职工和进城务工妇女的劳动保护法律政策宣传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女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推进已建工会的企业严格签订女职工权益特殊保护专项合同。企业和用人单位健全和

9.村(居)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中至少各有1名女性委员,正副书记和正副主任中女性比例比上届有明显提高;女村委会主任比例达10%以上;居委会(社区)成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50%左右。

10.妇联组织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水平不断提升。推动村(居)妇代会主任进村(居)党组织,提倡把村(居)妇代会主任提名为村(居)委员会成员候选人。

策略措施:

1.依法落实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相关规定。

2.为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面向全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广泛宣传妇女在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宣传提高妇女参政议政水平对促进两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全社会对妇女参政议政贡献率的认知度。

3.完善立法听证制度,推动各级各部门在组织有关重大行政决策的听证活动时,重视并鼓励妇女代表的全程参与,认真听取各界妇女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4.全面提高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女性平等接受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基层女干部的培训力度,注重在使用中加强培养、在实践中强化锻炼。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女干部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决策管理能力。

拔优秀妇女干部的重要基地和渠道。

10.重视建设并充分运用好妇女人才库。建立健全妇女人才库,使之成为党委政府培养使用优秀女性人才的重要来源。重视提高女性人才的综合素质,培育女性人才的创新精神、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妇女与教育科技 主要目标:

1.在教育法规政策及规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中,落实性别平等原则。

2.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过程中体现性别观念;提高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普及度。

3.提高妇女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5%以上。

4.女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

5.女性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的比例提高,女性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60%以上。妇女获得各类技术等级职称证书或资格证书的人数和比例逐年提高。

6.在女性群体中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完善妇女终身教育体系,女性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以上;新增女性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基本达到15年。

7.完善针对残疾妇女身心特点的职业教育和专业培训。

1为老年妇女提供方便、灵活的学习条件。

6.积极开展资助贫困女生的助学工作。建立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为困难妇女平等接受各类教育和培训提供条件。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深化各类社会助学活动,帮助贫困女学生完成学业。

7.创造条件提升农村妇女文化素质,为农村妇女接受较高层次文化教育创造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总体受教育水平。

8.完善政策激励机制,促进妇女参与科技创新,提升女性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女性科学素质和全民科学素质同步提高。加快建设有利于妇女参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充分依托教育资源优势,造就妇女科技领军人才,促进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领域中的妇女人才成长。

(四)妇女与文化 主要目标

1.制定和落实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文化和传媒政策,党校开设男女平等教育课程。

2.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城镇社区文化活动中、村(社区)综合文化室100%开设妇女活动场所。

3.开展基于社区的婚姻家庭教育和咨询,鼓励和引导妇女做和谐家庭建设的推动者。

3.推进家庭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和谐文明家庭”、“平安家

34.保障妇女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完善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为广大妇女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城镇社区及农村文化室、图书室设立妇女读书专栏(专柜),农村妇女文化中心户数逐年增加。

5.保障妇女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采取政府购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方式,直接提供给妇女群众,支持文化单位开展面向妇女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充分利用节庆活动以及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妇女开展歌咏、读书、文艺演出、陈列展览、书画摄影比赛等活动。

6.加强对妇女志愿者队伍及各种群众文体组织的指导、引领。组织妇女广泛参与各种文体活动,引导妇女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7.组织评比、表彰、宣传各级各类先进女性典型。巩固、深化评比表彰“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在党政各部门评比先进典型时规定并注重提高妇女的比例;扩大对各类优秀妇女典型的宣传,引导妇女争先创优、树文明新风、促和谐发展。

8.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文化环境。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弘扬尊老

5健康检查率达到80%以上。

8.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对已生育子女的妇女,提倡选择长效避孕措施,降低人工流产发生率。

9.保障农村妇女、进城务工妇女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0.城乡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各镇(街道)国民体质测试站覆盖率达到100%,居委会、社区和行政村普遍建有晨(晚)练健身点,每万人拥有晨(晚)练健身点8个以上。

策略措施:

1.全面提升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与发展水平。健全市、镇(街道)、村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加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建设和技术发展。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管理和日常监管,从事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持证执业率均达100%。规范婚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诊断)、助产技术等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加强农村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妇幼卫生服务。

2.加大政府对妇幼卫生的财政投入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增加。各级政府足额安排妇幼保健事业经费及妇幼保健机构所需经费,重视改善农村和经济薄弱地区妇幼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短缺状况。加大妇幼保健科研投入力度,重视对妇女重大疾病防治技术和妇幼保健适宜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加快妇幼保健适宜技术面向城乡基层的推广应用。

7孕妇、乳母贫血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干预。

9.加强妇女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妇女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妇女心理咨询、情感调适、心理疏导的网络、场所或组织机构,加强针对妇女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心理知识宣传普及,积极开展妇女心理咨询、辅导和危机干预,提高不同年龄、不同群体妇女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10.引导和鼓励妇女参加体育锻炼。加强对妇女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提高妇女健身意识。积极发展城乡社区妇女体育健身团队,鼓励引导妇女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对老年妇女、残疾妇女体育活动的指导和服务,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11.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及妇女涉毒。完善艾滋病和性病防治工作机制,推广有效干预措施。加强针对妇女重点人群的防艾和禁毒知识宣传,强化对娱乐场所的监管,严厉打击吸毒、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有效控制传染途径。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纳入妇幼保健工作,强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

12.加强流动妇女的卫生保健工作。将流动妇女卫生保健服务纳入城乡社区和基层卫生保健综合目标考核内容,保障流动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服务。加大对流动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对流动人口中的贫困孕产妇予

9妇女在各类社会保障中的受益状况。按照“应保确保”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促进妇女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的比例与无锡社会保险覆盖的比例同步增长。在城市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程中,切实维护农村妇女的权益。

2.扩大城乡妇女的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制定保障女性生育成本补偿的制度和政策,推动生育成本纳入社会保障和实施社会专项补偿。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的生育保障水平,为城镇灵活就业和未从业妇女及进城务工妇女提供生育保障。

3.建立覆盖城乡妇女的医疗保障制度。针对妇女医疗保健需求,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为提高城镇灵活就业和未从业妇女、农村妇女医疗保险参保率提供制度保障。

4.不断健全和完善城乡妇女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妇女得到必要的关怀和照料。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妇女养老保险,提高城镇妇女养老保险覆盖率。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重点解决老年妇女养老保障问题。发展公益性社区养老机构,提高社区养老照护能力和服务水平。

5.完善城乡妇女社会救助制度。建立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机制,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妇女及时给予救助。支持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开展面向妇女的社会救助,鼓励慈善基金组织设立专项救助基金,为困难妇女

1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土地征收和征用补偿费分配等。

6.预防和制止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严厉打击虐待、伤害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

7.基层维权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100%的村、社区建立妇女维权工作站

8.保障妇女依法获得法律救济,对提出申请并符合条件的女性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比例达到100%。

策略措施:

1.广泛深入宣传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知识。加大普法力度,将妇女权益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六五”普法计划,推动社区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面向妇女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专项普法活动。

2.运用新闻发布制度和发挥报刊、电台、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妇女发展和权益保障的重要信息。

3.进一步完善妇女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加大对妇女法律援助工作站和“12338”法律援助热线的扶持和资助。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充实和完善法律援助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为妇女提供公益性的法律帮助。保障残疾妇女平等参与生活的权益。

4.加大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应急联动中心

33.农村生活用水的安全性继续提高,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提高到98%,安全饮水普及率提高到 85%。

4.城镇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与实际需求相适应;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5.加强妇女活动设施建设。100%镇(街道)建成妇女儿童活动中心;100%的村(社区)建成“妇女儿童之家”。

6.妇女应对气候变化和预防灾害的能力提高。7.妇女用化妆品、卫生用品的抽查合格率达90%以上。策略措施:

1.促进妇女参与环境保护的决策与管理,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中注重听取妇女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在环境和发展中充分体现性别意识。

2.减少环境污染对妇女的危害,完善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测数据库。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妇女就业比例高的工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对妇女健康的危害。

3.提高组织动员妇女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妇女的生态文明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促进妇女主动参与节能减排,积极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妇女在推进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5费纳入城市医保和“新农合”,确保妇科病查治率不断提高。实施“特困家庭妇女生殖健康保障行动”,为特困家庭妇女进行免费妇科病查治。建立妇女健康电子档案,加强对妇女健康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2.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对全市计划怀孕对象免费提供便捷、优质、齐全的预防出生缺陷的各项检查、评估与指导,不断提高群众自愿婚检和孕前风险评估、孕前TORC H检测等项目的参与度,对检测出的高危人群和高危对象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切实有效的降低我市的出生缺陷儿发生率,不断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素质。

3.单亲特困母亲帮扶工程。实施“单亲特困母亲救助行动”,对单亲特困母亲的重大疾病、子女就学、住房、生活困难、失业再就业等给予扶持帮助。建立“单亲特困母亲’’信息库,针对单亲贫困母亲需求提供政策、资金、信息、岗位及健康保健、子女教育等多种服务,每年开展帮扶救助活动,指导和促进单亲贫困母亲共享发展成果、共创美好生活。

4.建立分性别统计数据库项目。建设分性别统计数据库,准确监测妇女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综合指标体系,为妇女政治参与、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等提供基础信息服务,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7女规划》,并将开展妇女工作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设立相应实事项目,安排专项经费,保证目标如期实现。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发展妇女事业。市妇儿工委办公室作为政府管理妇女儿童事务的工作机构,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能力建设,确保机构、编制单设,职级高配,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

5.宣传培训,广泛动员。多渠道、多形式面向各级领导干部、妇女工作者、广大妇女和全社会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妇女规划》的目标、任务,宣传实施规划的典型经验和成效。将《妇女规划》内容及相关法规政策纳入党校、行政学院课程。举办多层次、多形式培训班、研讨会等,增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机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实施规划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广泛动员组织妇女参与规划的实施,注重发挥妇女的积极作用,提高参与意识和能力,共同推进实现妇女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二)监测评估

1.市政府妇儿工委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同级委员会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组织领导监测评估工作,审批监测评估方案和监测评估报告,监督规划执行情况,根据评估结果研究提出相应对策。下设监测组和评估组。监测组由各级统计部门负责,承担建立统计指标体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信息,撰写并提交监测报告等任务。评估组由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公

9江阴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讨论稿)

“十二五”时期是江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做好儿童工作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保证江阴市儿童事业和江阴市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按照《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所指儿童年龄为出生至未满18周岁。)

一、“十一五”时期儿童发展的主要成就

《江阴市儿童发展规划(2006-2010年)》颁布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儿童规划实施逐步纳入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议程和决策范畴,江阴儿童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儿童发展的各项指标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

1.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江阴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做好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和早期干预工作,从而保障了妇女生育安全和婴儿出生健康,减少了残疾儿的发生,有效地提高了全市出生人口素质。2010年,全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比2005年上升0.11个百分点。住院分娩的长期有效管理,确保了新生儿的安全出生;2010年江阴婴儿死亡率、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分别为2.63‰、2.92‰,分别比2005年降低0.74和2.62千分点,都达到《规划》“控制在6‰和8‰以内 ”的目标。

1面存在着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紧张状况需进一步缓解,儿童文化娱乐市场的不健康隐患需要进一步排除;儿童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需要进一步整治;贫困、流动儿童的就医、就学和居住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村(社区)面向儿童的活动设施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儿童犯罪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全面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实现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事业同步协调发展,是一项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二、“十二五”时期儿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江阴儿童发展力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儿童发展的本质特点与发展需求,体现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特色,推动江阴儿童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以优先保护、平等发展、普惠福利为主线,提高儿童整体素质,努力达到江阴儿童事业发展“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水平。

总体目标:促进江阴儿童事业发展与江阴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创设健康、安全的社会环境,使儿童获得医疗保健、文化教育、权益保障、生活娱乐等全方位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提供儿童参与的渠道,保证儿童获得个人潜质最全面的发展;提高儿童综合素质,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的实现。到2015年,把江阴建成儿童友好城市,推动江阴儿童发展继续领先全国。

3健管理率达99%以上。

15.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达100%。16.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100%。策略措施:

1.逐步增加妇幼卫生经费投入,健全妇幼保健机构网络建设。加强医疗设施标准化建设,配强医务工作人员,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妇幼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推进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和新生儿科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2.依法实施妇幼保健行业管理。加强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的监管和服务机构、人员和项目的准入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杜绝无证执业和超范围执业现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加强儿童保健管理和服务。为0—6岁儿童提供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免疫规划、常见疾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基本保健服务。为6岁以下儿童免费提供保健服务。将流动儿童纳入流入地社区儿童保健管理体系。

4.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增加并扩大免费为孕产妇提供添加营养素的种类和范围。建立健全产前诊断网络,规范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技术服务,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5主要目标:

1.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与服务得到进一步加强,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员接受科学育儿指导率达98%。

2.高标准、高质量普及3—6岁幼儿教育,3—6岁幼儿入园率保持99.8%以上。

3.全市公办中心幼儿园基本创建成省优质幼儿园,100%的农村公办成型园建成“无锡市一类优质幼儿园”,85%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成“无锡市学前教育现代化乡镇(街道)”。

4.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5%以上。适龄女童、适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全市所有公办高中达到省优质高中标准。

5.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实施残疾儿童1 5年免费教育。

6.全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实现全覆盖,在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就读学生比例达100%,建成无锡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

7.稳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基本达到省级以上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标准。

8.15年基础教育高水平普及。

9.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

10.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11.所有符合免费开放条件的科技场馆设施全部向儿童免费

7消除制度障碍,为流浪儿童、具有严重不良行为儿童和违法犯罪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

8.保障女童平等接受教育。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实施“春蕾计划’’、“春蕾圆梦工程’’,为女童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提供条件。

9.优化发展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臵与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10.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科学育儿能力。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形成一支面向社区指导家庭教育的专业人员队伍。

11.推进儿童科技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儿童树立科学意识、崇尚科学精神,培养儿童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成覆盖城乡的学校数字化教育体系,加强校内外结合的儿童科普网络建设,普及计算机信息教育、科普知识教育,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科技活动。

1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三)儿童与法律保护

92.加强儿童权利保护的普法宣传。面向社会、面向家庭、面向儿童,开展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儿童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对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制意识和能力,营造全社会依法保障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加大保护儿童的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拐卖、强奸、绑架、虐待、遗弃、溺婴等侵害儿童权益和胁迫、诱骗、利用儿童犯罪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利用儿童进行乞讨、卖艺、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儿童受暴力伤害尤其是流动儿童受性侵害问题的预防、报告、反应、紧急救助和治疗辅导工作机制。消除对残疾儿童的歧视,对遗弃残疾儿童的行为给予相应得惩罚。

4.依法查处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对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督力度,坚决禁止使用童工。

5.落实儿童登记管理制度。提高社会各界对出生登记的认识,完善出生登记相关制度和政策。加强部门协调,简化、规范登记程序。建立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制度,有效保障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

6.消除对女童的歧视。建立有利于女孩及其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奖励生育女孩家庭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村生育女孩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加大对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溺弃、遗弃和迫害女童的违法犯罪行为。

7.加强对儿童财产权益的保护。依法保障儿童的财产收益权

12.提高儿童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为贫困和大病儿童提供医疗救助。

3.建立5岁以下贫困家庭儿童和1 6岁以下重残儿童生活津贴制度。

4.重视发展面向流动儿童的公益服务设施,建设和完善为流动儿童服务的儿童快乐家园,扩大流动图书车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5.满足孤儿生活、教育、康复、医疗、住房和就业等方面的基本需求,提高孤儿的家庭寄养率。

6.建立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提高残疾儿童康复率。

7.加强对残疾儿童的生活和就业技能的培训。

8.保护处于困境中的儿童。在市救助管理站建立集养育、康复、教育于一体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

9.加强儿童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每个街道和乡镇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的儿童社会工作者。

10.保障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服刑人员子女的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权利。保障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儿童在复学、升迁、就业中不受歧视。

策略措施:

1.提高面向儿童的福利保障供给能力和水平。增加财政对儿童福利投资的预算,逐步建立儿童福利适度普惠制,扩大儿童福利的内容与实施范围,完善儿童福利公共服务体系和机制,实现儿童公共服务均等化。

3婚、遗弃、身心残疾、长期重病、服刑等原因而不能提供给儿童以适当照顾的家庭,给予生活津贴、医疗、康复、照料及相关服务;通过经济补助的方式,鼓励作为非监护人的家属、亲属协助抚育困境儿童。

8.健全儿童保护服务。推动建立以学校、医院等儿童工作机构为责任主体的儿童忽视与虐待的强制报告制度;对遭受不当对待、忽视与虐待的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介入服务,为生命健康遭受严重威胁的儿童提供紧急安全庇护服务。

9.培养儿童社会工作者。通过儿童社工队伍的建设,配合医疗、康复、特殊教育等专业工作者,强化并提高儿童福利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儿童发展提供综合性服务,不断提升儿童福利服务的质量。

(五)儿童与发展环境 主要目标:

1.营造全社会尊重和保护儿童、儿童优先的氛围,消除对儿童的歧视和伤害。

2.推进儿童环保知识教育和参与环保活动。开设校本课程,在校学生环保知识知晓率达到100%。组织学生参与保护环境各类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绿色学校创建率。

3.重视环境保护,使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改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4.强化对儿童食品、用品和玩具的质量监督。儿童食品、学习用品、玩具质量和娱乐设施抽查批次合格率达到9 0%以上。

下载妇女、儿童保健发展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妇女、儿童保健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江省妇女及儿童发展规划( 2011 — 2015 年)

    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 2011 — 2015 年) 前 言 妇女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省妇女占全省人口总数的一半, 她们是科学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是和谐社会的积极参与......

    老年人、妇女、儿童中医保健方案 - 副本

    老年人中医保健方案一、工作目标 普及中医关于老年人保健知识;倡导科学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及水平;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水平;延长老年人寿命。二、工作方向 老年人中......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开展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心理卫生等妇女保健工作,工作有计划、有总......

    《遵义市妇女发展规划》《遵义市儿童发展规划》(共5则范文)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遵义市妇女发展规划》《遵义市儿童发展规划》 ( 2016 — 2020 年)目 录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遵义市妇女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遵义市儿童......

    妇女中医保健

    妇女中医保健 一、经期保健 1、保持清洁:行经期间,血室正开,邪毒易於入侵致病,必须保持外阴、内裤、月经带、垫纸的清洁,勤洗勤换内裤、月经带,并臵於日光下晒干,月经纸要柔软清洁......

    妇女保健试题汇总

    单选题 1女性围绝经期是指(D)A.月经完全停止B.卵巢功能完全消失C.子宫功能消失 D.卵巢功能从旺盛到消失的过度时期2. 下列不属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是(B) A .生殖器官逐渐萎缩 B .......

    妇女保健知识讲座2015

    2015妇女保健知识讲座 主讲人:屈兴玲 一、 讲座目的 通过讲座了解妇女保健的相关知识,提高妇女对自身的健康关注程度。 二、 讲座重点及难点 婚前保健、孕期保健、围绝经期及......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一、 设专人负责辖区内妇女保健相关信息收集与管理、孕前与孕产期保健管理与指导、协助妇科普查、避孕节育咨询与指导等妇女保健工作。 二、 认真贯彻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