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先秦人性论思想梳析》
先秦人性论思想梳析
摘要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社会是有人组成的社会,欲治理社会必先认识人了解人,而认识人了解人,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人是什么?”“人性是这样的”。在漫长的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从孔子起,历代的思想家都在争论这个问题。“我是谁”“我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围绕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中国哲学史上形成了对人生哲学里最主要的思想体系——人性论。并且后来者都对前人的思想或多或少的有所损益,总括这些观点有四种:性善论、性恶论、善恶混论、性无善恶论。本文拟就先秦一个时期的这四种观点的开创者的人性论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略述管见,有不足之处还望指正。
关键词
先秦人性论善恶
AbstractHuman nature is the sum of all social relations, showing that society is a society was formed, we must first know people want to control society to understand people, and meet people to know who first faced the question is “What is man?” “Human nature is such.” Thousands in the long history, from Confucius, the ancient thinkers have debated this issue.“Who am I,” “My nature is good or evil” around human nature is good or the evil,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philosophy of life form the main ideological system-human nature.And the later ones are more or less on the ideological predecessors have profit and loss, all in all four of these ideas: Goodness of, evil nature of humans, mix of good and evil, between good and evil of no.This paper on the pre-Qin period of the four views of a pioneer of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to sort out thoughts and analysis, outlines observations, there is still hope correcting deficiencies.Keywords
PreHuman NatureGood and Evil
欲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必先了解“性”之意思。
马克思说:“人在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社会是有人组成的社会,欲治理社会必先认识人了解人,而认识人了解人,必先认识和了解人性。人性善恶问题乃是人生哲学之大问题,从古至今,许多哲学家都对此的争论喋喋不休。“人性指的是什么”乃是他们首先面临的困境,纵观其发展史,用马克思的观点分析,共有两种:其一,认为人性是指人的本性,即先天所具有的人的规定性;其二,认为人性是人的本质或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规定性,可以说自从有了人对自身的追问和反思以后就有了对人性的追问。这是马克思的观点。那么,在中国人性论的发展史上,“人性”的涵义到底有哪些?张岱年先生在她的《中国哲学大纲》里对“性之意谓”有一些三层含义的总结:
性之第一意谓——“生而自然”“不学而能,非由习也”,是人生来就有的而不加学习的。“生而自然”又有三层含义:第一,是生下来完全具备,婴儿是就已经有了,既不是由于学习而生,也不是由于学习而成;第二,虽然是生而完具,而确实自发的,幼年时虽然没有,长大后则自然的生成;第三,只剩下来就有可能或者倾向,但是需要学习才能发生完成,虽由习而成,却非由习而生。
性之第二意谓——“人之所以为人者”,即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也可以说人之为人的共同属性。
性之第三意谓——人生之究竟根据,这层含义亦可以说不是人之本性,它指追问整个宇宙之究竟根本。而为什么把它列为第三种意谓呢?余认为这与中国哲学里来讲“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追问宇宙之根本亦是探索人性之根本。
围绕三种人性之意谓,从古至今,自孔子始,历来思想家都在争论人性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有人说人性是本恶,有人说人性本善,总括起来有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善恶混论、性无善恶论。在以下的部分余拟就先秦一个时期的这四种观点的开创者的人性论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展开论述,略述管见:
孔子,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性问题思想家,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纵观《论语》,他只在这一处讲“性”,他的学生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第五》,孔子对“性”只是一提而过,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也没有明确说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他的意思只是说人的本性最初是详尽的,由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不同,人的本性差别也越来越远。
虽然夫子很少讲性,甚至根本没有明确说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但是他的“性相近,习相远也.”的命题,却已包含了“善”与“恶”的萌芽,后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都发端于此,可以说,孔子为后世人性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后来人性善恶之争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孔子是第一个解开人性论序幕的思想家,他虽然不言人性善恶,但却早已开了人性有善恶之先河,在中国人性论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思想地位,在这部厚重的史书上他理当高居首位,属扉页位置。
一、性善论——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思想传人,对孔子极为推崇,他发挥了孔子“性相近”的人性思想,在中国人性论史上第一个提出“性善论”。
孟子所指的人性,是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而不是指人生来就有的一切本能,他不赞成生来完具的行为动作为人之本性。与禽兽相同的本能不可算作人性,人性乃是人生来而有的人之为人之特殊可能,以此种可能为人性。孟子所说的性善不是说人生来的本能都是善的,而是指人之所以为人之特殊要素,即人之特殊属性是善的。
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是因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端者,就是指这种实在之可能性。他举例说:人性的善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水没有不善的,水亦无有不下的(“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四善端是人所固有,“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人无有不善者,他举例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论证说:人突然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里去,都会有惊惧和同情心,这种同情心并不是为了要讨好这个小孩的父母,也不是要在乡亲朋友中获得个好名声,更不是讨厌小孩子的哭叫声,而完全是从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由此得出结论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他的仁政思想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出来的: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把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叫“恻隐之心”。除此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为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人心有仁、义、礼、智四端,代表着人善的道德,每个人都有: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他还说: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恻隐”“羞恶” “辞让” “是非”这“四心”,这四心,缺其一则不可谓人,既可以说是非人了。人有仁义礼智四端,就如同人有四体一样,缺其一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他又区分了大体和小体,大体是人之本性,人之所以为人;小体就与禽兽相同了,孟子说:
‚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孟子〃告子上》
他还说: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这段话即是说:心的职能是思考,口的只能是味觉,耳的职能是听觉,眼睛的职能是视觉,鼻子的职能是嗅觉,人都喜欢想美好的事情,喜欢吃好吃的东西,爱听好听的话和美妙的声音,眼睛也爱看美好的事物,等等,都是人类重要的特征,吃喝声色是人所必需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是如果只讲本能而不注重道德的修养,“养小以失大”甚至最后失去人的本性,变成与禽兽没有区别的非人。
人人都具有善端,如能扩充发展这些善端,则人人皆可为君子、圣人,即“人人皆可为尧舜”(《孟子〃告子上》)因此应当积极地存养善心,扩充善心,存心、养性,也就是保存这些善端,培养这些善端,使其不断发展,避免它为环境和物欲所蒙蔽。他说人人皆可为尧舜,肯定了认为善的可能,人是否能够永远保持仁义礼智四端,其关键在于人的主观意志。
人性的善端是天生固有的,不是外界所加,是先天存在于人的心中的,不是外部铸就的,人行善、修善,是为了扩充、发展人心中固有之善端,把这种固有的善端发展推及到外面去,而不是从外面把人不具有的善加在人性之上的。
分析到这里我们好像从孟子的“性善论”里发现到了一个“漏洞”:人性既然是善的,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恶呢?他也做了解释,他认为人之所以有恶的出现在于外部环境和物欲是人性的善性泯灭了,山间的小道如果时间久了没人走,则会茅草丛生,阻塞小路,最后看不到最初的小径:山里的树木,如果常常砍伐,山则会光秃秃的,最后连林子都看不见了,人性亦是如此,欲多则人之善心陷入不仁不义,无语会掩盖人的善心,从而导致恶的结果。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都是时代的产物,孟子性善论的提出也是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根源和思想基础的。战国中期以后,诸侯争霸,连年征战,人民饱受疾苦,孟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他对这种穷兵黩武的“不义之战”深恶痛绝,而他企图从人性出发,追究人之本性,引导人们向善、从善,如果“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则“先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矣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用诸掌”,最后“人皆为尧舜”,既然人人都可以像尧舜那样,国君也像尧舜那样贤明,那么也就不会有诸侯的征战。这这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的。再者,孟子性善论也与当时百家争鸣、思想纷争的思想理论背景是分不开的,人、人性、人性问题已然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探讨、争论的主要问题,事实上,据《孟子》中记载孟子的学生公都子 问孟子有关人性善恶问题,当时已经有四种观点: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不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告子上》)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下才产生了孟子的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人生哲学的核心、基础,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他的伦理道德学说、人生修养学说和仁政学说,人性是人的全部伦理道德生活的根据,也是人全部政治主张的基础,人有善心、善性,才能讲道德、行仁政,不为恶,不施暴政。人要达到天赋的善端标准,保持并发扬下去,根本在于人的主观意志,“反求诸己而已”(《孟子〃公孙丑上》)要注意保存、发展“四心”“养心”,他认为,要培养一种充塞天地的“浩然之气”,人有了这种“气”,则一切就符合人本来的道德要求。人要时刻反省自己,一旦有为封建道德的行为,就要反省自问、检查自己在主观上是否丢失了“四心”,如果丢了就要找回来,即“求其放心”。
虽战国后期就已有对人性善恶的探讨,而为什么孟子的性善论从中凸显出来而成为中国人性论史上一种主要的人性论思想呢?原因在于孟子的性善论以及以此为基础所产发的一整套思想体系和政治主张,符合中国人的善良本性和美好愿望,符合中国人“以和为贵”的心理,所以使得性善论受到后之儒学的推崇、发挥。宋代以后,则成为一个中心论题,如后来的张栻、陆九渊、陈确、黄宗羲都是这一观点的倡导者。
二、性恶论——荀子
荀子引申了孔子的“习相远也”,提出了性本恶论。
他认为的“性”和孟子的“性”在意谓上是相同的。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第二十二》)“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第十九》)他这里所说的性是人天赋的本质,是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打生下来就是那样,他又说“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篇第二十二》),是“天之就”。由此可见,荀子认为的性是指天生完全具备的一种原始质朴的不待后天学习养成的自然属性。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性中表现出来的善是由于后天的加工、改正而成的,人的道德观念、礼仪制度等都是人为加工而成的。
即他说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第二十三》)伪指人为,加工的意思。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篇第十九》)
性与伪相关联,性“本始材朴”“性本恶”为后天的加工提供对象,“伪”才有所加,如果没有客观对象,人为加工就无从说起;而没有经过加工的天然本性,也不可能自我完美、自我完善,只有“性伪合”才能“就天下之功”。
在荀子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非相篇第五 》)人人都有物质欲望的追求,饿了就像吃饭,冷了就想取暖,累了就想休息,这些都是人性中自有的,不戴雪儿自然有的,这种物质欲望的追求,就决定着人性为恶,二由于后天的礼仪教化,使人由恶变善,不终为恶,即“性伪合”“化性起伪”,性伪合而天下之功可就也。他说: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第二十三》)
荀子用事例论证了性恶论,他肯定凡是人性无有不恶的,善只是后天教化,“化性起伪”“性伪合”是荀子全部人性论的宗旨和最后结论。他举例说:人生而有好利、疾恶,有耳目之欲,好声色。顺从好利的本性则“争夺生而辞让亡”,顺从疾恶心则“残贼生而忠信亡”,顺从耳目之欲则“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这样下去人的性情欲望得到发展而不加以节制,必生争夺,产生社会矛盾,最终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由此可见人性是恶的。
人行善是因为师法教化、礼义之道,如果人性善,人自然就会行善,为何还要师法教化人们行善,更用不着圣王制法度、礼义二理正了。但是现实中人们还是要靠圣王师法和礼仪教化。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荀子〃性恶篇第二十三》)
人人都赞扬先王的圣贤之道,先王制礼义、立法度,化师法以教化于人民治理国家,是不正之人而归于正,是不善之人而归于善。人行善不是先天之本性而是圣王教化而成。他还把利益从人性中排除,认为礼义不在性中,不出自人性,人性是不学而能、不事而成的,礼义是“伪”的。君子和小人、尧、舜和桀、跖,“其性者一也”,他们的本性都是恶的,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积伪礼义;而小人不知积伪礼义.礼义是人为加工的,君子和小人的本性是一样的,差别在于不能积习礼义,能积则为君子,不能积则为小人。人由恶变善,积习成善,是后天努力积累的结果。如果人性生而为善,则不用努力积善,所以人本性恶。
有以上的分析论述我们看到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他说:
‚孟子曰:‘人之性善。’
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矣。‛(《荀子〃性恶篇第二十三》)
“正理平治”的善行,“偏险悖乱”的恶行都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基本行为,不是先天具有的基本本性。“人人皆可为尧舜”,但事实上不是人人都成了圣人。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被弟子韩非、李斯发展,并推向极端,认为每个人天性极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赤裸裸的利欲关系,并由此建立法家思想。因此可以说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韩非法治主张的理论基础和严刑峻法统治的根据,但是自荀子提出人性本恶,在很少有人提倡这种观点,这与中国几千年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儒家的仁政思想是极力反对这些的,所以后之儒学不多言之。
三、善恶混论——世硕
最早提出人性有善有恶的思想家,是战国初期的世硕,他的著作已经遗失,我们对他的研究只是依据王充援引他的有些人性的思想作分析,王充在《论衡》里说:
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养书》一篇。(《论衡〃本性》)
世子综合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认为人有两种自然属性——善和恶,这两种属性是先天的,与生俱来,这如同“气”有“阴”“阳”,“阳气”为善,“阴气”为恶。保持、存养善心则为善,存养恶性则为恶,人需要保持和发扬天谴的本性,这就在于养。养其善性则使善性增长,养其恶性则是恶性增长,养善性增加阳气,养恶性增加阴气。
由于世子的著作已经遗失,关于他的人性论述只能通过王充的这一处援引得出他是主张性有善有恶,善恶相混的,再没有其他的材料可供我们去研究他的思想,但是他在人性论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世硕作为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人性有善恶的思想家,在肯定人性善恶之先天自然属性的同时,又承认后天培养对善恶扩充所起的作用,他的人性理论对后世人性善恶之争产生重要的影响,王充对他的评价很高,他说“自孟子以下至刘子政,鸿儒博生,闻见多矣。然而论情性,竟无定是。唯世硕儒、公孙尼子之徒,颇得其正。”(《论衡〃本性》)
四、性无善无恶
什么是人性?告子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天生的本能是性,饮食男女的欲求是性,后天养成的不是性,善必须教化积累,巍峨必须诱发才能养成,但是这些都不是性,性是无善无恶。
人生来的本能既不是善也不是恶,善恶只是后天社会环境教育养成的,告子说: “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上》。在他看来,性如同白纸、白羽、白雪之白,随外界习染而变化颜色,告子和孟子对此有一段对话: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上》
天生的性就像白雪白羽的白,所有的白都是一样的,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都是完全形同的性,和孟荀不同的是告子否定了人之性与禽兽的差别性。
接着他说:
‚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知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
他认为没有先天的善恶之性,善恶和人的道德观念、礼义都是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的结果,这就像桮棬要靠人加工而成型,湍水要靠人力引导而东流或者西流的道理是一样的。
告子的性无善恶论为后来很多哲学家推崇,到了近代很多研究人性问题的哲学家对其有很高的评价。如冯友兰老先生说:“:“我以为欲是一个天然的事物,他本来无所谓善恶,他自是那个样子。他之不可谓为善或恶,正如山水之不可谓为善或恶一样。”张岱年也说:“如果所谓性指生而具有无待学习的本能,那么,应该说性是无善无恶的。在这个意义上,告子所谓‘性无善无不善也’是正确的。”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认为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研究任何问题都有一个最初的基本问题要回答,同样人性论也不例外,人性论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人性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中国哲学史上形成了承前启后的体系——中国人性论史,这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没有的。
人性,确是人生而固有、不学而能的本性,一个人,只要是人,则不论他是多么小,哪怕他只是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他也与其他人同样具有人性,人性是呱呱坠地的婴儿与行将就木的老人共同具有的属性。
由是观之,人性必是生而固有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否则呱呱坠地的婴儿就不具有人性了,人之无有人性,也就不能称作为人了。因此笔者再次给人性的定义是:一切人与生俱来、生而固有而非后天习得的人的普遍本性。
在人性的四个观点中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区别于禽兽的主要特征是性善,在于人有“四心”,仁义礼智是与生俱来的,要保持扩充和发展善性,引导人们向善、行善从善,则天下“人人皆为尧舜”如果天下人都想尧舜那样,君王也像尧舜那样贤明,天下怎会有征战,这种思想对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假如人人都保存善心、向善、行善,社会才会稳定和谐。荀子主张性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其合理性,也不是说不无道理的,他的性恶论思想是韩非子、李斯法家思想的理论渊源,也推动了中国法制建设进程,同样对于我们今天依法治国方略有指导意义。
通过对历史上人性论的分析和梳理,有性善论、性恶论、善恶混论、性无善恶论总括这些人性论思想,余认为 :人性本无善无恶,孟子和荀子的性善性恶论都有一个问题:人在从母体里分离的那一刻,他有善恶的判断标准吗?他更不会像孟子所说的看到小孩掉进井里而生恻隐之心,而从人之本性来讲,人性本是无知、无欲求的,善恶知识后天的教育影响儿时的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这种后天形成的善恶不是人之本来本性,只能算是后天培养教化。因此余之拙见:人性无所谓善恶,人性本无知、无无欲求,人之性就像白板一样,本性是空白的,后天的善恶教化是在给这张白板写上文字图上图画。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著.中国哲学史[B].北京大学.2003(10)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B].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B].2005年第二版
[3].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B].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傅云龙.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问题[B].求实出版社出版.1982-11
[5].姜国柱著.儒家人生论[B].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12
[6].孙景澈.也谈孟荀人性论之异同[B].安徽文学.2010(3)
[7].刘姣丽.以儒家思想为理论中国传统人性论[B].文学界.2010(3)
[8].王海明.人性善恶学说辩难[B].党政干部学刊.2006(4)
第二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大纲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大纲
为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明确论文选题、论文写作与指导、指导教师选配与职责、毕业答辩等环节的基本要求,根据学院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大纲。
第一条 毕业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目的
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综合性训练。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以检验学生综合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包括调查研究、检索中外文献资料、制定方案、口头表达等方面)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论文的要求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来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篇论文。论文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论证逻辑严密、推理正确。
本科生论文字数应以能够反映论文主题和论文创新要求为宜,一般在1.0万字左右,并有300字左右中文摘要,1000个左右(不低于500个)的印刷符号的外文摘要,关键词3~5个(关键词应按词条外延层次由高至低顺序排列),以及参考文献目录。
论文必须有电子版本,并按一定的格式要求打印在学院统一的毕业论文专用纸上,格式要求见《上海政法学院毕业论文撰写基本格式》。第二条 毕业论文的选题原则
(一)毕业论文选题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选题要做到一人一题。
2、有研究价值,研究该题目有学术价值,即有助于本专业、本学科的发展。
3、有现实意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4、选题有开拓性,前人对该题目没有研究过,或虽然有人研究过,但研究 的内容还不够深刻或不够全面,或有疏漏甚至是谬误之处,还有创立新意的余地。
5、本人力所能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能力能够完成。
6、学生选题既可在备选参考题中选择,也可在满足毕业论文大纲要求条件下,自拟选题。
7、每年论文选题更新率不低于30%。
(二)学生选题
学生选题可以按照参考题目选题,也可以根据选题要求,自选题目,且必需经我系指导教师同意。
第三条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配备及要求
(一)毕业论文一般应选派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
(二)指导教师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向学生讲清题意、提出明确的要求,介绍参考资料,审阅学生所列提纲。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进度和帮助学生解决毕业论文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应仔细审阅,提出修改意见。督促学生按规定进度,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
(三)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宜过多,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讨论。
(四)系里和教研室将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学生毕业论文和教师指导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第四条 毕业论文的撰写
毕业论文工作由选题、指导、定稿、评阅与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与工作总结等五个环节组成。
毕业论文的题目选定以后,就进入了写作阶段。作者应紧紧围绕毕业论文的题目进行构思与论证,这一阶段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制定写作计划
作者应先制定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计划,做到重点明确,方法和步骤井然有序。并请指导教师审阅,虚心听取导师的意见。
(二)广泛收集资料
作者应广泛收集与毕业论文题目有关的材料。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去查找;通过做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通过自己平时观察获取等等。收集资料应当注意对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分类,然后再选择出论文所必须的经典资料备用。
(三)制定写作提纲
在收集到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毕业论文主题的需要编写和制作该论文的框架结构和体系,能使作者从宏观上对全文进行谋篇布局。因此,制定写作提纲十分必要。要编制一份好的毕业论文提纲,应当注意三个问题:
1、拟定标题,即作者给论文起名字。它要求标题能准确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2、布局谋篇,即考虑全篇包括哪几个方面,按什么顺序展开基本论点(全文的逻辑结构框架)。
3、全面、反复地检查提纲,作必要的增、减或调整。
在编制论文提纲的全过程中,应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听取导师意见,并认真修订自己的提纲。
(四)撰写论文
1、起草。就是在已掌握的材料基础上,写成毕业论文初稿;
2、修改。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改正论文草稿中的缺点和错误;
3、定稿。在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后,将毕业论文稿件打印在规定的纸张上;
4、引文应注明出处,论文末还应附有参考文献目录。第五条 毕业论文评阅、答辩和考核工作
(一)指导教师要认真写出不少于150字的毕业论文评语,评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毕业论文的观点、学术水平、现实意义、资料运用、深度、广度、工作量等。
2、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的工作态度、学风等情况等。
3、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实践能力、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强弱。
(二)答辩工作
1、答辩小组成员应是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答辩小组组长须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2、答辩内容:要有自述部分和提问部分,提问部分要有一定的深度,内容可包括课题的关键问题,与课题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创新性等。
3、答辩前,学生毕业论文全部材料应由评阅教师详细评阅。评阅教师应是具有指导资格的教师。评阅教师应写出评阅意见,其内容主要包括:立论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严谨,有无独创性,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等。另外,评阅教师还要根据课题涉及的内容和要求,准备好不同难度的问题,拟在答辩中供答辩小组提问选用。
4、指导教师不得担任所指导学生的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如需旁听所指导学生的论文答辩,须经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组长同意,但不能提问或提示,不参与答辩成绩评定。
(三)成绩考核
毕业论文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评定。各系应按以下比例综合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指导教师评分占30%,评阅人评分占30%,答辩小组评分占40%。为防止成绩偏高或偏低,同一专业成绩比例,可适当控制,一般90分以上者不超过10%。凡90分以上(含90分)、60分以下(不含60分)以及未达到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论文,应组织复审答辩小组,进行复审答辩。
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经系主任审核后,报教务处。教务处按不低于5%的比例请教学督导组进行抽查评估。
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结束后,及时推荐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见《上海政法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办法》)。第六条 毕业论文的保管
在学生成绩公布后,集中收齐毕业论文册(包括论文正稿、任务书、成绩评定书、答辩评分表与答辩记录、论文草稿等)及毕业论文正稿电子文档,并以班级为单位,按学号顺序整理好存档保管,保管期限为五年。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书一式三份,一份归入学院成绩档案,一份归入论文册,一份归入学生档案。第七条 毕业论文组织领导
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由负责教学的系主任任组长,各教研室主任副组长,组长与副组长都须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其职责是全面管理本系毕业论文工作,督促各专业教研室执行落实本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定期检查全系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社会科学系 二零一一年十月
第三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举例
选题举例
1、德育、教育类
班级精细化管理的研究
创建班级特色文化的研究
学生不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心态的研究 班主任工作教育案例研究
学科教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研究
班级文化的传承与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 正确价值观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 班会课的有效教学的研究
教师的说教与学生自觉转化为内在需要的研究 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愿望的研究
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整合发展的研究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其教育的研究 班级小团体的研究
提高班主任素养的自我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模式与效能研究 新上岗班主任基本功的自我培养研究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资源的挖掘和运用研究
全校德育中的班主任和学科老师的教育职能研究 “特色教室”建设的实践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研究
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品德影响的研究
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研究
品德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学校、家庭、社区品德教育的整合研究
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发挥家长学校功能,提高家长育子水平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
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木桶效应”,挖掘后进生潜力的研究和实践 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研究与实践
提高班会课实效的研究与实践
在班级管理中保护学生个性的研究
乡土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德育管理中同伴互助的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与学生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方法与绩效的研究
2、学科教学类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科自主式探究学习
××学科××课型模式研究
如何提高练习讲评课的效益
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效益
现时条件下如何发挥学科分层教学的效益
如何激发学生课堂思维的兴趣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
如何实现课堂教与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讲、练、评的高效统一
如何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杜绝抄袭现象
如何提高周六、周日的学生的自习课的效益
如何培养学生学科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开展学科研究性学习
教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等课型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本学科有效备课的标准及评价
本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
本学科有效学习的标准与评价
本学科有效作业(训练)的标准及评价
如何地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效益
如何整合现有资源有效开发建设学科的校本课程
现时条件下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源更好地为学科教学服务 现时条件下如何利用实验室资源发挥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作业面批与了解学生心理的研究
学科开放性作业编排与兴趣激发的研究
解决问题领域中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
作业多元化设计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 课前预习作业的编排研究
作业布置的“留白”艺术与策略研究 课后作业与课堂练习的关系研究
双休日作业总量的控制与平衡问题研究 作业批改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优化学生课外作业反馈环节的研究 作业布置系统性研究
作业批改规范化研究
“展示与分享”式作业讲评方式研究 优化作业反馈效率的策略研究
第四篇: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集
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一、哲学方向
1.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3.费尔巴哈的宗教思想评析
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考察
5.黑格尔的“恶”的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研究
6.对恩格斯关于“证券交易所”思想的解读
7.实践在马克思主义革命变革中的意义
8.意识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辨证统一
9.从意识能动性看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
10.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11先进文化建设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
12.网络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的影响
13.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14.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15.唯物史观的人学阐释
16.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研究
17.实践与物质关系研究
18.主体客体关系问题研究
19.先秦诸子哲学与文化研究
20.两汉魏晋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变革
21.宋明理学研究
22.明清之际思想文化研究
23.传统道教,佛教研究
24.中国近代新儒家研究
25.传统社会人格修养问题研究
26.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反思
27.论科学精神
28.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探析
29.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0.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研究]
31.自组织自然观初探
32.现代科技成就与自然观的变革
33.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34.科学发展观研究
35.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3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3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研究
38.归纳推理与归纳方法之间的关系
39.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40.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问题
41.论科学假说验证的复杂性
二、伦理学方向
1.大学生社会品德教育研究
2.个人品德与社会和谐
3.公共意识与道德建设
4.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研究
5.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建设
6.网络道德与文明
7.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8.新形势下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9.中国伦理思想历史人物研究
10.西方伦理思想史历史人物研究
11.生命伦理学中的伦理问题
12.家庭伦理相关问题
13.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14.公平、效率问题研究
15.利益与道德问题研究
三、社会学方向
1.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2.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农民、农民工、城市贫困人口)
3.失业大学生社会救助问题
4.家庭暴力问题
5.城市化与社会发展问题
6.当代大学生交友观问题
7.农村城市化问题
8.“城中村”现象研究
9.城市贫困群体问题研究
10.当代中国家庭结构问题
11.社会学史的理论家或理论流派研究
12.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新型群体状况的分析研究
13.现代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
14.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
四、教师教育方向
1.多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当代社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4.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
5.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化(生活化)研究
6.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7.运动视野中的思想教育研究
8.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方法)改革与创新研究
9.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
10.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构建
1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
12.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
1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4.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5.新时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16.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模式(方法)创新研究
17.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育方式转变研究
18.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活动教学研究
19.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开放教学研究
20.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参与教学研究
21.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中学生有效参与研究
22.新教材特点与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改革
23.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24.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5.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研究
26.对(中学生,大学生)进行和新生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27.当代大学生功利性学习误区探究
28.中学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研究
29.中学思想政治课探究教学研究
30.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新观念研究
31.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基本素质研究
32.新课程理念下的启发式教学研究
33.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五、学科专业教改研究方向
1.学习型学生党支部构建机制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构建机制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3.创新型学生党支部构建机制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4.高校学生就业意愿调查——以××高校为例
5.高校学生职业选择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6.高校学生网络利用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7.高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8.民族地区院校“团日主题活动”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9.民族地区院校“党日主题活动”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10.高校学生政治课学习动力机制研究
11.大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研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12.师范生能力培养机制研究——以××高校为例
13.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14.中国农村经济成分构成及其建议——以××村为例
15.高校学生“国家认同”机制构建研究——以××高校为例
16.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机制研究
17.大学生恋爱观嬗变研究
18.大学生恋爱与学习关系研究
19.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分析及其调适机制研究
20.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救助机制研究
21.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策略研究
22.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实证分析
23.农村中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成才发展研究
24.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
25.实习中学对高师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6.中学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的调查研究
27.论中学生学习态度的性别差异
28.中学班主任工作的现实绩效与改进研究——以XX学校为例
29.中学领导、教师、学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形象的调查研究
30.中学生情感教育匮乏成因探析及教育对策
31.中学生竞争意识之浅见
32.当代大学生低碳生活教育的有效途径
33.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看当前农村社区文明建设
34.论绿色文明及其教育
35.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农村社区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
36.新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
37.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改进对策
38.城镇农民工子女转学入学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39.农村“留守”少年教育难问题的思考
40.浅谈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
41.“最美„„”现象的教育意蕴
六、“十八大”精神研究方向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研究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基本经验研究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研究
4.“中国梦”的内涵、价值和实现途径研究
5.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的基本经验研究
6.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7.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8.新的历史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研究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研究
10.“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11.当代社会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13.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14.党的十八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研究
15.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研究
16.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7.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18.广西发展创新驱动研究
19.建设美丽广西研究
20.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创新研究
21.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2.推进广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建设研究
23.广西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
24.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研究
25.广西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26.后发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路径研究
27.农村留守人员社会支持研究
28.北部湾海洋经济研究
29.海洋安全与南海问题研究
30.泛北部湾区域发展研究
31.桂、台、港合作发展研究
32.中国—东盟文化教育交流合作研究
33.中国—东盟国家共赢发展机制研究
34.广西民族特色文化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35.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与旅游管理研究
36.民族地区文艺创作与理论研究
3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38.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
39.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研究
40.高等学校法治建设研究
41.节约型高校建设研究
42.高校管理创新研究
43.大学文化建设研究
44.高校廉政文化与廉洁教育研究
45.高校统战工作创新研究
附注:选题仅供参考,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专长、兴趣、实际及能力水平自己确定论文选题和研究方向。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8
目录
论文摘要 关键词 引言„„„„„„„„„„„„„„„1 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家长式的说教,融洽师生关系,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前提„„„„„„„„„„„„„„„„„„„„„„2 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少一些“填鸭式”的理论灌输,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这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必备条件„„„„„„„„„3 多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少一些传统的“满堂灌”讲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这是上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 „„„„„„„3 情境教学法„„„„„„„„„„„„„„„„„„„„„„„3 幽默艺术教学法„„„„„„„„„„„„„„„„„„„„„4 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教学法„„„„„„„„„„„„„„„„„4 结束语„„„„„„„„„„„„„„„„„„„„„„„„„5 参考文献„„„„„„„„„„„„„„„„„„„„„„„„5
浅析大学生思想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论文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人们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变化,这其中就包括正处在思想前沿的高校大学生们。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导下,努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认真探索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规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其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管理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1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制约的内外因素
1.1 现在的大学生能对当前的社会状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社会基本问题大部分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规律和矛盾。但部分学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立场不坚定;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科技的学习和接受快,但部分同学对社会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不能理解。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对政治淡漠,缺乏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和献身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从价值观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注重自我价值的优先实现,主要表现在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大学生追求更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发展不平衡,存在许多矛盾和困惑,且理想现实化、功利化,偏重个人发展。大学生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从注重知识的价值,到国家级期刊http://www.xiexiebang.com/guojiajiqikanfabiao/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认为获取知识只是为自己能够有更好的物质享受做铺垫。合理的利己主义,逐渐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
道德品质缺失,守法护法意识淡薄。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准普遍不高,有的缺乏最基本的公德修养。一些学生不肯吃苦,劳动意识淡漠,不以克己、勤俭、吃苦、谦虚等为美德。缺乏自觉主动的劳动意识;毕业择业时眼高手低,没有好待遇的工作不愿意去选择;不想付出得回报。是非观念差、对法律理解肤浅,缺少自我控制。
1.2 制约大学生思想变化的基本因素
1.2.1 内在因素即大学生自身因素。在大学阶段,每个大学生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这种观念的形成是从有意识开始,慢慢的积累而形成的。一个人的性格是从小养成的,观念的产生和性格的养成是一个过程,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性格外向的大学生可能好动,喜欢交友、聊天、运动等等;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可能喜欢一个人学习,不愿与人交往,不善与人沟通,这些性格的养成会使大学生本人的思想和思维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疾病的产生、表现多数是在大学期间,而这些现象的产生是个体性格怪癖和思想扭曲综合在一起产生的。而大学生自身控制范围内的如惰性、不上进、意识薄弱等都会让自己的思想状态发生变化。
1.2.2 外在因素即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的发展带来物质产品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对精神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生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当然也不会例外。这其中包括家庭环境、父母言传身教、父母教育方式、传统观念、学校教育、文化传播的影响等等许多社会因素都让走进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思想产生了变化。从一个人出生后,有清楚的意识开始,他的思想状态就在不断的变化,一个大学生可能因为父母生活中常伴有不文明的语言,而学会了骂人,而不认为这是不对的;可能会因为自己要好的同学和玩伴喜欢抽烟、打架而跟着去做;可能会因为在电视和网上看到流行歌曲播放,便去追逐潮流而去歌唱,却从不会唱一首革命歌曲;可能会因为父母下岗,生活拮据而感到自卑;可能会因为父母经常打骂自己而产生逆反心里;可能会因为经济上的攀比,而走上违法道路;可能会因为追求时尚,而无心学习,总之这些社会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都会让大学生的思想变得不求上进,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很好的法律意识,而社会环境因素也成为制约大学生思想变化的重要因素。
2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便摆在了高校管理的面前。
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根本和核心,带动其他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加强辅导员和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辅导教育论文www.xiexiebang.com员及教师队伍。政府应努力净化社会环境,高校也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联系更加紧密和频繁,其相互依赖性增强,社会环境的作用显得日益复杂。良好的校园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都能影响大学生思想变化。因此,全社会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加强网络资源管理、倡导主流文化等,以此净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