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中的感情戏
由《孔子》中的感情戏说开
《孔子》这部大部头电影,我没看过,提不起兴趣来。当时,看到孔子后人状告《孔子》编剧时,就有些发笑。
前几天在看《金刚经》时,忽然对这个自古以来,就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了一个结论,这其实真的不是问题,只是在后人这里成了问题。
语出《论语·雍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是宋人,早年就跟宋公子朝有染,嫁到卫国后仍与之私通,秽名远播。据《左传》记载,定公十四年卫灵公为南子召见宋朝,正逢太子蒯聩去齐国,途经宋国郊野,宋人冲他唱到:“已经满足了你们那发情的母猪,为什么不归还我们风流的公猪?”(用李梦生先生译文)。蒯聩大为羞愤,找人谋刺南子,事为南子所察,蒯聩逃往宋国。
说,通悦;矢,直言,这个字的不同翻译,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不,通否;厌,满足,这里不是讨厌,这个字理对了,也就没问题了。
《史记》记载(南子)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翻译一下,是这样的。
孔子迫于礼数而见当时人人皆知的荡妇南子,子路很是不高兴,因为这将伤及孔子的名声。孔子直接就对他说:“说实在的,我也不愿意见她啊,这是老天在满足她啊,这是老天在满足她啊!(合于礼)”
为什么这样说?
我在读《金刚经》的时候,忽然对“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慧”绝非是佛教所独有,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指一个人所达到的精神境界。孔子曾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慧”。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决定着他的行为高度!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以匡正天下为己任,怎会在这等小节上犯迷糊,孔圣人绝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
《论语》阐述的是孔子的思想,在那种纸张(竹简)颇为紧张的年代,往往都是惜墨如金,不会出现浪费笔墨纸张的现象。
《论语》和《史记》中的记载,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是说,这件事虽悖于情,但,合于礼。更进一步说明了孔子的“克己复礼”!再看看,《史记》中的记载,南子一淫荡之人,见孔子而礼节俱在,且更甚!何也?圣人之威,这就是气!不怒而屈人之兵!一般人进了寺院是不会有邪念的。
再说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人们把《孔子》拍成这样?
文化都是带有社会意识的,无论它体现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它都是当时社会意识的反应。中国文化的最简单的一个发展脉络就是文化的不断下移,伴随着的是文化的不断世俗化。其实,它是一个曲线发展的脉络。
我说这个什么意思呢?
世俗化的原因是,下层民众经济地位的提高,对文化的需要,由于他们成为了文化的消费主体,文学艺术作品当然要反映他们的要求
了,要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了。与此同时,文化的普及,又带来了素
质的提高,这样就有对文化提出了一个“雅”化的要求,所以,“俗”之后,必然是“雅”。
这说的是什么?我是说,我们现在的文化,已经俗到了极致。《孔子》和《赵氏孤儿》都是俗的代表。人们想把孔子还原为一个常人,想把程婴还原为一个百姓,这真的是大错特错,圣人、英雄确实是人,但是,他绝对不是一般人,他的七情六欲,不是体现在这儿的。吃喝拉撒是他们俗的体现,孔子见南子、程婴救孤儿正是他们非常人的体现,为什么要在这儿把他们塑造为常人呢?
《孔子》和《赵氏孤儿》既是社会的进步,也是社会悲哀,因为,它还不了解我们的圣人,我们的英雄!
第二篇:新兰感情戏的集数和看点简介
以下是我罗列的主要的新兰感情戏的集数和看点简介:
001 云霄飞车杀人事件
看点:工藤新一的初次登场,整个故事的开端
002 名门千金绑架事件
看点:初次见柯南,觉得柯南很可爱就抱住他了,小兰还表白自己喜欢新一。003 偶像密室杀人事件
看点:小兰抱着柯南问新一去哪里了,新一失踪后第一次和小兰电话。006 情人节杀人事件
看点:兰情人节当天出去约会,柯南吃醋跟踪,还和情敌较劲呢。最后巧克力的归属还是很甜蜜温馨的。
007 每月一次礼物事件
看点:兰第一次怀疑柯南是新一,让人热血沸腾
010 职业足球选手威胁事件
看点:突然跑来一个人说和新一在交往,小兰狂吃醋。最后新一还露出略有表白的意思,很浪漫哟~ 026-027 小五郎同学会杀人事件
看点:柯南和小兰一起洗澡,后来这个镜头多次被引用过。第一次揭示大叔的优点,其实是很帅的说。
032 咖啡店情杀事件
看点:柯南吃醋又去跟踪了。妃律师的初次登场,难忘那个过肩摔,更难忘柯南那句傻话:小兰打扮那么漂亮,原来是要和我去约会啊„„
043 江户川柯南诱拐事件
看点:不用说了吧,本以为和组织有什么关系,结果是新一的父母,刺激搞笑的结局。重要的是柯南告诉我们他不想离开日本的原因。
048-049 外交官被害事件 【重点推荐】
看点:柯南病倒,小兰抱着他去房间休息。新一第一次回归!平次初登场!经典啊!057-058 福尔摩斯迷杀人事件
看点:平次发现柯南的秘密,柯南迷不可不看的一集
068-070 暗夜公爵杀人事件
看点:前期难得的长篇推理,兰的偶像的出场引得柯南吃醋连连(两个高手„„汗)
076-077 柯南对怪盗基德
看点:超人气配角怪盗KID的首次亮相!小兰认错他是新一
085 滑雪别墅杀人事件
看点:小兰亲手指出自己敬爱的老师是凶手,难过地抱着柯南哭。嘴里喊着新一„„ 096 走投无路的名侦探、连续两大杀人事件【推荐】
看点:小兰第二次怀疑柯南的身份,有希子和优作再次出场,绝对的超强阵容
100-101 初恋情人回忆事件【推荐】 看点:新一告白了哟!可惜小兰太迟钝
162 空中的密室 工藤新一最初的推理【重点推荐】
看点:追忆性质,难得的新一作为主角。也是后面剧集的一个伏笔 170-171 黑暗中的死角【推荐】
看点:柯南又吃醋了,怀疑小兰喜欢上别人了。重要的是这个案件会是很久之后的黑衣组织的一个伏笔
174 20年的杀意新佛尼号连续杀人事件
看点:2小时特别篇,传说兰是从这里开始第三次怀疑柯南的身份,因为这次兰竟然和柯南说“不要离开我”
188-193 命运的复活系列【重点推荐】
看点:受伤的柯南,归来的新一,化装成柯南的哀,差一点成功的表白„„激动人心的大餐!
238-239 大阪3K事件 【推荐】 看点:新一的痛苦抉择,是检验他从前说过的话的有力武器——如果罪犯是你身边的人怎么办?加上新干线护送事件开头煽情的电话,新兰感情的新高潮 240 新干线护送事件
看点:只需要看前篇的开头,那段和新一的电话 255-256 松江玉造连句十四次比赛
看点:小兰跑去姻缘池那里一段有点让人鼻酸 266-268 情人节的真相【推荐】
看点:情人节去造巧克力,园子的恋爱成功了,小兰伤心地默默抹泪,柯南在门外伤感的样子。。
284-285 中华街雨中的似曾相识
看点:柯南想照顾小兰,却反过来被小兰照顾 286-289 工藤新一NY的事件 【重点推荐】
看点:回忆过去的一段时光!与后面剧情发展有重大关联的重要一集!每个柯南迷都该好好品味三分
304 震动的警视厅 1200万人质 【重点推荐】
看点:新一自称侦探小子,用小兰的手机拍了一张小兰的睡相照片,柯南的心里时时想着小兰哦!
308 无声的证据(后篇)
看点:黑暗组织的又一个线索,还有最后新兰雪中的那段对话超级感人
309 与黑暗组织的接触(交涉篇)
看点:开头与上一集连接,新兰雪中遇到了一个人。
331-332 疑惑的咖喱饭
看点:柯南失声后的推理,小兰心领神会。最后的那个有点搞笑~ 343-344 便利店的陷阱
看点:新一和小兰心有灵犀啊~新一教小兰推理!
345 与黑衣组织直面对决 满月之夜的双重迷案 【重点推荐】 看点:与黑暗组织的大对决!三大神秘人物身份的释疑,不多说了,柯南迷必看的一集
354-355 小小的委托人
看点:柯南的吃醋,那个童星好可爱的说:P,还有大叔色色的样子,呵呵
376 时限15点!
看点:小兰被绑架了,柯南奋不顾身去救她 382 谁的推理秀(后篇)
看点:小兰向柯南求救,柯南脸通通红哦~ 400 心存疑惑的兰【重点推荐】
看点:小兰拿到了柯南的手机,想搞清楚柯南到底是不是新一。最后还是没有揭穿,不过柯南把手机号码留给了小兰,很温馨呢~~~ 411-412 神社鸟居的惊人暗号
看点:小兰的性感照片被发给了柯南,结果还是被删。。426 给兰的情书【推荐】
看点:柯南吃醋了,偷偷跟去看 429-430 无法归来的二人【推荐】 看点:小兰抱着柯南坐在车里说很温暖;柯南吃瑛佑的醋,还吃了两次,打翻醋缸子了哟~~~ 437 上户彩和新一 4年前的约定【推荐】
看点:究竟新一和上户彩在4年前有什么约定呢? 457-458 园子的红手帕
看点:园子在新兰间挑拨离间。。
472-473 工藤新一少年的冒险【强烈推荐】
看点:幼儿园的形影不离;两人夜探图书馆;各自回家后面对父母;两人之间产生距离:夕阳下又和好的两人,必看!
479 和服部平次在一起的3天【推荐】 看点:柯南和小兰都脸红过了
490 服部平次vs工藤新一 滑雪场的推理对决【强烈推荐】 看点:初中时候的新兰哟~ 493 红与黑的碰撞 疾呼
看点:有人误会小兰是瑛佑的女友,柯南非常的不爽 494 红与黑的碰撞 冥土 看点:又吃瑛佑的醋了。。
507-508 卡拉OK包房的死角【重点推荐】
看点:逃不了柯南吃醋;柯南向瑛佑表明自己对小兰的感情了 510 柯南VS双重暗号之谜
看点:小兰又为新一去打扫房间了 511 推理对决!新一VS冲矢昴
看点:柯南担心小兰出事,对着电话大发脾气 516 风林火山 迷宫的铠甲武士
517 风林火山 阴与雷霆的终结 看点:恋爱兵法哦!
521 杀人犯,工藤新一【强强强烈推荐!】 看点:新一回归了?
522 新一的真实身份与兰的眼泪【强强强烈推荐!】 看点:新一真正出现,小兰泪流满面 523 真正想问的事【强强强烈推荐!】
看点:小兰真正想问新一的事情是什么呢? 524 憎恨的蓝色火花(前篇)看点:小兰紧紧不愿放弃的手 SP 名侦探柯南VS鲁邦三世
看点:公主小兰和王子新一浪漫幻想 【剧场版】 M1 引爆摩天楼
看点:新一生日,小兰约了他去看午夜场电影并准备了礼物,结果发生爆炸。相隔一扇门,新一说:不能同生,我们共死!果然,新兰之间有条红线吧~~~ M2 十四番目标
看点:柯南和小兰Kiss了,柯南举枪就小兰。M3 世纪末的魔术师
看点:小兰怀疑柯南的身份,最后柯南也差点说了实话,结果基德假扮新一出现解围 M4 瞳孔中的暗杀者
看点:小兰失忆,被凶手追杀,柯南处处解救,最后还亲口表白:“因为我喜欢你,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喜欢!” M5 通往天国的倒计时
看点:小兰得知柯南喜欢自己,打电话向新一倾诉烦恼。还有惊险的柯兰跳楼镜头。M6 贝克街的亡灵
看点:柯南、新一和小兰与福尔摩斯的故事,小兰最后还因为新一的一句话为了救柯南而跳下悬崖
M7 迷宫的十字口
看点:新一回归,和小兰在月下重逢。小兰说她不讨厌等待,因为等得越久见面时就越是幸福~~~ M8 银翼的魔术师
看点:基德装扮成新一出现,柯南大为吃醋。小兰向新一真情告白。M9 水平线上的阴谋
看点:新兰小时候夕阳下的脸红。小兰是捉迷藏的忍者,只有新一能找到她。M10 侦探们的镇魂歌
看点:柯南为救小兰四处奔波于案件 M11 绀碧之棺
看点:柯南瞒着小兰给出了所有氧气筒,而没有给自己留,结果被小兰看穿,说出了一段自己与新一的往事,说柯南和新一很像。M12 战栗的乐谱
看点:新一和小兰吵架,最后新一用一首小提琴曲送给小兰和自己。
片头曲(OP)
序号 播映集数 歌曲名称
翻译名称
演唱者 1 001-030
胸がドキドキ
心中动荡不安
The High-Lows 2 031-052
Feel Your Heart 感受你的心
VELVET GARDEN 3 053-096
谜
谜
小松未步 4 097-123
运命のルーレット廻して 转动命运之轮 ZARD 5 124-142 TRUTH~A Great Detective of Love~ 真相究明 TWO-MIX 6 143-168 ギリギリchop 情义之印 B'z 7 169-204 Mysterious Eyes 神秘目光 GARNET CROW 8 205-230 恋はスリル、ショック、サスペンス 这场恋爱令人战栗、震惊、焦虑难耐 爱内里菜 231-258 destiny 命运 松桥未树 10 259-270 Winter Bells 冬日铃铛 仓木麻衣 271-305 I can't stop my love for you 我不能停止对你的爱 爱内里菜 12 306-332 风のららら 风的啦啦啦 仓木麻衣 333-355 君と约束した优しいあの场所まで 与你相约在那个优雅的地方 三枝夕夏IN db 14 356-393 START 开始 爱内里菜 15 394-414 星のかがやきよ 星之光芒 ZARD 16 415-424 Growing of my heart 成长的心 仓木麻衣 17 425-437 冲动 冲动 B'z 18 438-456 100もの扉 100扇门 爱内里菜&三枝夕夏 19 457-474 云に乗って 乘上白云 三枝夕夏 IN db 20 475-486 涙のイエスタデー 泪之往昔 GARNET CROW 21 487-490 グロリアス マインド 光辉的信念 ZARD 22 491-504 爱は暗闇の中で 爱在黑暗中 ZARD 23 505-514 一秒ごとに Love for you 一分一秒对你的爱 仓木麻衣 24 515-520 Mysterious 神秘 Naifu 25 521-529 Revive 复苏 仓木麻衣 530-546 Everlasting Luv 永恒的爱心 BREAKERZ 27 547-564 MAGIC 魔力 爱内里菜 28 565-582 As the Dew 譬如朝露 GARNET CROW 29 583-601 Summer Time Gone 离别夏日之时 仓木麻衣 30 602-? Tear drops 眼泪落下 Caos Caos Caos
片尾曲(ED)
序号 播映集数 歌曲名称 翻译名称 演唱者 1 001-025 Step by Step 步步为营 ZIGGY 2 026-051 迷宫のラヴァーズ 迷宫情人 heath 3 052-070 光と影のロマン 光与影的浪漫 宇德敬子 4 071-083 君がいない夏 没有你的夏天 DEEN 5 084-108 愿い事ひとつだけ 只有一个心愿 小松未步 6 109-131 氷の上に立つように 如履薄冰 小松未步 132-152 Still for Your Love 始终为了你的爱 Rumania Montevideo 8 153-179 Free Magic 释放魔力 WAG 9 180-204 Secret of My Heart 我心中的秘密 仓木麻衣 10 205-218 夏の幻 夏天的幻影 GARNET CROW 11 219-232 Start in my life 生命的起点 仓木麻衣 12 233-247 always 永远 仓木麻衣 248-265 青い青いこの地球(ほし)に 蔚蓝的星球 上原あずみ 14 266-287 梦みたあとで 大梦初醒 GARNET CROW 15 288-299 无色 无色 上原あずみ 16 300-306 Overture 序曲 稲叶浩志 17 307-328 明日を梦见て 梦想明天 ZARD 18 329-349 君という光 以你为名的光芒 GARNET CROW 19 350-375 眠る君の横颜に微笑みを 对着你沉睡的侧脸微笑 三枝夕夏 IN db 20 376-397 忘れ咲き 遗忘的花开时 GARNET CROW 21 398-406 ジューンブライド~あなたしか见えない~ 六月新娘~我的眼中只有你~ 三枝夕夏 IN db 22 407-416 世界 止めて 让世界停止 竹井诗织里 417-424 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谢谢你给予一切 岩田さゆり 24 425-437 悲しいほど 贵方が好き 很悲伤却喜欢你 ZARD 25 438-458 もう君だけを离したりはしない 只有你是我无法离开的人 上木彩矢 26 459-470 白い雪 白雪 仓木麻衣 27 471-486 I still believe~ため息~ 我依然相信~叹息~ 滴草由实 28 487-490 世界はまわると言うけれど
虽说世界是旋转的 GARNET CROW 29 491-504 雪どけのあの川の流れのように 宛如冰雪融化的河流 三枝夕夏 IN db 30 505-514 SUMMER MEMORIES 夏天的回忆 上木彩矢 31 515-520 GO YOUR OWN WAY 走属于你自己的路 滴草由实 32 521-529 恋心 辉きながら 恋爱之心 白热化的光辉 Naifu 33 530-539 Doing all right 做一切正确的事 GARNET CROW 34 540-561 光 光 BREAKERZ 35 562-587 Hello Mr.my yesterday 你好,我的昨日先生 Hundred Percent Free 36 588-601 Tomorrow is the last Time 明天是最后一次 仓木麻衣 37 602-? 十五夜クライシス~君に逢いたい~ 满月危机~想见你~ Hundred Percent Free
剧场版主题曲
序号 歌曲名称 翻译名称 演唱 1 Happy Birthday 生日快乐 杏子 少女の顷に戾ったみたいに
仿佛回到少女时代 ZARD 3 One 唯一 B'z 4 あなたがいるから 因为有你 小松未步 5 always 直到永远 仓木麻衣 6 Everlasting 永恒 B'z 7 Time after time ~花舞う街で~ 时过境迁~在落花纷飞的街道上~ 仓木麻衣 8 Dream × Dream 梦想交织 爱内里菜 夏を待つセイル(帆)のように 守候夏日的风帆 ZARD 10 ゆるぎないものひとつ 绝不动摇的唯一 B'z 11 七つの海を渡る风のように 跨越七大洋的风 爱内里菜&三枝夕夏 12 翼を広げて 展开双翼 ZARD 13 PUZZLE 迷惑 仓木麻衣 14 Over Drive 凌空驾驭 GARNET CROW
第三篇: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我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关键词:音乐 欣赏 感情 体验 基本 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的专门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quot;觇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 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6砸衾肿髌犯星槟诤奶逖椋紫缺硐治行陨系闹苯犹逖椤1热纾颐窃谔揭皇桌智氖焙颍哉馐桌智泶锏母星椋ㄋ蚴强炖值模蚴潜У模蚴强犊ぐ旱摹ⅰⅰⅰⅰⅰ⒌鹊龋窘枳约旱母行跃椋匀坏夭鲆恢痔逖椤U庵职樗孀乓衾指兄匀徊母星樘逖椋褪俏颐撬档母行陨系闹苯犹逖椤?nbsp;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个音乐主题:
例3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寨》
① 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
② 同上书,第104页。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而当我们听到下面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
4慢速地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下面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
例
5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在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放了一段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1)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3)充满深沉的情绪。
(4)悲哀、哀怨。
(5)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1)叙述某种痛苦。
(2)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3)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4)喜悦。
(5)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所说?quot;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①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quot;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②。但是由于
①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第263页。
② 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扎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呻吟、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时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作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总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直观形式进行的。象通常所说,欣赏者是处于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的感受情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者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辨证统一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对我提出的问题感兴趣,能同我一起探讨。本篇论文的写作,我得到了郭星辰老师与郗力红老师的帮助,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主要参考文献:
[1] 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M].104-107.[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实践论》[C].263
[3] 《乐记》[M]
第四篇: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文
题目: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作者:王辉亚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音乐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我从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体验的深浅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得出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这一结论。
关键词:音乐 欣赏 感情 体验 基本 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专业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进行音乐欣赏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对于音乐专家来说,假如在欣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欣赏也只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而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地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一位有经验的英国音乐教育家曾告诫说:不要允许你的批评性的敏捷聪明窒息你的情绪反应。那些专家们经常把他们的注意力局限在技巧上。①他还说:除非你也重新抓住了激动过贝多芬写这一作品(指Waldstein)钢琴奏鸣曲—引者注)的同样感觉,或是认为你也有这种情感,你才有权利说你欣赏他。②音乐是一种羞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情基本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例如,我们听到这样一些音乐主题: 例1:快速地 郑路、马洪业:《北京喜讯到边塞》
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弦乐器和木管乐器奏出的快速而又活跃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例2:慢速的 《江河水》
当在钢琴上响起了这个在左手持续不断地上下滚动的音型衬托下,由右手奏出的号角般铿锵有力的音乐动机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3:肖邦《C小调练习曲》
音乐中所表达的那种激昂的感情波涛,会把我们深深地打动。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我在为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课堂实验表明,学生们对于他们熟悉的音乐风格,尽管预先并不清楚听的是什么乐曲,但还是能够大体上正确地体验到乐曲的感情性质。例如《大提琴协奏曲》中第一乐章副部主题在展开部的变奏段落的录音,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的回答分别是:
⑴回忆的、欲以挣脱某种纠缠; ⑵悲哀的、带有哭泣的主题音调; ⑶充满深沉的情绪; ⑷悲哀、哀怨; ⑸远方的倾诉。
五个学生的答案用语虽然不同,但他们的感情体验在性质上却比较接近,而且与原作的感情内涵基本上是吻合的。德沃扎克在这首音乐曲中所抒发的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与身在异乡所感到的孤寂与愁苦的感情,学生们感性的直觉也是能够有所体验的。
然而,学生们对具有他们所不熟悉的音乐音响与艺术风格的乐曲在感情体验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在课堂上放了宋代郭楚望的古琴曲《潇湘水云》的主题呈示段落的录音之后,照例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五个学生却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回答:
⑴叙述某种痛苦;
⑵忧郁而充满一种力量; ⑶典雅而明快的情绪; ⑷喜悦; ⑸酒狂。
这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感情体验,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很少接触古琴音乐,对古琴音乐还不能正确地进行感知,因此也就不能正确的体验光曲的感情内涵。
我们上面所讲的感情体验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的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这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他人哲学著作中所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③
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④。但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
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根据,因此,在标题音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的。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的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这种做法早在音乐发展的原始时代的歌、舞、诗三位一体的形式中就已经开始了。由于这些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想基础。为了更深入地体验这类音乐曲的感情内涵,欣赏者一方面要通过对音乐本身的反复倾听,凭借直感更准确、更细致地去体验乐曲的感情表现,另一方面也要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是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以求得对乐曲感情内涵的正确把握。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如果学生们通过理解认识的作用,了解到这部协奏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扎克晚年旅居美国时写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倾诉了他对远隔重洋的祖国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那么,学生们在欣赏过程中就会对这部作品的感情内涵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又如,对贝多芬的《爱格蒙特》所写的十段配乐中的序曲,不了解这部戏剧的主人公爱格蒙特是十六世纪荷兰人民所崇敬的英雄,对他所领导的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也毫无所知,那么也就很难体验到这部序曲中戏剧性的感情变化:痛苦的呻吟、激烈的反抗、悲壮的颂歌和胜利的狂欢。如果欣赏者能够充分发挥理解认识的作用,对这部戏剧的内容和人物形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那也必然会对乐曲的感情内涵有更深刻的体验,而这是单凭感性体验所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对感情体验的这种进一步的要求,却并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能够做到的。对音乐家和音乐作品创作情况的了解也不是每一个音乐欣赏者都有条件进行的。而且,有许多无标题的器乐作品,作者在创作他们时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记述,作品本身也并没有表现什么深刻的社会内容,而只是某种情绪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对乐曲做出进一步的解释,而只能凭借音响感知和对作者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的把握来体验乐曲的感情。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绝大多数音乐欣赏者来说。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更多地还是以感受性的心理状态之中,更何况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呢!这样判断一个欣赏者是否能够借助于某种概念把体验到的感情表达出来,而是要看欣赏者是否对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真正从内心里有所体验,欣赏者的感情是否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而起伏、变化,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可以说是对音乐中所表现感受性有所体验了。当然,我们这样说也并不是否认理解认识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要作用,而是要说明,这种理解认识只有融注于感受性的体验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音乐欣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欣赏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首先对音乐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其次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换句话说,欣赏者要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这是欣赏者在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当然,我又认为问题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音乐欣赏者的欣赏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欣赏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因此,我们可以再从另外的角度去论证音乐欣赏活动是一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们自己的主观色彩,而不可能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感情体验完全一样。也就是说,音乐欣赏活动中主体与客体(欣赏者与被欣赏者的乐曲)的关系是既一致又不完全一致的辩证统一关系。
参考文献:
①布克(P.C.Buck):《音乐家心理学》,中译本,第107页。②同上书,第104页。③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第263页。④见《乐记》中的《乐本篇》。
第五篇: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姓名:裴祎
学号:1330020183 摘要: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的多样的,既保持了部分儒家色彩,如谦虚好学,积极投身实践、言传身教等;另一方面孔子所秉持的“仁义”“道德”“礼法”等儒家理念遭到庄子的贬抑,这种不完美的的孔子受到了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主要是老子)的熏陶和改造,最后化身为道家思想的代言人,主动授“道”。如此一来,孔子便和其弟子一起,成为道家宣传“道高于儒”的媒介。《庄子》是继《论语》以后对孔子形象论述最多的先秦诸子思想哲学散文著作。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共有四种,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其目的只有一个:为传播道家思想服务。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解析和比较,以庄子中的孔子为线索,深入剖析寓言化的孔子形象背后蕴含的庄子人生哲学。
关键词:庄子;孔子;道家;儒家;道;天性;儒道互补
今本《庄子》由晋代郭象删减而成,共三十三篇(其中内七,外十五,杂十一)与其他先秦诸子著作不同的是,《庄子》一书塑造了为数众多的人物形象,据统计多达230余个。作为道家的代表著作之一,《庄子》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人物不是老聃而是孔子,共有五十三次。这一写法打破了历史人物只能按其本来面貌进行描摹的单一模式禁锢,巧妙地诠释了“道高于儒”的概念,达到了宣传儒道互补的目的。对《庄子》中的孔子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道家丰富的思想和哲学内涵,正如台湾国学大师陈鼓应所说:“其他部分的论文,我一般是居于知性的态度上探讨,但是庄子却常常能触动我内在的心灵。”细读庄子,对人生态度的重塑将有重大帮助。
一、庄子对孔子形象的塑造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礼乐制度日趋僵硬,为世人所质疑,由于战乱频仍,人们迫切需要一套全新的礼法体系。为了摆脱社会危机,诸子百家纷纷提出各自的理论系统。就当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而言,最入世的显学非儒墨两家莫属。庄子通过大量寓言塑造了复杂的孔子形象,有的与《论语》中的孔子形象相差无几,有的则完全出于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果以《论语》作为可靠的参考对象,我们会发现,庄子笔下的孔子寓言故事以虚为主,虚中有实,以传达道家宗旨为目的,有很大的哲学和思想价值。
庄子笔下的孔子既有正面形象,也有负面形象。不管对孔子肯定还是否定,庄子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传播道家思想服务。
(一)不知“道”的孔子
在《天道》、《天运》、《渔夫》等篇中孔子被塑造为标榜虚伪仁义道德的儒家代表人物。例如《天道》中记述了孔夫子欲藏书于周室,老子教导他关于仁义道德的寓言。
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
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
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
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对于孔子提出的仁义的实质,老子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是危险和错误的。孔子认为仁义的本质就是正心和乐,兼爱无私。老子反驳说,兼爱是迂腐的;无私恰恰就是偏私。天地万物、日月星辰、禽兽树木都是按照原本的样子存活于世的。我们作为人类只要依德而行,顺应天道,已经很好。又何必汲汲于标榜仁义,好像自己孩子丢了敲锣打鼓地去寻找一样?老子认为孔子的仁义道德只是空虚地浮于表面,被日常礼仪所禁锢,贪图虚名,不知变通,如果硬要推广只怕会扰乱人的天性。这时对比《老子》中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高下立现。
孔子局限于礼乐制度、道德仁义,既然扰乱了人的天性,就更不用说能够通晓天道了。在庄子的学说中,“性”和“天道”是同样的境界,“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庄子·庚桑楚》)道,即天道,贯穿宇宙之中,世间万物都要赖以生存。道没有边界,道从不自己昭明(“大道不称”);德就是体现人的社会品性的道德具体表现。张岱年先生认为,道家的德,就是“万物生长的内在依据”,道与德的关系就是内在于派生的关系。所以,道通行于万物,德贯穿于天地。道德之光照耀在生命中,贯穿德的生,本质上即为顺从天性的生。“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不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就是道家的“无为”。
(二)悖于道的孔子
在庄子的寓言中,孔子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天性”和“道”,自然不知道如何“求道”,反而局限于研究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
在《庄子·天运》篇中,未闻“道”的孔子对老子讲述了自己是如何求“道”:“求之于数度、求之于阴阳”。老子指出了孔子在求“道”的方法上犯的两个根本的错误:第一,孔子把“道”与人的天性简单地一分为二;第二,孔子认为求“道”的方法比“道”本身重要,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接下来,立足于上文提到的这两个观点之上,孔子具体地谈论自己如何求道:“夫子闻于老耽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辩者有言曰:离坚白,若县宇。若是则可谓圣人乎?’老耽曰:‘是青易技系,劳形休心者也。执留之狗成思,猿狙之便自山林来。’”(《庄子·天运》)孔子认为,通过模仿能够分辨对错的人,比如公孙流之类的境界,或许就能够得道成圣了。但老耽却指出:像“青”“易”那样的辩者只会为技艺所束缚。求道的关键不在于模仿,而是化解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支配与对立关系,顺从“道”,顺从天性,追求心斋,将自身融合于宇宙之间,这才是正确的求道之路。
(三)虚心求道的孔子
在庄子笔下,被寓言化、异象化的孔子有时又化身为道家的忠实追随者。孔子本身的虚心好学等优点在寓言中有所体现,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哲理并提出新的问题,进而予以总结。例如在《庄子·达生篇》中,有关于孔子见“承蜩之巧”而总结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名言的故事,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孔子在《庄子》中以贤人面目出现时,他的思想是道家的。可以说,在这里,他只剩下一个“孔子”的外壳,他没有了儒家至圣先师的光环,而是化为老子虚心的学生,在道家看来,孔子入室于老子,对于双方都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关于孔子虚心求教于老子的事,全部体现在《庄子》的外篇。比如在《天运》篇中,孔子去见老子,回来后竟然三天没有讲课,茫然若失,孔子的弟子问先生见到老子,有什么规谏,孔子回答说“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而养(翔)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嗋,予又何规老聃哉!”孔子认为老子是龙的化身,逍遥游于天地之间,自己没有资格去规谏老聃。儒家圣人孔子化身谦逊的问道者,虚心向懂得人生大境界的道家仙师老子求教。
在《天运》篇中记录相似的孔子求道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于老聃” ;又例如在《天地》篇中,“夫子问于老耽曰:‘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在《知北游》中,孔子又在“晏间”向老子请教“敢问至道” ;在《德充符》中,孔子说“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对砍去一只脚的叔山无趾,孔子说“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
而在《田子方》中有一个更加鲜明的例子。
孔子去拜见老耽,恰逢“老聊新沐”。孔子惊奇地发现老耽披散着头发在等着晾干的样子“蛰然似非人”,凝神不动的样子就像是木偶。孔子被这一幕震撼了,他说: “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稿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 老耽的回答是:
“吾游心于物之初。”
其实老聘的这种形象就是道家常说的“形若稿骸,心若死灰”,形体的“枯稿”是为了凸显得道之人淡泊虚静、自然无为的境界。孔子受到震撼的强烈心灵反应正代表了他对道家学说的无比崇拜。
在《论语》中孔子“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虚心形象,在《庄子》中有所延伸,只不过是作为孔子从儒家圣哲转换为虚心求教者的过渡阶段来展现的。
(四)得道传道的孔子
与《庄子》外篇不同的是,在内篇中的孔子主要还是作为正面形象,甚至是得道高人的形象出场,并且积极宣扬道家学说。值得注意的是,道家的两个很重要的方法论名词“心斋”“坐忘”都是在孔子和颜回的对话中提出来的,又因《庄子》篇章中提到孔子的次数之多,因此从古至今有很多学者如韩愈、康有为、章太炎、郭沫若、钟泰等学者认为《庄子》应属儒家。但在深究了《庄子》一书的思想导向和写作风格后,这种看法便不可取了。
在《庄子》内篇,孔子宣传道家思想,可谓不遗余力,诸如“失我”坐忘,物化与人生若梦,自然天放,相忘乎江湖,不言之教与不言之辩,对于至人,真人的描述,对“陆沉”(隐居)者的敬仰,心无所系,怡然自乐的高论,神全体残而不失为“德充”的诲诫等等,都在他的宣传、体验之列,孔子与“道”合为一体,并指出:顺从万物并保持内心虚空宁静是人的至高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天性。人只有通过“心斋”“坐忘”的不断修养,才能把握“非物”的“性”和“天道”,“养中”“游心”,其要乃在顺任自然,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在《人间世》中,孔子仍是以老师的身份谆谆教诲弟子颜回,对道家思想进行诠释、阐发。
例如在《人间世》的开篇,颜回拜见孔子,向他辞行。曰:“奚之?” 曰:“将之卫。” 曰:“奚为焉?”
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疗乎?”
听到此,孔子劝说颜回打消去卫国的念头,并且陈述了其中的理由,表达了自己的处世原则和要求。接下来孔子的这段论述可以归结为:淡泊名利,不思害人,虚而待物。
首先要抛弃争名逐利的念头,因为“德荡乎名,知出乎争”,“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人间世》)其次,抛弃害人的念头,因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如此,社会便永无安宁之日。再次,主张“虚而待物”,即通过“心斋”的修养,使心灵达到无所依托、无所牵绊的境界。在师徒之间的对话中,孔子最后提出了“心斋”:“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心斋”是庄子的典型观点,更证明了此时的孔子是道家代言人。消除“成心”,这样就不会“知生于心,还于乱心”,才能“虚而待物”,身心和谐,内外和谐,达到神人之境。
关于“坐忘”,主要在《大宗师》中有所体现。颜回说自己取得了进步,安然相忘于礼乐,相忘于仁义,孔子都说不够。到了第三天,颜回说自己“坐忘”了。不着意自己的肢体,不卖弄自己的聪明,超脱形体的拘束,去掉智巧的拘执,和大道融通为一,这就是坐忘。“同则无好,化则无常”,这样的境界竟让孔子被弟子的贤能所折服,愿意“从而后”。
除了“心斋”“坐忘”,得到后的孔子还宣扬不以死生穷达为念,超脱俗世的束缚。
例如《秋水》篇中有孔子被卫人围困于匡的寓言。孔子说:“来,吾语汝。吾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孔子说自己的命运是被限定好了的,是否得志都是由时势造成的。穷困是由于天命,通达是由于时机,遇到大难并不畏惧,这就是胜任的勇敢。
其实《庄子》中的寓言不无根据。《论语》记载了孔子对自己晚年的愿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不就是说孔子在看透世间的所有假象以后,不再汲汲于入世为政,而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不逾越基本的准则,就可以如大鹏一般逍遥游于天地之间了。圣人处于万物之间,但不会损害万物的自然规律,不以功利之心对待万物,力求天地合一,随顺万物,虽无心而感化天下,“才全而德不形”。
《庄子》中对孔子形象的塑造,大概分为上述四个方面。虚虚实实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孔子形象的变化,大致的规律如下:庄子尊重孔子;内篇肯定孔子;外篇拉拢孔子;杂篇贬抑孔子。或肯定或否定,庄子都是在借孔子之口宣扬道家学说。
二、庄子塑造的孔子形象有何思想价值
《庄子》中表达的人生哲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刻印,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品性的塑造形成了重大的影响。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史》中说:“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儒家与道家,就像看似水火不相容的“命题”与“反命题”,他们获得了各自的发展,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在中国文人的精神中融为合命题,使中国哲学形成“既入世而又出世”的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并不肤浅。”
从秦汉至今,中国古代思想主要有三个:儒、道、佛。其中儒家和道家是两大支柱。儒家思想是入世的,主张“学而优则仕”,“经世致用”,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通过修身齐家从而治国平天下;道家思想是出世的,主张通过顺遂天性,不以死生穷达为念,达到超凡脱俗,自由洒脱的精神境界。当儒家的政治理想在现实中碰壁时,道家的自适与逍遥打造出了另一片广阔的精神园地。尤以魏晋风尚为甚,文人墨客在修齐治平之外有了全新的人生目标:对人自身生命的保全以及心灵的宁静安详;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严肃与沉重中解脱出来,寻求“性命之情”,保有一片精神家园,提升生命的内涵和价值,在有限的长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儒与道在对立中互补,构成了中国思想史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参考文献
[1][清]王夫之.庄子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2]司马迁.史记[Ml.北京:中华书局,1991.[3] 杨伯峻.论语译注[Ml.北京:中华书局,1980.[4]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47.[6]邵汉明.论《庄子》中的孔子[J].中国哲学史.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