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孔子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1级英语专接本1班 白林艳 33号
摘要: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下移。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对社会和人的发展的作用,他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也大多数为后世所继承,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现实意义。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研究他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的看法
孔子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不教而杀谓之弃。”后来“德治”成为儒家共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孔子在政治上是一位社会改良主义者,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通知人才从而为政治服务。他认为贤才无疑是教育的结果。春秋时期,孔子第一个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认为知识和道德都需要依靠学习来培养。
2、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目的的看法
孔子的私学是学术团体,也是政治团体,他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行其政治主张。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在教育上以培养贤才为目的。孔子对君子的品格十分重视,认为只有那些优秀、品德键能的贤才才能做官。“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3、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对象的看法
孔子反对门第限制,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有教无类”是又局限性的,它不等同于先进的普及教育思想,因为奴隶和妇女是被排斥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的。
4、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内容的看法
孔子出于培养从政人才的目的,其教育内容基本上仅限于人事的范围,主要是限于君子做人的道理(德)和从政的手段(才),具体说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三个方面。
知识教育
孔子在知识价值的取向方面,极为推崇古典知识的作用,他自己也多次谈到,“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由此在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局限于古代经籍的传授,具体说就是他改编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
技能训练
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在私学中是讲文习武的。孔子重射,承袭了西周军事教育形式化的传统,在教学中存在着将军事教育从实际技能的训练转向文字概念和义理研究的倾向。
道德教育
“仁、智统一”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而在仁、智两者之间,仁是根本、核心,智乃仁者之智。因此,在孔子的私学中,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内容的中心,也是其教育体系的根本所在。
5、孔子教育思想中关于教育原则和方法的看法
自觉修养
孔子非常重视自我修养,认为实现自我修养就要实现立志、持志,克己、内省和改过迁善。
因材施教
孔子是第一个提倡因材施教的人。他认为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启发诱导
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在关于启发诱导的时间、具体方法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
学、思、行相结合学、思、行是一个人治学不可缺少的三个阶段。在学的基础上要进行思考,行时学的目的所在,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有教无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教育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即任何人,不分贵贱尊卑,都有权利接受教育,且是平等的教育。在孔子以前,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平民阶级没有接受教育的可能。从而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使教育目的只是为了统治者培养接班人,严重阻碍了文明的普及和发展。孔子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叫无类”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为人类文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孔子的因材施教方法对于当今实施素质教育仍有重大意义。在很多地方,相当常时间里,教育模式采用“齐步走”的做法,追求平均分、合格率、升学率,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科”分数,高分
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摒弃分数标准,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在《论语·述而》和《论语·为正》中,孔子分别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就是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这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教师的职责是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引导和及时启发,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将知识吸收升华。
参考文献:
[1]《论语》:[C]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版
[2]李泽厚:《论语今读》,[M]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3]刘宝楠:《论文正义》,[M]中华书局出版 2006年版
[4]杨伯峻:《 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2007年版
第二篇: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论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儒家思想,经过后人不断地传承,不断地发展,延续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精神的信仰;是早期的礼制的规范和规则;是历史长河中每个人心中对自己以及家庭和国家信仰的图腾。显而易见,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今的教育思想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仁”。“仁”是一种价值观,它既是家庭的关系,又是社会的政治关系。那么他的教育思想则可以看做是,教育学生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出身自一个贵族家庭,因此他的生活他的教育思想是与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息息相关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夏的这段话集中概括了孔子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做官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那他就可以去学习礼乐等治国安邦的知识;学习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他就可以去做官从政。“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在此之前,只有王公贵族的胄子才能接受教育,普通的百姓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有教无类”是孔子对当时教育体制招生对象的革命,从此,无论贫贱,无论职业,无论阶级都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就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机会。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孔子提出儒学的初期,因为那个兵荒马乱纷争的年代,与孔子仁政的思想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得到诸侯的认可。直到汉武帝时期,终于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下,华丽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因为“三纲五常”等等思想深得统治者们的欢心,儒学思想此时正好为统治阶级对于加强集权统治和君主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从封建统治的角度来说,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认可从思想根源上抓住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并为其后近两千年的封建专制的集权统治打下了基础。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也使得中国人很早就拥有了国家观念以及维护国家与民族统一的信念,这比西欧最早的民族国家早了十多个世纪。这是这种强烈的民族统一观念,当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中国人能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然而历史在不断前进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口号已经成了封建王朝的断壁残垣下的尘埃。我们走进了大学的伊甸园,在这里似渴地汲取着不同的思想,分门别类的科技知识。我们以为孔子和茫茫历史长河中那些知名人物一样,只成为了教科书中的几颗字眼,或者是偶尔矗立在某处风霜雨雪中的一尊雕像,再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半毛钱关系。当然不是,孔子曰,学而不厌,孔子曰,温故知新,孔子曰,诲人不倦,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提倡出来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孔子教育我们,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重师长,为人谦虚谨慎、讲究诚信,胸怀博爱之心,对仁者特别亲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做到以上为人的基本要求时,再去学习知识。孔子首先强调:做人与读书,做人是第一位的。你可以行而无学文,但不可学文而无行。在行有余力的基础上,再去学习知识。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于培养我们高尚的道德素养,增长我们的知识学问,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人生价值。孔子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除此,我想还应当学习他的这种谦逊和大度。
第三篇:浅谈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谈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
关键字:孔子 德育思想 现实意义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是中国历史上开创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他的一生几十年中,培养出三干弟子和七十二贤才,并且在晚年整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的贡献,在中国文化教育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人的眼里,孔子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东方文明的象征。他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的教育思想就是其教育经验的总结。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其修身养性和实现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在思想方面引领着人们正确的实现为人处世之道,同时在实践中也体现了道德的重要性。
(一)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仁爱
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在“仁”,表现在“礼”。主要是指一种高尚的品德,孔子是仁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等思想。他用“仁”“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具有道德自觉,共同遵守一定的规范,这在春秋战国诸侯分裂割据、混战年年不断的历史时期,无疑是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他的道德思想中,“礼”是人们行为的准则,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是“礼”的内在主导因素,是核心,“仁”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符合他所认定的真理的最高要求,也是他承认的真理的本身。
孔子按其自己认定的真理,通过一定程度上重人道、面向实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从而建立了“仁”为核心的孝悌、忠信、恭敬、智勇、宽惠、正直、知耻、周而不化、三戒、九思等道德规范,把人们不断培养成为君子——道德修养达到高峰的人。
孔子十分重视人的品格的修养,也就是人的德育教育,认为人的品格的塑造主要取决于道德的自主性,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积累和道德的培养,小人和君子的区别就在于其道德思想的培养,同时,孔子还认为,仁爱是最完美的、最善良的精神,是决定一切的根本。
仁德,即以仁爱为核心的道德准则。把这个观念提高到伦理思想中,确是孔子一大贡献,它对中国传统道德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只有这样才有所作为。对于执政者来说,则应该以施行仁德为其准则。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要以仁德去治理国家不仅能够像北斗一样处于稳定的领导地位,而且还能使人们遵守道德准则,一旦犯法也会感到耻辱。就是一般人,也是“德不孤,必有邻”,只要有了仁德,就不会孤单,就会有朋友,就会团结很多人。这种道德准则的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无疑有它的现实价值。2.礼仪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礼是其德育教育的修身准则,是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是把仁爱的思想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的行为规范。儒家德育思想的目标是通过礼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和家庭的准则对受教育的人都具有规范作用,使礼成为每一个人应该自觉遵守的准则,达到人对自己有礼、人对人有礼、人对自然界有礼的境界。
孔子修身思想中礼的特征,首先,应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人要有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能力。礼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最基本的东西。“克己复礼”就是自律思想的体现。子曰:“吾日三醒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说要严于律己;“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要正身正己。
其次,要以礼待人,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以礼相待,利用礼去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才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礼者,敬人也,礼仪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规则,是良好的社会润滑剂,它对于人们交往中互尊互敬、和睦相处、协调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子曰:“礼者,政之本也。”孔子主张用“礼”来教化人民。这种教化体现在日常道德生活,宗教活动,相互交往等种种规范,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各种关系的准则。子曰:“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简而言之,“礼”就是有着许多要求的不可违反的行为规范。孔子认为“礼”是社会之本,“礼”在社会中是起着根本性作用的。要建立一套能发挥维系 和平衡稳定的礼制,具体地说就是建立“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礼”的体系。当人民都能懂“礼”行“礼”了,社会也就稳定了,国家也就发展了。孔子的“礼”的思想,实质上旨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这种思想精髓对正努力建构和谐社会的今日国人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3.忠恕
忠恕原则是孔子思想中的具体的实施方法。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实际上,在孔子思想中“忠”和“恕”都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于“忠”,和曾子说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有关。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据此,宋代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提出[3]:“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以后“忠恕”二字逐渐被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开。上述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作为“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两千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 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相似的含义,但是后一句话较为消极些,而前一句显得主动、积极。忠恕主要以忠为思想的核心,对于自己而言,主要是指做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忠于朋友等,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摆正自己的心态和位置,也就是说,做事要体现忠诚原则。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要求弟子一定要善于与人沟通,而且要本着“与人忠”的原则。在师生的相处中,也要体现忠诚的思想,学生要以忠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忠恕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己量人,推己及人,实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4.明智
“智”是深通君子之道的精神境界,它可以使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从而趋利避害。明智的思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描述。首先,明智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明就是指一个人能够正确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提升自我内在品质的高度。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修养和智慧的提升,一定要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达观的胸怀,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义。”只有形成了上述的思考模式,才能够达到明智的境界。在孔子的修身的儒家思想中,智重在人事,重在了解和辨别社会现象,所以为“知人”而“知言”就成了智的最基本的内容。在孔子看来,要深刻地认识仁义,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就要在行为上坚守仁义,不违仁义。5.诚信
儒家思想中的诚信主要是指做人应该从自身出发,追求真正的人格的实现。“诚”的含义等同于孔子思想的知,就如同知一样,其核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指精确的、自我实现的预言的意思。“信”就是不失言于人,不欺人、守诺言,是全心全意履行和实践一个人的诺言。孔子所说的“信”有两种含义,一是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孔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巩固统治的法宝。因此,他把“信”列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四大科目”(言、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孔子的诚信理想在《论语》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论语》的“学而”、“为之”、“里仁”、“述而”等篇中,都提到了信的道德,完整地勾画出了孔子的诚信的理想。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荀子也认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信的思想贯穿在孔子修身和德育思想的整个过程。“信”在《论语》中出现了四十几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要求是很高的,孔子十分推崇这种德行,他提出:“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这些思想都是把“信”看作是建立人际信任关系的根本因素,看作是实现理想人格的先决条件。
(二)现实意义
德育作为一种社会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一个有机的庞大的体系,绝非是几个道德规范教条所能包含得了的。中国先秦时代“德育之上“的思想,垂范两千年而不衰,且已积淀为中国文化思想之根本。因此,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思想精粹,把德育放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首要位置至今仍有重大意义。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予总结,承继这一分遗产。”由此可见,孔子德育思想的精华部分对我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孔子德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意义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立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确立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是特定历史背暴下对教育所提出的特殊的要求,它的任务在于,在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塑造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使整个社会的成员在一套统一的道德思想指导下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大变革曾使两干多年前的孔子认识到“饰礼乐,选人伦”教化民众、统一思想和规范行为的重要性。今天,我们也处于一个山传统和封闭走向现代和开放的关键时期,而对形形色色的思想的冲击,也必须确立起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教育人们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牢牢地在全社会扎根,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2.优化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撑,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思想道德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社会现实的文化、政治、法律、舆论等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现实生活混乱,道德教育必然举步维艰。有人尖锐地指出了当前道德教育中的模式的教育效果值得深思。所以,要真正实现当前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教育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对社会济生活的优化,加强法制建设、文化建设,加大综合治理的力度,最大程度地惩恶扬善,遏止腐败,创造一个令人信服,共同认可的道德教育大环境。3.道德教育必须依靠综合教育
道德教育的过程实际是构建学生道德境界的过程,在这个构建过程中,文化素质、科学意识、审美能力、哲学修养、体质训练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孔子为我们做了成功的尝试。在现代社会,没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就不会有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人类认知领域的空前拓展,已使个人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知识等修养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实践能力才是先进觉悟、高尚道德最可靠的墓础。山此可见,道德教育必须依靠政治、法律、文化、科技、审美、体制等综合教育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必须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皮江红,萤育云.孔子德育思想的经济伦理意义初探[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03期
[2]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9 [3]魏世英,龚成.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启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吕氏春秋·不二[M] [5]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M],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1
[6]高建风.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7]周蓉.孔子的德育思想浅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冯爱红.浅析孔子的德育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1期 [9]闵杰.略论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价值[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7期 [10]曹自立.孔子德育思想辨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第四篇: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孔子的德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郑桂芬
在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有 着极为特殊的地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体现了 孔子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他的志士、君子、成人的人 才观也多体现了对人才道德方面的要求。孔子的德 育思想丰富、系统,深入挖掘有助于古为今用,为现 代社会服务。
一、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对德育的重视是与其以德治国的政治观 密切相连的。可以说,不了解孔子的政治观,就不能 真正理解孔子的德育思想。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德 治,其内容主要包括统治者自身的修养和对民德、民风的建设两个方面。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 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也就是说如果统治者品德 高尚,人民就会像众星拱月一样拥护他、爱戴他,从 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孔子还说:“子为政,焉用 杀 C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 上之风必偃。”
孔子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揭示了 上行下效的道理,极言执政者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 将影响一国的风气。同时,孔子把统治者的正身修 德与从政治国的管理行为联系起来,指出统治者注 意修养德行的本身是在实施对国家的管理,譬如,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 C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C”等等。后世儒 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礼记·大学》中 明确提出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的观点。
(一)关于德育内容的论述。孔子所提倡的德育 内容,可以用“仁”字来概括。仁德是孔子要求培养 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高尚的道德品 质几乎包括了人应具备的所有的美德:如忠、孝、诚、信、智、勇、温、良、恭、俭、让、廉、和、宽、敏、惠、中庸、忠恕等。现仅就其所提倡的最基本的、也是最 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作简要介绍。
“孝悌”和“忠”等。“悌”是处理家庭内部关 系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仁”的基础。孔子说:“孝悌 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 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这里,“入则孝”是 指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则悌”是指在外要尊敬兄 长。孔子的学生有若对老师所提倡的孝悌之道有着 深刻的理解,他曾经这样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 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 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意 思是说,就为人来讲,如果这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和 尊重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 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叛乱的,更是未曾见过的。因 此,就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塑造而言,必 须注重孝悌品质的养成,这是实现仁德的最基本的 素质。
孔子所说的“孝”经常与“忠”联系在一起。他 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在孔子看来,在家能做孝子,在朝才能做忠臣;在家能养成孝 敬父母的良好品质,在朝廷才能具有忠君的高尚品 格,这是孔子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观在道德教育上 的反映。孔子把治家之情、之理迁移到治国、平天下 的宏图伟业之中,后世儒者在此基础上阐释发挥,形成了“移孝作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取士传 统。孔子及后来的儒者把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联系 起来,充分体现了其道德政治化的特点。秦汉以后 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利用孔子的思想观点大做文 章,并制造出了“三纲五常”等道德条目,使君臣关 系、父子关系和夫妇关系的等级性进一步片面化和 绝对化了,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愚忠”、“愚孝”思 想的由来。但必须指出的是,孔子当初所提出的观 点与后来封建统治者所演义发挥的观点是有区别 的。因为孔子关于君臣父子关系的道德规定是相对 的,有条件的。根据《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 子,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做 国君要象国君的样子,尽君道,做贤君;做臣子的要 象臣子的样子,尽臣道,做忠臣;做父亲要像做父亲 的样子,尽父道,做慈父;做儿子的要象儿子的样 子,尽子道,做孝子。孔子强调君臣和父子关系,双 方都有互守的道德信条,贤君和忠臣相守,慈父和 孝子相约,虽然孔子没有直接道明君不贤,臣可以 不忠;父不慈,子也可以不孝,但是,在孔子的整个 思想里却暗含着这层意思,譬如他所提倡的“邦有 道则现,无道则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等都蓄 含着这种朴素的原始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尤其是 孔子所提倡的君贤臣忠的命题被后世的儒者所继 承,战国时期思孟学派的杰出代表孟轲则提出:“君 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对君臣关系提出了明确的 要求,孟轲以“君使臣以礼”做为“臣事君以忠”的 前提,并进一步将其发展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 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爱人”。“爱人”是“仁”的核心。孔子所提倡 的“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也是做人 的最高准则。在《论语》中“樊迟问仁。子曰:‘爱 人’”,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对别人要富于爱心。孔 子要求为政者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多从人 民的利益着想,做到“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孔 子认为,一个真正有仁德的人治理国家,必须做到 “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等 等,由此可见,孔子的爱人思想是与其惠民、重民、养民的思想相联系的。
关于孔子究竟爱哪些人的问题,历史上一直有 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爱人”是否包括奴隶在内。根 据孔子所提出的“泛爱众”的口号,以及“厩焚”,子 问“伤人乎 ’”而不问马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孔 子所强调的“爱人”,不仅包括奴隶主贵族、新兴地 主、商人和社会一般平民,而且也包括奴隶在内。这 在 % 个奴隶才能换一匹马、一束丝的奴隶社会,孔 子把爱人放在爱物之上,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尊重 人的生存权利是极为可贵的,对于限制统治者残 民、虐民和扰民的非人道的政治行为是有极大的进 步意义的。
(“&复礼”。“复礼”是仁的表现。孔子要求学生 必须养成“克己复礼”的品质。孔子所谓的“礼”,主 要是指遵守等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这种 规范,大而言之,包括国家内部上下尊卑的社会制 度;小而言之,则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 交往的礼仪常识。孔子提倡用“仁”的内容来充实 “礼”的形式,从而实现仁与礼的有效结合,达到内 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历史文化典籍中所说 的礼,起源很早,到奴隶制鼎盛时期的西周,已经发 展成较完备的礼制,它包括政治等级制度、伦理道 德规范和一切交往礼仪等。周礼可以协调人伦社会 关系的各个层面,用它可以定亲疏、别贵贱、决嫌 疑、明是非,使人迁善改过。“礼”是维护等级社会统 治秩序的重要工具,所以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 于礼”。为了养成学生遵礼、守礼的品德,孔子特别 重视礼教。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孔子提倡在礼的形式中贯 彻仁的精神是有进步意义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意思是说为人而缺少仁德,怎么能够去实 行礼仪制度哪 ’在孔子看来,仁与礼的关系就是内 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礼的内容,礼是仁的形式,在 道德教育过程中二者相互依托,谁也离不开谁
(二)关于德育方法论的建构。在道德教育的过 程中,为了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养,孔子提出了一 系列实施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构建了他的德育方法论体系。
立志有恒。教师在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 格,即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立志。孔子 鼓励学生立志、言志,在他的激励下,孔门之中多有 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比如,冉求有志使民富 足;颜渊希望建立这样的理想社会:弘扬正气,劳者 得息,即“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的高足弟子,曾 经 : 杀猪:教子诫妻的曾参更有宏论:“士不可以不 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 已,不亦远乎;”
安贫乐道。孔子鼓励学生在进行自我修养 的过程中,要“志于道”、“志于仁”,有坚定理想和信 念。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要求学生必须有安贫乐道 的精神。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 议也”。君子学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孔子在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方面,特 别注意从改变情绪和陶冶精神入手,这使得追求精 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特 色,成为东方传统道德的灵魂。
“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从孔子开始到康 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志士仁人所追求的终 极理想目标。孔子把追求这种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看 成是最高尚的品德。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孔子认为要真正做到安仁乐道,必须善于处理 物质利益和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做到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义与利发生矛盾 冲突的时候,应以道义为重。
<3 推己及人。推己及人即恪守忠恕之道。在道 德修养的过程中,孔子教育学生不是以个人独善其 身为准则、为目的,而是希望学生明确个人在家庭、集体、国家、以及自然界中的地位、责任和义务,借 以促进人伦社会关系和天人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尤 其是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 6孔子所提倡的“仁”学的 本身就是关于如何协调人际关系的学问。如何做 人,如何做好人,是孔子“仁”学的本质内含,而做 人,尤其是做好人,成君子,其主要标志就是善于协 调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善于同不同性格、气质、理 想抱负的人相处。对此,孔子提出了能够推己及人 的“忠恕之道”。
=3克己内省。孔子要求学生在自我修养上下功 夫,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省察和自我批评,严格要求自己,克欲制情,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缺点 错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达到 “安仁”、“执礼”的目的。
孔子提出了克己内省的方法:一是主动防范,把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消灭在未生和萌芽状态之中。正如曾参所阐发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每天 多次反省自己,检讨为别人做事是否做到了忠于职 守,尽心尽力 >忠?;与同学朋友交往是否做到了言而 有信,不自欺、不欺人;老师讲的功课能否做到当日 功课当日毕,及时复习,及时巩固。在孔子的悉心指 导下,曾参直至病危都自责自励不已。二是当个人 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应该“反求诸己”。孔 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有修养 的人遇事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检自责;没有修 养的人遇事总是喋喋不休地咎他人之过,推卸责 任,转嫁矛盾。孔子认为,如果每个人遇事都能多从 自身找原因,整个社会的矛盾冲突就会减少。他说: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改过迁善。孔子认为改过迁善首先应具备 分辩善恶的能力。他说:“仁者能好仁,能恶仁”,“好 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
关于改过,孔子认为人非圣贤,人人都可能犯 错误,犯了错误不怕,只要改正就好,他说:“过而勿 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如果犯了错误,不仅 不改,而且还粉饰太平,文过饰非,掩盖错误,这就 是错上加错了。
关于迁善,孔子告诫学生要择善而从。孔子认 为,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错 误,同时还要多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对别人的 缺点和不足,应该引以为戒。他说:“见善如不及,见 不善如探汤”。意思是:看到别人的优点应该赶紧学习,一定要有一种唯恐追赶不上的紧迫感;看到别 人的缺点,则如要把手伸到滚烫的开水里一样,要 有一种躲之不及的危机感,引以自警、自戒。孔子在 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改过,注意培养 学生闻过则喜的精神。在孔子的悉心教诲下,以莽 撞“好勇”、“兼人”闻名的子路却能做到“闻过则 喜”,具备大禹那种“闻善言则拜”的虚怀若谷的胸 襟;居孔门德行之首的颜渊能够“不迁怒,不贰过”,即出了问题不迁怒他人,而能反躬自省,从而做到 不重犯同一个错误。
&’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孔子提出:“君子学以 致其道”和“行以达其道”。要求学生无论是治学还 是修身都必须身体力行,注重实践,落到实处。他说 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下,不能只听他怎么说,关键要看他怎么做(“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 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要求学生 “言必信,行必果”,要“慎于言而敏于行”。孔子对居 于高位的统治者的修德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 指出严以律己,以身作则是为政的基本准则。统治 者要想政令畅通,取信于民,必须注意不断地调整 自己的行为,并以此为准绳调节上下之间的关系。
二、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德育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 道德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至今仍有十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中国进行现实的道德建设、实 现人的精神现代化的活水源头。本文拟从社会道德 教化、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三 个方面考察孔子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道德教化方面看:孔子在积极提倡执 政者修身治国的同时,亦非常重视对民众的道德教 化。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通过道德教化,使百姓 耻于为恶。这里,孔子强调了道德教化对规范人们 行为、维持公共秩序的促进作用。这一思想虽是在 法制极为孱弱的人治社会背景下提出,但在今天仍 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在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转轨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用以规范、制约人们政治、经济行为的制度、法律、法规的转轨,或者说是重新 建构的问题。而这种转轨与重新建构并非一朝一夕 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故而这种转 轨所造成的法律法规、制度上的真空便为经济、政 治、社会生活中的失控、无序现象提供了生存的空 间,并有恶性蔓延之势。在如此形势下,我们重拾孔 子注重道德教化的思想,对于清明政治、稳定经济 秩序、净化社会风气都将大有裨益。
我们都知道,机械的道德教化只能适得其反,事倍功半。孔子提出的道德教化的范式值得我们借 鉴。
首先,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实施道德教化 的过程中,孔子十分注重把道德观念和道德信条变 成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学生能够欣然接受,发生由 “知之”到“好之”,最后到“乐之”的积极转化。在孔 子的熏陶影响下,颜渊成为安仁乐道的典型。在《论 语》中,孔子曾多次赞叹“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 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孔门之 中像颜渊这样的学生大有人在。
其次,注重身教。即道德教化的实施者言行一 致、以身作则。孔子身体力行,做到了这一点。例如 孔子倡导安仁乐道,而他本人就是一个安仁乐道的 典型,在安仁乐道上,他给学生们做出了光辉的榜 样。在周游列国其间,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表 现了这位伟大的智者重道义,轻富贵、“死守善道” 的高尚情怀,同时也增强了道德教化的实效性。
(二)从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方面看:孔子提倡 在个人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追求崇高 的精神境界,而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又往往成为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和爱 国爱民的精神支柱。从孔子提倡的“安仁乐道” +或 “安贫乐道” ,到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已经凝结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人 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不丧其 节”、“唯义所在”就是这种追求在人生价值中的最 高体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所提倡的这种崇 高的精神追求,又总是与自强不息、日新月新、刚健 有为的人生哲学相联系,总是与“发愤忘食,乐以 忘忧”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态度共同发 展。尽管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对于一般人来讲,并 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是很难达到的,但是,追求这 种崇高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 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自我 牺牲精神,却是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实现现代化 的永恒动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会获得完 满、充盈的幸福体验,生命价值与精神境界也获得 了提升。
(三)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方面看:孔子把孝悌之 道视为人伦道德的基础,把父子关系视为人伦社会 最基本的关系。孔子认为从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可以推断他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只有对 父母尽孝,才能为国家尽忠,“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的取士原则是这一观点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孔子把君臣关系喻为父子关系,建立了由个人至家庭至社 会这样一个由亲到疏,由近及远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以血缘家庭关系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体系是儒 家伦理的核心。它的最大特点:一是儒家伦理始于 家庭,但又不囿于家庭,而是由家到国,家国相连,血脉相通;二是儒家伦理注重家庭,注重家庭成员 之间的友爱相亲。
孔子的这一思想已经为日本、韩国的现代企业 所借鉴,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按照日本筑波大学 校长高桥进教授的观点:儒家主张的“孝”、“家族主 义”,被移植到集团组织时,便产生了视该组织成员 为 :一家:和保持这“一家”的长久和和睦就会使该 组织繁荣昌盛的独特想法,这便是终身雇佣制的理 论来源。在日本,由家庭到集团组织,由内到外,贯 穿其中的便是“孝悌”。这种“孝悌”的君子之道,便 是年功序列主义的儒学渊源。至今仍浓郁地保存着 的上述儒学教养和意识,成为处于企业经营管理地 位的有识之士的基本精神。
在日常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孔子的德育思想也 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人生信条和行事原则。首先,孔子主张“仁”,即“爱人”。孔子的“爱人”思想 具有普遍的意义,即涵盖对象具有普遍性,体现了 对每个个体的人性以及人生价值的尊重,而这应该 成为每个现代人与人交往的先位观念。
其次,孔子要求弟子为人处事要多为他人着 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这概括在他的德育原则与 方法的主张里就是推己及人。他说:“夫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已。”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 情,也要尽力帮助别人去做,凡事都应推己及人,多 为他人打算。而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则从反面论 述了推己及人的道理。
最后,孔子所倡导的克己内省的德育方法包含 着自我检查和严于律己的合理内核,对于处理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不无裨益,韩愈继承了这种思想,提 出了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生信条,对后世有很 深的影响。在个人主义膨胀、个性过度彰显的今天,这一思想对于平和个人心态以及协调人际关系不 失为一剂良药。
第五篇: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化学化工学院
11化学(1)班
苏萍
学号:110703001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
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没有自己的著作传世,但由他的弟子将其言论汇集而成的《论语》一书,却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一、孔子的学生观
孔子的学生观集中体现在他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思想。孔子认为,人的天生素质都相差不远,只是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人与人之间才形成差异,即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认为除了上知、下愚不可移易之外,其他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这说明了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的可塑性。孔子在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的基础上,演绎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先执行的教育方针。他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来自鲁、齐、宋、晋、楚、秦等国,其中有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贱人”仲弓;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箪食瓢饮的颜渊;有愚直的高柴,也有卤莽的子路。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
孔子在尊重学生志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方面树立了榜样。由于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因而能因人而教,循循善诱。孔子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例子在《论语》一书中的记载是很多的。在《论语?先进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了“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这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说,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壮胆;仲由有两个人的胆量,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的锐气。这就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这个例子说明了孔子的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无的放矢。
孔子的教育还十分注重顺应学生的性情,采用使学生“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这就好像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是一派盎然的生机,而不是冰霜肃落、生意萧索。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在成为孔门弟子以前,“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凌暴孔子”。但孔子对子路并没有采取憎恶的态度,而是“设礼稍诱”,以身立教,终于使子路折服,并穿上儒服发誓要跟孔子学习。后来,子路不仅追随孔子游说诸侯,而且成为了孔子思想的忠实信奉者和执行者,甚至在卫国宫廷内乱时还牢记孔子“君不死,冠不免”的教诲,临危系帽缨而被杀。这显然是孔子循循善诱的结果。我们深知,改变一个学生,在延迟的期待中需要老师多大的耐心和韧力。这个故事,对于我们改进后进生的教育不无启迪。
二、孔子的教学观
孔子提出了以“学—思—行”为主要内容的三环节教学法。“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孔子主张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强调对学习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乐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达到了“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孔子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主观妄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惟我独尊,而要实事求是。这些都是做学问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当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思而不学则殆”。与此同时,孔子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孔子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孔子主张教学中广博与专精两者是辨证的统一,他认为教学既要重视学习的广博,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颜回能“闻一知十”,就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他主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他认为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证明有所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学以致用”的观点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想不通,心中充满愤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在学生有所体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点拨他;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是没有培养前途的。这说明孔子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的教学思想。
我们还不妨审视一下《论语》这部书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基于教育意义上的启发。《论语》以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的提问记录为主体内容,书中把当时诸位弟子的提问及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所谓论者,是指这些记录是由其中七十名高足弟子讨论编辑的。可见其间弟子和先生的教学互动对《论语》的问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论语,从字面理解,便是论者语录。如果不论,不积极展开讨论,论语从何而来?在今天看来,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论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孔子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孔子采取了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和游历教学三种形式。孔子的教学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他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例如对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而对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据《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这里的“杏坛”就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可以说“杏坛设教”就是我国集体教学的雏形。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他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尽管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教诲学生。在宋国被困,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断粮,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其“诲人不倦”之精神可见一斑。就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言,也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三、孔子的教师观
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素养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孔子提出了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孔子对教师提出的这一要求可以说是严格而合理的。孔子说他自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话揭示了教师工作的本质特征。为了教好学生,教师就必须学好知识。“学而不厌”表现出教师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诲人不倦”表明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的乐观。古今中外,凡是在教学上成绩卓著受到学生敬仰的优秀教师,没有不符合孔子这两句话的精神的。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责任,就应重视自身的学识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矣改,是吾忧也。”他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主张诲人不倦,认为这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与崇高精神境界的体现。他认为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是诲人不倦的思想和精神基础。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这表明孔子强调教师要为学生作表率,他自己就是以身作则的典范。孔子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生病,他去探视;颜回病逝,他老泪纵横。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学生对他心悦诚服,视之如日月,敬之如父母。孔子死后,“弟子皆服丧三年”,“哭各复尽哀”,“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孔子之于学生,学生之于孔子,充分说明了成功的教育首先必须是爱的教育。
五、孔子的课程观
可以说,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注重教材开发和课程改革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以“文、行、忠、信”为核心内容。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不忽视知识的教育。孔子精心整理、编订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作为教学用书,其教学内容涵盖了文学、道德、伦理、哲学、历史、音乐艺术等课程。孔子的课程设置及教材开发充分了表明了他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思想。目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借鉴孔子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开发观,或许对我们的课程改革及教材开发会起到深刻独到的启迪作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作为我国教育的开山鼻祖和一代宗师,已化作尘埃飘散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但他作为教育家的思想光芒和执着于教育的崇高精神却永远闪烁在中国教育文化的灿烂星空,滋润着中国教育的每一寸沃土,在这片沃土上必将绽放出万紫千红,必将茁壮出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