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16:03: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第一篇: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疯娘(节选)

王恒绩

2000年夏,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恩施洲的民政局将我家列为特困家庭,每月补助40元钱,我所在的高中也适当减免了我的学杂费,我这才得以继续读下去。由于是住读,学习又抓得紧,我很少回家。父亲依旧在为50元打工,为我送菜的担子就责无旁贷地落在娘身上。每次总是隔壁的婶婶帮忙为我抄好咸菜,然后交给娘送来。20公里的羊肠山路亏娘牢牢地记了下来,风雨无阻。也真是奇迹,凡是为儿子做的事,娘一点儿也不疯。除了母爱,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应该怎么破译。

2003年4月27日,又是一个星期天,娘来了,不但为我送来了菜,还带来了十几个野鲜桃。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笑着问她:“挺甜的,哪来的?”娘说:“我„„我摘的„„”没想到娘还会摘野桃,我由衷地表扬她:“娘,您真是越来越能干了。”娘嘿嘿地笑了。

娘临走前,我照列叮嘱她注意安全,娘哦哦地应着。送走娘,我又扎进了高考前最后的复习中。第二天,我正在上课,婶婶匆匆地赶来学校,让老师将我喊出教室。婶婶问我娘送菜来没有,我说送了,她昨天就回去了。婶婶说:“没有,她到现在还没回家。”我心一紧,娘该不会走错道吧?可这条路她走了三年,照理不会错啊。婶婶问:“你娘没说什么?”我说没有,她给我带了十几个野鲜桃哩。婶婶两手一拍:“坏了坏了,可能就坏在这野鲜桃上。”婶婶问我请了假,我们沿着山路往回找,回家的路上确有几棵野桃树,桃树上稀稀拉拉地挂着几个桃子,因为长在峭壁上才得以保存下来。我们同时发现一棵桃树有枝丫折断的痕迹,树下是百丈深渊。婶婶看了看我说,“我们到峭壁底下去看看吧!”我说,“婶婶你别吓我„„”婶婶不由分说,拉着我就往山谷里走„„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我悲痛得五脏俱裂,紧紧地抱住娘,说:“娘啊,我的苦命娘啊,儿悔不该说这桃子甜啊,是儿子要了你的命„„娘啊,您活着没享一天福啊„„”我将头贴在娘冰凉的脸上,哭得漫山遍野的石头都陪着我落泪„„

选自《时文选粹》

推荐理由读完这篇文章,至少,我是泪流满面,深深为文中这位失去心志的疯娘的爱而感动。蓦地回到现实生活中,窗外的鸟鸣已不再那么动听,转而变为婉转悲凉的哀乐,似乎与文中的“我”一同沉痛悼念生命最后一刻仍为“我”想“我”的疯娘。掩卷遐思,不错,母爱是人们永恒讴歌的情感:在孟郊眼中,母爱是“身上衣”;在岳飞眼中,母爱是“精忠报国”;在冰心眼中,母爱是为红莲挡风遮雨的荷叶„„母爱,又何止人类?油锅中的蟮鱼坚持弓起身子保护肚中小蟮鱼;刺骨寒风中大企鹅们整齐地朝同一方向站立,每只背后各有一只小企鹅„„

“娘静静地躺在谷底,周边是一些散落的桃子,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个,身上的血早就凝固成了沉重的黑色。”这是作者眼中凄惨的母爱,文中的疯娘只要是为儿子做的事从不出错,这,只因为,爱。

记得曾经的一天晚上,我死占着电视不放,母亲在几次催促无果下关掉了电视,还扇了我两个巴掌,打得我第二天脸上现出几条指印。后来的两天,我心里不断地咒骂着母亲,却不曾考虑过母亲这样做是为了我的身体、眼睛着想。平日里温柔慈祥的母亲生气时几乎疯了一样,这,也只因为,爱。

母爱,不如父爱深沉,但她是全心全意地付出、毫无保留地牺牲。

生活中,我们体会到的母爱也许并不像文中那样的轰轰烈烈,但我们平时注意不到的点滴细节也凝聚着母亲的一片良苦用心。既然拥有,就让我们珍惜。

实验初级中学七(4)班施文

指导老师:沈帆

第二篇:世界十大儿童文学名著

《世界十大儿童文学名著大全集(超值白金版)》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儿童文学名著的合集,这些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的瞩目,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至今畅销不衰。

1、《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天生喜欢冒险的格列佛医生自述他数次航海遇险,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几个童话式国家的遭遇和见闻,情节的幻想性与现实的真实性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格列佛游记》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数百年来,《格列佛游记》在欧洲各国雅俗共赏,妇孺皆知。

2、《吹牛大王历险记》是一部融荒诞和现实于一体,集童话、笑话以及滑稽故事于一身的特殊的吹牛故事。讲述了敏豪森男爵在外游历时的一系列滑稽而荒诞的冒险故事,由于在叙述过程中加入了许多幻想、吹牛、夸张的成分,敏豪森这一名字在世界上早已成为喜欢吹牛说谎、无限夸张和狂妄自大等一类人的代名词。

《吹牛大王历险记》被誉为18世纪儿童文学的瑰宝和讽刺文学的丰碑。高尔基更将它与歌德的《浮士德》、莱辛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相提并论,说它是受到人民口头创作影响的最伟大的一部文学作品。

3、《水孩子》是一部教育孩子自我完善的动人故事。作者以亲切而风趣的语调、优美而简洁的文笔,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扫烟囱的孩子如何在仙女的引导下,经历各种奇遇变成水孩子的美丽故事。

《水孩子》被誉为所有童书经典中“最不可思议的作品之一”、“世界十大富含哲理的童话佳作之一”。该书一经出版,便成为当时最有影响、最畅销的小说,并一直畅销至今。

4、《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一个充满了奇异幻想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和姐姐在河边看书时睡着了,梦中她追逐一只穿着背心的兔子而

掉进了兔子洞,从而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作者创造出了一个美妙的奇境,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荒诞离奇的世界。

《爱丽丝漫游奇境》是一部被公认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的童话,由于其中丰富的想象力和种种隐喻,不但深受各代儿童欢迎,也被视为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被誉为“英国魔幻文学的代表作”、“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话之一”。

5、《木偶奇遇记》被誉为“意大利儿童读物的杰作”、“意大利儿童读物中最美的书”。描述了匹诺曹从一个任性、淘气、懒惰、爱说谎、不关心他人、不爱学习、整天只想着玩的木偶,变成一个懂礼貌、爱学习、勤奋工作、孝敬长辈、关爱他人的好孩子的过程,以及他所经历的一连串的奇遇,充满了童趣与想象。《木偶奇遇记》被誉为“意大利儿童读物的杰作”、“意大利儿童读物中最美的书”。《木偶奇遇记》是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世界儿童文学名著之一,该书还赢得了中国少数民族读者的喜爱,成为被译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最多的外国文学作品。

6、《绿野仙踪》是极富想象力的异国乡村幻想故事。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力描述了一个小女孩被旋风刮到奥芝国,和她的三个朋友:狮子、稻草人、铁皮人团结在一起,战胜险恶,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不屈不挠地同恶魔斗争,最终如愿以偿的故事。

《绿野仙踪》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20世纪的第一部受到赞赏的童话,从出版一直行销至今,是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有美国的《西游记》之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7、《丛林奇事》讲述了“狼孩”莫格里和其他几种动物的惊险故事。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向读者展开了一幅神秘而又壮阔的印度丛林图卷,充满了异域风情。

《丛林奇事》被公认为是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已被译成数十种语言,传遍全世界,它不仅博得无数儿童的喜爱,同时也使成年读者得到无穷的乐趣,把他们带回了童年时代金色的美妙幻想世界。

8、《彼得·潘》是巴里影响最大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奇妙的永无岛和不肯长大的男孩彼得·潘这样的形象深情地告诉人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的乐章,珍惜可贵的童年时代,让孩子们尽情地享受那仅仅属于他们的欢乐。

《彼得·潘》原为一部童话剧,1904年在伦敦公演后,引起很大轰动。每年圣诞节,西方各国都在电视上播放《彼得·潘》,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彼得·潘”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无人不知的人物,他的快乐、勇敢影响着一代代孩子的成长。

9、《柳林风声》是一部关于友谊、关于家园的温情之作,情节围绕四个小动物展开,分别是恭顺的鼹鼠、聪明的河鼠、老成持重的獾以及总想出风头的癞蛤蟆。作者用如诗如画般的散文式文笔,展现了一幅美妙的自然画卷。

《柳林风声》是一部充满田园牧歌风情的经典童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风靡世界,并成了全世界一代代儿童的心爱读物,《纽约时报》评价它为“让人津津乐道、爱不释手的书”。

10、《小王子》是一部充满诗意而又温馨的美丽童话,讲述了“我”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上遇到了一个古怪奇特而又天真纯洁的小王子——他来自一颗遥远的小星球。作者通过小王子的游历暗讽了成人世界的荒唐和虚伪,情节别致而曲折,行文富于诗情和哲理,让人读后回味无穷。本书所选译本质量一流,均出自名家之手,是广受读者好评、代表国内最高翻译水平的优秀译本。书中配以大量插图,增强了本书的阅读趣味性,是一部专为中国读者打造,符合青少年审美取向和阅读欣赏心理的理想读本。

《小王子》是一部世界著名的哲理童话,更是一部寓意生命的寓言。它是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被译成一百多种语言,电影、唱片甚至纸币上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被誉为“法兰西玫瑰”、“天才之作”。

第三篇:世界十大经典物理实验

世界十大经典物理实验

这些经典实验的共通之处是他们都仅仅“抓”住了物理学家眼中“最美丽”的科学之魂: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最单纯的科学概念,就像是一座座历史丰碑一样,扫开人们长久的困惑和含糊,开辟了对自然界的崭新认识。从十大经典科学试验本身,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出2000年来科学家们最重大的发现轨迹,就像我们“鸟瞰”历史一样。让我们从第十名开始,回顾这些经典的实验。

第十名 米歇尔·傅科钟摆实验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当众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根长220英尺的钢丝吊着一个重62磅重的头上带有铁笔的铁球悬挂在屋顶下,观测记录它的摆动轨迹。周围观众发现钟摆每次摆动都会稍稍偏离原轨迹并发生旋转时,无不惊讶。实际上这是因为房屋在缓缓移动。傅柯的演示说明地球是在围绕地轴旋转。在巴黎的纬度上,钟摆的轨迹是顺时针方向,30小时一周期。在南半球,钟摆应是逆时针转动,而在赤道上将不会转动。在南极,转动周期是24小时。目前在人大附中中,还有一个傅科钟摆的模型。第九名 卢瑟福的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1911年卢瑟福还在曼彻斯特大学做放射能实验时,原子在人们的印象中就好像是“葡萄干布丁”,大量正电荷聚集的糊状物质,中间包含着电子微粒。但是他和他的助手发现向金箔发射带正电的阿尔法微粒时有少量被弹回,这使他们非常吃惊。卢瑟福计算出原子并不是一团糊状物质,大部分物质集中在一个中心小核上,现在叫作原子核,电子在它周围环绕。

第八名 伽利略的加速度实验

伽利略进行他的物体移动研究。他做了一个6米多长,3米多宽的光滑直木板槽。再把这个木板槽倾斜固定,让铜球从木槽顶端沿斜面滑下。然后测量铜球每次下滑的时间和距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曾预言滚动球的速度是均匀不变的:铜球滚动两倍的时间就走出两倍的路程。伽利略却证明铜球滚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平方成比例:两倍的时间里,铜球滚动4倍的距离。因为存在重力加速度。

第七名 埃拉托色尼测量地球圆周

在公元前3世纪,埃及的一个名叫阿斯瓦的小镇上,夏至正午的阳光悬在头顶。物体没有影子,太阳直接照入井中。埃拉托色尼意识到这可以帮助他测量地球的圆周。在几年后的同一天的同一时间,他记录了同一地点的物体的影子。发现太阳光线有稍稍偏离,与垂直方向大约成7度角。剩下的就是几何问题了。假设地球是球状,那么它的圆周应是360度。如果两座城市成7度角,就是7/360的圆周,就是当时5000个希腊运动场的距离。因此地球圆周应该是25万个希腊运动场。今天我们知道埃拉托色尼的测量误差仅仅在5%以内。第六名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牛顿的另一大贡献是他的万有引力理论: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与他们质量的平方成正比,与他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是万有引力到底多大?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许决定要找到一个计算方法。他把两头带有金属球的6英尺木棒用金属线悬吊起来。再用两个350磅重的皮球放在足够近的地方,以吸引金属球转动,从而使金属线扭动,然后用自制的仪器测量出微小的转动。测量结果惊人的准确,他测出了万有引力的参数恒量。在卡文迪许的基础上可以计算地球的地球质量为6.0×10^24公斤 第五名 托马斯·杨的光干涉实验 牛顿曾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而不是一种波。1830年英国医生也是物理学家的托马斯·杨向这个观点挑战。他在百叶窗上开了一个小洞,然后用厚纸片盖住,再在纸片上戳一个很小的洞。让光线透过,并用一面镜子反射透过的光线。然后他用一个厚约1/30英寸的纸片把这束光从中间分成两束。结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线和阴影。这说明两束光线可以像波一样相互干涉。这个试验为一个世纪后量子学说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名 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 艾萨克·牛顿出生那年,伽利略与世长辞。牛顿166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当时大家都认为白光是一种纯的没有其它颜色的光,而有色光是一种不知何故发生变化的光(又是亚利斯多德的理论)。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牛顿把一面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透过三棱镜,光在墙上被分解为不同颜色,后来我们称作为光谱。人们知道彩虹的五颜六色,但是他们认为那时因为不正常。牛顿的结论是:正是这些红、橙、黄、绿、青、蓝、紫基础色有不同的色谱才形成了表面上颜色单一的白色光,如果你深入地看看,会发现白光是非常美丽的。

第三名 罗伯特·密立根的油滴实验很早以前,科学家就在研究电。人们知道这种无形的物质可以从天上的闪电中得到,也可以通过摩擦头发得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已经得知如何获取负电荷电流。1909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密立根开始测量电流的电荷。他用一个香水瓶的喷头向一个透明的小盒子里喷油滴。小盒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放有一个通正电的电板,另一个放有通负电的电板。当小油滴通过空气时,就带有了一些静电,他们下落的速度可以通过改变电板的电压来控制。经过反复试验米利肯得出结论:电荷的值是某个固定的常量,最小单位就是单个电子的带电量。第二名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的快因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是这么说的。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系任职,他大胆的向公众的观点挑战,他从斜塔上同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他向世人展示尊重科学而不畏权威的可贵精神。第一名 电子干涉实验 20世纪初,麦克斯·普克朗和艾伯特·爱因斯坦分别指出一种叫光子的东西发出光和吸收光。但是其他试验还是证明光是一种波状物。经过几十年发展的量子学说最终总结了两个矛盾的真理:光子和亚原子微粒,(如电子、光子等等)是同时具有两种性质的微粒,物理上称它们为波粒二象性。科学家们将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改造一下,用电子流代替光束来解释这个实验。根据量子力学,电粒子流被分为两股,被分得更小的粒子流产生波的效应,他们相互影响,以至产生像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中出现的加强光和阴影。这说明微粒也有波的效应。是谁最早做了这个试验已经无法考证。=================================

第四篇:【推荐】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帮你更好的了解孩子(一)(推荐)

【推荐】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帮你更好的了解孩子

(一)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发展心理学——并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就像了解自己的历史可以对未来有所借鉴,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本文将介绍儿童心理学几个重要领域中的10个经典研究。细细品味任何一个实验,都将提醒我们,现在看来浑然天成的事情曾经是多么复杂。▼

1、婴儿早期记忆想想看,如果我们真的记得从出生开始的所有事情,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吧——幸亏忘的比记得多得多。很久很久以前,虽然现在看起来已模糊不清,我们都曾是孩子。我们咯咯笑、大哭、大笑、探索、摔倒,我们对于刚刚起步的这条旅途几乎一无所知。除非遭遇不幸,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中,我们产生了记忆、语言、自我意识、记忆认知、社会和情绪能力。我们向着未来的自己走出了最初的几步。婴儿从很早就有记忆。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记得2到4岁之前的任何事情。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能记住那之前的事——可能甚至能追溯至出生之前。“儿童期失忆”可不好研究,因为我们很难证明成人最早的记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不过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来检查幼年的记忆形成。如果真的很早就有记忆,那么从理论上成人当然可能记住很早期的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CarolynRovee-Collier(现任职于Rutgers大学)教授和同事们设计了一个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以了解婴儿记忆的机制。这种方式提供了关于婴儿记忆何时、如何发展的重要证据。在他们的实验中,Rovee &Rovee让9-12周大的婴儿舒适地躺在家中的摇篮中,向上看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木头旋转风铃。在他们的脚上系一条绳子,另一端连到旋转风铃上。所以当孩子踢脚的时候,风铃就会动。如果他踢得用力,那些木头装饰就会相互撞击发出悦耳的敲击声。小孩踢得越多,他们就可以听到更多的敲击声。如果你知道巴普洛夫和他那只流哈喇子的狗,那理解这个实验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个实验就是看看婴儿可不可以对踢脚让小车移动产生条件反射。研究者首先记录婴儿踢脚次数的基础水平(小车没有连到脚上),之后和有激动结果(风铃动了!)的踢脚次数进行比较。Rovee&Rovee发现八周大的婴儿就可以掌握踢脚和风铃转动之间的关联。在45-55分钟之后,这种概念依然不会削减。虽然这个原始发现价值不大,但是利用这一程序导致了之后很多有关婴儿记忆的新发现的出现。比如,在后续实验用不同的旋转风铃代替了旋转的小车,看看婴儿是否可以分别不同,以此来测试他们是否真的记住了。另一项实验中,只有八周的婴儿接受了为期三天,每天9分钟的旋转风铃训练。24小时之后,只有使用相同的风铃,婴儿才会比基础水平踢的多。这说明他们记得训练他们所使用的风铃而并不是随便一个就风铃。这是一个特别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在那之前人们认为长期记忆(24小时对心理学家就算长期了)直到8或9个月才会出现。因为这个和类似的一些实验,我们现在更多地了解了婴儿记忆。我们的记忆系统实际上从很早起开始就工作得相当好。儿童的记忆也差不多和成人的有相同的工作方式——只不过婴儿的记忆更加脆弱而已。CarolynRovee-Collier怀疑婴儿期失忆是否真的存在。看起来,我们的大脑确实可以在一岁之内就存储长期记忆。成年后很难提取这时期的记忆是因为我们的早期记忆系统功能有限,之后又受到以后生活的干扰,最终我们会不可避免的忘记早期信息。——婴儿早期记忆

2、自我概念的形成虽说没有人是完全为自己活着的,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的确有道理。自我概念,或者说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奠定了我们行为处事的基础。本文中的经典实验,向我们揭示了婴儿什么时候知道“我就是我”。至今为止,“镜子测试”依然是最好的检查婴儿自我概念出现的实验。自我概念的出现:镜子里的是我么?大多数人总是首先想到自己,因此我们很难想象曾几何时,我们没有“我”的概念。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简单实验显示,直到2岁左右,我们还不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由于这个研究,以及后来一些延伸的实验,一些观点认为直到2岁生日,我们才出现自我概念。1972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 Beulah Amsterdam发表了一项实验,从此开启了随后几十年关于自我认识的研究。实验的过程很简单。首先悄悄地在6-24个月的婴儿鼻子上粘一小红点,然后把他们放在镜子前。孩子的妈妈指着镜子里的影像问孩子:“那是谁?”之后研究者们开始观察婴儿的反映。Amsterdam测试了88个婴儿,最终只能得到16个孩子的可靠资料——婴儿终究是婴儿,而且很多孩子不想玩。从这16个婴儿身上,Amsterdam发现了三类反应:▲ 6-12个月:那是别的孩子!婴儿的行为好像在镜子里的是另一个人——一个他们想友好相处的人。他们会做出接近的动作,比如微笑、发出声音等。▲ 13-24个月:退缩。婴儿看到自己在镜子里面的样子不再感到特别兴奋。有些看起来有些警惕,而另一些则会偶尔微笑一下并弄出些声音。对这种行为的一种解释是婴儿这时的行为很自觉(感到自己存在,可能表现出自我概念),但是这也可能是面对其他孩子的反应。▲ 20-24个月以后:那是我!大约从这个时候开始,婴儿开始能够通过指着自己鼻子上的红点,清楚地认出自己。这明确地表明他们认出镜子里的是自己,而那块棉球是在自己的鼻子上。虽然Amsterdam的结果是通过小样本得出的,之后在更多的被试身上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另外,之后设立控制情况的实验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孩子如果鼻子上没有红点就不会碰自己的鼻子。这说明摸鼻子并不是他们看到自己影像的自然反应。当然这个实验简化了大量的复杂心理过程。心理学家就镜子实验到底揭示了什么提出很多问题。比如,有可能婴儿在2岁之前还不能很好地分辨面孔。所以,他们可能在更早的时候产生自我概念。另一种可能是,在两岁左右,婴儿产生了牢固的外表或视觉的自我概念,不过还没什么心理的自我概念。如果是这种情况,测试说明我们知道我们看起来很像,可能我们需要到更久以后才产生自我概念。这仅仅是两个常见的解释,你肯定能相处更多其他解释。这种多元可能性显示了儿童心理学中一个重大障碍:由于只有有限的实验可以在孩子身上实践,因此结论特别模棱两可。尽管有这么多的可能解释,这么多年来镜子实验依然牢不可催并且继续得到应用,而其他实验要就无人问津了。镜子实验之所以长盛不衰,其中一个原因是,从其他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自我概念这时应该已经产生了。正是2到4岁这段时间,孩子们开始迅速发展出很多社会性行为。简单的互动没有大用,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才是成功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如果婴儿没有一定的自我概念,他们大概不可能和别人建立关系。镜子实验也被用于测试动物的自我概念,实际上,在Amsterdam之前,这个实验最早是由Gordon Gallup教授用于黑猩猩的研究。所有的大型类人猿都“通过”了测试,其他还有海豚、鲸鱼和大象。在最近的一项实验中,一个8英尺高的镜子被摆放在纽约Bronx公园的大象笼里。研究者在大象的头上画上记号,他们观察到大象去碰他们自己脑袋上的记号。大象和其他能够通过这项实验的通过都拥有复杂的社会体系,这并不是巧合。基本的自我识别是与其他动物交流的关键;有了这个知识,婴儿们开始一摇一摆地进入了社会性的世界。——自我概念的形成 ▼

3、儿童学习发展学习应该是整个儿童时代最重要的工作。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习一门全新的知识,远比我们纠正固有的观念容易。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旧观点的冲突会让我们产生困惑。本文的实验介绍了孩子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孩子怎么明白地球不是圆的?关于儿童时期学习过程的经典实验指出:真正的理解建立在放弃固有的成见之上。想想那些我们都慢慢接受的知识:人类是从猴子进化的,用字母代替数字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地球是个绕着太阳转的圆球。他们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事情,这些事实如今看来微不足道,似乎上学时只用一天的课程就可以掌握。不论这些概念现在看起来多么明显,曾经一度我们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那时候我们坚信算数只能用数字、人类是特殊的物种,而地球是平的。孩子们如何扭转了对世界的理解,这是儿童心理学中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不过这不仅仅与儿童有关,我们总要时不时地接受新的概念——虽然可能不是物种起源这么重大的问题。我们很容易认为学习主要与记忆有关——特别是糟糕的教育中,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当然更好的学习方式,不仅是知其然,还要只求所以然。那么是何种认知过程让我们从死记硬背发展成真正的理解呢?StellaVosniadou 和William Brewer 曾经进行过一项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让人们了解了我们如何“知其所以然”。实验的根据是一种叫做“心理模型”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我们先建造一个解释某件事情原理的心理模型,然后测试这个模型,以获得对于周遭的理解。这个理论指出在我们理解一个概念的过程中,可能有一系列的中间点,每达到一处都了解了事情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Vosniadou 和 Brewer希望从这些心理模型的中间点中找出证据说明理解的发展过程。地球是什么形状的?Vosniadou 和 Brewer在实验中共采访了60个6-11岁的孩子。每个孩子需要回答48个问题,开始的问题很简单:“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后面的设计的问题则更有试探性,用以了解孩子有关地球的心理模型。尽管大多数孩子开始的时候都说地球是圆的,研究者很快发现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模型。当问到如果你年复一年一直走路会发生什么情况,很多孩子说会掉下去,考虑到他们认为地球是个圆球,这个答案让人吃惊。有些孩子甚至说你会掉到其他的星球上。还有孩子说虽然地球是圆的,但我们住在地球里面的一个平面上。最初,这些答案看起来杂乱无章也不具统一性,好像是孩子们自己编造出来的。但随着进一步提问,出现了一个明确的回答模式(括号的数字包含了具有该种心理模型的孩子的数量)。▲ 长方形的地球:认为地球是一个平的长方形,你可能掉下去(1/60)▲ 圆盘形的地球:认为地球是一个平的盘子,你可能掉下去(1/60)▲ 两个地球:认为我们站在一个“地球”上,它是平的,而另一个在天上的“地球”是圆的。这个答案说明当被问到“地面”的时候,他们认为这个星球是平的,;而被问道“地球”是则认为是圆的(8/60)▲ 空心球:认为我们住在地球内部的一块平地上(12/60)▲ 铺平的球体:认为地球是个铺平的圆球,人可以在上面(和下面)生活(4/60)▲ 球形:随着年龄的增长,持有地球是球状的常规观点的孩子稳步增多。▲ 混合模型:剩下的孩子或者是没有给出统一的答案,或者难以归纳出一种模型(11/60)以上结果说明我们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来接受一个本来犹如天方夜谭的全新概念。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地球一定是圆的。否则,向下的重力会把我们拽到。这是我们最初关于地球的“心理模型”。之后我们被告之地球差不多是个球形,而我们尽力改造原有的模型,但过了一段时候我们发现我们陷入了两难的处境。这些心理模型的中间点指出,我们为了弄清一个新的概念,最初想通过某种办法,将其归入已有的理解中。认为地球是个空心球,或者认为有两个地球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两种模型都希望能同时维持“地球是平的”和“地球是圆的”两个概念。让孩子很难学习新知识的是从日常经验得来的固有思维:地球是平的。如果他们不能放弃看待地球的老眼光,就很难全部接受新的观点;他们只能创造一个不伦不类的混合体,偶尔也可能有些奇思妙想。从个人经验得出的建立起的固有思维很顽强,是很难放弃的,即使矛盾的证据明明白白地摆到面前。有时候,真正的理解有时候并不仅仅是学习新的观念,而更多的是放弃原来的观念。——儿童学习发展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刊载文字及图片由小编于公开途径搜集,原作者如不同意在本公众号上刊登,请及时联系小编,声明版权。本公众号内容或服务仅用于会员个人学习、研究或分享,不用于商业性或盈利性用途。本篇文章来源网络。

第五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C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A.0—8.9岁

B.0—3岁

C.0—6岁

D.0—13.14岁

A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B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A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转向反射 D.张嘴

A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 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条件反射的出现

A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D 7.一般认为,婴儿从()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A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吉布森和福克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B 9.幼儿的记忆以()为主。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

B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再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A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B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进行思考。A.动作

B.表象

C.语言

D.形象 B 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感知行动时期

D 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 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A 15.在()阶段,儿童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B 16.在()阶段,儿童开始认识事物的属性。A.直觉运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C 17.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阶段?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A 18.“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A.自我中心

B.他我中心

C.自我—他我中心

D.超越自我中心

B 19.“三座山试验”的设计者是().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蒙台梭利

D.福禄贝尔

D 20.婴儿能够有意识地回忆以前的事情是在()三岁左右。A.一岁左右 B.两岁左右 C.两岁半左右 D.三岁左右

A 21.()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A.微笑

B.哭泣

C.愤怒

D.张嘴

A 22.()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依恋感

B 23.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

A 24.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这是因为他们缺乏()。A.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

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 D 25.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阶段? A.无分化阶段

B.低分化阶段

C.依恋形成阶段 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A 26.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 C.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 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

D 2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A.重复

B.独白

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

B 28.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评价标准出现前,()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A.年长同伴

B.教师 C.家长 D.其他同伴

D 29.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谦让

B.帮助

C.合作

D.攻击性行为

A 30.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机制起作用。A.奖励和示范

B.批评

C.教育

D.表扬

B 31.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A 32.在()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A.前道德阶段

B.道德他律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B 33.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研究时用的。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A 34.下面()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A.他律道德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习俗水平

D.后习俗水平

B 35.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C 36.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后果的儿童处于()。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A 37.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的儿童处于()。A.后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前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A 38.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对道德成熟的影响。A.认知能力

B.智力

C.成熟

D.教养

B 39.()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A.涂鸦期

B.象征期

C.联想期

D.定形期

B 40.下列()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A.独自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C 41.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是()。A.1岁

B.2-3岁 C.4岁

D.7岁

C 42.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A.1岁

B.2-3岁

C.3-6岁

D.7岁

D 43.下列()不属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A.心理活动的速度

B.心理活动的强度

C.心理活动的稳定性

D.心理活动的平衡性

B 44.“江山移改,禀性难移”是指()具有不易改变的特性。A.性格

B.气质

C.个性

D.人格

A 45.心理活动兴奋性高,不平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质 D.抑郁质

C 46.心理活动迟缓、内倾,情感发生较慢的是()。A.胆汁质

B.多血汁

C.粘液质

D.抑郁质

D 47.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对心理发展的作用。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和教育

A 48.儿童的年龄越(),心理发展越快,这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A.小

B.接近学前晚期

C.大

D.接近于成年

D 49.()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中占有的地位比成人重要。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A 50.“视觉悬崖”试验说明儿童已有了()。A.深度知觉

B.方位知觉

C.视觉定位

D.形状知觉

B 51.每听到这首歌,就会使我想起过去的一段经历,这是()。A.再认

B.再现

C.识记

D.保持

B 52.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A.挫折

B.榜样

C.强化

D.惩罚

B 53.象征性游戏的萌芽从()开始。A.一岁左右 B.两岁左右 C.三岁左右 D.四岁左右 B 54.()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A.学习B.游戏 C.劳动 D.手工

B 55.将儿童气质类型分为活动水平、节律性等九个维度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

B.托马斯

C.维果斯基

D.罗杰斯

D 56.下列中()不是自我体验。A.自尊

B.自信

C.内疚

D.自立

D 57.下列中()不属于自我调控。A.自制 B.自立

C.自主

D.自信

A 58.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华生

B.斯金纳

C.马斯洛

D.班杜拉

A 59.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A.观察学习

B.自我学习

C.直接学习

D.强化学习

A 60.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这是()思想。A.维果斯基

B.华生

C.班杜拉

D.托马斯

二、判断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各界或直观的位置移动。()× 3.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4.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 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7.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8.六七岁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 9.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10.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1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12.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

13.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4.婴儿的各种感觉通道之间是不协调的,只有经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的协调才能将各种信息综合。()×

15.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6.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 17.六个月以前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 18.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19.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

20.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 21.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忆的两种方法。()√ 22.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

23.儿童很早就有具有很强的再认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再认能力逐渐被回忆替代。()×

24.当遇到的任务难度提高时,儿童个体的再认能力明显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25.儿童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话和交流能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26.儿童自传体记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通常女孩比男孩好,东方文化中的孩子比西方的儿童更喜欢谈论自己的感想和喜好。()×

27.幼儿在参观动物园后,要孩子马上说出看见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却能说出来很多,这种现象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解释。()×

28.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在活动本身中展开,他们是边做边想的。()√

29.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

30.随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31.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 32.具体运算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 33.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叫做形式运算。()√

34.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5.内源性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36.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37.3-4岁儿童,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不愉快情绪的能力逐渐形成,哭泣现象开始减少。()√

38.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表情日益丰富。()√

39. 4-5岁的孩子会说“他今天得了颗小红星,所以很高兴。”说明该阶段的孩子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内部原因。()× 40.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41.婴儿的情绪调控能力很大,当他们情绪发作时,大人可暂不予理采。()×

42.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对于不良的情绪表现,教导要及时,处理要宽容,不能急躁,更不能体罚。()√

43.依恋行为一般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

44.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

45.在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依恋是突然发生的。()×

46.从教养方式上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47.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内隐的行为问题,如情绪抑郁、胆小等。()√

48.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49.母亲忽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或对之不敏感,使孩子的需求信号受到冷遇,容易使孩子形成攻击性行为。()√

50.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只与教养方式有关。()× 51.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只与教养方式、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

52.儿童的早期依恋对其日后的情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53.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垂直关系比水平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大。()×

54.一般来说,儿童喜欢比自己小的交往。()√

55.在儿童交往中,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56.儿童攻击性行为有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57.适应性告知是儿童思想的一种传递方法。()√

58.儿童在教师心中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同伴对该儿童的评价。()× 59.在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的行为是影响儿童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60.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有选择地吸收其他儿童的观点。()× 61.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

62.研究表明,2-4岁儿童,攻击性形式发展总趋势为身体性攻击逐渐增多,言语性攻击慢慢减少。()×

63.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有时会相互交替的。()×

64.3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的自发的蹬脚等动作为随着作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65.4-5岁儿童已经能在基本理解乐曲想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基础上产生一定的联想。()√

定形期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是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时期。()√

67.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儿童开始关注作品的形式。()×

68.学前儿童游戏中假想和真实的转换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69.学前儿童游戏中兴趣指引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70.在儿童平行游戏中已有初步的社会互动。()× 71.联合游戏中儿童开始相互合作。()×

72.合作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参与最高的一种游戏。()× 73.较高游戏水平的出现意味着较低层次游戏水平的消失。()× 74.儿童的气质存在类型的差异和好坏的区别。()× 75.稳定性是性格的主要特征。()√

76.在儿童性别性别概念的发展中性别稳定性出现最早,然后是性别认同,最后是性别恒常性。()×

77.儿童在5岁以后才认识到性别的稳定性特征。()× 78.消极强化就是惩罚。()×

79.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仅适用于儿童新的行为的塑造,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

80.格塞尔认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成熟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81.婴儿心理的发展是指大肌肉和双手动作的发展。()×

82.替代强化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实际上是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

83.攻击性行为没有性别差异。()×

84.在6岁之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处于发展的高级阶段。()× 85.思维的两个突出特点是直接性和概括性。()×

86.观察的目的性很强,不容易受外界新异刺激的干扰并能持久。()×

87.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有力的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作用。()√

88.幼儿与成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89.所有的心理变化都称为发展。()× 90.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试验说明了母爱对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下载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十大体育运动(共5篇)

    1) Football. 3.3-3.5 Billion Fans. (Europe,Africa,Asia,Americas,etc) 2) Cricket 2-3. Billion Fans. (India,U.K,Pakistan,Asia,Australia,etc) 3) Field Hockey. 2-2.......

    世界十大广告公司(共5篇)

    世界十大广告公司简介 1.奥姆尼康——全球规模最大的广告与传播集团 全球广告业收入排名:第1位  下属主要公司:、、、 2.Interpublic——美国第二大广告与传播集团 全球广告......

    世界十大经典广告语

    世界十大经典广告语 好的广告语就是品牌的眼睛,对于人们理解品牌内涵,建立品牌忠诚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耳熟能详的世界经典广告语,是如何造就世界级的品牌......

    世界十大名著

    世界十大名著 1.《战争与和平》2.《巴黎圣母院》3.《童年》4.《呼啸山庄》5.《大卫·科波菲尔》6.《红与黑》7.《悲惨世界》8.《安娜·卡列尼娜》9.《约翰·克利斯朵夫》10.......

    世界十大科学家

    世界十大科学家十 拉普拉斯(1749~1827) 拉普拉斯是天体力学的主要奠基人,是天体演化学的创立者之一,是分析概率论的创始人,是应用数学的先躯。拉普拉斯用数学方法证明了行星的轨......

    世界十大名著

    世界十大名著世界名著浩若银汉,究竟哪十部是世界之最呢?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2000年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以下十部......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世界名著浩若银汉,究竟哪十部是世界之最呢?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2000年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以下十部经典长篇名著......

    世界十大名著

    世界十大名著世界名著浩若银汉,究竟哪十部是世界之最呢?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2000年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以下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