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认识
15.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认识
1、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涉及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现在计算机网络在工业、商业、军事、政府、教育、家庭、等领域。网络中的各部分都必须遵照合理而严谨的结构话管理规则。这也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的内容
体系结构是研究系统各部分组成及相互关系的技术科学。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几乎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并固定了同层次的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纸屑层次进程通讯的协议及相邻层的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2、网络体系结构中涉及到了:协议、实体、接口
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就必须依靠网络通过协议。在20世纪70年代,各大计算机生产商的产品都拥有自己的网络通信协议。但是不同的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就难以连接,为了实现不同厂商生产的计算机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国际标准话组织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OSI/RM也称为ISO/OSI,该系统称为开放系统。
物理层是OSI/RM的最低层,物理层包括:1.通信接口与传输媒体的物理特性 2.物理层的数据交换单元为二进制比特 3.比特的同步 4.线路的连接 5.物理拓扑结构 6.传输方法
数据链路层是OSI/RM的第2层它包括:成帧、物理地址寻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口控制
网络层是计算机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有:逻辑地址寻址、路由功能、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其它层次: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计算机也拥有TCP/IP的体系结构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包括TCP/IP的层次结构和协议集
OSIT与TCP/IP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14.综合布线的六个子系统
综合布线本身一种模块化、灵活极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调整公路”,不仅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和通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有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的部件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通过这些部件来构成布线系统中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并且各种具体的接插件组成不仅易于实施,而且也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衡升级。
综合布线系统也具有开放式结构的特点,能支持电话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还能支持会议电视等系统的需要,根据具体功能不同划分为以下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与建筑群子系统。
解放南路20-1#地块是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建设的安置房,该地块总建筑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商业、办公、休闲为一体的智能小区,主要由A、B幢两幢商住楼组成,地一室为车库,一层为管理用房与店面,二层办公区,三层以上为住宅,共计312户。下面根据该小区实际需求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六个子系统进行分析:
工作区子系统
它是一个独立的需要放置终端的区域,即一个工作区,工作区系统由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该小区按每户为一个工作区来计算,在每户中设置四个终端,分别设置在主卧、客厅、书房中,从家居智能箱中引超五类线缆到各终端,终端采用IBDN压接式超五类模块与面板,便于语音与数据交换使用。
水平子系统
该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在该小区内各户将采用二条超五类电缆从弱电井到家庭智能箱内,保证语音、数据分离,在家居智能箱内进行内外连接,内部从智能箱到终端点也采用超五类线缆,语音与数据线缆从户内智能箱到弱电井将分别采用110配线架与模块式配线架进行管理,以四层为一个集中点,即保证语音单独使用,又能使家庭的报警与三表远传通过数据端口进行联网传输。
干线(垂直)子系统
该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之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在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语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选择带门的封闭型通道敷设干线电缆,干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去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的方法。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语音与数据电缆多连接到计算机中心,则宜在设计中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干线(垂直)子系统语音和数据的需要。在该小区中主干主要集中的弱电井的线缆,采用三类大对数作为语音主干使连接接入网与户语音线的桥梁、数据按几层为单元分布在弱电井通过多模光纤连接到设备间,由于该小区由
A、B幢组成,中心机房在A幢一层,语音主干线缆全部通过桥架到机房,与外部接入网连接,数据的主干反几层数据点用交换机进行管理再通过光纤收发器与光纤引到机房,并与接入网连接实现与Internet连网,并且保证小区家居三表传输,也达到家庭10M到户的要求。
设备间子系统
是设置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行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位置及大小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该小区是个智能集中的小区,包括监控、可视对讲、家居智能等系统,在A幢一层设置一个中心机房把每个系统的设备都集中一起控制,为系统用各种不同线缆区别开来,综合布线系统全部语音和数据一缆集中在中心机房的机柜中,有、收发器设备与接入网连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安排,比如选择电信还是网通,让用户自己方便选择。即保证小区语音和数据顺利开能,又能保证小区智能家居系统的联网。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备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子系统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管理子系统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口,交接场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点,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标入来标出各个端接场,对于交换间的配线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种类用途的配线区。并且在交接场之间应留出空间,以便容纳未来扩充的交接硬件。在该小区中按几层为单元在弱电井内放置配线架和语音采用IBDN的BIX安装架进行汇总,将每户用不同的标记进行分开,数据为模块式配线架,通过交换机、连成一个局域网到设备间,水平线缆与垂直线缆用标准的跳线进行连接进行管理,全部集中在一个箱子里,只放置一个交接间,不使用二级交接。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的语音/数据组成的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包括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线缆和配线设备。建筑群子系统宜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管道内敷设的铜缆或光缆应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此外安装时至少应预留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建筑群子系统采用直接沟内敷设时,如果在同一沟埋入了其他的图像监控电缆,应设立明显的共同。该小区外接线埋入3个ф100的套,用于电信进线使用,从地下室至该小区的控制中心采用200*100的桥架敷设,通过地下室到达中心机房管理中心,因为该小区由两幢楼组成,到控制室全部采用300*100的桥架,当中用档板隔开,用于其它系统线缆汇总。
以上主要是考虑综合布线的6个子系统情况,在该系统中必须考虑接地系统,如交流工作接地、保护工作接地和屏蔽接地。交流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中性线接(N线)接地,N线必使用铜芯绝缘线,保护工作接地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接地体之间作可靠的金属连接,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在该小区中采用一点接地,因为整个建筑都有本身的接地系统,弱电系统的接地接入总接地端子箱,并且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Ω。其钢管、电缆、桥架等做好可靠的接地连接,将机房内所有设备的外壳及有金属外壳的设备的机体与大地之间做良好连接,在机房静电地板下要求设镀锌扁钢以起到等电信连接作用,保证整个系统顺利接地。
综合上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以电话业务为主的通信网通通连向综合业务数字网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集成通信网。该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综合考虑将来业务的发展,为信息时代的要求做好了准备。3.什么是IP地址?分为哪几类?判断某个IP地址属于哪一类
IP地址是TCP/IP网络中用来唯一标识每台主机或设备的地址,IP地址由32位(共四个八位组)的二进制组成,IP地址分为两部分,左边网络编号部分用来标识主机所在的网络;右边部分用来标识主机本身。连接到同一网络的主机必须拥有相同的网络编号。
通过IP地址的引导位(最高位)来区分不同类别的IP地址:
注:n为网络编号位,h为主机编号位
A类地址:0nnnnnnn.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A类地址具有7位网络编号,因此可定义125个A类网络{27-2(网络编号不能是全0或全
1)-1(127为环回地址)}每个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为16777214{224-2(主机位不能是全0或全1)}
十进制表示范围:1.0.0.1-126.255.255.254
B类地址:10nnnnnn.nnnnnnnn.hhhhhhhh.hhhhhhhh
B类地址具有14位网络编号,因此可定义16382个B类网络{214-2}
每个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为65534{216-2}
十进制表示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C类地址:110nnnnn.nnnnnnnn.nnnnnnnn.hhhhhhhh
C类地址具有21位网络编号,因此可定义2097152个C类地址{221-2}
每个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为254{28-2}
十进制表示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D类地址:111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D类地址用于组播,前面4位1110引导,后面28位为组播地址ID。
十进制表示范围:224.0.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总是以1111四位引导
E类地址用于研究用
十进制表示范围:240-
一般我们常见的就是前三类。
5.简述CSMA/CD的工作原理?
CSMA/CD载波监听/冲突检测,属于计算机网络以太网的工作类型,即在总线上不段的发出信号去探测线路是否空闲,如果不空闲则随机等待一定时间,在继续探测。直到发出型号为止。CSMA/CD工作原理 :在Ethernet中,传送信息是以“包”为单位的,简称信包。在总线上如果某个工作站有信包要发送,它在向总线上发送信包之前,先检测一下总线是“忙”还是“空闲”,如果检测的结果是“忙”,则发送站会随机延迟一段时间,再次去检测总线,若这时检测总线是“空闲”,这时就可以发送信包了。而且在信包的发送过程中,发送站还要检测其发到总线上的信包是否与其它站点的信包产生了冲突,当发送站一旦检测到产生冲突,它就立即放弃本次发送,并向总线上发出一串干扰串(发出干扰串的目的是让那些可能参与碰撞但尚未感知到冲突的结点,能够明显的感知,也就相当于增强冲突信号),总线上的各站点收到此干扰串后,则放弃发送,并且所有发生冲突的结点都将按一种退避算法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然后重新竞争发送。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CSMA/CD的工作原理可用四个字来表示:“边听边说”,即一边发送数据,一边检测是否产生冲突。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tiple Access Collision detect”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其工作原理如下:
(1)若媒体空闲,则传输,否则转(2)。
(2)若媒体忙,一直监听直到信道空闲,然后立即传输。
(3)若在传输中监听到干扰,则发干扰信号通知所有站点。
. 等候一段时间,再次传输。
以上原理可以通俗理解为:“先听后说,边说边听”。
第二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课程论文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方案)
姓名石俭
学号11265128
成绩
摘要:本文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课程论文,方案设计主要运用于盐城师范学院通榆校区,并根据物联网的主要架构体系,提出的”智慧校园”.一.引言:
目前网络流行的”超级课程表” [1], 它是国内首款与高校教务系统对接, 可以一键自动录入课程表到手机的校园社交应用。物联网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提升,我想在物联网的技术下,完全可以更好的利用教室与课程资源.所以,我设计提出这个”智慧校园”方案.二.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2].其实早在自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时,物联网就早已有了中国式的标签.最简洁明了的定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3].三.智慧校园主体方案:
①.主体从校园的网络层处理课程安排,利用类似与超级课程表获取课表 进行处理安排.②.座位利用物联网的红外感应技术达到自动智能识别的感知层,再把数 据传到教师端电脑进行处理,这样就能更快捷的知道学生出席情况.③.课桌拥有智能数字输入接收班,学生可以直接输入学号信息,教师可 以快速知道到的学生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座位看出虚假签到.四.实现主要环节:
1.在每一教师端电脑嵌入智能课表系统,及时处理每一节课课表信息,并且能够交互显示出来.如果老师进行调课的时候,在教师提供身份密码的时候,还可以及时的修改信息.在主要教学楼的前面还配有主要的显示设备进行及时反馈信息,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及时的了解各教室情况.2.在教室的每一个座椅里镶入红外感应装置,每当有学生坐上座椅他都会及时反馈信息到教师端,学生离开教室教师端也会有及时数据修改,教师端软件并有大致教室座位显示图,能够一目了然学生的到座情况.这对于像学校的大教室,教师可以很快知道到的人数,节省所谓的查人数时间.3.在学生桌面可以镶入智能输入装备,学生可以快速输入学号信息,也可以及时反馈上课信息,教师端可以快捷显示学生的详细信息,这个对老师了解学生详情具有很大的快捷作用.(对于学生的虚假签到信息,可以与(2)的信息比较快捷显示出.对于这点如果用指纹识别系统反馈,可能成本资金耗费大.)
五.主要优势.利用物联网的物物传递智能反馈,快捷为学校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并且学校考察工作更是一目了然.对盐城师范学院的学生学习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教师课程的安排的及时反馈,可以满足广大学生更好的学习,选择合适的教室自主学习.(其实方案还有更好的移植性;像学校的教师车位停车,有时会看老师找好长时间停车,还有的随便停.这个也可以运用物联网快速的感知信息,在每个车位下装入感知系统,并在各个门口进行信息反馈,让你在进入校园的第一刻就能找到合适的车位,这样更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 超级课程表.百度移动应用 [引用日期2013-12-23] .
[2] 刘云浩,物联网导论.2010.11.[3] 物联网定义特征.
第三篇:认识计算机网络
认识计算机网络
网上学习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某种通信介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歈借助网络硬件,按照网络通信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来进行数据通信,实现网络上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中硬件连接设备有哪些?
显示器、鼠标、键盘、音箱、打印机、主机箱里面还有主板、光驱、硬盘、电源、CPU、内存条等等都是硬件设备。
3、组建家庭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网络的组建分别需要用到哪些设备?
有线网络需要网线,如果计算机有3台及以上的话,一般还需要一个交换机。无线网则需要有无线网卡,笔记本上一般都有,台式机上一般没有,如果需要的话要另外配备。最后,一台机器建立无线网络,其他机器接入就可以了。
4、计算机网络速度的快慢由什么来决定?
一、网络自身问题,ISP提供商决定
二、网线问题导致网速变慢
三、网络中存在回路导致网速变慢
四、网络设备硬件故障引起的广播风暴而导致网速变慢
五、网络中某个端口形成了瓶颈导致网速变慢
六、蠕虫病毒的影响导致网速变慢
七、防火墙的过多使用
八、系统资源不足等
第四篇:体系结构
一、管道与过滤器
在管道与过滤器风格的软件体系结构中,每个构件,都有一组输入和输出,构件读输入的数据流,经过内部处理,然后产生输出数据流。这种风格的连接件就像是数据流传输的管道,将一个过滤器的输出传到另一过滤器的输入。这种风格特别重要的过滤器必须是独立的实体.它不能与其它的过滤器共享数据,而且一个过滤器不知道它上游和下游的标识。一个管道与过滤器网络输出的正确性并不依赖于过滤器进行增量计算过程的顺序。
管道与过滤器风格的软件体系结构具有许多很好的特点:
(1)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
(2)允许设计者将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看成是多个过滤器的行为的简单合成:
(3)支持软件重用。主要提供适合在两个过滤器之间传送的数据,任何两个过滤器都可被连接起来;
(4)系统维护和增强系统性能简单:
(5)允许对一些如吞吐量、死锁等属性的分析:
(6)支持并行执行
但是,这样的系统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1)通常导致进程成为批处理的结构:
(2)不适合处理交互的应用:
(3)因为在数据传输上没有通用的标准,每个过滤器都增加了解析和合成数据的工作,这样又导致了系统性能下降,并增加了编写过滤器的复杂性。(pass理由上已经诉过)
二、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的组织
这种风格建立在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的基础上,数据的表示方法和它们的相应操作被封装在一个抽象数据类型或对象中。这种风格的构件是一种对象,或者说是抽象数据类型的实例。对象是一种被称作管理者的构件,因为它负责保持资源的完整性。对象是通过函数和过程的调用来交互的。
面向对象的系统在编程时有两大优点:
(1)因为对象对其它对象隐藏它的表示,所以可以改变一个对象的表示,而不影响其它的对象。
(2)设计者可将一些数据存取操作的问题分解成一些交互的代理程序的集合。
但是,面向对象的系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为了使一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通过过程调用等方式进行交互,必须知道对象的标识。只要一个对象的标识改变了.就必须修改所有其他明确调用它的对象。
(2)必须修改所有显式调用它的其它对象,并消除由此带来的一些副作用。例如,如果A使用了对象B.c也使用了对象B,那么,c对B的使用所造成的对A的影响可能是料想不到的。(不适合,2个缺点)
三、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
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风格的思想:
构件不直接调用一个过程,而是触发或广播一个或多个事件。系统中的其它构件中的过程在一个或多个事件中注册,当一个事件被触发,系统自动调用在这个事件中注册的所有过程,这样,一个事件的触发就导致了另一模块中的过程的调用。
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风格的主要特点:
(1)事件的触发者并不知道哪些构件会被这些事件影响。这样不能假定构件的处理顺序,甚至不知道哪些过程会被调用,因此,许多隐式调用的系统也包含显式调用作为构件交互的补充形式。
(2)支持重用。在不改变系统中其他接口的情况之下,构件可以非常容易的被其他构件取代。
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风格的主要缺点:
(1)构件放弃了自身对系统计算的控制。(哪些构件响应? 响应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2)共享区域的数据交换。(正确性的验证)(可行但不适合)
四、层次系统
层次系统组织成一个层次结构,每一层为上层服务,并作为下层客户。在一些层次系统中,除了一些精心挑选的输出函数外,内部的层只对相邻的层可见。由于每一层最多只影响两层,同时只要给相邻层提供相同的接口,允许每层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同样为软件重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这一应用领域中.每一层提供一个抽象的功能,作为上层通信的基础。较低的层次定义低层的交互,最低层通常只定义硬件物理连接。
层次系统有许多可取的属性:
(1)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使设计者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按递增的步骤进行分解:
(2)支持功能增强,因为每一层至多和相邻的上下层交互,因此功能的改变最多影响相邻的上下层:
(3)支持重用。
当然,层次系统也有其不足之处:
(1)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可以很容易地划分为分层的模式,甚至即使一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是层次化的,出于对系统性能的考虑,系统设计师不得不把一些低级或高级的功能综合起来:
(2)很难找到一个通行的、合适的、正确的层次抽象方法。(可行但有难度)
五、仓库风格
1、黑板系统
黑板系统的传统应用是信号处理领域,如语音和模式识别。另一应用是松耦合代理数据共享存取。黑板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知识源、黑板数据结构、控制。
2、三层c,s软件体系结构
C/S软件体系结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且为实现共享而提出来的,是20世纪90年代成熟起来的技术,c,s结构将应用系统一分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管理,客户机(前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c,s体系结构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但随着企业规模和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软件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c/s结构存在以下几个局限:
(1)c/s只分两层结构是单一服务器且以局域网为中心的,所以难以扩展至大型企业广域网或Internet:
(2)软、硬件的组合及集成能力有限;
(3)客户机的负荷太重,难以管理大量的客户机,系统的性能容易变坏:
(4)数据安全性不好。
正是因为二层c/s有这么多缺点,因此,三层c/s结构应运而生。三层c层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
三层C/S的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原来的数据层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独立出来,所以,关键是要将表示层和功能层分离成各自独立的程序,并且还要使这两层问的接口简洁明了。与传统的二层结构相比,三层c/s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I)允许合理地划分三层结构的功能,使之在逻辑上保持相对独立性,从而使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更为清晰,能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允许更灵活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平台和硬件系统,使之在处理负荷能力上与处理特性上分别适应于结构清晰的三层;并且这些平台和各个组成部分可以具有良好的可升级性和开放性。
(3)三层c/s结构中.应用的各层可以并行开发,各层也可以选择各自最适合的开发语言。
(4)允许充分利用功能层有效地隔离开表示层与数据层,来授权的用户难以绕过功能层而利用数据库工具或黑客手段去非法地访问数据层,这就为严格的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整个系统的管理层次也更加合理和可控制。
3、B/S软件体系结构
B/S体系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结构,是随着如Internet的兴起,对c/s体系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B/S体系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
B/s体系结构主要是利用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脚本语言,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的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
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体系结构。基于B/S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安装、修改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解决。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仅仅需要1个浏览器就可运行全部的模块,真正达到了“零客户端”的功能,很容易在运行时自动升级。B/s体系结构还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
但是,与c/s体系结构相比,B/s体系结构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
(1)早期B,s体系结构缺乏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2)B,s体系结构的系统扩展能力差,安全性也难以控制。
(3)采用B/s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要远远地低于C/S体系结构。
(4)B,s体系结构的数据提交一般以页面为单位,数据的动态交互性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OLTP)应用。
想法:
考虑到
第五篇:认识计算机网络教案
1.1认识计算机网络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讲解了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定义,功能,分类,概念性知识较多!教材重点突出,但相关知识不多,需要老师适当扩充!
2: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只是浏览网页、QQ聊天、网上看视频、网上购物等一些网络应用上。对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功能和定义并不清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定义,(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 •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三要素
三:【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2:启发式教学 3:理论联系实际 学法: 1:查阅资料法 2:自主探究法
3:归纳法
四:【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网络功能→网络定义→网络分类
一、引入课题
大家平时上网一般在做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引入本节课题,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计算机网络功能
1、问题:咱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计算机网络,那么它有什么的功能?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结
计算机网络功能:
①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②资源共享。如:网上浏览新闻、网上查找学习资料等,你可以查阅学习资料,浏览新闻,他也可以,大家都可以,③分布处理。如:自动作战指挥系统
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炼知识的能力 探究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定义
三、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4、小结计算机网络定义,三要素(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一定的通信线路(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微波等)和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桥、HUB[集线器]、中继器等)连接起来,通过功能丰富的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通讯协议)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一个系统(2)计算机网络的三要素:
①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 ②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③网络软件
四、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设问:大家平时听说过的网络类型有哪些?
2、讲解:计算机网络分类方式有多钟,一般的分类方式是
1:按网络覆盖范围来分,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2:按传输介质分类
1、有线网(Wired Network)
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钎等物理介质来传输数据!
⑴ 双绞线:其特点是比较经济、安装方便、传输率和抗干扰能力一般,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
⑵ 同轴电缆:俗称细缆,现在逐渐淘汰。
⑶ 光纤电缆:特点是光纤传输距离长、传输效率高、抗干扰性强,是高安全性网络的理想选择。
2、无线网(Wireless Network)
采用卫星,微波等无线形式来传输数据!
3: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分类
按照网络中各节点位置和布局的不同,计算机网络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拓扑等类型
七:【布置作业】: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划分,我们学校网络属于什么类型?是什么拓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