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色斯举”章释读

时间:2019-05-13 16:1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色斯举”章释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色斯举”章释读》。

第一篇:《论语》“色斯举”章释读

《中国哲学史》(季刊)2005年第4期·94·

《论语》“色斯举”章释读

黄红宇

编者按:《论语〃乡党》篇‚色斯举‛章历来被认为难解甚至无解,可谓千古疑章。文中的每一个字都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而关于本章的主旨,更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从孔子所说的‚时哉时哉‛引申出对知时、得时的感叹,如何晏《集解》说此章‚言山梁雌雉得其时,而人不得其时,故叹之。‛这是过去学者注解此章较通行的一种解释。第二,直接承认此章可能文字有脱落,不可强解,甚至重新编排文字顺序而作解释。朱熹《集注》认为此章‚必有阙文,不可强为之说。‛《谈经苑》引《讲录》说‚此文前后倒臵‛。李泽厚《论语今读》也认为此章不可强解,但‚山雉的惊飞,孔子的感叹,仍是一幅上好的图画。无解也许就是可供玩味捉摸的解?‛第三,认为此章描述的是自然现象,但意境深远。钱穆《论语新解》说:‚此章实千古妙文,而《论语》编者臵此于《乡党》篇末,更见深义。孔子一生,车辙马迹环于中国,行止久速,无不得乎时中。而终老死于阙里。其处乡党,言行卧起,饮食衣着,一切以礼自守,可谓谨慎之至,不苟且,不卤莽之至。学者试取庄子《逍遥游》《人世间》与此对读,可见圣人之学养意境,至平实,至深细,较之庄生想像,逖乎远矣。然犹疑若琐屑而拘泥。得此一章,画龙点睛,竟体灵活,真可谓神而化之也。‛过去学者的研究,旁征博引,而又未能取得一致。我们这里刊发的黄红宇先生的这篇读书札记,却对《论语》‚色斯举‛章作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有趣的解释。这种解释单就此章来说,是前后讲通了。但是,把这种新的解释放在先秦思想文化的总体氛围中来看,是否有足够的训诂上和文献上的依据?孔子和子路为什么要有如此举动?难道仅仅是如作者所说的,是‚人们师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反映?本刊把这篇读书札记发表出来,一方面是对作者探求新知的努力的肯定,同时也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与讨论。

=============

内容提要:‚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论语〃乡党》)‛这是一段以雉为表现内容的歌舞片段,是孔子与子路二人自娱自乐场景的记录。反映了中国春秋末期之前人们师法自然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氏族生活条件下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孔子论语色斯举

====================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论语〃乡党》

这段文字,历来笺注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段文字每个字都可以读得懂,每个短句也可以读得通,但串连一起,则文辞纷乱,主旨不明。内中有何玄机?是否以往人们的诠释未得其门而入?

试用一下反向的思维方法。假定,当初结集《论语》时,这段文字没有错误,而只是后人看不明白,那么,很可能这段文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超越了后人的知识经验范围。是否是已经湮灭的某种上古时代的生活方式呢?

这段文字,动作变化多,动作幅度大。是什么情况才能形成这样的文字?“色斯举矣”后面紧随“翔而后集”几个字,“色”显然是人脸,或脸上的神色、表情,为什么随即就飞翔了呢?人脸,或人为什么飞翔?飞翔如果是人的行为,而不是鸟的行为,那么——,这段文字可能是某种土风舞、原始歌舞的片段。这样,所谓“雌雉”,显然是比喻女性。“时哉”,或指女性正当妙龄,或指《周礼·地官·媒氏》中的“中春之月”。子路显然是与舞蹈者即孔子共舞,反复做着“嗅而作”的舞蹈动作。

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这段文字,可以发现,这段文字是人的行为与鸟的动作(或鸟的内容)交互在一起的:

色斯举矣(人的行为),翔而后集(鸟的动作),曰(人的行为):“山梁雌雉,时哉!时哉!(鸟的内容)”子路共之(人的行为),三嗅而作(鸟的动作)。

可以断定,这是一段以雉为表现内容的歌舞片段。下面逐字逐句作出解释:

色斯举矣:倒装句,脸仰起来了。色:脸。

斯:结构助词,表倒装。同时也是语气助词,色字后面加拖一个无实义的虚词,使得色字作为一个实词,一个字占两个音节,起突出和强化作用。突出和强化色字,也是句子倒装的目的。色斯二字为一个意群,应当连读。

举:仰起(脸)。矣:语尾助词。

翔而后集:飞翔,之后又做了降落的动作。

翔:展翅盘旋而飞。这里指孔子展开双臂,做回旋飞翔的姿态和动作。

而:顺接连词。

后:与先、前相对,表时间顺序。在这里用以修饰和限定集,用作副词,是集的状语。

集:鸟止于木,鸟停落在树上,如《国语·晋语二》中:“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他人都停落在林苑里,自己独自停落在枯树上。

集还有坠落之意,如《国语·鲁语下》中:“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孔子在陈国时,有猛禽坠落在陈侯的庭院,死了,楛矢射穿了它,石制箭头,箭长一尺八寸。

集还可以表非具象的由天而降之意,如《诗·大雅·大明》中:“天监在下,有命既集。”天监视下面的人间,天命已经下达给了周人。

从上面“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和“有命既集”的用法,集可以

抽象出一个“降落”、“从天而降”、“象鸟一样从空中降落”的语义来。

曰:唱。

山梁雌雉:山梁上的雌雉。山梁:山之脊梁,山冈。

雌雉:雌性雉鸟,比喻女性。

时哉:时令到了。所谓时令到了,就是交尾期到了。

时:四季。这里指时节、节令、时令,生物依四季变化而行之生活节律。时令者,四时之指令也。

哉:语尾语气助词。

子路共之:子路共同进行。共:共同。

之:有三解。其一,代词,代指孔子。其二,代词,代指孔子舞蹈这件事。其三,语尾语气助词。

三嗅而作:反复做着低头觅食和昂首挺胸的舞蹈动作。“嗅而作”作为一个意群,应当连读。“三”与“嗅而作”之间,语气应当有所间隔。

三:副词,多次,反复,重复。

嗅:嗅取气味,辨别食物。低头觅食状。而:并列连词。

作:起立,起身。昂首挺胸的舞蹈动作。

三作为副词,其修饰和限定的范围包括嗅和作。这种副词同时修饰和限定由并列连词“而”连接的两个动词的用法,是先秦典籍中的一个语法现象,在《论语》中,这样的用法出现多次。下面6例即是。

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述而》)”圣人,我不能得到机会看到了。

2.“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述而》)”善人,我不能得到机会看到了。

3.“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夫子关于人的本性和天道的言论,不能得到(他宣讲的)机会听到了。

4.“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泰伯,大概可以评价为在德政方面最有才干了,坚决地把执掌天下的共同事务的权力推让给王季,民众得不到他执政的好处而感到失望。

5.“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季氏》)”齐景公积蓄的马可以套装千辆车,到他死的那一天,民众也没有感受到德政美治而失望。

6.“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子张》)”夫子的宫墙有数仞高,没有找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见宗庙的高大壮美,各个职事人员办公用房的数量多。

《乡党》篇在开篇即标明“孔子”二字,全篇内容,除叙明为某人之行为外,全为孔子之言行。“色斯举矣”段亦如是。现在于该段前加上“孔子”二字,用现代汉语把这一段文字完整地翻译出来:

(孔子)把脸仰起来了,做飞翔和从空中降落的舞蹈动作,唱道:“山梁上的雌雉,时令到了(交尾期到了)!时令到了(交尾期到了)!”子路共同舞蹈,反复做着低头觅食和昂首挺胸的舞蹈动作。

这是氏族生活方式的反映。上古时代,地广人稀,人们依氏族聚落而居,但氏族成员之间禁止相互通婚。不同氏族的青年男女,定时聚会,以繁衍人口。从文字中可以看出,聚会时“雄雉”动作十分刚劲有力,不可能是男女对舞。可能的情况是,男青年居中,舞蹈十分卖力,尽展其能,女青年环伺于四周,观察、选择,有相中者,即进入舞蹈者中间,向对方发出信号,如踩对方一脚,然后双双离群相携而去,于幽闲之处结合。

文中只有子路与孔子共同舞蹈,而没有其他弟子。其原因是子路只比孔子小9岁,与孔子年纪相仿,属同一年龄层的人。其他弟子则年龄比孔子小很多,已不属于与孔子同一个通婚年龄层的人。

《乡党》篇叙述的是孔子晚年68岁以后于乡党的日常起居生活。此时的孔子不可能参加这种青年人的聚会,只可能是与子路二人自娱自乐,自行演绎雉的歌舞。

雉在交尾期的生活习性如何?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于2004年7 月13日播放南京大学黄成副教授《动物的社会行为》讲座。在其中的《求偶行为•求偶炫耀》中,有这样的内容:“有一种山里的野鸡,叫做雉。在求偶的季节、繁殖的季节,在树林里找一个空旷的场地。在这个空旷的场地的周围,有一些母野鸡一起飞到树上去,做观众,在看。然后,这个空旷的场地,一会就来了好多雄性的野鸡。来了以后,在这个地方,它们不是打架,它们是在比武,这个比武,不是打,是比赛跳舞。有的跳得非常好看,有的跳得非常难看。有的飞到天上,在空中翻两个跟头。有的一个跟头未翻就摔了个鼻青脸肿。这一番表演以后,表演最好的这个野鸡,它趾高气昂地出去了,走出这个场地,有一大群的母野鸡跟它跑。也有的表演很糟糕,也可能它是刚刚第一次登台表演,刚刚性成熟,所以不行,它走出来的时候,没有一个母野鸡跟它走。因此它只好再勤学苦练,明年再来吧。这就是要暴露出求偶者的弱点,雌性个体可以作出最佳的选择。”

根据雉的生活习性,“色斯举矣”章句的内容,是当时人们师法自然、师法雉的习性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明白了为什么“雌雉”会在山梁上。因为女青年不太可能攀援在树上观看,因而代之以站在山梁高冈上观看。“雄雉”把脸仰起来,当然就是为了仰视站在高处的女性。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

责任编辑:刘丰

第二篇:论语笔记007 易色以贤贤(推荐)

论语笔记007----易色以贤贤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孔子学生,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岁。以文学著称,晚年在魏国讲学,开创“西河学派”。

贤贤易色:这句的解释一直不够明确,是论语里比较不好理解的几句话之一。后世的注释主要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用追求良好道德的价值观替代爱好美色的价值观,或者说用爱好美色的动力来爱好道德。这种解释有点牵强,考录到后面的话都很直白,这种解释不是很合情理。

第二种解释是根据下面三句中的“事父母”、“事君”、“与朋友交”,都是人伦方面的。所以,“贤贤易色”应该指夫妻伦理,并且因为夫妇为人伦之首,所以要先提出。因此,这句话就解释为:对妻子的德行的重视超过对容貌的重视。也就是“娶妻娶德”。这样解释也有问题,如果子夏在这里主要是谈论人伦,这段话里其实还缺少了兄弟一伦。并且所谓“五伦”的提法,是后世儒学中经常出现的,是为了传授方便而进行的归纳,并随着儒学的发展而逐渐呈现出的教条化的倾向。在论语里并不是经常对人伦做分类归纳,尤其是夫妇一伦,在论语中体现很少,后世经常提及的夫妇伦理实际是分封制结束后,社会结构渐渐趋向小家庭模式,夫妇伦理才经常充当君臣伦理这

一大纲常的细微延伸。并且,从下面的几句话的表达方式看,如果子夏要表达夫妇伦理,至少前面要加上“择妻”一类的话,也许是论语在传承过程中有文字脱漏。但即便是真有脱漏,也不太可能是讲娶妻方面的标准,因为在当时的婚姻还是由父母包办的多,做儿子的在娶妻方面,无论“德”还是“色”,自己是没什么权力选择的,也谈不上“学”还是“未学”。

第三种解释更贴近字面的直观意思,即:第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贤是指贤人,易色指改变态度。整句话是一个常见的倒装文言文形式,易色以贤贤----用庄重、谨慎的态度来尊敬贤人。

致:原始意义为送给,这里有主动奉献的意思,致其身即奉献全部。

子夏的这段话,除了“贤贤易色”不好理解外,其他的都很清晰,一如既往地秉承了儒家的教育观以及政治理念。后世的有些注释对于子夏的这段话是颇有微词的,只要能做到敬贤、忠孝、守信就是有学问,似乎把学问看得太轻了。会因其“抑扬太过”而导致人们轻视对儒学的学习。这样的批评尽管很微弱,但在各代对“论语”的注释中也是很少见的,一般的做法是对经典中语句极力美化。

究其根源,后世的儒生由于生在皇权社会,不具备封建社会中的士大夫因为有天生的高贵等级而产生的自我认同,唯一能让自己“高贵”起来的条件就是自己的儒生身份,而这种身份是要通过学习儒家经典来确立的。但子夏把“学”定义的如此轻易,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后世儒生的自尊,会不会导致人们不爱学习其实倒在其次了。这种情

感在现代社会也是经常出现的,如果一个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被人看做是非常简单的学科甚至是没什么用的知识,也会产生被攻击的感觉。后世有些儒生敢于质疑子夏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孔子曾经批评过子夏不要做“小人儒”,这也给了他们批评子夏的勇气,如果这句话是颜回说的,估计就连一点点批评的声音也听不到了,尽管子夏的实际成就要比颜回高很多。

其实,仔细考察子夏的这段话,他对于敬贤、忠孝、守信等道德行为的归纳并不是学习的内容,而是教育的目的,至少也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当时儒家的教育内容,除了传授分封制社会中的贵族才能掌握的技能外,就是通过传授典籍来确立道德规范。而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希望通过确立道德规范而完成改善社会的目标。

这种从个人道德到社会稳定的实施过程,儒家采用的是从家庭伦理通过直观外推到社会等级的维护系统。也就是通过“事父母,能竭其力”,推广到“事君,能致其身”。总体上讲,儒家始终无法脱离周朝政治理念的框架。尽管与后来的法家思想相比,儒家对于社会管理方面的认识显得浅白了一些,也不符合当时的发展趋势。但任何学说都无法脱离当时的历史坐标,对于当时还很强势的分封体制,儒家思想提倡这样的传统道德对于稳定当时的社会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也是儒家一直充当当时社会主流学派的原因。这点从子夏能够到魏国讲学以及整个战国时期儒家弟子的数量远超其他学派也可以看出来。

到了皇权官吏社会时,由于原有的分封制的社会结构逐渐弱化,儒家通过家庭伦理外推至社会秩序的理念就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为这时的家庭不再充当社会基本的管理单元,仅仅是一个被管理的社会基本组织,家庭内部的等级秩序不再与社会管理职能挂钩。这样就产生了把阴阳五行学说融入到儒学中的动力,通过阴阳这种抽象的观念把父子、君臣的关系联系起来,形成了社会结构的一元理论,也就是俗称的天理。在这种一元理论的涵盖下,夫妇伦理也自然跑不了,一并纳入理论体系中。并且,让巫术化的儒生欣喜的是,夫妇伦理对于阴阳理论似乎有更好契合性。这也许就是后世把“贤贤易色”解释成择偶标准的原因。

译文:子夏説:“尊敬贤人要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侍奉君主,能奉献全部;与朋友交往,能够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说自己没有学习过,我也认为他是学习过的。”

贾冬

2010年9月25日

第三篇:《论语》两章-教学教案

一、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用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方法。认识孔子虽遭挫折,仍不逃避现实,争取参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体会《论语》的语言特点:运用譬喻、引用等修辞手段,富于变化,叙事与议论结合,语言简洁,且多警策,很有说服力。

三、背记一些千古传诵的语句,如“既来之,则安之”,等等。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文中所反映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及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难点:(1)对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的理解;(2)对两篇对话体议论文谈话的层次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译述大意,把握主旨。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讲读《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阶段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语录,谁能为大家背诵几条(或几句)?(学生背诵后转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二则中的一则。板书课题:《季氏将伐颛臾》

引导学生看〔预习提示〕和注释①。教师补充: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倡导仁者“爱人”,提倡“忠恕”之道;强调“复礼”与“正名”,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反对苛政和武力征伐,主张实行礼治,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观点。为宣传其主张,曾率领门人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晚年致力于教育工作,整理、研究古典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学生。

二、指导预习

1.学生默读课文,查字典、看注解,读准加黑字并解释几个固定句式。颛臾(zhuānyú)虎兕(sì)柙(xiá)椟(dú)“无乃„„与”“何以„„为”

2.思考:(1)文章中,孔子提出几个问题?孔子抱着怎样的观点?(2)从本文看,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三、研习新课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全文)2.讲读第1段

(1)指名学生口译第1自然段

(2)讲解重点字句:①“无乃尔是过与”这不是你的过错吗?反问句。“无乃„„与”是固定句式,表委婉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是)„„吧”。“无”、“乃”,即“不”、“是”,“与”是疑问语气助词。尔,你,指冉有,宾语前置。过,动词,归罪之意。与,通“欤”。是,宾语提前的标志。②“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疑问句式。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①第1段写什么内容?

第1段写孔子反对他的弟子讨伐颛臾。

分析:第一句,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伐颛臾。第二句,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把消息告知他们的老师。孔子的谈话提出两点看法:一是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的过错;一是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

②孔子为什么说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求的过错?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其理由是什么?

第一问: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义不容辞地应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第二问: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以为东蒙主”),不可伐;一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一是颛臾乃社稷之臣,非季氏所当伐。3.讲读第2段

(1)指名学生试译第2段,教师订正。(2)讲解字词难点:“夫子欲之”的“之”,代词,指讨伐颛臾。“持”,扶持;“颠”,倒下。(3)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孔子第二次谈话中引周任的话和以虎兕、龟玉等为喻表明什么观点? 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季氏的行为应负有责任。

分析:孔子对冉有的自我辩解给予反驳,认为他不是称职之臣。文中用虎兕比喻季康子要对颛臾动干戈,龟玉是比喻颛臾将要遭灾。4.讲读第3段

(1)讲解重点字词句:①“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盖”表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首表提示语气。无,没有(无所谓)。倾,倾覆。②“既来之,则安之”远方的人已经来归附了,就应当加以安抚,使其能安定居住下来。来、安,都是使动词。③“萧墙”见注。现有成语“祸起萧墙”。

(2)指名学生翻译第3段。(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①本段写什么内容?

写孔子进一步驳斥冉有,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②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根本的政治主张,从课文中找出原文作答。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③请找出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一个语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小结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写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而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却颇为鲜明,显得慷慨激昂。孔子认为财富不均、社会不安是国家之患,主张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不过,孔子的政治主张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

本文篇幅短小精悍,冉有为季氏辩解,孔子逐层反驳,谈话极有层次,并引用成语,运用比较,增强了说服力。

四、练习

1.解释下列加黑字: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②虎兕出于柙 ③龟玉毁于椟中④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②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参考答案:1.①对;②从;③在;④介词,引出对象,不译。2.略)

五、板书 季氏将伐颛臾

一、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三、孔子驳斥冉有,提出观点 政治主张:实行礼治,以德服人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讲读《荷蓧丈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季氏将伐颛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今天我们来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的文章。板书课题:《荷蓧丈人》

二、指导预习

1.默读课文,细看注解,基本读懂课文。2.在课本上补写出第一段省略的成分。3.课文共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本文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三、研习新课

1.指名学生试译第1段

(1)解难:①“子路从而后”子路跟着孔子出行,落在孔子后面。从,跟随,“从”后面省略了“孔子”;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之意。②“以杖荷蓧”以,介词,用;荷(hâ),肩负;蓧(diào),除草的农具。③“四体”,四肢。④“食(sì)之”,请他吃饭。食,“请„„吃”。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 ①荷蓧丈人是怎样一个人?

荷蓧丈人是一个隐者。隐者,一般属于道家学派。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在他们看来,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是“知其不可而为之”。②子路对荷蓧丈人的态度如何?

子路见此人出语不凡,于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子路拱而立”)

③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骄傲,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

④孔子为什么要命令子路再回去见荷蓧丈人? 孔子深知道家学者们的主张。命令子路“反见之”,是想告之以君臣之义。2.讲读第2段

(1)指名学生翻译第2段(2)讲解重点字词:①“洁”,形容词用作使动词。②“大伦”,指君臣之义。(3)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请同学们在第2段中找出最能反映孔子政治主张的语句。最能反映孔子政治主张的语句是: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4)歧义辨释: 第2段就课文看,是写子路回来所发的一通君臣大义的议论。另一说法:“子路”下有“反子”二字,即“子路反,子曰”,这一段议论似乎应该是孔子的话。此说是有道理的。3.归结全文

课文分两部分,即两段。第1段以叙为主,叙述子路遇到荷蓧丈人的情况。第2段是子路对“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的一番议论。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四、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思考和练习”一。2.在下列括号中补上省略的成分:(1)明日,子路行,以(之)告(孔子)。(2)(孔子)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矣。3.笔译第2段。

五、板书 荷蓧丈人

一、子路遇荷蓧丈人(叙述)荷蓧丈人:隐者清静无为隐居避世 子路:恭恭敬敬(态度)孔子:欲告之君臣之义

二、子路的一番议论(君臣大义)

孔子的主张:不仕无义反对消极遁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第四篇:上册《论语》两章·教案示例之二高中二年级教案

教案示例之二

《论语》两章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孔子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礼治,即用以德服人的观点和加强教化的方法。认识孔子虽遭挫折,仍不逃避现实,争取参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体会《论语》的语言特点:运用譬喻、引用等修辞手段,富于变化,叙事与议论结合,语言简洁,且多警策,很有说服力。

三、背记一些千古传诵的语句,如“既来之,则安之”,等等。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文中所反映的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及文章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难点:(1)对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的理解;(2)对两篇对话体议论文谈话的层次的理解。

三、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解译述大意,把握主旨。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

讲读《季氏将伐颛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阶段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语录,谁能为大家背诵几条(或几句)?(学生背诵后转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论语》二则中的一则。

板书课题:《季氏将伐颛臾》

引导学生看〔预习提示〕和注释①。教师补充: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倡导仁者“爱人”,提倡“忠恕”之道;强调“复礼”与“正名”,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反对苛政和武力征伐,主张实行礼治,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观点。为宣传其主张,曾率领门人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晚年致力于教育工作,整理、研究古典文化,并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学生。

二、指导预习

1.学生默读课文,查字典、看注解,读准加黑字并解释几个固定句式。颛臾(zhuān yú)虎兕(sì)柙(xiá)椟(dú)

“无乃„„与” “何以„„为”

2.思考:(1)文章中,孔子提出几个问题?孔子抱着怎样的观点?

(2)从本文看,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三、研习新课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全文)

2.讲读第1段

(1)指名学生口译第1自然段

(2)讲解重点字句:①“无乃尔是过与”这不是你的过错吗?反问句。“无乃„„与”是固定句式,表委婉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是)„„吧”。“无”、“乃”,即“不”、“是”,“与”是疑问语气助词。尔,你,指冉有,宾语前置。过,动词,归罪之意。与,通“欤”。是,宾语提前的标志。②“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疑问句式。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

①第1段写什么内容?

第1段写孔子反对他的弟子讨伐颛臾。

分析:第一句,介绍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伐颛臾。第二句,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把消息告知他们的老师。孔子的谈话提出两点看法:一是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有的过错;一是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

②孔子为什么说季氏讨伐颛臾是冉求的过错?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其理由是什么?

第一问:作为季氏的家臣,冉有和季路义不容辞地应制止季氏这种不仁不义的做法。

第二问: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乃先王封国(“以为东蒙主”),不可伐;一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一是颛臾乃社稷之臣,非季氏所当伐。

3.讲读第2段

(1)指名学生试译第2段,教师订正。

(2)讲解字词难点:“夫子欲之”的“之”,代词,指讨伐颛臾。“持”,扶持;“颠”,倒下。

(3)教师提问,学生作答

孔子第二次谈话中引周任的话和以虎兕、龟玉等为喻表明什么观点?

孔子认为冉有、季路对季氏的行为应负有责任。

分析:孔子对冉有的自我辩解给予反驳,认为他不是称职之臣。文中用虎兕比喻季康子要对颛臾动干戈,龟玉是比喻颛臾将要遭灾。

4.讲读第3段

(1)讲解重点字词句:①“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盖”表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首表提示语气。无,没有(无所谓)。倾,倾覆。②“既来之,则安之”远方的人已经来归附了,就应当加以安抚,使其能安定居住下来。来、安,都是使动词。③“萧墙”见注。现有成语“祸起萧墙”。

(2)指名学生翻译第3段。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

①本段写什么内容?

写孔子进一步驳斥冉有,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②孔子提出了自己的根本的政治主张,从课文中找出原文作答。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③请找出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一个语句。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5.小结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写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而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对话中,冉有的观点表达得比较委婉,孔子的观点却颇为鲜明,显得慷慨激昂。孔子认为财富不均、社会不安是国家之患,主张修文德,以德服人;反对谋动干戈,进行武力征伐。不过,孔子的政治主张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奴隶制的社会秩序。

本文篇幅短小精悍,冉有为季氏辩解,孔子逐层反驳,谈话极有层次,并引用成语,运用比较,增强了说服力。

四、练习

1.解释下列加黑字: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

③龟玉毁于椟中 ④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参考答案:1.①对;②从;③在;④介词,引出对象,不译。2.略)

五、板书

季氏将伐颛臾

一、孔子反对讨伐颛臾

三、孔子驳斥冉有,提出观点

政治主张:实行礼治,以德服人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

讲读《荷蓧丈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季氏将伐颛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今天我们来学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的文章。

板书课题:《荷蓧丈人》

二、指导预习

1.默读课文,细看注解,基本读懂课文。

2.在课本上补写出第一段省略的成分。

3.课文共两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4.本文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三、研习新课

1.指名学生试译第1段

(1)解难:①“子路从而后”子路跟着孔子出行,落在孔子后面。从,跟随,“从”后面省略了“孔子”;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后之意。②“以杖荷蓧”以,介词,用;荷(hâ),肩负;蓧(diào),除草的农具。③“四体”,四肢。④“食(sì)之”,请他吃饭。食,“请„„吃”。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作答

①荷蓧丈人是怎样一个人?

荷蓧丈人是一个隐者。隐者,一般属于道家学派。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主张避世,主张“小国寡民”。在他们看来,孔子到处奔波,试图整治天下,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②子路对荷蓧丈人的态度如何?

子路见此人出语不凡,于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子路拱而立”)

③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骄傲,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

④孔子为什么要命令子路再回去见荷蓧丈人?

孔子深知道家学者们的主张。命令子路“反见之”,是想告之以君臣之义。

2.讲读第2段

(1)指名学生翻译第2段

(2)讲解重点字词:①“洁”,形容词用作使动词。②“大伦”,指君臣之义。

(3)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请同学们在第2段中找出最能反映孔子政治主张的语句。

最能反映孔子政治主张的语句是: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歧义辨释:

第2段就课文看,是写子路回来所发的一通君臣大义的议论。另一说法:“子路”下有“反子”二字,即“子路反,子曰”,这一段议论似乎应该是孔子的话。此说是有道理的。

第五篇:社 区 绿 色 网 吧 管 理 规 章 制 度

社 区 绿 色 网 吧 管 理 规 章 制 度

一、上网人员在本绿色网吧上网时,要凭本人有效证件进行登记。

二、严格遵守上机操作规范,不得携带非法、盗版及未经本网吧工作人员许可的CD盘及各种软盘上机使用。

三、社区绿色网吧不得进行任何大型游戏,不得利用网络游戏或者其他方式进行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活动。

四、上网人员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对网吧计算机网络功能及网络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增加、绿色网吧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健康的学习资料。

五、上网人员不得在网吧无理取闹、喧哗捣乱以及其他违法活动,爱护本网吧的所有机器设备和保持良好的上网环境,不得蓄意破坏本网吧任何物体,礼貌用语、举止文明、保持室内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

六、本绿色网吧将严格履行信息网络安全、治安和消防安全职责、并遵守下列规定:

(1)禁止明火照明和吸烟并悬挂禁止吸烟标志;(2)禁止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3)开放期间禁止封堵或者锁闭门窗;(4)不得擅自停止实施安全技术措施;(5)不得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6)不得损害社区信誉及社区内任何财物;

七、严格遵守《互联网管理条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

下载《论语》“色斯举”章释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色斯举”章释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